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质量强市活动实施总结范文

质量强市活动实施总结范文

时间:2022-03-06 08:32:20

质量强市活动实施总结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市政府“质量强市”工作总体要求,围绕全面建设“乐居吴江”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全面、全程、全民质量观,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坚持宏观着眼、实体入手,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抓发展质量、提生活品质、建质量强市,为促进吴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年,全市大质量工作机制日趋完善,率先建立起科学、高效、可靠的质量监管体制,“崇尚质量、追求卓越”成为主流的质量文化,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全民质量意识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全面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努力把吴江建成国内一流的质量强市。

(二)分类目标

1、产品质量目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高于全省水平一到二个百分点,重点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2%以上,出口商品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国家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到二个百分点,食品抽查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个百分点,建成1个省级以上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努力实现国际标准化新突破,推动企业积极争取标准化技术机构,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和部级标准,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90%,国际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居大市前列。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新增省名牌产品20个,新增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5件,新增著名商标20件。市级以上品牌企业普遍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市长质量奖企业数达到3家以上,培育5家地标型企业。建立完善覆盖全市重点农产品的标准体系,新建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药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达到100%。建成部级、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以上。省级以上品牌企业全部通过质量体系认证。

2、服务质量目标:建立适应服务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促进服务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服务业的用户满意度逐年上升,并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省级以上服务品牌企业数达到2个,建成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1个。

3、工程质量目标: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00%,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率达到100%,杜绝重特大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国省干线公路项目优良率达到98%,农村公路项目合格率和重点水运工程项目合格率达到100%,水利单元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积极争创各级优质工程奖。

4、环境质量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显著好转,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0%,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8%,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35天,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单位GDP能耗符合上级下达指标要求,水耗小于等于100立方米,完成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

5、经济运行质量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以创新驱动为主,经济结构基本形成三二一发展格局,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5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新增部级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市级技术中心共40家,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3%左右,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在基础上翻两番,每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到85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提升四大质量夯实吴江质量的基础

1、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广泛开展质量兴企、质量兴业活动,自觉运用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管理、零缺陷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强制性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台账登记、原料进厂、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及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开展市长质量奖评比,通过建立卓越绩效管理孵化基地,在制造业、服务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中树立一批质量管理标杆企业,引领全行业质量管理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改造和政策扶持,引导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集聚,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企业。

2、大力提升服务质量。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金融、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旅游开发、服务外包的功能和水平,创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努力提升服务业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引导重点企业、现代服务业走管理规范化、服务品牌化、运营国际化之路,以服务质量提升推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升商贸、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总结推广名优企业先进服务经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输出品牌服务,发挥示范效应,提升区域和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在公共服务组织中导入实施公共服务卓越绩效模式,促进政府部门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提高我市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3、大力提升工程质量。贯彻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各环节的监管,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主体的质量责任,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科技含量。推行样板引路、标准化施工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提高住宅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加强工程抗震设防,增强学校、医院、住宅、大型公共建筑等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切实抓好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完善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争创鲁班奖等国家优质工程奖和省、市优质工程奖,打造一批实力强、质量优、信誉好的工程建设品牌企业。

4、大力提升环境质量。坚持产业结构与区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原则,走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态发展之路,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严格限制高能耗产业无序发展,严令禁止使用、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和产品,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能,积极推广低碳产品论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低碳产业结构。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原则,积极推广企业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鼓励扶持节能产品开发,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继续强化总量控制,降低污染负荷,确保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推进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及污水厂污泥稳定、无害化处理工作,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工业大气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逐步淘汰高排放机动车,认真做好提前执行机动车国Ⅳ排放标准实施工作。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全面防范环境风险,不断提高市民满意度。

(二)大力推进以质取胜促进吴江质量的提升

1、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加强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通过创新驱动、创新带动、创新激励,破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活力,加快技术进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规模较大、技术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的企业建设企业技术研究院,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及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优先支持企业申报和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及各类专项资金项目,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集成,突破核心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制定技术标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2、深入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支持企业制订实施具有市场竞争力、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跨越标准障碍,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企业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增强标准话语权。集中优势资源推进科技专项和重点技术攻关,力争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和物联网、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抢占国内外科技制高点。构筑面向企业、服务一流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准信息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国内外标准、技术法规信息。建立健全对国外技术标准的风险预警通报机制,启动对主要出口企业预警及时的信息推送服务,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广泛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提高企业整体的标准化水平。

3、全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巩固发展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的经验,进一步加大对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力度。着力打造自主品牌,重点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性企业创牌,加大对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品牌扩张和多元化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创国际化品牌,加快建设一批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打响区域产业质量品牌。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境外商标和专利注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培育出口名牌,扩大具有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加快推动由出口大市向出口强市的转变。加大自主品牌培育、保护、宣传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改造和政策扶持,引导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集聚,发展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地标型企业。

(三)大力强化质量基础推动吴江质量的跨越

1、切实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从源头抓质量,综合运用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注册备案等手段,严把涉及健康安全产品的市场准入关。加强重要工业品和农产品、食品、药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严格实行质量追溯、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科学、规范、高效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管体系,加强对法定检验进出口商品的通关单联网核查工作,有效防范和打击逃避监管行为,防止不合格商品出入境。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确保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质量安全。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推动建立产商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完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置机制,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完善质量举报投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加强对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的监督。

2、加强公共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鼓励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和跨国公司在辖区内设立技术中心和设计中心。在现有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新建一批高水平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努力为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建立完善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和实验室评价制度,在重点领域实现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为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提供检验检测技术保障。

3、切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征集服务系统的作用,促进社会信用意识、企业信用水平和政府部门公信力的显著提高,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努力构建包括金融、质量、注册、履约、债务、纳税、守法等内容的企业信用体系,不断营造更放心的投资环境、消费环境和市场环境,全面提升我市企业和产品的信用水平。完善质量诚信档案,建立和完善市民查询企业质量信息的机制。扩大质量信用等级评价范围,对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整合质量安全监管信息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质量档案、质量信用等级指标体系和质量信用管理信息化系统。发挥信用中介机构的作用,重点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企业信用评价和信息机制,实施对企业财务失信、质量失信、债务失信等行为的通报和惩罚机制。

4、切实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加快建设新城市、集聚新人才、发展新产业的要求,关心和重视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具有质量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企业家队伍,组织企业家参加各类高级管理培训班学习,提高企业家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加强紧缺质量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同国内外著名机构、高校合作,抓紧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质量工程师、自评师、审核员、检验员和设备监理师。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和考核,探索建立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适应企业管理创新需求。

四、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全面确保质量强市各项工作

(一)健全领导工作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考核检查等。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吴江质监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市旅游局、市城管局、市安监局、市总工会、吴江工商局、吴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吴江质监局,具体负责协调和推进质量强市工作。各镇(区)、各部门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工作。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各镇(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总体目标,并在总体目标的框架内,提出分年度实施的阶段性目标,制定相应的定量或定性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的职能部门、企业及社会有关方面,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各有关部门要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切实抓好本系统的质量工作,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确保活动目标得到全面落实。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新闻单位要及时宣传报道质量强市活动的一些重要工作,重点宣传推进市长质量奖、名牌战略、商标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创建优质产品示范区的经验及成效,引导消费者和全社会积极参与质量强市活动。要结合“质量月”、“安全生产月”、“3.l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5.20世界计量日”等主题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市民和经营者的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重视质量、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建立检查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办法,加强对各镇(区)、各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和效果的评价,评价结果由市政府通报全市,对工作不落实、效果不明显的地区、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组织1-2次对各镇(区)、各部门质量强市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工作督查。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各地相关工作的督促检查,每年向市政府书面报告有关情况,并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和总结表彰会。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每年安排预算和一定的专项资金,保证质量工作经费开支和奖励兑现。出台专门的奖励制度,对获得各级质量奖、名牌产品、商标、专利和标准制修订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加大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等专项经费投入。制定实施省级以上(含省级)品牌生产企业扶持措施,在政府采购招标中给予优先准入,在技术改造和引进、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在质量管理、企业年检、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在出口方面优先开辟“绿色通道”。

被举报文档标题:质量强市活动实施总结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