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微信图书营销模式探讨范文

微信图书营销模式探讨范文

时间:2022-07-19 04:08:49

微信图书营销模式探讨

[摘要]

微信多群直播技术让分众类图书营销找到新的营销阵地。用微信多群直播机器人进行营销不同于以往自上而下的社群营销,属于串联分众化社群的泛社群营销,能实现营销方与精准消费者之间前所未有的高效对接,并具有一定的大众媒体传播属性,重构了传统的图书营销关系,但也存在政策不明、仪式感和归属感低等局限性。

[关键词]

微信多群直播;图书营销;泛社群营销;整合营销传播

微信自2011年上线以来,已经形成了数以亿计的微信群,基于微信群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出现,即社群化营销,借助社群成员的价值归属和情感依赖来进行营销。传统的图书营销也积极借助这种营销形式,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随着微信群同步直播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垂直类图书营销借助这种技术进行了尝试,获得了不错的营销效果,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在2015年7月19日将自己的一次微访谈同时在工作室下设的24个用户交流微信群越洋进行了直播交流,实时就有近万人参与。中国妇女出版社从2015年9月12日开始第一次社群新书会,在当年内连续推出15期微课直播,育儿专家以及作者张思莱的微课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万人。每一次的微课直播对于图书销售的带动都非常明显,比如该出版社为《规矩的背后是自由》一书进行两次微课直播后,该书在当当网亲子家教类的销售排行从170名上升到70名,并在社群中团购100本。微信多群直播的图书营销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图书营销模式,打通了图书营销链上出版商、营销商与读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给分众类图书营销创造了全新行动空间。

一、微信多群图书营销的模式

图书是最早的媒介形态,目前每年新出版图书数量已达近30万种,图书营销的竞争早已是红海。图书营销领域也一直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去中介化(发行公司)和去平台化(大众媒体)的趋势,相较于传统的图书营销模式,微信多群直播营销主要包括了以下五类相关主体(见图1)。①图书营销方。主要是出版社或私营发行公司,自建粉丝社群并联系中介引入更多的垂直类细分化优质社群,购买机器人服务,负责与终端读者互动,并植入图书宣传。②技术支持方。主要是一些科技公司,提供前期问卷调查、抽样服务和多群直播服务。将主群的直播信息通过机器人实时转播到其他微信群,转播的内容形式包括语音、图片、文字、链接等,收取机器人费用。相比传统的发行模式,技术支持方不参与内容制作。③中介方。主要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营销部和公关公司等,勾连图书营销方、技术支持方和各类社群。④微信群。主要是各类基于趣缘基础上形成的微信群,既有自然形成的社群也有一些本来就是基于营销而产生的垂直类社群,社群与社群之间关联度很低,但社群内部成员之间关联度较高。⑤读者。即社群中的成员,在享受微信多群直播和问答的同时,为图书产品买单。从图1可以看出,以上五类主体改变了传统图书营销的线性模式,将图书营销重归点对面、面对面的多层次立体化营销,重构了传统的图书营销关系,提升了图书营销传播的效率。

二、微信多群图书营销模式的核心逻辑

2015年是图书“社群营销元年”。2015年6月,中信出版社自主策划的第一本童书——《世界上最大的蛋糕》,借助“童书妈妈三川玲”“爱读童书妈妈小莉”“凯叔讲故事”等第三方社群进行推介和营销,同时营销编辑还在20多个集纳2000位妈妈的QQ群中进行分享。上市一周,首印1.2万册全部售罄,上市15天加印到3.5万册。通过上述社群推广,传统图书渠道很快有了反应——该书一跃进入三大电商新书榜前十,每天销量达到了200余本。蒲蒲兰绘本馆的原创绘本《妖怪山》,通过官方微信-大V-亲子阅读微群和QQ群三个层次逐级扩散,5个月累计销售达4万册,打破了蒲蒲兰10年来原创绘本的销售纪录。中国妇女出版社目前已建立社群10个,拥有社群成员人数约3000人,还不断对微信群进行定位优化、兴趣黏合、结构建设、价值输出等社群化改造,并把群主组织起来打造了专门的百人群主群。目前,中国妇女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都在进行相关的社群组织和营销尝试,并在微信上开设书籍微店为新书销售提供更顺畅的用户体验。多群直播技术更是极大地释放了图书社群营销的生产力,其最大的价值在于能把潜在的散碎的同质化微信群连接起来,把微信群中潜藏的“长尾”力量发挥出来,让图书产品和用户需求之间产生对接。比如中国妇女出版社除了自建的微信群,还与100多个母婴、阅读、社区、机构类社群保持密切合作。多群直播的营销方式往往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如在母婴细分领域的李跃儿、张思莱、冯国强、金韵蓉等作家都以访谈形式进行传播,先通过机器人向参与群采集问题,大部分并不是直接针对具体书籍的宣传,而是解疑释惑,仅把书籍宣传轻度植入问答中,更多营销是在前期对微访谈的预热中。微信多群图书营销模式具体有如下优势。

1.社群整合成本不高克莱·舍基在《无组织的组织》中对社群形成的基础进行了归纳,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高效的协同工具。[1]移动终端的发展、网络的全面覆盖与即时通讯工具功能的不断改进,都使人们之间的协同变得更加容易。而这种协同,早就不局限于点对点的协同,而是一种“圈子化”协同。经过近5年的优胜劣汰,大大小小相对稳定的微信群已经形成,尤其是母婴保健、健康、IT等基于趣缘的微信群数量惊人。这些社群可以成为图书营销的第一落点,迅速带动传统渠道的销量。如目前中信出版社已经拥有创业和妈妈两个成熟社群,这两个领域分别有成千上万个社群,包括QQ群和微信群。其中,妈妈群共有数百万用户,由妈妈自行管理;创业者社群,以主题划分为互联网金融、快消品、文化创意等社群。[2]但更多的分众化社群散落在网络中,它们边界明晰,缺乏勾连,随着微信多群机器人直播技术的出现,为这些社群的整合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手段,并成本很低,100个群以上的机器人服务每群的花费只需要十几元。

2.信息接收方式更加灵活目前,随着移动互联时代来临,信息接收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谁迎合了消费者需求,谁就能有好的传播效果。社群直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可以实现全世界同步传播,还可以随时随地地传播。另外,如果社群成员直播时没有时间收听,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爬楼”收听。直播中,图书作者发言前还能提前提供类似于书目的提示性信息,社群成员可选择性收听感兴趣的部分。目前直播主要以语音方式为主,也充分考虑了社群成员在流量、电量、存储空间等方面的顾虑。

3.接触点营销管理的直接应用传统图书出版商除了自己的邮购服务部门,一般很少会直接将图书销售给读者,大部分的销售工作由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电商等渠道来实现,因此与终端读者的关系并不紧密。在其他商业活动中,用户往往被视为最重要的资源,并不是出版商不愿意掌握读者资源,而是大部分出版商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无法打造直接通达精准客户的渠道。而微信多群直播群可以让图书出版方和图书作者直接面对精准用户,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4.多方互利共赢的模式出版社和作者能直接面对优质潜在终端读者,同时降低营销成本,还能扩大品牌影响力,吸引优质作者资源;技术支持方能够收取直播费用,直接把技术变现;中介方可以建立起通向大量垂直细分领域潜在读者的通道入口,为后续的各类营销活动打下基础;社群内成员获得了丰富专业信息并能近距离和作者交流,深度参与的用户还可能获得赠书等福利;对微信社群而言,提高了群用户黏性,增强了群成员归属感,因此微信多群营销模式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模式。

三、微信多群图书营销的本质——基于自组织的泛社群营销

从本质上讲,利用机器人多群直播进行图书营销是一种社群营销。传统的图书营销需要分销商等中介来实现。在传统的中介平台影响力变弱之时,新型社群经济兴起。

1.社群营销崛起与泛社群营销社群的概念早已有之,“社群”源于拉丁语,有聚焦之意,表示共同的东西或亲密的伙伴关系。在线社群(虚拟社群)这个名词是1993年由瑞恩高德(Rheingold)[3]在《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一书中提出的,他将在线社群定义为一种社会聚集体,能够长期持续地在网上充分讨论,并在累积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后形成。社群营销是基于社群而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借由社群内部的横向沟通,发现社群及成员的需求,并为这些需求提供服务。早期的社群大多属于精神层面的汇聚,甚至带有一点精神洁癖的性质,并不欢迎广告或营销类内容,但随着社群设立的门槛越来越低、用户基数越来越大、虚拟社群建设的体验越来越简洁、网络支付手段越来越方便、用户网络消费习惯不断形成等多方面的原因,社群的商业属性也逐渐被接受。基于微信多群直播等技术手段的社群营销与一般社群营销存在差异,该技术将目标较为一致的各个社群串联起来,突破了以往社群营销的规模有限、诉求单一等局限,把社群营销发挥到极致,结合了大众媒体一对多和场景经济的双重优势,是一种泛社群营销。

2.具有自组织属性的松散营销基于趣缘而形成的微信社群,群内成员通过互动达成一定的默契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介于以熟人为基础的强链接和以陌生人为基础的弱链接之间的中度链接关系,需要不断强化归属感、信任感并进行优质信息交换和分享。由此,社群是有一定门槛的,是需要社群成员的相互付出的,如社群有账号、横向沟通、信任、自裂变等几个标准。[4]只有在长期的磨合中才能形成一种较为一致的社群文化,这种前期磨合过程实际上也是社群成员优胜劣汰的过程。基于微信多群直播的社群中包含部分粉丝社群的属性,但是粉丝群毕竟数量有限。另外在泛社群营销过程中,必须从与所选社群一致的文化切入,还要满足大多数社群成员需求,这种需求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群内成员之间进行横向交流。这种方式与粉丝营销有显著区别。粉丝营销更偏向于粉丝单向度的付出,售书建立在粉丝对作者的情感之上,粉丝对作者是一种狂热的崇拜。而基于微信多群直播中的购买是基于需求的购买,在多群直播的社群营销过程中,双方往往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关系,作者并没有给社群的用户施加购书的压力,也没有形成严格的契约关系,双方的关系有问有答,没有额外要求相对平等。群成员不仅可以与营销方互动,更多的还是群内的评价与互动,在直播结束后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这种平等的关系把互联网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

3.具有体验式营销特征互联网思维最直接的表征就是极致的用户体验。体验营销早就有很多研究和尝试,体验营销最早是由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于2001年提出的,指从消费者的行为、思维、感官、情感、关联等5个方面来设计和规划营销理念;[5]施密特在他的著作《体验营销》指出,体验营销是企业利用产品和服务为载体,将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让顾客体验产品或服务,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销售的营销模式。[6]微信群直播实际上是巧妙地利用微信带给用户的体验手段,实时同步语音、文字、图片、链接,调动社群成员的各种感官,带来亲临现场的感受,社群成员既可以随时随地参与,也可以“爬楼”回顾,而且不需要再下载额外的客户端等。直播的过程实际上是社群的成员对作者、发行方等主体的体验过程,作者的亲和度、作者的知识水平、问题的契合度、直播设计的水平等都属于社群成员考察的内容,具有体验经济的特性。

4.已具有大众媒体的属性相较于传统的垂直类图书营销,微信多群图书营销已具有“大分众营销”的属性。2015年12月13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开展了第二次多地微信直播活动,共计539个微信群、15万人在线,覆盖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连续几场微信直播下来,传播覆盖力已经可以和一个都市报的发行量相比。另外,在整个直播流程中,微信多群图书营销已经形成专业化的内容制作和播出模式,有用户调查和用户需求搜集(内容定制)、前期信息采集、直播前的预热(类似于预告片)、直播内容的精心设计(类似于节目制作)、后期直播内容汇总(类似于重播)、用户意见搜集和抽奖(读者互动)等板块。甚至直播内容由社群成员直接参与和推动,直播的过程需要双方精彩互动,通过提前提问的方式来搜集问题,再通过机器人归类发送给作者,作者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精彩问题,这些板块和大众媒体的生产制作流程非常相似,甚至是吸收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播报优势。

5.品牌社群的“多对多”关系从2001年穆尼斯和克恩提出了“品牌社群”的概念以来,大量研究集中在如何强化品牌的影响力方面,[7]如斯考滕(Schouten)等认为在品牌社群中,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能够使成员获得超然消费体验,持久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8]但这些研究都是以一个社群对应一个固定品牌来研究的,而基于微信多群直播的社群营销中的社群和品牌都是“多对多”的关系。基于微信多群直播的社群营销是由分众化实现的,比如一个母婴类的社群可以接受多本书本和作者品牌的营销。而一个作者进行社群营销时,每一次对应的社群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多对多”的品牌营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微信群访谈最大的优势是互动性强,但是互动需要依靠作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充分互动才能推动,要做好一场微信多群直播,需要精彩的问题来点燃。多微信群直播实际上把单群访谈的互动机会分散到了多群,社群成员的互动性体验会打折扣,但微信多群直播可以由链接来弥补,微信多群直播实际上还承担了广告的入口功能,在每次直播之后,都可以通过链接再进行课程回顾,把感兴趣的社群成员引导到自己的粉丝群、自媒体账号以及购书平台。

6.具有“双重产品”属性虽然互联网本质是去中心化的,是对图书分销商的一种冲击,但在多群直播的技术会刺激中介商的繁荣,实际上也为出版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指引。在社群营销中存在“双重产品”的现象,即营销方在对社群兜售产品的同时,也将社群作为一种产品销售。微信多群直播的图书营销模式可以使传统的出版方进行身份转化,不再仅仅拘泥于出版环节,可以自建微信群,利用品牌优势,将历史上积累的粉丝和读者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直接绕过现有的营销中介方,把自己也打造成为图书营销的重要角色,再与其他中介平台加强合作,每次多群直播采用主中介加附属中介的方式。每一次合作、每一次直播,不仅是售书的过程,还可以继续吸纳新的潜在读者,串联更多相关社群,推广自己的社群品牌。借此,可以增强出版社竞争力,争取优质作者,并且把业务延伸到社群造星等方面,甚至可能探索出一条新的盈利道路。

四、微信泛社群图书营销存在的局限性

从本质上讲,基于多群直播的图书营销是由技术打通各营销环节,改变了原来的生产关系,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技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会打破旧有格局,并受到一定阻力。一是政策风险。微信多群直播还限于语音、图片、链接等,而且是由第三方公司开发,尚未被微信平台官方认可,这么大体量的传播,可能会存在一定管控风险,可能不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支持。至于视频直播技术,2015年6月16日,由速途网络举办的ChinaV2015中国产业互联网峰会上第一次启用了微信群视频直播的方式作为大会的直播平台,第一次开展了“千群直播”在线活动,但其他的商业应用还几乎没有,还有待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二是营销要求更高。泛社群传播和粉丝传播比较,粉丝往往都成为二次传播节点,但是社群营销二次传播和口碑化传播较少。同时,社群成员往往都较为挑剔,不仅需要在社群营销的内容选择上仔细揣摩用户需求,还需要在营销传播的时机、频率和手段上做好把握。否则,社群可能会对营销活动关闭通道。三是仪式感不足。大众媒体上的节目生产有标准流程,在制作时会截取最精彩的片段,也更易被作者重视。线下的读者见面会通常有各种活动的预热和氛围营造,更有近距离的现场接触。而微信群直播只凭借单纯的声音进行原生态传播,基本的音效加工都没有,并且是实时的访谈,无法进行任何后期加工修饰,也没有华丽的造势空间。四是议价能力强。社群成员的自我归属感一般比较强,社群用户一般掌握在微信群主或营销中介方手中,这种优势很难被图书营销方平移复制。并且,高端社群的议价空间比较高,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资源和商品折扣,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营销方的盈利空间。目前,基于微信多群直播的泛社群营销方式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有众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还有政府、平台(腾讯)等环节需要打通,前途依然不甚明朗,但该营销模式勾连了原本散落的社群和资源,改变了原有的图书营销关系,具有营销革命的创新价值,在经过适当的规范后会成为传统图书营销中的重要补充部分。

作者:郑满宁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微信图书营销模式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xlw/yxmslw/69638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