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90后高职生职业素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90后高职生职业素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2-05-11 08:54:37

90后高职生职业素质的问题及对策

一、“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教育者,仍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整体设计不到位。近年来,高职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一直在致力于探索具有各自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育教学管理者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上。在教学中把职业技能的提高作为职业素养培养的唯一目标,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开拓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加上进入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普通高校相比是较低的,他们普遍缺乏主动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意识,使得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素质较为困难。同时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办学经验都不够丰富,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极易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缺乏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整体设计。学校没有专门机构研究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往往也是从客观上讲述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观念等,没能结合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讲授,显得缺少时效性。其结果是必然导致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内容缺少整体设计且很不系统,最终结果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学生社会地位不够理想,就业岗位主要是苦、脏、累的行业,无法满足终身发展的需求。

其次,高职院校职业培养模式单一、不系统,对企业文化的研究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培养。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职学校与企业走向了合作办学的改革之路。但由于受教育经费的影响及企业生产目标的影响,真正的校企合作办学很难落到实处。即便是到了“90后”大学生入学以后,高职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教育由学校完成,一般的由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师对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企业的工作流程、管理风格、员工的职业素养、工作模式、竞争程度等内容了解甚少,导致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较差,实用性更差。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树立起人才市场经济的理念,只重视争生源,对学生出口问题不重视,导致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部分高职生不具备当前各类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由此看出,高职院校走企业合作培养人才之路,关键的是如何实现校企对接,系统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问题的核心。

再次,从“90后”大学生是当今高职院校中学生的主体,他们有主见、有个性、有追求,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他们身上的自我意识较强,功利心较重,缺少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他们最想关注的是“小我”,而不是“大我”,导致“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其一,“90后”高职学生职业意识不强,职业道德意识较弱。在高职院校“90后”的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会有好工作,所以他们将精力用在专业学习上,对一些培养人文素养的基础文化课不重视,有时甚至是忽视。比如有些学习好的高职生认为,学不学外语、语文、政治对自己无关紧要,结果导致他们由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指导,对未来的职业无所适从,缺乏明确的就业定位,心理期望值过高,终究很难在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职业意识,清晰定位自身价值,切忌功利化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其二“,90后”高职大学生职业态度有待于端正。由于当下的企业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处于劣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往往有自卑的心理,厌学情绪较为明显,缺乏长远的学习规划,功利心较重。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焦虑心理严重,就业中跟风的思想比较普遍,缺少个人主见,主体意识不强,进而导致职业态度不端正,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将来的就业。对于“90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是有限的,而当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无限的,解决两者矛盾的好办法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

最后,当今企业的本质影响着“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一些企业高薪聘用高级技工,之所以采取这种政策,企业的目的就是为追逐利润。在这种情况下“,90后”高职学生为了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一味地追求那些企业技能,而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培养。现实告诉我们,那些缺乏道德素养的技能是不会长久的。可见,企业的这种无意识行为已经影响到了“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有效对策

第一,以“90后”学生为主体,重视课堂教育,搭建校园文化的平台。“90后”高职生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对象,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可以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课堂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思政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及价值观;通过日常教学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提高学生的职业准入的标准。特别需要阐明的是要实行全员参与德育教育的氛围,因为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是所有专业教师都应该关注的。只有将多个点集中在一起,才会形成一个面。大学校园是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基地,应将文化、体育、综合实践特色的专业技能训练,心理卫生教育等活动逐一向学生开放,让学生积极参与,坚持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学校对职业素养培养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学校教学管理者、教育者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并且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隐形的,必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培养。学校在日常教学、课外活动中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同时要不断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文化功能,采取新的策略,实行“引厂入校”和“进厂建室”的策略,即把企业的实体建设在学校中,在企业中设立专业实训基地,把校园文化的信息带到企业,企业的文化信息带到学校,增强学生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以及职业素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了解企业对现代职业人的素质要求。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将校企合作作为生存发展的战略来抓,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成为必然的趋势,所以,学校要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组织企业招聘会和举办企业文化节等活动,将企业文化精髓多渠道地融入校园文化。通过邀请成功人士或专业人士开设讲座,宣传企业的文化,将学生的职业德育教育与企业的要求结合起来。如我校汽修专业、数控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航空服务专业等与相关的企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采取订单式培养的模式,扩到了学生的就业出口,同时将企业文化精神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有机结合。

第四,组织顶岗实习,让学生深入企业,体验真实职业,培养职业的认同感。我校作为高职高专学校采用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个专业的学生在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中,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及掌握的技能,与各级各类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相结合。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可见,通过顶岗实习,各专业学生熟悉了行业的行为准则和操作规程,并学会了合作与沟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些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结论

“90后”高职学生作为当今社会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客观地分析他们职业素养的培养现状,找到有效的培养“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构建学校、政府、学生“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全方位地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职业生涯。(本文来自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杂志。《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巩艳君刘玉玲单位: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90后高职生职业素质的问题及对策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xlw/zyszlw/64391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