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统一战线的政治使命及治理功能范文

统一战线的政治使命及治理功能范文

时间:2022-10-12 10:05:38

统一战线的政治使命及治理功能

[摘要]统一战线作为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围绕一定的共同目标并且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政治联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依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统一战线工作的战略地位。基于统一战线工作“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可以认为,其所要解决的就是政治上的“人心”和治理中的“力量”问题。统一战线工作“凝聚人心”的政治使命主要在于夯实共同的政治基础、凝聚最大的政治共识和巩固广泛的政治联盟。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统一战线具有多中心治理功能、协商式治理功能和网络化治理功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加快队伍建设步伐。

[关键词]统一战线;新时代;政治共识;政治联盟;多党合作;国家治理

一般意义上的统一战线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基于某些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而结成的政治联盟。简单说来,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联合而形成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依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孙信认为,自在1939年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后,统一战线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a林尚立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与生俱来地具有双重使命,其一是增强党的力量,巩固党的领导;其二是凝聚各方力量,促进社会协调与国家整合。b孙宝林、刘维芳认为,统一战线作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法宝,必须根据新的形势特点和发展需要,在工作方略上作出进一步的探讨,以使统一战线在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更好地应用科学方法,服务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从而也使统一战线自身获得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发展。a总之,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不仅要在政治上“凝聚人心”,而且要在治理中“汇聚力量”。因此,在新时代中,要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理论的科学研究,找准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

一、“凝聚人心”:统一战线的政治使命

在统一战线的“人心”与“力量”中,“人心”是第一位的,是“力量”源泉也是其发挥正能量和“向心力”作用的根本保证。“人心”的工作依赖于正确的指导思想。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政治使命就是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把准正确的政治方向,夯实共同的政治基础,凝聚最大的政治共识,巩固广泛的政治联盟。首先,夯实共同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将其创立的科学理论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b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团结问题的论述奠定了统一战线理论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统一战线从“策略”论到“战略”论再到“最大政治”论的认识转变,可以说是对统一战线理论的独创性发展。从新民主主义的制度建构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使得中国共产党真正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c统一战线实质上就是一个由不同政治力量联合组成的政治联盟,致力于形成广泛的同盟军。由于统一战线组织包含了各种不同政治力量,如果没有共同政治基础,各种政治力量就可能出现离心倾向,导致组织涣散如一盘散沙,也就无法将这些政治力量团结起来,进而完成共同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我们都知道“人多力量大”。但“人多力量大”是有条件的,其中最为要紧的条件就是要有共同奋斗目标,从而使人们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否则就会组织涣散、力量分散,甚至因用力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d为了防止出现人心涣散的现象,统一战线必须首先解决“人心”这个根本性的政治问题,形成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增强一致性。e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实际上就是统一战线同心圆理论所谓的圆心或圆点,就是政治底线。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共同政治基础就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其次,凝聚最大的政治共识。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如何构建政治共识与社会秩序,这是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Rawls,1921—2002)在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一书中即提及了“重叠共识”(overlappingconsensus)的概念并且在1993年出版的《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认为,“重叠共识”是各种合理而完备的学说(reasonableandcomprehensivedoctrines),如宗教、哲学和道德学说之间,就政治的正义观念(apoliticalconceptionofjustice)所达成的共识。f在罗尔斯看来,重叠共识是构建秩序良好社会的基础。“重叠共识”是罗尔斯为处理当今社会如何在多样性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协调行动和稳定秩序的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概念。

“重叠共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重要的是不仅在政治哲学中讨论“重叠共识”,而且在政治文化中寻找“重叠共识”,尤其是在政治实践中构建“重叠共识”。a统一战线始终是执政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战略方针和政治优势。统一战线凝聚共识首要的是凝聚思想政治共识。思想政治共识不仅是政治基础上的一致性,而且也是政治方向、政治目标方面的一致性。一致性作为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是多样性发挥正功能和向心力作用的保障。众所周知,领导权的问题从来都被认为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在中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中的一致性,是统一战线中多样性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成员之间是平等关系,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而不是组织领导,是党委领导而不是部门领导,是集体领导而不是个人领导。b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就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通过民主协商和广大党员的模范作用使党的方针政策成为统一战线成员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c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共识形成于执政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之中,协商的过程既是执政党听取不同政治力量提意见、作批评和提建议即进行协商式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让不同政治力量充分理解和自觉接受执政党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的过程。第三,巩固广泛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的出发点是共同政治基础,其关键任务是达成政治共识,其目标和宗旨就是巩固和发展广泛的政治联盟。思想政治引领是统一战线工作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工作,是统一战线建立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前提。统一战线首先要求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凝聚共识首先是凝聚思想政治共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思想引领应当立足新时代的新变化、新特点,谋求新思路。d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建立、扩大和巩固政治联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大团结大联合作为统一战线的实质和主题,其目标和宗旨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扩大和巩固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必须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体越分化,社会矛盾越复杂,就越要学会运用统一战线的理论、实践和方法,在求同存异中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政治共识,思想认识不统一时就更加需要耐心地找到最大公约数,在多样性中找到一致性,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政治联盟。从这个意义上说,统一战线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容性政治(inclusivepolitics)。统一战线的包容性(inclusiveness)不仅体现在它的政治吸纳(politicalabsorption)功能上,同时也更充分嵌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的制度设计之中。此外,统一战线的包容性,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某种策略措施,而是一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先进品质的生动体现。e包容性对处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来说是一种政治道德(politicalmoralityorpoliticalethics),即坚定相信自己提出政治主张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且转化为自身的“德性”修养,“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说服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包容意味着“忍耐”和必要的“妥协”、“让步”。f如果说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theartofcompromise),那么,统一战线的包容性政治就更是一种积极的扩大朋友圈的艺术(theartofexpandingthecircleoffriends)。在新型政党制度中,巩固执政党的领导地位、服务执政党的执政使命是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政治联盟的根本目的,提升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和扩大朋友圈的重要前提。同样,加强政治整合和巩固政治联盟更是统一战线汇集力量、开辟新的合法性资源和划出最大同心圆的根本保证。

二、“汇聚力量”:统一战线的治理功能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不仅具有“凝聚人心”这一“最大政治”的使命,而且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断“汇聚力量”的任务,发挥多中心治理功能、协商式治理功能和网络化治理功能。首先,统一战线的多中心治理(polycentricgovernance)功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指出,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管理众人的事情无疑就要汇聚众人的力量。美国著名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1933—2012)提出的“多中心”理论反对霍布斯利维坦式地集权秩序模式,但也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而是把政府视为与公民以及其他行为体平等的治理主体,致力于实现多元共治。在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1891—1976)看来,“多中心的”与“自发的”基本同义,自发性属性可以理解成多中心的内涵性属性,换句话说,多中心在产生与发展有序关系方面是“自生的”与“自发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多中心秩序的实质性因素是自发性,而自我组织又成为“自生”与“自发”的必然倾向。与西方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分权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治理遵循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逻辑,即国家的职能由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有机组成。统一战线作为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充分体现了不同社会政治力量自生自发的自组织倾向。统一战线的一致性是指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之间存在着的共同经济政治利益、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和共同政治目标取向。统一战线的多样性是指由于各种社会政治力量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存在差异而呈现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多元化;其选择性、自主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表现为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一致性和多样性都是形成统一战线的必要条件。一致性是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行性;多样性是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有一致性、没有多样性,或只有多样性、没有一致性,都不可能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a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共产党执政和多党派参政既是一个自生自发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构成一个自觉选择的有机统一体。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也是多党,但是,中国的其他党,是在承认共产党领导这个前提下面,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我们全国人民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崇高理想,即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并在最后实现共产主义,所以我们能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b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框架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既要坚持统一领导,坚守共同利益,又要承认多样性,尊重差异性,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是共同政治基础和共同利益诉求,共同点是长期共存与合作的基础。统一战线具有包容性、代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能力,是团结和联合多元社会力量、实现多元共治的政治协商平台和互动平衡机制。其次,统一战线的协商治理(deliberativegovernance)功能。协商民主意味着人民通过广泛参与、信息共享和公开讨论的途径行使权力,进而达成共识的公共决策方式、公共组织形态和公共治理模式。c协商式治理是通过包容性的交往互动、共享性的信息交流以及公开性的平等对话协调不同利益之间关系的治理方式。中国的协商式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形式,它通过搭建包容性政治交往、共享性信息沟通、公开性平等对话的协商平台,通过互动、交流和讨论,调节社会公共利益分配,协调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以寻求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方式和途径。协商式治理既超越了自由民主的局限,让民主不再是停留于投票和选举这些操作性环节上,而是拓展到公共治理的全过程之中;同时,又实现了公共治理的全新发展,解决了公共治理过程中民主参与的可行性问题,使公共治理在坚持广泛民主性的基础上保证了参与的有序性。从更深层次上来理解,统一战线就不只是一种战略与策略意义上的政治联盟,不只是具有工具意义,而且是一种政治文化传统,具有文化价值意义。

“大一统”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文化形态是中国统一战线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从治理功能的视角来看,统一战线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发挥了人才库和智囊团的政策咨询功能和协商式政策分析功能;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统一战线发挥着政策监控的作用;在政策周期的全部过程中,统一战线实际上还发挥了协商式监督的独有、独特和独到的作用。协商式监督独到的制度优势就是能够围绕共同的治理目标形成科学的战略规划,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并且推动有效的政策执行与落实。a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相继出现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方式,是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内核中内生的并且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结果。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生于统一战线这一独特的政治生态之中,符合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文明并在人民政协这一重要组织形式中获得重要发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获得了广泛性、多层次、制度化的发展,形成了“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的民主治理方式、协商式监督优势b和协商式治理氛围。最后,统一战线的网络治理(networkgovernance)功能。政策网络理论认为,当代政府治理社会的能力受到诸多限制,政府与社会之间存在互动的网络关系,政府在治理社会中如果不能体现网络特性,其治理能力必然受到挑战,出现政策失败和不可治理性(ungovernability)的困境。治理学派认为,政策网络是一种特定形态的治理,是把政治资源广泛分布于公共与私人部门的动员体制。政府在协调各个政策参与者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综合做出政策选择。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无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指出,所谓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逐渐融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政治机制并且体现了政策网络特性。新时代统一战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向国家治理现代化领域的新拓展,成为“最大的政治”,日益突出地发挥了网络化治理的功能。统一战线的“朋友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避免动辄树敌、非友即敌的形而上学和阶级斗争思维。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具有价值诉求多元化的特点。利益相同者固然应当团结,利益不同者也需要尊重。只有不同的利益都能得到尊重,才能保障人民的权利,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团结。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朋友论”要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c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业态新阶层人士的不断涌现,统一战线工作还必须进一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网络统一战线工作。d换言之,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不仅包括线下的统战工作,而且也必然要涉及到线上的统战工作。只有把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统战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适应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三、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

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与政策,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面临国内外新形势,具有应对各种挑战的新任务,需要有创新思维的新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引领多中心治理思想政治引领是统一战线工作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工作,是统一战线夯实共同政治基础的首要前提,也是统一战线凝聚最大政治共识和巩固广泛政治联盟的基本条件。统一战线首要任务就是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所谓凝聚共识,最重要的也就是要凝聚思想政治共识。统一战线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两者相互依存。尊重多样性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市场经济发展所催生的多元化价值选择、多样性的利益诉求和多种多样不同意见的充分且负责任的表达。但是,统一战线中的多样性必须基于一致性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政治基础,并且不断扩大政治共识。曾经指出,要坚持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一是要依靠党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二是要依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并在政治上教育提高同盟者,二者缺一不可。邓小平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从战略高度看待统一战线,就是要突出其在思想政治上的引领性。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引领应当立足新时代的新变化、新特点、新任务和新要求,开拓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统战部作为中共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无疑要围绕“增进共识、增强团结”这一“凝聚人心”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目标,进一步履行好“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等主要统战工作职责,突出思想政治建设的引领作用,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其次,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目标是为了有效地“汇聚力量”,引领多中心治理。统一战线意义上的“多中心”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于西方语境中的公共治理(publicgovernance),强调的是不同治理主体的多元共治,针对的主要是公共服务(publicservice)。在统一战线工作实践中,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就是要坚持执政党统一领导、中共统一战线工作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和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就是在不断巩固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围绕一致性的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s)目标发挥各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政治联盟优势,汇聚同盟者的智慧和力量。2018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联组会时指出,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引领多中心治理,画出最大同心圆的重要保障和题中之义。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开放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国内外环境,统一战线工作直接面对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日益凸显其必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战线工作要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正确指导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组织和领导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引领多中心治理主体共同努力实现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统一战线作为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不仅要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而且要基于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逻辑,引领其他阶级、阶层、政党、人民团体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围绕共同目标和公共利益,实现多元共治。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协商式治理统一战线致力于解决“人心”的问题,因而是最大的政治。同时,统一战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就是一种策略、战略和政策。因此,只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用好统战话语权,讲好统战故事,才能真正有效地汇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完善协商式治理。第一,统一战线需要通过政策宣传“凝聚人心”,推动协商式治理。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政策宣传,使广大民众充分了解政策,为政策的有效执行奠定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以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制度优势,需要通过政策宣传这一政策执行工具来进一步讲清楚、说明白。统一战线要切实担负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共同责任。b重要的是,在政策宣传理念上要有所创新和突破。要阐明我们爱国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的区别和特点,在政策宣传方式上要体现更大的包容性,进一步消除人们的认识误区。c新时代统一战线政策宣传工作还要实现由线下向线上的新拓展,寻求网络空间最大“公约数”。作为协商治理基础的协商民主是一项话语的事业(adiscursiveenterprise),是通过公开辩论而获得合法性的。统一战线政策宣传就是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同盟者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主动发声,从而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起其所联系的广大群众。第二,统一战线需要通过政策宣传“汇聚力量”,推进协商式治理。公共政策学意义上的政策宣传是指关于公共政策决定、政策内容和政策实施方式的宣布和传播,其直接目的在于通过对政策目标和政策内容的宣示、宣布和传播,促进政策执行者、政策对象、目标群体,以及各利益攸关方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推动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统一战线政策宣传就是要扩大政治共识,促进更广泛的政治认同,尤其是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并且能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充分发挥作用。通过政策宣传,使得不同协商主体都能够明白一个基本的政治逻辑,协商就是要真协商,真协商就是要让协商民主贯穿于国家治理和公共决策的全过程。就是说,在治理与决策的过程中,要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讨论、论证和协商,促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换句话说,协商式治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和凝心聚力的过程。在统一战线工作实践中,能否善用协商式治理方式和制度化的协调对话机制,更多地在事前、事中与不同的协商治理主体进行沟通、对话和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化与公信力。统一战线政策宣传就是要把协商式治理的各方面不同主体纳入统战工作的视野范围内,认真研究联系和团结的方式、方法和具体途径,更加积极主动地联系和接触,更加开诚布公地沟通和交流,提升统一战线政治引导的实际效果,提高协商式决策的质量,发挥协商式监督的优势,增强协商式治理的合力。第三,统一战线还需要通过中国话语权建设,平等参与全球协商式治理。全球治理的关键不仅在于规则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而且更在于民主化。全球治理的民主化说到底就是参与权的平等化和话语权的平等化。在国际社会中,重点要解决与统一战线高度关联的政党制度、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港澳台等方面的话语权问题。统一战线是中国话语权建设的重要场域,处在话语权争夺的第一线。d加强中国话语权建设,平等参与全球协商式治理,离不开统一战线在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既要发挥统一战线在中国话语权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要着力解决统一战线领域中影响中国话语权建设的突出问题,如政策话语不清、政策宣传不力等问题。从统一战线视角理解全球协商式治理,就是在坚守政治底线的基础上,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在平等参与和平等对话中寻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最大“公约数”。

(三)加快队伍建设步伐,推动网络化治理(governmentbynetwork)统一战线的“包容性政治”特质决定了领导者必须具有坚强的实力才能在实践中引领政治联盟中的同盟者。为此,必须加快统一战线队伍建设步伐,深入推动网络化治理向纵深方向发展。首先,必须加快统一战线队伍建设步伐,更好地引领网络化治理。统一战线队伍建设不仅包括实务工作队伍建设,也包括相关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因此,就需要加强统一战线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说过,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必须认识和把握其工作规律。a李维汉也曾指出:“统一战线问题和民族问题都是科学。”b统一战线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是统一战线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在规范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才能培养既懂得统一战线基本规律又熟悉统一战线实际工作的专业化队伍。在全球化时代,统一战线队伍建设还需要面向世界,培养具有中国胸怀和全球视野的统一战线工作队伍。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对国外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认识还存在空白,实际上,国外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有着广、深、实的基本特点。各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理解比以前更为理性,在实践上采取的措施也更为得力。在党章中明确了统一战线战略策略思想。c可以说,加强对国外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有助于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在国内引领网络化治理,而且能够在全球治理中推动网络化治理向纵深方向发展。其次,扩大国际朋友圈,画大海外同心圆,通过国际统一战线工作和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推动网络化治理。作为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都高度重视国际统一战线工作,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倡导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d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e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推进全球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方针是不断巩固扩大政治联盟,通过对广大海外同胞、侨胞的工作,广交朋友,宣传政策,凝聚人心,画出最大海外同心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f最后,发挥统一战线在全球化时代网络化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网络化治理说到底就是指不同治理主体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协同合作,资源(和信息)共享,共同达成治理目标的过程。在全球化时代,统一战线发挥网络化治理功能就是通过政策宣传、话语权建设以及信任机制建构,调动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和友好力量,服务于中国的国家治理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统战人士走出海外,新时代统战工作就不但要把海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请进来”,还要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去海外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理念,传播中国文化,为统战人士更好地“走出去”服务。g统一战线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拓展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凝聚人心”和“汇聚力量”的功能优势。

四、结语

统一战线作为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围绕一定的共同目标并且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政治联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依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和“传家宝”。“人心”和“力量”作为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关键因素,是最大的政治。基于统一战线工作“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我们可以认为,其所要解决的就是政治上的“人心”和治理中的“力量”问题。统一战线工作“凝聚人心”的政治使命主要在于夯实共同的政治基础、凝聚最大的政治共识和巩固广泛的政治联盟。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统一战线具有多中心治理功能、协商式治理功能和网络化治理功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首先在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引领多中心治理。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协商式治理。最后,加快队伍建设步伐,推动网络化治理。只有不断加强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推动统一战线工作队伍建设,才能切实履行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政治使命,有效发挥统一战线“汇聚力量”的治理功能。

作者:钱再见

被举报文档标题:统一战线的政治使命及治理功能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gsllxkzz/72134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