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闻采访总结范文

新闻采访总结范文

新闻采访总结

前传

每年都会写一个年终总结,只是从未如此重视过。也许是意识到,这一年对我而言太重要。感觉是我真正走上新闻之路的第一年。

虽然*年暑假在长沙晚报实习过两个月,但那时候还什么都不懂,即便会写几个小消息,也是因为记者告诉我,“这东西不用学,你随便看几个消息就会了”,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构思,那时候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新闻民工”,什么叫做“Livingbynews”。我并不认为那段时间可以计入我的新闻之路,因为那种做新闻的感觉,并不是我想要的感觉。

*年暑假,在南方周末经济部实习了一个半月。至今回想以来,我仍然愿意把那段时间当做我走上新闻道路的起点。除去在长沙晚报的实习,在来南方周末之前我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训练。尽管有少许经济学的基础,但是感觉完全使不上劲,这个平台对我而言,确实太高。但我最应该庆幸的是,这一个半月,足以树立我的坚定的新闻理想,并且对一个职业新闻人应该具备的正义、勇气和良知,耳濡目染,感同身受。

之后很快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能感受到我和周围的同学不一样。他们已经学习了四年的新闻,但是表现出来的新闻人的素质,却大不如我。我曾经很不解为什么他们从来不谈新闻理想,而总是愿意把自己当做“新闻民工”。一个同学对我说:“应该庆幸,你在一个中国最高的新闻平台上,树立了自己的新闻理想。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的幸运。也许很多人都曾经有过新闻理想,但是很快就被学校以及社会磨平了。你不一样,因为你身上被打上了南方周末的气质,磨不掉的。”

但是对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培养,却是始于南方周末实习之后。一面上着研究生的课程,一面补习本科的一些基本知识,一面做着学院里号称“主打深度报道”的杂志。我已经不再记得为什么会有勇气让晨光老师帮我改一个所谓的“深度报道”课程的作业,却实在应该庆幸我的决定无比英明。因为这居然成为了敲开我的新闻之门的那块砖,从此坐上神州八号宇宙飞船……

于是*年注定成为我新闻路上最重要的一年,我愿意把*年称为我的新闻元年。这也决定了我必须本着300%的认真态度来总结我的20*。

一.对选题的理解

一个好的新闻出炉,其意义分配一定是:“70%的选题意义,20%的采访努力,10%的写作打磨。”“高端拼选题,中端拼采访,低端拼写作。”我似乎就在每天一百遍的耳提面命中知道了一个好的选题对一个好的新闻的意义。

回想起来,我似乎还应该感谢年初的雪灾带给我一段无比寂寞的住院的时光。那时候会很努力地问晨光老师有什么思考题,很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新闻的“新闻价值”。哪怕只是纸上谈兵,也是对自己的思考方式的一个训练。只是常常感觉到,理念的东西我已经烂熟于心,但是落实到真正的运用上,还差得很远。

目前我已经习惯从重要性、关注度、延展性和时代性四个方面去考察一个新闻的价值。但在真正的运用中,又发现这几个要素往往是交叉的。我以为,一个选题如果要符合《中国新闻周刊》社会版的定位,重要性和关注度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其背后的延展性和时代性才是我们最应该看重的价值。否则就和都市报没有区别。

现在我已经习惯把每周报选题作为必修课。但总结我找的选题,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看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最激烈的是强强矛盾;其次是强弱矛盾中弱势一方获胜,这同时又符合人们的好奇心理;再次是强弱矛盾中强势一方获胜,这同时符合人们的同情心理。这决定了矛盾的关注度强弱。如果关注度高,再看这个矛盾是否是可以复制的,这决定了是否具有延展性。而时代性则体现在是不是第一次发生,或者最后一次发生,或者具有新的意义。而我最看重的是矛盾可能带来的制度建设。

我以为,我总结出的这个“定势”是我找选题的一个思路,思考的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还需要开拓新的思路。在下一个阶段,或者说明年,在选题方面我还需要突破和改进的地方:

1.要跳出只关注矛盾冲突的思路,找一些其他的具有高关注度的选题,比如贴近性强的题,举例:二代身份证带来的复印涨价;比如重要的人做的平凡的事情,或者平凡的人做的重要的事情,比如400期的中产阶级人物。曾经和社会组的同事讨论过,我们是不是可以不仅仅关注制度意义,而着眼于做出一个好看的故事。我之前觉得不可以,周刊版面有限,当然要做有巨大意义的选题。现在想法有所改变。有的选题不适合放在社会版的,可以放在特稿版。

2.培养自己对事情发展的预判的能力。对周刊而言,预判很重要。只有看得长远,才能未雨绸缪。而要培养预判能力,必须在第一时间对事情有充分的了解,然后考察之前类似的事情的发展变化的情况。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会努力。从选题上就开始努力。最近报的关于XXXXXXXX的选题就是我在刻意培养这种预判的能力。

3.进一步锻炼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梳理逻辑链条,解读利益格局这一类的选题,应该是一类不错的选题。比如蔚县矿难瞒报利益链条这样的选题,是值得周刊特别关注的。只有真正主打深度报道而不是主打突发事件,才能使得周刊脱颖而出。在逻辑分析方面,我认为当我做了xxxx逻辑链条解读之后,这方面的能力已经初步展现出来。接下来要做的是,自己独立去找这一类选题去做。一个月前报的xxxxxx利益格局分析是我在这一方面做出的尝试。这也是我的长处所在。

4.找选题的来源要更加广泛。现在仅仅是在做新浪网的第二落点,有时候会在论坛上找一些线索,争取不做第二落点。但这同样远远不够。在我暂时没有线人爆料的情况下,如何开拓选题的来源,成为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南方周末做的面粉增白剂的稿子给我的一个启发就是,利用一个旧选题的延展性来发现一个新的选题。南方都市报关于北江河盗的选题同样也是从索马里海盗的选题中延展来的。此外还可以从选题的时代性着手。以前曾经被我批判过无数次的“主题先行”,现在看来也许可以成为我找选题的一个新的来源。了解时代的大趋势,从高层官员的谈话或者政策的出台中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然后沿这个思路去找选题。甚至可以反向解读新闻。比如前段时间看到,武汉到处都悬挂着“禁止使用童工”这样的标语,这背后一定有新闻可以做,很遗憾我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但这也应该是一个思路,值得我进一步去思考。

二.对采访的培养

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从事深度报道之前,我是否应该拥有一段在都市报的实习经历,以便让自己在海量采访中学会如何面对各种不同的采访对象,如果在第一时间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年,我在采访方面有进步,但进步的幅度不大,至少赶不上我思考的速度。

地震时期电话采访专家已经采访到想吐的地步。但我始终不把这个当作很正规的采访,因为地震的时候很少有人不开口说话,很少有人会拒绝你。不存在所谓的“突破”,这一度让我觉得很没劲。但是后来证明,我敢于死皮赖脸地去为同样一个问题骚扰同样一个人,还真始于地震之时。

感谢编辑部给了我一个宝贵的去采访华夏祖龙的机会。这应该是我独立做的第一个选题。没有依赖的可能的时候,一切就只有自己解决。我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在出差的每一分钟,脑子里都在想着应该怎么去做,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应该采访什么人,稿子应该如何构建。在这一次的采访中,所有坑蒙拐骗的手段我一个一个都用遍了。这次出差对我而言很重要,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我有突破能力,关键是要敢于亮剑。连和尚都能搞定,没什么搞不定的。心态上的自信远比采访技巧更加重要。

奥运期间做了不少采访。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和洋硕为了一个北大周边考研族的稿子,三天时间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早上6点到国图去逮人的场景。虽然稿子最后被毙掉,但是那种逼迫自己去海采的感觉,对我也很重要。也许会遇到100个不适合的采访对象,但能够找到一个,也足以让自己兴奋。

此外和晓舒姐去采访公安大学的王大伟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当得知他不是我们合适的采访对象的时候,或者说我们从他这里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晓舒姐很职业地得到了他能够给我们提供的信息——而这让我感受到的是:在采访过程中,及时根据被采访对象的谈话来调整思路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是要去找金子,可是没有金子,钻石你要不要?

在采访上,暂时还只能是找感觉,没有什么很理性的东西可以总结。

但是在下一年,采访会是我要突破的重中之重。从现在开始,认真交往每一个人,从他们那里获得信息,有意识地进行隐形的采访而不是鸡毛蒜皮,聊最近发生的事情,弄清楚话题的新闻类要素,听取他人对某一件事情的评论,哪怕是在骂娘。交流是我还需要努力打造的基本功。

三.对写作的思考

好像我从来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过文本的漂亮。做祖龙的稿子的时候,体会得最深的一点是:如果你的采访笔记有3万字,那要做一个3千字的文本,是没有任何难度的。难度在于你拿到了什么料。文字是最次要的。

我喜欢逻辑性比较强的稿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财经那样的文风,没有什么修饰,完全靠逻辑来打动人心。还记得秦总在说我的一个稿子的时候说,写得太硬了,像消息,不像深度报道。可能是我太注重逻辑的力量。在这方面做出的尝试是写了杀人卖尸的逻辑链条,很遗憾被毙掉了。

对综述的感觉基于我对资料的分析能力比较强。从大项目那个被晨光老师重新写了一遍的综述开始,慢慢地找到了写综述的感觉,需要一个宏大的视野,需要大量的资料积累。在这方面做的尝试是花一个晚上救火写集资案的综述,一个晚上写群体性事件中的警察角色的综述,很遗憾均被毙掉。被毙掉是常事,但有一种感觉很重要。写综述绝对需要占有大量的资料,并且细心找出其异同,必须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去看一类事情。写综述的过程中,功课的重要程度要远远超出其他稿子。为什么我对自己写的这几个综述都不满意,原因就在于时间太短,当自己没有办法把一个问题想得很清楚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注定不好看。此外写综述一定不能在一个点上把自己陷进去。写大项目那个稿子的时候,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这两类是我觉得在地震时期电话采访专家已经采访到想吐的地步。但我始终不把这个当作很正规的采访,因为地震的时候很少有人不开口说话,很少有人会拒绝你。不存在所谓的“突破”,这一度让我觉得很没劲。但是后来证明,我敢于死皮赖脸地去为同样一个问题骚扰同样一个人,还真始于地震之时。

感谢编辑部给了我一个宝贵的去采访华夏祖龙的机会。这应该是我独立做的第一个选题。没有依赖的可能的时候,一切就只有自己解决。我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在出差的每一分钟,脑子里都在想着应该怎么去做,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应该采访什么人,稿子应该如何构建。在这一次的采访中,所有坑蒙拐骗的手段我一个一个都用遍了。这次出差对我而言很重要,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我有突破能力,关键是要敢于亮剑。连和尚都能搞定,没什么搞不定的。心态上的自信远比采访技巧更加重要。

奥运期间做了不少采访。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和洋硕为了一个北大周边考研族的稿子,三天时间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早上6点到国图去逮人的场景。虽然稿子最后被毙掉,但是那种逼迫自己去海采的感觉,对我也很重要。也许会遇到100个不适合的采访对象,但能够找到一个,也足以让自己兴奋。

此外和晓舒姐去采访公安大学的王大伟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当得知他不是我们合适的采访对象的时候,或者说我们从他这里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晓舒姐很职业地得到了他能够给我们提供的信息——而这让我感受到的是:在采访过程中,及时根据被采访对象的谈话来调整思路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是要去找金子,可是没有金子,钻石你要不要?

在采访上,暂时还只能是找感觉,没有什么很理性的东西可以总结。

但是在下一年,采访会是我要突破的重中之重。从现在开始,认真交往每一个人,从他们那里获得信息,有意识地进行隐形的采访而不是鸡毛蒜皮,聊最近发生的事情,弄清楚话题的新闻类要素,听取他人对某一件事情的评论,哪怕是在骂娘。交流是我还需要努力打造的基本功。

三.对写作的思考

好像我从来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过文本的漂亮。做祖龙的稿子的时候,体会得最深的一点是:如果你的采访笔记有3万字,那要做一个3千字的文本,是没有任何难度的。难度在于你拿到了什么料。文字是最次要的。

我喜欢逻辑性比较强的稿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财经那样的文风,没有什么修饰,完全靠逻辑来打动人心。还记得秦总在说我的一个稿子的时候说,写得太硬了,像消息,不像深度报道。可能是我太注重逻辑的力量。在这方面做出的尝试是写了杀人卖尸的逻辑链条,很遗憾被毙掉了。

对综述的感觉基于我对资料的分析能力比较强。从大项目那个被晨光老师重新写了一遍的综述开始,慢慢地找到了写综述的感觉,需要一个宏大的视野,需要大量的资料积累。在这方面做的尝试是花一个晚上救火写集资案的综述,一个晚上写群体性事件中的警察角色的综述,很遗憾均被毙掉。被毙掉是常事,但有一种感觉很重要。写综述绝对需要占有大量的资料,并且细心找出其异同,必须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去看一类事情。写综述的过程中,功课的重要程度要远远超出其他稿子。为什么我对自己写的这几个综述都不满意,原因就在于时间太短,当自己没有办法把一个问题想得很清楚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注定不好看。此外写综述一定不能在一个点上把自己陷进去。写大项目那个稿子的时候,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这两类是我觉得在*年进步比较大的。此外在地震期间,在写《救救孩子,他还有呼吸!》一文中,因为是电话采访刘震和冯亦斐,然后根据网上的图片来做现场描述。自我感觉那是我写得还不错的偏“观察”类的稿子。这类稿子似乎更重文字的功底,虽然不是我的强项,但是在赶鸭子上架的压力下,我也还算能出手。

我似乎不适合特稿的写作。虽然号称“特稿只看李海鹏”,但那种文字的功底不是我在短时间内可以模仿出来的。而且我似乎还没有到那个境界,只做特稿,而且只做特定的一类特稿。

文字是记者的基本功。我想,作为一个职业的记者,至少要能够很容易地将我采访到的信息和我对信息的思考,用文字顺畅地表达出来,传达给别人。对自己的文字的评价,我只能说:干净,但算不上优美。

所以下一阶段,打磨文字也成为我的必修课。每天写作一千字,写什么不重要,写不写才重要。我要像石匠那样把我头脑中的语句和思想一点一点刻下来。

四.其他的小点滴

1.资料的分析

地震报道之时,拼命在编辑部整理资料的经历,让我亲身体验了一个职业的新闻人在面对重大事件时的责任。那段时间整理资料的能力几乎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无人能敌的地步。因为知道,我要整理的资料是要给前方的记者看的,一方面我必须自己先把材料消化掉,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按照自己的逻辑把资料串联起来,否则,由于资料已经经历了一次筛选,记者就很难看到这些资料的价值所在。那是对我整理资料的能力的一个狂轰滥炸式的魔鬼训练。那段日子对我是一个磨练,但知道了,在做一个稿子之前,足量的功课意味着对事件的整体把握,意味着拥有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是在后期做稿子的时候作为背景穿插到文章中,更重要的是知道在整个事情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别人已经做过的,我们不需要做重复工作,知道什么地方是还可以深挖的,甚至可以找到新的兴奋点。这应该是我可以往深度报道方面发展的潜力所在。

2.资源的积累

应该也是始于祖龙,找了N个曾经报道过这个项目的记者,居然都没有能够找到当事人的联系方式。这让我当时就留心,一定要为我所有的采访对象建立通讯录,不仅仅是专家。这个习惯一定要坚持。想想吴传震老师那两麻袋名片……

五.09年的发力点

1.认真和每一个人交流,迅速提高采访能力。

2.每天坚持写作一千字,打磨文字。

3.坚持每天从网上获取海量信息,每天认真阅读一篇深度报道,观千剑而识器。

4.报选题时要更注重独家选题、深度选题,而不仅仅是新浪网的第二落点选题。

年进步比较大的。此外在地震期间,在写《救救孩子,他还有呼吸!》一文中,因为是电话采访刘震和冯亦斐,然后根据网上的图片来做现场描述。自我感觉那是我写得还不错的偏“观察”类的稿子。这类稿子似乎更重文字的功底,虽然不是我的强项,但是在赶鸭子上架的压力下,我也还算能出手。

我似乎不适合特稿的写作。虽然号称“特稿只看李海鹏”,但那种文字的功底不是我在短时间内可以模仿出来的。而且我似乎还没有到那个境界,只做特稿,而且只做特定的一类特稿。

文字是记者的基本功。我想,作为一个职业的记者,至少要能够很容易地将我采访到的信息和我对信息的思考,用文字顺畅地表达出来,传达给别人。对自己的文字的评价,我只能说:干净,但算不上优美。

所以下一阶段,打磨文字也成为我的必修课。每天写作一千字,写什么不重要,写不写才重要。我要像石匠那样把我头脑中的语句和思想一点一点刻下来。

四.其他的小点滴

1.资料的分析

地震报道之时,拼命在编辑部整理资料的经历,让我亲身体验了一个职业的新闻人在面对重大事件时的责任。那段时间整理资料的能力几乎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无人能敌的地步。因为知道,我要整理的资料是要给前方的记者看的,一方面我必须自己先把材料消化掉,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按照自己的逻辑把资料串联起来,否则,由于资料已经经历了一次筛选,记者就很难看到这些资料的价值所在。那是对我整理资料的能力的一个狂轰滥炸式的魔鬼训练。那段日子对我是一个磨练,但知道了,在做一个稿子之前,足量的功课意味着对事件的整体把握,意味着拥有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是在后期做稿子的时候作为背景穿插到文章中,更重要的是知道在整个事情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别人已经做过的,我们不需要做重复工作,知道什么地方是还可以深挖的,甚至可以找到新的兴奋点。这应该是我可以往深度报道方面发展的潜力所在。

2.资源的积累

应该也是始于祖龙,找了N个曾经报道过这个项目的记者,居然都没有能够找到当事人的联系方式。这让我当时就留心,一定要为我所有的采访对象建立通讯录,不仅仅是专家。这个习惯一定要坚持。想想吴传震老师那两麻袋名片……

五.09年的发力点

1.认真和每一个人交流,迅速提高采访能力。

2.每天坚持写作一千字,打磨文字。

3.坚持每天从网上获取海量信息,每天认真阅读一篇深度报道,观千剑而识器。

4.报选题时要更注重独家选题、深度选题,而不仅仅是新浪网的第二落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