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自我管理论文范文

自我管理论文范文

自我管理论文

自我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走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素质,面对着现阶段的高校教育,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地开展自我管理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管理;解决途径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下,在校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各个高校开始逐步推行学分制度,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因此,只有激发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才是高校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如何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成为了各个高校探讨的重点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

1.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自我认识是指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及特点的感知和了解,即主体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学习生活现状,寻找自身优势,发现自身劣势,从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扬长避短。一个人只有客观、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约束自己和激励自己,才能正确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定位,从而合理地进行自我管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是存在问题的。

2.学习、生活目标不明确。目标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导、激励、调控、制约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就已经完成了任务,以后就不用努力学习了,不知道将来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只是在大学里随波逐流,老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不会为学习制定计划,就算有目标,也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掌握专业知识、考试不挂科或者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上,只有在考试来临或者需要考证的前期,才会强迫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3.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受到百般呵护,父母凡事都包办、替代。小到生活细节,大到读书。很多父母为了孩子放弃工作,专门陪读。不少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家长在宿舍里忙东忙西打扫卫生,而学生在边上袖手旁观。诸如此类,致使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退化。上了大学后,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又过分依赖老师,他们已经习惯由别人帮助处理问题,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安排,完全没有了自我管理的意识。4.缺乏自控能力。当代大学生自尊心强,希望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渴望独立,但又缺乏自控能力,在学习上,逃课、迟到和早退现象频频发生,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总是不由自主地的玩手机“开小差”;在生活上,上大学后,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支配权,时常没有节制地花费,铺张浪费,缺乏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在与大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尽管有人对自己是有目标的,也对自己进行了计划,但一旦到了要实施计划的时候就不断地推迟,总想着明天再做,时间一长,就没有什么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自控能力的缺乏导致各种目标都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过于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技能型的教育和实用型职业的教育,忽略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到大学,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却是很忽视的。甚至,学校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更没有为学生提供自我管理方面的锻炼和教育。尤其是进入大学后,课程任务相对减轻,上课时间明显减少,同学们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许多人感觉到突然没有了压力,也没有人对自己进行约束,生活和学习的安排,全部要靠自己,顿时感觉无所适从,没有了目标。

2.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首要群体,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家长只是单一性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名次,事事为子女代劳,使他们缺乏自我管理的机会。溺爱子女的父母容易使孩子从小就形成对父母的依赖,进入大学离开父母后,遇到失败或挫折时就会认为自己很没用,怎么努力都不行,时间一长就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只想一切都顺其自然,也就不愿意刻意地去管理自己。另外,严格控制子女的父母容易使孩子从小就形成对父母的顺从,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计划,都是家长为学生安排的,子女的一切事情,家长都要干预和控制。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仍然一味地顺从父母的安排和计划,不会为自己设定什么下一步的目标。

3.除了学校和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的原因之外,社会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的快速转型时期,涌现出各种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冲突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规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价值标准多元化的环境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在价值选择上无所适从、迷失方向。不少大学生就很难依据自己的认识的经验去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深深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复归的尴尬境地。比如媒体道德舆论导向不明确,在大学生没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之前,媒体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影响;社会舆论导向以名、利、权、财等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歪曲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因此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措施应该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采取干预措施。

1.更新和完善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教育和引导体系。大学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完善自身的地方,学校自我管理教育体系的发展状况将会对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促使在校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步步发展和提高。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班主任的管理、任课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管理中的引导等途径帮助学生客观地认知自己。另外,认知自我的方式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推断自我、通过与社会的要求推断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推断自我。其次,在大一年级学生开展的学业生涯规划大赛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规划的方式,高校要求学生规划学业生涯,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团委干部等指导学生获得和增强自我规划的能力。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自我才能使得自己抓住目标而不迷失方向。再次,高校可以通过目标管理法来引导学生自我控制,把学生个人人生目标、学校的培养目标、家庭的期望目标和社会的要求目标结合起来,实施帮助、指导、引领、提醒、教会、监督等措施,以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最后,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广泛参加各种形式校园社团活动,自己管理社团组织,自己组织活动。大学生可以在活动前进行自我分析、目标设定与活动设计;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组织、过程调整与效果操控;在活动后进行自我评估、活动总结与反思总结等,使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更新个体家庭的教育观念。调查显示文化程度高的父母的子女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因此,父母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科学教育子女增强自我管理。首先家庭要为子女创造民主参与的家庭氛围。民主的家庭氛围,使得子女平等地对待家庭事务,有利于锻炼其自我管理。其次,父母在工作、家庭、社会生活中有计划有目标地做事,教会子女自立、自理、自主做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子女树立榜样,培养和锻炼子女自我管理。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的行为方式。因此,父母自己要学会自我管理,才能影响到子女的自我管理。

3.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在大学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的,学得再好,也只是对知识的一种初步的掌握、认识和理解。只有回到社会现实中进行检验,才能够真正地拥有它。因此需要社会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场所,让大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尤其知道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对专业领域知识了解得更系统,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大学生要有意识地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技能。大学生进校之时就要培养和强化自己已经是大学生这种角色意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家长和老师。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利用多种途径来增加自己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既可以阅读相关书籍,也可以通过和自我管理水平高的学长、老师或相关专家的交流来学习自我管理的经验,还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课程来学习自我管理理念和方法。另外,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制定目标,并且在自我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对自我目标付诸实际,要不断地坚持努力,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同时要学会排除周围环境的干扰因素,做到自我控制与约束,即使是需要娱乐,也要适度,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四、结语

总之,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家庭、学校、大学生自己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通过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和大学生个体层面的多种举措来提升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为社会获得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为祖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黎鸿雁,邵彩玲,安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1):85-87.

[2]陈小军.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和途径浅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0,(1):68-71.

[3]胡煜.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石油教育,2010,(5):48-50.

[4]段继红.浅谈当今大学生教育现状及应对办法[J].科教导刊,2012(9):73-74.

[5]张琴.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述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79:114-116.

[6]徐盼.大学生自我管理初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13-114.

作者:常晓丽 张艳 林余 光辉 朱佳文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第二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调查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对普通高校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调查当前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找出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共性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用以帮助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达到有效的沟通,引导高校大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同时切实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管理;共性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加速,普通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逐年增加。当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后,仅靠数量有限的教务管理者或为数不多的学生干部的督促,无法高效率地完成日常教务管理工作。了解高校大学生的问题和需要,逐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成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需要认真研讨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

德鲁克说:“在能够成功地进行管理之前,人们必须确切地知道自己正在管理什么。”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有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价值观、时间、心理、身体、行为和信息等)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活动。由于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丰富而众多,本次调查从转变高校教务管理理念和加强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角度出发,选取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时间效率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人际资源管理、生活独立性、学业技能掌握、职业探索。每个方面的内容都包含两个维度,即目标意识和实际行动,这样既能反映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反映其是否把目标和价值观化为行动。

二、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状况

问卷调查我们先期对我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走访,针对时间效率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人际资源管理、生活独立性、学业技能掌握、职业探索六个方面进行了初始调查,并用相关分析法进行了题目的取舍,最终设计出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状况调查问卷。

1.调查对象。选取一至四年级学生作为样本,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21份,情况如下:

2.调查结果。调查问卷由六个因子两个维度组成,共含60个题目,每个题目选项有四个等级,即“完全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完全不符合”,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对应的等级,四个等级相应的按照4、3、2、1计分,结果如下

3.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分析数据发现,921个样本总平均分为3.105,由于本调查问卷设为四级计分题,中等水平为2.5分,所以该平均分说明在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整体情况目前处于良好水平。其中时间效率管理和职业探索两个因子分值为2.947和2.968,是六个因子中得分最低的,反映出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这两个方面比较薄弱。具体分析如下:

3.1时间效率管理。样本中28.77%的学生平时能够认真管理自我时间,18.35%的学生只有在比较重要的考试前才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时间管理。学生花费时间最多的课外活动分别是:校园活动或社会实践(36.59%)、看视频或小说(30.4%)、聊Q或微博(16.61%)。

3.2信息资源管理。样本中平时获取学校通知信息的途径分别是:班长(60.15%)、学校网站(16.29%)、其他同学(10.75%)。样本中有11.73%的学生从不看学术期刊或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3.3人际资源管理。样本中11.18%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的请求或请求别人的帮助,11.18%的学生因各种原因不愿与老师有过多交流。

3.4生活独立性。样本中31.27%的学生对自己未来有明确设想,9.3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都严重懈怠;8.03%的学生日常消费经常超出预算。

3.5学业技能掌握。样本中23.45%的学生每个学期都会思考并列出自己的学习计划,10.31%的学生完全不思考也不列出自己的学习计划;11.83%的学生课上缺乏开口勇气,从不积极回答问题;9.12%的学生主要在上课时间学习,平常很少学习。

3.6职业探索。样本中72.53%的学生从来没有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上有过实习;12.7%的学生从不积极参加校内活动;10.53%的学生不清楚自己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

三、问题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目前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整体状况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管理,但是他们在时间效率管理和职业探索方面还比较薄弱,高校应加强这两方面的合理引导。本次调查还发现了几个突出的问题,应引起普通高校管理人员的注意:

1.课外时间存在浪费现象。47.01%的被调查学生课外花费时间最多的活动是看视频、聊Q或微博等,建议学校多提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业或提升素质的课外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2.获取信息过于依赖他人转述。70.9%的被调查学生平时获取学校通知信息的途径是班长和其他同学,这种方式获取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缺失、错误、不及时等风险。建议学校对学生进行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的培训,或者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通过师生的校园网邮箱,直接下达学校的通知信息。

3.不善于主动进行学业规划。样本中只有23.45%的学生在每个学期都会思考并列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有76.55%的学生未主动进行学业规划,建议导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划四年的学习计划。4.职业探索的缺乏。调查发现72.53%的学生从来没有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上实习过,建议学校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提供学生接触社会进行实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美]彼得•F•德鲁克,屠端华译.动荡年代的管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2]崔文子、杨俊福.浅议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83-85.

[3]范晓光.试论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中国成人教育,2012.8.

作者:杨洪波 杨柳 陈蒙 单位:河北大学

第三篇: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基地自我管理探究

摘要:

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能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10多年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的运行过程中,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就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深入研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解决途径。确立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实施三级管理机制和人财物综合管理;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为辅的管理模式。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以高年级带领低年级的学生的方式,建立研究互助组,创立具有学科特色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锻炼和自我主导的管理平台,使大学生创新基地高效、顺畅、有序运行,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关键词:

创新基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管理体制;自我管理;管理平台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教育部、省和各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1]。为了满足未来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全国各高校相继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基地”,不断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2-4]。“大学生创新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高校(尤其是理工科类)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那么如何管理好这个大学生创新基地,真正发挥大学生创新基地的职能作用,使之有序、高效和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5-7]。

1大学生创新基地管理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全国各高校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方式以及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研究项目[8];举办各种实践技能培训和竞赛[9-10]。相继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基地”[11-14];为学生搭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平台。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15-16]”(以下简称创新基地)始建于2003年,最初是以参赛学生组及指导教师为单位,只是参赛前集中在实验室研究实践,大约每年5~20人。随着每年参赛人数的增加和学校的倡导和支持,创新基地现有在册学生146名,有大学生创新活动室700多m2。经过几年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上的许多问题;例如: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管理体制;创新活动室的合理使用和环境卫生的清扫;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师的辅导机制;小型工具的使用管理;消耗材料的使用与管理;学生培训制度的建立;参加校、省和国家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开放性创新实验的管理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是难以维持创新基地高效、顺畅、有序运行。因此对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真正使创新基地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国家培养出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2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管理模式

规范的管理可以增加效率,明确的方向可以发挥潜能。创新基地自2003年成立以来,最初创新基地由教师作为负责人,带领学生以参加省和全国竞赛为前提进行零散的创新活动。由于教师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繁重,业余时间较少,缺少与学生的创新互动与交流,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在实验室管理、材料使用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找一种有效的创新基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2014年我们申请到吉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项目,对创新基地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期研究出具有学科特色的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锻炼和自主管理平台。使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真正成为工科学生自主创新的训练平台。

2.1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创新基地是工科类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试验田,是为学生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训练平台。为使创新基地的管理适应其发展,就要改变原来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创新基地实施1112管理体制:1个副书记、1个中心主任、1个学生主任、2是1个部长和1个副部长。创新基地由以老师管理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管理为主体,倡导一切以学生为本,建立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实施三级管理机制和人财物综合管理制度;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以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的方式,建立研究互助组;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为辅的管理模式。创新基地以学生创新基地主任为核心,成立管理组织机构,设立相应的部和分部,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创新基地主任和各部部长由个人申请,通过自我宣讲、学生评议后,投票产生。这种体制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工作热情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2.2完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案

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的完善管理制度。依据“吉林大学实验室管理办法[2002]13号”文件,重新制定出一系列创新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管理章程”(共20条细则)、“宣传部章程”(共7章33条)、“技术团工作章程”、“大一培训计划”、“大二培训计划”、设计出“实验室使用申请表”、“实验室安全章程协议书”、“教室卫生反馈表”、创新基地2014~2015学年度例会时间表,并制定了进入实验室流程图(见图2)。为使创新基地规章制度更加规范化,增加“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消耗材料使用制度”以及活动室的使用登记制度。各种制度全部由学生自行商讨制定,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2.3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生活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即时信息到达和即时交流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常态。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学生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学生很难找到共同的时间研讨,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我们通过建立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的网站平台、大学生创新基地QQ群、微群、微博等方式,对大学生创新基地实施信息化管理,使学生的交流和学习更加顺畅,学生的自我管理更加有效。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宽松的实践环境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管理协调能力的锻炼平台。

3管理模式与管理体制的实施

2003年申请到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工程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实施”研究项目(并于2005年顺利结题)。对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但在10多年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的运行过程中,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室卫生、安全、材料和设备的使用等等。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2014年我们开始深入研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解决途径,确立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重新确立管理机构,对大学生创新基地实施有效的管理。学生主任全面负责,部长和副部长全力配合,成功制定出2015年度培训计划和举办第六届4校联办(吉林大学主办)CATLA建模大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培训过程中实施学生互相指导,互作培训教师,教师只做答疑指导。对于学校大创项目、参赛项目、教改项目、开放性创新项目等实施专人负责制的目标管理。指导学生自行策划、组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4结语

大学生创新基地作为创新创业训练的重要平台,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10多年的探讨与建设,规范的管理使大学生创新基地的运行越加顺畅和高效,学生管理团队的有效管理,使创新基地成为学生自己的创新创业训练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创新基地的学生参加全国创新类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加吉林省及吉林大学创新创业和创新实践计划项目的学生有150多人,申请到创新类项目30余项。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大学生创新基地的试运行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9.

[2]白日霞,黎树斌,刘玉斌.教学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70-73.

[3]刘允,陈小惠.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76-178.

[4]马建.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9(7):7-8.

[5]刘佳,徐竟成,黄翔峰,等.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培养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79-81.

[6]陈劲,梁靓,吴航.国外重大创新基地治理结构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6):30-36.

[7]王晓东,赵玉茹,沈国芳.开放式学生创新基地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8):160-162.

[8]潘柏松,柴国钟,秦宝荣,等.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S2):40-43.

[9]吴泽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26(5):18-22.

[10]文雯,初静,史静寰.“985”高校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8):92-98.

[11]杜成斌,尚作萍.依托力学实验创新基地培养大学生测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82-185.

[12]向长城,陈世强,杨仪,等.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4,37(5):51-54.

[13]王自坤.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构建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5(7):93-94.

自我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在班级管理中,我大胆地任用班干:任用班委干部7人、团支部干部3人、科代表7人、小组长7人、管门窗1人、管桌凳1人、管电视柜1人……班级管理人员共29人。我倡导的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这样,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还只是自我教育意识形成的思想保障,中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遇有特殊情况就会出现一些反复,他们头脑中的自我教育意识尚经不起外界的诱惑或挫折的打击,所以要巩固前期教育成果,还需要跟上必要的中后期教育,注重教育的适时性、长期性。

二、中后期教育

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体系,引导学生能运用“道德修养法”,这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识的主要手段,此外还需加强“知”“行”的强化手段。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常规性的训练,以培养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顽强的意识品质和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它尤为适合独立性和控制力差的学生。从高一年级开始,建立自我管理体系——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将班级工作分为劳动、卫生、纪律、出勤、日常行为和其他工作等六个方面,设立各负其责的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行使监督权力,并认真做好班务日志记载。制定了《操行评定条例》,将以上六个方面分别列成细则,按照条例分别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量化积分,一周总结公布一次。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工作在高一下学期基本形成完整体系,这套自我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过程表现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而这四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处于不平衡状态,表现出“情通理不通”,或“语言的巨人,行为的矮子”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具有多种工作开端”,因此,在不断完善上述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会运用“道德修养法”来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所谓“道德修养法”,就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方法。曾子的“三省吾身”、荀子的“日参省乎已”、孟子的“自反”“自强”等都是通过反省修养来提高个人的思想品德。其主要方法有:

1.读书法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在班级工作和日常教学中,我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念一些文质兼美的课外读物、时事资料,同时鼓励他们到图书馆阅读,并要求他们坚持做读书笔记,用佳作展览等方式激发其阅读兴趣,从大量有益的书籍中汲取自我教育的精神养料。

2.自我评价法自我评价是指个人将自己的人格或自己的认识、行为与他人比较,与各种模范品质行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的方法。每学期开学初,每一个学生都订出《学习计划》,我给他们装订成册挂在教室。半期后,作“半期自我总结”,学期结束前作“期末自我总结”,并且由班委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操行评定,当众公布。另外,由团支部组织了“爱护我们的家园”“告别不良行为”“谈谈我们这个班”等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是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内在稳定动力。

3.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中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人物、伟人,可以让他们从实实在在的英雄形象和身边熟悉的模范人物激励自己。我在班会课上讲述历届的优秀学生和高考佼佼者。我还提出“从班主任做起,从班干团做起,从‘我’做起”的要求。榜样示范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进行德育一种生动有效的方法。综上所述,围绕自我教育的德育方法具体内容概括为:(1)实际锻炼。这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锻炼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陶冶教育。这是教育者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3)指导自我教育。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即自我修养法。(4)品德评价。这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激励其不断上进的一种方法。

自我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一)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主权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主权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自我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主权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主权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自我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主权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主权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自我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主权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主权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自我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一、引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依靠力量,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促进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很多关于国有企业薪资的管理规定和制度,也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国有企业薪酬管理还是存在一些弊端,这些问题亟需改善,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升薪酬管理手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员工合作,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薪酬及其体系概述

薪酬是指员工对组织或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报酬,包括员工完成工作得到的奖励。它包括直接薪酬与间接薪酬,一些是货币体现,一些可以是实物,包括宽敞舒适的办公室、组织内部关系、参与决策权利、工作的成就感、发展机会等深刻的内容。从功能的角度出发,薪酬具有的特点:一是补偿功能。薪酬是对员工提供服务的回报。二是激励功能。企业的薪酬制度和员工的薪酬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质量、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三是调解功能。薪酬可调节劳动力的配置,调整劳动力素质结构。四是效益功能。薪酬的前期投入带来后期的效益。薪酬体系是指员工从企业得到的薪酬组合构成,薪酬体系包括基本薪酬、业绩薪酬、加班薪酬、福利、津贴等内容。薪酬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薪酬的质量,同时扩大后的薪酬内容,可以帮助企业和员工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享受薪酬制度带来的喜悦。

三、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薪酬不能真实反映岗位的价值

在部分国有企业中,部分员工的工资水平与市场劳动力的价位不符,在国有企业薪酬制定中,身份是薪资定立的一种依据。很多国有企业将进入单位的时间顺序作为薪酬高低的关键,而不太注重能力和技能表现,这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员工凭工作年限获得较高薪酬,一些年纪大的老员工凭借工龄取得较多工资,使这一些员工恃宠而骄,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而很多能力强、素质高的年轻人才尽管能力强,反而工资较低,使他们觉得不公平,这种分配方式会影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留住人才,使企业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2.部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水平偏高,与员工工资差距偏大

近些年的数据显示,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增长过快。1999—2012年,中央非金融企业负责人年薪年均增长近20%,比同期普通员工工资增长率高近8%。金融企业高管薪酬过高,高管人员与员工工资差距过大,导致普通员工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效率,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这种薪资管理的弊端容易助长管理层贪污腐败。

3.分配方式过于简单,消费混乱

国有企业在薪酬构成上对技术要素、劳动要素的重视程度不够,两者参与分配较少,而且难以兑现。薪酬结构中缺乏对经营者的长期薪酬的激励措施,缺乏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很难使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为企业长远利益着想,这种机制下经营者自行决定企业决策,他们私自运用权力,以权谋私,职务消费膨胀,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4.绩效考核不完善

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业绩的考核指标未去除掉垄断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业绩异常增长,容易导致高管人员的薪酬快速增长,金融行业尤为突出。部分国有企业业绩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行业之间没有差别,对管理要素的真实绩效难以考核。此外,部分企业绩效年薪未按照“业绩降、薪酬降”的原则实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经营业绩下降、巨额亏损,但管理者薪酬没有变化,使员工感到不公,致使企业发展缺少动力。

5.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的薪酬一般由基本薪酬、奖金、福利、津贴等几部份构成,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中,基本薪酬不高,奖金所占比重较小,奖金是最具激励作用的一项。相反,国有企业薪资中津贴和福利较多,但与业绩没有太紧密的联系,激励作用很小。这种过于平均的薪资制度,使企业的激励体系中责、权、利不匹配,激励作用不明显。大多数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缺乏对管理、技术、劳动、资本等要素的分配,一些企业加强了对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管理,但是比重较小,难以发挥激励作用。部分国有企业照搬其他企业的经验,但忽略了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导致薪酬管理盲目。还有一些企业采取激励措施时“一刀切”,对所有人采取相同的激励手段,收效甚微。

6.缺乏完善的反馈和沟通机制

在薪酬体系中,反馈和沟通机制必不可少,这也决定了薪酬体系能否顺利实施,但目前很多国有企业不重视薪酬反馈与沟通,导致员工不能理解企业的薪酬目标。国有企业对薪酬管理理念理解不够,造成员工片面看待薪酬管理中的一些现象,对薪酬管理方式产生误解。国有企业对员工观念的培训力度不够,未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员工也未掌握企业薪酬管理的思想。

四、国有企业薪酬改革的必要性

1.吸引高素质人才,避免员工流失

21世纪,人才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是为企业创造业绩的重要力量。最新调查研究显示,国有企业未来面临的首要危机就是人力资源危机。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调查资料可看到,有近60%的企业中存在人力资源危机,员工老龄化严重,缺少年轻的高素质人才,有约35%的企业认为,人才对企业影响是巨大的。运用策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是解决人力资源危机的关键,也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国有企业要建立一套全面的、规范的薪酬管理体系,减少优秀员工流失,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并留住那些优秀的、企业需要的人才。

2.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形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发展,很多国有企业传统的薪酬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建立岗酬结合、技酬结合、劳酬结合,建立责权利结合、工效紧密联系的薪酬管理机制,有助于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统一,可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3.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作用十分重要,企业的兴衰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是否正确,我国国有企业政企不分,行政领导和经营领导一般由一人担任,传统的薪酬管理制度不够严格,执行起来力度不大,对管理者的约束力度不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例如,近些年社会上的一些贪污腐败、侵吞企业财产、挪用公款等行为,就暴露了个别管理者利欲熏心,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造成企业的巨大损失,给国家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应制定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薪酬体系,有效监督企业管理者行为,实施合理的薪酬管理,有助于提高经营者的素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国有企业加强薪酬管理的有效措施

1.合理制定薪酬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承担的权利与任务很重,薪资问题是影响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国有企业一定要调整好内部收入差距,建立合理、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加强薪酬体制改革和管理,制定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尤其我国与国际接轨后,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更加明显,国有企业在进行薪酬制度制定时要多多征求员工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员工的想法和对薪资的一些要求,将其作为薪酬制度制定的依据。

2.建立完善的薪酬考核机制

对业绩的考核是薪酬分配的依据,薪酬考核的制定要有一定的标准,并且按照正确的流程执行,管理人员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员工工作积极性、能力等进行综合测评,最终确定其工作业绩。薪酬考核是评定员工酬薪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要设置规范的考核流程,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奖励,引导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工作,在业绩考核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定方法,对于员工工作表现和行为态度也要考核,客观地评定员工的综合素质。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加强政策引导

法律法规是任何一项工作的保障,是国有企业推进企业发展的有力武器。在薪酬管理体系建设中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国有企业薪资分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完善法律,可促进国有企业按劳分配的实现,是有效惩治企业违法犯罪的关键,是保证国有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我国已出台了一些关于国有企业薪资管理的法律法规,但是执行力度不够,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大。因此,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国有企业的薪资分配进行严格管理。对出现分配不均、随意侵占企业财产、拖欠员工工资、侵吞国家财产等行为,依据法律严格进行处罚。只有经过法律部门和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加强管理,才能保障国有企业按劳分配符合管理规定和薪酬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切实发挥其作用。

4.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特有属性合理确定高管的薪酬

国有企业一般都是政企不分,高管一般由党组织或政府委派,主要负责人是国家公务员,享有相应行政级别的待遇,又是企业的经营者,具有企业性质。企业的经营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要有特别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胜任。企业管理者是稀有的人力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作为党政人员到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要承担很大经济责任和经营风险。因此,他们被委派时所定的薪酬较高,但对同级党政工作人员、对普通职工来说有些不公平,因为工资收入差距过大,因此国有企业要逐渐改变其薪资构成,逐渐缩小高管与普通职工的薪酬差距。

5.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

薪酬管理制度建立后,还需要建立配套的薪酬激励制度,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建立职位工资薪酬体系,先对职位的价值和综合素质做一个客观的评定,根据评价结果对不同岗位、不同任职者给予相对应薪资。

(2)加强薪酬激励体制的执行,提高员工竞争意识。国有企业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来确定企业内部不同职位的薪酬水平。

(3)建立管理与技术并重的薪酬体系。根据员工具备的能力和技术分配工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自觉提升素质和专业技能。

(4)改善薪资制度方式,推进员工根据企业的需要提高自身的技能和水平。提高员工思想品质,避免员工因为薪酬增长问题对企业产生负面情绪。具体激励措施可概括为几点:一是采用年薪制。以年度为单位,确定经营者的基本薪酬,年薪的内容包括“基础年薪”和“效益年薪”。二是股票期权。给予部分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以预先以较低价格购买一定数量企业股票的权利,这是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三是职务等级工资制。即职务基薪加奖励的工资制度,根据岗位特点和职务的重要程度确定薪酬,并在奖励制度中强调工作与绩效挂钩。这几项是目前应用很广泛的薪酬激励形式,很多国有企业基本是沿用这种制度。

6.推行宽带薪酬制度

宽带薪酬也称海氏薪酬制。美国管理学会对宽带薪酬的定义是:宽带薪酬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和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组,只有较少的薪酬等级,但薪酬变动范围较宽。宽带中的“带”是指工资级别,宽带指工资数额浮动范围较大。宽带薪酬模式下,每个薪酬等级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之间数额差较大,尽管很多员工处在同一个薪酬等级里,但由于工作性质、风险等因素,其工资水平可能相差很多,这种薪酬分配方式上下调整范围很大,使薪资调配更灵活,也更符合国有企业的工作实际。采用宽带薪酬模式的国有企业,应具备的条件是:

(1)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国有企业更适合采用这种薪酬模式。因为技术、创新、管理等智力因素对于企业有着很大的支撑作用,而员工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往往具有很大差别,统一化的薪酬分配显然不适合这种企业。

(2)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很完善,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更适合运用这种薪酬制度。

(3)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较为扎实,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数据基础来支持薪酬模式的运行,一般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如电子技术企业等,从技术层面和企业实际需求上也具备实施宽带薪酬的可行性。

六、结论

薪酬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实现强化管理、激励员工积极性的有效工具。薪酬不简简单单只是对员工工作的回报,更是对个人能力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协调。国有企业要用合理的薪酬体系留住人才,构建先进管理队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规范化的薪酬模式,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全竣.国有企业战略性薪酬管理问题研究[J].大众商务(财经版),2011(4):34-36.

[2]刘春,孙亮.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来自国企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2):30-39.

[3]宋唐生.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双轨制改革的法律探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李安平.企业如何实施公平有效的薪酬管理[J].统计与管理,2016(6):138-139.

作者:王微 李林 赵文雨 单位:吉林省

第二篇:煤矿企业薪酬管理方法探析

摘要: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在煤矿企业中,薪酬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薪酬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但是目前我国煤矿企业薪酬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

煤矿企业;薪酬管理;问题;方法

0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煤矿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核心地位,就必须重视薪酬管理工作,提高内部薪酬管理水平。但是,从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薪酬分配不公平、薪酬设计缺乏前瞻性、薪酬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等。因此,煤矿企业应该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对薪酬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实现动态薪酬创新,并创新薪酬管理理论,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煤矿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薪酬分配不公平

从目前煤矿企业薪酬管理的现状来看,薪酬分配缺乏公平性。公平性是一个主观色彩较为浓厚的概念,这个公平性的把握难度是很大的。每位员工都希望在薪酬上能够得到公平待遇,如果员工感觉自身没有受到公平对待,那么就会失去工作积极性,呈现出比较懒散的工作状态。与此同时,如果员工感到没有受到公平对待,还会辞职另谋高就,从而产生人才流失的现象。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薪酬水平较高,虽然员工得到了满足,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1.2薪酬设计缺乏前瞻性

我们都知道,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人才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其中薪酬最能够体现人才的价值,因此,薪酬管理是企业发展中一个非常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很多煤矿企业都只是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效益。由于薪酬设计缺乏前瞻性,从而使得煤矿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这样的恶性循环势必会影响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因此,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对薪酬有一个合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留住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

1.3薪酬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

目前,随着煤矿企业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煤矿企业为了继续保持自身的经济效益增长,就一味地的缩减员工的薪水,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得很多员工出现了混吃混喝的局面。由于煤矿企业是在一些低素质的员工支持下发展,这样的恶性循环直接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下降。除此之外,煤矿企业的领导思想比较传统,没有充分认识到薪酬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薪酬管理意识,从而使得煤矿企业的员工薪酬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

1.4传统薪酬对企业员工激励不够

在以往的薪酬管理中,员工的基本薪酬就是为企业工作后应得的报酬,但是决定员工薪酬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是一些特定工作的价值。这些工作价值评价一般都是通过点、法等评价方法来进行的。目前,很多煤矿企业依然采用以往的薪酬管理划分方式,划分等级数量很多,同时,很多煤矿员工比较关心的就是自身职位的提升,而不是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因为只有自身职位有所提升了才能保证薪酬的增长。部分煤矿企业采用的传统薪酬管理方法对员工的激励不够,员工都缺乏工作热情,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比较缓慢。

2煤矿企业薪酬管理方法

针对以上煤矿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煤矿企业就应该加大对薪酬管理的投入力度,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薪酬管理方法,实行动态薪酬管理创新方法,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煤矿企业薪酬管理方法都包含哪些方面内容。

2.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薪酬管理水平提升

煤矿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每位员工的需求和个人能力来实现公平薪酬分配。对于那些职位低,基本工资比较低,但是工作态度良好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发放奖金的措施。与此同时,对于那些职位比较高,收入也高的领导,要采取尊重人格、鼓励创新等措施。我们都知道,从事煤矿工作的工人工作都很辛苦,体力劳动量很大,因此,企业可以适当地改善工人工作的环境,定期发放一些岗位津贴等,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2薪酬管理科学创新

薪酬管理科学创新也属于煤矿企业薪酬管理的一项重要方法。因此,煤矿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时,一定要不断进行科学创新薪酬管理方法。煤矿企业要把自身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与员工的薪酬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双赢的局面。与此同时,煤矿企业还应该把煤矿开采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把生产线上的员工工资与生产质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煤矿企业还应该保证薪酬管理能够反映出职位价值薪酬模式的合理性,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保证每位员工都能够满足自己的收入。最后,煤矿企业还应该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薪酬结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薪级”薪酬体系,并规范薪酬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一线工人来说,可以采用计件奖励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针对管理人员要实行年度考核制度;对于高层领导来说,就应该实行年薪制。只有采用这样的薪酬管理方法,才能促进煤矿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2.3薪酬管理的激励艺术

众所周知,薪酬作为一种激励措施,从本质上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取向。煤矿企业要想保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就应该充分认识到薪酬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在薪酬管理制度上艺术地增加激励功能。首先,煤矿企业应该在薪酬支付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技巧,对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其次,煤矿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经济需求和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一些合理的员工福利项目,一个好的员工福利项目,既能够给员工带来便利,又能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再次,煤矿企业还应该改变以往的常规奖励时间,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生产情况来不定期的增加奖励方案,从而保证薪酬的激励作用。最后,还应该重视团队奖励,这样的奖励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加员工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薪酬管理的动态创新

煤矿企业还应该精心设计动态薪酬管理,这主要是因为动态薪酬管理的核心是员工实际薪酬所得随着市场薪酬发展进行变化的,因此,煤矿企业在制定薪酬管理制度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定期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来调整员工的薪酬,从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2.5创新薪酬管理理论,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从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的薪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员工生活的要求,因此,煤矿企业要学会薪酬管理理论的创新,制定出新的薪酬战略方法。煤矿企业要改变以往的薪酬官僚结构,鼓励创新,从而增强员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给员工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薪酬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目前煤矿薪酬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加大对薪酬管理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实行薪酬管理的动态创新,构建合理的薪酬体系,并创新薪酬管理理论,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温晶.山西煤炭企业员工薪酬管理问题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06:64-67.

[2]叶丽青.试析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21:96-98+103.

[3]孙公平.浅谈新形势下的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新经济,2015,32:13.

[4]马瑞.论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论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5:100.

[5]张庆峰.浅谈国有煤矿企业科学薪酬体系的构建方法[J].现代商业,2013,17:107.

作者:王丽亚 单位:山东省郓城煤矿

第三篇:企业薪酬管理对员工工作的影响

摘要:

薪酬管理在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并且对企业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公平性是企业薪酬的重要特征,企业薪酬分配标准是否公平,会对企业与员工工作绩效造成一定的影响。合理科学的企业薪酬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文章是对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造成的影响,而展开系统全面的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促使企业能够规划制定出更具合理性、公平性的薪酬管理方式,以此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

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工作绩效;影响

企业实行薪酬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是公平性,合理、科学的薪酬管理能够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经济实力。获取的薪酬管理体系能否全面发挥其存在的价值,能否激起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其公平性占据重要位置。科学公平的薪酬管理体系可以公正的评判员工对企业所做的贡献,以此更好的发挥激励价值。

一、对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的具体探究

(一)企业薪酬管理信息公平性。其具体的含义是,企业管理者为员工奉献薪酬管理体系、要求的过程或结果。所以,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人员要耐心解释企业员工工作中不懂的地方,使员工全面系统的了解企业的发展过程与概况。譬如:企业的内部规划的部分薪酬管理制度没有获取企业员工的认同,员工由此向有关单位反馈,但却出现企业管理人员故意躲闪的现象,正确的解决方式是,要对企业员工进行耐心地讲解,使企业认同企业的相关制度,促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薪酬步骤的公平性。企业薪酬步骤的公平性的含义是,企业员工针对企业薪酬管理步骤、方式的评判。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企业员工通常借助公开的薪酬制度、管理人员和企业进行交流,企业员工参加企业薪酬管理作业和员工投诉的方法,以此判定企业薪酬管理步骤是否具备公平性。

(三)企业薪酬管理结果的公正性。其具体的含义是,企业员工对薪酬的评判。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企业员工会参照和另外人员的薪酬相对比当成评判企业公正性的标准。如果企业薪酬落差幅度较小的话,企业员工的心理落差较小,如果薪酬落差加大的话,员工会产生不公平的心理,对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与工作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企业薪酬管理要保证公平性原则,参照形式不一的阶段,促使企业薪酬管理更具公平性、科学性。

(四)薪酬管理交流的公平性。企业薪酬管理交流的公平性含义是,企业领导与企业员工间的沟通的公平性。管理工作人员针对员工态度的质量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有直接的影响。企业薪酬管理交流缺少公平性,会致使企业工作的绩效出现不良概况。所以,企业管理人员要把握好与企业员工的关系,用真挚、公正的态度与企业员工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深入探究

(一)对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管理运行的影响。通常而言,企业薪酬的配置是要对企业工作单位价值以及绩效等,实施有效合理的探究,完美调节企业员工肩负的职责与工作任务。管理工作人员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价值,在管理中会碰到诸多问题,借助复杂的脑力运动将企业存在的问题解决掉。企业管理工作人员为企业赚取了较为丰厚的经济利润,在薪酬管理方面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重视度,要参照企业员工的具体状况展开探究,使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有利于创建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管理要求。企业的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不但包含在企业内部员工的薪酬是具备公平性,也包含自身企业的薪酬管理与同类型企业内部的薪酬管理是具备公平性。虽然每一个企业的经营方法与管理措施存在不同,可是不一样的企业内部可以提供的薪水,在同行之间显示一定的水平,假设相同行业的企业提升薪酬福利待遇,由此也会有较多的人才被吸引。优质的人才可以在一定程度提升企业的发展,也是同行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因素。总之,企业内部的薪酬管理是否具备公平性,对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全面系统的探究诸多因素对薪酬管理造成的影响,再按照企业内部员工的具体状况,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实行相关限制,为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整体而言,企业内部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可以帮助企业创建合理科学的评估员工工作绩效的制度,在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三)对企业员工工作心态造成的影响。企业薪酬管理中对薪资计算是否具有公平性,与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直接的影响。以往薪酬探析的重点是因变量计算,在计算公平性产生一定的弊端。目前薪酬管理一般应用的是满意度测量表,全面掌握企业员工对本身基本薪水以及绩效的评判。借助针对测量表的探析可以知道,员工满意程度不一定与自身薪水成正比,换言之,在一致的基础工资上,企业员工的绩效奖金不单是针对员工激励的主要方式。伴随企业员工工作时间的不断扩大,工作绩效存在的价值影响力正在降低。假设薪酬管理出现不公平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员工不能在积极的心态完成工作,以此影响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员工的工作绩效。当前的企业薪酬管理,要把公平性当成最根本的准则,借助公平性的薪酬管理,更全面的提升员工工作的态度,促使企业员工能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完成工作,在保证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其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薪酬管理已是当前企业首要关注的问题。文章针对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造成的影响,展开了全面的探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其主要的目的是,在提升企业员工工作态度的同时,提高工作绩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迈向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陆烨.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管理观察,2014(31).

[2]罗庆.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人力资源管理,2014(10).

[3]李永林.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9).

[4]傅丽燕.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3(17).

作者:刘娟 单位:西安航空学院经管系

第四篇:企业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的相关性探析

摘要:

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在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薪酬管理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实现员工激励效果的体现。

关键词:

企业;薪酬管理;员工激励;多元;分配;制度

企业需要员工不断拓展自我的工作主动性,才能实现企业发展动力的提升,因为只有员工实现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工作效率、准确性的提升。激励机制是实现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的有效措施,是现代企业发展活力拓展的有效手段。薪酬管理是属于企业开展物质激励的一种,是最为有效的员工激励方式。

一、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的关系分析

员工激励是一种实现员工对企业工作主动性提升的有效外界刺激,这种激励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精神激励。多为企业领导对员工的一种表彰,在会议上表扬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使得员工在其他同事面前具有更强的荣誉感,这种荣誉感的实现使得员工在企业更加具有社会地位,收到其他同事的尊重,这样一种氛围和环境将使得他们对自己本职工作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的提升。另一种就是物质激励。所谓物质激励就是企业针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从物质上给予奖励。薪酬制度就是针对企业员工在本职工作中的表现,提出的具有的工资待遇,实现有区分的奖励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他们对自己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薪酬管理就是属于一种最为主要、有效的物质激励措施之一,因为员工进入企业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之一就是其薪酬待遇的高低,这是他们进入企业工作的最初动力,随着员工成家生子之后,他们担负着一个家庭生存的重担,这样就需要他们在薪酬待遇上有突出的表现,因此在薪酬待遇可以有效激励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由此可见,薪酬管理是实现员工激励的物质表现,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刺激员工开展更为有效的工作,实现工效的提升,薪酬管理不仅具有正面的激励作用,同时也有反面的鞭策作用,在管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面,设计相关的奖惩措施,在奖励工作突出员工的同时,也对那些出现工作失误的员工给予扣罚奖金的措施,实现他们对自己工作错误的反思,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工作热情,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这种薪酬激励制度设计了员工今后具体的工作努力方向,不断提升他们对今后工作目标的明确度,知道今后怎样工作,给他们制定的工作规范。另外,员工激励是薪酬管理目的。薪酬管理的有效性体现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是现代员工激励方式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企业开展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升的重要手段,将员工激励方式进一步具体为薪酬管理,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为具体详细的员工激励措施。由此可见,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两者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分析两者关系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对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的具体措施设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具体的措施保障,从而构建更为积极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从企业文化、氛围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他们参与工作有效性的具体体现。下面就从具体的企业薪酬管理入手,分析一下薪酬管理的具体问题及实现更为有效的员工激励的具体措施。

二、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薪酬管理受重视程度不足,难以实现更为有效的员工激励目标

由于一些企业在错误的认识现代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不高,直至最后离职,企业可以从人才市场选择更多的人才进入单位工作,不怕没有人干活,这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最为简单的问题了,在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的感受没有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得员工对企业向心力的降低,这样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没有更为有效的薪酬奖惩措施,员工的工作懈怠情绪将进一步提升,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将大大折扣,从而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

2.薪酬管理缺少科学化、市场化的调节机制,难以提升工作效率

薪酬管理制度需要细化到员工具体的工作职责之中,实现他们对工作有效性提升。一些企业在设计薪酬管理方式和制度的时候,缺少灵活性,在管理过程中,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时,缺少指导意义。不能灵活处理对员工突出工作的奖励,不能有效处理员工具体的工作业绩。同时一些企业在设计相关薪酬管理的时候,没有及时更新奖励,一些奖励金额难以实现对现实生活中职工的需要,因为社会发展市场消费也再不断提高,这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薪酬管理难以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物质激励,最终企业钱也出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是没有有效激发。

3.薪酬管理单一化情况严重,难以实现多元化激励

目前很多企业在实施薪酬管理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实现其奖金,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奖励,这种单一的薪酬管理难以调动更为的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活力。因为人员进入企业之后,他们不仅带来了自己的劳动力,同时还有技术、资本、人脉等资源,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实现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的重要方面,然而很多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难以实现对员工技术、资本、人脉等资源的有效激励,不能有效拓展员工对自己手中一份资源的有效开发,最终不能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动力。

三、优化薪酬管理,提升员工激励手段

1.企业管理层需要进一步拓展对薪酬管理的全面认识

薪酬管理是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可以实现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这是很多企业管理层都认识到的问题,然而需要进一步提升认识高度的就是薪酬管理需要更加灵活、多元等,这些都是需要企业管理者在设计薪酬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细化相关的薪酬管理制度,将更多可以进行奖励的内容设计到制度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多学习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理论知识,不断拓展对薪酬管理的具体思想,这样才能有效认识到薪酬管理的正真含义。

2.薪酬管理与市场挂钩

薪酬管理真正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重点在于员工受到的奖励是符合现代市场客观规律的,可以有效的开展一定的生活活动,对他们生活有着一定影响的,这样的薪酬尺度才能有效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深薪酬管理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3.引入多元化的薪酬分配制度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员工的劳动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员工在技术、资本、人脉等方面的资源,这些都是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的有益资源,需要企业通过薪酬管理加以激发。具体来说,就是引入更多的薪酬分配制度,将员工的智力技术资源、资金资本资源、社会人脉资源等有效纳入到薪酬分配之中,这样员工可以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资本、人脉等资源有效融入企业发展之中。综上所述,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一步拓展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一点的实现就需要进一步实现员工激励措施的具体实施。企业薪酬管理是员工激励的物质表现,科学、合理、多元、市场化的薪酬管理可以实现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程美英.浅谈薪酬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A].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2014(8):171-172

[2]李恩仪,黄群,张源,张宝全,张滨泉,金春姬,和军梁,李威,李力怀,刘文峰,朱炬兵,陈晋,等.推动新能源企业国际一流战略实施的绩效管理[A].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5年经典案例集,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第一期增刊),2015(2):127-128

[3]蒋涛,刘运国等.薪酬激励的梯度效应研究[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2012,11:184-185.

[4]马新建,朱力,张雯,徐敏,等.薪酬管理环节要素对员工组织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商业模式价值分享视角的诠释[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2):152-153

作者:谭速强 单位: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

第五篇:电子商务企业薪酬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作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重要社会主体,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机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企业经济活动以及管理活动的全面控制,在现代经济环境中,正确地树立电子商务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扩大市场分析管控能力等都离不开对于企业的人才管理。如何正确地规划人才计划,合理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以及技术人才,直接受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管理工作效果的影响,因此如何创新电子商务企业的薪酬管理过程,强化薪酬管理效果,是电子商务企业经济管理的前提,也是企业不断壮大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关键基础。

关键词:

薪酬管理;制度创新;管理人才

电子商务企业经济活动中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经济利益,从社会交易活动中取得资金收入,同时需要支付一定的生产资料的成本支出,对于企业员工的薪酬支出就是其中重要的企业成本支出,对企业来说,必须要客观地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实,合理地制订人才管理计划以及员工管理规范。在进行现代电子商务企业薪酬管理时,如何正确制订合理的薪酬计划与薪酬支付条件,全面地对薪酬过程进行控制管理,引进新的薪酬管理理念,了解员工的薪酬期望,平衡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异,是每一企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企业进行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与企业经营计划管理的关键。

1电子商务企业薪酬管理的目标

传统的公司架构是以功能为基础、等级制的。电子商务企业结构则多是以团队为基础的、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组织是扁平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自我管理的团队。电子商务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于竞争能力、团队激励以及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视员工为合作伙伴并一起分享成功。电子商务企业的薪酬管理需要与其经营管理现实相结合起来,制定相匹配的薪酬管理目标。从而保证电子商务企业具有稳定的人才队伍以及合适的人才引进,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企业战略与员工职业规划之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其企业得天独厚的“网上社区”,与员工们形成共同的公司理念与文化,共同分享艰辛与成果。在集成多种功能和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为员工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薪酬福利方案,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能力,并由此来体现公司的股东、员工的双赢。这些是企业薪酬管理的目标,也是电子商务企业薪酬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

2薪酬管理中出现的瓶颈问题

由于经济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使得电子商务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以及企业的生存现状发生着巨大明显的改变,企业在具体的经济活动工程中会出现新的挑战,加之人才流失以及人才培养的快速革新使得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企业的薪酬管理也遭遇了很多新的困难。

①薪酬水平不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与员工期许水平的变化。由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与剧烈变化,使得电子商务平台销售量逐渐攀升,员工的工作任务量也急速加重,但一些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在人才管理过程中没有使薪酬与市场水平相适应,没有与员工期许水平相适应,从而导致企业的人才流失以及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②薪酬水平与员工工作绩效结合比例不恰当。基础岗位员工例如网站美工人员、网站文案编辑人员虽然工作量大、责任明确、工作量巨大,但是薪酬比不上管理岗位中清闲的管理人员,造成企业的薪酬规划的不合理。

③福利制度不合理。在许多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奖金覆盖面很窄,业务辅助相关部门得不到奖金;福利不能体现个性化设计,从而不能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同时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缺乏现代薪酬管理理念的指导,不重视企业员工的综合报酬的设计,与企业的自身的发展规划结合不能明显,导致员工的工作能力不能全面发挥。

3现代企业的薪酬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企业在做好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是必须要全面规划新的薪酬管理工作,必须要正确的落实薪酬管理细节,将企业的薪酬管理活动真正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①引进新的薪酬管理理念,制定新的薪酬管理制度:电子商务企业在落实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工作是,必须要引进新的薪酬管理理念,在新的薪酬管理理念下制定新的薪酬管理制度,并对薪酬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既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结合起来,同时也要与员工的职业规划以及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落实非货币形式的薪酬计划,促进企业新的薪酬分配制度。

②积极与企业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员工的薪酬期望:企业员工对于薪酬期望水平是电子商务企业制度薪酬计划的重要参考指标,企业在制度薪酬制度的时候应该充分的了解企业员工对于薪酬组成以及薪酬基础的期望,了解企业员工岗位职业规划,将岗位调整作为企业员工的薪酬制度的一部分,让岗位制度与薪酬制度相结合,促进企业的综合薪酬制度的制定。

③积极引进优秀的薪酬管理人才,落实现代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功能:企业薪酬管理过程需要与现代薪酬管理人才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薪酬管理工作的进行。企业在实际的薪酬管理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引进优秀的薪酬管理人才,或者是培养企业的薪酬管理人才,定时的进行培训学习,让企业的薪酬管理活动更加具有生命力与竞争力,保证企业的薪酬管理活动可以优于其他市场竞争者。同时企业还要积极地引进新的薪酬管理软件,规范企业的软件管理队伍,强化企业在软件管理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的基础性软件技术缺失。

④落实绩效考核与人才考核相结合,目标与现实相比较的现代考核制度:企业应该积极落实绩效考核制度,保证企业员工及时有效地完成企业规划任务,同时还要坚持与人才考核制度,促进企业员工在专业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提升。同时在目标考核时应该坚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考核,面对实在没有办法完成的目标时,应该适度的考虑到绩效考核的弥补,保证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环节中,可以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4结论

薪酬管理工作是电子商务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企业重要的支出部分,也是员工与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的纽带,企业在落实现代薪酬制度时,应该积极地考虑到引进新的企业薪酬管理理念,建立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薪酬管理制度,培养企业自己的薪酬管理团队。同时还要积极的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规划,制定相适应的薪酬管理工作目标,落实薪酬管理细节,引进新的薪酬管理软件。同时企业还要积极变化薪酬组成,将薪酬组成部分与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保证企业员工可以更好地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落实新的非货币薪酬制度,保证企业员工得到更多的激励与奖励,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现代企业的薪酬制度创新,才能更好地做好现代企业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涛.企业人力资源中的薪酬管理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5(13).

[2]张春梅.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探析[J].商业经济,2012(29).

[3]李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分析[J].企业革命与管理,2015(7).

[4]田川.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的创新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14(18).

[5]欧湘庆.浅谈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创新[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

[6]王彦辉.创新企业薪酬管理机制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7]王龙.试论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创新途径[J].科研,2015(14).

作者:孙柳苑 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第六篇: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摘要:

薪酬管理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薪酬管理在中小企业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薪酬管理意识薄弱、制度不科学、考核约束机制不健全、薪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所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将经济报酬与非经济报酬相结合、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薪酬体系、强化与薪酬管理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薪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对策

1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薪酬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主流的薪酬管理模式有三种,一是高激励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激励性强、弹性高,同时也是最先进高效的薪酬管理模式。二是高稳定模式:该薪酬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员工流动性小但激励性差、人工成本负担重,是目前最少被使用相对较落后的模式。三是中度激励和稳定相结合的模式:这种薪酬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满足了员工的安全性需求,降低员工离职率和提高企业激励性,该模式在三种薪酬管理模式中是比较先进的模式。在我国,68%以上的大型企业使用的是高激励薪酬管理模式,而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中,近55%的中小企业选择了高稳定薪酬管理模式,还有近28%的中小企业选择了中度激励和稳定相结合的模式,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薪酬管理模式从整体上看还是比较落后。

1.2薪酬管理内容不完整

薪酬管理的内容由薪酬策略、薪酬分配、薪酬结构、薪酬设计、薪酬调查、薪酬调整、绩效管理体系等七个方面组成。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薪酬管理上普遍存在着管理内容不全面、管理缺乏深度等问题。首先,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尚未覆盖到薪酬管理的全部内容,许多中小企业只是对薪酬管理的某几个内容进行了管理。这些中小企业在实施薪酬管理时只考虑自身利益,仅对相对容易实施的、成本较低的内容进行管理,而那些对中小企业自身帮助不是很大的、实施成本相对较高的内容并不进行管理。其次,许多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实施深度还不够,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对其每一块内容进行深入的薪酬管理。

1.3薪酬管理缺乏内部公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薪酬管理上普遍存在内部不公平的现象,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薪酬制度不够明确清晰、岗位的计酬因素单一化、薪酬的支付制度并不公开透明。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因为员工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而离职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大型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公平体现在三方面:一、明确清晰的薪酬制度,在制定薪酬制度的过程中,岗位分析与岗位相对价值应当受到注重;二、多样化岗位计酬因素,这一点要慎重选择,才能使得各岗位的薪酬差异能够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员工的公平感;三、透明化薪酬支付制度,中小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该让员工代表加入制定过程,从而可以确保中小企业薪酬制度的透明化程度。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所有者的保密心理让他们做不到以上三点,这就使得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缺乏内部公平。

1.4薪酬管理忽视非经济报酬

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重视员工的非经济性报酬部分。然而,在大中型企业和优秀的中小企业中,非经济报酬在薪酬中所占比例并不低,甚至于不少高技术人才就冲着企业的优质非经济报酬而去。虽然非经济性报酬不会在中短期内体现出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但非经济性报酬的功用体现在中长期,对员工的激励也是最根本、最显著的。中小企业大多只考虑经济性报酬,即使懂得使用非经济报酬的中小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也很难将多种多样的非经济报酬内容考虑到位,往往停留在某一内容上,忽视了其他内容的结合使用。

1.5薪酬管理中激励功能不强

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状态与中小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是不会一成不变的,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薪酬体系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也必须顺应潮流,因此依据中小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与优化薪酬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中小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标准一旦制定就会长期的执行,很少依据实际的情况做出相应地调整与优化来,这使得薪酬方案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激励功能,最终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中小企业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其薪酬激励做不到及时性与长期性的统一,员工为中小企业创造业绩继而带来利润,但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并没有使用薪酬激励以对员工的业绩进行及时有效的肯定,长此以往就严重的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2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

2.1薪酬管理意识薄弱、理念滞后

目前,仍有许多中小企业管理层对薪酬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他们一般对薪酬管理缺乏整体认识,之于薪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也不是十分清楚。仍通过不发生费用支出或是单纯追求“少发生”来取得最后的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导致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短期化。这部分中小企业往往对机械设备、厂房等的固定资产的投资热情颇高,对如何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却不感兴趣,甚至有反感。

2.2薪酬管理制度不科学、缺乏弹性

目前,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薪酬管理制度,但其薪酬管理制度还很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小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与薪酬分配公平有关的规章制度。中小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中没有这些规章制度的保障,缺乏工作热情,导致消极怠工和离职现象。第二,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缺乏弹性。一句“法不外乎人情”,“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目前,中小企业在制定薪酬管理制度时还做不到以人为本,那么这样的薪酬管理制度就必然缺乏弹性。第三,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单纯地从管理或者薪酬的角度出发,没有将薪酬置于管理的范畴。

2.3考核约束机制不健全

考核约束机制的内容包括了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反馈及绩效改进四个方面,然而,能够做到的企业少之又少,在中小企业中更是凤毛麟角。从计划的制定到计划的实施,从实施的反馈到计划的改进,考核约束机制是一套环环相扣的流程,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说明企业考核约束机制是不健全的。中小企业考核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必然会使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继而会导致中小企业薪酬管理混乱。

2.4薪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薪酬管理人员是中小企业实施薪酬管理的必备因子。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缺少高素质的薪酬管理人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数量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大多并不大,管理者出于成本节约的思想往往只招聘一个专门的薪酬管理人员,从而导致薪酬管理人员无法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实施薪酬管理;第二,质量方面,主要看薪酬管理人员的学历,高学历的薪酬管理人员相对于低学历的薪酬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情况下高学历的薪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高得多。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缺少高素质的薪酬管理人员的推动,最终导致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的实施受制约。

3加强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的建议

3.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必须坚持三个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员工放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中间,从员工身上来到员工身上去,紧紧围绕员工进行制定。第二,公平性,只有牢牢把握住“公平”二字,在薪酬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才不会有失偏颇,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才会顺畅。第三,预算管理,所有的薪酬都应当进行预算管理,它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薪酬支出,达到节约薪酬成本的目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完善薪酬管理制度的内容,尤其要重视常被大家忽视的薪酬分配理念、薪酬调查、绩效管理等制度的建设。二是要进一步规范薪酬管理制度的格式以及责任主体,减少薪酬管理的随意性,提高薪酬管理水平。

3.2将经济报酬与非经济报酬相结合

经济报酬与非经济报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要正确运用两种形式的报酬,就必须了解员工的年龄、性别以及教育水平,分清楚员工的需求。第一,当一些技术人员为了寻求发展机会或者挑战性的工作而来到中小企业时,若中小企业能够做到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激励,提供他们更多发展空间和挑战性,就能够凭借非经济报酬留住这些技术人员;第二,对于那些受教育水平高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自身发展机会与薪酬同样重要,因此要留住他们就需要并用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第三,接近退休年龄的员工,对自身发展已经看淡,而金钱需求比较旺盛,这时,充分利用经济报酬就能够留下这些中小企业的老骨干,不论是继续从事生产还是帮助培养新人,这些老骨干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将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完美结合起来,做到真正地将人力资源视为中小企业第一资源,这样才能吸引住更多的优秀人才,减少员工的流失率并保留住优秀的员工。

3.3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薪酬体系

发展战略是长期性的,是否能够建立起完善的、能与时俱进的薪酬管理体系,这关乎着中小企业的日后的发展。例如,宽带薪酬体系,就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很好的解决与发展战略相结合的薪酬问题。宽带薪酬体系指的是在岗位价值评估基础上,在设计薪酬水平的时候,将员工原本的多层级工资水平以跨越幅度较大的工资水平替代,让不同职位间的薪酬水平差异变得突出明显,形成宽带状的薪酬工资表。宽带指的是薪酬等级的变动范围变宽而层级变得相对要窄,毕竟在每一个员工的职业生涯之中,是不大可能一直处于某一个薪酬宽带之中的。员工必须促使自身能力不断的、逐步的提高,才能够适应薪酬体系中的横向流动,并且使得自身的绩效也能随着能力的提高不断地优化改善,薪酬水平也就会跟着大幅度提高。在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薪酬体系之后,中小企业还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与中小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使之与中小企业发展目标更加契合,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4强化与薪酬管理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

首先,在绩效考核的评估过程之中,必须注意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在认真考察员工一系列的工作过程的同时,也要好好考察员工的工作结果为企业所带去的价值。其次,要将评估结果作为薪酬分配内容的一个的主要依据,使得薪酬分配做到有章可循、按规章办事,让绩效考核评估的结果客观、公正和合理。再次,针对进行薪酬管理的管理人员也要使用绩效考核,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应当就管理人员的管理过程和结果实施奖惩,并且顺应绩效考核机制,做到绩效改进。

3.5提高薪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以老带新,资历深的薪酬管理人员应当帮助、提携新来的薪酬管理人员,将经验共享,共同提高企业的薪酬管理水平。二是自我提升,自学是十分重要的,积极充实自身的薪酬管理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三是提供学历进修的机会,这样一来提升了薪酬管理人员的学历,二来也提高了企业的薪酬管理水平。四是外部引进,优秀的薪酬管理人员除了内部培养还可以外部引进,中小企业可以从外部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进入管理队伍,从而提升薪酬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志坚.论我国中小企业薪酬管理[J].企业管理,2011(19):13-15.

[2]黄清队.试论中小企业薪酬管理[J].当代经济,2011(14):70-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