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证券投资论文范文

证券投资论文范文

证券投资论文

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1篇

(一)观念意识较为模糊我国的银行工作者对于证券投资和证券市场的了解并不是很清晰,认为银行的介入可能会给证券市场带来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是混乱的情况,因为我国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银行在具体的证券投资操作管理中,由于受到各种限制还有管理上的缺陷从而导致阻碍这一业务的发展。

(二)发展较为缓慢我国从国债的发行开始,一定意义上来讲银行就已经开始了证券投资,但是还有一些不足,比如专业性比较强的一些银行受到传统业务分工的影响,而且我国证券投资起步比较晚,发展较缓慢。在我国,投资的证券有很多种形式,一般情况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国库券、财政债券、保值公债等等不同的类别。在投资方面,对于地方的企业债券、国家重点建设的债券以及其他各种股票往往没有真正涉及到,而且其发展的速度还是非常缓慢,投资的金额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小的。

(三)对证券市场进行逐步完善我国的国债相对来说在证券市场上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可选择性也比较低。另外,由于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存在着差别,也就导致了在股份制方面的区域不平衡。内地的股份制企业相对于沿海方面要少很多,由此也就看出相关的银行等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四)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在银行证券投资方面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是欠缺,没有一部较完整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和监管,希望可以在以后能够在这一方面弥补不足,保证证券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对于我国银行证券投资的相关建议分析

(一)推动和提高专业银行化的发展速度在我国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在我国经营业务和政策业务分离的前提下,加快商业银行专业化的进程。对银行证券的投资及银行资产进行合理调整和规划,在扩大银行证券投资上表现出积极态度。

(二)建立健全银行证券投资的法律、法规银行证券投资其他证券必须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格审查,由于我国现有的企业股份制还不够成熟,很多情况下仍处于试点阶段,因此以银行证券不适宜涉足股票。

(三)加强银行证券的监管在银行证券的发展中,个别银行的投资规模较大而且在涉及范围上也是比较广泛的,另一方面,证券业务对于一些银行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所以,如何能够在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及规范后使其可以稳定、健全的发展经营也就成为了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四)提高对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的认识通过对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对银行证券的投资行为进行监管,扫除弊端,保证投资行为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函发展,最终达到银行商化。

三、由证券的研究延伸至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考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中,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一个杀手锏,如今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存在着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金融产品的创新出现不平衡,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了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

(一)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上待解决的问题在金融产品的创新结构上没有更好的对创新产品进行结构规划,导致不同类别的产品不具备良好的联动性。金融产品在结构上的不平衡,对于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会产生影响,使产品整体协调性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利用新的制度以及电子化带来的益处,那么产品的功能和作用也就被削弱了。现有的金融产品,很多具有相似性,产品不够具有特点,对于金融产品而言就没有品牌效益。由于知识产权在金融产品这一块没有相关的规定,也就产生了某银行如推出了新的金融产品,紧随其后的其他金融机构也会同样的推出类似的金融产品,如此循环就无法达到持续且有利的发展模式,也就不可能获得相应的效益,很多金融产品现在都存在这个问题。对于银行的金融创新产品,在产品推出和销售的环节中并没有很好的衔接。比如银行推出了产品后,银行的工作人员对产品的了解、讲解上仍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够做到清晰、有条理,这就导致客户在对产品了解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疑问或不确定,从而导致客户放弃购买产品的想法。银行在推出创新产品的同时也要对客户群进行分析,并对银行员工进行培训,这样才可以将产品更快、更好的推向市场,使银行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二)造成我国现在的制度条件和体制框架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主要原因受限于观念。在不同的政策体制中,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就有了相应的变化,金融产品本身离不开政策和法律的制约,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分行业经营与分行业体制管理这样的体制是一个较大的束缚,很明显目前我国的法律还不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还需要不断的健全,并且在政策和法规下,金融产品的创新还是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对其创新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阻碍。内部管理上存在着限制。因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的比较晚,出现的时间较短,因此,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都有一定的问题和限制,一些管理金融产品创新的体制还是几位不完善,而且,很多的调研、规划、审批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风险控制方面管理不到位。这些内部管理上的限制还表现在领导和协调方面的问题,创新活动随意性非常高。受到技术性的限制。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及差异的限制,金融行业中所涉及的一些信息技术方面仍然比较滞后,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发达国家现代化的银行技术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每个银行对技术标准的规定也不相同。我国银行网络信息技术还有待提高。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由于技术受限,就不能够很好的迎合客户,对整体效益产生影响。

四、结束语

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2篇

在分析低碳主题基金业绩水平影响因素时,本文考虑基金经理人能力的影响,并增加经济环境因素和基金特征因素,对T-M模型进行扩展,从而形成三个基本维度:经济环境因素,基金特征因素,基金经理人因素。针对低碳主题基金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基金主题因素作为虚拟变量,构建基本经济模型如下:

(一)基金业绩影响因素的分析

1.基金主题因素低碳经济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从事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生产、传输、使用服务等相关的清洁能源板块上市公司;集中工业节能、建筑节能、智能电网、环保设备等相关领域的节能减排板块上市公司;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支持的相关的其他上市公司。低碳主题基金以主题投资方式选择个股,将能够受惠的相关产业和上市公司纳入投资范围,发掘低碳经济领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公司来获取资本的长期增值。基金主题因素决定着基金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影响主题基金业绩的基本因素。本文引入虚拟变量,将基金的主题因素纳入模型。

2.经济环境因素杨宁(2012)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基金业绩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基金业绩水平与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等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基金投资者在考虑何时进行基金投资时,为了规避宏观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基金管理公司在管理基金过程中也会根据宏观经济状况作出适当的策略调整。中国证券协会《基金投资者情况调查分析报告(2012)》披露,股票市场走势会显著影响投资者自身的投资决策。当股票指数上升时,基金投资者表现出净申购趋势,而指数下降时,则表现为净赎回。当市场行情走强时,投资者减少持有现金而选择投资股票型基金。本文考虑到低碳类上市公司板块分布情况及我国当前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现实条件,采用沪深300指数和货币供应量分别作为股票市场走势和宏观经济因素的衡量指标,分析其对基金业绩的影响。

3.基金经理人特征因素在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中,基金经理人扮演重要角色,其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对基金最终业绩起着重要作用。汪光成(2002)的研究就发现样本期间,多数基金表现出负向的时机把握能力,证券选择能力对业绩的贡献很低;王赫一(2011)、杨宁(2012)均发现基金经理人能力是影响基金业绩水平最为显著的因素。所谓选股能力是指基金经理凭借其对市场个股价值的评估以及预判,选择具有长久增长潜力的股票组合的能力。而择时能力则表现为基金经理能够准确估计市场整体走势,在牛市时能够降低现金头寸或提高投资组合的β系数,在熊市时能够增加现金头寸或降低投资组合的β系数的能力。衡量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的常用方法是T-M模型。

4.基金特征因素基金规模和基金持有人结构是基金最为基本的特征。Indr、Jiang等人(1999)在研究基金规模对基金业绩影响中发现,开放式基金存在最优规模,当基金规模达到最优之前,基金业绩是随着规模而递增的,当基金的规模超过最优规模之后,业绩随规模增大而递减,即基金规模对基金业绩存在显著影响,并动态变化。基金持有人结构对基金业绩也会产生影响,普通投资者面对基金业绩的上升表现出净赎回,而机构投资者则表现出净申购,这种现象在基金市场上被称为“赎回异象”。本文选择基金在持有期内平均份额作为该期基金规模指标。由于机构持有人持有比例较低,为了方便数据处理,选择普通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作为基金持有人结构衡量指标。

(二)基金业绩指标的测算净值收益率是用来衡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水平的基本指标。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问世之后,学术界开始对基金的收益进行风险调整,以CAPM理论为基础,形成了基金业绩评价的三大经典指数:Treynor(1965)以证券市场线SML为标准,形成Treynor指数;Sharp(1966)采用资本市场线CML标准构建sharp指数;Jensen(1968)以投资组合的实际收益率与证券市场线上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之差构建Jensen指数。对CAPM模型修正的研究中,Fama和French(1993)引入规模因素和账面价值比因素后提出“三因素”模型;Carhart(1997)在模型中增加收益率“动量因素”,建立“四因子模型”,这些模型在基金业绩评价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以上主要是以CAPM模型为主线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除此之外,Charnes和Cooper(1978)以线性规划理论为基础,创建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形成了一个多投入和多产出的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被众多学者引入到基金业绩评价中。如Murhi和Choi(1997),罗洪浪(2003)、邓超和袁倩(2007)等人。以CAPM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三大指标遭受质疑,主要原因之一是CAMP模型假设投资者能够通过多元化投资消除非系统性风险,该假设在实际中通常并不成立。然而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由于持股数量较多,能够充分分散化以消除非系统性风险,因此本文选择运用广泛的Terynor指数。Terynor指数是首次在计量过程中考虑基金风险的业绩指标,它以投资组合的完全分散为前提条件,认为系统风险是组合的主要风险,表示基金在承担单位系统风险的情况下所能获取的超额收益。在Beta值的计算过程中,存在无风险利率的选择问题,理论及国外实证研究中通常选用短期国债收益率或者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但由于到我国的国债存在流动性不足、期限结构不合理、市场性较弱等问题,因此在国内的研究中采用短期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学者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基金持有人中,普通持有人占比较高,选择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比SHIBOR更具合理性。

(三)计量模型的构建本文在控制了经济环境因素、基金经理人因素、基金特征因素的影响之后,研究低碳类基金业绩的实际主题投资回报,及其他各影响因素对低碳类基金业绩的影响。考虑到增加样本量以提高估计的有效性以及减弱遗漏变量影响,增加时间维度,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基金业绩分解的计量模型,变量描述如表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与数据的选取根据Wind数据库,2012年之前总共成立的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有428只,其中除去指数型基金外,有普通股票型基金291只,本文选择其中4只低碳主题基金,4只消费主题基金,4只新兴产业主题基金,以及与主题基金投资风格相近的6只非主题基金,共计18只基金作为研究样本。以2012年-2014年6月为研究期间,并将其按季度划分为10个时段。基金净值数据来源于和讯基金网,其他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样本基金如表2所示。通过stata计量软件对各变量的样本数据统计性描述如表3所示。

(二)实证过程

1.对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面板数据N=18,T=10,为短面板数据,在回归前,为了验证数据的平稳性,采用eviews软件对该面板模型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变量的原始序列存在单位根,而一阶差分后则通过检验,数据平稳,对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5所所示,除了rho检验在5%显著水平下未通过检验外,其余4项的检验结果均表明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2.对面板数据的异方差和自相关检验横截面的异方差和序列的自相关性是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时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此时运用OLS可能产生结果的失真,因此为了进行组内相关性(个体时间序列相关)和组间相关检验(个体截面之间相关性),采用stata软件提供的xtserial命令进行Wooldridgetest自相关检验,采用lrtest命令进行LR异方差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该回归变量之间不存在自相关问题,但存在异方差问题,在回归时,需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方法回归,以消除异方差影响。

3.总体回归结果与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通常有三种,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本文对18只基金的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F统计量为3.6836,P值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在混合OLS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之间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H检验统计量值为1.6892,P值大于0.05,接受原假设,应该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下表7所示。回归结果显示:(1)总体来看,沪深300指数以及基金规模因素对基金业绩水平影响并不显著,而基金基金经理人的选股能力、择时能力、货币供应量、基金持有人结构以及基金主题对基金业绩影响明显,除Indus⁃try外,均在95%的置信水平内。(2)基金主题对基金业绩都有着正向的影响,其中低碳主题LowC主题变量系数为0.00247,消费主题的系数为0.00289,新兴产业主题系数为0.00066,表明对于基金业绩的影响,各主题基金均存在一定的主题优势。(3)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回归系数和择时能力回归系数较高,且十分显著。说明经理人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能够明显影响基金的业绩水平。尤其是经理人的选股能力,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最为显著。(4)基金持有人结构中,普通持有人比例与基金业绩水平直接负相关,且影响较为显著(5%的显著水平),表明证券投资基金中,机构投资者持有能够为基金业绩带来正向影响,这也许是来自于机构投资人能够通过影响基金管理公司治理水平进而提升基金管理业绩。

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3篇

一、基于模拟交易行为的教学过程探讨

同样的课程采用不一样形式的教学过程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给出一种达到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安排,大致分为模拟交易行准备阶段、模拟交易进行阶段、模拟交易行为延伸阶段、模拟交易融合阶段以及模拟交易总结阶段。

(一)模拟交易行为准备阶段

在这里先不做任何的理论介绍,直接在课堂上现场演示如何注册网络上的模拟交易网站,成为模拟炒股用户,这里可以要求全班学生进入同一组别,注册相同初始资金(比如本金10万元),以方便到学期结束结算时进行评比。注册成功后现场演示如何进行股票的买卖,在演示的过程中把操作的相关规定做讲授,比如股票代码、行情软件、交易时间、交易规则等等,并要求学生回去后进行注册并随机买入少量自己能打听到的股票,在下次课之前就进行结算登记,体验一下整个买卖过程。并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回去在课堂对行情交易软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摸索研究,形成问题下次课讨论,在后面的教学中这种分组交流和讨论的形式一直要持续下去。这样学生首先会掌握了股票的基本买卖行为,这会让他们觉得炒股很简单只是一买一卖的行为,这时以适当的问题形式进行引导,比如:什么是股票?股票是证券?证券又是什么?还有哪些证券?为什么简单的买卖后有人赚钱有人赔钱?现实世界中又如何进行股票开户和交易?如何选股?这样自然而然引出下面的理论知识介绍部分。

(二)模拟交易进行阶段

在讲授了如何进行基本的模拟交易后,将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整个框架介绍给学生,整个课程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证券及证券市场基本知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市场监管部分,其中前三部分无疑是重点。前期的理论铺垫阶段就是指证券及证券市场基本知识介绍阶段,介绍股票、债券、基金基本证券以及期货、期权等衍生证券的基本知识,这里可以借助模拟交易的行情软件及一些证券网站结合实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可以相应地进行模拟操作,比如进行基金交易,期货交易(包括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侧重股指期货,)权证交易(国内权证较少),借助模拟操作行为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模拟交易延伸阶段

在前面基础理论掌握的基础上对模拟交易行为进行延伸,在学生模拟交易记录上问些“为什么”:为什么买这种证券?选择证券的时候有没有理论依据?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才能获利?等等。要求学生在后面的模拟交易行为带着这些疑问进行,并结合小组讨论最终形成课堂上的讨论,让学生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激发起寻找理论知识支持实践行为的兴趣,这样在后面的理论分析中,学生是带着疑问去想,带着问题去听,从而有利于下面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相关理论的接收。

(四)模拟交易融合阶段

可以这样讲,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中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这块是不需要课本,只要借助于网络模拟交易行为和证券交易行情软件就能完成的,而且由于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教材也只记录了一些经典的和基础的理论,而在现实中会不断出现新指标、新方法等,现在的交易软件也允许个人根据自己的投资习惯形成自己的投资企业曲线或者投资指标。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贯穿于模拟交易过程中进行讲授,让学生从操作中发现问题学习理论,理论又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这部分理论知识主要启发学生:证券市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影响,是我们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学习证券知识,参与证券市场就要学会透过证券市场看经济,同时只有时刻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才能把握住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

(五)模拟交易总结阶段

这阶段先进行理论总结,将整个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理论框架进行总结,将重点突出,难点进行强化,比如期货期权的交易原理。接着对学生的模拟操作进行总结,这部分主要让学生自己完成,首先可以将学生模拟结果进行汇总,选择操作结果最好的学生,让他谈谈自己的操作心得;其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模拟操作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可以结合自己的操作记录挑出某只具体的股票,针对这只股票做基本介绍,基本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技术分析(K线、形态分析、指标分析等等),形成这样一个分析报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论分析过程,这个理论分析过程还是以这个课程的框架为线的,因此就是一个复习的过程。

二、基于模拟交易行为的课程考核方式探讨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而闭卷考试又以基本原理、经典理论为主。学生面对这样的考试方式通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也就是死记硬背,这其实考查不出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是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与现代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相违背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首先应该加大平常模拟操作成绩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其次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结合开展课程的形式来决定:若是以必修的形式开展,那就要进行考试,在考试时试题也应该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进行理论考核,除了考查基本理论知识外,可以尽量用实际中的案例分析,不要太多考核那些抽象的实际中运用不多的理论知识,真正发挥学以致用;若是以选修的形式开设的课程,完全可以用上述的模拟分析报告的形式代替考试,这样在起到考核作用的同时又是一遍学习和复习的过程。

三、结束语

这种以股票模拟交易开始的授课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这种授课模式无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这是一门不同于一般教学模式的课程,让他们接受这是一门重参与的课程,一般来说,直接进行枯燥的理论授课时学生们是被动学习的,接不接受他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选择性,而直接介绍模拟操作并要求参与进来却是个化被动为主动,不得不接受的学习过程。其次,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了课后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这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后,相对于这门课的教学目标而言,只要最终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过程形式是可以多样的。综合多轮的教学经验和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先模拟后理论的讲授模式要比先理论后模拟的讲授模式带来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后学习效果都要好。

作者:王正艳单位: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二篇

一、课程教学多目标的原因———不同知识水平与需求层次的学生

笔者出于慎重的态度,曾经在此门课程开始之前对于所授课程的学生进行随机式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1.有近四成的同学不具备基本的金融学基础知识以及证券相关知识;2.有近七成的学生对于课程所学的知识与目的并不明确;3.有四成左右的学生直接或者间接参与过证券投资的具体操作;4.有两成左右的学生不定期的关注股票;5.有不足一成的学生具有较专业的投资知识并正在参与实盘操作。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教学对象(学生)对于课程所授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这是每门课程都不可避免的情况。然而证券投资实务的课程教学较之其他课程的教学环节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本门课程的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证券投资理论的掌握与证券投资实践经验配合,才能够达到课程的预定目标。在许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人与授课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明确而固定的,即,在授课环节中,任课教师扮演授课人的角色,而学生扮演授课对象的角色。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不同在于,授课人,授课对象都可以、也很有可能是证券投资实际操作环节的参与者,是证券投资者。这使得授课人与授课对象、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并不像其他的课程那样明晰。一名学生具有的证券市场实际操作经验,很可能是相当丰富的,甚至可能超过授课教师。

二、针对性强的课堂教学设计

由上文可以得知,不同经验、经历、知识储备的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满足课堂学生们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便成为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环节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不同类型学生听课的目的

具体说来,由此而产生的授课对象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情况:1.不具备任何证券投资理论知识与投资实务经验的学生;2.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但不具备证券投资实务经验的学生;3.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实务经验,但不具备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学生;4.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也具备证券投资实务经验的学生,具有短暂股龄的学生;5.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也具备证券投资实务经验的学生,具有较长股龄的学生;

(二)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设计

当代的教育理念主张“因材施教”。因此,在课堂教育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不同知识理论水平与不同知识经历的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需求也是不同的:1.对于不具备任何证券投资实务知识的学生,使用常规的授课方法是可行的,也是最为有效率的教学方法;2.而对于具有一定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或证券投资实务经验)的学生,他们的需求具体来说可能更加限定于他们不了解的那部分领域:即对于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但不具备证券投资实务经验的学生,他们往往对于证券操作的实际操盘技巧等知识更为感兴趣;而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实务经验,但不具备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学生,他们更加希望能够得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与理论指导;3.对于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也具备证券投资实务经验的学生,具有短暂股龄的学生,他们更加期待能够得到类似于讲座或者培训式的指导;4.对于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也具备证券投资实务经验的学生,具有较长股龄的学生,座谈会、沙龙、头脑风暴式的教学过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三、证券投资实务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关系

由前文的阐述可以得知,课堂教学要求有针对性。那么如何具体处理在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操作教学之间的关系,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理论授课是课程教学的基石

按照笔者问卷调查的显示,超过七成的同学并不具备证券的理论知识,或仅具有少量且非常不系统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课程教学环节设计的过程中,理论教学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占据基础地位的环节。

1.对于上述的第1类同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明确定义、概念。

例如股票、流通股、非流通股这三个名词概念,第1类同学可能曾经从身边的人、新闻或者报刊上见过词语,但对于三个词语所指的概念、含义仍然是一片迷茫。对于这类学生,定义的阐述与概念的解释仍然应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通过教材的解释,学生可以得知:“股票是股份制企业所有者拥有公司资产和权益的凭证”;“上市的股票称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级市场)自由买卖”;“非上市的股票没有进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买卖,称非上市流通股”。通过课堂回访,在本堂课程结束之后第1类学生对于定义的记忆率在70%以上,对于毫无任何基础的学生可言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2.第3类学生对于概念、定义有一定的了解、甚至非常熟悉。

但是由于知识结构的不系统与不完整,存在大量的盲点,因此,系统的知识讲解与梳理对于他们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以“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这个课程知识的授课经验为例:按照教材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股票的市场价格由股票的价值决定,但同时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供求关系是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供求关系而影响股票价格的。由于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所以股票的市场价格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波动性特征。股票的理论价格不等于股票的市场价格,两者甚至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论价格为预测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股票市场价格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因素。在这个问题上,上述不同类型的同学,能够从这里得到的信息也不相同。对于不具备任何理论知识储备的同学来说,立刻理解这一问题显得比较困难,而对于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往往有如数家珍或者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便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3.对于以上的各类学生来说,理论知识的宏观概述环节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在理论教学中有如下两个知识点:知识点1:股票有几个特性,无期性、权责性、流通性、风险性。知识点2: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股票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它是调动产业机构和产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也是投资者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对比以上两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知识(理论、实务)的同学能部分甚至完全答出股票的特性,而对于股票的发展历史能够答出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便是具有多年股龄的学生,对于以上知识的掌握率也不足10%。因此宏观理论的教学与阐述仍然是教学的重点环节。

(二)实务演练是课程教学的亮点

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有的同学具有证券投资的经历与经验(作为一名学生投资者),另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同学对于证券投资教学非常有兴趣。有些学生曾在课余时间表示,自己进入股市后,赔了赚、赚了又赔,赚的远不如赔的多,亏损累累。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又没有掌握有效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技巧。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强大动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证券投资实务的演练中来。

1.实盘演练的不同类型学生的表现。

在实际演练的过程中,具备一定实盘操作投资经验的学生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了专业性。例如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述出股票分析包括的两个部分: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他们可以说出基本分析研究影响股票供给和需求关系变化的因素,对于根据股市行情变化的技术分析也有一定的了解;而大部分不具备此类经验的学生对于实盘操作往往在初期比较迷茫,需要更多的鼓励与启发。

2.对于具备一定知识与经验的学生,培养专业化的投资理念。

主要通过入市时机与操作时机两个角度来培养。A.入市时机。选择有利的入市时机对投资效益有决定意义,它比选择哪种股票更为重要。对入市时机的分析也就是对股市未来大趋势的分析。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很多。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内政治社会情况、财政金融政策、经济现状和投资意愿等多方面的分析和展望。B.操作时机。这里又可分为等底与见顶两种操作时机。等底是指股价见底一般经过狂跌后反弹再跌、低价波动、成交量逐步放大见底回升过程。能够在股价见底之后的回升阶段投资入市是最有把握的选择。形态上有U型V型W型。见顶是根据艾略特波浪理论股价见顶一般三到五个阶段:(1)开始股价不断上升,成交量也逐步放大,随即继续上升,到达峰值后成交量减少;(2)均势阶段,股价和成交量此起彼伏,呈落势但波动不大;(3)骤然下跌,虽有反弹也于事无补。在峰值时卖出是离市的最佳时机。

3.对于尚不具备知识与经验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基本投资理念。

如“怎样使自己的股票投资有效增值”这一话题展开广泛的课堂讨论,通过大家讨论的结果,再讲教材上的理论引入,即投资股票收益是由两个方面获得的。一是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配送股份(做长线投资),二是赚取股票差价(做短线投资)。由长线投资可以引出基本面投资等一系列的实盘操作方法;由短线投资引出MACD、KDJ等一系列技术指标的讲解与应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做到培养兴趣、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的目的。

四、开展多样性的教学形式

(一)开展专题讲座性质的专题教学

如以“如何选择一只股票投资”为专题,可以涉及到一下几个子专题:1.投资行业的选择,如行业现状如何、发展前景如何;2.投资对象的选择,如公司所属类型、公司的利润如何;投资操作技巧,如买入时机的选择、卖出时机的选择等。在一个大的专题下可以涉及几个小节甚至几个章的内容,做到了同类、相关知识的系统总结与整理,对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以及运用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古今名人例证的教学方式

古人的许多投资理念与投资技巧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如春秋时期的计然之策,将其引入课堂的教学环节,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计然之策的许多理念,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因此系统地学习与讲解这些经典典籍,与课堂教学的教材相配合,能够有力地提供佐证与依据。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还尝试引入当今诸位投资大师的投资名言,供同学们参考与学习,既学到了知识,也为同学们提供了榜样与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三)优秀学生的经验交流与分享

在证券投资实务这门课程上,教师与学生的身份是随时可以互换的。有的学生在证券投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绩,因此,适当的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空间与平台,让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投资经验与投资心得,分享成功的喜悦,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师生教学氛围与互动。

五、总结

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4篇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证券投资学》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课程实践环节偏少。现行模式既不能突出课程特征,又无法满足与此相应的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概括:

(一)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简化机械

学院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应根据学院自身所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要求与现代证券行业岗位的需求,筛选出科程中与以上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而不是简单照搬联建学校的教学内容。由于联建院校的办学层次、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与本院相关内容皆有差异。简单复制极易造成“水土不服”。

(二)课堂讲授与实践安排比例失当

证券投资学课程特征之一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过多课堂讲授比重,使得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过多配置于课堂教学,无法凸显课程这一特征。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独立崽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方面缺乏一些有效手段。

(三)实践教学环节不能突出特色

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严重不足。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开展活动不足,特别是与金融证券公司的实践安排缺乏系统有效安排,缺乏专业实训。实践课程安排仅仅局限于行情分析,缺乏操盘实训。这与《证券投资学》课程特征相悖。

(四)学生学习评价模式单一

学生学习评价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试卷考试+平时成绩。此种考核方式对于本门课程学习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试卷考核侧重理论知识的静态考察,无法反映本门课程的动态性时效性特征;二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够,无法体现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难以获得终身受用的学习技能,因而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问题改进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并深化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出发,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明确并深化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知”,即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证券投资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二是“会”,即要学会运用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分析和判断股市价格变动趋势的能力。三是“行”,在知会的基础上要把对课堂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的掌握转化为应用能力:通过解读行情,分析技术指标,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并通过虚拟投资模拟做出投资决策,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实战检验教学的全部过程。突出并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二)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实践质量提升

在证券模拟实验的建设的基础上,调整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其课时提高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至少安排两名教师具体负责实践环节)。建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课后主动实践,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同时,创新教学环节,按照实践→自学→讲授→再实践,循序渐进有序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积极倡导这种发现式、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三)改革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以适应课程的动态性特征

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抛弃课程体系系统性与完整性的传统做法,强调课程体系的简约化、结构化,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整体性、探究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弹性的证券投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及时补充我国证券市场的新情况、新事物。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突出重点和难点。

(四)以模拟教学为核心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此,应该逐步改变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代之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创新,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具体而言就是突出强调运用模拟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模拟教学的内容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交易模拟、基本分析模拟、技术分析模拟、组合投资分析模拟。模拟教学中,利用证券行情接收系统,实时接收深、沪两市的行情,利用证券分析系统,演示大盘和个股的走势,讲解各种技术分析的方法,利用模拟股票交易系统,实现从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操作。使学生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最后在模拟教学结束后要形成完整的投资分析报告。切实加强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段洪俊单位:宿迁学院经济贸易系金融教研室

第二篇: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问题及措施

一、《证券投资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讲授互动性差。

《证券投资学》中的理论部分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上课过程中只是教师一味地灌输掌生如果感兴趣可能会听一会儿,如果不感兴趣可能会开小差或看其他的书。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理论与实践相背离。

传统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是流于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而缺乏实践深度。但《证券投资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如著名的K线理论、扇形理论、缺口理论、波浪理论等,对实际的证券投资分析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这些证券投资理论的教学只有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教材内容相对陈旧。

由于入世后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步伐比较快从而这两年的证券市场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如QFll、开放式基金、股权分置改革等而现在高校的证券投资教材基本体现不出这些新内容,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结合不够紧密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考核方式单一。

《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从《公司法》中有关股份公司的知识到《货币银行学》中的金融投资工具和金融市场再到《经济学》中有关宏观经济的知识、《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报表分析,以及各种技术分析工具,对学生的要求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灵活的技术分析能力,仅凭期末的一次考试很难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公正的评判。

二、实践教学改革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的探索

1.授课前的专业认知教育。

为了让学生对证券市场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我们通常组织学生在开课第一周到证券公司进行参观,并请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给学生进行介绍赴学生初步了解证券公司营业部的职能以及证券交易流程。

2.授课中的实践与创新。

2.1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在第一次上课时,我们要求学生在一张纸上无记名给老师提出学习这门课程的要求和期望。在以后上课期间也可以提意见和建议。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通过提问和学生一起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本节课做铺垫。因为提问情况要计入平时成绩所以学生在课前就会提前复习预习。授课过程中在遇到需要结合以前所学内容或其他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时我也会提问。这种提问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不同课程的专业知识联系到一起,加深理解,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有些授课内容我们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上讲台给同学们讲授。比如“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我在讲述各自的运作原理之后掌生分为两大组各自介绍两种基金的优缺点总结投资原则。这种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能够加深他们的理解焙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在学习完“投资基金”这一章后,有的同学把生活费中的一部分活期存款拿出来通过购买货币式基金尝试进行最初的证券投资。针对教材信息的滞后性我们把学生进行了分组海节课开始时会要求某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这几天证券市场的走势以及最新动态和焦点问题,这样学生都会在课前课后浏览相关网站和报纸杂志,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证券市场的最新情况而不是被动地学习或者“两耳不闻窗外事”。

2.2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在理论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案例的特点在于它具有形象性通过案例,能够将枯燥、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能够化深为浅化难为易。选择与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配套的典型案例将一些难以理解、烦琐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案例表现出来,提供给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河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知识后裁们会一起分析上市公司的设立方案、招股说明书,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当中的重要知识点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干条条;在国债知识学习后我们介绍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现状要求学生分析327事件发生的始末以及国债期货再次推出的原因既保证让学生的信息与证券市场发展同步汉能够培养其运用所学对新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2.3运用现代化媒体教学。

证券投资学教学涉及大量的图形、公式、技术指标、数据资料等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声音、图像、文字、颜色的综合应用河以化抽象为形象再现与教学内容相似的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教学内容规范化、系统化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股票、债券的票样学生可以对金融投资工具有直观的感受。播放最新证券市场动态视频录像,能够让身处校园高墙内的同学了解市场的实时变化情况感觉自己就是证券市场的一分子。运用P。(erpdnt可以把复杂的技术分析图像展现在课堂上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对分析软件及技术分析工具的掌握。

2.4课程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分析手段的运用上。利用金融实验室教学膜拟证券投资实战环境采用实证分析教学将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焙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整个课程学习结束后肩一周的时间专门进行《证券投资学》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深刻领会证券投资分析中的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能够运用宏观、中观、微观分析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个股针对具体的一个股票使用图形分析、指标分析等方法对个股近期走势做出预期分析。通过建立证券投资组合进行模拟投资最终提交投资分析报告并对一周的投资结果盈亏状况进行分析。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及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运用计算机、网络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方法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2.5生产实习检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完《证券投资学》之后的暑假掌校将会安排其在证券公司进行一个月的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可以亲身感受证券交易的整个流程,了解证券公司的运作、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最主要的是可以运用在课堂和课程设计中学习的投资分析方法协助其在证券公司的实习工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走上工作舞台打下坚实基础。

3.授课结束后的考核制度改革。

根据学校的要求专业课必须要考试。结合《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把最终成绩划分成几大块平时成绩(点名十作业)占10%、互动环节(讨论十提问)占15%,小论文占5%,期末考试成绩占70%。卷面考试采取开卷的方法投有死记硬背的内容,大量的不定向选择和判断改错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综合论述题、分析题则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自己的独到见解。比如“分析我国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特点并结合你的投资理念选择投资对象,阐述理由”,许多平时习惯传统考试方法的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分析自己的投资选择甚至想从书上找到答案而真正理解投资工具特点及我国证券市场现状的同学,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投资理念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流畅。这种考核办法结合了教师要求、上课表现、知识理解、运用和掌握,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学生学习《证券投资学》的实际情况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

三、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进捉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模拟投资、营业部实习等环节涉及到了诸如投资分析、实践时机与技巧的把握、投资心理变化、投资理念与规范等内容使得学生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从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领会。有的学生甚至在学完《证券投资学》课程后自己也参与到了股票投资当中。

2.培养了团队精神。

通过去证券营业部实习和模拟投资等活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从真投入献计献策改变了过去上完课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各奔东西的情况大大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爱互助之情。

3.优异的参赛成绩。

我系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由北京世华国际金融信息有限公司主办的“我学我用—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族比赛历时两个月,吸引了全国200多所院校的二万余名学子参加。我们专业的四年级学生在考研和就业双重压力下积极参加比赛,每年都有学生能够在期货组、外汇组和证券组中获得优秀奖。

四、结语

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5篇

(1)没有适合的案例。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而教科书缺少与时俱进的案例,表现一是案例缺乏,二是案例更新慢,尤其是在这几年中国证券市场飞速发展的时期,从股权分置改革推行到期权的推出,再到股指期货和卖空机制的推出。学生学习要能跟上时代,亟需研究正在发生的各种案例,使学生能够融入时代。

(2)学生主动性不强。由于学生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一下子让他们炒股票不知道如何参与。可把参加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充当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或机构投资者,在模拟的股票市场中,从事上市公司包装上市、证券公司包销股票和机构投资者买卖二级市场股票等一系列经营活动。通过模拟炒股票与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达到体验股票市场博弈、应用证券市场理论、培养创新炒股票思维和提高炒股票操作技能的目的。

(3)教学效果不明显。证券投资模拟如何为学生设想,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心理为依据,全面完成教学实验任务呢?经过比较,发现案例设计教学法能够比任何其他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学生必须担负主要的学习责任,因此能够训练学生担当责任的能力。和其他教学法相比,案例设计教学法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最佳教学法。此外,案例设计教学法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可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设计教学法是完全可行的。

2案例设计在证券投资模拟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设计教学法就是采用设计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方法。设计教学法体现了杜威实用主义的教学程及其理论。可以简单地把设计教学法分为5步:安排真实的情境;根据情境设定刺激思维的课题;查找资料做出解决疑难的假定;以活动去证验假定;根据证验成败得出结论。

(1)案例设计。案例设计教学法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动态案例替代和验证教材中的静态案例。我在运用证券投资学模拟炒股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一些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让学生理解股票实战与模拟交易的区别。模拟抄股,你买卖股票,无论买卖多少都对股票的价格没有影响。模拟股票的价格是由现实生活中的股票价格而决定的。也就是说,也许你在模拟中赚了很多钱。但是如果你真把等同于模拟股票的钱投入到现实股票当中,你赚的钱可能要比模拟中的钱要少。因为现实股票中你的介入会影响到股票的价格。而模拟股票中无论你买多少都不会影响到股票的价格。因为模拟的股票价格是由现实股票价格决定的。炒股对于散户而言最重要的是心态问题,模拟炒股因为没有资金上的投入,所以在操作中往往比实战中更放得开,更准确。二是模拟炒股战绩只是大学生一门课程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模拟炒股票对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学的相关理论帮助很大,不过,由于大学生模拟炒股票的赚钱的多少存在运气的成分,考核的时间也比较短,有一些学生可能很认真,可是模拟炒股不但没有赚钱,还可能亏钱。因此,在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时,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做区别对待,不要让学生丧失后续学习的信心;三是对于比较好的学生实时进行点评。在一个学期证券投资的授课时间里,证券市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闻和热点个股及板块轮动,在提示学生关注这些信息的同时,对每个学生的模拟炒股票进行实时的点评。

(2)基本分析。一是宏观经济分析。证券投资宏观经济运行趋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上升,证券市场市值自然上涨。宏观经济趋好对公司效益及自身收入水平预期上升,人气上升,证券市场平均股价走高。财政政策对证券投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刺激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从而扩大社会供给。证券投资风险的评价和管理由于投资债券可能遭遇到各种风险,造成损失,投资者需要对所投资对象的风险状况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估,以减少可能的损失。证券的风险管理对于债券、基金、期货、股票投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投资者应认真对待,利用各种方法去理解风险、辨别风险,探寻风险产生的根源。制定正确的风险管理的原则和策略,学会利用各种方法去回避风险,减少炒股票损失,力求获取最大效益。证券的评级企业债券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后,会对投资者的炒股票收益产生影响,带来意外的收益或承受更多的风险,因而学生们要密切注意影响企业风险的各种因素,推测债券、基金、期货、股票等级的变化方向,进而分析其价格变化趋势,学会从中获利。股票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则是指实际获得的收益低于预期的收益的可能性。造成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的原因是股息的减少和股票价格的非预期变动。二是行业分析。行业分析主要是界定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时对不同的行业进行横向比较,为最终确定投资对象提供准确的行业背景。有些行业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而有些行业已经日薄西山。行业分析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挖掘最具投资潜力的行业,从而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三是小组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笔者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大量应用小组讨论方法,让学生集思广益,运用各自掌握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实战的经验和教训,让学生在今后的炒股票时终身受益。通过同学们互相讨论,观点日益成熟,最终形成成熟的思路。

(3)国内外投资大师经典投资案例讲评。改革思路:证券投资模拟原来是在讲解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教授学生实盘买卖股票的方法,包括软件的使用方法、界面的含义、基本面分析法、技术面分析法等等。现在要重点讲案例,安排每节课重点介绍1位中外股票投资大师的经典案例,如巴菲特在1993年开始大量买入港股中石油,1.02元的平均成本,1997年又全盘卖出,卖出均价12.00元。每股净赚10港币以上。那么,当时市场的基本面是什么情况,他买入中石油的理由是什么,卖出的理由是什么?等等。这样结合实际的教学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是案例的收集和分析,筛选的案例必须经典;对每个案例的分析必须独到,现有的资料基本上没有分析,必须结合当时的宏观大势、基本面与技术面的情况独立分析,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投资理念。

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6篇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是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近年来,众多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对该课程进行开发建设。但是,在2016年之前,“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一直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为了保证通过率,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是中国证券业协会编的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编教材,教学内容也是严格按照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来安排。因此,“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多年来一直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存在偏差。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全面改革,在一般从业资格考试中取消了“证券投资分析”科目,将“证券投资分析”的内容分散到专项业务类资格考试当中,更加强调“证券投资分析”能力与业务岗位的契合。由此,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改革更加迫切。

一、课程设计理念

《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早就提出:“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教学计划需要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也强调“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设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分析证券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为出发点建设项目化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1)“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对应行业岗位发展趋势分析。证券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资金直接融通的枢纽,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3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84家。2017年,我国证券市场累计成交股票112.81万亿元,累计成交基金9.81万亿元,交易所证券市场实现258.45万亿元的成交量,沪、深两市投资者数量达到13398.30万人。繁荣的证券市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吸引金融专业人才不断投身其中。2017年证券行业已注册从业人员增至35.07万人,增幅达6.73%。近三年,证券行业人员总量呈逐年增长态势。而根据证券业协会对未来三年人员规模的调研数据显示,证券行业对人才需求仍然较大,从业人员规模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与证券从业人员总体数量增加相反的是,全国证券分析师岗位的人数仅有两千余人,就业容量很小。因此,根据行业岗位发展趋势,将本课程对应的岗位确定为客户经理(证券经纪人)和证券投资顾问。(2)根据行业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本课程对应的岗位包括客户经理(证券经纪人)和证券投资顾问,其中,证券投资顾问为后续发展岗位,需要通过证券投资顾问胜任能力考试并从事证券业务2年以上方可申请执业。

2.以能力为本位选取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必需、够用”为度,去除与就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关系不大的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工作任务需求的项目化教学单元,使教学内容更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3.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模式。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双主三段五步多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双主是指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来主导,双方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三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五步是将教学过程总结为五个步骤,多平台是指整个教学过程将在雨课堂、交易软件和世界大学城等多个平台上开展。(1)课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完成课程内容的导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自测习题;第二步是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在第一步中,教师通过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将制作好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和自测习题推送到学生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观看视频和课件,完成习题,学习不再受时空的局限。在课前阶段的第二步中,学生可以将自学过程中的疑惑通过弹幕或留言的形式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查看雨课堂的教师端检查学生的学习和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在哪个知识点上存在问题,从而及时为学生解答,并根据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安排。(2)课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实现知识的内化,也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教师讲解知识难点,安排训练作业;第二步是学生小组协作完成作业,汇报展示交流。在课中阶段的第一步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强化讲解,答疑解惑,然后根据知识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布置相应的课堂作业。比如在学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时,要求学生在财经网站上收集宏观经济数据并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分析观点;在学习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时,要求学生选定一家上市公司,根据其季报或者年报撰写分析报告。在第二步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协作完成课堂作业,上台展示汇报,并回答教师和同学的现场提问。这一步骤中特别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和反思,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3)课后阶段。在课后阶段中,学生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模拟交易功能继续进行模拟交易。一段时间后,根据个人账户中的总资产、收益率等确定模拟交易的成果。老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向学生发送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也可以通过雨课堂、世界大学城空间等网络平台继续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则应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将相关课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课程档案。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18)[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2]张福涛.翻转课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4.

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7篇

1聚类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1)定义:聚类分析是依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减少研究对象的数目,也叫分类分析和数值分析,是一种统计分析技术。(2)在证券投资中应用聚类分析,是基于证券投资的各种基本特点而决定的。证券投资中包含着非常多的动态的变化因素,要认真分析证券投资中各种因素的动态变化情况,找出合适的方法对这种动态情况进行把握规范处理,使投资分析更加的准确、精确。1)弥补影响股票价格波动因素的不确定性证券市场受到非常多方面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这种波动性也造成了证券市场极不稳定的发展状态,这些状态的好坏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和小股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聚类分析的方法是建立在基础分析之上的,立足基础发展长远,并对股票的基本层面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认真分析掌握结果再应用于证券投资实践中,从股票的基本特征出发,从深层次挖掘股票的内在价值,并将这些价值发挥到最大的效用。影响证券投资市场波动的因素非常多,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数据更加的全面科学,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数据是进行理性投资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2)聚类分析深层次分析了与证券市场相关的行业和公司的成长性聚类分析是一种非常专业的投资分析方法,它善于利用证券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数据来对证券所涉及的各种行业和公司进行具体的行业分析,这些数据所产生额模型是证券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必不可少的依据。而所谓成长性是一种是一个行业和一个公司发展的变化趋势,聚类分析通过各种数据总结归纳出某个行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不断的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更新。并且,要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利用这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就要有各种准确的数据来和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参数,但是,获取这种参数比较困难,需要在证券市场实际交易和对行业和公司的不断调查研究中才能得出正确的数据。因此,再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行业和公司分析和证券投资分析时要注重选取正确的、关键的指标进行检查,例如主营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这样才有利于正确预测证券市场上股票的发展潜力。3)在实际操作中更加直观实用聚类分析是根据现代证券市场发展水平和特点发展出来的新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的出现与现代的基本的投资组合理论形成了比较,突出了聚类分析方法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更加直观、实用的特点,并且由于技术的发展,聚类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受到的局限较小,而且易操作,因此它的适用范围就比现资理论更加的广泛。

2主成分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1)定义:在统计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分析、简化数据集的技术。主成分分析经常用减少数据集的维数,同时保持数据集的对方差贡献最大的特征。主成分分析由卡尔•皮尔逊于1901年发明,用于分析数据及建立数理模型。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以得出数据的主成分(即特征矢量)与它们的权值。(2)主成分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判别分析的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对各种分类数据的研究,分析出自变量各组间存在的差异,并总结出差异性,判断哪一个自变量对组间差异的贡献是否完全,根据这些数据将自变量的转变方法进行样本归类。1)降低影响证券投资市场变动的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在证券市场中有非常多的因素在影响着证券市场的稳定,这些因素之间有着非常多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但相互之间的影响也存在着非常多的影响。而主成分分析方法就是在对影响证券投资相互关系的因素中进行分析,并对原始数据指标变量进行认真分析,将其中重要的主成分因素概括出来,并进行转换形成相互彼此相互独立的成分,而且经过实践证明在影响证券市场投资分析中的指标间相关程度越高,主成分分析效果越好。2)通过主成分分析减少指标选择的工作量主成分分析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各种数据、因素的分析总结出相对各种因素的不同影响程度,总结总体因素中的主要影响成分,并总结出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梯度,在分析时采取逐级分析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分析,也可以节省时间,并且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减少分析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主成分分析法指标选择上的优势更加的突出。3)由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回归模型更加的精确、节省时间在进行证券投资因素分析时,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对模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都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模型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整个证券投资分析的准确性,是模型更加易于做出结构分析、控制和进行证券市场变动的预报。

3因子分析

(1)定义: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2)应用因子分析最主要的作用是确定证券投资组合的模型。因子分析将影响股票价格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不同的变量,建立股价因子模型,利用各因子不相关性确定股票的分类,再分析股票的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确定出合适的证券投资模型。

4总结

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8篇

(1)引入理由将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信义关系,并不是基于该关系与其他种类信义关系的相似性而进行的类推适用。而应是,现实状况下,引入信义关系及相关制度会有利于解决该种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证券投资咨询中投资者向投资建议提供者主张民事责任的依据一般是双方之间的合同,但仅依据合同并不能充分保障投资者权益。一方面,书面的合同约定不能穷尽所有可能的受托人违约情况,且由于双方当事人在信息、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投资者很可能无法预期全部法律风险。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投资者与具体做出投资建议的证券投资咨询人员之间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缺乏明确地向证券投资咨询人员直接追究民事责任的依据。将信义义务引入证券投资咨询,明确投资者向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请求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防止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权力滥用,将有利于保护实际承受风险的投资者的合法利益。(2)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与投资者的信义关系判断美国1940年《投资顾问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投资顾问的信义义务或使用任何受托人、信义等类似的词语。但其中的反欺诈条款后来被一些文件和判例解释为体现了信义义务的要求。比如,在SECv.CapitalGainsResearchBureau,Inc.一案中,美国最高院基于立法历史认为国会通过1940年《投资顾问法》承认投资顾问的信义义务。后来,在TransamericaMortgageAdvisors,Inc.v.Lewis案中,法院重申《投资顾问法》确立了投资顾问的联邦信义标准。2010年《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以下简称“《多德-弗兰克法》”)从消费者保护的角度出发,在第913部分要求SEC对券商和投资顾问现有注意标准进行一次六个月的研究并向国会报告,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对投资顾问的信义义务要求。尽管法院没有为提供个人化投资建议的投资顾问的信义义务找到具体的来源,而且关于肯定投资顾问信义义务的规范指引相对有限,但学者理论上对此普遍持肯定观点。不过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多德-弗兰克法》中提到的注意义务要求来源于专家主义而非信义关系,理由是信义义务要求不能切实可行地约束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以及信义义务的利他性特征与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收取投资者费用之间存在矛盾。笔者认为,信义关系范围的广泛不能成为否定某种关系为信义关系的理由。专家主义下,专家与相对方之间的关系也符合信义关系的各方面特征,可以说专家责任与信义义务调整的范围并不相互排斥。另外,信义义务的利他性特征与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收取投资者费用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商事活动的参与者在进行各项活动时必然是有偿的,我们没有因为证券经纪人收取投资者佣金、董事从公司获取薪酬而将证券经纪人和董事排除信义义务的约束范围,那么也不能以该理由否认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为信义关系的受托人。而且,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收取的费用往往同投资者的资产增值成正向影响关系,从提高佣金的角度出发,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会尽力谋取投资资产增值的最大化。当然,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可能为了谋取资产最大程度增值而罔顾投资者的资产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其进行高风险投资,致使其利益受损,这是信义义务所约束的行为之一。

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人员信义义务的义务主体

信义关系的受托方即信义义务的义务人,是基于委托人的信赖为委托人的利益做出行为的人。证券投资投资建议提供者十分广泛,对于其中哪些能够构成信义义务的义务主体,需要依情况判断。

1.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关于从事哪些类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建议提供者能够与投资者形成信义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范围。根据我国《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①,行为人需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才构成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1)提供与证券投资有关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2)以提供上述服务为业;(3)提供分析、预测或建议等是有偿的。2010年中国证监会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和《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又对我国证券投资咨询市场中两类主要的业务形式———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和证券分析报告业务———进行了规范,相对应的信义义务的义务主体为证券投资顾问和证券分析师。但证券投资顾问和证券分析师并不能穷尽直接或间接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的人员,实践中,财经媒体或者其他综合性媒体会制作和传播大量与证券投资相关的资讯信息,证券经纪人在为投资者“买卖”时也往往会提供买卖证券的具体建议②。所以,仍需针对具体情况根据上述要素进行判断。我国立法对证券投资咨询机构采取注册制,对证券投资咨询人员有执业资格和受雇于合法成立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要求。但是,不论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是否取得了相应资质,只要其实际从事了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就与投资者之间形成了信义关系。立法不应排除此种情况下投资者的追偿权利。对投资顾问采取注册制的美国相关法规的调整对象就不限于取得特许资格的投资顾问③。

2.是否针对特定的客户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向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咨询建议的形式还包括在报刊上发表证券投资咨询的文章、评论、报告,以及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公众传播媒体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和通过电话、传真、电脑网络等电信设备系统,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等。这些服务形式下,接受投资建议的对象可能是不特定的多数人,这些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与接受建议的投资者之间并非均存在信义关系。向不特定公众投资建议,投资建议提供者并非在了解投资者的个人财产状况或投资偏好的情况下向其提供投资建议,建议提供者与投资者之间并不存在特定的信任,不满足信义关系的信赖要素。此外,对证券投资咨询建议提供者负加信义义务的出发点是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对投资者过度的保护会加重证券投资咨询建议提供者的负担,打击其从业兴趣,并不利于行业发展。所以,对于向不特定公众提供投资建议的投资建议提供者,从行政监管角度,对其不符合事实情况的虚假陈述、操纵市场等行为仅施以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较合适。

3.机构和个人我国法律未允许个人独立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从事证券投资咨询的人员必须加入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虽然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中,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与投资者之间往往存在合同关系,但信义关系的建立不以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投资者选择特定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证券投资咨询人员为其提供投资建议,与该机构和该人员之间均形成信义关系。针对证券投资咨询人员的有关信义义务的各项要求,即便在相关的合同中并没有反映,证券投资咨询人员也应当遵守。对于当证券投资咨询人员违反信义义务要求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时是否构成侵权责任主体的问题,下文将作探讨。

三、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信义义务的内容

各种信义关系中,对受托人的信义义务要求均包括两类:忠实义务(dutyofloyalty)和注意义务(dutyofcare)。

1.证券投资咨询中的忠实义务根据忠实义务要求,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应为投资者的利益而非其自身的利益行为。证券投资咨询中,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利益冲突,比如投资者与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之间、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该证券投资者咨询建议提供者经营的其他业务部门之间,忠实义务要求实质上是解决这些利益冲突的一个考量标准。整体上,忠实义务要求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披露利益冲突,并以投资者(客户)的利益进行行为①。证券投资咨询中存在多方面的利益冲突,由于客户的风险偏好或交易习惯与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佣金收入不一致,就产生投资者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②,由于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自身持有所推荐或分析股票而产生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证券公司出于招揽发行业务目的需要,通过投资咨询业务建议投资者买入所发行证券,而与投资者产生利益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利益冲突,立法上关于忠实义务通常有以下具体要求:不得欺骗投资者、向投资者提供虚假信息,不得投资者投资,不得与投资者约定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公平地对待不同的投资者,为投资者保密等。

2.证券投资咨询中的注意义务注意义务要求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应适当进行服务,该适当标准并非以一般人的认知进行判断,而是以证券投资咨询行业一般专业机构和人员的知识、能力进行判断。注意义务关注的是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的质量,要求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对服务赋予足够的谨慎、关注和专业知识。注意义务项下,要求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遵循适当性原则和最佳执行原则。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对投资者负有适当性义务,其所提供的投资建议一方面应与投资者的资产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等相符,另一方面应以客观、合理的资料和数据为依据。最佳执行(Bestexecution)原则是“美国规制券商交易行为及降低证券交易执行成本的核心手段”③。美国证券委员会(SEC)通过对SageAdvisoryServices,L.L.C.④和Jamison,Eaton&Wood,Inc.⑤两家公司采取的强制措施,建立了适用于投资顾问的有关最佳执行义务的行为标准。最佳执行原则要求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为投资者提供最佳的投资选择建议,目标是尽可能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行业自律层面上,规范性文件要求证券公司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要求证券公司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通过制订标准、程序和方法了解客户、了解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进行适当评估,并建立相应保障措施。这些针对证券公司的要求应推广适用于整个证券投资咨询服务领域中各类服务提供者,并以有关标准、程序和方法及保障措施的制定、运行情况作为判断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是否适当履行注意义务的依据。

3.信义义务的内容差异在不同类型的信义关系中,对受托人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要求是不同的。既在证券投资咨询与信托、公司、等类型中存有不同,具体到不同业务类型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中也有不同。寻求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的投资者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分,机构投资者在专业性、信息来源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都较个人投资者有优势。所以,在注意义务要求上,证券投资者咨询建议提供者对个人投资者负有更高程度的责任。我国法律规定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中,证券投资顾问在详细了解投资者财产状况和风险偏好等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的投资规划,投资者授予了其较高程度的信任。证券分析报告往往仅对投资者的特定需求调查特定行业、市场状况,并不考虑投资者自身的财产状况等,投资者赋予证券分析师的信任程度显然没有对证券投资顾问的高。相应地,在这两种业务类型下,对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负加的信义义务要求也应不同。此外,兼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证券公司、专营投资咨询业务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在获取信息渠道以及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可能性等方面也有不同,对它们负加信义义务也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

四、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信义义务的保障制度与法律责任

1.信义义务的保障制度为保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人员适当履行其信义义务,立法除规定一些禁止性行为并对赋予监管机关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外,还应建立一定的事先预防制度。(1)信息披露制度。美国1940年《投资顾问法》中的反欺诈条款要求投资顾问向客户和可能的客户披露全部重要事实,否则将被认定为对他们的欺诈。证券投资咨询中,披露相关信息是投资者了解利益冲突并据以做出投资选择的前提。信义义务披露的对象应是投资者,包括已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建立合同关系的客户和可能与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建立合同关系的客户。基于服务内容的差异,披露内容可能有所不同。总体上来说需遵循这样的标准,即投资顾问须披露与利益冲突有关的全部重要事实,使客户(或潜在客户)能够基于这些情况决定是否基于投资顾问的建议做出投资。我国证券法规定了证券服务机构从事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证券业务活动的信息披露义务要求①。具体关于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中的信息披露要求,仅有《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中提到“对具体股票作出明确估值和投资评级的证券研究报告时,公司持有该股票达到相关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应当在证券研究报告中向客户披露本公司持有该股票的情况”。对于该业务中具体的披露内容、时间和对象,以及其他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立法上缺乏明确的规定。(2)隔离墙制度。隔离墙制度,又称作中国墙制度,产生于美国19世纪60年代,最初只是作为防止内幕消息在券商内部流动而被滥用的一种自律性措施,其得到立法认可源于198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制定的“14e-3规则”②。关于证券投资咨询,仅《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明确规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严格执行证券研究报告与其他证券业务之间的隔离墙制度”。另外,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制度指引》的关于“敏感信息”的规定,证券投资咨询中有关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与投资者的利益冲突内容应属于此敏感信息的范畴,故有关证券投资咨询中隔离墙制度的规定,可以适用该指引。我国证券投资咨询中的隔离墙制度包括三个层次的隔离:证券公司高管层面、证券公司各业务部门之间以及证券投资顾问和证券分析师之间。这些规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与证券公司自营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但对于证券投资顾问客户与证券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同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未有解决①。而且,理论上对隔离墙制度的实际效果尚存在争议。(3)静默期制度。静默期通常是指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在规定期间内不得对证券发行进行公开宣传。对证券投资咨询来说,静默期要求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对列入限制清单的证券在一定期限内不发表研究报告和评论意见。我国《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中相关的静默期要求。不过,该规定在征求意见阶段尚有关于静默期的具体安排②,但后来正式的文件仅采用了“建立健全证券研究报告静默期制度和实施机制”这一原则性表述。

2.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1)责任性质。我国立法中仅《证券法》规定了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某些违法行为给投资者合法利益造成损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③。这一点在专门调整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法律法规中未有体现。而且司法实践中,法院多依据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合同关系做出判决。信义制度的出发点是保障投资者合法利益,信义关系体现的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使投资者有权利从侵害其权益的行为人处获得民事赔偿具有适当的法理基础,也是对投资者来说较为有效的补偿手段。所以,有必要明确赋予投资者要求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承担违反信义义务的民事责任的权利。前文分析到信义关系与合同关系是两个层面的法律关系,前者产生自法律的规定,后者产生自双方当事人的约定。信义义务的要求往往不会被合同约定全部覆盖,投资者主张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违反信义义务给自己造成损失,要求其承担的责任应属于侵权责任。当然,同一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关系下,证券投资建议提供人损害投资者的行为可能造成违约与侵权的竞合。(2)责任主体。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当发生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时,投资者追偿对象只能是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实质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活动的个人无须向投资者承担民事责任。对于证券投资咨询人员与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之间关系,《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使用的是“加入”这一词语。《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申请咨询从业资格及证券投资咨询人员申请咨询执业资格的通知》中规定,证券投资咨询人员申请咨询执业资格应由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提出申请,提交的证明该人员专职在该机构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证明是“与受聘机构签订的经劳动部门鉴定的劳动合同”或者“由受聘机构代办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凭证之一”。由此判断,证券投资咨询人员与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之间的关系应为劳动合同关系,或称雇佣关系。雇佣关系下,雇员由于履行工作任务而损害他人利益,责任主体不再是一般侵权情形下的直接行为人。此种情况下的侵权责任有外部责任和内部责任之分,从投资者与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关系的角度出发,我们在此探讨的责任主体是指外部责任主体。关于外部责任,在《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若雇员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这仅适用于人身损害赔偿的情形,对于因工作行为导致财产损害的责任主体,立法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后来,《侵权责任法》颁布,将执行工作任务导致他人人身和财产损害的责任主体一律规定为用人单位①。在证券投资咨询中,由于提供投资建议的人员与投资者之间也存在独立的信义关系,若发生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证券投资咨询人员的行为符合侵权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此外,虽然与证券投资咨询人员相比,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往往资力雄厚,投资者直接向证券投资机构而非向证券投资咨询人员追偿可能更利于保护其利益,但也可能发生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破产无力赔偿投资者等情形。所以,立法上不应免除证券投资咨询人员对利益受损的投资者的侵权责任。(3)构成要件。证券投资咨询中违反信义义务侵犯的是投资者的财产权益,属于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调整范畴。《侵权责任法》中没有对于这类侵权责任的特殊规定,我们根据其中的一般规定来看这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过错,这些是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构成该类侵权的行为除了明显的虚假陈述、欺诈客户等行为外,也可能是其他任何不符合信义义务要求的行为。主张侵权责任,投资者应有实际的损失,比如根据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的投资建议、分析报告实际进行了投资操作而产生损失,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关系,投资者对最终的投资行为仍具有自主权,投资者没有依据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的投资建议、分析报告进行投资操作或者没有因此产生损失均不能致使侵权责任的成立。如果投资者做出的投资行为与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的投资建议相一致,一般应认定该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成立,而不应探究该投资行为是否实际依据该建议、而非其他渠道信息做出。对于这样一种侵权行为采用何种过错原则是有争议的,如果按照现有《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没有特殊规定的侵权责任类型适用一般规定,则应采用过错原则。但是,违反忠实义务的行为,其自身就是行为人故意的证明,而证明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往往需要较高程度的专业知识,对投资者负加这样的举证责任要求是不合理的。所以,笔者认为过错不应作为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只要其符合侵权责任的其他构成要件,并不能证明免责情况的存在,就应当对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

五、我国证券投资咨询立法中的相关规定与完善建议

1.我国立法中的相关规定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作为证券服务机构的一种,受我国《证券法》的调整,该法规定了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从事证券服务业务时有委托人从事证券投资等行为时对投资者的损失应承担赔偿民事责任②。但是在具体证券投资咨询相关立法中该规定没有得到体现。我国《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业公认的谨慎、诚实和勤勉尽责的工作态度,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要求。该办法还规定,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不得以虚假信息、市场传言或者内幕信息为依据向投资人或者客户提供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不得为自己买卖股票及具有股票性质、功能的证券以及期货;就同一问题向不同客户提供的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应当一致③,这些内容符合忠实义务的内涵。另外,该办法中还规定有“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应当完整、客观、准确地运用有关信息、资料向投资人或者客户提供投资分析、预测和建议,不得断章取义地引用或者篡改有关信息、资料;引用有关信息、资料时,应当注明出处和著作权人”④,这反映的是注意义务内容。但是,这些内容未涵盖信义义务的全部内涵,也没有赋予投资者相应的诉权,不能构成实质上的信义义务要求。2010年在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中,有“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人员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应当忠实客户利益,不得为公司及其关联方的利益损害客户利益;不得为证券投资顾问人员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损害客户利益;不得为特定客户利益损害其他客户利益”①以及“证券投资顾问应当根据了解的客户情况,在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向客户提供适当的投资建议服务”②这样的规定,相对明确地提出了对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受托方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要求。同年证监会的《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中对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及信息披露、隔离墙、静默期等制度做了要求。但是,这些规定只针对特定类型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而且相关的防范机制缺乏具体操作依据,没有能够从整体上给予接受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的投资者有效的保障。整体而言,我国立法上缺乏明确地适用于各类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信义义务要求,投资者依据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违反信义义务主张其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基础仍不清晰。此外,有关法规对信义义务内容和判断依据缺乏具体的规定,对证券投资建议提供者的约束力不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