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西医杂志范文

中西医杂志范文

中西医杂志

中西医杂志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膝痹病患者;改善症状;生活质量;分析探究临床效果

膝痹病即是西医学中所认为的退行性骨关节病损伤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变[1]。膝痹病症多发于老年人群,该病的护理难度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从而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情况产生影响[2]。本文分析将中医护理应用于膝痹病患者,探究该护理方法对患者病症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程度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择取的96例临床资料为河南省中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治疗的被诊断为膝痹病患者,随机将其分均为为两组,即分析对照组48例患者,分析研究组患者4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情况如下表1提示,组间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即P>0.05,无统计学方面的价值,可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探究。1.2护理方法给予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方式,给予分析研究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分析对照组[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给予患者日常护理干预;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等。分析研究组:一是给予患者拔罐及针灸等治疗后,再辅以中药护理干预[4]。二是针对患者不同膝痹病病症类型施以不同的中医学护理干预[5]。①对于肝肾亏虚型患者,主要给予其补气血,温水送服药剂为主,同时确保患者得以充分的休息。②对于风湿热痹型患者,主要给予其祛风除湿,疏通络护理,以凉水服药。同时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勤休息,且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适量运动。③对于风寒湿痹型患者,以中药清洗患者患处,祛风散寒,起到驱寒止痛之功效,口服中药汤剂以温水送服;指导患者以温热饮食为主,可适量饮酒;为避免患者病情加重,佩戴护膝以确保膝部保暖,采用软枕将患者膝部抬高,保证患者膝关节严格制动;当患者膝部出现疼痛时,应向主治医生立即汇报,及时治疗。三是指导患者功能锻炼[6]。重点是静态锻炼患者股四头肌,如。卧屈膝训练、侧卧提腿训练、直腿抬高训练,每次训练二十五分钟,每日进行三次。当患者的疼痛感觉明显缓解之后,可以在平稳的地面每天慢走四分钟,以患者身体微微发汗为宜,但切忌剧烈运动,特别是严禁消耗性动作,如半蹲、膝关节三百六十度旋转等。四是日常护理重点[7]。嘱咐患者将体重控制在适宜值;鼓励体型肥胖患者进行减肥锻炼,以减少因体重过重对关节造成的磨损;避免长期卧床等。1.3观察指标经治疗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1)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住院天数情况。(2)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1.4统计学方法观察分析所用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相亲数据据均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录入、统计及分析处理,以P<0.05,表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住院天数情况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及住院情况如下表2所示,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分析对照组患者,且P<0.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2.2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满意度如下表3提示,分析研究组患者高于分析对照组患者,且P<0.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3讨论

从以上分析探究可知,中医学认为膝痹病属于骨痹的一个部分,其发病部位多位于胸腰、膝踝关节等,且主要集中于3讨论从以上探究可知,银屑病为临床常见慢性炎症疾病之一,具有病情复发率较高的特点,主要特征红斑和鳞屑,冬季时病情会出现不同程度加重,多发病于青壮年[6],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及心理健康。目前临床对于银屑病的治疗没有特效方法,通常是通过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以控制和改善患者病情为主,但单纯采用二者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均出现较高的复发率。本次分析探究中,分别对所选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显示,接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联合治疗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治疗后的复发率(2.0%)均较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西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0%)、治疗后的复发率(14.0%)明显更优。由此提示,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对于降低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7]。综上所述,对于银屑病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临床治疗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推广[8]。参考文献[1] 龙华晴,陈李,闭丹丹,覃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06):839-840.[2] 许灿龙,蔡瑞康.蔡瑞康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04):373-375.[3] 王昌郁,刘琦,田绍巍.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临床对照研究的循证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273-274.[4] 左培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78例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3):180.[5] 李奇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5):10894.[6] 李耀刚.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3):77[7] 唐胜利.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5):174+177.[8] 李芳梅,杨志波.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分析[J].河北医学,2014,20(04):532-535.(上接第232页)老年人群。其发病主要是由于病患长期受外伤影响,使其肝肾功能变弱,自身免疫力下降,这时风寒湿气极易进入体内,导致气血和经络阻滞,最终诱发痹阻关节[8]。本次分析探究中,分别给予所选患者施以不同护理干预,经治疗后显示,接受传统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方式的分析研究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而接受传统护理干预方式分析对照组患者略差一些。结果提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上所述,将中医护理应用于膝痹病患者,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该护理方法对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9]。

参考文献

中西医杂志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等因素影响,血压一过性上升,导致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嗜睡、昏迷等临床症状,病情危急,需要立即予以治疗[1]。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年龄跨度以50~70岁居多,且男性多于女性,疾病高发季节为冬春季[2]。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目前以内科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为主,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前提下,降低神经功能残疾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0名,女20名,年龄为45~60岁,平均年龄(510±05)岁,内囊出血患者10例,皮质下出血患者15例,小脑出血患者10例,双侧或弥漫性出血患者15例;观察组男31名,女19名,年龄为46~65岁,平均年龄(550±08)岁,内囊出血患者11例,皮质下出血患者16例,小脑出血患者11例,双侧或弥漫性出血患者12例。两组患者年龄等方面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加强护理,控制血压、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药物止血等。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疗法,急性期阶段,予以活血涤痰汤中药汤剂口服,药物组成包括红花、钩藤、赤芍、生大黄、川芎、夏枯草、天麻、桃仁、枳实、胆南星、桔梗、麝香、大枣。稳定期阶段,予以补阳还五汤中药汤剂口服,药物组成包括黄芪、鸡血藤、赤芍、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生地黄,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一致。

1.3观察指标

血肿吸收情况:医护人员将头颅CT报告结合多田公式进行计算。出血量(V)=a×b×c×1/2。a:最大血肿面积层面血肿的最长径;b:最大血肿面积层面上与最长径垂直的最长径;c:CT片中出现出血的层面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满分45分,得分越接近满分,说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反之神经缺损程度较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五级分级法,分别是Ⅰ级、Ⅱ级、Ⅲ级、V级、Ⅵ级,级别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差,反之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血肿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ADL分级Ⅰ级20例、Ⅱ级10例、Ⅲ级9例、V级8例、Ⅵ级3例,对照组患者中,ADL分级Ⅰ级11例、Ⅱ级6例、Ⅲ级13例、V级10例、Ⅵ级10例,观察组Ⅰ、Ⅱ级总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发作时,脑部氧气供给不足,血液无法上供大脑,脑组织发生水肿,颅内压力急剧上升,患者脑部组发生病变形成脑疝,生命存在危险。目前临床医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是通过降低颅内压、消除血肿、改善脑部供血供氧等原则来达到治疗目的,予以常规治疗后,患者生命得以延续[3]。本文对照组患者均予控制血压、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药物止血等常规西医治疗,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得到一定改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神经功能损害。但是在关于脑出血血肿的治疗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部分临床医师认为止血药物的确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肿扩散问题,但是在止血的同时不利于淤血的消散。另一部分临床医师认为应该使用抗凝和纤溶药物来促进血肿吸收,但是该药物会引起新的出血可能,因此对于西医常规治疗出血性脑出血的推广应用仍然存在一定争议,需要临床医师进一步去探讨探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中医学里属于“中风”,中医认为,急性期脏腑受外邪入侵发病,患者出现意识昏迷、牙关紧闭、舌苔黄腻等脉络瘀阻症状,临床医师根据中医辨证思维,制定开窍醒神、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予患者口服活血涤痰汤中药汤剂[4]。方中红花、桃仁、麝香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散结;钩藤、胆南星镇静、降压、清热平肝、息风定惊;赤芍活血散瘀,并常与生大黄配伍;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枳实为血分中之气药,两者均善活血祛瘀;夏枯草清热、散结消肿;天麻息风,定惊,善治中风手足不遂;大枣益气补血、健脾和胃、风,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开窍醒神功效[5]。稳定期患者身体虚弱,需要予以补阳还五汤汤剂治疗。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通络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有利于患者后期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卫,刘晓燕,胡珍渊,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749-1750.

[2]张木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4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1057-1058.

[3]罗俊杰,田学成,曲新国,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与血压关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6):1787-1789.

[4]王超凡,李冬华,刘洁,等.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2):1471-1473.

中西医杂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泄泻; 中西医结合疗法;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以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本文对 2016 年 6 月 1 日—2018 年 6 月 1 日收治的 176 例患儿分别给予常规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简要的观察和分析[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 2016 年 6 月 1 日—2018年 6 月 1 日收治的 176 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对象,将 176 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2 组各 88 例; 对照组中,男 48 例,女40 例; 年龄在 2 ~ 12 岁,平均年龄为( 5. 43 ± 1. 18) 岁;病程在 1 ~ 12 周,平均病程为( 6. 54 ± 1. 24) 周。观察组中,男 46 例,女 42 例; 年龄在 2 ~ 13 岁,平均年龄为( 5. 52 ± 1. 21 ) 岁; 病 程 在 1 ~ 12 周,平 均 病 程 为( 6. 57 ± 1. 21) 周。本次试验研究所选患儿都获得医学伦理学会的同意,2 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可进行对比。

1. 2 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都符合《实用儿科学》当中消化系统疾病中腹泻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消化不良性腹泻; 所有患儿家长都签订了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的相关知情同意书[2,3]。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对照组的 88 例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具体为: 先对患儿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进行调整纠正,然后给予对照组的 88 例患儿由博福-益普生( 天津) 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 H20000690 的蒙脱石散治疗,其中蒙脱石散的用量为: 每日 1 ~ 3 次,每次 1 袋,服用蒙脱石散的时间要和其他药物的服用间隔 1 h 以上[4,5]。1. 3. 2 观察组 观察组的 88 例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西医治疗如上述对照组所示,中医治疗的具体内容为: 莲子肉 25 g,苍术 25 g,车前子 25 g,白术25 g,党参 25 g,薏苡仁 20 g,鸡内金 20 g,补骨脂20 g,焦山楂 20 g,砂仁 20 g,肉豆蔻 15 g,怀山药 15 g,黄芩15 g,麦芽 15 g,茯苓 15 g,太子参 10 g,白扁豆10 g,葛根 10 g,桔梗 10 g,甘草 8 g,黄连 8 g; 将上方加水煎服,取汁 200 ml,每日 1 剂、每剂分早晚 2 次温服[6]。以 1 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

1. 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 对 2 组患儿治疗后的腹痛、腹泻、腹胀和大便性状异常评分,对比 2 组患儿的家长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分析[7]。疗效判定标准:显效: 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性状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 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性状有所好转; 无效: 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大便性状均没有改善[8]。

1. 5 统计学方法

文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 SPSS19. 5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x珋± s)表示,进行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 % ) 来表示,并进行 χ2检验,若 P < 0. 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4. 32%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75. 00% ,P <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2. 2 临床症状评分

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2. 3 患儿家长满意度

观察组和对照组 2 组患儿的家长总满意度分别为 97. 73% 和 76. 14% ,存在明显差异,P <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

3 讨论

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发病与患儿的脾胃虚弱和肠道功能的减退有很大的关系,并且这一观点现已经得到证实,而患儿的脾胃虚弱和肠道功能的减退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①喂食方法不当; ②患儿在进食的过程中食用了被细菌感染的食物; ③受到天气影响; ④抗生素的过度使用[9]。从临床上来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呕吐、面色潮红、夜卧不宁、大便恶臭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脱水、意识不清甚至死亡,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10]。对于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促消化药物治疗,并给予患儿补液治疗,本文中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是给予患儿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这种药物对患儿的胃肠黏膜进行保护,并修复患儿的胃肠功能,从而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但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11]。中医学将消化不良性腹泻归属到“泄泻”“注下”等范畴中,湿热瘀滞、气滞血瘀、气滞脉阻等为主要致病机制,基本的治疗机制是健脾补胃、理气散瘀、止泻祛湿; 在本文的中医药方当中,车前子具有祛湿利水的功效,桔梗、甘草等均有清热祛湿、理气通肺的功效,肉豆蔻、补骨脂等具有温补理气、益补肝肾等功效,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保肝理气、健脾益胃的作用[12,13]。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明显看出,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临床疗效和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同类研究当中 94. 67% 的临床疗效和 98% 的满意度基本一致[14,15]。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家长满意度,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亚尧.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 18) : 181-182.

[2] 马培发.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 19) : 104-105.

[3] 孙海艳.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 33) : 143-145.

[4] 史萍慧,琚坚.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2015,30( 12) : 2564-2568.

[5] 杨敏,陈伟清.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J].光明中医,2017,32( 1) : 109-111.

[6] 柯旭,李丽华,黎碧婵. 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有效性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 1) : 60-61.

[7] 唐芳. 中西药联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 8) : 34-35.

[8] 邱丽梅.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统计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 13) : 208.

[12] 胡显海. 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 3) : 85-86.

[13] 刘玉梅,何云.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 16) : 201.

[14] 罗涛,罗莉莉.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J]. 中国处方药,2015,13( 2) : 66.

中西医杂志范文第4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合并焦虑症治疗,因此研究对象选择50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焦虑症患者。对照组患者情况:男13例、1女2例,年龄25~65岁、平均(24.34±10.11),病程3~29d、平均(15.34±2.31)d;观察组患者情况:男15例、女10例,年龄24~63岁、平均(24.12±10.34),病程3~27d、平均(15.12±2.34)d。两组患者病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措施50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焦虑症患者治疗期间均安静卧床休息。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采取心肌营养代谢、抗感染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等,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稳心解毒汤治疗,1剂/次、早晚各煎服1次。1个疗程30d、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辅导。1.3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无效:临床体征未改善甚至加重。1.4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数据分析均利用统计学软件完成。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2.2患者心电图效果对比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患者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2.3两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理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合并焦虑症发病机理临床尚不清楚,目前认为血液中进入肠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引发病毒血症,入侵的病毒直接进入到心脏毛细血管,侵入到心肌并在其中繁殖,出现心肌代谢紊乱,直接对心肌血供产生影响,损害心肌。或是病毒性心肌炎合并焦虑症早期出现T细胞介导的心肌细胞溶解,直接将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心肌中发现。出现免疫损伤反应,造成患者病情加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组23(92.0%)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18(72.0%);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患者心电图疗效24(96.0%)优于对照组19(76.0%),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根据医嘱做好用药,通过畅通静脉通道才能完成有效输药。营养类心肌药物输入时要尽可能选择周围大血管,缩短药效发挥时间,完成抢救。同时患者出现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可以使用冰帽或将冰袋放置在头部一侧,将患者头部偏向一次保持呼吸通畅,并详细观察患者意识清醒与否、瞳孔变化、呼吸变化等,避免出现脑部损伤,做好尿量检测与肾功能检查。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焦虑症,可以针对患者病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相应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建欣,李建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5):106-107.

中西医杂志范文第5篇

【摘要】目前六大类降压药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仍不尽理想。临床常见同一降压药在不同患者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有较大差别。如何选用降压药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并且副作用最小,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指导下用药,根据中医辨证选用降压药,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明显提高降压药使用的准确性,降低使用盲目性。国内已有降压药辨证应用研究的少量报道,通过对其研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关于降压药中医辨证应用的研究还不成熟,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改进。钙通道阻滞剂对血脉瘀阻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阴虚阳亢型或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较好的机制还有待研究。降压药的辨证合理应用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降压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因此降压新药层出不穷,虽已发展到多达近百种,有利尿剂、α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阻滞剂六大类降压药,但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仍不尽理想。临床常见同一降压药在不同患者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有较大差别。如何选用降压药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并且副作用最小,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西医学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有各自的认识,治疗理念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中医重视气血、脏腑、阴阳的平衡,强调心理、整体、环境的调整,辨证使用中药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的症状;西医注意血压指标及危险分层,使用抗高血压药可有效、迅速控制血压,但临床症状改善有时不理想,如失眠、便秘等长期困扰患者,有的患者还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而新增加一些不适表现[1]。近年来,国内已有降压西药辨证应用研究的少量报道。

1降压药的中医辨证应用

在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指导下用药,根据中医辨证选用抗高血压西药,可以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明显提高原有西药使用的准确性,降低使用盲目性,避免其副作用[2]。

1.1利尿剂常用的如寿比山(吲哒帕胺),系非噻嗪类吲哚啉类衍生物,具有利尿作用。有研究表明,寿比山对痰湿壅盛组的降压疗效和症状疗效、降压幅度明显优于阴虚阳亢组,且痰湿壅盛组的患者对吲哒帕胺耐受较好,这说明寿比山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较阴虚阳亢型更为有效,临床用于有水肿或舌体淡胖等痰湿壅盛表现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合[3]。对其作用机制,有人提出“气血阴阳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是高血压病的总病机”的假说,认为痰湿壅盛与脾虚、肾虚相关,脾失健运,津液内停、水湿不化;肾阳虚患者血浆心房肽含量低,利尿作用减少。寿比山能拮抗其利尿作用减少、组织饱满度增高,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4]。因此,利尿剂或有利尿作用的降压药(如寿比山)对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疗效较好。

1.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血浆肾素活性,抑制中枢及外周交感神经,降低心排出量,适用于高血流动力状态(心率快、心排出量高)的患者。此类症状类似中医肝阳上亢证的表现,因此,β受体阻滞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较好[5]。

1.3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减低心脏后负荷。钙通道阻滞剂对痰湿壅盛型、血脉瘀阻型高血压疗效较好[5]。对第2代钙拮抗剂波依定(非洛地平)的降压作用与高血压病的四种常见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表明,波依定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血压降低幅度更明显、症状改善的有效率高,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其他三型[6]。

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对该类药的辨证应用研究也相对较多。如洛汀新(盐酸苯那普利)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血压降低幅度更明显、症状改善的有效率高,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其他三型[6]。依那普利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也优于对非肝阳上亢型。中医肝阳上亢证的主证有烦躁易怒、头痛、头晕、烘热等,这些症状与交感神经功能兴奋有关,而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阳上亢型以高肾素、高血管紧张素Ⅱ居多。洛汀新和依那普利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等作用,故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7]。另外,阴虚阳亢或肝肾阴虚型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更佳[1]。综合上述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或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较好[5]。

1.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与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比较研究表明,二者总有效率和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伊贝沙坦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证候疗效均优于氨氯地平,而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伊贝沙坦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改善肝阳上亢的症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也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较好[8]。

1.6肾上腺素能抑制剂利血平是影响交感神经递质的肾上腺素能抑制剂,能耗竭血管壁和心脏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囊泡中的肾上腺素,从而降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功能。已有研究表明,利血平对肝阳上亢、肝阳夹湿、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等热性证候的症状有效率、降压疗效均优于脾肾阳虚、痰浊内阻、脾胃虚寒、风痰阻络等寒性证候,可以使阳亢症状消失或减轻,起到平肝潜阳、清泄肝火的作用[9]。因目前该药使用较少,缺乏后续的临床研究报道,性味归经、配伍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降压药对同一中医辨证分型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也不同,如复方降压制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4种降压药临床疗效的综合对比性研究显示,肝火亢盛证、阴阳两虚证患者服用上述4种降压药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阴虚阳亢证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效果最好,其次是钙拮抗剂、复方制剂,利尿剂效果最差,痰湿壅盛证服用利尿剂效果最佳,其他效果则相似[10]。

2降压药中医辨证应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有限的报道可以发现,降压西药的辨证应用,是中西医两种医学适应证的交集,更体现了高血压当代个体化治疗的最新理念。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吕士选等[9]的“从中医理论角度探讨利血平的药理作用”。虽然学术界对此仍有争议,但是我们发现,在符合西医用药规范的基础上,同时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运用降压药,是增加了中医适应证的进一步优选,可以提高降压药的临床疗效;由于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明显提高西药使用的准确性。目前关于降压药中医辨证应用的研究还不成熟,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改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实验数目少,范围有限。迄今为止,辨证使用降压西药的相关临床研究只涉及了临床常用的六大类降压西药中的一部分,而每类降压药中又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它们的作用又互有异同。(2)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各家说法不一,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也存在争议。对有些证型,如阴阳两虚型还没有相关西药辨证治疗的报道。(3)样本量小。除了“波依定与洛汀新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疗效比较”的实验为适宜样本外,其余均为小样本或

次小样本。(4)关于利血平的实验研究未说明各组之间受试者年龄、病程、高血压病分期及并发症、用药时间等各证型组组间分布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关于“利血平的中药样特性”的推导仅从“利血平的片剂与针剂味甘,且中药平肝熄风的药味也有甘味的记载,故将利血平的药味定为甘”的推断有待商榷[11]。而且只解释了利血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原因,而肝阳夹湿和肝肾阴虚有其自身的特点,作者却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说明。(5)钙通道阻滞剂对痰湿壅盛型、血脉瘀阻型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阴虚阳亢型或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较好的机制还有待研究。(6)对降压中、西药的相互作用以及降压西药之间、西药与中药之间的联合应用,以及是否可以按照中药复方君臣佐使配伍应用的研究还几乎为空缺。因此,降压西药的辨证合理应用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3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展望

现代医学将高血压病定性为终身性疾病,降压药的研究虽然日新月异,但是还缺乏完全无副作用和更长效的药物,仍需终身服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医学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不仅关注降低血压,而且对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疾病加以重视,并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了大样本多中心观察研究,发现降压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其所致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西药着重于降压治疗,具有确切的降压效果和靶器官保护作用,广泛适用于某类型高血压或高血压的某项并发症。但是不少病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虽有所下降,但临床症状未解除,少数病人甚至加重,生活质量反而有所下降。随着“联合用药、个体化”的高血压病治疗新理念的提出,西医也开始更加重视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着眼于提高生活质量。另外,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还要重视降压药的性价比,即用最少的药物、最小的剂量,取得最佳的疗效,同时价格又便宜,使患者经济上能够承受长期服用。因此,从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出发,分别从中、西医理论对高血压病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除借助现代诊察手段外,融合中医的四诊、辨证,通过中西药理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贯穿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中医个体化的辨证用药指导下应用降压药,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可以提高降压药的疗效,减少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在迅速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同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并将副作用降到最小。总之,降压药辨证应用的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将对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指导方案,是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药学领域的有益探索。在不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和风险的前提下,为克服西药毒、副作用,发挥药效和寻找新的用途提供了可靠的思路与方法,不但能丰富中医药学的内容,而且有利于中西医的交流、融合,是中西医结合工作切合实用的研究方向,虽然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但非常值得我们去克服困难努力完成。相信随着研究的开展,会有更多的有志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的临床医师加入到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LiG.Clinicthoughtwayandexperienceonhypertensivetreatmentwithintegrating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byShiZaixiang.ZhongXiYiJieHeXinNaoXueGuanBingZaZhi.2006;4(3):235-237.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李格.史载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思路和经验.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235-237.

2JiaHZ.Monomerdrug’sspecialeffectandapplicationofwesternmedicinebasedonthe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ongXiYiJieHeXueBao.2003;1(5):15-17.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贾海忠.论单体药物疗效的证型差异与西药辨证应用研究.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5):15-17.

parisonoftherapeuticeffectsofindapamideonhypertensionofdifferentTCMsyndrometypes.ZhongYiZaZhi.2002;43(6):455-456.Chinese.刘望乐.寿比山对不同中医辨证类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比较.中医杂志.2002;43(6):455-456.

4DengXG.DiscussionofTCMpathogenesisofhyper-tension.ZhongYiZaZhi.2001;42(4):197-199.Chi-nese.邓旭光.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若干问题探讨.中医杂志.2001;42(4):197-199.

5ShiZX,HuangLH.Diagnosisandtreatmentofhyperten-sionandcorrelateddiseaseswith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Beijing:People’sHealthPublishingHouse.2003:203.Chinese.史载祥,黄柳华.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3.

6ZhaoZH,HuHY,FanLL,parisonofthera-peuticeffectsofplendilandlotensinonhypertensionofdifferentTCMsyndrometypes.ZhongYiZaZhi.2005;46(9):690-691,701.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赵泽红,胡海燕,范翎翎,等.波依定与洛汀新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疗效比较.中医杂志.2005;46(9):690-691,701.

7YanD,JiangWM,ChenXH,etal.Recentdevelop-mentofresearchonTCMsyndromedifferentiatio

nofhypertension.ZhongguoZhongXiYiJieHeZaZhi.2000;20(1):70-72.Chinese.严冬,蒋为民,陈晓虎,等.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质研究近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70-72.

8WuXM,HuangQX.Curativeeffectanalysisofirbe-sartanandamlodipineonliverYangexuberancesyn-dromehypertension.XianDaiZhongXiYiJieHeZaZhi.2005;14(11):1409-1410.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吴夏棉,黄启祥.伊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1):1409-1410.

9LüSX,YueFX.ClinicalstudyonbasicpropertiesofreserpinumwithTCMtheory.ZhongguoZhongXiYiJieHeZaZhi.1995;15(3):177-179.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吕士选,岳凤先.从中医药理论角度探讨利血平的药理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3):177-179.

parisonoftherapeuticeffectsofdiffer-entkindsofhypotensorsonhypertentionofsameTCMsyndrometype.ZhongYiZaZhi.2003;44(12):942-943.Chinese.章赛月.不同类降压西药对同一中医证型高血压病疗效比较.中医杂志.2003;44(12):942-943.

中西医杂志范文第6篇

目的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安排进行调整,并进行调查研究其合理性,以便不断优化实习方案。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参加实习的2009、2010级学生共95名学生。2009级实纲按旧计划,2010级实纲按新计划。实习结束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计划实施合理性,结合毕业考核成绩分析两组差异。结果两组同学的毕业考核成绩中总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经分析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提高专业能力和实习安排合理方面,2010级的同学认为更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安排更合理,与2009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医院总体满意度、基地设施及安全管理、管理制度、指导老师教学效果方面两个年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方案的实习安排较合理,新增的实习医院在管理、实习基础设施及指导老师的安排方面也基本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需要,更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

关键词:

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方案;问卷调查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适应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中医学专业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它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实行的一项工作方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从2007年招生,从当前实际出发,着重培养临床实用人才,面向基层培养中西医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以“中医与西医并重、能力与素质协调、人文与科学兼顾、医德与医术相长”为专业教育特色。本专业截止2014年有四届学生完成全部培养计划,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6.2%,从事医疗技术职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88.9%,基本完成培养目标。调查研究前四届实习生实习情况后,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实习基地少、中医专科特色实践少、学生自主选择机会少等。针对实习安排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安排进行了调整,并进行调查研究其合理性,以便不断优化实习方案,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型临床人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参加实习的2009、2010级学生共95名学生。其中2009级32名,2010级63名。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及前期基础课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9级实纲按旧计划,2010级实纲按新计划。

1.2研究方法对2009级的学生应用原有的实习方案,其资料作为空白对照。对2010级的学生实施新的实习方案。原方案:实习时间共52周,中医门诊6周,中西医内科病房18周;西医内科14周,外科4周,妇产科3周,儿科3周,传染科2周;选科2周(急诊科,皮肤科,影像科,心电图。)新方案:实习时间共52周,中西医综合科12周,中西结合内科8周,中西医结合妇科4周,中西医结合儿科4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4周,针灸科4周,西医内科4周,西医外科4周,传染科2周,急诊科2周,选科4周(影像科,心电图,其他)。实习结束后收集学生对实习中遇到的困难、专业轮科安排、实习基地条件等进行反馈,提出建议等。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实习学生参与调查。结合毕业考核成绩分析两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ANOVA分析。

2结果

2.1毕业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同学的毕业考核成绩中总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经分析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

2.2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提高专业能力和实习安排合理方面,2010级的同学认为更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安排更合理,与2009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医院总体满意度、基地设施及安全管理、管理制度、指导老师教学效果方面两个年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各高校虽有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但培养模式各有不同,加上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在两种异质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科学,属于典型的不可通约的理论框架,培养绝非简单的将知识相加。中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与疾病,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大差异[1]。因此目前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强调“中西医并重,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中医、西医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更好地应用中西医两套知识及技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国内各高校对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模式,根据各自的优势及特点有“两个基础,一个临床”模式,也有“两个基础,两个临床”模式,在实习的安排方面也各有特点,如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附属医院为主的优质临床教学资源已相对紧缺,因此有的院校[2]利用设计模型求解的错位生成算法,在确定附属医院对实习生的最大容纳量后用该算法制订实习轮转安排表,使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有的院校[3]根据教育部、卫生部新近下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医学院针对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医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工作中擅离职守、缺乏锻炼机会、心理问题等,积极开展对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及管理工作的改革,加强学生入科前思想教育及技能培训,优化实习轮转安排,增加了康复科、社区卫生中心、老年病科、肿瘤科等科室的轮转,并在实习期间有3~4周机动时间供学生考研复习。总结各院校对中西医临床专业培养的安排,大都结合培养目标以及各院校实际情况,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全面提高实习质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工作作风和敬业创业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习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和上岗前提高全面素质的必经阶段。在实习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解决临床问题相联系,培养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向合格医师成长奠定基础。在调查研究前两届实习生实习情况后,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由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新专业,而我校是以西医教学为主的综合医学院校,因此实习基地以西医教学基地为主。前两届实习生的实习基地较局限,以目前广州医科大学三间附属三甲医院为主。第二,由于实习基地的限制,实习轮科安排以西医科室为主,中医科室轮转时间上虽然没有减少,但中医科室以门诊为主,一些如骨伤、康复、妇科、儿科的中医特色不明显。第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机会不大,大多数时间已经按规定排满,而有的学生如果对某个专科感兴趣,希望将来朝某个专科方向发展,选择在相关科室轮转的时间自主性不大。随着近几年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拓展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山中医院等几间以中西医并重的实习基地,结合以上实习安排中出现的不足,对实习方案进行了一些改革,突出“临床实用型”目标,从融合中西医并重理念、拓展实习基地、强化专科技能、提倡因材施教等方面优化实习方案,并推行建立实习生档案,尝试进行实习后调查追踪机制,分析实习改革结果,不断优化实习方案,提高实习生整体素质。具体措施如下:

①融合中西医并重理念:由于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师资优势特点,培养方案中按照“两个基础,两个临床”进行教学,即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基础、西医临床等分别由学校附属临床学院的中医教师和西医教师进行授课,在原实习方案中的具体安排也是按照中医临床和西医临床进行轮转实习。只有在中西医结合病区实习生才可以体会到中西医融合的理念。虽然中医、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实际临床中取长补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故两套理论如何互补融合是优化实习方案的一个重点,新方案中增加了中西医结合内科、妇科、儿科的实习安排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合中西医并重的理念。

②拓展实习基地:由于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为新专业,所以前两届招生人数每届为30人,实习基地为学校附属的医院。而附属医院均为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所以学生的中医技能实习机会少,不全面。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和专业依附学科的发展,我们拓展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山中医院等几间以中西医并重的实习基地。给学生选择锻炼的机会更多,更有利于培养“实用型”综合人才。

③强化专科技能:原实习方案中除中医、西医,内、外、妇、儿外,急诊、皮肤为选科,又根据目前临床中对医师急诊技能的要求,以及部分专科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针灸科的发展较好,市场需求大的现实,在新实习方案中增加了专科实习的时间,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针灸科实习时间各为4周,急诊为必选科室,时间2周。这样的调整有助于增加专科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符合实际临床需求。

④提倡因材施教:每位实习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以外,均有自身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新方案中西医综合科室、中西医内科、西医外科等科室轮转中,设定了总的时间,具体的专科轮转时间可由学生选择,如中西医结合内科总实习时间为8周,在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中西医结合呼吸科、中西医结合肾病科、中西医结合消化科和中西医结合血液科等科室中选择2个,每个科室4周。这个情况可以根据实习基地医院的实际情况,如可选择基地医院的重点专科科室,也可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进行选择。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充分利用了优势资源,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实用的知识,也为学生今后专业兴趣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果显示两个年级在毕业成绩上没有明显差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010级同学对新的实习安排、对专业能力的提高方面比较满意,与2009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新方案的实习安排较合理,新增的实习医院在管理、实习基础设施及指导老师的安排方面也基本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另外,同学们也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在实习期间加强师生互动,增加动手能力;实习讲课增加实用性内容;实习安排上对重要科室可以适当增加实习时间等等。结合培养目标,通过与同学们以及实习基地老师的沟通,我们会不断优化实习方案,提高实习生整体素质和动手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型临床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宁,李文剐.用比较的观点看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J].北京中医,2004,23(6):365-367.

[2]郭煜,孙思文,朱晓霞.基于目标规划的临床实习轮转安排优化设计[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6):669-671.

中西医杂志范文第7篇

关键词:视歧;眼外肌麻痹;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

1中医

1.1病因病机

眼外肌麻痹属中医学“视歧”的范畴[1],是指由于支配眼外肌神经或上级中枢损伤,或仅是眼外肌本身受损,导致功能障碍,眼球向麻痹肌作用力相反方向倾斜,产生复视的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张雪娟等[2]认为本病的病因是正虚,主要责之于脾虚。脾虚运化无力,则易聚湿生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正气易亏;且脾主肌肉,各条眼外肌均由脾所主,脾虚则肌肉失其濡养而麻痹不用。风性轻扬,易犯上窍,眼乃至上之窍,易为风邪所袭,且风性善行数变,易窜行经络,引动内邪,常与痰合,致眼部经络气血不和,引起眼肌肉和运动神经方面病变。

1.2中药治疗

中药:吴运芹等[3]认为使用中药治疗,诸药合用可使气血得以充盛,肝风得熄,经络得通,风湿痰瘀得除。选用钩藤18g,天麻10g,全蝎10g,僵蚕10g,金银花10g,丹参20g,穿山甲20g,当归15g,苦参15g,白芍6g,络石藤10g,海风藤10g,甘草6g。加减用药:如病程短,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者可加入白芷10g,细辛3g等。病程略长,肝肾阴亏,风痰上扰者可加入菊花10g,玄参10g,竹沥10g等。痰热较甚者可加胆南星10g,瓜蒌10g等。气虚较重者可入加黄芪20g等。

1.3针刺

陈德松等[4]通过对小鼠视神经进行电刺激的研究发现眼周取穴使针刺效应通过神经到体液系统的传导刺激神经末梢,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流量增加,紧张度降低,改善眼局部的微循环,为麻痹肌肉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调节系统免疫功能。以眼肌穴为主穴,配穴选取攒竹、上明、晴明、承泣、太阳、鱼腰、合谷、百会、曲池、风池等。

2西医

2.1病因病理

眼外肌麻痹按病因可分为神经源性、肌源性、机械类和全身免疫性4大类[5]。神经源性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原因有炎症、外伤、肿瘤、中毒、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导致营养神经纤维的小血管阻塞,还有部分原因不明者[6]。

2.2西药治疗

李艳秋等[7]通过对眼外肌麻痹病因探讨及病因的治疗分析得出,全身给予激素治疗、神经营养、大量维生素类和扩血管药物,局部应用抗生素或激素滴眼液,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麻痹眼同侧颞侧皮下注射。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可适量的加大用量以保持血糖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眼外肌麻痹患者保守治疗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者,在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2.3其他

目前西医多采用维生素及扩血管类药物进行治疗,但疗程较长,疗效不满意。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的肉毒素稀释液注射[8]和手术疗法[9]只是被动的治疗拮抗肌,尚不能恢复和改善麻痹肌功能,并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手术风险,易复发。

3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

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虽然通过现代医疗手段能够准确的进行有效诊断,但由于临床症状多样,病因比较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0,11]。眼外肌是司眼球运动的横纹肌,每眼各有6条,按其走行方向分直肌和斜肌,直肌4条即上、下、内、外直肌;斜肌两条是上斜肌和下斜肌。外直肌位于眼球颞侧,起始于蝶骨大翼的外直肌棘和总腱环,由展神经支配。外直肌麻痹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前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后者病因复杂,多由颅脑外伤、眼球钝挫伤及锐器伤、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感染、颅内肿瘤、代谢障碍、中毒及重症肌无力等引起。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成年人,且无明显性别差异。其主要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患眼向麻痹肌作用方面活动受限,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代偿头位,患眼向麻痹肌作用的相反方向偏斜,双眼视一为二(复视象检查确定麻痹肌)。李翔等[12]的研究中报道可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以舒血宁20ml、胞磷胆碱钠0.5mg静滴、环磷腺苷葡胺90mg静滴,每日1次;盐酸川芎嗪注射液40mg左眼电离子导入、樟柳碱注射20mg为主,中药以外直肌中最常见的风痰阻络型为例,处方加以僵蚕10g,地龙10g,全蝎10g,白附子10g,川芎15g,白芍30g,鸡血藤30g,葛根20g,防风20g,黄芩20g,桑白皮15g,炒稻芽20g,生甘草3g。配合针刺(攒竹透鱼腰、合谷、承泣、太阳、内关)每日1次;3周后眼球运动障碍、复视消失。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外直肌麻痹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或单纯中药治疗效果。郭会敏等[13]通过将90例眼外肌不全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针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取水沟、翳风、翳明、风池、攒竹、太阳、晴明穴针刺;西药组采取维生素B肌肉注射,口服三磷酸腺苷(ATP)治疗;比较3组疗效。针药组采取针刺组及西药组的治法。结果:针药组痊愈率为66.7%,显著高于针刺组的26.79%与西药组的26.7%(均P<0.01)。结论:针刺配合西药治疗眼外肌不全麻痹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针刺与单纯西药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是糖尿病神经病变表现形式的一种,属于颅神经病变损害,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多见,其次为外展神经,滑车神经受累较少[14]。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5]制定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诊断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16]。②眼位偏斜,患眼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倾斜;上睑下垂,向前主视时,上眼缘的位置异常降低:眼球活动障碍,患者向麻痹肌作用方向活动受限: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复视,双眼视一为二。③排除其他病因(感染、中毒、动脉瘤、重症肌无力、脑瘤、脑卒中等)所致眼肌麻痹。赵静等[17]人采用120例单眼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60例和针药联合组60例,单纯药物组采用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针药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取穴四白、太阳、晴明、攒竹、足三里、阳陵泉、肾腧、三阴交、涌泉、球后、丝竹空、光明、承泣、合谷,每日1次,7d为一个疗程,治疗14d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显示针药联合组痊愈41例,好转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单纯药物组,痊愈20例,好转16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60%;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糖尿病性眼外肌麻痹效果亦显著,体现了中西药结合治疗的优势。崔庆霞等[18]通过对64例(64眼)各种原因所致的眼肌麻痹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给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l2500g肌内注射,每日1次,能量合剂静脉点滴,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和针灸治疗,2组间疗效进行比对,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2组之间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各取所长,全身和局部结合用药疗效显著。邢雪梅[19]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15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方法采用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除了对病因治疗外,还给予大量维生素B类药物、营养神经类药物以及部分患者进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汤剂进行辨证治疗,风邪中络型给予羌活胜湿汤合牵正散加减、脾虚气弱型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肝阳化风型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气虚血瘀型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眼部症状得以恢复正常,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李小梅等[20]通过西药联合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认为甲钴胺加维生素B1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甲钴胺加维生素B1注射液治疗。本研究舍弃球后、承泣等眶内穴独选晴明穴,单选一穴可以减少眶内出血的风险。除晴明外还选取攒竹、太阳、四白同时配合三阴交、合谷、光明、太冲。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可以兴奋眼部的神经、刺激肌肉收缩、增加眼外肌的放电量,改善局部血供,促进肌肉恢复正常。

4讨论

眼外肌麻痹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化,虽然能通过医疗手段准确诊断但给治疗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若早期找到病因并及时进行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眼外肌麻痹是可以改善或控制的,可见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对眼外肌麻痹病变防治的重要性。而随着医学的进步,对本病的治疗研究也逐渐增多,总结过往文献,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我们也发现了问题,如眼外肌麻痹的诊断标准及预后评价仍需明确统一标准,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万胜,黄波,高珊.针灸治疗损形损容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17-118.

[2]张雪娟,陈小华,高秀领,等.防风正目汤结合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4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4):54-55.

[3]吴运芹,张华荣,王动力.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的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6):147.

[4]陈德松,顾玉东,满富强,等.电刺激对小鼠失神经支配肌肉萎缩的影响[J].中华理疗杂志,1991,14(4):210-211.

[5]岳丽芝.眼外肌麻痹47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1305-1306.

[6]张沧霞,陈宝钢,胡冰,等.后天性麻痹性斜视116例病因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8,28(5):356-357,360.

[7]李艳秋,吕艳,李婷.眼外肌麻痹的病因探讨及病因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8):18-20.

[8]于秀俊,张晓,刘增玉,等.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斜视的临床研究[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3,1(1):13-16.

[9]赫雨时.上、下直肌移植术对外直肌麻痹疗效的探讨[J].中华眼科杂志,1978,29(2):96-100.

[12]刘红佶,李翔,贾正品,等.李翔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完全性外直肌麻痹病案报道[J].中医耳鼻喉杂志,2015,5(2):111-113.

[13]郭会敏,董敬凯,王慧敏,等.针刺配合西药治疗眼外肌不全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6):399-401.

[14]夏群,关航,张伟,等.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2例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1997,33(3):235.

[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4-115.

[17]赵静,张建.针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5,25(6):423-425.

[18]崔庆霞.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42-43.

[19]邢雪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牵偏视1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4):571-572.

中西医杂志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医药;西医药;财政医疗

早在建国初期,在我国宪法总纲中就已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一纲领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医药与西医药在中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相同的发展权利。在中国,中医药和西医药都是主流医学,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既然中西医要平等发展,那么中医药是否与西医药一样获得了国家财政的等同支持了呢?医药的发展需要基础构建,人财物是基本要素,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别是在现今国内外现代医学一枝独大的局面下,作为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者,我们可以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西医投入情况作一对比研究,从而为今后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相应支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文章采用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国家对中医医疗的财政投入两个指标来解释国家对中西医的经济投入情况。数据来源于1987~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与《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中西医国家经济投入的相关指标以及数据进行整理,如若遇到统计口径不一的数据,则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参考值。

1.2方法运用Excel2010软件依据时间序列,进行数据库的录入,建立较为完整的源数据库。再运用IBMSPSSStatistics20数据分析软件对建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国家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凭借政权的力量参与社会财富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它既是国家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社会产品所进行的一种社会集中性分配行为,也是一种宏观的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医疗卫生支出是我国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板块,了解国家财政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情况,才能对国家对中西医的经济投入进行一个更清晰的对比分析。由数据可知,在国家的总财政支出中,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在2014年突破10万亿,且其投入比例逐年升高,从2007年的4%到2015年上涨到6.8%,呈现一个小幅度的增长趋势。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比率的升高,表现出国家对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

2.2国家对中医医疗的财政投入许多研究[1-3]对中医财政投入进行分析时,都会使用中医事业费及中医机构财政拨款这两个指标,文章同样采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编制的《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1987~2006年中医财政投入使用中医事业费这一指标,而2007年以后则使用中医机构财政拨款这一指标可知,1987~2006年国家财政投入中,中医事业费占总体卫生事业费的比例不足10%,且投入比例平稳,一直在6%~9%之间。由表3可知,2007~2014年财政投入中,中医机构财政拨款占总体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拨款的比例仍然不足10%,投入比例也呈现平稳态势但比例较前十年还有所下降,在5%~9%之间波动。据上表统计结果表明,近20年来,国家财政对中医的投入水平低,中西医医疗财政投入比例并未能体现中西医平等发展的政策理念,中医药事业并没有得到与西医药一样平等发展的境遇。

3讨论由于国家统计局

从建国到1987年的数据并不完整,且部分指标为推算数据,因此为了保证统计的可靠性,我们以1987年以来的近30年数据推断过去40年的国家中医药财政投入情况。从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比例逐年升高,但增长幅度较小。从以上数据分析对比中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财政对卫生领域投入的轻中重西,与国家中西医平等发展的初衷不符。中医财政投入在国家医疗卫生总投入中的占比一直不足10%,这一数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中西医市场长期处于一个不均衡的状态,西方医学的市场构成比例远远大于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市场,且在我国对卫生资源的供给上,传统中医药的卫生资源明显低于西医,中西医医疗资源的差异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西医并重”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地位相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基础薄弱的状况下,财政的确需要加大对现代医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现代医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但进入“十三五”后,国民身体素质普遍增强,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癌症等慢性病占据死因谱和疾病谱前位,现代医学已出现瓶颈束缚,应对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已显得有点吃力。不仅国内,就是国际上,有识之士都开始关注中医药。屠呦呦的青蒿素获最高医学诺贝尔奖,陈竺用砒霜“进攻”白血病拿下了欧尼斯特?博特勒奖,随着中医药服务的发展有更多的科学家、医学工作者都将眼光和视野投向了有着2000多年历史并仍然活着的中国医学———中医学!国外许多学者对我国中草药的功效、中医药技术等做了许多研究[4]。也有研究表明[5],除近80%的非洲人口的卫生保健服务是基于传统医学外,西方大多数国家也有较高比例的人口在使用传统医学。有学者研究证明,中医医疗财政投入的增加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6,7],认为在今后的历史时期应当调整我国在医疗卫生财政投入中的中西比例,足够的财政支持将会使中医药进入临床和科研的重要发展阶段。中医药在1848年西医学进入华夏大地前,已为炎黄子孙的繁衍做出了保障,今后它必将为全人类的福祉做出巨大贡献。

4结语

由于数据获取限制,此次研究不能搜集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据,目前可以收集的数据是从有记录可查找的1987年开始的。且由于国家对西医的财政投入指标并不独立单列,故文章国家经济投入研究中并未直接展示中西医的对比。

参考文献

[1]舒遵华,张景洲,胡海霞.从中西医医疗资源对比谈中医药的发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1):195-196.

[2]邱鸿钟,田振明.中国中医医疗财政投入对GDP贡献率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4):1-3.

[3]田振明,宋馨雨.中医药财政投入与GDP关系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6(6):6-9.

[5]蔡毅.中医药服务提供影响因素及其需要评估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6]李芬,王瑾,陈多,等.建立符合中医药服务运行特点的中医医院补偿机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4):44-48.

[7]唐尚锋,黄锐,付航,等.新医改下我国公共卫生财政投入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9):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