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自然科学杂志范文

自然科学杂志范文

自然科学杂志

自然科学杂志范文第1篇

《管理科学》(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管理学院对外宣传的窗口之一,也是管理学院重要的学术阵地。被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曾三次获优秀科技期刊称号,并为“百家期刊”评为最受欢迎的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管理学报杂志

《管理学报》(月刊)创刊于2004年7月(2009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4所高校联办的管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编辑部在逐渐深入认识我国管理学术界现状的基础上,形成办刊的3个关键词——“中国”、“实践”、“文化”。依据现有资源与实力,从“中国”这一关键词入手,历经“中国管理论坛”、“学术探索”、“中国管理理论介绍”、“中国管理学派园地”等探索阶段,逐渐定格于“管理学在中国”(特色栏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重要期刊;第六,七,八届湖北省优秀期刊。

管理世界杂志

《管理世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管理理论刊物。对中国经济改革、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介绍有关研究成果,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研究与借鉴,以及环境、社会、科技等方面。读者对象为政府决策部门、科研机构的管理者、管理理论研究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有英文目次。

自然科学杂志范文第2篇

为了解学生对《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兴趣态度以及教学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从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实验内容、教师教学方法、助教、考核等方面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本次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在综合性大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共性。

关键词:

生理学;实验教学;学分;综合性大学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于人体的机能、功能的基本机制都是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的,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可以验证理论课的知识要点,而且使学生掌握开展生理学相关实验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生理学及生理学实验课程早在2004年就成为部级精品课程,2014年又申请成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我们也对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进行了改进和更新。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培养的本科生大部分会进入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部分学生认为所学习的生理学相关技术以后用不到,学生做实验的热情不是很高。同时与医学院等学生相比,学生进行生理学实验时大部分没有解剖、组织学等基础知识。为了能更好的进行《生理学实验》的教学,了解学生的对生理学实验的兴趣以及教学中的问题,我们设计了该调查问卷,收集和了解了学生对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建议和反馈信息。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调查对象是本学期已经修完《生理学实验》的2013级生命学院的学生。

1.2方法调查采用纸质问卷方式,当场发放,当场回收。问卷从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设置、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助教的作用等方面收集意见和反馈信息。共回收有效调查表56份。

2结果

2.1课程设置本校的生理学实验学时数为60学时,学分为1.5分。对于60学时的实验课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该课时比较合适,但也有27%的学生认为学时偏多,应适当减少课时。对于学分,大部分(63%)同学认为相对于该课程所付出的时间来说,所获得的1.5学分实在是偏少。相比较学院的其它实验课程,如生化、细胞等,83%的同学认为2学分及以上比较合适,其中15%的同学认为3学分更适合于生理学实验。究其原因是学生进行生理学实验耗费时间长,感觉到做生理实验比较辛苦,75%的同学认为做生理学实验较累和非常累。实验过程中因为要涉及到蛙、兔子等动物,很多同学开始非常不适应,43%的同学对蛙类动物有一点或较强烈的厌恶/不喜欢的感觉。因为其它客观原因,这届学生没有进行动物学的相关实验,对于动物麻醉和解剖等比较生疏,所以80%的学生认为应该把动物学实验作为生理实验的预修课程。其实在生理学实验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动物,在动物学实验中都会涉及,包括动物的麻醉、解剖、器官辨认及处死等过程。虽然生理学实验做起来较累,但仍有35%的同学喜欢生理学实验的形式,其它同学则认为一般,或没有什么主观情绪。除了日常的实验报告外,课程结束后还要进行实验操作的考试,一半(5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考试,其它同学则认为没必要或者无所谓。如果考试,则考试与平时实验报告占最终分数的比率2:8的为36%,3:7的为25%。

2.2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总共有十个,大部分是经典实验内容,另外有心音听诊和血压测量以及斑马鱼的视动和眼动反射。在所有的实验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验是斑马鱼的视动实验,约占60%,其次是心音听诊41%,蛙心灌流39%,其它的实验都少于30%。而最不感兴趣的实验中,尿生成占34%,心音听诊占16%,蛙心灌流14%,其它都少于10%。就目前的实验内容,学生认为应该删减或调整的实验中“尿生成的实验”比例最大约占30%,心音听诊占10%。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偏科研方向且容易观察到结果的实验比较受欢迎,而需要进行长时间手术,一旦出现问题其结果就不容易观察的实验学生认为应该调整。

2.3教学方法本课程共有四位教师进行授课,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教师的上课风格。授课方式都是进行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讲解,学生提问,进行实验等步骤。调查发现,学生比较看重老师在前期的讲授。其中比较喜欢的授课方式是实验原理和背景部分讲解比较多,扩充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穿插视频等方式比较受欢迎。其中对于某一个实验老师讲授的最清楚最明白的原因,学生认为原理和背景讲的条理清楚,透彻,实验重点部分进行了详细讲解,而且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指出来,讲解过程中有互动;也有的同学认为前期预习很重要,在老师讲授过程中会抓住重点。

2.4助教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配备了三个助教,这些助教都是本校本科毕业的在读研究生,熟悉实验设备及实验内容。我们对助教的要求是协助老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指导,实验后的实验报告批改。三个助教也各有特点,受学生的喜欢程度分别是40%,36%,24%,喜欢的原因分别是能及时解决碰到的问题,指导过程中认真耐心及负责任,讲解指导到位;实验过程中操作能力强经验丰富,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提供建议;报告批改比较认真等特点。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实验助教是“具有实验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认真负责有经验,实验过程中能及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热心态度好有问必答,实验报告批改公正”等特点。对于实验报告,70%的学生认为批改比较认真,20%认为助教认真批改了实验报告。在给出的实验报告分数中,63%的学生认为分数适中,37%的学生认为给的分数偏低。

3讨论

3.1课程总体通过本次调查,生理实验课程目前主要面临有以下几个问题。(1)学分较少。与同期开展的其它实验课程相比较,生理学实验因为要进行实验动物的标本制作,单个实验相对来说花费时间较长。如尿生成的实验需要完成麻醉,气管插管,分离神经,输尿管插管等手术,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往往要花费6-7小时才能完成实验。这和同期本院的生化、细胞等实验工作量相比较,生理实验会感觉比较累和辛苦,而学分却只有1.5学分,75%的同学认为该学分相对较少,不能客观反映出本实验课程所花费的时间。一个相对合理的学分不仅可让学生重视本课程,而且觉得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与所取得的学分相符。考虑实验的连续性和学生进行实验的快慢程度以及部分实验的内容,实际上实验一般要80个学时,故2学分比较符合该课程。(2)缺乏动物学背景。因为课程设置的原因,本届学生没有进行动物学的相关实验,所以进入实验室对蛙类等动物实验有不舒服感,还有个别学生晕血。实验过程中虽然讲解了解剖过程,但部分同学还是不能正确的找到神经或者肌肉。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也导致部分标本的活性不佳,最终使实验结果不理想。所以动物学解剖实验应该是生理学实验的预修课程。(3)生理实验技术对今后的研究用处不大。因为本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在国内外进行深造,认为生化、分子、细胞等实验技术技能在将来的科研过程中发挥作用,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进入到生理或者神经领域。在本次问卷中对课程最大的困惑是学习到的技术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可能根本用不上或者没有机会用到。生理实验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动物功能相关的实验,该课程应该起到一个入门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生理实验相关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应培养学生重视研究工作中的有用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手段,如大动物的处理,在体和离体动物的实验方法,生理相关实验设备的使用,特别是功能相关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原理等。另外,不论在理论课还是实验课中,应着重强调生理学的研究是整体的系统科学,任何的分子、生化或细胞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最终都要在整体动物中得到验证。即使现在的很多分子机制性的科研成果能发表在较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中,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结果不仅在离体标本中得到验证,而且在整体动物中也得到证实。

3.2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我们的生理学实验课程除了经典的实验外,新加了与人体功能相关的“心音听诊和心电测量”以及科研相关的“斑马鱼视动和眼动反射”实验两个实验。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斑马鱼实验。究其原因主要有:学生首次接触斑马鱼模式动物,感觉新鲜;任课教师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采用视频和PPT等进行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该实验装置设计精巧(自主设计),易于观察到结果;最后重要的是实验过程相对不麻烦,没有繁琐的手术过程,且结果非常明显。从这方面给我们一个启示:即学生实验应该尽量减少前期手术过程,学生对实验步骤简单但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比较感兴趣,而对于实验相对繁琐,经过漫长的手术过程却因为动物的生理活性导致部分结果不明显而沮丧和不感兴趣,如尿生成实验。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典生理学实验的时候,对实验内容的进行改进,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易于观察到结果;同时运用一些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开展生理功能相关的新实验,如光遗传技术。同时在“心音听诊和心电测量”部分,可以看出有41%的学生喜欢但也有16%的学生不喜欢。这可能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因为实验设备的限制,感兴趣的同学会想法设法改变自身状态条件来测量,而不感兴趣的同学则被动的站在旁边等待测量,没有去深究实验的原理,如何调动这部分同学的兴趣也应该是我们考虑的重点[1-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注重实验的原理,在讲授的过程中应在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增加一些实用性或科研相关的知识[4-7]。具体实验步骤要简洁且关键步骤要强调,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要进行预习,写预习报告(作为最终实验报告的一部分,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另外,耐心、热心、认真且有经验的助教可以大大增加实验的成功率和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每年我们的实验助教都是由学习过本课程且成绩优秀的研究生担任,从调查的结果看,实验过程中助教能快速及时的给与指导,学生相对满意度比较高。

本次调查结果中的一些问题在综合性大学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共性[8]。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在毕业后将继续在国内外深造,他们大部分对分子生化技术比较熟悉,而生理学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对今后不从事生理相关研究的同学应用机会就比较少。所以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课程设置和实验内容方面适时进行微调,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符合学生期望,同时也要进一步在授课方面拓宽学生视野,使生理科学是一门系统科学的概念更深入。

参考文献

1王淑兰.浅谈如何提高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质量[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3,35(3):140-141.

2罗礼容,罗礼兰,李显涛.机能学实验教学整合的探索[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2,34(1):42-43.

3宝东艳,李伟红,田原.对生理学实验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J].河南教育(高教),2015,120(4):52-53.

4寇正湧,王仁俊,李华.生理学课中加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教育推进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3,35(3):139-140.

5冯娜,刘洋,徐明,等.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探讨:在科研过程中开展实验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749-750.

6李淑贞.生理学实验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4):604-606.

7林琳,宝鲁尔,陶春,等.内蒙古名族大学医学类学生对基础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名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6):677-679.

自然科学杂志范文第3篇

1重点学术著作出版的重大意义

1.1重点学术著作出版是时代要求学术专著出版是将各类学术研究人员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或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及前景的研究成果、项目报告、学术论文等以专著的形式出版。学术专著一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以及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其出版对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学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时展的要求。

1.2重点学术著作出版是科技发展的要求和出版工作者的责任2013年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有95%以上不在国内发表,同时国家还要每年花很多外汇把成果买回用于支撑我们的科研教育。落实重点学术著作出版战略、发展我国学术著作出版事业,是提高我国整体出版水平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科学文化进步的必由之路。学术专著出版属于专业出版,与教育出版、大众出版相比,虽经济效益低、发展速度慢、带动系数小、短期内综合效益一般,但知识附加值高、社会效益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出版社必须平衡学术出版的双重效益,以社会效益为重;出版工作者应承担由出版物性质所决定的双重责任,积极推进学术著作的繁荣和发展。

1.3重点学术著作出版有利于提升出版社品牌和美誉度,是出版社分级的重要依据重点学术著作出版能充分显示出版社从事图书开发、拓展、创新的能力,出版社的重点图书出版实力能够得到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场的认可,图书的品质也能得到肯定,有利于塑造出版社品牌,提升出版社的美誉度,是出版社分级的重要依据之一。21世纪以来,我国出版业的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催生了一批大社、强社,这些出版社是我国出版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源泉。部级出版规划反映了这一出版生产力结构的新变化,优秀出版社成为各种部级重点出版规划和基金资助的领军力量。

1.4重点学术著作出版有利于提高出版社市场占有率,促进出版社发展重点学术著作出版物由于针对性强,又是重点操作,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更大。重点图书在选题策划、编校、质量、装帧设计等方面要求第23卷JOURNAL很高,质量也就更可靠。因此重点学术著作能拥有更好的口碑、得到更多的认可,有利于提高出版社市场占有率。重点学术图书的出版在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也将给出版社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出版社的全面发展。

2出版业如何实施重点学术著作出版战略

2.1立足学术出版差异化竞争,专注于品牌建设出版社应当立足于自己的出版,努力构建良好成熟的重点学术著作出版体系,在图书生产过程中将重点学术著作出版的战略规划与区域特色、专业特色、作者资源优势、出版社内在力量结合起来,为重点学术著作出版制定差异化的出版战略,把专业领域做深做好,提升公众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多年来在医学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有所建树。该社出版的《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是神经外科学领域权威著作,我国神经外科学医生人几乎人手一本,十多年来,一版再版,并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重大主题和研究性的专著《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丛书》,组织了国内最权威的作者队伍,代表了该领域最高水平,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并得到了相关基金的支持。

2.2创新内容和形式,紧跟数字化出版的趋势在势头强劲的信息化浪潮中,传统出版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已奠定的权威和地位,实现向数字化转型的良好跨越,提高学术著作的检索效率、扩大受众覆盖面,促进学术著作的更好传播和价值体现。爱思唯尔的ScienceDirect数据库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其学术数据库每年下载量高达10亿多篇,为全球学术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2.3提高学术出版内容质量,争取基金政策支持学术出版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为鼓励精品,保障利益,国家各类出版基金的资助数目规模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学术出版在部级层面享有众多的基金支持和奖励,如国家出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等。从经营管理方面看,国家出版基金不仅引导出版社将钱花在刀刃上,并会撬动出版社自有资金和其他配套资金,形成“国家出版资金注入—激活更多资金注入—生成更多重点项目—形成新的资金积淀”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出版社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从学术出版品质看,国家出版基金为高品质学术出版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学术出版投入大、周期长,不少出版社对学术出版望而却步。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不仅缓解了出版社做学术出版的经济压力,更会激励出版社找寻高水平作者,培养一流编辑,集聚专业资源,以制作出达到“部级水准”的精品著作。从学术品牌建设看,国家出版基金不仅是对学术出版的扶持,更是对学术出版物优质、权威的认可。现在各个部委和省市的学术出版基金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为学术出版增添了更多的资金筹措渠道。申请各类出版基金的出版物大多代表某一学科学术著作的高水平,具有极高的质量保证和权威性,对出版社建设相关专业优势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3结语

自然科学杂志范文第4篇

摘要:

以草料和食用菌废料进行杏鲍菇的栽培试验,能循环利用生物资源。本试验以草料和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的试探性研究。结果表明草料搭配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完全可以满足杏鲍菇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草料含量在45%~55%之间时在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特性和生产特性与对照接近或优于对照,其中草料含量为55%时在子实体特性和生产指标都超过对照组,所以草料含量为55%是所有设计配方中的最佳配方。说明草料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其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草料,食用菌废料,杏鲍菇,栽培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别名鲍鱼菇或干贝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真担子菌纲、层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和鲍鱼味,故称杏仁鲍鱼菇,是一种珍贵的药食皆宜的真菌[1]。研究发现杏鲍菇干品中含蛋白质21.44%,脂肪1.88%,还原糖2.17%,总糖36.78%,甘露醇2.27%,游离氨基酸2.36%,总碳水化合物57.35%,水溶性成分66.9%,灰分7.83%,水分11.56%[2]。它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药用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3-5]。杏鲍菇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非常强,而草料中含有相当高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栽培食用菌的废料中也含有未被分解的营养物质。可以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草料资源和工厂栽培食用菌的废料来栽培杏鲍菇,做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寻找高效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途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就利用校园草坪修剪所得的草料、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探索。试验不仅可以降低栽培杏鲍菇的生产成本[6],而且来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同时也提高了原料的使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菌种来源:杏鲍菇菌株,购于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

1.2栽培原料

1.2.1试剂

蔗糖(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生产,碳酸钙CaCO3(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生产,琼脂(分析纯)为石狮市环球琼胶工业有限公司生产。

1.2.2栽培原料

修剪校园草坪收集草料晒干并粉碎,栽培废料从食用菌栽培户处收集,马铃薯、米糠、玉米芯购于农贸市场农户。

1.3实验仪器

N8A78型微波炉,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制造;YXQ-LS-50SII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制造;SW-C-IF型洁净工作台,由苏净集团安泰公司制造;DNP-916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制造;DZF-6050型真空干燥箱。

1.4实验方法

1.4.1母种扩繁

采用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可促进菌丝生长,制好的试管放入高压锅中进行灭菌,灭菌时温度要达到126℃并维持30min,然后取出摆斜面。接种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左手平行并排拿起母种试管和供接种用的斜面试管,两支试管斜面要向上,管口要齐平,用接种针将母种纵横切成许多小方块,每块的面积大约为50mm2,并取一块迅速放入被接种的试管斜面的中前部,每支母种接种试管30~40支。接种完成以后,将接种好的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温度控制在24~26℃左右。一般情况下,培养10~15d就可以长满斜面。

1.4.2栽培料配方

参照文献[7-10],试验配方见表1所示,草料和废料设置了7个不同配比组合,设置多瓶重复。

1.4.3拌料与灭菌

按不同处理干料混合拌匀,料水比为1∶1.3~1.4,用手取一把拌好的培养料用力握,手指间有水滴出现,但不滴下就可,这时培养料含水量达60%。装料时将料装至瓶肩,然后用手按压料的四周使其中间松四周紧,再在料中间打一个眼以利菌丝快速生长,装完瓶后马上擦净瓶身,盖上封口膜套上橡胶圈,在126℃下灭菌2~3h左右。灭菌结束后,搬入接种间发酵4~5d,然后接种。

1.4.4栽培管理[11]

1.4.4.1污染检查

在培养期间,要经常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从培养第5d开始,每隔3d要检查一遍菌瓶,随时移走污染的菌瓶,如只有少量霉菌,可以将瓶中污染料挖出,加上新料重新灭菌、接菌。如污染严重则必需隔离,不可挽救。将发霉、变质的培养瓶及时捡出进行清除,以免感染其它菌瓶,并且观察记录菌丝的生长情况。

1.4.4.2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培养瓶后,出菇期间温度保持在17℃左右,昼夜形成较大温差,每天向室内雾化喷水两次,湿度维持在85%~95%左右,加强通风,保证充足氧气,刺激原基形成,待原基形成到菇蕾出现时,及时打开封口膜进行培养。

2结果与分析

2.1菌丝形成及生长情况

经过扩繁的杏鲍菇菌丝接种到草料与食用菌栽培废料的培养瓶中(每一配方没有污染的不少于40瓶),并观察其生长。杏鲍菇菌丝生长情况及菌丝形态见表2和图1。从表2、图1可以看出杏鲍菇在草料与食用菌栽培废料的配方生长情况:配方4中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形态都优于其它配方,同对照组差异不大;配方2、5、6和7生长较快,但配方2的菌丝纤弱,配方3比较慢,生长最慢的是配方1;7个配方菌丝长满栽培瓶天数与对照相比相差1-6d。

2.2杏鲍菇栽培特征

杏鲍菇菌丝生长后期逐渐膨大形成原基,原基继续发育形成子实体,用不同配方的草料栽培的杏鲍菇栽培特性见表3及图2。从图2和表3可知看出:不同草料与栽培废料的配比表现出不同的栽培特征,配方2菌丝覆盖栽培料和菌丝吃料所需时间与对照一致,因废料的营养易于利用,但营养明显不足以至于菌丝纤弱,原基形成时间最长;配方4、5、6和7的菌丝覆盖栽培料与吃料时间一致,与对照相比需稍多时间,可能是因栽培料的营养比对照难于利用;配方1和3则明显慢的多,可能是栽培前期草料难于利用所致。从子实体和生产指标来看,配方4、5和6是明显优于其它所有的配方,可能这些配方草料与废料搭配比例均衡,能够为杏鲍菇生长发育提高足够的营养满足其生长发育,尤其是配方4最为突出;配方2中的营养太少不足以支撑杏鲍菇后期生长发育,以至于该配方的子实体和生产指标都是最差。通过试验发现草料与栽培废料的最佳配比为:草料55%、废料25%、米糠18%、蔗糖1%、石灰1%。

3小结

用草料和食用菌栽培废料配比进行杏鲍菇栽培是可行的。适当的草料与栽培废料搭配可以为杏鲍菇提供其生长所需营养。以草料和栽培废料搭配培养杏鲍菇,其原基形成、子实体特性及生产性能方面与玉米芯为主要栽培料的常规配方相差无几。本实验处于前期探索,尽管试验中各个营养成分配方的比例、湿度、温度的调控等因子尚不够准确,但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配方与国内外其他人的试验结论相一致。能为探究杏鲍菇的栽培原料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姚自奇,兰进.杏鲍菇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04,11(1):52-58.

[2]王凤芳.杏鲍菇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J].食品科学,2002,23(4):132-135.

[3]陈士瑜,陈海英.蕈菌医方集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429-430.

[4]迟桂荣.杏鲍菇多糖对鸡群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2007,35(15):4536-4566.

[5]迟桂荣,徐琳,吴继卫,等.杏鲍菇多糖的抗病毒、肿瘤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3):174-176.

[6]国庆.稻草牛粪发酵种蘑菇[J].农村实用技术,2007(11):54.

[7]孟庆国,周建树,陈超,等.杏鲍菇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9(2):41-42.

[8]石景尚,杜适普,张云峰,等.栽培杏鲍菇配方筛选试验[J].食用菌,2001,23(1):22.

[9]洪建基,曾日秋,卢川北,等.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试验[J].中国食用菌,2003,22(2):23-24.

[10]刘瑞壁.杏鲍菇栽培技术探讨[J].食用菌,2006(5):53-54.

自然科学杂志范文第5篇

1大数据理念赋予“内容为王”新含义[4]

传播力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传播内容的好坏。学术期刊是内容产业,有一流的内容,才有一流的效益[5]。要确保好内容,就要建立一支好的作者、编辑、专家队伍。然而在大数据理念下,“内容为王”在传统内容之外又有了新含义:一是以“全产业链”的模式,对内容资源进行整体的集约整合,将内容、作者群、读者群、网络出版平台、数据库、OA处理系统等整体推出,形成学术期刊内容传播的整体效应、规模效应、平台效应。二是深度挖掘科技信息内容,开发衍生信息。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需求呈现定制式、多层次、差异化的特征,学术期刊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仅提供论文的目录、摘要、正文,还要提供与论文相关的作者信息、科研信息、点评信息、行业信息等扩展内容。针对这些衍生信息,可在网站增设读者交流社区、专家在线咨询、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模块等[6],也可灵活办刊,栏目设置多样化,出增刊、副刊,设立科研动态报道信息。《英国医学杂志(BMJ)》的“新闻”栏目、《NEJM》设置的“视点”栏目,主要报道医药领域的政策、事件、科研成果等动态新闻信息,便于读者了解比较全面的信息[7]。《中华医学杂志》设有《医学动态》,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的医学科技新闻。《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每年出版一期增刊,介绍科普知识[8]。这些个性化的办刊方式,加深了信息的传播强度和深度,满足了一些用户的个性化、边缘性需求,提高了服务的互动性、高容量性、实用性、时效性。三是学术期刊编辑对内容的主动引领,即在编辑过程中,在不改变原稿基本信息的前提下,根据学术期刊传播的需要,适当加工,赋予新角度、新含义,既引导稿件的内容方向,体现办刊的定位、理念和策划要求,又让读者接受到更加权威、明确、全面的信息。

2注重利用新型传播方式

2.1优质论文优先出版

传播的速度决定了学术期刊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信息传播越快,时间越早,其价值就越大。学术期刊要克服纸质期刊发行周期长、容量有限等不足,实现优秀论文和热点论文的快速传播是吸引读者,扩大传播效果的可行做法。快速传播的做法有:①利用自建网络、合作网络或新媒体在线发表。将学术论文先进行信息化处理,然后在第一时间,实现期刊的预出版。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学术刊物都开设了这样的平台,如Science的“Express”、《Nature》的“AOP”等[9]。②在第一时间将科技期刊论文交给中国知网等优先出版数字平台,可以出版单篇优先、整期优先。排版格式可不同于印刷出版,根据各种数字出版传播载体的特点与优势灵活设定。现在国内通过此数字平台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已有一千多种。③推荐到有影响力的网站或微信平台上,扩大关注范围。例如《煤炭科学技术》就用此方法作为加快传播速度的手段[10]。

2.2发挥新媒体灵活多样的特点

学术期刊要突破单一的文字传播形式,大力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出版平台,将学术信息通过编辑加工形成大众乐于接受的语言文字,配上图片,或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知识信息,使得学术期刊不仅能够满足特定领域读者对高端科研学术信息的要求,也有利于大众读懂专业知识,更加有利于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提升。例如,《柳叶刀》杂志在网站上提供的Podcast能随时收听可下载至iPod的科研进展内容等[8]。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使学术期刊由传统单一的纸质传播模式变成互动式的一对多、点对面模式,大大提升传播效果。

2.3通过网络精准传播

在网络时代,虽然信息传播较快,但信息多而杂,有的网站虽然可以检索,但仅可满足需要时的检索、下载,读者被动了解信息,不能实时知道相关信息。因此,精准推送这种网络个性化服务形式的重要性和优势显现出来[11]。现在,网络精准推送的常见方法有:邮箱;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期刊社安排专人负责,适时发送相关信息,既实现了一对一的精准联系,个性化服务,又扩大了期刊影响力。

3以经营性思维来建设传播力

从传播力的研究来说,存在能力说、力量说、效果说、综合说四种主张[12]。但传媒的传播力就是一种能力,一种传播信息、影响社会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中,传播力就是经营力、营销力、策划力。我们只有站到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设计、营销自己的产品、资源,用经营的思维来营销策划,期刊才能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广。

3.1传播力建设需要策划,主编是第一责任人

传播力的建设并不是孤立的,它贯穿于期刊出版的全过程,传播力建设也需要策划。从办刊的实际和职责规范看,期刊主编是营销策划第一责任人。但我们以前讲的策划多局限于栏目策划、选题策划、稿源策划、发行策划,市场经济下的学术期刊,还应包括为经营需要的各种营销策划,为提升编辑人员传播策划素养而建立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等。在传播力建设中,学术期刊主编需要担任多种角色:在社会活动方面要充当领头羊角色、允洽者角色、社会活动家角色、企业家角色;在决策层面要充当伯乐角色、经营者角色、创新者角色、学者角色[13]。笔者在期刊界工作多年来发现,在现实中很多学术期刊的主编营销策划的素养还亟待提升。当然,主编能直接抓策划更好,不能直接策划的主编要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3.2“做新闻”——发挥科技期刊的本能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学术期刊还是新闻媒介,在办刊中还要坚持新闻意识。在传播力的建设中,学术期刊也要坚持“做新闻”。“做新闻”有两种途径:一是主动策划或参与新闻策划,特别是公益类的社会活动,策划新闻、新闻报道的过程就是科技期刊品牌传播的过程。二是新闻,新闻的对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媒体新闻时,都注明信息源,往往直接注明是来源于某某期刊,对期刊的品牌传播作用十分明显。又因为新闻的内容往往是学术论文的重新编辑,因此对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量的提升都极为有益。学术期刊新闻的途径有:①与大众媒体合作,就是学术期刊向大众媒体提供新闻信息源。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两种媒体的结合是履行学术期刊科普使命的重要途径[14]。在这方面,国际学术期刊界与大众媒体的沟通早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的体系,由编辑约稿、作者撰稿、公共或专一论文新闻网站发稿、记者注册、新闻稿限时禁发制度组成[15]。②与国际知名网站合作。国际上主要有3个在线途径:全球最大的科研论文新闻网站——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EurekAlert系统、自然出版集团网站、英国粒子物理和天文研究理事会创办的Alpha-Galileo系统。③直接在自己的期刊上设置信息栏或在自己期刊网站上、行业网站上,要注意做好标题和关键词,在新闻读题时代和信息碎片化时代,这往往是读者关注、检索的重要因素。

3.3营造好的经营机制是传播力建设的内在源泉

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大小关键在办刊的人,人的素养、能力至关重要。编辑人员要适应期刊网络化环境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出版工作的新方法、新方式、新模式的要求。学术期刊要逐步建立全媒体团队,除了编辑出版人才,还要有网络信息人才和运营策划人才,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学术期刊必须具备这三类专业人才。但从实际中来看,这三种专业人才也是可融合的,即复合型人才[16]。要让编辑向主动销售服务的“编辑—策划—经营型”人才转换,还需要建立一个全员营销的氛围。首先,需要期刊社为编辑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让大家通过学习知道怎么做。其次,需要建立机制,激励大家跨界发展、学习,树立起全员营销的理念。这个机制就是要鼓励大家组好稿、编好稿,鼓励大家策划活动,鼓励大家走出去,必要时形成考核机制、评审机制,对率先脱颖而出的人员予以重奖。再次,树立主编就是主策划、主营销的理念。主编要带头策划活动,带头营销,要为编辑树立营销、策划的榜样。最后,还可通过引进复合型人才,为其他人员树立一个标杆。《中国家禽》实行全员营销,鼓励全员策划,极大促进了期刊传播。

3.4积极推进国际化传播

在“地球村”时代,学术期刊要有国际化视野,积极推行国际化战略,面向全球传播。关于期刊的国际化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包括编委成员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编辑标准国际化、出版语言国际化及论文水平国际化、稿件来源国际化、发行市场国际化、编辑出版效率国际化、论文投稿网络化等[17]。也有人认为,国际化的期刊就要在第一时间报道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体现较高的国际影响力[18]。实际上,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围绕其三个属性,即学术性、媒介性、国家性来展开的。其中,学术性、媒介性是其根本属性,作为中国的学术期刊,国家性也是一个重要体现。不过国家性往往是学术性、媒介性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体现。因此,对学术期刊而言,发展学术性和媒介性是基本任务,所谓编委、评审、作者的国际化其实就是为保证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学术性而服务的,所谓发行的国际化、网络化等则是为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媒介性服务的。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的方法主要有“引进来”“走出去”“做大做强”三个方面。“引进来”主要包括与国际出版商合作,实现编委国际化,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制度,双向匿名评审稿件,组稿国际化,编辑、排版等与国际规范同步,等等。“走出去”主要包括积极创办英文刊;通过提升论文质量来提高国际引用率;提高国际检索率;通过建立专门的国际营销队伍、机构,加入国际发行营销系统来使期刊营销国际化;发挥网络和数据库的作用。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期刊则可以进一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期刊。在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践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办的《CellResearch》在审稿时90%以上选择国外专家,请国际知名专家撰写评论,并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编辑同行交流,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取得了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3.5规模化传播强度更大

在市场竞争中,规模竞争、抱团竞争是一种重要策略。学术期刊加强传播力建设,也可实施规模化策略。规模化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如学术期刊利用自身优势,与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相关高校合作,甚至与知名企业联手,举行学术研讨会,举办前沿性、高层次的国际论坛,举办大型报告会或专家讲座,还可举行学术咨询会、行业培训等活动。二是联合重组。联合重组是学术期刊整合出版资源,从分散走向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路径。集群化可以将小、散、乱的科技期刊有机地整合起来[19]。目前出现的联合方式有联盟、集群、集团三种,联盟是最松散的,相互缺乏约束力;集群相互之间有契约,但未从根本上形成组织管理约束,内部还有同质竞争;集团则有共同的法人主体,实行统筹管理。从整合资源联合发展的角度讲,在数字出版时代集群化出版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期刊联盟和出版集团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在编辑出版、营销策划、物资采购、人员调配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管理,组成统筹协调的出版联合体。实践证明,类似学科的期刊实现集团化办刊效果比较好,特别是通过学会牵头,将同类型的专业学术期刊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同行专业权威数据库。比如,中华医学会整合行业资源主办126种医学期刊,在国内外成为权威性最强、规模最大的医学期刊系列,学会发挥专家云集、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优势,组成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和专家审稿队伍。这些期刊的发行范围覆盖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期与近千种国外期刊交换。中华医学会还通过与全球最大的医学专业出版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合作,把中国优秀的医学研究成果推介到世界。在国外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中,爱思唯尔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发表的论文每年有250000篇,下载量每年高达10亿多。因此,集团化出版还必须上规模,形成品牌,才会在国际上有影响。

4结语

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建设贯穿于期刊出版的全过程。传播的方式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结合各自刊物的特点,顺应时代的变化、读者的要求不断调整。学术期刊在坚持内容为王、抓好编辑质量关的前提下,要立足行业、专业,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学习、研究各种传播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升期刊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建明.新闻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周志懿.媒体竞争:传播力制胜[J].传媒,2006(8):50-51.

[4]刘茜,高婷.学术期刊传播力强化的路径研究: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J].现代商贸工业,2017(33):59-60.

[5]杨克魁,姚亚楠,李中华.重视我国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建设[J].新闻传播,2014(7):79-81.

[6]张婧,余振刚.科技期刊网络增值服务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4):174-178.

[7]吴淑金.科技期刊新闻属性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2(8):108-111.

[8]欧阳菁,黄少华.编辑在提高学术期刊传播力中的作用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4(10):59-63.

[9]汪新红.优先数字出版是提高学术期刊出版速度的一种新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90-92.

[10]代艳玲,朱拴成,杨正凯,等.科技期刊传播质量和影响力提升途径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7,29(3):222-225.

[11]郭媛媛,黄延红,侯修洲,等.通过邮件精准推送实现学术论文高效传播[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227-1231.

[12]张春华.传播力:一个概念的界定与解析[J].求索,2011(11):76-77.

[13]刘明寿.科技期刊主编的角色定位[J].编辑学报,2015,27(6):522-524.

[14]游苏宁,石朝云.应重视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8,20(6):471-474.

[15]贾鹤鹏,赵彦.沟通科技期刊与大众传媒:意义、方法与挑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641-644.

[16]石朝云,游苏宁.科技期刊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编辑学报,2007,19(4):317-319.

[17]赵基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与保障措施[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0(6):83-87.

[18]杨志华.关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154-157.

自然科学杂志范文第6篇

在辛亥革命时期新旧交替的总体格局之下,学术文化领域也呈现出一种新陈代谢的活跃场面。如果说洋务运动和时期近代学术新潮还处于萌芽状态,那么,20世纪初期的10余年间则破土而出,初步勾画出了近代学术文化的风貌,为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其间最突出的表现:一是许多学者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西方学术文化的一般宣传和介绍,而是身体力行,以近代的新型学术理念去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并试图融合中西文化;二是在中国传统学科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产生了“史学革命”、“文学改良”,同时创立了一批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新的学科,在学科分类上逐步和西方接轨;三是进一步发挥了鸦片战争以来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热衷于解决辛亥革命时期的实际问题,使学术研究涂上了很强的功利色彩;四是涌现出像梁启超、章太炎、严复和王国维这样的学术大家,提升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学术水准。这四个方面的交织运作,使辛亥革命时期的学术多变、多元、求新,而较少传世的经典佳作。

晚清的学者多具有较强的反传统意识,对固有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常持批判态度,而注重吸收和应用从西方传入的近代新学去从事学术研究。上海《广益从报》的一篇文章明确指出:中国传统的学术“无一真切实用”,尤其是宋明理学,“空谈心性”,“塞民之智,弱民之力,使天下之士,悉出于空疏无用之一途”。“西儒之言曰:非正义无以谋利,非明道无以计功,此天下之公理也。而董仲舒则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后世泥其说者,至薄事功而不言,浸淫既久,遂开宋学空谈之先声”。所以,要振兴学术,首先要学习西方,抛弃空谈,“倡明实用之学”。[1](第68号)严复则利用他在学术界的影响,一面大力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介绍西方的研究方法,一面批驳旧式的学术传统,呼吁改革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在严复看来,无论是讲义理的宋学还是重考据的汉学,都缺少科学性,于事无补。他尖锐地批评中国学术“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其为祸也,始于学术,终于国家”。他认为,“西学格致,则其道与是适相反。一理之明,一法之立,必验之物物事事而皆然,而后定之为不易。其所验也贵多,故博大;其收效也必恒,故悠久;其究极也,必道通为一,左右逢源,故高明”。[2](第1册,P45)为了传播西方学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严复在辛亥革命时期翻译了8部欧美学术名著。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则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更新自己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他讲他在日本所汲取的新知,如临山荫道上,“应接不暇”,甚至不得不“以今日之我去攻昨日之我”。1902年后,梁启超在思想和学术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开始以近代学术大家的姿态驰骋于中国学术界了。章太炎和王国维同样深受西学的影响,而且善于创造性地将西方的理论和方法中国化,并实际运用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中去。总之,历史推进到20世纪初年,有头脑的学者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更新自己的学理。鸦片战争后60年间那种关于是否应引进西学的激烈论争已经销声匿迹了,代之而起的是怎样引进西学以及如何在融合中西学术的过程当中创造新的学术。对此,王国维在1911年《国学丛刊》的发刊词中有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

“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言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未尝知学者也。……中国今日实无学之患,而非中学西学偏重之患。……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动,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特余所谓中学,非世之君子所谓中学,所谓西学,非今日学校所讲授之西学也”。[3](P72-73)

王国维在这时强调的是,中西、新旧之争已经毫无意义,中国学术只有在中西贯通和融合中才能有新的发展。这表明,在辛亥革命以后的学术界,只有学贯中西的学者才可能是时代的弄潮儿。王国维等人正是看到了这一不可抗拒的潮流,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西学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深厚的中国古典学术文化的优势,以西方新理论和新方法诠释中国古典文化,从而使中国传统学术具备了近代气息,焕发出新的生机。梁启超关于中国学术变迁大趋势的思考以及对先秦诸子和古代学术的研究,成为20世纪初年学术界中一大亮点。章太炎以近念重新研究古代经学,对《春秋》、《左传》、《易经》、先秦诸子学以及汉学、玄学、宋明理学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他在日本办国学讲习班,新论迭出,使鲁迅等一批热血青年为之倾倒。王国维接受叔本华等西方学人的哲学观点和新的治学方法后,在哲学、红楼梦、教育学、古代诗词等领域的研究中成果卓著。严复虽然较少有关于古典文化的学术专著,但他在翻译西方学术经典时所写的许多按语中,提出了不少新观点。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这种以新观点、新方法重新考察中国古典学术文化的新动向,不仅使当时的学术研究面貌一新,而且影响久远。五四时期胡适等人的学术研究以及30年代的新儒家等,基本是沿袭着这个套路走过来的。

中国传统的学科分类是经、史、子、集,基本服务于传统的文史研究。1840年鸦片战争后,不仅单纯的历史和文学研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文史子集的分类也遇到了挑战。随着洋务运动和时期一批新学堂的涌现,一些新的课程如物理、化学、西医、外语等首先出现在教学当中。到了20世纪初年,在废除科举制度和扩建新学堂的情况下,传统的文史研究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史学革命”和“文学改良”,也涌现出不少近代的新学科,从面改变了传统的学术研究格局。洋务时期的“格致学”逐渐演进为自然科学,在学界的地位不断提升;西方社会学也传入中国,为人侧目;西方哲学被引入,逐渐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也问鼎中华,被学者看好;其他如政治学、法学、军事学、地理、天文学等也渐渐萌发了。辛亥革命催生出一批近代新型学科,这不仅为后来的学科发展奠定了根基,而且对中国传统的学术起了较大的分解作用。这应该是辛亥革命时期学术文化变迁的一个不应忽略的重要方面。

辛亥革命时期的学术研究基本是为了“匡国济世”,服务于社会变革的大局。上海的《新世界学报》鲜明地提出学术要为政治服务,为国家尽“匹夫之责”的观点。其《序例》明确指出:“世界之立,文化之成,榷而论之,大要有二:曰政曰学。学者,所以学政也,虽然吾不敢言政。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其尽匹夫之责欤!”[4](1902年第1期)这样的认识,在清末民初带有普遍性,反映到学术领域就是主张从学术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那时的史学、文学、政治学等,无一不是以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即使像章太炎、邓实等人关于“国粹”的研究,也是为了“激动种性”,服务于“反清革命”的政治斗争。辛亥革命时期的许多小说,如《老残游记》、《孽海花》等,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直观写照,甚至连小说中的人物都可以从现实中对应地找到,个别人物的名字还使用了谐音。这种立竿见影式的学术创作,确实对改革现实、发动革命具有促进作用,但却限制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使学术研究在较低的水准上徘徊,难以产生传世精品。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学术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从道咸时期的“经世致用”,到办洋务,再到变法维新,基本都是“急用先学”,将学术研究变成了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式的政治任务,也就是将学术和政治等同起来。所以,近代以来的学术大家,多数是政治家或思想家。辛亥革命时期的学术泰斗,除了王国维是真正的学者之外,梁启超、章太炎、严复基本都是政治家或思想家。这就使学术上的功利倾向无法逆转了。事实上,只有独立的学术研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由精深的学术文化转化成服务社会的应用性的学术研究才会水涨船高,功效显著。近代学术忽视高深的纯学术研究,总是在功利的左右下在浅层次上重复,这不仅影响了学术研究的提高,也使中国向西方文化的学习问题百出,难以摆脱困境。

梁启超、章太炎、严复和王国维作为辛亥革命时期学术界的领袖,其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以及学术个性,自然影响巨大。从总的倾向来看,梁启超善于宏观研究,具有很好的整体把握和提炼能力,而且观点新颖、宣传有力、情感丰富,能够将高深的学术问题以大众易于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加上他主办的《新民丛报》的市场效应,其在知识界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相对来讲,章太炎的学术风格则古典厚重,善于以典雅的文字论述古代学术,在深奥中体现近代精神和时代意义,其治学精神主要影响于上层知识界。他很自信,乃至目空一切,曾扬言:“吾死以后,中夏文化亦亡矣!”[5](P474)不过,平心而论,在中国古典文化的近代转型方面,章太炎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严复虽然是公认的翻译家,但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学术发展功不可没。他在翻译西方经典名著过程中不仅介绍了新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伦理等,而且传播了近代的研究方法,如大胆的怀疑精神和归纳法,严复称之为“内籀之术”,[2](第5册,P1250)也就是西方十分流行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这种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辛亥革命时期起步,后逐步发扬光大,一直影响了几代人。王国维热衷于纯学术研究,尤其是武昌起义后前往日本京都留学,完全醉心于学术殿堂而不可自拔。他政治上虽然日渐后退,但做学问总是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他总是“由疑而得信”,“由博以反约”,在大量的证据基础上提出精辟的论点。[3](P38)对于做学问时的境界,王国维更视之为成败与否的生命线。他写道: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栅处,此第三境也”。[3](P67)

王国维虽然是在评论古诗时以词人的名句讲这段话的,但他强调的是学术创作时境界的极端重要性。这既包括心境、意境,也涉及及个人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方法。诚然,这里着重讲的是高屋建瓴的新角度、精力集中的刻苦精神和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得出的新结论。王国维认为,只有有大境界,才会成大学问家。

总而言之,王国维等四大名家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推进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学术更新。他们虽然切入点不同,学术风格存异,但在突破旧传统的束缚、传播近代学术研究理念、推广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上是完全一致的。辛亥革命时期学术文化的更新,也集中反映在这里。

“史学革命”和“文学改良”是辛亥革命时期学术更新的两朵金花。“史学革命”对传统的旧史学加以揭露和批判,用进化的理念、综合和演绎的实证的科学方法,从历史的叙述中获取新意义,求得新观念。“文学改良”充分肯定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文学价值,使小说成了时代的“宠儿”,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中国文坛;与之相配合,对文言文的批评以及白话杂志的崛起,昭示着文学的语言工具必将有一场变革;而话剧、西方音乐、绘画等的输入和传统戏曲的更新,则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近代化。“史学革命”和“文学改良”,标志着中国传统学术在新时期的变异和新生。

扛起“史学革命”大旗的是梁启超和章太炎,其中尤以梁影响最大。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史学》,揭开了《史学革命》的序幕。梁批评中国传统的史学陈陈相因,缺少生机,至少有四大问题:一是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二十四史实际变成了24姓的家谱,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被置之不理;二是知有个人不知有群体,历史成了少数英雄活动的大舞台,变成了个别人物的兴衰史,百姓和群体完全被排除在外;三是知有陈迹不知有今务,所有的史书只是为死人作“纪念碑”,不能察古而知今;四是知有事实不知有理想,旧史书只注重于单纯的叙事,不能从史实中总结出规律,上升到理性,然后开民智,益国民。这四大问题又引申出两大弊端,即写史“能叙述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6](P1)于是,中国古代的史书难懂、难选择、无启发、少情感,不能起到开启民智、教育国民、服务国家的目的。中国传统的史学已经落后于时代,不能适应近代社会发展变革的需求,必须改革。梁启超具体提出三项革新:第一,历史学必须叙述进化之现象;第二,历史学必须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第三,历史学必须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研究其“公理公例”。总而言之,梁启超是以进化论为理论指导,试图对传统史学进行彻底改革。

章太炎对“史学革命”的看法几乎和梁启超如出一辙。在《qiú@①书》所收录的《哀清史》、《哀焚书》、《征七略》、《别录甲》、《别录乙》、《尊史》和《杂志》等论文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史学观点。他认为传统的旧史学,一是缺乏思想性和理论性,一般记事有余,深入分析不足,更缺少对典章制度的理论概括和演绎,至于史学批评,则基本没有涉及;二是内容单一,缺乏对科技、物质生产、文化变迁的叙述和评论,不能够反映人类文化史的演进过程;三是官修史学为主,无端歌颂太过分,浮夸习气盛而不衰,历史的真实性可疑。为此,必须对旧史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造。章太炎提出的具体办法是:

一、加强理性思考和理论抽象,增加史学著作的思想性和理论色彩,“熔冶哲理,以祛逐末之陋;钩汲眢沈,以振墨守之惑”。[7](第35期)

二、将历史研究和现实沟通,古为今用,既讲明社会政治“进化衰微之原理”,又“鼓舞民气”,面向未来。[8](1902年第13号)

三、扩大史学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讲清楚人类文明史的全貌,应把科技、风俗、宗教、文字、心理等等都加以叙述和研究。

四、要适应史学发展的需要,变革传统的史学体例,增强现实感和方便性,同时吸收西方史学的表现手法,“鉴古知来”。概而观之,章太炎的主观愿望是要扭转旧史学死气沉沉的局面,增加新内容,改革旧写法,使历史和现实结合,让人们在“朝后看”的过程中“朝前看”,察古而知今。

在梁启超和章太炎的影响下,学界出现了批判旧史、呼吁史学革新的潮流。当时的许多杂志,都发表专文,讨论“史学革命”。《新世界学报》发表数篇文章,揭露旧史学的问题,呼吁写人民的历史,讲社会的变化,学西方的史学方法,提高“史官”的社会地位和参政机会。马叙伦在《史学总论》一文中批评旧史学“实一家一姓之谱牒也”。要将这种个人“谱牒”的历史学变为国家和人民的历史学,就要像西方史学那样“莫不以保国伸民为宗旨,简册所垂,动关全族,故其史为全国之史,非一姓一家所得据为私有,此文化之所以日进也”。[4](1902年第1期)有人还提出广修方志,以实现“史者民之史也”,因为“方志者,纯乎其为民史也”。[4](1902年第7期)陈天华还著有《中国革命史论》,以新的革命史观解析中国历史的演变,大胆提出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颇有新意。不过,平心而论,这些观点难免有偏激和不完善的地方。即使如梁启超、章太炎的言论,也并非绝对正确。这里只是从总的倾向来看问题,着重肯定的是他们对旧史学的批判和对新史学的向往。因为,清末民初的中国史学已经到了危机和新生的转折关头,不除旧布新就难以前进,梁启超、章太炎为代表的革新派,恰好充当了催生的“产婆”,使传统的中国史学发生了新的飞跃。

在批判旧史学的过程中,梁启超和章太炎互致信函,商讨按照新的理念写一部新的《中国通史》。章太炎的具体设想大致为:通史必须通,要上下千古,浑然一体,从中提炼新理论、新思想,不要一朝一代地罗列;将典章制度的研究作为重心,“心理、社会、宗教诸学,一切可以熔铸入之”;帝王和人物不作为中心,要有所选择,只讲其中最重要者;要阐明社会的进化和政治变迁的原因及其走向;通史体裁要创新,要自成体系,特色鲜明;“全书拟为百卷,志居其半,表记、记传亦居其半”。[5](P139-140)梁启超基本赞同章太炎的看法,立刻身体力行,在办《新民丛报》之余给青年才俊讲授中国历史,并将讲稿草写为《国史稿》(即中国通史),到1904年已达20余万言。遗憾的是,梁、章因政治活动频繁,社会交往太多,兴趣太广,撰写一部中国通史的构想终未实现。但是,夏曾佑从1904年开始,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编写了全新的《中国古代史》。该书原名《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仅完成从上古到隋朝的写作,但由于理论新、内容新、体裁新,被看作“史学革命”的标志性成果。该书突破了传统旧史的束缚,以进化的观念、社会变迁的理论,系统论述了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它将中国历史分为传说到周初的上古之世、秦汉至隋唐的中古之世、宋至清末的近古之世等几个时期,同时特别注重社会转变时期的研究,对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用墨甚多,见解也新颖独特。该书还注重典章制度的分析、社会生活的考察以及民族的形成、思想的递进、风俗习惯的变异等的评说,在内容上令人耳目一新。在体例上,该书首次使用篇、章、节来编排,前后连贯,又相对独立。即使在文字叙述上,也革新求变,和旧史书大相迥异,创造了一种新的史书文体。总之,《中国古代史》是近代新史学的拓荒之作,昭示着中国新史学的开始。令人遗憾的是,像这样的扛鼎之作,在辛亥革命时期寥寥无几。实事求是地讲,辛亥时期的史学界是学理的解放和革新的时期,而不是高水平的史学繁荣期。

“文学改良”和“史学革命”大体相近,只是涉及的面更广泛一些。1902年,梁启超在他创办的《新小说》杂志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标志着“文学改良”的开始。梁启超一反中国传统将小说归为文学的“末流”及认为小说“诲淫诲盗”、于世“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不正确看法,高度评价了小说的社会功能。文章一开头就明确指出: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支配人道故”。[9](1902年第1期)

梁启超此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批有影响的学界名流纷纷著文赞同和发挥梁的论点。夏曾佑在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杂志上发表了《小说原理》,把欧美、日本的强盛都归之为小说的发达。其中说:

“欧美化民,多由小说;扶桑崛起,推波助澜。其从事于此者,率皆名公巨卿,魁儒硕颜。察天下之势,洞人类之颐理,潜推往古,豫揣将来,然后抒一己之见,著而为书,以醒齐民之耳目。或对人群积弊之下砭,或为国家之危险而立鉴。揆其立意,无一非裨国利民。支那建国最古,作者如林,然非怪谬荒诞之言,即记污秽邪淫之事。求其稍裨于国,稍利于民者,几乎百不获一。夫今乐忘倦,人情皆同。说书唱歌,感化尤易。本馆有鉴于此,于是纠合同志,首辑此编”。[10](1903年第3期)

正是认识到了小说如此强大社会功能,学界许多有识之士才开始大办小说杂志,全力投身小说创作,同时大量翻译欧美和日本的小说作品,一时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小说大繁荣。那时有影响的小说杂志就有近20种,而且涌现了公认的《新小说》、《小说林》、《月月小说》和《绣像小说》四大权威杂志。小说的种类也层出不穷,什么政治小说、社会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公案小说、侦探小说、军事小说、言情小说等应有尽有。1908年后鸳鸯蝴蝶派的出现,进一步将言情小说推向了高潮。据权威人士统计,辛亥革命时期的单行本小说“至少在两千种以上”。[11](P197)在小说潮的带动下,产生了公认的《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和《孽海花》四大谴责小说,这标志着那时的小说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并显示出新的特点:

一、在创作思想上坚持批判现实主义,贴近社会现实,反映社会问题,揭露官场及生活中的各种丑恶现象,提倡社会改革,向往美好生活;

二、在创作手法上,多吸收《儒林外史》的表现手法,以短篇凑长篇,用许多相对独立但内容相近的故事合为一本大书;

三、在艺术成就上显现出急就章的倾向,多数作品艺术性不高。急速变化的动荡社会,反映在小说创作上也是十分浮躁,求快而欠磨炼,难以产生学术精品。但是,从中国小说历史长河去观察问题,辛亥革命时期是最关键的一个转折时期,由此才进入了新小说的腾飞期。

与小说繁荣互为表里的是诗歌、戏曲、音乐的新飞跃。戊戌维新时期突起的“诗界革命”,在辛亥时期又进一步发展,诗歌的爱国倾向和现实主义精神更加昂扬。黄遵宪、丘逢甲为代表的“新学诗”十分流行。设立于苏州的南社兴旺发达,还在各地设立了越社、辽社、淮南社等分社,聚集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新知识分子,所创作的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而戏剧的繁荣,又促进了诗歌及文艺创作的发展。1904年出现了近代第一个戏剧专业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以此为阵地,努力宣传戏曲的社会功能,大力呼吁组织“梨园革命军”。陈独秀著文指出:戏曲是“社会改良的不二法门”,“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9](1905年第14期)在陈去病、汪笑侬、李叔同等一批戏曲改革者的积极推进下,不仅传统的京剧和地方戏在清末民初有较大发展,而且在1907年,随着“春柳社”、“春阳社”、“进化团”等话剧社团的涌现,话剧被从日本引入了中国,给中国戏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此同时,西洋音乐、绘画等也涌入中国。尤其是1907年音乐课正式进入新式学堂之后,伴随着学堂歌曲的发展,音乐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虽然那时的学术界还来不及对这些新生事物加以深刻的学理上的探讨,有学术价值的论著并没有出现,但这毕竟给文艺界注入了新鲜血液,是值得庆祝的一件幸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改良”新潮的冲击下,中国最早的文学史也应运而生了。1904年,20多岁的北大教授林传甲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编写出了《中国文学史》,观点和方法虽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却是中国文学史的开山之作。几乎与此同时,黄人用了7年的时间,在1910年完成了内容新颖的《中国文学史》,被学界视作研究文学史的奠基之作。该书受西方文化和“文学改良”思潮的影响,以进化论为指导,比较系统地评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改变了不少传统的观点,给小说以一定的地位,同时吸收了西方的美学理论,提出文学的真谤就是追求真、善、美,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求真明善”。[12]五四以后的文学史论著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这部文学史的影响。比黄人取得更显著成果的是王国维。他应用西洋哲学重新研究《红楼梦》,于1904年发表了《红楼梦评论》,认为该书的主旨是“写人生男女之欲”,“及如何解脱之道”,“其中人物,多为此欲所困苦,贾宝玉初亦备尝男女之欲的苦痛,其后弃家为僧,否认生活之欲,是为解脱”。[3](P33)在王国维看来,人生即欲望;欲望即生活;人的欢乐痛苦皆由于欲望所致。而一切欲望之中,男女之欲压倒一切。《红楼梦》的高人之处就在于将此高深的哲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论一出,开辟了研究《红楼梦》的新视角,为许多人所赞许。1910年,王国维又完成了他的不朽名著《人间词话》,以其独特的美学思维,按照“意境”的基本思路,从“自然境”、“心境”、“心物境”等多个侧面轻松自如地评说了中国诗词的演变历程。1913年,王国维写就了《宋元戏曲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在追述了宋以前的戏曲渊源之后,对宋代的滑稽戏、小说杂戏、乐曲以及元杂剧、元剧的结构等作了全方位的阐述,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经典之作。时人评论此书是前无古人,“虽不敢云后无来者”,但想超越极为困难。[13](第1卷第3期)平心而论,王国维这些学术成就,不仅初步奠定了他崇高的学术地位,也为辛亥革命时期的学术界增加了新的亮点。

中国近代许多新学科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初步确立的,例如社会学、哲学、教育学、军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即使像自然科学领域的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等,虽然出现较早,但比较规范的学术研究,也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才起步的。这些新学科,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起了意想不到的分解作用,也为中国学术的发展增加了新内容,推进了中国学术的近代化进程。

1.社会学。早在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已经注意到了西方的社会学,并零星地有所介绍。严复1898年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取名《群学肄言》,发表在天津的《国闻报》上,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标志。但此书1903年才由文明编译局出版。而章太炎所译的日本人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则在1902年由广智书局出版,较严复将社会学译为“群学”来讲,章氏的社会学影响面要广得多,并最后被全社会所接受。章太炎对社会学情有独钟,认为找到了一个研究社会的新的途径,他和梁启超讨论编中国通史时,曾主张广泛吸收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他在《社会学自序》中称:

“社会学萌芽,皆以物理证明,而排拒超自然说。……其说以社会拟有机,而曰非一切如有机,知人类乐群,亦言有非社会性,相与借动,卒其祈向,以庶事进化,人得分职为侯度,可谓发挥通情知微知章者也”。[5](P138)

这种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确打开了人们的新思路。所以,社会学在清末民初迅速传播。就在1902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有贺长雄的《族制进化论》,1903年又出版了市川源三易的《社会学提纲》,1911年还有一本《社会学》问世。与此同时,不少报刊经常出现介绍和研究社会学的论文。1906年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学堂要设立社会学的课程,1908年在上海圣约翰大设立了社会课程,聘请一位美国教授讲授。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设社会学课程,1916年章太炎的学生康心孚被聘为北大社会学教授,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学的学术地位。清华学堂在1917年也设立了社会学课程。个别的留学生如朱友渔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于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他所写的博士论文《中国的慈善事业》,颇有见地。留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陶孟和,师从著名社会学家霍布浩斯和韦斯托马克,著有《中国的乡村与城市生活》,归国后任教北京大学,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重要领头人。到30年代前后,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其发源点则是辛亥革命时期。

2.哲学。传统的中国学术研究虽然早已包含了哲学的内容,但并没有明确提出一个系统的哲学研究门类。哲学真正作为近代的新型学科,起源于清末民初。这是西方哲学逐步传入的结果。据现在所掌握的较为可靠的资料来看,西方哲学最早传入中国,始于1595年利玛窦在《天学实义》里将欧洲哲学翻译为理学。1623年,艾儒略在《西学凡》一书中,同样将英文的philosophy翻译成理学。此后的三百余年间,虽然也有一些书籍把西方哲学译为“性学”(超性之学)、“爱知学”、“智学”等,但理学最为流行。最早将哲学一词介绍到中国来的是黄遵宪。他在1885年初刻本的《日本国志·学术志》里,讲到日本东京大学的学科分类时,使用了“哲学”一词。[14](第32卷,P10)1898年康有为在上奏光绪皇帝的《请开学校折》中也使用了“哲学”一词。1899年6月出版的《清议报》第23期,报道了梁启超在东京参加日本哲学会的消息,梁还在会上介绍了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泰西哲学”的情况。后来在梁启超的论著中,“哲学”一词的使用就习以为常了。到1905年前后,许多中文报刊都较多地采用“哲学”这一术语了。

“哲学”一词,本为日本人西周助所创。1870年,他在给学生讲解西方哲学时指出:“哲学是诸学的统辖,诸学皆一致归哲学统辖”,哲学是“诸学之上学”。[15](第4卷,P145)由于这个概括比较合理,迅速为日本学界所采用。赴日的中国外交官、学者和留学生也受到了影响,把“哲学”一词介绍到了中国,很快为社会所接受。清政府甚至把哲学看作传播自由、民权的有害之学,在1903年制订的《学务纲要》中公然删掉了哲学这门课程,禁止在大学堂开设。为此,王国维著文反对,指出哲学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宣布“哲学非有害之学”。[16](第3卷,P47)与此同时,王国维、蔡元培等努力钻研哲学,为中国哲学的勃兴奠定了基础。王国维早在1899年就开始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注意研究德国哲学,深受叔本华的影响。1902年翻译了日本人桑木严翼的《哲学概论》,同时译有《哲学小辞典》。1903年后,他陆续写出了《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叔本华与尼采》、《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国朝汉学派戴、阮二家之哲学说》等论著。他深深为哲学的深奥所吸引,称哲学为“伟大之形而上学”,又常常为哲学的艰深所困惑,称哲学“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3](P38)1905年后,他虽然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文学方面,但其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奠基之功是显而易见的。蔡元培较王国维早一两年钻研哲学,自称“丁戊之间(1897-1898),乃治哲学”。[17](第1卷,P126)他也对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研究有素。他在1901年就,把哲学视为所有学科的“统合之学”。1903年又写出了专著《哲学要领》,对哲学的源起、定义、总念、类别、方法、系统等作了全面的论述。他认为哲学是“形而上学”或“太极之学”:

“自科学观之,则哲学者,科学原理之原理也,故为科学之科学,亦谓太极之科学。其所以太极者,有三证焉:

一、关于形。形者,自人间之知识比较而得之,而哲学则包举一切之知识也。

二、关于质。质者,即万有之现象而归之原质之所表示,然而此原质者,又不过一本质之所表示,哲学者之所以发明此本质者也。

三、关于知识之主体。对于客体而为主体,此对待世界之言也,准于哲学之原理,则此主体者,亦其本质所表示之机关而已。是故哲学为太极之科学”。[17](第1卷,P179-180)

在20世纪初年,这是对哲学最清晰而完整的概括。它标志着哲学这门新型学科已经为先进的中国学者所掌握,民国初年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就顺理成章了。

3.教育学。教育学在20世纪初年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和大量新学堂的涌现,研究教育的杂志和图书、论文逐渐增多。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1901年,王国维主编了我国第一份教育专业杂志《教育世界》,对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学研究的范畴、教育宗旨、教育体制、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教师素质、学校管理等都进行了研究,还就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先大量办小学、还是努力建大学展开了讨论。此后又涌现了《教育研究》、《教育》等有影响的杂志,使教育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教育研究》由江苏教育会创办,他们一边定期开教育研究的学术讨论会,一边在该杂志刊发学术论文,讨论的问题不仅广泛,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黄炎培等著名教育家的影响下,将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教育》是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的专业杂志,重点介绍日本和西方的教育理论,同时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提出建议,有不少新的创意。民国初年,教育学的研究又有较大的进展。

4.军事学。近代军事学的真正确立也在辛亥革命时期,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时期虽然介绍了一些西方的军事理论,也有一定的军事实践,但并没有对近代军事学展开研究。清末民初,大批留日学生学习军事,蔡锷、蒋方震等于军事学颇有造诣;黄兴等近代军事家的涌现,为军事学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武备杂志》、《武学》、《军华》等专业研究杂志的涌现,直接推进了学术上的研究。《武备杂志》是北洋武备研究所所创办的一个学术刊物,专门研究军事理论、部队编制、武器装备、部队演练、军事教育等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注意介绍日本、德国的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情况,直接服务于北洋新军的编练。《军华》创刊于1911年,为北京的军国学社所办,专门研究军事战略和军事技术,所刊《对于西北边防之研究》、《统计与军事之关系》等学术论文,至今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武学》创办于日本东京,集中反映了弥漫于留学界的军国民教育思潮。该刊除大力宣传“以军强国”、“人人皆兵”的政治观念外,还着力进行具体的军事教育、军事技术、军事武器和战略战术的研究。如《骑兵战术论》、《步兵教育之绪论》、《海军战术论》、《炮兵使用之原则》、《说宪兵》、《军舰之类别及性能概论》、《战时给养说》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表明,那时的军事学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5.政治学。政治学在近代起步较早,从一定意义上讲,早期改良主义以及戊戌维新派的政治改革都涉及到了政治学的许多问题,包括孙中山的一系列政治主张,也属于政治学研究的范畴。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认真探讨政治学的基本原理,还是起源于20世纪初年。1900年后,大批留日学生对政治和法政的研究以及立宪运动的具体推动,使政治学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学术深度。从《政法学报》和《法政杂志》两份学术刊物来观察,其研究范围,一是对西方和日本的法政理论加以介绍和评论;二是对政治体制、宪法、三权分立、基本法律等加以具体地探究;三是结合中国的实际,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游戏规则和一些法规。其中强调最多的是三权分立和以法治国。《政治学报》的一篇文章讲:

“有宪法则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各有应享之权力、当尽之义务,两不相侵,而国本斯固矣;有行政法则官不能滥用职权以自私,民亦不能违反命令以自便,朝政乡治,互相联络,而机关斯灵矣;有刑法则犯罪者知所儆惩,被犯者得以昭雪,社会无破坏现象,而秩序斯立矣;有民法则民间事事物物,各有当循之规则,无论智愚强弱,皆不能有所异同,则人权斯平矣;有商法则交易一准信用,不能有虚伪之迹,而实业斯兴矣;有诉讼法则原、被告得各尽其情,不能有隐蔽之患,而刑法斯中矣”。[18](1903年第1期)

这样的研究具有现实感和学术深度,为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自然科学。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讲,自然科学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普及面要更广一些,刊发的学术文章也更多一些。这和近代中国人关注西方自然科学较早有一定的关系。洋务运动时期新设的20多所洋务学堂都开设了自然科学的课程,也创办有《格致汇编》等杂志,虽然没有形成气候,构建为一个新的学科,但打开了“格致学”扎根中国的通道。辛亥革命时期,一些有见识的学者如蔡元培、王国维等都一致同意把格致学改称理学,这相对科学,更易为社会所接受,客观上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传播。同时,在各类新学堂中普遍开设有理学方面的各门功课,大大推进了自然科学的学习。一批自然科学杂志的涌现,将学术研究和科学普及向前推进了一步。

从表中不难看出,这些杂志涉及数学、医学、天文地理、铁路工程、气象学等许多方面,那些综合性杂志则包括了数理化、生物、医学、工程等各个领域。其中涌现了《科学世界》、《理学杂志》、《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科学》、《清华学报》等较有影响的权威杂志。尤其是《科学》杂志,一直坚持到了今天(1949年后改名《中国科学》,是理工方面最具权威的杂志),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透过这些杂志,可以发现清末民初在理工方面已经突破19世纪末单纯介绍国外科技的局面,开始向学术研究迈进。这标志着中国自然科学已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学科。不过,当时的不少论文,还是较多地关注科学救国,致力于人文关怀,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的社会理念。《科学世界》的一篇文章明确指出:

“通世界万国,有急剧的战争,有平和的战争,或战以工,或战以农,莫不待助于理科。是故,理科者,实无形之军队,安全之爆弹也。凡国于斯土者,能战胜于斯,则其国强,其民富;不能战胜于斯,则其国弱,其民贫。生存竞争将于斯卜之,优胜劣败将于斯观之”。[19](1903年第1期)

《亚泉杂志》的一篇论文讲得更具体:

“航海之术兴,而内治、外交一变;军械之学兴,而兵政一变;蒸气、电力之机兴,而工商之政一变;铅字、石印之法兴、士风日辟,而学政亦不得不变。”[20](1900年第1期)

自然科学杂志范文第7篇

大学新生在刚入学初期由于刚刚进入新的环境,接触到新的人群,难免产生孤独感和距离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使大学生在短期内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麻烦,在这段时期,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及交往至关重要。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关系,还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如交互性原则、强化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交往原则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无论人与人之间亲密或疏远,敌对或友好,都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人际关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建立健全的人格,有益于身心健康。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有许多的研究关系证实,人际关系不好的人,或者有一定心理问题,缺乏良好人际关系的人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2倍。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最为明显。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着人的健康发展,而采用积极的方式提高自我的发展水平,应对方式的不同则影响人的情绪状态。大学新生刚刚入学,面对新环境会产生各种适应性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心理问题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这些问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而此时恰当的应对方式是缓解情绪的紧张感、使心理状态保持平衡的有效方法,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可以反映出心理的成熟程度。面对这些心理问题,迎面而上,寻找方法来解决,属于积极的应对方法,可以减轻焦虑等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程度,而一味逃避掩盖问题,或者沉浸在自责悲伤的情绪中,不但不能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使这些问题在无形中逐渐扩大,逐渐发展成心理疾病,逃避与遮掩属于消极的应对方法。消极的应对方法虽然可以暂时使大学生回避问题,但实际上问题仍然存在,一旦问题重新爆发,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问题与灾难。因此,大学新生在面对人际关系的问题时,采取合适的、合理的、积极的应对方法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应对措施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甚至走入社会以后人际关系的和谐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但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平衡调节的方法,同时更应该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心理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常见的人际关系及交往原则

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后会重新建立一些新的人际关系,在大学中会形成几种常见的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舍友关系、朋友关系等。这些常见的人际关系伴随着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师生关系是在学校中的一种典型的人际关系,它是以教与学为纽带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大学校园中,师生关系往往是一种需要型的互补提高,需要的互补提高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前提下,教师以传授知识为需要,而学生则以学会知识为需要。学生越是尊重老师,越认真学习知识,师生关系和谐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师生关系交往中,学生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谦逊的学习者的姿态去认真学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学关系也是在同一所学校中形成的关系,同学关系在以后步入社会时总会成为我们留恋的关系,成为最深刻的记忆,学生时代深厚的同学情谊极有可能成为值得我们留恋一生的珍贵的感情。因此,在大学期间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给彼此心中留下一份完美的感情回忆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对大学生来说摆正心态,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在积极健康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构建同学关系也成为重要的举措。另外,朋友关系是人在任何人生阶段都离不开的一种关系。朋友关系是兴趣爱好、理想情操、思想观点比较接近的人们以情感为纽带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朋友按照亲密程度的区别可以分为伙伴、好友、挚友等几种形式。良好的朋友关系可以使我们避免孤独,使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不至于孤军奋战,使我们在欢乐悲伤失望时,有人能够分享。朋友关系对我们的发展极为重要。而要保持朋友关系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在与朋友交往中保持恰当的距离,尊重朋友的隐私,尊重朋友的选择与观点,在求同存异中保持友谊的平稳健康发展。

在人际交往关系中,有几种交往原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如交互性原则、强化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等。心理学上大量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与相互支持。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希望别人支持自己,喜欢自己,但我们必须明白,任何人不会无缘无故接纳我们,让别人尊重自己喜欢自己的前提是你同样尊重别人喜欢别人,这是一种交互的人际关系的交往原则。在人际关系中,喜欢与厌恶,亲密与疏远都是相连的,是一种对等的情感。另外在人际交往中还应该注意的是强化原则,强化原则表明,我们喜欢对我们做积极的正面评价的人,而讨厌对我们做消极评价的人,因此在人际交往关系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多做正面的评价,使优处更优,弱化缺点,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些原则也提示我们,在人际交往关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应用合理的原则使心理调适到积极的状态,对我们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

三、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构建方法

大学新生由于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能合理调整心理就会出现如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影响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帮助并且引导学生走出心理的迷茫区,使其了解自我、阅纳自我、提升自我是关系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措施。在大学中,高校应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高等学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开展心理咨询,并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阳光地生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会使学生一生都受益匪浅,因此,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人际交往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高立,孙海娅,国洪福.医学院大学新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

[2]李巧巧.生活事件和防御方式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廖峻,周波罗,承大学.新生应对方式与宿舍人际困扰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自然科学杂志范文第8篇

一、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中的中国成员

1.荣誉会士吴国雄,天气和气候动力学家,出生于1943年3月20日,广东朝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男,1943年3月生,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1979年到1983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和研究,获博士学位。1983年至1984年应聘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工作,为访问科学家。1989年至1991年受聘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GFDL,任高级访问研究教授。一直从事天气动力学,大气环流动力学,气候动力学的研究。1993~2000年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主任,现为LASG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IAMAS委员会主席,中国IUGG委员会副主席,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执行局副主席,国际联合科学委员会(JSC)委员,Adv.Atmos.Sci.科学杂志主编。曾任国际“气候变化和可预报性计划(CLIVAR)”科学指导小组成员,“全球能量和水分循环试验计划(GEWEX)”科学指导小组成员。吴国雄在天气和气候领域的研究中成果颇丰,主要贡献如下:在国际上首创倾斜涡度发展(SVD)理论;证明了创新的原始方程中的无加速定理;证明了大气运动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的调配率;系统研究大地形的动力和热力总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首次证明区分地形不同作用的“临界地形高度”,指出亚洲季风爆发应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创新性气候动力研究,揭示中高纬度和热带海洋气相互作用差异的机理及厄尔尼诺影象台风频率的机制;发展饱和湿空气动力学等。2012年的英国皇家气象学会理事会上,中科院大气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国雄院士被理事会成员一致推选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不仅认为吴国雄的当选反映了他在国际气象舞台上所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还对吴国雄与英国气象界的密切合作交流给予高度认可。

2.会士(1)叶笃正。气象学家,出生于1916年2月,天津人。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是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早期从事大气环流和长波动力学研究,继C.G.罗斯贝之后,提出了长波的能量频散理论,是对动力气象学的重要贡献。50年代,他和Flohn分别独立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热源的见解,由此开拓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研究。1958年与陶诗言等提出了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笥突变,引出对此一系列的研究。60年代对大气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自70年代后期起,从事地-气关系和从事并倡导全球变化的研究,是“八五”国家重大基础项目《我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预测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叶笃正在国内外共145篇,专著12部(1945年-2003年)。其中被SCI核心刊物收录18篇,共被引用520次;国内论著136篇被引用743次(1989年-2001年)。1982年,当选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由于叶笃正的杰出贡献,他曾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于1995年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2003年被世界气象组织授予第48届国际气象组织奖(IMO)。(2)李建平。研究员,男,1969年5月生。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李建平研究员在非线性气候动力学与可预报性、环状模及其影响、季风动力学及其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成果被称为“李定理”、“李-曾指数”、被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业务使用及《自然》(Science)杂志评为“研究亮点”。现任国际气候学委员会委员(IC⁃CL),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ICDM)委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2010年,当选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

3.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主编周天军,1969年生,山东龙口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气候模拟、海气相互作用、亚澳季风变率和东亚气候变化研究。周天军主要学术成果有:围绕东亚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机理,系统开展季风变率模拟研究;围绕东亚季风和亚澳季风年际变率的机理,揭示对应ENSO衰减年和发展年的两种东亚季风年际变率主导模态及其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合作发展多圈层耦合的LASG/IAP气候系统模式、LASG/IAP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系统开展东亚气候变率分析诊断研究等。应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QuarterlyJournaloftheRoyalMeteorologicalSoci⁃ety(简称QJ)主编、利兹大学地球和环境学院DougParker教授的邀请,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天军研究员担任QJ的编委,任期5年。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QJ的编委会组成,包括两名主编(ChiefEditor,目前由利兹大学DougParker教授和牛津大学LesleyGray教授担任)和大约25名编委(AssociateEditor,简称AE)。AE的职责是为来稿指定审稿人、负责对每一轮评审结果向主编提供建议。

二、我国气象科研组织的成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成果(1)重视科研创新能力,使科研能力得到提升。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中国气象局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罗云峰认为:气象现代化工作的重点任务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领。“一院八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近两年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科研能力得到提升,科研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2)科研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为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是科研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评价各科研院科研成果的指标之一。改革后的“一院八所”无论是课题总经费还是科研人员人均课题经费都有了较大的增加。“一院八所”之一的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课题经费变化也反映了这一趋势:课题经费从1999年的82.1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1078.8万元。

2.存在问题(1)与人民联系不够紧密。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之所以能存在许久且成为世界顶尖气象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以吸引世界各国优秀气象人才的加入。英国皇家气象学会的本质是气象慈善组织,其组织没有法定收入,非常依赖其成员和支持者通过订阅和捐款来支持其慈善项目的工作。与之相比,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显得比较单一。气象科研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但在我国,气象科研事业鲜为人知,气象科普体系不健全。从资金来源看,我国的气象科研事业几乎完全由政府投资,很少有来自社会捐助,这对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在我国,虽然有如吴国雄、叶笃正一般心系祖国气象事业的伟大人才,但气象人才对于气象科普工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我国目前也没有成熟的、相对完备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机制,还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问题:气象科普队伍建设体制不完善;气象科普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原创内容少,缺乏创新意识;体制制约,人才未尽其用。(2)科研成果整体水平不高。我国科研成果整体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篇数较多,但高质量论文少,被引用次数少;另一方面,科研成果与业务的联系不紧密。从2009年到2014年,我国与气象有关的全部期刊论文有38336篇,从这个数据看,我国气象科研发展是发达的,但其中SCI和EI论文只有1001篇,只占全部论文的2.6%,而且很多科研成果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从总体上看,我国气象科研与为提高气象业务应用水平和拓展服务领域提供科技支撑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所所提供的科研成果数量还不能满足多轨道气象业务的需求;一些科研成果的质量不能满足业务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