美章网 资料文库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范文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范文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特征造型技术是近年来一种发展迅速的新兴设计技术,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特征的概念也各不相同。从建模的角度来看,特征的概念是指组成零件实体模型并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基本元素,它可以分为形状特征和功能特征两种类型。形状特征是建模过程中最基础的特征,是其它特征(精度特征、材料特征、加工特征等)信息的载体[2]。根据形状特征在建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主形状特征和辅形状特征两大类;主形状特征大致包括:回转体(圆柱体,球体)和非回转体(长方体,壳体)等;辅形状特征大致分为:面(普通平面、弧形面、导轨面)、孔(螺纹孔、通孔、盲孔、阶梯孔)、槽(矩形槽、球形槽、U形沟槽)等。功能特征是为实现零件的一系列功能(连接、定位、支撑、传动)而设计出相应的基本功能单元。设计人员可以依据设计目标所满足的功能需要,直接定义产品的功能结构,其操作对象不再是基本的形状特征,而是产品的功能要素,例如键槽、倒角、倒圆、连接孔、定位孔、凸台等。特征建模技术是对参数化建模技术的延伸,在参数化技术的基础上,对产品的造型特征进行划分、提取,并把同一类的特征储存在同一特征库中,在类似的产品建模时,直接从特征库中调取所需的特征,利用布尔运算原理进行特征间的快速拼合、粘贴和删减,从而更进一步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

2减速机箱体结构特点及特征划分

2.1减速机箱体结构特点减速机箱体做为减速机重要的组成零件起着支撑、容纳、固定、连接的功用,减速机箱体类零件为具有内腔和壁的壳体,此外还常具有附着在箱体上的轴承座孔、凸台和筋板等结构,并且箱体壁厚度不均。为方便电机的安装或固定箱体,还常设计有法兰、安装底板、定位孔、安装孔等结构。为了防止杂质进入箱体,箱体需要有良好的密封性,因此箱体上设计有用于安装密封垫片和毡圈的环槽。箱体内通常盛有润滑油,是对箱体内部零件起到润滑、密封、防腐蚀、冷却和清洁的作用,因此箱体上通常设计有供轴承盖、安装箱盖、油塞、油标、透气塞等零件的凸台、凹槽、螺纹孔等结构。减速机箱体结构复杂,且型号规格较多,不同系列的箱体结构差异性大。传统的减速机箱体设计方法,对设计者而言设计周期长且不能很好的进行箱体的多样性设计。参数化设计方法是将产品模型中的尺寸信息定量化,使之成为可以调整的参数,通过改变参数的数值,即可得到结构类型相同,而尺寸大小不同的产品模型[3]。参数化设计针对的是相同系列的产品设计,而不同系列的减速机箱体包含大量功能相同的特征,只是系列之间结构布局不同。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的引入,能很好的解决在进行系列间箱体设计时对相同功能特征的重复设计问题。

2.2减速机箱体特征划分箱体零件无论何种类型,其形状一般都由腔体、轴承孔、安装板、筋板、凸台,各种连接和定位的孔和槽等结构组成。根据箱体形状特征和其功能元素与对箱体零件特征划分成主要特征(简称主特征)和辅助特征(简称辅特征)两大类。主特征主要包括:箱体的基本形体、底座、连接法兰和轴承座等四大类;辅特征主要包括:依附在箱体主特征上的面、孔、槽、筋板和其他特征等五大类。工程设计人员经常要对减速机产品的各个零部件进行建模,常用到一些大同小异的特征,例如带安装孔的凸台、带凹槽的法兰安装系、轴承座等,它们的形状基本固定,拓扑关系基本不变,在利用它们进行特征造型时,只是大小和位置在基体特征上的改变和其他特征进行联系,如果每个类似特征都依次进行建模,就会浪费设计者大量的时间,导致设计效率较低,因此在将这些特征分类建库时,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非常合适。

3减速机箱体的基于参数化的特征造型设计

3.1箱体特征造型系统的组成箱体基于参数化的特征造型区别于其他CAD造型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再用简单几何的方法去设计构造零件,而是引入箱体特征单元作为造型的操作对象,来满足后续变型设计的目的。本文开发的减速机箱体三维特征造型系统,其组成与功能如下:(1)特征单元造型:建立特征单元库,构造主特征单元和辅助特征单元,通过用户交互式界面,输入特征的形状种类和几何参数对箱体进行造型设计,最终得到用户满意的箱体。(2)特征单元编辑:对已设计好的特征单元进行动态的编辑、修改、添加和删除等操作,并与特征库实现动态连接,随时更新特征单元库。基于特征单元的造型设计的系统结构见图1。图1系统结构总图每一个箱体特征元素可以用参数化方式来实现,形成功能特征元素库设计时,通过输入适当的结构参数形成具体的功能特征子图,再由各个功能特征子图的特定位置和顺序组成零件工作图(以交互方式实现)。

3.2箱体特征造型系统具体操作利用PRO/E自带的PROTOOLKIT开发包和VC6.0程序设计语言在三维设计软件PRO/E中建立减速器箱体CAD特征建模系统。通过对减速器特征造型系统进行总体整体规划,完成系统菜单和人性化的对话框设计,先启动减速器箱体设计系统界面,选择需要设计的减速器箱体类型,再按照设计者的要求和意图,通过选择需要修改的箱体特征单元的尺寸和形状参数,然后将已经按要求修改好的各个特征单元进行布尔运算,得出减速器箱体雏形。箱体的特征单元的总体形状是比较复杂,因此,总结归纳一些主要的轮廓形状作为基本的特征单元。辅助特征单元是具有许多相似的结构,因此,可以在不同箱体之间通用,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减少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箱体零件特征单元的造型步骤如下:以R系列减速器箱体为例,基于特征建模原理,针对某箱体零件建模过程,输入减速器箱体的基本设计参数、选择结构形式和所应用行业,以确定箱体的基本形体尺寸。在pro/e三维设计环境中绘制所需箱体主体和辅助特征,通过使用菜单系统和工具条逐步完成主、辅特征的造型并引入设计环境中。选择箱体总体的外轮廓主特征单元的图标,输入所需的风格类型和设计参数,先新建一个箱体,然后调整需要修改的点、线、面达到设计要求在导入单元特征前,添加特征所需要约束的形状类型和尺寸参数,如图2(a)一图2(c)所示。系统引入主特征单元。然后依次添加轴承座孔、凸台和筋板等各个特征单元,形成箱体零件的三维模型,如图5(d)一图5(g)所示。在基于特征的箱体建模过程中,如图3所示,设计者往往需要对其特征单元进行修改,已达到满足设计者所要求的形状要求。对已经建好的箱体模型,对其输出端轴承座和底座进行特征变型,其设计修改过程是如下:STEP1:对已建立好的或正在建模的箱体,选择其上需要修改的特征。STEP2:从特征单元库中选择需要修改箱体特征的种类,在其对话框上,选择需要的该特征形状,例如,轴承座有圆柱形、圆锥形、矩形等。STEP3:在参数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设计参数,例如,轴承座需要输入轴承座孔直径,径向厚度和外轮廓尺寸等。STEP4:已经定义好的替换特征,系统会自动生成新的模型。若不满意可以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4结论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手机的电源主要由电池和充电器两个部分组成。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电源由厚变薄,容量由小变大,重量由重变轻。一直以来,手机电池的体积成为制约手机造型的关键因素,手机电池经历了镍镉电池到镍氢电池再到锂电池,以及今天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池的发展一直都在向着续航能力更强、更加环保的路线前进着。当今的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繁多,需要容量更大的电池。一般来说,容量越大,体积就越大,这与手机平面化趋势相矛盾。在黑白屏手机时代,接打电话是主要功能,一块电池可以待机一个星期;在智能手机时代,一天一充电是不可避免的。就目前来说,手机日益增加的应用软件功能与有限的电池容量是手机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近些年兴起的移动电源技术弥补了手机电池容量不足的问题。手机的充电器部分属于外置部件,通过USB接口连接充电,无论是充电器还是移动充电设备,虽然没有增加手机本身的体积,但是增加了人们携带的负担和使用的复杂性。正在发展的无线充电技术必将简化手机的电源部件,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无线电波和电磁共振三种方式。电磁感应是比较有前景的技术,其充电原理是:将电流转化为电磁能发射出来,而手机端接收并把磁能转变为电流从而得到稳定的直流为手机充电。

2电子技术的智能化带来的手机操作方式的革命

2.1人们行为的改变设计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说盛田昭夫的walkman随身听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那么智能手机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太多太多了,无论你是在公共汽车上、地铁上,还是在会议室、休闲娱乐场所,几乎所有人都在低头摆弄自己的手机。人们花费了一天当中的大量时间在手机上,发微博、看视频、读书、处理文件等工作在4G网络时代下,变得轻松自如。智能手机,正在一步步的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

2.2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按键式键盘需要手指去适应键盘的布局,在多点触控技术发展完善的今天,手机的操作方式从单手操作到两手并用,从按键操作到滑动手指。手机的操作方式越来越自然化,更加接近人的本能动作,在下意识中就完成了命令的输入。人与手机的交互方式正朝着“人机合二为一”的方向发展,使用者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一改往日手机命令层层进入的烦琐步骤。从操作的反馈来看,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认为:好用型产品需要良好的信息反馈。[5]“反馈原则”其含义为: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户知道某一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5]智能手机简化了按键的操作,但是也增加了操作反馈的不准确性,导致误操作的可能性。对于操纵反馈问题的解决,智能手机通过虚拟按钮的震动、按键形状色彩的变化以及按键的声音来提高反馈的准确性。为了防止误操作的发生,通常的做法是增加操作的复杂程度,如增加锁屏按钮,组合式的解锁动作,或者输入密码来解决。近年来,智能手机的体感与语音识别技术不断完善,操作的方式逐渐符合“自然匹配”的原则“。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和文化标准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何使用的产品。[5]智能手机的体感操作技术,是通过人肢体的动作传达特定的语义,[6]用户使用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完成相应的操作。例如,三星note系列运用了丰富的体感操作,利用手势左右摇摆实现翻页的操作;将手机扣在桌面上可以实现关闭闹铃或拒接来电的操作;选中欲播出的电话号码,只要将其放置耳边即可自动拨打电话;在接打电话的过程中屏幕自动黑屏,当把手机移至眼前屏幕自动亮起;在阅读或长时间注视屏幕的时候,手机前置摄像头可以感知人的眼睛以防止频繁锁屏带来的阅读上的不便。早在2009年的TED演讲中,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展示了他的产品“第六感”。“第六感”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综合互动投影、多点触控、体感控制等多种新型技术的装置,用户只需要佩戴小型的外置投影设备便可以将手机的操作和显示界面投影到任何能够反光的表面上进行操作。[7]此外“,第六感”运用体感控制技术,通过简单的手势即可完成对手机某些功能的操作“。第六感”标志着智能手机新的设计理念——计算部分和操作部分的分离,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对产品进行操作,手机的造型设计将趋向于“无”。

2.3多种功能的整合“手机”顾名思义,指手上的机器,这一命名完全符合当前的手机特征。起初手机是用来通讯的,基本的功能是接打电话、发送信息,那时候叫做“移动电话”。随着手机Cpu计算功能的强大,智能手机整合了电话、音乐和视频播放、电子商务、银行终端、数码相机、照明、数码扫描……可以说是万能机器了,如图2所示。传统的产品整合设计是指将不同功能的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然后将这些模块整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多功能的整合产品,关键点在于实体的整合。在智能手机时代,手机的运行依托的是计算能力愈来愈强的CPU,智能手机的多功能设计不再是实体的整合设计,而是应用软件“APP”的设计。手机强大取决于应用软件的开发。例如,现在的“条形码、二维码扫描”软件可以提供购物时比质比价的服务。

3电子技术推动下手机造型设计方法的变革

CMF(Color,Materiaj&Finishing),是指产品的色彩、材质与加工工艺设计,CMF将产品设计的三要素统一起来,通过深入的研究对产品的细节进行处理,从而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8]在电子技术的推动下,造型的简约设计是目前手机的主要风格,由苹果公司推出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近年来已风靡全球,成为各大手机企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纵观国内手机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在众多手机品牌中,如果去掉其标志,一般很难区分出各个品牌产品造型上的差异。产品同质化现象是设计缺乏创新的表现,加之山寨手机层出不穷,扰乱了正常的手机市场。因此,CMF设计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的重视。传统的手机造型往往可以从结构出发来进行设计,比如滑盖结构、旋转翻盖结构、全键盘结构等。在智能手机时代,单单外观形态的变化已经不足以打动消费者。时尚的色彩和丰富的表面机理足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良好的材质触感赋予产品生命力,严谨科学的加工工艺使产品的表面无可挑剔。CMF设计需要设计者首先研究当前的流行色、新的材料和前沿的加工工艺,然后结合消费者的情感需求。[9]从细节上进行设计,如苹果手机按钮的造型设计,做到让人一看就有“想去舔一下”的程度。

4结语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紫砂陶;视觉传达;视觉美感;造型;色彩;肌理

一、紫砂陶的发展与紫砂陶设计的兴起

紫砂陶以紫砂壶为主要类别,伴随着茶文化而出现并兴起,迄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它虽“土”味十足,却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出醇厚的“雅”味。在几百年的岁月长河中,紫砂陶凭借自身的实用性、陈设性等综合优势,逐渐衍生出千姿百态、形式各异的艺术品,如紫砂壶、紫砂瓶、紫砂杯、紫砂盘、紫砂茶宠、摆件、花盆、雕塑等等。紫砂壶作为代表作,造型丰富多样,文人的书画篆刻更是赋予了紫砂陶独特的艺术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内涵。随着“紫砂热”的升温,文人雅士、紫砂艺术爱好者纷纷加入紫砂陶艺的设计创作中来。著名艺术大师、“福娃”之父韩美林先生也十分热衷于紫砂壶设计,对紫砂文化情有独钟。由韩美林设计,紫砂陶艺名家顾景舟制作的“提梁盘壶”(见图1)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1150万元的成交价夺得桂冠。“提梁盘壶”在直线造型中增加了曲线的效果,转折处流畅明快,形成圆中有方、方中带圆的构图特色,壶的结构运用了雕塑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壶身丰厚扁圆,稳住了上半部的飞扬动势,对整体造型起到了关键作用。提梁和壶盖的设计新颖大方,视觉感强烈。宏观此壶犹如鸟儿飞于天际,整体简洁大方,浑厚有力。韩美林先生于壶身书写了“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之铭文,字体流畅、娴熟、功力深厚,为此件作品增添了活力。

二、视觉传达原理在紫砂陶中的运用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审美性创造活动,有很强的目的性,设计者通过视觉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必须具有相同的信息背景才能使传达得以实现。在紫砂陶设计中,一定要锁定特定的爱好者和消费群,投其所好,做出被人认可的作品。人们通过眼睛感知和认识客观世界,受视野的限制,视线只能从一个点向其他方位移动,不可能同时关注到两个或以上的点。遵循视觉流程规律,人们的视觉习惯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即在同一个面上,人们习惯于先看上面,再看下面,先看左面,再看右面。研究表明,上部和左部给人轻松、舒展的感觉,而下部和右部则给人稳重、局限之感。所以上部的视觉注意力强于下部,左部的视觉注意力强于右部,左上部和中上部被公认为是最佳视域。在紫砂陶设计中借鉴这种原理,将重要元素安排在最佳视域,从而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观音摆件(见图2)以紫砂泥材质手工制作而成,将人物形象作为主体设计在整个摆件的中上部,异常醒目。观音雕刻精细,清新自然,比例协调,坯体表面采用了喷釉手法,迷人釉色与紫砂相得益彰,更为观音摆件增添了几分神秘。

三、视觉美感在紫砂陶中的体现

视觉美感是人对美好物体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人们通过眼睛对外界进行感知并产生某种情感体验,若感觉被知觉物体形象美好,赏心悦目,就会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视觉美感。紫砂陶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它产生实用需求的同时,更表现出深层次的视觉美感需求。紫砂陶艺家从自然界和生活中发现美并进行提炼,将各种形式的美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紫砂陶设计的视觉美感是视觉传达设计美学精神的体现。视觉传达中的美学特征如整体与局部、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同样适用于紫砂陶设计,对紫砂陶的造型、材料、绘刻等视觉元素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紫砂陶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在诸多的视觉要素中突出一个视觉主体。没有主体就没有重点,平淡没有特色的作品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其次,将材料、造型、字画等元素融于紫砂陶当中时,要以统一、合理、协调的方式来组织,要调整好结构比例以及大小、虚实、多少的对比,使它们组织有序,在追求整体感的同时,体现出更丰富、更有生机的视觉美感。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同样对紫砂陶的视觉美感需求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四、紫砂陶视觉传达中的情感表现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反应,对视觉传达设计而言,情感是作品的灵魂,设计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才能为作品注入活力,打动受众。设计为情,已成为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在紫砂陶设计中,应体现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设计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创作中,与作品达到心灵的沟通。以下从造型、泥料、色彩、肌理等几个方面分析紫砂陶不同的情感表现特征。

(一)紫砂陶造型的情感表现

造型中的情感,一方面是作品本身的情感体现,另一方面是结构,即各种设计要素组合的比例、尺度的情感体现。具有良好结构的造型令人感觉心情愉悦。三角形给人稳定安全感,正方形体现均衡感,圆形呈现完美、柔和感,几何形体现简洁、大气感,新颖、个性的造型则更具有吸引力,产生跳跃感。紫砂陶艺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在造型上融入了美学原理,既有青铜器、瓷器、玉器的特点,又吸收了书画、篆刻等的艺术精华。因此,在紫砂陶造型设计上,可以运用多角度思维来进行创作,综合、巧妙地运用各种元素来表达主题。物体的造型即形体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具象写实型;抽象型;变形型。(1)具象写实型具象写实型即对客观对象的形象进行再现,追求形似效果。著名陶艺家高建芳女士所做的荸荠壶(见图3),将荸荠的圆形造型与壶的特征相结合,用曲线形成扁圆壶,既不失动感又姿态稳固,壶身的红泥质感光滑圆润,视觉上繁简相宜,线条自然,动静统一,与螺旋翘起的壶钮和谐地组成一个憨态可掬的大荸荠。(2)抽象型抽象型强调点、线、面在空间的排列组合,追求简洁的几何效果。光壶中圆器的典型代表“掇球壶”,经历了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三个阶段上百年的历史演变,大师们将自己对紫砂艺术的热爱和情感融于作品之中,不断追求美,发现美,逐步创作出近乎完美的作品。“掇球”意为球体相连,“大亨掇球”(见图4)由清嘉庆制壶大家邵大亨首创,其壶体浑圆硕大,壶嘴短小前冲;壶口略小,壶盖略呈拱形,整件作品雍容端庄,大度刚正。

道光年间,邵友廷对“大亨掇球”进行大胆的艺术处理,创作出“友廷掇球”(见图5),将壶盖与壶身的连接处加长形成壶颈,壶身略显扁圆,壶嘴更直,壶盖则更显半球状,壶钮球形更圆,壶把更显张力,壶型整体彰显饱满之气。邵友廷养子程寿珍在前两者基础上加以更为精妙的艺术处理,创造出“寿珍掇球”(见图6)。壶身更圆更挺拔,壶颈与壶盖再度拉高更显饱满;壶盖与壶口的比例变大变宽,形成更舒适的视觉感。壶嘴和壶把增加了曲线效果,壶体每个部分比例协调,增一分不能,损一分不得,使得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真正的三“球”重叠之势。(3)变形型变形型是对自然形态的提炼概括,夸张放大主体特征,减弱局部特征,做到主次鲜明,使造型脱离了自然形态,但保持了形态的主要特征,从而增强了物体的神似感。已故大师王寅春的代表作“半菊壶”(见图7)将菊花的形态进行提炼概括,与壶型结构进行完美结合,采用菊花筋纹样式,盖子与壶身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同时将视觉焦点集中在壶盖上,壶盖中心做了一颗突出的菊花花蕊,花蕊向四周绽开出一片片的菊花瓣。花瓣之间的间隔适中,既达到了仿生的目的,又具严谨之感;壶盖处的线条柔和流畅,严谨中散发出强烈的美感。线条自壶盖处流畅而下,经壶身至壶底,严谨中散发出强烈的视觉美感,壶身饱满,生动自然,堪称筋囊器之极品。

(二)紫砂陶泥料、色彩的情感表现

紫砂陶土是宜兴特有的陶土,它作为一种原料,本身并不具备情感,其情感来源于人们对它的质感感受。紫砂陶的泥料深藏于岩石层下,刚开采出的被称为生泥,生泥经过风化筛选、防腐处理做成熟泥方可使用。紫砂泥具有可塑性强、收缩率小、单独成型等优势。成型后不需施釉,外形光滑平整,使用越久,色泽越光润。紫砂成品的表面上,有细微的漂亮小粒子,像细砂附于表面,极具质感,“紫砂”也因此得名。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颜色的,不同的颜色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情和情绪,红色代表吉祥,绿色寓意健康……在各种视觉要素中,颜色的美感作用是最直接、最强烈的。紫砂陶并非就是紫色,泥料以紫泥为主,还有红泥、白泥、绿泥、黄泥等。不同的泥料经过高温烧制后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陶艺大师们在泥料配比上进行大胆创新,展示出更丰富多彩的作品。这些作品红而不艳,紫而不喧,绿而不娇,黄而不嫩,黑而不暗。无论哪种颜色,烧制后都不会褪色,并且表面形成一层若隐若现的紫光,为紫砂陶的质朴增添了几分高雅。

(三)紫砂陶肌理的情感表现

肌理,即物体表面呈现的纹理、结构特征。艺术大师们将自然界的肌理语言融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在不同的材质上创造出各种丰富的肌理效果。紫砂泥极强的可塑性特征为其肌理艺术表现提供了有利条件。紫砂器在造型及装饰上体现出精彩的肌理美。在紫砂陶的肌理表现中,分为具象写实和抽象写意两类。(1)具象写实之肌理表现紫砂花器最具有具象写实的肌理装饰效果。创作者用捏、刻、堆、塑等手法来实现浮雕、浅浮雕等肌理装饰效果。制壶大师范乃军所做金木壶。作品创意来源于木化石,以树木做壶身,通过栩栩如生的肌理表现,充分展现木化石沧桑沉静的美感。(2)抽象写意之肌理表现部分紫砂创作者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现代美学观念和设计观念注入作品中,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将各种抽象元素应用于肌理的表现中。青年陶艺家汪国勤所做的埙音壶,壶身运用了抽象线条的肌理装饰效果。线条的长短、疏密及曲度变化将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既简洁又不失大气。

五、结语

视觉传达原理在紫砂陶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造型优美、比例协调的紫砂陶作品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美感。紫砂陶创作者逐渐意识到视觉审美的重要性,在尊重受众喜好的同时,将情感倾注于作品中,注重造型、色彩、肌理美的形式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紫砂陶创作者们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异,不断将新的文化元素以独特的视觉形象展示于作品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多.网页的视觉传达与设计表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河南大学,2006.

[2]汪国琴.论肌理在紫砂作品中的审美表现[J].江苏陶瓷,2012.

[3]余小荔,李琳茜.公共艺术的视觉创新——将陶瓷文化引入3D地画的奇妙构思[J].中国陶瓷,2015,(11).

[4]李小婧.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2.

[5]周英.简析紫砂艺术的造型美[J].江苏陶瓷,2015.6.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字体设计;影视片头;视觉感受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影视作品的视觉要求不断提高。优秀的影视片头,不仅可以为作品锦上添花,而且能为作品奠定整体基调。如何使影视片头的字体设计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过目不忘,是影视片头中字体设计的关键。影视片头中字体设计的创意设计是美学、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需要创作者具有深厚的美学与艺术功底,从影视作品和影像画面的整体效果出发,体现整体的美学思想,与影视作品主题和谐统一,并符合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新媒体技术向影视领域不断延伸。其中,影视片头艺术的设计与创新,结合了大量的新技术,其表达形式打破了一些常规理论。要使一部影视作品的片头设计别出心裁,其中的字体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设计者应该重视影视片头中的字体设计,使其成为影视片头的一大亮点,带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记忆深刻。这样,能够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锦上添花,让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记住它的片名,同时也能带给观众在视觉上的享受。优秀的影视作品制作必须注重每一处细节,其中的影视片头设计是影视作品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影视片头的字体设计在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

一、字体设计的概述

字体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随着现代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以往的字体设计形式在数字媒体平台上的运用显得较为简单、机械,缺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字体设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设计种类,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字体设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不仅仅被应用于平面设计领域。如今,影视作品中的字体设计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影视片头中的应用更为突出。字体设计被归类到通常意义的美术字范畴中,根据宋体、仿宋、黑体、拉丁文字等字体演变出各种变体字、花体字等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字体。

二、影视片头字体设计及其艺术研究

影视片头的字体设计与一般的美术设计有很多不同之处,它不是一个单独的设计作品,而是通过银幕上各种造型形式,使观众被作品带入某个特定的场景,也使整个画面更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反映作品的中心思想。影视片头的字体设计可分为两点:一是字体设计中色彩的应用,其中涉及影像画面的内容、构图及排版方法等方面;二是字体设计在影视片头中出现的运动形式以及其与影像、音乐的配合。字体设计的艺术性运动方式同样可以理解为字体设计的节奏,字体设计在画面中的运动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演示完毕,并给观众带来具有艺术性的节奏感。如果想进一步提升节奏感,设计者可在设计中使用多个字符,结合背景画面的运动和音效的使用。如,影片《变形金刚》(图1)中字体设计的应用,能够使数字“747”瞬间变为变形金刚形象的标志,同时,背景音乐响起巨大的金属摩擦声,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和强烈的听觉感受。这种字体设计的变形运动,与影片的主题相符合。字体设计要根据影视作品的不同主题、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片头的字体设计和运用,会直接影响整部影视作品的制作质量和艺术效果。因此,影视片头字体设计及其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字体设计对影视片头的影响

如今,大量的影视作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影视作品中片头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被凸显。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想让观众记住并认同这部影视作品,它的制作应该是高端、有内涵的,也应该是新颖、有创意的。因此,影视片头的设计应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以便更好地带动观众进入影视作品的整体氛围。在优秀的影视片头中,字体设计也应该具有看点。影视片头可以传达影视作品的信息,可以让观众很快了解该影视作品的主题线索。在这个过程中,字体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字体设计如果足够突出、有创意,就能够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带动观众的情绪,为整个片头增光添彩,甚至成为整部影视作品的点睛之笔。字体设计在影视片头中的出现,仿佛被赋予了各自的性格,让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影视片头中呈现与其匹配的个性,与观众进行对话、交流,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艺术的魅力。如今的影视片头越来越重视字体设计,各类影视作品也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能够使影视片头更好地发挥出它本身的作用。字体的出现,可以在第一时间反映整部影视作品的艺术倾向。此时,字体设计就会发挥出它独特的价值。一个有创意并且能够引导整部作品的设计,会让观众记忆犹新。而如果字体设计与作品画面基调不相融或与作品之间缺乏足够的联系、只是以简单的字幕出现,那么其既不能让观众印象深刻,又不会给观众带来审美体验。如果设计者在影视片头制作中对字体设计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字体效果千篇一律,那么就会影响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因此,字体设计在影视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影视片头乃至影响整部影视作品的质量。

四、字体设计中色彩对影视片头氛围的影响

字体设计是平面设计专业领域的重要内容,是针对文字的一种设计行为,是运用装饰、造型等手法美化文字的一种设计门类。文字可以表达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一种视觉形象。字号、颜色、字体、显现方式等不同的文字设计可以带来不同的美学感受。伴随着数字技术、音响、色彩的加入,字体设计的造型愈加丰富多样,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也更加强烈。如,电影《乱》(图2),以一场具有寓意的狩猎画面作为开场,伴随着凄厉的音乐,从主角射杀的镜头切入片名:一个像用鲜血悲愤书写的醒目的“乱”字。这个“乱”是影视片头的字体设计,奠定了整个影视作品的整体氛围。另外,也要注意营造整体氛围,也就是常说的环境色,因为它可以在同一画面中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在字体色彩艺术性的选择上要注意影片整体效果对色系的控制,避免有过多纷杂颜色的出现,还应该要重点注意在一个相同的色系中的单色对比法,同类色、互补色、邻近色的对比方法等。如,张艺谋导演的作品较为注重对环境色的选择,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他导演的《红高粱》(图3)中,整部影片色彩的红与黑完美搭配,淋漓尽致地烘托出主题。艺术的魅力在于其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影视片头的字体设计是为作品服务的,因此,在影视片头字体的艺术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影视片的不同主题、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案与不同的表现形式,最终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不同的字体设计会给影视片头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综上所述,影视新媒体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而一部影视作品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便是影视片头。一个风格独特、富有个性的影视片头,它一定是画面视觉艺术巧妙结合的典范。影视片头的制作包含多方面、多领域的综合知识。新技术不断地出现和被应用,推动了影视片头创作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创造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谢巍巍.影视片头制作的设计表达与设计方法.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尚威.影视片头美学特质探说.吉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3]李妍.数字媒体平台上字体设计的互动性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张晶.论新媒体平台上字体设计的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魏攀.中国电视栏目片头的文字设计形式研究.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朱晓菊,彭建祥.电影字幕是电影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元素.电影评介,2007(15).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画电影继承发展

动画电影,英语名字为“卡通”(Cartoon),含义是活动的漫画,它采用“逐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毫发区别、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然后以一秒几十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获得连续播放的画面效果。

动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到100年的历史,最早的中国动画电影产生于20世纪初,一直以来,中国动画电影有一个更为常见的名字,即美术电影。在近100年的生涯中,中国动画电影曾经创作了许多富有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的作品。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动画电影成功探索各种动画表现形式,创作了手绘、黏土、剪纸、皮影、折纸等多种形式的优秀动画电影作品。论文百事通改革开放后,中国动画电影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始走向世界。然而,这一阶段,许多国家的动画电影以打斗为主,题材局限,缺少思想性和艺术性。中国动画电影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加之忽视传统优势,又不精通新的3D制作技术,中国动画电影在艺术创作方面面临着困惑。所以,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应当在继承历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审美趋向和发展思路。

1.传统美术风格上的单纯性

《阿凡提》是早期的中国动画电影,《阿凡提》中的人物轮廓塑造采用了极其概括提炼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一种单纯美。“阿凡提”造型简洁,设计师用一个狭长椭圆的头形、香肠鼻子、黑豆眼、尖胡子,几笔勾勒了“阿凡提”的头部全貌。如此简单的造型,看似儿童的泥巴手工,却恰当地表现了“阿凡提”豪爽、风趣和机智的性格。“巴依”是贪婪、狡猾、阴险而又愚蠢的人物,设计师采用同样的省略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性格。设计师强调了“巴依”脸部和双手的特征。脸部的塑造突出了刺猬眼、蒜头鼻、大嘴巴、缺牙齿、扇风耳等大的造型特征;双手的塑造重点在动作上,巴依的身体是笨拙的,但他的手指由于擅长剥削而特别灵活。他习惯在讨价还价时不停地翘动手指,在挖空心思攫取别人财产时,狡猾地扭动着他那抱在一起的双手。新晨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以烟台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形态构成》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突出形态构成课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教学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形态构成作为一门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一般分为3部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从传统形态构成课程多年的教学内容来看,无论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机械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几乎都是通过抽象的点、线、面、体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训练的步骤也是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这种形态构成教学模式从20世纪引入我国建筑教育开始到现在,曾经对我国设计类教学中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专业特色或专业侧重点不同,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前,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是与本系视觉传达专业同堂上课,师资相同,讲授的课件内容和方法也都是传统沿袭下来的。但渐渐发现,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仅适应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因为该专业过多的是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感觉形态构成课程纯粹的点、线、面学习很抽象,形态构成课的内容与建筑设计没有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有点脱离实际。学生渐渐对形态构成课程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形态构成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构成课的过程中觉察它与今后建筑设计课的紧密联系,又如何突出构成教学的建筑学专业特色,成为我们探索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初衷。

2006年,经过酝酿,决定对形态构成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探索性的改革尝试。一反往日单纯抽象的点、线、面、体训练,而是将它们的训练结合在建筑平面、立面、形体的生成过程之中,即把点、线、面、体的训练与建筑平、立面以及形体的设计直接联系在一起。训练的要素不再是抽象的点、线、面、体,而是将建筑平面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建筑立面中的门、窗、细部构件连同构件的色彩、材质作为点、线、面、体的组成素材,成为建筑平面、立面的生成要素,按照构成的美学原则,进行一个平面或一段立面的构成训练,让学生在平、立面的构成过程中体验或掌握点、线、面、体的构成原理。例如在点、线、面的训练中,选取一段建筑立面(20cm×20cm,比例1∶50),让同学在这段限定的立面上,运用点、线、面要素做立面设计,立面设计要符合构成的美学原则。图1是学生的点、线、面作业,为了做到训练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不仅忽略了建筑内部实际的建筑功能,而且也摒弃了色彩和材质在立面上的考虑和表达,只限定用黑白灰三色表现,目的是让学生能全心关注形状之间的构成法则。这个作业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在把玩建筑立面设计的同时,也体会和掌握了点、线、面的作用和美学的基本原则,学会了如何利用点、线、面来组织平面和立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点、线、面的练习,让学生寻找一些建筑平面,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抽出平面组成中的点、线、面组成元素。改革后的色彩构成。该作业是在第一个点、线、面作业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点、线、面作业生成的立面付上色彩和材质,体现色彩构成及突出某个或某些形式美的构成法则,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一个既成的建筑立面上进行色彩构成。这3个作业完成之后,同学感觉很新鲜、很兴奋,体会到了构成在建筑平、立面设计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了构成课与建筑设计课有机衔接的目的。新晨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对技术美与人性化进行了分析,接着叙述了电子产品与人性化设计的关系,使产品能更好的为人服务,又讲了电子产品对人性化设计中的要求,主要从技术美中的功能、造型以及材料色彩上进行了分析,最后谈了人性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1前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这种功能复杂的电子产品越发感到陌生,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它不仅只局限于静态,而是注重技术行为和使用过程的设计,即满足各方面的利益。人性化设计是产品设计师对产品在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予以深入的考虑,使产品不仅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还应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它是以人为中心,可以使高科技产品富有亲和性,操作起来更加方便,真正增进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品质。

2技术美与人性化

技术美是技术美学的最高范畴,它是技术活动和产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是一种综合性的美。从构成上看,技术美的主要内容是功能美,也包括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因素。其产品的造物结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等等都是技术美学本体论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美学越来越注重研究现实环境问题和技术的人性方面因素,而技术美本体提供了“人性化”尺度,“人性化”是一种全方位考虑和满足人的生存目的的设计原则,它已经成为当代设计的新潮,而人性化和技术美是紧密相连的。

3电子产品与人性化设计

从当代设计发展趋势上看,全面考虑人的目的需求即物质实用和精神心理双重需求受到高度重视,人性化设计成为当代设计的新潮,任何设计都是根据人的需求为目的要求来进行的。人性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实用功能齐全、方便,适于人的操纵、使用,并具有高效率的特点,另一方面是指满足人认知和审美的精神需要。而电子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不但品种、功能繁多而且界面也更加复杂,人们对这种复杂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难以操作,所以这人性化设计和电子产品存在密切的关系,它可以使电子产品更加适合与人。

4电子产品对人性化设计中的要求

产品的造物结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等等都是技术美学本体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产品功能、造型、色彩和材料等要素的变化,让产品更加适应于人。

4.1电子产品对人性化设计中功能的要求

电子产品总是以功能的满足为目的,只有在产品的功能得到了保障的前提下,技术美才能进入我们的视野,考虑到它是否方便、安全、方便、简单、舒适,成为衡量技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且功能很好的工业产品,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而功能美是在产品的使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它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人所创造的产品实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只有产品符合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具有合目的性的功能性才能是美的,才能很好的体现出技术美,可见一件产品的功能对于产品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关系到产品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受欢迎,有人购买。电子产品中对功能的设计要新颖、实用,易于操作和使用,它的安全性要得到满足,要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符合人体工学,体现功能的构造设计合理、经济,有效利用材料特性,适于批量生产案设计等,这些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诺基亚在消费者的心中仿佛就是“人性化”的代名词,“科技,以人为本”是诺基亚在品牌传播中始终如一的理念,向消费者传递诺基亚时时处处为消费者着想的精神,例如诺基亚N9(如图4-1所示),全面具备移动娱乐、办公设备所需要的一切,具备多媒体移动电脑的各种特性。既是支持3G网络的手机,也有卡尔蔡司镜头的相机,甚至支持GPS,手机中还有Office文件阅读器、标准转换器、计算器、ZIP功能、GPS功能、VOIP、UPNP媒体服务器,这些功能都是为了服务消费者,让消费者充分享受人性化科技所带来的种种乐趣与方便。

图4-1诺基亚N95

4.2电子产品对人性化设计中造型的要求

电子产品中的造型美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只是强调功能,而忽视了视觉的审美感受,真正的技术美也不会出现,所以光有使用功能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在能够让人们使用的同时,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让人愿意接近它、使用它,在使用它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心情,这对与节奏加快的社会中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一件产品粗陋,没有任何美感可言,哪怕它的使用功能再好、再强大,人们也不会愿意花同样的钱去购买它而不是去购买具有同样的使用功能而又更为美观的产品。因此,对电子产品的外观形态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外形要独特,图案搭配合理,色彩鲜明,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体现和谐之美,它的造型要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带动产品设计上的人性化考虑,符合市场流行趋势,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具有前瞻性思考。例如鼠标设计(如图4-2所示),这个鼠标造型十分有趣,它是一个鼠标造型,它的造型迎合了它的使用功能,使消费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图4-2鼠标

4.3电子产品对人性化设计中色彩的要求

色彩方面也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可以在第一时间捕捉人的视线,发挥其“第一视觉”的功能,更快地传递色彩所传达的讯息,同时还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善用色彩的运用,是传达设计理念最好的方式之一,而在设计中,没有什么能够比传神的色彩更能引起人的注意力,并唤起人情感上的共鸣。

不同色彩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情感,每一种色彩都具有一定象徵意义,只有充分的了解色彩的人性化,才能设计出真正的好作品,例如红色代表危险、胜利、热情等等,总之是很强烈的、能够引起注意的色彩符号,比如电风扇的基本功能是供人们纳凉消署,如果采用火红色,则与电扇纳凉消署的功能不符,所以电风扇只宜采用冷色或偏冷的明色调。(如图4-3所示),这是一个青蛙椅子,它的色彩比较鲜艳、活泼、纯度比较高而且统一协调,这种视觉至上的感觉首先抓住了儿童的视线,符合儿童的心理,引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这正充分的体现了色彩的人性化。

图4-3青蛙椅子

4.4电子产品对人性化设计中材料的要求

以往的电子产品,单纯地是以满足人的使用需求为中心,以功能形式、功能结构、功能输出的宜人化目标为满足,却忽视了产品使用中与使用后的能源、环境诸问题。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就对材料的要求更为谨慎,一些产品尽量合理地利用天然材料,注意解决废旧产品回收防止环境污染、加强生态意识,尽可能减缓环境负担、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或减轻环境污染的各种技术、工艺等,着重考虑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功能目标,并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与使用寿命等。

通过这种对材料的人性化处理,使我们能够生活在更健康、更舒适、更具有人性化得时代,这不仅是为了我们,也是为我们下一代在造福,人性化的设计是最实在,同时也是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

5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面对电子产品的世界,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它们的一大卖点,而人性化设计的范畴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今的电子产品已经摒弃了过去的单板枯燥的造型,越来越追求娱乐性和趣味性,市场出现了一些以外观制胜的产品,比如说一些U盘利用仿生的方法,设计出一些可爱造型,吸引了大批消费者,这一点也正符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现在消费者越来越趋向个性化,喜欢新奇的事物,所以这一发展趋势是必然的。另一面是人类的精神需求,人性化设计就是把电子产品和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联系在一起,使电子产品更加的亲切。比如说一些为老人设计的手机,它的屏幕和按键都比较大,这样的设计就拉近了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关系,让老人感到手机十分的贴心,像亲密的伙伴一样,这是人性化设计伸向消费者内心世界的结果。

造型美学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文化支持是包装设计的基础。本文论述了科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智力支持作用,审美文化对包装设计的美学应用的支持作用,道德文化对包装设计的警醒作用,营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指导作用。

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智能化,生产社会化并日益冲出国界向全球化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不断向高档次、高品位提升,人们对商品包装设计的科学化、艺术化和合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包装商品的设计,愈益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基础。因为现代包装制品,既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艺术制品,是商品性制品与艺术性制品的统一。包装商品不是一般的工匠制品,一般的工匠制品只要有一定的工匠技艺就行了,而包装商品则要通过造型与装潢,艺术地表现设计者之意图、理念、思想、情趣、文化底蕴、价值取向以及市场营销诉求等等。所以,商品包装设计,具有文化的内蕴,是艺术的载体,是一个时代经济的反映。

一、商业包装设计的文化底蕴支持

文化支持是指人们所掌握的现有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的功底及其应用能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商品包装设计的基础。商品包装设计之所以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持,是由包装商品及其设计的如下特性决定的。

1.包装商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性

包装商品作为商品本体的附属物,应具有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等多方面的功能,这是包装商品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立足点。而这些多重功能是否完备,既要求设计者选用材料的正确,又要求选型、结构的合理,还要求包装装潢符合促销诱导的市场消费心理。所以,商品包装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营销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把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艺术的创意很好地结合起来。

2.包装设计的审美性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商品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其使用需要,还希望在商品及其包装上能获得美的视觉满足或享受。所以,商品包装的造型与装潢设计,应当符合美学规律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人们对于美的审视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审美意识还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区别,因此,包装设计者应当熟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适合于社会美、大众美和时代美。

3.包装设计的独创性

包装商品作为一种艺术制品,同其他艺术品一样,其设计与制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往往源于设计者的主观因素(文化底蕴)。所以,要使商品包装的设计具有独创性,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观上具有创造意识。

二、文化底蕴对商品包装设计的支持作用

由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合成的文化底蕴,对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商品包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化底蕴对包装设计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持作用。

(一)科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智力支持作用

在当代,科技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级文化系统。科学技术作为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但是创造和发展文化的有力手段,而且是对社会生产和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智力支持。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高智能的革命,而智能机器(计算机)则成为这场革命的代表,它使智力物质化,使高智力渗透于高生产力与高设计力之中。比如,在国外商品包装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一条龙设计过程中,早已实现了计算机化。运用计算机设计,可将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反复计算、反复比较、反复修改都由计算机完成,可以使包装设计从令人苦恼的繁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精确度,从而获得优化的设计成果。设计人员的智慧是无穷的,但其工作速度与电子计算机是无法相比的。伟大的数字家契依列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将π计算到707位数,而中等速度的计算机只需八小时就可以把π的运算推到十万位数。除此之外,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系统,均备有多种文字和图像屏幕,在图像屏幕上能产生千万种颜色,并可以随心所欲地绘画,修改造型结构中不中意的部位等。展望未来,包装设计的电子计算机化是一种总的发展趋势,今后,必将还会有更多的为设计服务的专用辅助设备问世。包装设计工作者如果没有深厚的科技功底,其商品市场调研、新材料的选用、设计资料的检索、设计程序的编制等,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现代包装设计需要有科技文化的智力支撑。

(二)审美文化对包装设计美学应用的支持作用

审美文化是以主体精神体验和情感享受为主导的社会情感文化。一般地说,审美文化是建立在现实文化基础上,以艺术文化系统为核心的更高级的精神文化形态。伴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市场上商品本体及商品包装的美的要求推动着美学冲出纯意识形态的艺术殿堂,越来越渗透到日常的市场交换活动中来。

今天,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和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而且十分讲究由商品和包装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等文化价值提升的商品的附加价值。这正如日本松下幸之助所说的:“当今社会,单纯以产品性能来满足官能需求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必须在运用之外,加上美观,这是一种‘美’的文化标准,也是时代消费的大趋势。”如今,因为商品包装质量低劣而积压滞销或在出口创汇方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实例不胜枚举;同样,因为商品包装稍作美学质量改进即获得积压商品畅销或出口创汇增加的情况,也不乏其例。商品包装设计,从构图来说,离不开对比、比例、对称、平衡、韵律、空间、调和等多方面形式美规律的运用;从造型结构来说,离不开安定与生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重复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多方面美学关系法则的处理;从装潢心理感受来说,离不开适用感、特色感、质量感、廉价感、名贵感、新奇感、柔美感、群体属性感等各种心理感受的美学表现。这一切表明,包装设计者如果没有审美文化功底,就难以在设计中创造出寓于商品包装中的完善的美学功能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三)道德文化对包装设计的警示作用

道德文化是一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依靠社会舆论和行为主体的自觉意识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调适文化”,它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传统的道德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人不遗余力地提倡道德教化,勉励道德修养,无疑对我们今天的现代道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也对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因为商品包装与被包装商品本体是一种形式与内容、表与里的关系。形式与内容、表与里是否一致,需要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的自身道德自律或道德心理自律,不作“缺德”的欺骗性包装。如果商品包装设计能用道德原则警醒自己、约束自己,那么,对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上市,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推动社会生产的繁荣和进步,都将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四)营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