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多维路径范文

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多维路径范文

时间:2022-10-12 10:13:40

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多维路径

摘要:为有效发挥党在高校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需要从价值维度突出政治导向、从结构维度优化组织设置、从人才维度抓好领导班子、从制度维度完善工作机制、从功能维度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路径

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础组织,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共教育部党组相继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教党〔2017〕8号)和《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教党〔2017〕41号),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和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整体规划和具体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之际,为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积极适应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当前高校党支部需要从以下五个维度为切入点,着力提高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高校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突出政治导向:高校党支部建设的价值之维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把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战略定位,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高校党支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基础组织,担负着直接教育管理党员和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应将突出政治功能作为支部建设的价值追求,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党的组织细胞之中。

1.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和旗帜,决定着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建设的根本方向。当前,中国共产党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拓展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历史内涵,对党的各级组织提出了更高的政治要求。因此,高校党支部应按照新时代党的政治路线来加强自身建设,将执行政治路线效果作为判断党支部建设的准绳,增强自身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2.严格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途径。为此,高校党支部在日常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把党章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使支部成员对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经常、认真、严肃地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创新组织生活的方式方法,增强党支部组织生活活力。

3.自觉加强党员党性锻炼。党性是体现政党成员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品质,是政党组织阶级性最高表现。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是各类思潮相互争夺的重要对象。如何巩固党在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加强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驾驭与整合,建设一支具有坚强党性的党员队伍,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的重要工作。作为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基础组织,高校党支部既是直面社会思潮的前沿阵地,也是党员开展组织生活的基本载体,理所应当成为高校党员加强党员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

二、优化组织设置:高校党支部建设的结构之维

党的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1]65。这是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部署和新定位,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所谓组织力是指政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所发挥出来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又是政党建设的关键。所以,政党组织力产生的逻辑起点应是科学合理设置组织形态。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高校党组织。实践证明,只有在组织机制上做到组织设置合理、内部结构优化、运行机制灵活,才能真正激活高校党支部的内在动力。因此,高校党支部组织设置状况决定了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否产生组织力,决定了高校能否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明确党支部设置原则。政治组织运行具有客观规律性,这一点在组织设置上表现尤为突出。高校党支部作为直接联系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组织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为确保党组织真正嵌入学校组织机构之中,切实发挥高校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高校党委应坚持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根据支部组织结构和党员队伍构成变化情况,科学合理设置高校党支部,使得基层高校党组织有效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例如学生党支部一般按学科、专业或年级、班级设置,教师党支部一般按院(系)内设的教学、科研机构等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实体设置。

2.扩大党支部覆盖范围。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组织基础。为此,党的报告特别强调: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1]65。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原来依托专业、班级、部门等设置党支部的传统做法需要改进创新。当前,高校应积极探索党支部向最集中、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层面拓展,切实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例如,教师党支部可以“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学科组、课题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等设置”[2],学生党支部可以“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和学生公寓、社区、社团组织等建立党组织”[3]。

3.规范党支部组建程序。党的政治战斗力来源于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这一点在党支部的组建设置上有着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党支部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自身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承担新的任务。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变化自然对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高校党支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党支部在组建环节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科学管理党支部人数规模、党支部换届工作、党支部组建方式等重要内容,切实规范高校党支部工作,有效提高党支部活力。

三、抓好领导班子:高校党支部建设的人才之维

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如果说党支部是高校党建的基石,那么支委班子则是高校支部工作的关键。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期,高校党支部要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和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就必须在组织层面上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建设好高校党支部领导班子队伍,发挥好高校党支部领导班子作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所在。

1.选好配强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领导核心,是党支部日常工作开展的带头人。因此,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工作。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拔党性强、作风正、业务好、能力强、群众认可的正式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的现实也对高校党支部书记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一方面,高校党支部书记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升个人能力素质;另一方面,高校组织部门要加大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

2.发挥支委班子合力。支部领导班子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支委班子充当着领导党支部日常工作的作用,其自身状况决定了整个党支部的建设质量。因此,如何优化高校支委班子内部结构,就成为决定高校党支部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有效凝聚高校支委班子合力,支委班子建设应该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工作分工与岗位职责,充分发挥党内民主,注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格结构的相互搭配,依靠制度机制规范有序来开展工作,充分调动支委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凝聚支部成员力量。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党支部的战斗力归根到底来源于每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因此,对于高校党支部来说,在抓住了领导班子这一“关键少数”的同时,也要重视支部成员这些“普通多数”的重要作用。为此,高校党支部要切实做到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在做重大决策之前,要认真听取普通党员的意见建议,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广大党员的支持拥护;建立健全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加强党内民主监督,使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党内事务;建立健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落实党章党规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让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四、完善工作机制: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制度之维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党的新修订的党章新增党支部条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制度建设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运用制度思维加强和改进高校党支部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高校党支部在回应自身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将创新性的经验做法上升到制度机制层面,用制度创新指导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工作。

1.明确工作责任制度。高校党支部建设能否科学化,关键在于工作责任机制是否科学合理。从管理学角度来说,只有在制度机制上做到工作职责清晰、主体责任明确、考核奖惩得当,党建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就成为高校党支部工作的逻辑起点。当前,结合我国高校实际体制机制情况,高校党支部工作责任体系应包括高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具体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院(系)党组织直接领导、基层党支部具体落实等要素。在此基础上,高校党委应将支部工作纳入年度总体工作计划,开展支部工作述职评议和考核工作,将支部工作责任制考核结果与年度综合考核结合起来,切实把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到实处。

2.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4]党支部是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载体,能否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则是检验党支部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基础组织,在执行日常组织生活制度的过程中,既有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的共性问题,也有属于高校类型党组织的特殊问题。因此,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应该结合单位中心工作和支部实际情况开展组织生活,积极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切实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效果和水平,在增强组织生活活力过程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力。

3.落实工作保障制度。组织活动是在一定物质载体上运行的,离不开基本人力、物力、财力上的配备保障。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政治新常态”,党建工作成效也自然成为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主要业绩。其实,高校党建工作是否、能否有效得以开展,除了自身组织机制的健全完善外,还需要在人员、经费、场所等方面加以保障。物质保障程度与党建工作成效存在一定的关联,这一点在高校党支部上有着集中的体现。为此,高校应适当安排一定的党建专项经费用于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必要场所平台保障物质空间,加强支部书记培训提高党务工作水平,以此保障高校党支部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五、发挥主体作用: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功能之维

切实发挥高校党支部主体作用,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5]。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事业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党支部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结构中处于“终端”位置,这一特殊地位也决定了它在高校发展事业中的独特作用。

1.引领政治建设方向。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6]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高校党委要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学校党建的基础工程。为此,高校党支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支部,严格执行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支部成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对于高校党组织而言,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党组织建设,以学校发展业绩来检验党组织自身建设,是党的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高校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应该围绕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把“双一流”奋斗目标与自身建设紧密融合,自觉地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中心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3.密切服务师生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以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实际工作的目标导向。高校党支部作为直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基础组织,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在代表群众利益诉求中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实处。为此,高校党支部应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密切联系广大师生员工,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作者:史坤坤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多维路径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