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是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的权威性刊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立足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转载率连年达到40%,获得学术界评定的多个奖项,相关媒体作了报道。
重要通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杂志已正式更名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国内刊号:10-1318/C
青年共青团工作、政治思想理论、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社会与社会工作、文学与新闻传手学、教学研究
1、文稿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 3、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4、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文章中要带摘要、关键词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别、单位、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所投杂志、联系方式、详细邮寄地址、邮编、邮箱。 5、论文中如有计量单位,须一律用国际标准书写。 6、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 7、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 8、更多注意事项详询客服 9、禁止一稿多投 10、注意:以上信息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社官网,直件请联系杂志社。
提出发表需求 与期刊采编中心的顾问老师沟通,结合自身发表需求,提出发表的意向性要求,
确定发表期刊 根据您的需求,综合期刊级别、刊物选择、见刊时间等要素,为您量身推荐切合您实际要求的期刊
支付定金 待您提出发表要求并确定需要发表的期刊后,支付定金。
审稿改稿发表 期刊采编中心按照您的要求,经过我们的专家审稿、改稿后,会立即安排寄送到杂志社发表,确保准时见刊。
付款并寄样刊 发表成功并收到用稿通知书后,您需付给余下款项,我们将排刊并按用稿通知书约定时间发表。并寄送样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一、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共青团工作在议大事、懂全局和管本行的关系上,既要懂得全局、服务大局、紧密围绕,又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二者应融为一体。脱离中心,另搞一套,团的助手功能难以体现,而且容易出现方向性的偏误。围绕中心却不善于积极主动地开展有青年特色的活动,消极被动,团的助手功能同样难以实现。团中央老书记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团和党的这种关系就好比...
作者:黄志坚 点击次:10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一、我国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问题(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大目前,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老龄社会。据清华大学养老金工作室测算(见下页表):中国将以世界最快的速度与西方国家同期在2035-2040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4]。与许多国家的养老社会化进程相比,我国还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
作者:赵恩兰 点击次:48《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一、体育对大学生美育作用的途径(一)身体练习使大学生获得形体美体育中形体的审美因素包括骨骼、肌肉、肤色、神态、姿态、体形等。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外在表象反映出其内在的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体育对人的作用可以通过形体表现出来,而良好的形体对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具有直接作用。大学生群体青春洋溢,对未来饱怀美好的憧憬与愿望,对美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青春期发育使得男、...
作者:张洋 点击次:47《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一、现代性启蒙中青年面对的多重目标如果说,青年研究从学理上看是由各种“看”青年的不同视角而发现或建构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集体,那么,奠基在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中的青年研究的内容则是围绕着青年和政治的需要建构的。由于坚持基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一样,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青年研究所遵从的基本信念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武装青年...
作者:肖峰 点击次:39《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一、目前儿童收养中存在的问题(一)合法收养程序复杂,民间收养送养组织较多,而其合法性面临质疑根据《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若要收养孩子需符合无孩、年满30岁、有抚养能力等条件,在收养硬件条件满足后,还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如子女情况证明、捡拾报案证明、送养协议等,这一系列材料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则是一件耗时耗力之事,其中会涉及收养人是否违...
作者:赵川芳 点击次:4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一、心智化视角下儿童依恋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随着心智化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们似乎发现了心智化与依恋、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某种微妙的联系,这几个概念中,笔者将着重阐述心智化视角下,儿童依恋和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心智化能力的最佳发展途径依赖于与更成熟、更敏感的心智(个体)之间的互动,因此在心智化的发展中考虑依恋是必不可少的。依恋支持了心智化的发展,它传递了这样一...
作者:任苇 点击次:5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一、我国国家监护制度的缺陷国家监护义务包括:(1)监护监督义务。即尽量使未成年人处于家庭的监护范围内,给予家庭监护充分的尊重,国家只是对家庭监护进行必要的监督。(2)监护补足义务。即当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难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义务时,国家就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弥补家庭监护的不足。(3)法定情形下的国家代位监护义务。即当未成年人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或永久脱离家庭监护、...
作者:王文娟 点击次:36《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一、高校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优势《团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规定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共青团的政治性。《团章》对共青团的性质、职能、任务等做了明确规定,这些决定了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中的重...
作者:沈健平 点击次:66一、世界政治发展的矛盾随着经济一体化、合作化、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的有序化与生产力之间的这一基本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2007年金融危机本质是以市场价值整合的世界经济体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改变这种有序化的整合机制冲突还会继续,世界经济需要新的整合机制。世界出现了两种价值选择,一种是普世价值,另一种是普度价值。普度价值实际就是人民民主的价值,让更多的人相互服务、相互发展,是...
作者:陈旺俊 点击次:515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它的目的更多地体现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工具,并不是把人的进步和发展作为目标。在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即教育者是主体,他们对作为客体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传统教育,以达到自己的教学效果。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老师把命令传达给学生,学生按照命令完成老师的要求,这就是客体性...
作者:王莉媛 点击次:619一、拒斥辩证法“分析的”方法有三组:哲学家科亨所擅长的逻辑和语言分析的方法、经济学家约翰•罗默所使用的数学分析的方法,以及政治学家乔恩•埃尔斯大量运用的理性选择理论。根据段忠桥教授的观点,“分析的”方法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使用分析方法,反对辩证法。第二,在方法论上反对整体主义,崇尚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余文烈教授对此观点有争论,关于第一点他认为“反对辩证法是分析学派的主要特...
作者:王志 点击次:602一、改制民营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改制是对旧体制的摒弃,对新体制的创立。其目的是为了破除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以便更好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当前的企业改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给职工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必然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因此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不仅没有减轻,而是加重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
作者:刘金石 点击次:690一、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类师资培养的现状与评价(一)培养现状1.师资引进:师资引进分为不同级别,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应届毕业生等,为把好入门关,各高校在社会科学师资的引进上与自然科学在学历层次上要求相同,从科研成果、外语水平,海外经历等方面作基本要求,而且门槛逐年提高。一般要求博士学位、外语达到四会或以CET6为标准,科研成果按社会科学的要求,比如CSSCI检索的文章数量或国内顶级期刊发表...
作者:刘妍 点击次:561一、网络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网络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负面的影响,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规范形成强烈的冲击。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当前国内对网络的监管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缺乏实效性的监督管理机制,间接的为一...
作者:宋睿 点击次:577一、边界意识———重构教育理论思维事实上,边界意识由来已久。近代自然权利思想产生伊始即秉持明确的边界意识,目的在于划清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界线,以保障个体的自然权利。只要稍微用心就不难发现,洛克的《教育漫话》与卢梭的《爱弥儿》都在探讨家庭教育,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他们所讲的家庭教育完全打破家庭教育是父亲职责的传统,都将教育孩子的权利给予家庭教师,这也应该不是什么巧合。他们都主张限制父权,主张父...
作者:侯素芳 点击次: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