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期刊常见隐性差错探析范文

期刊常见隐性差错探析范文

时间:2022-08-14 11:52:15

期刊常见隐性差错探析

摘要:编辑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隐性差错,有的是经常出现的普遍的却不易被察觉的隐性错误,有的则是很难被发现、没有规律可循的怪异的却时常出现的隐性差错。这些隐性差错贯穿于文章的字、词、句、篇,从标题、文字、标点符号到形式内容的方方面面。对于期刊的这些隐性差错,编辑应引起足够重视,下大力气,提高识别隐性差错的能力,敏锐地对期刊的隐性差错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将差错消灭在出版之前。

关键词:编辑;隐性差错;语感;实践经验

期刊的隐性差错比较常见,无法识别隐性差错是编辑的硬伤。隐性差错具有模糊性,编辑稿件时读起来会不舒服。隐性差错最考验文字工作者的功底,特别是对那些处于无定性、多变性和不可知性的似是而非、扑朔迷离的隐性差错,只有具备相当的知识功底、敏锐的语感和编辑实践经验,才能在编辑工作实践中,发现并改正文稿中各种各样的隐性差错,保证出版质量。编辑只有练就敏锐的眼力和过硬的本领,才能凭职业敏感发现隐性错误,这是训练有素的编辑独有的职业素养。

一、期刊常见隐性差错类型

(一)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中的隐性差错

由于对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应用,文稿中的隐性差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为方便排版,排版人员经常采用复制粘贴功能,因摘要、关键词、内文需分别录入,排版录入人员会按照既定格式录入,这样操作中稍有疏忽,就会时不时地出现遗漏现象,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等就会有上一期的内容出现却不易被察觉。即这一期的文章内文,却是上一期的摘要、上一期的关键词或上一期的中图分类号,这是意料之外的问题,应引起格外注意。

(二)语言文字的隐性差错

提到编校质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错别字。错别字虽属于低级错误,却是最常见、最容易犯的错误。语言文字的隐性差错主要是错别字,包括形似字混淆误用、音同音近字混淆误用和义近字混淆误用。编辑经常遇到不易察觉的隐性文字差错,发现并处理这些常见的问题,对稿件进行修改、完善,熟练、正确、恰当地处理这些隐性语言文字问题,是编辑应具备的语言文字修养。但由于对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应用,文字差错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形近错别字、同音错别字及义近错别字,而这些错别字出现在编辑的经验之外,不在编辑的兴奋点上,极易蒙混过关。

(三)句子的隐性差错

病句类型多种多样,用词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重复累赘、关联词使用不当、介词和方位词使用不当、不合乎事理等等,可谓防不胜防。常见的隐性病句是句式搭配不当和不合乎事理,如“把……相结合”这一错误句式总被使用,属于搭配不当句式;“全国成品油供需紧缺”属于不合乎事理,“供”指的是“供给”,“需”指的是“需求”,二者意义相反,不会都紧缺,是病句。如此种种,编辑应提高对这些病句的识别、分析和修改能力。

(四)标点符号的隐性差错

出现标点符号错误,文稿的层次便会显得凌乱,造成歧义现象,这反映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因此,要有重视标点符号应用的习惯,要考虑该不该用、合不合适用。目前,出版物中经常出现的标点符号隐性差错:一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用法不规范,顿号逗号不分、逗号句号不分、分号句号不分现象十分严重。顿号和逗号使用混乱,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的并列成分,却一概用顿号。同时,一逗到底现象普遍存在,逗句不分。二是引号使用不规范,即将引文文末句号放在引号里外混淆。引语末尾的句号放错了地方,该放外面的放在了里面,该放里面的放在了外面。三是标点符号在行首,这源自反复修改和排版的问题,尤其最后调整版式及部分的修改,标点符号就可能被窜到行首却很少被发现。

(五)数字和计量单位、参考文献和注释号码的隐性差错

数字用法存在的问题:一是间隔号“•”误用,最普遍的隐性差错是将间隔号误用为下脚圆点,如“3•15”消费者权益日,将间隔号“•”误写为下圆点,使月、日表示的专名变为了小数,产生歧义。二是数字要注意一些经常出错的地方,如’96,不应加年或年度,表示1996年;计量单位应注意千瓦应为Kw,千克应为kg。凡此种种,都应注意查阅数字和计量单位使用的有关规定。文中参考文献和注释号码的问题:一是注释号码是否在行首、参考文献号码是否在行首或一半在行首一半在行尾的问题。二是序号后面的标点、小标题后面的标点等使用顿号、齐线黑点混淆。参考文献年、卷、期、页码之间的标点符号混用;参考文献重点在于格式,一定要参照国家标准严格把关,按规定的格式准确书写。三是参考文献和注释不连贯,有注释①、注释③,没有注释②,有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2]、参考文献[4],没有参考文献[3]等诸如此类问题,源自作者或编者写作、修改中出现的失误。

(六)内文中的隐性差错

内文中的隐性差错:一是文中内容呈现小段落重复。二是文中内容和发稿地域时令不符。最难发现的是文中内容与发稿地域时令不符问题,如北方期刊第一期应该是冬季,但文稿中有一段说“今年入夏以来,暴雨连连”。这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却不易被察觉的错误。原因是作者在成文时引用的一些参考资料产生的与发文地域时令不符现象,但从作者到编辑校对审读,这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少有人会发现这些隐性差错,因为论文篇幅一般都较长,不像新闻稿件,短小精悍,容易发现重复现象和与地域时令不符的问题。所以,对于这种较难发现的隐性差错,编辑头脑中应时刻绷着一根弦,关注部分内容重复的问题和与地域时令不符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排查。

(七)征稿启事的隐性差错

征稿启事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是征稿启事的年代问题,一般刊物的征稿启事都是存在电脑里,随时补个空儿或是年终岁尾发一发、约约稿,但是最原始的征稿启事大都是有年代的,如期刊改版时是2015年,征稿启事会有“2015年,我刊增设如下栏目”等字样,但是大家都没有这个意识,找出来,排上封二、封三,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注意,因为是刊发过的。对此一定要引起注意,只要是重新刊发,必须重新统稿。一是时间上会有变化,二是排版人员调出的文章是不是要调的文章都需重新核实,不然就容易出错。

(八)文中序号类隐性差错

文中序号类隐性差错:一是序号不连贯,如文中有一没二,有首先没其次,有其一没其二,有例一没例二。二是序号使用混乱,首先其次和一是二是混用。这些来自原稿的隐性差错需编辑擦亮眼睛予以识别。

二、消灭隐性差错的路径

(一)培养工匠精神,提高编校质量

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也是出版工作的永恒主题。编辑必须具备高尚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增强质量意识,培养工匠精神,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出版理念,以专业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出版物。对读者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祖国语言负责。在编辑工作中以乐其业、尽其职、负其责、精其术、竭其力的敬业精神苦练内功,认真细致,用字要精心,用词要讲究,说话要通顺,标点符号要重视,数字和计量单位要准确,切忌知识性错误,编辑头脑中始终要绷着这根弦,及时改正一切隐性的不易被发现的错误,以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待编辑工作。要慎之又慎、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地盯牢每个可能出现的显性差错和隐性差错,全视角、无盲区,从头到尾,对所有内容认真对待,严肃、严密、严格地逐字逐句审阅稿件、编辑稿件。

(二)培养语感素质,提高语感能力

编辑要有语感意识,具备良好的语感素养,才能在稿件的编辑加工中及时发现隐性差错,修改起来得心应手。语感能力强是编辑工作的最高境界,语感能力强,对文稿的文字、语句、标点符号、结构等进行编辑判断,对词语的搭配、语义的理解等作出鉴别时,才能准确地把握稿件内容,作出稿件好坏、正误的判断。编辑工作中,对大部分内容的理解是凭特定语境中的语感,因此,语感素养对编辑是极为重要的素养。业务过硬的编辑对于文稿具有职业的敏感,表现出非凡的语感能力,语感好、功底深厚的编辑审稿目光犀利、思维清晰。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错误的提法、搭配不当的词语、不合理的数据甚至某个感觉别扭的地方,一切隐性差错都会像米中的沙粒,一一被挑出来。语感强的编辑,阅读时能准确判断并改正差错。编辑的职业需要培育语感,编辑靠敏锐、正确的语感编辑文章。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直接而敏感的感知,编辑在长期的语言文字实践中,反复感受,潜移默化中对语言形成了感知,能读出不和谐、词不达意的语言文字,从而发现语句中的隐性差错。因此,编辑要有意识地加强语感训练,培养自己的语感,判断句子,识别语病,提高加工文字的能力。

(三)学习汉语言知识,提升汉语言水平

纯洁语言文字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国家有关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出版单位都应严格遵守,保持汉语言的系统性、逻辑性和严肃性,有利于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和推广,这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汉字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文字,全部精通的确是很困难的,多学一点儿,达到编辑应具备的水平还是可行的。因此,编辑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字修养,经常有意识地强迫自己熟记大量的字、词及其意义、用法。常翻工具书,常阅读,日积月累,反复斟酌,就能分辨稿件中每个字的用法是否准确。因此,加强对汉语言文字的专业学习是编辑的头等大事,学习汉语言是编辑的终身要义,做编辑第一要务是学习汉语言知识,熟练掌握汉语言知识,准确使用汉语言、传播汉语言。编辑要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熟悉语言文字的规定,掌握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标点符号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等标准,学习汉语言知识,提高汉语言水平。自觉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努力学习汉语言知识,成为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模范,为全社会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树立榜样。编辑工作常见的语言文字问题纷繁而复杂,编辑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处理语言文字的各种能力,编辑的文字修养是把好文字关的关键。加工稿件时,准确发现各种语言文字问题,并准确无误地修正它们,消除文稿的隐性差错,掌握语言的规律是编辑的职业追求。

(四)总结积累编辑实践经验,提高编辑水平

编辑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者,必须具备规范使用文字的能力,不断总结积累编辑经验,了解出现错别字的规律,才能胜任自己所从事的编辑工作。文字工作实践性较强,发现隐性差错,要依靠编辑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精准的直觉。因此,在日常编校实践中,应注意对文稿中遇到的差错类型、差错特点等进行归纳总结。见报零差错一直是所有编辑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从具体工作实践出发,解析编辑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各种差错类型,探析其中的规律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编辑素养。

(五)从全局到细节,全面把好最后关口

编辑要有全局观念,层层把关,统筹全刊各个环节,注意各环节间易出错处。同时要注重细节,编辑工作中判断和处理文字差错的工作复杂而又琐碎,必须从细微处着手,锱铢必较,认真负责。出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质量是其生命,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赢得读者。编辑要对每个版面逐字逐句地认真审核,把好最后一道关。在编辑出版岗位上,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学习、钻研、积累,精通编校业务。一些特殊问题最后一定要统筹处理,编辑要重新从全局到细节、从头到尾细细地排查不被注意的标点符号、文中参考文献和注释号码在行首的问题,因为这是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要解决这一问题,编辑需要在最后进行处理,一页一页地翻看每一行的行首是否有标点符号、注释号码是否在行首、参考文献号码是否在行首或一半在行首一半在行尾的问题。同时,中英文翻译目录、作者姓名、版权页等都要细细地排查。还有上一期定稿后因涨版拿下来的稿件、约稿函、文摘稿件都要重新校正,这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是容易让人大意和偷懒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诸如此类,编辑要认真负责,严把最后关口。

总之,出版物是祖国语言文字最广泛的实践者和示范者,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的生活,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时时刻刻都在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出版物对于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期刊的差错可以概括为显性差错与隐性差错两种,这些差错与编辑的责任心、专业知识水平、编辑水平和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期刊出版的整个流程中,编辑应增强责任心,树立质量意识,拓宽知识领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业务水平,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编辑处理稿件,考验编校者的学识,文字差错、词语误用以及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的用法是否规范无误,面对不同稿件花样百出的疑点、差错,要全方位、多视角审稿,既要注意常见的隐性错误,又要注意不易察觉的隐性错误;既要高度负责,又要耐心细致;既要注意全刊,又要注意局部细节。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广泛涉猎各个领域,做杂家,注重积累,不断学习,专心致志,严谨细致。只有这样,才能把好最后的关口,消除作者的差错,弥补作者的不足。对读者和社会负责,把消灭一切差错作为编辑的终极目的。牢记出版人的使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文化使命感、甘为他人作嫁衣的职业光荣感,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王宝珍 单位: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被举报文档标题:期刊常见隐性差错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uanti/ztzhfw/71810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