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坚守与创新范文

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坚守与创新范文

时间:2022-08-21 12:02:53

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坚守与创新

摘要:在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的背景下,学术期刊要理性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在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方向,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流的学术内容、工匠的职业道德的同时,推进学术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技术创新的引领驱动作用,实现办刊理念、技术应用和流程再造的创新,使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走上快车道。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坚守;创新

2019年1月25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求新闻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1]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深刻分析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科学谋划了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未来,明确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大要求。全媒体时代是个大趋势,媒体融合发展是篇大文章。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面对新兴媒体冲破传统媒体一向自守的介质壁垒,万物互联而生的大趋势,如何在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破茧而出”,实现自我救赎和后续发力,是学术期刊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是时代给学术期刊出的一份考题。本文拟根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结合学术期刊发展的现状,就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坚守与创新提出个人见解,探讨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一、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坚守

虽然媒体融合发展是大趋势,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也是新媒体发展机遇。学术期刊自我革命和革新也不可避免,但并非要全盘抛弃期刊以前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而是要守正创新,突出学术期刊传统媒介的优势和特色。

(一)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期刊不仅是学术信息、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集聚地和交汇处,更是一种话语交锋的空间和权力博弈的“场域”,其背后承载着各种类型的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与政治倾向等。正如美国著名学者J.希利斯•米勒所说,“媒介就是意识形态”,这使得学术期刊要有更强的政治意识,才能肩负起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学术期刊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之一,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期刊发展壮大的压舱石。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同时,必须强化阵地意识。首先,要守正道。即要定位于“培根铸魂”。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魂和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妥善处理学术论文中的政治、领土、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其次,要守正向。即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没有正确的导向,就没有学术期刊发展的未来。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守住价值常量,做大功能增量。在学术出版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好政治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再次,要守正统。即要守住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放弃社会责任,就等于放弃期刊的发展。学术期刊要通过办刊理念、学术内容、技术手段的创新,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质量和水平,自觉承担起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职责和使命;自觉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二)坚守“内容为王”的原则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要辩证思考和处理内容与技术的关系,这涉及学术期刊的立身之本,更关乎学术期刊的使命责任。不能本末倒置。内容为王,技术为辅。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对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而言,“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2]。内容是构成期刊特有的“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根本保障。精深的专业内容仍然是学术期刊最根本的制胜之道,是学术期刊扩大外在影响力的根本保证。原创是学术期刊生存发展的基点,以优质内容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向读者提供权威、专业、多元的学术精品,期刊发展才有活水源头。内容为王就是要提高学术期刊优质内容的供给量。“以提供信息、思想、观点为主的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内容为王’、‘产品为王’的观点永不过时,尤其在如今信息化、多元化和品牌化的时代,这种观点直接表现为期刊的原创力。”[3]不管技术如何演变,媒体属性不会变化,学术期刊还要依靠优质内容构筑价值、扩大影响、凝聚学者、吸引读者。千万不能片面追求发行量、点击量而放弃“学术质量第一”意识。唯有坚守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才能真正占据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制高点。“内容为王”就是要建立“人无我有”的特色栏目。期刊受众决定着期刊的风格和样貌,更决定着期刊的发展命运。学术期刊要坚持“内容为王”,就要强化创新策划,做好版面内容策划和活动策划,以特色栏目设置使学术研究更贴近学术热点、难点、焦点;更贴近学科发展实际;更贴近社会、作者、读者需求,以此来延伸学术期刊内容的社会服务功能,扩大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内容为王”就是要强化学术期刊的文化导向和文化传播功能。学术期刊作为专业媒体,作为科学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其价值仍体现在主流舆论引导、学术思想的传播上。学术期刊的文化导向包括政治导向和文化导向:政治导向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维护国家的利益,文化导向就是要聚焦研究热点,引领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以主流媒体的视角宣扬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价值品位,充分发挥期刊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学术期刊的文化传播功能主要体现为其在专业领域提供交流平台,包括学术水平导向、学术课题导向和学术成果导向。强化学术期刊的文化服务功能是凸显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期刊社会价值,获得业界的社会认同的重要路径。

(三)坚守工匠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4]新时代编辑的“工匠精神”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一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这是编辑“工匠精神”的根本。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唯有爱岗的精神才会有敬业的行动,有全神贯注、恪尽职守的精神状态,才会有兢兢业业、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才会有“爱刊如子”、全心投入的真挚情感。二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这是编辑“工匠精神”的核心。编辑要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匠心”,细心慎重地对待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牢固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编辑理念,留心细节,专注细节,久久为功、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臻于至善,坚决杜绝“差不多”现象。耐住寂寞,甘为人梯,在平凡的编辑岗位上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三是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这是编辑“工匠精神”的要义。编辑工作是一项合作性、团队性、整体性的工作,团队精神是实现学术期刊创建目标的有力推手。术业有专攻。一本期刊团队成员包括主编、主任、编辑、编务等等,每个成员因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区别在各自岗位扮演自己的角色,这是其他领域的人轻易不能取而代之的。一旦团队中个别人个体主义膨胀,团队精神淡漠,无论哪个环节掉了链子,都将使最终学术成品大打折扣。团队精神实际就是编辑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四是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是编辑“工匠精神”的灵魂。编辑创新就是编辑主体对作者创造出的初级的、有待提高完善及传播的精神产品,进行深度再加工,使之更加光彩照人;“就是对编辑体例、编辑技巧、编辑思想、编辑方法、编辑模式、编辑理念、装帧设计等不断进行调整和革新,实现一次次质的突破,创造出崭新的编辑艺术和编辑文化,从而使编辑作品能够适应新的传播媒体,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5]

二、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创新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展的关键,创新是引领期刊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期刊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面貌。创新的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包括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和结构创新等等。其中思想创新属“脑动力”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各种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学术期刊唯有坚持“创新为要”,下大力气推进理念、内容、方法、体制、机制等的全方位创新,编辑出版工作才能跟上时代节拍,融入时代潮流,不断提高实效。

(一)编辑理念与思维方式的创新“媒体融合的前提是理念和思维的转变,即从传统媒体理念向新媒体理念与思维的转变,具备进行媒体融合发展的价值观认同。”[6]学术期刊要加快形成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为实现媒体融合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其一,编辑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思维是创造性实践的前提,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媒体融合发展必将对出版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编辑必须在“角色理念、工作理念、服务理念、经营理念”等方面实现自我革命与革[7],要树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理念[8],“将传统的以文字内容为核心、以纸质出版为主要工作对象的模式转变为互动、立体的新型编辑工作模式。[9]”促使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实现从注重内容走向兼顾服务,从传统纸媒本位走向媒体迭代融合本位。其二,编辑必须树立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版权思维和底线思维。学术期刊要结合岗位工作内容对现有的编辑人员进行大数据知识培训和大数据应用能力的考核,提高编辑的大数据意识。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并以此构建学术传播新秩序,主动借鉴并融入新媒体。要树立“用户至上”思维,重视作者和读者的体验和需求,并根据用户反馈数据生产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

(二)技术应用的创新创新能否成为引领期刊发展的第一动力,关键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形式化。一直以来,技术都是学术期刊的软肋。面对“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学术期刊要具备高度的技术敏感性,按照“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的要求,探索期刊智能化技术应用创新的有效路径。其一,推动技术优先战略,为学术期刊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学术期刊必须紧跟时代,重视移动互联网阵地,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实现期刊在生产、出版、发行、传播各个环节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学术期刊借助移动传播的基本规律,总结目前国内期刊媒体融合模式:如刊网融合模式、开放存取模式、域出版模式、集群化发展模式的优劣,开拓出既遵循学术传播规律又符合新兴媒体传播规律的可行模式,实现期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其二,学术期刊要运用新技术深化内容的数字化加工。一是运用以“全产业链”的模式,对期刊的内容资源进行整体的集约整合,将内容、作者群、读者群、网络出版平台、数据库、OA处理系统等整体推出,形成学术期刊内容传播的整体效应、规模效应、平台效应。二是深度挖掘期刊的科技信息内容,开发衍生信息。如内容推送不仅要提供论文的目录、摘要、正文,还要提供与论文相关的作者信息、科研信息、点评信息、行业信息等扩展内容。实现期刊符合数字出版所要求的“一种内容、多种载体、一次制作、多元”的动态出版。其三,学术期刊要运用新技术实现传播渠道选择的自由化和多元化。善用微传播宣传学术信息,联系作者、通知读者,推出个性化定制。学术期刊可通过建立作者数据库、专家数据可和读者数据库,根据读者阅读习惯、信息需求等标准进行读者分组,利用Megtech采编系统、微信公众号的信息订阅与群发功能、期刊APP软件、图文二维等等,将信息精准发送至目标群体,推荐学术更新内容。以供作者、读者研读、学习和借鉴,并不断优化功能,定期更新,主动积极做好信息服务。

(三)流程再造的创新媒体融合发展,要求媒体要真正实现从“媒体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媒体宣传的重点也从“媒体平台”转移到了“关系网络”。学术期刊要按照的指示,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期刊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期刊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催化期刊融合的质变,放大一体效能,努力使学术期刊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第一,利用新技术实现期刊编辑审编校的流程再造。可利用的大数据的海量信息搜集、存储和整理、分析功能,实现编辑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和集约化,优化期刊审编校流程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利用基于大数据的采编系统有效规避诸如学术不端、一稿多投、学术腐败等不良学术行为,保证整个期刊领域的良性化运作,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上,筛选质量相对较好的稿件,降低人工审稿的成本和产生的失误与偏差。实现从把关人向守门人、从控制角色向共建角色的转变,探索人机合作把关的规律。第二,利用新技术实现期刊出版流程再造。传播的速度决定了学术期刊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就当前的期刊出版形态来说,除了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以外,数字出版这种出版形态的发展为期刊编辑工作的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大大缩短了期刊出版的周期。学术期刊可以利用数字出版形式实现快速出版,降低出版成本,满足学术研究者线上阅读的需求。第三,利用新技术实现学术期刊传播流程的再造。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具备自身不可替代的传播力。学术期刊要重视新媒体经营,可利用自建网站、学术期刊数据库、数字出版、微信公众号、学术采编系统、二维码技术等媒介建立一个完整的传播体系来充实、深化和完善对作者/读者的覆盖率,内容的阅读率、网络转载率、影响力等等。既精准推送了相关学术信息,实现了一对一的精准联系,个性化服务,又扩大了期刊影响力。同时利用媒体融合拉动传统期刊的销量,利用“内容+服务”延伸期刊的品牌价值,打造学术产业生态圈,让期刊传播更具影响力。

三、结语

媒体融合对学术期刊来说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学术期刊要以的全媒体理念为指引,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把握学术传播规律和全媒体发展规律,找准媒体融合路径,念好“全”“融”“新”“技”“人”“聚”等“六字经”[10],加快期刊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的步伐,推动学术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技术创新的引领驱动力,实现内容优化与功能扩展的整合,绘就媒体融合格局新图谱,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纸媒传播与新媒体传播迭代融合发展的新型学术期刊,使中国的学术思想更加强劲、中国学术价值更加高昂,扩大中国学术价值影响力的版图,让中国的学术观点传得更广、更深入。

参考文献:

[1].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R/OL],2019.

[2].谈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ER/OL],2018.

[3]段艳文,秦洁雯.强化传播能力,扩大传播效力——“互联网+”时代的学术期刊发展之路[J].出版广角,2016(2月上):12-14.

[4]徐耀强.论“工匠精神”[J].红旗文稿,2017(10):25-27.

[5]李静.论“互联网+”时代编辑活动中的工匠精神[J].出版科学,2017(2):52-55.

[6]黄楚新.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新闻战线,2017(1):17-20.

[7]王银平.近30年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办刊理念的变化与启示[J].编辑学报,2009(4):289-291.

[8]李立.从“大编辑”理念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趋向[J].现代出版,2012(5):67-68.

[9]韩啸,赵莹莹,李琦,张洁,刘东亮.大数据下编辑的理念创新与职能定位[J].中国编辑,2019(3):50-53.

[10]杨圣琼.媒体融合发展的六个着力点[J].新闻战线,2017(12):10-12.

作者:郑荣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坚守与创新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uanti/ztzhfw/73959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