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范文

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范文

时间:2022-02-02 03:23:59

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

一、90后职业价值观现状调查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情况,从2012年至2014年期间,笔者在某高校招聘会期间对大四毕业生展开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386份,有效率为95.44%,其中1988年出生为为95人占4%,1989年为597人占25%,1990年为692人占29%,1991年为668人占28%,1992年为262人占11%,1993年为72人占3%。由此可以得知被调查的学生出生年份主要集中在1989-1992年。除了问卷调查以外,笔者还通过座谈会以及文献研究等方式了解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根据采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整合数据可以发现,在校大学生在求职优先考虑的因素中主要由薪酬与福利、单位性质、地域、岗位级别、个人发展空间、个人兴趣爱好、公司前景、专业对口等组成。其中,薪酬福利占63.5%,个人发展空间占59%,地域占35.3%,公司前景占32.1%,工作强度占31.7%。比例最少的是公司岗位级别,占3.2%。因此,学生在这些因素中,更看重的是薪酬与福利,其次为个人发展空间。说明大学生在看重薪酬福利的同时,更看重的是个人的发展前景。而对于专业对口度和个人兴趣方面则不是很看重。在地域的调查中,有54.3%的学生选择大城市,32.7%的学生选择中等城市,主要原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发达地区不仅具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遇,职业也更多元化,并且经济发达的地区与国际接轨更紧密,能为就业者提供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学习提高的机会,这恰好与他们希望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便成为就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对于公司招聘,学生也反映出了很多困扰,通过调查及与学生对话,我们发现学生认为影响他们录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对岗位知识缺乏了解、对社会缺乏了解、求职方法技巧的缺乏、学历不够高、学校就业指导力度不够、自身能力不够强。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一些数据,认为对岗位知识缺乏了解的占57.20%、对社会缺乏了解的占32.50%、认为自身对求职方法技巧的缺乏的占43.80%、自认学历不够高的占8.5%、认为学校对就业指导力度不足的占33.80%、认为自身能力不足的占37.10%,其他因素占11.4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绝大多数缺乏对岗位知识的了解,直接导致在面试的过程中发挥不了正常水平,并且缺乏求职的技巧。

再次,从调查中,我们还专门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做了了解和分析,结果表明,能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的“90后”大四学生只占12.2%,而大多数的学生没有规划,或者认为上过相关的课程,但对于职业规划还是比较模糊。在“将来就业看法”的调查中高达46.9%的学生选择了“边走边看,不大确定”或者“无所谓,得过且过”、“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比较迷茫,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对于即将面临毕业和就业问题的大四学生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现在,许多大学生职业方向不明,他们对未来职业缺乏分析、设计、规划,他们不知道未来自己想要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够做什么,在学校学习中,缺乏目标和动力。因此对将来就业的看法大多不太确定,模糊不清,甚至出现无所谓和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基于以上的原因,面对现在的90后,我们要从怎么样的方面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值得我们深思。因为有较多的学生迫切的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用人单位的信息,获得一些求职的技巧,从而能够在面试中不至于冷场,同时,学生也希望学校能够开展一些关于求职就业的活动,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价值观,从而帮助其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90后是我国经济进入繁荣期,网络开始得到普及而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些独特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与父母祖辈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也是他们在职业价值观方面有着其显著的特点,在未来十年内,大学毕业生都将是90后,因此研究90后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对于指导90后就业十分必要。结合高校90后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结果,笔者将90后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做一下归纳:

(一)职业价值观取向务实与功利并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也对随之成长的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西方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在国内的广泛传播,90后大学生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社会思潮缺少批判的吸收意识,极大程度地导致了众多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呈现出强烈的务实性和个人功利色彩,如调查结果所示他们更加注重看重薪酬福利和个人的发展前景,而对社会贡献,社会地位这些重视度不高,也体现了当代90后在求职就业方面少了一些应有的理想和社会贡献精神。

(二)择业自主意识较强,职业认知度不高;90后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倾向明显增强,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发挥能力,如调查结果显示有87%的学生选择大中型城市,他们职业选择是他们也将工作强度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之一。他们倾向于选择经济好收益高的大城市就职,排斥偏远城市;倾向于选择轻松安稳的脑力工作,排斥体力工作,大多数学生在择业时优先考虑个人需求与兴趣的满足,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希望工作环境及工作待遇符合自己的要求的同时,能发挥自己的所长,得到他人的认可。

(三)就业途径多样化、非正常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国内外各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使越来越多全新职业的产生,以及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特点,也使得他们的求职手段和途径多样化,他们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不仅投身于校园招聘会、人才市场的这些面对面的直接招聘平台,还不断在各类招聘网站上投简历撒大网;他们倾向于先找一份可以让自己生存的工作,在有一定工作经验后,不断跳槽以实现理想就业,以实现自我价值,发挥所长。(四)就业目标脱离实际,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等。90后大学生看重个人发展机会,但是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和社会实践经验,又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不能很好地把握社会的实际需求。多数同学对自己的性格、能力、职业兴趣并不了解,缺乏对就业的自我认知,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忽视自身的实际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认识所求职位所需具备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去追求超越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职业,因此,往往会出现好高骛远或者入错行的现象。致使在实际工作后,求职者无法胜任该工作或者发现该工作与自己的期望大不相同,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

三、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体系

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念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对自身的职业理想、职业目标以及职业价值取向和评价等方面的总体看法,简单的说是理想信念在职业选择问题上的直接反映,是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90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这个主渠道,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对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体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笔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这个主渠道,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和自身“五位一体”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体系。

(一)构建社会制度保障体系来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各级政府有能力也有义务来承担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责任。政府要适时出台相关就业的政策,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可能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对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职能,形成政策的标杆,积极清除各种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消极因素,用积极的政策和措施来引导和促进“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同时,政府不仅仅要制定各种就业政策,而且还要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优化宣传的方式,要让大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政策的存在,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二)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课程教学体系;学校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阵地。“两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分析和规划,使学生能够具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勇于上进,不畏挫折的品质。同时,学校应在开设的形势政策课中,加入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就业市场前景等分析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教学内容,针对目前社会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客观分析就业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通过就业形势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各职业情况,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上要加大职业价值观培育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积累就业知识与就业技巧,帮助同学了解面试时的技巧和方法,加强择业技能的锻炼,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同时,通过职业意向测评等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自己的就业取向。也可以邀请校内外的成功人士,各行业比较成功的毕业生来学校开座谈会,与大学生互动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利用假期到去单位实习,组织各类模拟职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等。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通过学习,正确把握自身职业价值观的形成。笔者所在的高校开设了社区义工课,社区义工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尝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课程教学和志愿者义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融入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局限,加深他们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学习关怀社会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提升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丰富生活经验,拓宽视野,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的促进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养成。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践教育体系,通过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来实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能够真实的体验社会,进入社会历练的有效途径。学校应根据专业特点,设立相应的实训课程,营造仿真环境,使学生提前体验职业角色,认识自身不足。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地调研、校外实习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融入社会和企业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积累经验,而且也可以使大学生提高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认知,充分了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根据社会的需要来明确将来努力和奋斗的方向,通过正确定位,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使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相统一。

(四)建立家庭、个人自身良好自我适调的综合性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来进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家庭是人成才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尤其是家民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爱好特民、个性特征及其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父母应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定位以及职业价值观取向。同时做好表率,通过自身行为为子女起到示范作用。但是,家长也应避免将自己的职业观强加给子女,应重视和尊重其兴趣积极引导其自主选择。最后,家长应该避免对子女过分保护,应当让给孩子更多接触社会和体验社会的机会,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适当进行逆境教育。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才能逐渐形成成熟的职业规划意识,才能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应当从生理、心理等角度充分的进行认知自我,通过加深对自身的了解,促进自我调整和塑造,更好地发掘自我潜能,促进自身职业发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律意识,做好自我约束和管理,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了解社会需求以及自身的不足,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最后,大学生还应在求职过程中调整好自身心态,客观的评估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心理。

作者:杨叶玲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whwszlzz/66493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