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范文

浅谈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范文

时间:2022-11-20 11:42:17

浅谈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

摘要: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铸就的伟大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因子,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价值。新时代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广泛凝聚政治共识,提高党的威望,推进政治社会化。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要通过建设物态文化载体推进沂蒙精神政治文化的濡化过程,通过塑造崇高的文化品格推进沂蒙精神政治文化价值的投射过程,通过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推进沂蒙精神政治文化价值的运转过程。

关键词:沂蒙精神;政治文化;党的建设

学术界对沂蒙精神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学者一般在研究地方史中论及沂蒙精神,如李佩芝、王冠卿主编的《沂蒙革命斗争史》、崔维志和唐秀娥主编的《沂蒙抗日战争史》《沂蒙解放战争史》、申春生主编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史》等。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在拓展研究领域、转变研究视角和深化研究的学理水平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与突破,对沂蒙精神的研究侧重从历史学、哲学、文化生态学、党史党建等学科背景和理论范式推进,产出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有的学者基于红色文化的视角对沂蒙精神的内涵、功能及价值进行研究;①有的学者从价值观的视角揭示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和教育教学价值;②还有学者从党的群众路线的视角解读沂蒙精神的深刻蕴含和时代价值。③虽然学术界已尝试从多个视角深化对沂蒙精神的研究,但深度挖掘沂蒙精神独特的政治文化价值的研究成果仍十分欠缺。新时代,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深入研究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提升沂蒙精神研究的理论深度、深化执政规律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同时,充分挖掘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对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建构良好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沂蒙精神是凝心聚力的优秀

政治文化对政治文化的概念,理论界存在不同的理解维度。一是侧重从文化视角,认为政治文化是指文化的政治方面,是社会大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如法国学者莫里斯•迪韦尔热就认为政治文化一般是指文化的政治方面,他们本身也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1]71二是侧重从政治学视角,把政治文化看成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如美国学者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认为每个政治体系都表现为一个特定的政治行为模式,这一模式就是这个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不论从哪一视角来理解政治文化,它都不是政治与文化的简单耦合,而是“在文化、政治与历史长期稳定基础上形成的,支配和制约人类各种政治制度、政治规范、政治行为的政治观念体系。它由属于本体结构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行为三大层次共同组成”[2]5。政治文化具有阶级性、社会性、稳定性、区域性等特点。一定区域的政治文化,凝聚着这一地区人民对政治活动的认知和感受,蕴含着他们最深层的政治追求和政治行为准则。沂蒙精神形成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以红嫂精神、支前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为主要代表,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和党政军民亲如一家的光荣传统,它一经形成,便在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无穷的政治魅力,具有显著的政治文化价值。沂蒙精神就是一种具有区域性的政治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鲁东南地区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相互信任,逐步砥砺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观念体系和精神力量。沂蒙精神是一面政治旗帜,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价值取向和人民群众相信党、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影响了几代沂蒙人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沂蒙精神反映了沂蒙人民积极向上的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政治生活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信念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党为沂蒙人民谋解放,沂蒙人民逐渐从传统的政治认知和朴素的阶级情感转化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坚定政治信念。先进政治信念的力量,使战争年代千万沂蒙儿女以顽强意志克服了战争和饥饿,以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以“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彻底决心与党同心同德共患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沂蒙人民不等不靠,坚持党的政治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整山治水、脱贫致富,坚定信念、开拓奋进,创造了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沂蒙人民由愚昧冷漠,到爱党爱军,再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充分自信,沂蒙精神所折射的沂蒙人民深层的政治心理结构比物态的政治文化更恒久,其价值功能更强大。沂蒙精神反映了沂蒙人民先进的政治意识。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后,马克思主义在沂蒙地区的传播,奠定了沂蒙人民红色信仰的基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就出生于沂蒙山区,他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有志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高了群众的革命觉悟。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山东党政机关、华东局机关等在沂蒙大地长期驻扎,沂蒙人民逐步扬弃了传统政治观,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其广泛影响下,沂蒙人民迸发出高涨的革命热情,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参与革命、支援革命,在实践中形成了忠于革命忠于党的政治品格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爱党爱军”是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等沂蒙人民用奶水、煎饼、小米养育几十万人民军队,对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矢志不渝、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懈追求和对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已成为沂蒙人民稳固的政治意识和优良的政治传统,且内化为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的思想自觉。沂蒙精神形成、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治路线宣传普及并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广大沂蒙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并内化为自身政治品格的过程。沂蒙精神反映了沂蒙人民自觉的政治参与。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小车推动了历史,用乳汁养育了革命,用血肉之躯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沂蒙红色文化体现为大众性、平民性、基层性,是一种‘人民型’的红色文化。”[3]沂蒙山区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最艰苦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为了革命的彻底胜利和人民解放,沂蒙人民积极参军参战,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革命洪流中,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特别是沂蒙红嫂这个特殊群体,在血与火的岁月里,她们送子、送郎参军,缝军装、做军鞋,磨面烙煎饼,抬担架、救伤员等拥军支前活动中,迸发出投身革命、献身革命洪流的深切情感和高度自觉。当时沂蒙根据地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革命先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沂蒙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革命胜利的英雄凯歌。“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折射出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政治路线和政治情感的直接体现。沂蒙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社会感染力,“沂蒙精神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万众一心。沂蒙精神作为一种区域精神,可以进一步增强当地人民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凝聚一个区域的智慧和力量。”[4]138沂蒙精神所蕴含的政治文化价值是厚重的。

二、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取向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参与现实政治生活过程的经验积累,它既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它对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具有巨大的精神支配作用。新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广泛凝聚政治共识群众是理性选择的主体,由分散到聚合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文化起着重要的黏合作用。从根本上讲,政治文化属于政治价值系统。在整套政治价值系统中,政治意识形态居于统帅的、主导的地位。“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或方式,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或方式。”[5]345政治意识形态反映人们对政治活动规律的认识和主张,是人民群众对政治所达成的共识,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有直接指导作用,它是政治合法性最主要的保障,是政治认同最持久的因素。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了减租减息、拥军参战、运动之后,沂蒙人民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高度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觉。沂蒙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沂蒙人民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党的政治路线的生动体现。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具有同质性,同样具有引领、粘合价值观和凝聚政治共识的重要功能。沂蒙精神以其定型的政治文化品格对社会成员起着俘获政治认同的效应,仍然是党扎根社会、引领社会、整合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当前,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多元性导致的政治信仰空虚、价值取向多元化、政治参与热情降低等政治文化的特性,使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及其整合或构建困难重重”[6]。沂蒙精神以特定的文化品格起着推动政治社会化和俘获政治认同的作用,它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万众一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仍然是引领社会、汇聚力量、维系稳定的重要精神力量。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坚定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增强社会政治认同。

(二)有利于提高党的威望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光辉典范,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也是人民对党绝对忠诚、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体现。20世纪初,沂蒙地区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灾难深重,民不聊生。在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来到沂蒙大地,传播先进思想、建立民主政权,进行,开办文化夜校,不断实现和维护着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一心为民、求真务实的党员干部和秋毫无犯、不畏强暴的人民军队深深感召着沂蒙人民,他们与党、人民军队生死与共的革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以农救会、妇救会、识字班、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形式积极参与革命。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正是这种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政军民关系。沂蒙人民积极参军支前、投身革命、献身革命,充分说明了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沂蒙人民群众中有极高的威望,因为“政党的影响力取决于政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取决于公众对政党及其行为的认同”[7]113。党政军民的高度团结统一是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沂蒙精神充分体现了山东党政军民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有利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和圈子文化,始终坚持和有效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沂蒙精神仍然是党引领社会、汇聚力量、维系稳定的精神纽带,大力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有利于我们党重塑执政道德,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的执政形象;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夯实执政基础,推动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优秀分子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教育和激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形成党内外共同奋斗的良好政治局面,增强全党全民的凝聚力。

(三)有助于推进政治社会化优秀的政治文化是社会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具有承载和传递优良政治传统的作用。这种政治文化传递,可以使个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承前人在较长时间中积累的政治智慧、政治信仰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社会化”。如果没有这种“政治社会化”,那么,一代又一代的新人都要“从头开始”,政治文明的发展将十分缓慢。政治文化起着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作用,而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最基本的途径。沂蒙精神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治路线社会化的过程,是广大沂蒙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内化为自身政治素养的过程。“沂蒙地区党的历史和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深入贯彻和践行群众路线,党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历史。”[8]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山东特别是沂蒙人民的巨大政治优势和宝贵精神财富,它突出体现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坚定的政治理想,彰显了党与群众生死与共的政治情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沂蒙老区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历史课堂,沂蒙精神是鲜活的教材。沂蒙精神所蕴含的政治价值观念,是人们社会政治生活所遵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规范的内在依据,是推动政治社会发展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一种潜在力量。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增强政治教育功能。同时,沂蒙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战胜任何艰难困苦、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的激励价值。政治激励是规避政治冷漠的先决条件,是政党保持鲜活政治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在沂蒙大地上,舍生忘死救伤员的“沂蒙红嫂”、不惜牺牲一切代价抚养好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她们的事迹催人奋进,推动着革命走向胜利;建国后,沂蒙大地数以万计的创业先锋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放异彩。沂蒙人民以中华民族固有的品质和胆略,以沂蒙人民特有的坚韧和气节,敢于胜利,善于胜利,把革命热情和拼搏精神发挥到极致,他们为民报国、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和迎难而上、正心励志的干劲感人至深。沂蒙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是激励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昂扬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的实现

政治文化的价值实现,是指通过一定机制,使沂蒙精神所蕴含的政治价值、政治品格、政治情感等内容被人们所吸收并内化为稳定的政治心理结构,进而转化为与之相符的政治行为的过程。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价值实现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政治文化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特定的政治实体要按照一定的政治理念的导引而开展政治实践,这个政治实践当然不是静态的,而是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地加以调整,以不断地朝着自己的政治目标前进。”[9]推动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的实现,就是要使沂蒙精神所蕴含的丰富政治文化因子转化为人们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积极的政治行为,实现“政治价值”向“政治行为”转化,从根本上引导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具体而言之,这一转化过程就是:

(一)通过建设物态文化载体推进沂蒙精神政治文化的濡化过程“濡化”不同于“教化”,“濡化”是两种或几种文化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是表示文化横向运动的一个变量,而“教化”是文化形态对个人的单向度的传递关系,是表示文化纵向运动的一个变量。[10]103要实现沂蒙精神的“政治价值”向“政治行为”的转化,首先要加强人们对沂蒙精神的感性认知。沂蒙精神的物质载体包括原生性物态文化和再生性物态文化。沂蒙物态红色文化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鲁南、鲁中和滨海地区。沂蒙红色文化中原生性物态文化包括党政军领导机构旧址、革命旧址遗址等,如新四军军部旧址、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等。沂蒙红色文化中再生性物态红色文化包括沂蒙革命纪念馆、临沂市博物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和相关名人旧居等。这些沂蒙精神教育基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实物展示、图片陈列、文字讲解、影视播放等,把伟大的沂蒙精神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出来,使人们从中汲取丰富的政治养分,获得深刻的精神启迪和心灵震撼。正如视察临沂时指出的:“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因此,通过建设物态文化载体,打造沂蒙精神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的生动课堂,不断扩展弘扬沂蒙精神的广度,使沂蒙精神社会化。

(二)通过塑造崇高的文化品格推进沂蒙精神政治文化价值的投射过程“政党文化投射功能的本质是政党文化的社会化,并且主要是政党核心价值观的投射,即政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投射到社会并转化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过程。”[11]沂蒙精神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它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精神实质和内在品格聚合到一定程度便化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规范。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投射到社会中的反映。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变使社会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出现多元化的价值观,思想文化上的预测和引导至关重要。[12]101沂蒙精神所投射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虽不具有强制性,却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不断引领、规约人们的行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产生种种无形的暗示和匡正作用。当前,结合群众工作生活实际,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沂蒙精神搬上银幕、搬上舞台,寓教于乐,不断增强沂蒙精神宣传教育的渗透力,把一整套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向社会传递现实政治社会“应如何”的价值观念。将沂蒙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逐步涵养人们的文化品格,涤荡社会不良习气,维护现有的合法制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一个稳定的政治文化环境。

(三)通过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推进沂蒙精神政治文化价值的运转过程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要摧毁盘根错节的传统权益,常常需要动员新的社会势力参与政治,因此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制度还必须具有将现代化造就的社会势力吸收进该体制中来的能力”[13]129,要培育人们高度的政治自觉,撬动人们积极的政治行为,必须实现政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埃尔•阿尔蒙德在研究政治文化时,以属民和参与者为基础,将政治文化分为乡土型、奴役型和参与型三种类型。他认为,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准。要实现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必须把其蕴含的政治价值转化为人们普遍的政治行为。如果人民群众没有普遍树立现代政治意识,将“无法培育起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民主环境与政治生态,掣肘全民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14]。弘扬沂蒙精神,从社会成员的心理意识上引导人们赞成、拥护政治发展,广泛、积极而主动地参与政治发展,使政治发展获得广大群众的动力支持和深广的社会基础条件。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拼搏意志,提高群众的政治自觉和政治热情,通过表彰、推广各类先进典型,开展比、学、赶、超等系列活动,使弘扬沂蒙精神落到实处;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人们的政治热情,正确理解和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从科学的立场出发积极评价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主动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不断探索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新形式,使弘扬沂蒙精神常态化。政治文化是人类政治活动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基因”。沂蒙精神孕育形成于齐鲁大地、沂蒙地区,但其政治文化价值已超越地域限制,成为党和国家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资源。2013年11月,到山东考察时对沂蒙精神作出高度评价,指出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阐释和准确把握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中的革命理想、忠诚意识、牺牲精神等红色基因,涵养党内政治文化,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迅猛发展的新环境中,实现治国理政的新目标,必须充分挖掘和实现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最大限度地凝聚政治共识和社会力量,不断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作者:赵长芬 单位: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谈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ldmzyjzz/72393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