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

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2-08-20 11:08:50

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沉淀形成的先进文化,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和丰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文化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融合,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理论引导作用,推进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情感激励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共鸣;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价值,完善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实践平台,强化大学生的行动机制。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的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崇高的理想信念、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已经沉淀为当今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特质,是激励当代中国人沿着先辈足迹努力拼搏、奋勇前进的力量源泉。红色文化具有超越历史时空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不断开拓利用红色文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努力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融合。

一、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理论引导作用,推进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树立和坚持“四个自信”,希望在青年、力量在青年、根基在青年。高校不仅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有竞争力、有专业素养的青年,更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四个自信”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和教育青年大学生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使命和应然职责。推进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教育,必须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独特资源和特色价值,发挥红色文化的理论引导作用。红色文化是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基本历史根基。加强大学生道路自信教育,首先就要阐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红色文化恰恰创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难历程中,红色文化昭示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是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最好诠释。红色文化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坚实历史土壤。加强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获得革命的成功,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红色文化记录的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并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证明了其正确性和真理性。红色文化是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独特历史养料。加强大学生的制度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创立的,是以老一辈共产党人创造的红色传统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对红色传统的告别和否定,而是对红色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红色文化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红色资源,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最好的历史养料,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撑。红色文化是生成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构成要素。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进程中,“红色文化不但使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时代的生命与活力,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思想文化历史养料,提供着文化支撑。”[3]因而红色文化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基因,下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精髓,成为我国文化自信的独特景观,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内在构成因素。

二、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情感激励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共鸣

情感是人的主观态度体验,是激发人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动机,也是人们追求真理性认识的持久、坚固的内在动力。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情感激励作用,有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红色文化彰显着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深切关注,蕴含对人类深情的爱。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而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核心的情感之一就是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深切关注,没有对人类的热爱,没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没有对人类幸福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就不可能把自身的人生价值和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也不可能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红色文化的主线就是国家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展现着无数革命者为了人类幸福、人类解放而英勇奋斗的进程,无论是写下革命者大爱情怀《与妻书》的林觉民,还是因烧地契与家庭决裂的澎湃、坚定与工农群众站在一起的等革命者,无不满怀着对人类最深切的热爱,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深切关注。红色文化彰显着对国家与民族境遇的着力改变,蕴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的重要情感动力。红色文化记录着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展现了血与火的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寻求出路、不懈奋斗的过程,革命者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彰显着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超越历史的时空,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当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红色文化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大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红色文化彰显着对人类幸福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蕴含着强烈的公平感和正义感。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价值追求,强烈的公平感和正义感是青年大学生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情感共鸣。红色文化正是追求人类公平、正义在中国的具体生动实践,红色文化依托的中国红色革命就是要打破旧社会,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新中国,红色文化的产生、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公平和正义的不懈追寻史。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强烈公平感和正义感,才能去纠正和改变社会的不公正,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而努力,从而把实现人类公平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当作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红色文化彰显着对人的生命主体性的自觉,蕴含着自信、乐观奋斗的情感。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不存在神意的安排,也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个人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以奋斗不息的人生方式与命运抗争,在对社会发展方向和规律的准确把握上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红色文化正是彰显着人的生命主体性的自觉,红色文化处处洋溢着自信、乐观奋斗的气息。凭着自信、乐观奋斗的情感,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才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自信,才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凭着这种自信和乐观才能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畏艰难,艰苦探索,直到革命成功。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红色文化激发大学生自信、乐观奋斗的情感共鸣,找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共通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价值,完善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有重要价值,对健全大学生的信仰人格、道德人格、意志人格、心理人格有独特优势。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塑造、形成健康人格。红色文化内涵坚定而清晰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塑造大学生信仰人格的“清醒剂”。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追求,是人在社会化进程中特有的精神现象,一个圆融美满的生命必然是有信仰追求的生命。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结合中国国情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范本,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信仰的追寻追求,谱写了一部为信仰而歌的伟大历史篇章。正如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4](P110)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浪潮、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在告别理想、躲避崇高的喧嚣中,精神家园荒芜、信仰失落问题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红色文化引导青年传承红色文化传统,积极与自身信仰对话,通过高尚的信仰追求实现对生命的内在超越。红色文化标示着崇高而先进的社会主义道德律令,是引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红路标”。健全的人格包含着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展示着人格的魅力与价值。红色文化展现出来的高尚道德品质是红色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这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包括不断进取、拼搏奋斗;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以社会贡献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红色文化是引领大学生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优质资源,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红色文化的榜样力量感染人,红色文化的真实历史影响人,将红色文化标示的道德精髓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追求。红色文化具有执着而顽强的行动意志坚守,是锻造大学生人格意志的“定心丸”。意志力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标记。红色文化展现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脊梁,是中国人顽强意志的集中体现。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惧困难,抛头颅、洒热血,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冲破险阻,实现了星星之火的燎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革命的奇迹,最终使新中国的蓝图成为现实。蒙哥马利就称长征“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史诗,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教育青年大学生传承革命先辈的顽强意志,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丧气、不放弃,不断提升自我抗挫折能力,锻炼顽强的人格意志。红色文化滋润着健康而阳光的文化心理空间,是清除大学生心理雾霾的“净化剂”。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够对自我进行正确评价、人际关系和谐,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展现着健全的个体心理品质,红色文化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怕流血牺牲、热爱生活、自信、不断拼搏奋斗的历史;红色文化就是一部新型和谐人际关系的动人历史篇章;红色文化就是一座克服各种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取得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丰碑。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新时代背景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健康、阳光的文化心理空间,清除大学生的心理雾霾,培育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概而言之,红色文化从存在形态来看,是一种历史存在,也是一种精神存在。当代大学生既没有经历过旧中国的“国破家亡”“内忧外患”,也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初创时期的“步履维艰”,因此对带着特定历史时期印记的红色文化是一种历史记忆。红色文化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传递跨越时空的正能量,闪耀时代的天空,就必须能够照亮当代人前行的道路,具有指导现实的力量。因而,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的基础上,必须打造红色文化的实践平台,强化大学生的行动机制,帮助大学生在认知红色文化、认同红色文化的基础上,传承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发扬红色文化优秀传统,以红色文化为向导指导自己行为、改造自己的生活实践。

参考文献:

[1][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3]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J].红旗文稿,2017,(14).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曾杰

被举报文档标题: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rmzyzz/71842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