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心智化视角下儿童家庭教养研究范文

心智化视角下儿童家庭教养研究范文

时间:2022-10-13 10:56:18

心智化视角下儿童家庭教养研究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

一、心智化视角下儿童依恋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随着心智化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们似乎发现了心智化与依恋、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某种微妙的联系,这几个概念中,笔者将着重阐述心智化视角下,儿童依恋和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心智化能力的最佳发展途径依赖于与更成熟、更敏感的心智(个体)之间的互动,因此在心智化的发展中考虑依恋是必不可少的。依恋支持了心智化的发展,它传递了这样一种能力,让人体验到自己可以被他人理解,这种体验反过来又帮助他来获得理解他人的能力。在安全依恋的关系中,心智化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认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心智化领域表现得更好。83%的安全型依恋的4岁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测试,而不安全型依恋儿童的通过率仅为33%[1]。另外还有许多证据表明: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心智化程度更高。这样的结论基于一定的生理基础,即在啮齿类动物中有一种神经递质会影响到他们哺育后代的行为。这样一种神经递质除了能调节亲子行为之外,还可以增进读心、阅读他人头脑的能力。这样一种神经递质帮助把注意力集中在眼眶部位,有更多这样神经递质的人也能更好地判断眼眶部位的表情。安全依恋型的母亲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会有更高的神经递质,这会帮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并且更好地心智化。20年的研究已经证实,家庭教养方式是安全型依恋的决定因素。父母良好的镜映能力能够缓解婴儿的过度唤起水平:父母进行标志性镜映,表明她不是在表达她自己的感觉,而是她对婴儿状态的觉察;同时父母准确地回应了婴儿的心理状态,并且正是在婴儿表达的那个时刻,这是镜映的随因性,而如果镜映过程不准确或出现偏差,那么婴儿就可能受到创伤。早期学者将家长的教养行为分成两大维度:接纳/反应性和要求/控制性。以这两个维度的高低程度分出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高温暖/接纳、高控制),放任型(高温暖/接纳、低控制),独裁(专制)型(低温暖/拒绝、高控制),和忽视型(低温暖/拒绝、低控制)。权威型的父母是属于比较民主式的,会给儿童设定规矩,同时表现出尊重、关心孩子的观点。放任型的父母表现出了“溺爱”的行为,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或规矩,任其所为。独裁型的父母表现为会给孩子提出严格的规矩,并要求其必须服从。忽视型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漠不关心,不设定规矩也不给予关爱。

通过对亲子之间的互动故事叙述的分析,ElizabethMeins,DavidOppenheim,AriettaSlade认为,父母对儿童的心智化影响与安全型依恋有关,母亲的心智化是儿童安全型依恋的重要预测因素。心智化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同时促进安全型依恋和心智化的发展。例如,心智化高的父母更可能选择权威性的教养方式,在设立规矩的同时,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如果我们将这种结果理解为父母对孩子的单向影响,就显得太过浅显,其实我们可以同时理解为孩子对父母的影响。这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例如,独裁型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不用过多思考他人的情绪、观念、意图、动机,只是服从独裁型父母的安排,也可能是因为心智化差的孩子会引发父母更多的控制型的教养方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如果在他们自己的早期依恋中,获得了安全型的依恋并且得到了心智化能力,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与他们的孩子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发展出安全型依恋并且培养出好的心智化能力。父母的心智化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与自己孩子的互动关系,从而决定了孩子所能发展出来的心智化能力。

二、家庭如何建立安全型依恋

儿童心智化的发展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相应的心理营养,也就是说,家庭需要为0-6岁的儿童提供必需的心理支持。如果以儿童为中心,那么家庭如何与儿童建立安全型依恋从而促进心智化的发展,这一话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依据年龄阶段来提供相应的对策,也更具针对性。

0-3个月的儿童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和“重要感”,这一阶段是心智化发展的初始期。儿童是否在父母的生命中处于首要地位,对安全型依恋的建立十分重要。这一阶段,儿童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此时,家庭成员扮演的角色是“翻译者”,这时心智化程度越高的父母,越能及时而且准确地“翻译”儿童的需求并提供帮助。父母是否在儿童出生时就已经有物质基础来摆脱生活压力?儿童出生时夫妻是否还处在感情磨合期?母亲是否已经接受角色的变化,有过相应的训练和良好的榜样?这些都会影响母亲能否尽责养育儿童。压力和各种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母亲苯体胺的分泌,苯体胺分泌不足,会导致母亲从情感上接纳儿童不够,只是从理性的责任感出发照料儿童。如果儿童在“无条件接纳”和“重要感”两个方面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心智化就会出现问题,会不断寻觅,找到一个在他面前自己最重要、最被接纳的人。家庭在这个时期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确保儿童的生理需求可以得到及时的满足。同时,家庭成员在这一时期,应将生活重心转移到新生儿身上,无条件、不批判地接纳这一生命的到来。

4个月-3岁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安全感的建立。这是儿童心智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开始学习分离和独立,以及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儿童的自我意识从此开始萌芽。儿童最先开始学会一些自我安抚的方法,如吃手,或者迷恋一些替代物,如毛巾、柔软有毛的玩具等来初试与母亲的分离。随后,儿童学会了走路后,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孩子开始更多地交替尝试亲密与分离。后来,儿童开始尝试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对父母的过度帮助表现出了“逆反”的情绪。此时,家庭成员需要扮演的角色是“陪伴者”,给予适当的帮助和照顾的同时留给儿童独立成长的空间。在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在儿童想要自我探索和尝试的时候,要放手。如果儿童想亲密的时候,家庭成员就可以跟他亲密,想要帮助的时候,家庭成员就能来帮助,而儿童想自己玩、做事情的时候,家庭成员也允许并关注,如此,这个儿童的安全感就建立了起来,从而安全型依恋也就顺理成章地得以建立。这一阶段,儿童心智化发展良好,就不会有分离焦虑,适应分离和变化的能力就会增强。例如,面临入托、失恋、亲人去世等分离事件,表现出更强的心理弹性。

4-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得到肯定、赞扬和认同。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建立,孩子开始有“我”的概念了。儿童十分关注这个“我”够不够好。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非常地依赖他人,非常需要他人的赞扬、肯定和认同,而最主要的他人就是儿童的父母,其中父亲的影响力逐渐超越母亲。这时,家庭成员所扮演的角色是“鼓励者”。这对于儿童的自我价值感、性别认同都十分关键。这时,心智化程度越高的父母,发现和欣赏儿童的优点和好处的能力就越强,越能看到儿童个性中天生的优势,抱着欣赏乃至学习的态度。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尤其是男性角色,需要给予儿童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并且要及时且准确。

5-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在不断寻找认知、学习的模范,成为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儿童将通过三个层面进行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态度、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管理情绪,家庭成员此时要扮演的是“引路人”。这一阶段,儿童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身边的重要他人。父母成为儿童模仿的首要对象。如果父母不能给予这一部分的需求,儿童可能去追星,选择距离较远的偶像作为自己行为的“模板”。此时,父母应努力成为儿童的榜样,引导儿童的发展。如果儿童在以上各个时期,所需的心理营养都能得到充分满足,儿童就很容易与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恋,在安全型依恋的基础上,儿童的心智化发展水平程度也会比较高。同时,心智化水平越高的父母,越容易准确及时地给予儿童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作者:任苇刘丹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心智化视角下儿童家庭教养研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