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历史纪念报道对公众历史记忆的影响范文

历史纪念报道对公众历史记忆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2-06-18 05:48:57

历史纪念报道对公众历史记忆的影响

摘要:文章从媒介仪式理论视角,以内容分析法研究可见,媒体类微信公众号作为当下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其抗战纪念报道通过组构网络历史纪念仪式而发挥了引领公众重温抗战历史记忆,增强国族认同的作用。其媒介仪式特征表现在:媒体以情感化叙事策略吸引大众关注,媒体与用户的网络互动形成了历史纪念场景。就社交媒体的历史新闻传播而言,相关媒体合理运用其符号权力进行历史叙事,进而形成与用户的良性情感互动,是其能建构社会历史记忆共识的关键。

关键词:社交媒体;媒介仪式;纪念报道;抗战历史

在信息社会,大众传媒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媒介化的历史记忆也逐渐成为公众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语境内的媒介化历史书写方式主要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报道、发掘史料史迹新闻价值的历史文化报道、对新闻事件历史背景的述评等。这些历史新闻产品一方面满足了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受众对于历史的回忆和认知。媒介仪式概念是英国媒介社会学者尼克·库尔德里在对美国传播学者戴扬和卡茨的媒介事件理论进行拓展研究后提出的。戴扬和卡茨在20世纪70、80年代考察了美国全国性电视台对大型仪式的直播,从中发现了以电视为代表的全国性媒介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当身处不同空间的观众在同一时间收看体育竞赛、政治辩论、就职或颁奖、皇室婚葬等重大仪式典礼时,一方面,电视媒体机构通过对这些事件报道向受众传递了国家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大众在通过电视直播见证这些事件时,或参与评价、或被感染打动,从而成为仪式的积极参与者。媒体因为掌握了符号权力从而获得了为社会代言的中心地位。媒体的符号权力体现在其运行的媒介仪式:“围绕关键的、与媒介相关的类别和边界组织起来的形式化的行为,其表演表达了更广义的与媒介有关的价值,或暗示着与这种价值的联系”。[1]即当代信息社会中,大众传媒借助受众日益增长的对媒体的依赖性,构筑了凸显其社会代言人位置的“边界”,媒体具有的社会系统(各类传媒机构)和符号资源(各种信息产品)构成了其符号权力的“类别”特征。媒体通过媒介仪式帮助大众认知外部世界,同时协助支配媒体的社会主导权力发挥凝聚社会的作用。

一、社交媒体的历史纪念报道以内容连接大众并组构历史纪念场景

从媒介仪式理论的视角来看,媒体的社会整合作用体现在“......通过电视(以及广义的媒介)里各种不同的叙事和解读模式,我们每天都与更广阔的社会相连。”[1]如今,以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正逐步取代广电报刊等传统媒体而日益占据社会信息传播中心地位,并且社交媒体都具备信息传播和网络社交的双重功能,从而具有了在大众中组织社群、进行社会动员的条件。社交媒体通过设置议题能引发大众在互联网场域展开大规模的信息分享、互动行为,使话题演变为社会热点,其内容聚合和人脉吸纳的特性使网络媒介仪式成为可能。本文选取《人民日报》系列微信公众号、腾讯网“短史记”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关于“七七事变”八十周年、“九·一八事变”八十六周年的纪念报道作为研究目标,以此探讨社交媒体历史新闻传播中的媒介仪式特征。(一)媒体类微信公众号抗战历史纪念报道的情感化叙事策略。当前大众在网络空间的信息消费具有求新求趣的趋向,有学者将之归纳为互联网思维活动的表象化,“……在网络交往活动中,表象思维不仅表现为图像表达和图像关注,而且还表现为语词和陈述的感性化,亦即网络语言的具体性、生动性和直接性。”[3]而上述媒体微信公号在历史纪念报道中亦能因势利导,其情感叙事策略体现在,用生动的故事、独特的观点、鲜活的影像等叙事话语来阐释“弘扬家国意识、反思战争”等纪念主题,借此唤起网民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回忆。“人民日报”系列微信公众号承继了其母报的编辑方针,其历史纪念报道的主题是激发公众爱国热情,其报道的叙事策略具有“情感召唤”的特征。其叙事要素见下表:上述二者作为参与媒介市场内容产品竞争的资讯公众号,其内容产品注重挖掘历史事件的故事性元素,标题设置具有悬念,叙事焦点在于事件的矛盾冲突,重点挖掘历史鲜为人知的一面,以此激发网民的新鲜感和求知欲。(二)媒体类微信公众号为用户营造抗战历史纪念场景。从媒介仪式视角考察大众传媒维系社会,强化公众集体情感的作用时,需要从媒介的仪式空间来考虑,媒体通过传播形成媒介仪式的标志在于,受众在媒体的作用下参与到某种共同性的活动中并形成某种共同的体验或者情感共鸣。在社交传播平台,大众与媒体的互动更为积极,大众可以更主动地使用媒体获取信息、表达情感,传统媒体中的受众转变为用户。例如对于微信公号推文,用记可以选择“阅读”“点赞”“留言”“转发”等互动功能表达自己的关注、感触或共鸣等情感态度。就媒介仪式而言,在社交平台上,经社群传播形成的“爆款文章”,或者社交媒体用户对于热点的“刷屏”等现象均是大众就某议题表达情感认同的符号表征。本文对上述媒体公众号的历史纪念报道的阅读量、点赞数指标进行统计,尤其对这些文章的读者评论进行整理分类,发现其主要类型可分为:情感抒发(对民族苦难的悲悯及由此激发的爱国热情)、个体记忆与体验分享(家族先辈的经历或自身感悟)、话题交流(对历史不同见解的讨论)、其他类型互动(读者与编辑关于文章内容或其他方面的互动)。2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则可发现,不同类型的媒体公众号所构建的不同类型的纪念场景。在社交媒体平台,《人民日报》系列微信公众号以其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在传播中形成滚雪球效应,其历史纪念报道经用户大量分享、转发后能产生“100000+”的阅读数和较高的点赞数,而用户评论及点赞的内容类型大都集中于爱国情感的抒发。这些历史纪念报道从吸引网民关注到引导他们达成对纪念主题的肯定和支持,从而在网络舆论场形成了对抗战历史的集体纪念场景。相比较而言,“短史记”、“馒头说”的纪念报道虽然在阅读数、点赞数等指标方面较为逊色,但其基于历史所阐发的观点往往能引发受众对相关话题的兴趣,由此形成受众对历史的感慨、记忆分享、话题交流等多元的互动场景。

二、社交媒体历史纪念报道协助大众建构集体记忆

上述历史纪念报道能形成媒介仪式的关键在于媒体特有的符号权力的类别特征,即媒体将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内容融合于公众惯于接触的新闻信息中,媒体以其影响力协助公众构建集体记忆。有学者将之归纳为:“在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特别是新闻——无疑是启动、制约、更新、改写人们的记忆的最重要的社会框架之一。不论是社会个体自身的记忆,还是历史记忆,都受到新闻所提供的材料和新闻框架的深刻影响。”[2]上述微信公号依靠其媒体品牌及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力,使其历史纪念报道发挥了为公众组构历史记忆认知框架的作用。“人民日报”系列微信公众号的历史纪念报道保持了《人民日报》讲求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新闻宣传理念,同时在互联网传播语境中讲究叙事策略的“亲和力”特色,从而在网络纪念仪式中凸显其召集者地位的权威性。腾讯“短史记”微信公众号则以善于结合新闻话题从史料史迹中寻找反思历史的议题,成为历史纪念场景中大众讨论交流的组织者。“馒头说”微信公众号继承了网络通俗历史注重生动逼真的历史细节刻画的写作风格,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成为了历史纪念活动中公共记忆的分享者。同时,这些历史纪念报道能涵盖我国抗日战争历史记忆的核心主题——创伤记忆与抵抗记忆,媒体在策划制作中将此二者有机结合(详见前文表1及表2),一方面引领大众回顾国家与民族在近代以来屡受外侮的经历与教训,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在战火中重新塑形的经验,从而帮助公众获得历史认同感。

三、结语

从媒介仪式理论所强调的媒体对符号权力的运用方式来看,上述媒体类微信公号的历史纪念报道所体现的是媒体与网民的协商式交流,即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注重以史为据的严谨性,同时又借助社交网络与用户在生活化、个性化的交流场景进行情感互动,从而引发大众对民族苦难的悲悯、对先烈的缅怀、对历史教训的反思等等情感共鸣。而库尔德里的媒介仪式理论一方面认可了媒体具有凝聚社会作用,同时也指出,当大众过度依赖媒体建构社会观念时,媒体把持的符号权力亦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冲突与隔阂。例如,在当下互联网新闻传播中,许多涉及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假新闻往往因涉及中日关系而形成网络热点,其内容特征是传播者多从历史文化角度对日本国家、民众及政要的形象进行矮化、丑化或者美化的变形叙事,这种两极化的叙事策略往往会激起网民偏狭的民族主义情绪。[3]这说明,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传播场域,媒体的符号权力是流动不居的,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正受到冲击,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的社会群体均可利用网络资源而把控新的符号权力。就社交媒体的历史新闻传播而言,媒体如何合理运用其符号权力进行历史叙事,从而能形成与用户的良性情感互动,是其能否发挥建构社会历史记忆共识作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尼克·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0):65,33,8.

[2]李红涛.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J].新闻记者,2015(7):41.

[3]施爱东.民族主义谣言的两极策略[J].民族艺术,2015(6):118.

作者:林磊 单位:韶关学院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历史纪念报道对公众历史记忆的影响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qlzk/74789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