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研究(3篇)范文

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研究(3篇)范文

时间:2022-09-22 05:23:15

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研究(3篇)

第一篇:高职思政课与职业素养融合研究

摘要:

职业素质是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就业导向”人才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既是体现思政课程思想性、发展性、开放性要求,也是体现思政课程实践性、职业性的重要举措。为此,本文将从思政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构建中,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与实践环节,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能。

关键词:

高等教育;思想政治课程;职业素质;融合对策

一、引言

加强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着力从当前思政课程教学问题中,强调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拓宽课堂教学渠道,发挥实践教学在思政素养提升中的辅助作用。为此,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从培养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上渗透职业素质内容,促进学生从自我实践中获得职业品质和职业能力。

二、高职思政课程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原则

第一,思想性原则。高职教育尽管倡导职业素质教育,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更是关键。思想政治课程担负着学生认知观念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要从社会意识形态发展上,强调政治性、思想性。而对于职业素养教育,将思想性教育与职业素质相统合,并非是冲淡职业能力教育,相反是促进了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规避了教育功利化倾向。

第二,职业性原则。高职教育首先是建立在职业能力培养上,旨在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空间,增强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当然,职业素养是建立在职业教育活动基础上,围绕职业岗位来渗透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也就是说,从职业教育层面上,以就业为导向来渗透职业素质和能力,必然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引导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

第三,发展性原则。职业素质的养成是渐进的,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不断变化的。新的就业环境下,从社会发展上来渗透职业素养教育,要坚持就业导向的全面性、发展性,避免单纯的就业、一时性就业,要从职业岗位素质、职业迁移能力、职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着重从开发学生潜能及培养学生职业个性上,推进可持续发展。同样,坚持发展性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观理论也是一致的。

第四,开放性原则。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本身是多元的,不仅有课堂知识,还有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以及参与企业、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其场所具有开放性,将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从职业素养的构成及内涵上,体现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养成,必然需要从开放的心态上来构建立体化、网络化思政教育平台。

第五,实践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指导理论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计划地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特别是从知行意辩证统一观念中,将思想教育、实践教育融于其中,从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感知、自我教育上来内化职业规范,提升职业心理品质,增强职业岗位胜任力。同时,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合路径

第一,强调模块化,促进思政课程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从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规范化管理来看,教材要统一,教学内容要规范,在课时设置上要具有关联性。但并非限制了思想政治课程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相反,从教学体系建设上,打破传统知识灌输模式的桎梏,实现不同院校结合其自身思政教育实际,从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充分发挥自主性。

第二,强调课堂教学,拓宽教学空间。针对当前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现状,课堂教学成为主体,要想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必然依托课堂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明确,需要从教学方式的创新上来衔接,尤其是在兴趣激发上,要善于贴近学生实际需求,要能够从教学方法上增强学生自主性。如在思政课程教学上,将案例导入、课堂讨论、知识点渗透、角色扮演、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方法进行融合,并从职业素养教育中,优化教学内容,细化教学目标,分解教学任务,贯穿于教学方法中。让学生能够从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思想意识的启发与转化,突出学生的职业性,贴近学生的生活性,表现学生的时代性,尤其是在典型示范及榜样引领上,要积极从身边的人、事中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

第三,强调实践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传统教学多停留在理论的讲解与说教上,忽视学生实践,更难以从学生的互动参与中来体验、来内化思想。强调实践教学,就需要从实践空间拓展上,积极挖掘思想政治课程内涵,鼓励学生从参与社会实践中来收获素养。当然,校外实践具有较好优势,但因地域性、时空性、经费等客观因素制约,学生参与面狭窄,也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因此,着力从校内实践资源开发中,结合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际,积极从四个层面来拓宽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协同发展。一是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通过校史馆、橱窗、展览、海报等载体,优选典型的人和事来充实思政教育信息;二是设置先进个人、德育集体荣誉组织,从学生人群中来挖掘典型事迹,开展座谈与讨论;三是组织思想德育与职业教育学习社团,确立互动式实践德育教育环境;四是完善网络教育环境,拓宽思政课程与职业教育网络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第四,深化校企合作,整合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必然需要从资源整合上,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专业课、行业基础知识来说,多数人认为思政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并未正确认识到思政课程与企业合作的渗透,忽视了校企合作在强化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关键作用。为此,通过校企合作,基于校企共赢前提,从校企内在需求对接上,拓宽职业素养教育是完善校企合作的必然内容,也是突显学生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的精神载体。为此,从具体案例导入与企业相关实际进行融合,借助于社会调查、专题调研等方式,将思想政治课程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分解到校企实习、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思想状态,积极做好学生在校企实践中的思想工作,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力,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走进企业、走进岗位、走进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第五,完善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考核工作,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进行细化,尤其是在职业素养融入时,要从必要的素质表现等指标上进行考察。如守法性、纪律性、出勤率、社会实践、人际关系、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志愿活动等,都是职业素养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在考核方式上,将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以及教师综合评价纳入日常评价中,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企业主管等都是评价综合体。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从教育理念的融合中,确立正确的育人观,尤其是在职业素养融入中,要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特点,从人才培养方向来全方位拓宽对接点,全过程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并将思政教育作为重要课程载体,推进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维峰.高职学生认知风格特征及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6).

[2]井大军,马爱民.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思政课考评机制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10).

[3]赵莹.刍议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轻工教育,2014(01).

作者:刘莎 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

摘要: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双翼”之一,与职业技能构筑起合格高等职业人才。职业素质是多元组合的集大成者,从职业存在和发展要素分析,主要可以分为职业道德、创新创业、行为养成、人文素养等四大板块,这些板块间既有各自侧重又是相互交融,形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素质综合体系。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模块化;教育路径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形势更为紧迫,挑战更为严峻。《国家旅游局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旅发〔2015〕241号)提到:围绕“互联网+”、“旅游+”,更需显著提升旅游专业学生和行业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但同时也要突出强化职业素质教育,建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用职业素质去支撑职业技能的发展高度,保证高职教育的人才质量。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和特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为职业素质教育明确了主旨。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包括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等基本职业品质,也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人文素养等个性化的职业养成。职业素质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1)专业性,具备训练有素的从业水平;

(2)内在性,具备通过长期锻炼把外在的职业要求内化和升华为一种内在品质;

(3)整体性,是多种素质和能力的聚集展现;

(4)延展性,职业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对职业要求的提高而不断完善优化。

二、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困惑

高职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大体涵盖品格涵养、品行修养、品味素养等方面,由于招生生源、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办学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形势更为迫切,责任更为重大。

(一)职业素质教育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职业素质教育虽已逐渐得到高职院校的关注,但在具体实施中“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现象时有发现;虽然已开设了有关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学院团委等学工部门也进行了各种素质教育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仍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存在“两张皮”现象。

(二)职业素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的职业素质教育普遍缺乏充分的调研和必要的规划,不能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此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与学生选择职业教育,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对社会、行业、职业的认识,了解、熟悉毕业后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岗位要求、就业去向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现实要求产生了矛盾。

(三)职业素质教育缺乏全程性和多元性

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学习、实践、内化、积淀的过程,需要细水长流、多管齐下,而目前高职院校在职业素质教育中比较单一、零散的模式,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在价值观等隐性素质的发掘和培养是不利的。

(四)职业素质教育缺乏原动性和创造性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新要求下,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相互穿越,职业素质的培养理念、管理方式、评价体系都面临着现实而又迫切的挑战,这种挑战有来自社会的、校方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这些都需要与时俱进的变革和创新。

三、模块化素质教育的实施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基本可以分成:职业道德、创新创业、行为养成、人文素养四大模块。这些模块既有独自的独特性,又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贯彻高职学生的始业教育、学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全过程,涵盖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全方位,宗旨是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职业道德教育模块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职业道德危机,长持以往必将影响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正确评判。美国著名职业成功学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敬业就是尊重自己的职业,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其具体体现为忠于职守、尽心尽力、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品质。”

1.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点。衡量就业质量的核心标准通俗讲主要是“钱景”和“前景”。而目前用人单位在人才录用和使用上更趋理智、更加成熟,更多地关注所用人有否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这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更好地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2.创新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一是要把专业课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加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实现教学相长;二是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德育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开展情景教学进行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方式,营造职业道德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实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一是学校要为学生搭建更多更好的活动平台,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为学生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二是要宣传和倡导良好的职业道德模范,树立可学、可做的职业道德标杆,如优秀校友等,使学生明白要成为优秀的职业人必须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并自觉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和思维。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块

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创业是高层次、高质量就业。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发和提高他们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人格、能力、精神状态等非智力因素构的锻炼和提升。

1.要树立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创新创业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手段不如说是一种理念,在教育教学模式上要创新,在择业就业工作上要创新,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高职院校在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中,可以说有更大的空间和余地来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应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创新意识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并在管理制度、扶持政策等方面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成功创业。

2.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是竞争能力的核心,竞争能力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是创新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知识经济时代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营造一种竞争的环境,开展一些能调动学生竞争意识的实体活动,如对于一些学校层面的活动,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元旦晚会等之类的活动,可以通过以学生组织为单位开展招投标的方式,在给予必要的宏观指导下,放手让学生干,使学生在校时就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3.注重培育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校园环境和氛围在育人树人方面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环境和氛围是学校办学的重要条件,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质量。为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校网络、校报、宣传窗等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在校园内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的意义和价值,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的典型事例和人物,使培养创新创业的思想深入人心,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三)行为养成教育模块养成

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不仅包括文明习惯的养成,更注重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专业技能、行为养成、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养成教育的过程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1.从改变习惯到改变和优化行为方式。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应重点培养大学生建立“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促进文化素质提高;建立“生活习惯”,全面提高自主、自助、自立的生活能力;培养“礼仪习惯”,具备尊师敬长,懂得如何更好与人沟通、交流的优秀品质,成为受欢迎的人;树立“道德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培养“节能意识”,成为倡导低碳,提倡环保,注重节能的时代青年;树立“安全意识”,具有基本的防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网络游戏安全等知识;树立“文明意识”,培养大学生自觉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细节意识”,懂得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

2.从传统说教到健全和完善制度管理。传统说教方式带有很强的人为因素和不稳定性,加强制度管理是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管大学生养成教育必须以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前提,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和引导大学生的养成行为。为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借助各种寓教于乐、寓学于用的办法,督促大学生学习掌握制度内容,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3.从单一力量到家、校、社齐抓共管。“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多管齐下营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三股力量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才能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真正把社会规范、职业标准植入大学生心中,变为有效的行动。学校环境主要是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开展文明、民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主旋律文化的熏陶,历练品格、塑造品德、培养品行、提升品位。

(四)人文素养教育模块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基础,是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应包含三个层次的要求:首先是培养人,重点是培养会做事的人,后续是培养会创造的人。只有达到第三层次,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才能体现出“高等性”。而高职学生总体上人文素养普遍不高的现状,不仅抑制了高职生自身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到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成长是相当的重要。

1.实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职业院校学制较短,学生在校时间还要接受大量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教育,这一客观现象使高职院校不可能像本科院校那样设立更多通识教育的课程。高职院校只有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培育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开展学习、应用、创新技术的活动中沐浴和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能够同时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种精神的指引,使自身的专业技术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然后再借助于课堂外的隐性教育,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2.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通。高职教育要培养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这一命题决定了高职学生只有更早、更融洽地了解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才能被企业所接纳。在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要更多地包含企业文化,注重将企业文化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使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适度融合,使学生不仅在知识、能力方面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价值理念上实现“零距离”,让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

3.实现校园人文化和人文校园化相交融。校园人文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很强的持久影响力和深远影响力,建校历史短、办学模式不成熟等成为一些高职院校缺乏人文化的“先天不足”。高职院校要充分依托鲜明的职业特点和强大的行业背景,在校园建设、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将特有的人文因子渗透到学院的角角落落,筑建起具有较强辨识度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3]曹惟.解析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J].职业与教育,2014,(12下).

[4]宋建军.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教育[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1).

[5]刘玉泉,李一鸣.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2):106-108.

[6]黄红英.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0,(2).

[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中共中央2001年9月20日印发.

[8]阿尔伯特•哈伯德.哈伯德全书[M].吴云丽,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9]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国发〔2015〕32号,2015年06月16日.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1]宋建军.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实意义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12]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8).

作者:钱兴成 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第三篇:职业素质下高职课程体系探讨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新常态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方式及课程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分析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基于职业素质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

职业素质;高职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新时期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背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客观上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阶段来看,创新、创造和创业成为了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的主旋律,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时展必然趋势,这也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职业素质的内涵

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修养及道德力量,主要由个体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认知因素三大要素构成。对社会职业人而言,还须具备适应所从事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高职学生的培养要以其从事的具体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等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价值取向。职业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将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移植到职业教育领域,它是以通用素质为基础,以具体职业所需的专业素质为重点,以发展素质为拓展,以培养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以及相应的课程建构理念。是在“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价值取向。

2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9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9年以来,随着大量中职校升格为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经历了一个规模持续扩大的进程,在人才培养上也经历了多头尝试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本科课程体系范式的影响,往往培养的学生呈现出“不高不职”状况,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总体上呈现“高不能,低不就”的状况,且学生流失率高。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反思,追寻影响我国现阶段影响学生职业素质形成的原因。

2.1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

首先,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不突出,高等性是高职教育目标定位的基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设计上应包含达到高等教育层次的基本知识、能力和品质,以满足学生职业提升的要求。而现有的高职课程大多是本科院校的“改良版”或是中职学校的“升级版”,在学习收获上往往有高职之虚名而无高职之实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多停留在口号层面。其次,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不够突出。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显性特征,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注重知识实用性、职业能力培育和职业精神的养成。现阶段职业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体现职业性的课程特别是实训、实践类课程缺失,或者开设了部分实训、实践类课程但缺乏总体设计,部分高职院校把职业性片面地理解为简单的操作训练。实际上,由于受职业教育经费的影响以及“教练型”师资队伍的缺失,开设的课程不能及时对接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培养的学生通常不能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在技术、技能方面的要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非“治器”,其终极目的还是培养人。高职教育应始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到高职教育课程构建上,应当将学生的内在品质、精神等“非技术因素”的发展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并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

2.2课程结构比例失衡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从人文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课时比例看,总体而言,专业课程相对偏多,文化基础课和职业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相对偏少,除了国家教育部门硬性规定的课程外,其它素质类课程很少有开设。部分高职院校尽管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或理实一体化课程,但由于受教师本身实践能力不足或教学设备设施和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实践课程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从校内外课程的比例看,往往校内课程占了绝大部分,校外课程所占比重偏小,特别是理工科类专业生产性顶岗实习实训的课程比例相对偏少。即使开设了部分生产性顶岗实习实训课程,开出比例也很有限。学生不可能全面、深入地体验真实职业情境及训练。从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的设计来看,课程设计随意性较强。在课目设置和组织上,过分强调就业导向。同时,受能力本位等课程思想的影响,过度强调技术技能课程。但从学生个人成长和终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而言,支撑学生持续发展的还是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所培养形成的综合性的职业素质。

2.3课程内容设计上偏重于学科性

课程内容的设计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尽管经过近2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界已认识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多数高职院校基本上采用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一传统的“三段式”的课程结构,或者是改良的“三段式”模式。在最近的高校教学改革中,有不少高职院校采取了基于项目、任务或工作过程的课程建构理念,但受实训条件、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开出比例相对偏少,另一方面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此外,高职院校还存在选修课较少、因人设课等问题,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发展灵活选课,难以实现自身全面的素质提升。

2.4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现阶段下,高职院校课程实施的主体还是学校的专职教师。这些专职教师大多是在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长于理论教学,短于实践操作;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训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主要还是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少,玩手机、打瞌睡的多,教学效果差,教师越讲越没劲,学生越听越没味。

2.5课程评价机制单一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整体测量与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检验课程开设是否达成预定目标。就现状来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机制还比较粗放。课程测评上相对偏重于专业课的考察,重视课堂教学的考核,轻视或忽视素质类、实践类和校外拓展类课程实施成效的考核。其直接后果是学生在学习中更加重视专业课程。在学校的评教考核中,也是更多重视对教师“教”的评价,且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偏少,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评价较少或者直接忽略。从科学的角度看,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但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的主体基本上是一元的,具有典型的“校本性”特征,更多的是任课老师命题考核,自己批阅给分,课程评价片面、单一。

3基于职业素质视角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3.1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总体目标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培养目标上向素质教育本位转变,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与教育。众所周知,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越高,他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将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课程建构的主要目标并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重视高职学生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的基础上,重视高职学生的人格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从而确保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其身心和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

3.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高职院校生源有其自身的特点,总体上而言,存在学业成绩相对偏差、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等问题,在构建高职课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状况、能力差异及人格特征。高职院校的生源本身具有多样性,既有部分中职毕业后对口升学的学生,也有部分通过普通高考途径录取的学生,还面临不同省际生源的差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兼顾到同一班级同一专业不同生源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分类分别制定普通教育与高职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文化基础知识偏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基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要加强相关课程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人格品质等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在中职、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得到显著提升并促进职业综合素质的发展。

3.3以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院校要重点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他不同于传统的技术工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紧密对接行业、产业岗位,及时将与专业岗位密切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使学生所学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学校要尽量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实训课程提供合格的师资与设备。要想方设法吸引部分企业专家进入实训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来训练学生,通过“教、学、做、赛”一体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全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学生的创新创业、终身学习及自主创业等发展性能力的培养。

3.4围绕学生的职业生涯持续发展为主线

教育的最终指向应该是生活,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和谐持续全面发展。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注重技能训练与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特色。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立足于学生职业发展来建构高职课程。除了必须的从事具体职业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外,要选择性开设部分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有助于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同时注意加强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要能够使学生获得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知识、能力和品质。职业素质视角下的课程体系,本质上是培养学生的胜任力,使其具备适应和胜任就业岗位的要求,实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来确定专业设置,依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开设课程,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市场适应力。

参考文献:

[1]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陈巧玲,都静.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125-126.

[3]李国艳,吴宝.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8):87-90.

[4]吴兴富,张小军.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3,(30):64-67.

作者:殷红卫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研究(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xlw/zyszlw/69832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