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资市场现况与相关建议范文

农资市场现况与相关建议范文

时间:2022-05-16 10:47:56

农资市场现况与相关建议

2011年,物价上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巴州部分农民反映农资价格上涨快,增加了生产成本。4月11日—15日,州政协调研组农资调研小组就农资价格上涨问题,先后对和硕县、和静县、焉耆县和库尔勒市的种子化肥等农资类市场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听汇报、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了解等多种方式,共走访了8个农资市场、31户农资经销店、2个种植大棚、4家农资生产企业,发放并收回农资调查表31份、问卷调查表124份。基本搞清了种子、肥料、薄膜、滴灌带、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动情况。笔者发现了农资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农资价格变动情况及原因

(一)种子类

小麦(新春六号):据种子批发商和零售商反映:2011年一季度批发价格为每公斤2.5—2.8元,与2010年同期持平;2011年一季度零售价为每公斤2.65—2.8元,2010年同期零售价为每公斤2.6—2.8元,零售价保持基本稳定。多数小麦批发商和零售商均表示:小麦种子价格没有涨,基本是保本销售。小麦种子价格保持稳定的原因是:国家对小麦有良种补贴,很多农民自己选留麦种。

玉米:2011年正播玉米种子(郑单958)零售价为每公斤6.8—9元,比去年的每公斤6.5—8元上涨5—12.5%。

番茄:2011年常规番茄种子批发价为每公斤240元,与2010年批发价持平;2011年一季度零售价为每公斤260元,2010年同期零售价为每公斤240元,上涨12%,

甜菜:2011年一季度批发价为每公斤145元,与2010年同期持平;2011年一季度零售价为每公斤140元,与2010年同期的每公斤145元相比,下降3%。工业辣椒:2011年一季度工业辣椒种子批发价为每公斤130元,与2010同期持平;2011年一季度零售价为每公斤140元,与2010年一季度的每公斤130元相比,上涨7.7%。

棉花(中熟陆地棉新陆中26):2011年一季度棉花种子批发价为每公斤8—10元,去年同期批发价为5-6元,上涨60%—66%;2011年一季度棉花种子零售价为每公斤10—13元,去年同期零售价为6.5—10元,上涨30%—54%。棉花种子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是:2010年新棉上市价格涨幅大,籽棉最高价格卖到每公斤17元,均价也达到11元,今年农民种棉花的积极性升高,从而带动了棉花种子价格的上涨。

以上情况表明,近两年除棉花种子价格上涨幅度大以外,小麦、玉米、番茄、甜菜、工业辣椒等种子的批发价、零售价变化不大,大体保持稳定。

(二)肥料类

尿素:2011年一季度塔里木大化肥生产的大颗粒尿素出厂价每吨1800元,去年同期出厂价每吨1500元上涨20%,今年生产成本为每吨1700元,生产企业有5%左右的利润。2011年一季度尿素批发价为每吨1880—2000元,2010年批发价为每吨1800—1900元,批发价上涨4.4%—5.5%;2011年一季度零售价为每吨1950—2100元,去年同期零售价为每吨1650—1750元,零售价上涨了18%—20%。尿素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和运输成本上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均反映:尿素生产、销售都是微利,国家生产能力很大,市场供应充足,销售市场竞争很激烈。

二胺:2011年一季度二胺批发价为每吨3600—3700元,去年同期批发价为每吨2980—3200元,批发价上涨了15.6—20.8%;今年一季度二胺零售价为每吨3700—3800元,去年同期零售价为每吨2600—2700元,零售价上涨了40.7—42.3%。据经销商反映,二胺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市场硫磺价格大幅上涨,推动了二胺生产成本的上升;二是国家二胺出口增加,国内市场二胺紧缺,拉动价格上涨。

专用肥(甜菜专用肥):2011年甜菜专用肥零售价为每吨2040元,与去年同期的每吨1900元相比上涨了7.3%。

农家肥:2011年一季度农家肥销售价格为每立方90—120元,去年同期销售价为每立方60—70元,同比上涨了50—57%。上涨的原因是农家肥需求上升。

(三)薄膜:据南疆塑料工业总公司介绍,该公司今年生产的薄膜出厂价每吨1.1万元,平均每公斤赚0.2元利润。与去年同期出场价持平。2011年薄膜批发价为每吨1.25—1.3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今年一季度零售价为每吨1.26—1.32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近两年农膜批发价、零售价基本保持稳定。

(四)滴灌带:从巴州农友滴灌设备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滴灌带今年一季度出厂价每卷280—290元(一卷2000米,折0.14—0.145元\米),与去年同期持平。今年一季度滴灌带批发价为每卷280—300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批发价、零售价均保持稳定。滴灌代价格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企业以返还50%新滴灌带的方式进行回收,既实现了废物利用,又降低了滴灌带的生产成本。

(五)农药:农药种类繁多,仅选进口“敌杀死”作对比。2011年一季度零售价23元\瓶,与去年同期持平;今年一季度零售价为24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批发、零售价均保持稳定。农药价格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是农药需求和供给都保持相对稳定;二是农药生产厂家给经销商约有5%—7%的返点,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经销商对农户有一定的降价空间。

二、政府相关部门对农资市场监管的基本情况

为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打击农资领域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工商、技术监督、农业、物价、供销等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收到较好效果。

工商部门开展了“红盾护农”活动,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加大执法宣传力度等措施,有力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检查化肥、种子、农药、兽药、农机等农资经营网点1710户(次),市场9个,取缔无照经营9户。受理投诉40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9.4万元。查结案件145起,案值529.02万元,罚没款77.31万元,查扣化肥5245公斤,种子20000公斤,农药107瓶。

技术监督部门开展了农资专项检查活动,对生产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依法对生产单位予以处罚;对市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农资质量问题,一手抓打假治劣,一手抓扶优保真,严格区分一般质量问题和严重质量问题,把职能落到实处,有效遏制了农资假冒伪劣的势头,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物价部门开展了价格服务进农村活动,为农民主要农产品、农资价格以及涉农收费等信息,为农民减负增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查处涉农违纪单位25个,违纪金额25万元。

在农资打假工作中注重形成合力。在州、县市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州加大了农资打假工作力度。工商部门加强了与农业、质量技术监督、物价、公安、供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努力打造综合执法的新优势,形成了农资打假合力,对制售农资假冒农资不法分子形成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多数农资经销商反映,农资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率很低,很多都是微利经营和保本经营。据工商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全州有化肥经营户1712户,注册资金9.61亿元,从业人员7923人;种子经营户746户,注册资金5.32亿元,从业人员10002人;农药经营户604户,注册资金2.36亿元,从业人员9810人;农膜经营户455户,注册资金2.35亿元,从业人员1504人。

(二)部分农资生产、经销企业缺少流动资金,不能在淡季购进原材料(如薄膜、滴灌带生产企业)和购进化肥(批发、零售企业),既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又增加了农民购买农资的成本。

(三)化肥流通中存在着缺乏主渠道、储备不足、储备资金短缺、经营模式落后等问题。过去,化肥由供销社及其下属的农资公司经营,他们是化肥经销的主渠道和化肥的储备主体,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去年国家放开了化肥经营,化肥流通体制已经转变为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的体制,销售主渠道不复存在;多数农民和小的化肥经营户由于缺少储备资金或无法判断化肥市场行情,不能在淡季储备化肥,只能即买(购)即用(销),被动承担价格上涨风险;目前,化肥经销模式有两种:一是传统的经销模式,即生产企业—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零售商—农户,另一种是采取连锁、加盟、直销、配送等方式。传统模式销售环节较多。

(四)从问卷调查看,部分农民反映,市场上任然存在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的情况;很多农民对农资涨价的原因不了解,怨气较大,认为是政府监管不力。

(五)薄膜、化肥等农资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原油价格上涨,也带动聚乙烯、天然气价格的上涨,进而影响薄膜、化肥的价格。

(六)国家出口二胺政策对国内二胺价格影响较大。

四、应对农资价格上涨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化肥储备制度。首先,确定化肥储备主体(承储企业),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充分发挥好市场主导作用。化肥承储企业由各级发改委、财政部门根据市场准入条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

其次,由承储企业在淡季收储一部分生化肥,由政府贴补淡季储备的利息,存到用肥旺季时投放市场,做到“淡储旺供”平抑化肥价格波动;第三,协调农发行或农行提供贷款,落实化肥储备所需资金。

(二)鼓励农民在每年农资销售淡季(9—10月份)购买化肥和薄膜,提前储备来年的农资,以降低采购成本。届时协调金融部门帮助农民、农资经销商落实贷款资金。

(三)建议地方政府出台针对农民的农资补贴政策,在国家给予农民良种补贴的同时,给予农膜、化肥补贴,补贴金额视当地财政收入而定。

(四)建议物价、农资管理部门对农资价格变动情况作深入分析,并向农民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五)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农资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资市场现况与相关建议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xlw/scdclw/60039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