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考察范文

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考察范文

时间:2022-05-25 04:27:36

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考察

摘要:

通过对台湾地区高校现场考察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讨论了台湾地区高校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五大特色:文化传承,科技进步;品格培养,行为规范;校企联合,注重实效;国际教育,洋为中用;实施评鉴,质量监控.在与内地高校实践教学情况比较后,提出了在提高内地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可供借鉴的思考.

关键词:

台湾地区考察;高等教育;实践创新

1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五大特色

台湾高等教育结合自身传统,顺应时代潮流,在多年的成长中使自身的特色不断凸显.台湾地区有世界大学排行榜前百名的台湾大学,有在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一直排名靠前的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及台湾科技大学等.这些学校除具有台湾地区共性特点外,更有其独有的特色,本文将结合我们在台北参加电子消费技术国际会议的所见所闻及对相关资料的研读,重点介绍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5个特色.

1.1文化传承,科技进步台湾地区文化的传承分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是学校优秀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超越法律的道德约束.传统文化的宣扬,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凝聚力.台湾地区的大学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很重视,«论语»、«孟子»的研读经久不衰,因而“忠孝节义”的观念深入人心.一些大学设有校史馆,有历任校长的雕像.开学之初会向新生讲述历任校长及杰出校友的事迹,向他们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予以积极向上的引导,激发他们的斗志,减少对于新环境的恐惧和未来道路的迷茫,在学校优秀传统的感染中让他们得到归属感[1].如台湾大学对傅斯年等前辈非常敬重.傅斯年先生在台湾大学只担任了两年校长(1949年1月—1950年12月),他不是台大的创立者,却被认为是学校常规制度和学校精神的真正奠基者.傅斯年为台大留下了“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的8字校训.傅斯年逝世后,葬于台湾大学校园,校内设有希腊式纪念亭傅园及“傅钟”.“傅钟”一直是学生上下课的号角,但它每次都是敲响21下,缘由来自于傅斯年生前的一句名言,他说: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传统的优秀文化固然值得传承,但不代表死守传统、拒绝新鲜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一些高校里,文化的传承和科技的发展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他们在保护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注重科技的不断发展,拥有高新的科技却不失传统的韵味,在众多的学校中不迷失自己发展的方向,将学校的特色很好地展现出来,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例如成功大学以超强的工科实力而闻名,现为台湾南部的医学中心、物理及光电系统科技中心、纳米研究中心、航太中心以及区域网络中心.另外,台湾地区的消费电子技术在世界上也颇具影响,IEEE学会的消费电子国际会议,近年来每年在台湾地区举办一次,与会代表对台湾地区师生的交流报告普遍给予好评.早期台湾地区也是帮美国、日本大厂代工生产,后来重视科技创新,将代工生产转型研发制造,宏碁电脑打响台湾电脑品牌,华硕、技嘉、蓝天、台积等企业和周边电子产业一同带领台湾地区电子产业迅速升级,使台湾地区电子产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2品格培养,行为规范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学到更多的技能或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热门的专业更加不是高薪工作的跳板.国立台湾大学第七任校长虞兆中先生曾经说过:“大学是培养高品质的人,那么大学就应该有高风格的校风,那就是以诚为真,以爱为善,以和为美的真善美校风.”台湾的大学在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同时,很注重道德品格的培养,这点从各大学的校训就可以看出.例如台湾大学的校训是“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国立政治大学的校训是“亲爱精诚”;台湾中兴大学的校训是“诚朴精勤”;国立中山大学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人才”一词,乃先成人再成才,品格的培养和行为的规范无关年龄,这是一个人终身的修行.台湾地区的大学注重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的培养,一种全人教育[2].品格的培养,行为的规范,这是一种言传身教的事情,台湾地区的大学不只是高喊口号,而是师生从日常的小事做起.这种良好的氛围会给大家带来积极的影响,这些受良好氛围影响的人毕业后走向社会就会把这种积极影响带给身边的其他人,进而让社会更加和谐.台湾人口密集,但一切井然有序、看不到拥挤,这与人们的行为规范有关.有默认的“左行右立”的乘梯规则,即人们在乘电梯的时候靠右站,左边则留给赶时间的人;在台湾,不管多小的小吃摊都会有一个为顾客遮风挡雨的小棚;在台湾,除吸烟室外有屋顶的地方一律不许抽烟,甚至有些户外公共空间,例如有儿童、老人活动的社区公园等也禁止吸烟.有些东西靠的是法律法规的约束,有些东西靠的是行为道德的制约,不管如何,台湾地区民众这种为他人着想的行为是学校品格培养、行为规范的表现,使台湾地区民众自身受益,也给台湾短期旅居者带来便利,广受称道.

1.3校企联合,注重实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大学也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如果大学开设的课程与社会需求不符,势必造成人才的浪费.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一种趋势.台湾地区的大学注重与企业的联合,让学生在企业项目的实训中锻炼自己,同样也解决企业问题,做到了学有所用.在2009年104人力银行和远见杂志“企业最爱大学生”的调查中,我们重点访问的台湾科技大学位列前五.台湾科技大学与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鈊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崴集团、致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企业有密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施展身手的良好空间,使学生得到了一定的职前培训,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我们在与台湾科技大学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对相关做法很欢迎.校企合作不仅仅体现在鼓励教师学生承接企业项目,还体现在学校邀请优秀的企业家为学生做讲座、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教授课程、和企业联合举办比赛挖掘有用人才[3].如今气象的变迁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国网中心与中兴大学协同先智云端数据、核桃运算、乔鼎资讯等公司,组成跨领域的产学研团队,历经2年努力,已建成大数据实验平台.这样的大数据平台提升气象预测与环境监测的准确度,造福人民,同时还锻炼了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优秀的企业家给学生作讲座也是高校校企结合的一种表现.优秀企业家可以和学生分享成功的经验,给学生实践创新与创业提供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的不自信.这样注重实效的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努力.

1.4国际教育,洋为中用台湾地区从小学到大学对国际化教育的高度重视源于2002年台湾地区加入世贸组织.台湾地区人认识到,融入国际社会关键靠国际化的视野、思维、知识与技能,因此教育与国际接轨迅速得到所有学校、教育部、社会的重视.国际教育不是照搬西方教育、英美教育,而是保留本土特色的同时进行合理的改进.台湾地区高校和教育部支持师生到国外学习交流、聘请外籍教师教学、欢迎外籍学生来台学习.如:台湾科技大学同4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广大师生提供到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4];华梵大学每年提供奖学金,重点资助学生出国修习姊妹校课程与双联学位,使学生能亲身感受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台湾地区教育部官方网站为师生提供全球教育资讯,使师生了解全球教育的最新动态.台湾地区对国际教育的重视旨在发展本土国际竞争力,特别强调洋为中用.如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两个方面例子.一是台湾承办国际学术会议的积极性非常高,并且投入的人力与物力很大,会议的接待可以说无微不至,他们的交流报告可以说是费了极大的功夫.图的就是借国际会议交流平台提高本土师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通过办国际会议向与会人员展现台湾地区的特色和实力,从精细化的会议部署到学术研究进展报告让世界了解台湾,以便台湾地区走向世界.二是愿意资助各国优秀学生到台湾访学.在“走出去、引进来”的持续过程中,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实力.

1.5实施评鉴,质量监控评鉴即对大学教学质量的评价和估测.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台湾地区的私立高校也相应增多.台湾地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于2004年颁发了«大学校务评鉴规划与实施计划评鉴手册»,委托专门的评鉴机构对全台的高校进行打分[5].评鉴分3个阶段:前期准备;实施评鉴;提交评鉴报告.本文主要介绍第二阶段———实施评鉴.教育部门相应的评鉴机构将对接受评鉴的学校进行为期2天的实地考察.第一天为专业类组访评,主要考察师资、教学和研究等.第二天为校务类组访评,主要考察办学特色、教学资源、国际化程度、推广服务、训辅、通识教育和行政支援等项目[6].对评鉴结果较差的大学给予必要的处分,如减招、停招;对评鉴结果特别差的大学强制其退场.评鉴机制是对一个大学质量的认可,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准、研究深度和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的自我管制,促使学校挖掘自身特色.重视学生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是台湾地区高校在普及化教育道路上对于教育的质优于量的追求.接受评鉴是高校对自身教育质量的重视,也是对社会大众的负责.对于评鉴结果总是保持优秀的学校,其人才培养,尤其是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均相对突出,如台湾地区科技大学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受到社会高度认可.台湾地区教育部在结果的处理上,把评鉴结果作为各校改进和经费奖励、补助的依据,激励了各校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提升自己.评鉴结果好的学校还能够得到更多来自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资助,吸引更多的生源,有利于学校规模的维持和扩大.

2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对比分析与思考

科教兴国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我们一直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而科技来源于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不仅仅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也非常注重高等教育中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大陆各高校结合本校的传统培养方式,并吸收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先进经验,逐步形成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做法.

2.1高校新任,文化传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原国家领导人同志提出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高等教育新的职能,继一贯强调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高校职能之后,文化传承成为高校第四大职能.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一定影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新职能,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立足点.没有文化而有高科技的国家是一个没有特色的国家,是一个在世界上可有可无的国家,捍卫传统文化就是捍卫国家.我校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这16个字是这所百年高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水利学科的高等学府,肩负着培养国家水利高级人才的重任,就像校歌中唱的“天下有溺犹己溺,此志毋稍迟.大载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为了使学生将学校文化融会于专业的学习中,我校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新生研讨课,其教学三大目标之首是:熟悉学校的传统文化和本专业各门课程间的逻辑与拓扑关系,然后才是创新与创业相关问题的研讨.

2.2诚信教育,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诚实待人,言而有信可谓诚信,诚信是道德的重要组成.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阶段,人们对于诚信的认识不够,大学生处于道德和价值观不完全的时段,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7],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许多高校教师言传身教,通过学习生活中点滴小事进行积极的引导,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发生的实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高尚的人格.我校声通“315”实践创新团队从2002年初建立团队以来,坚持把“不容虚假、诚实守信”放在首位,在学生实践创新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从申报立项、项目实施、成果总结的精细化管理规范,使团队内师生均有章可循,还通过团队影响学校专业实践课程的管理.如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践“七环节”过程管理办法和毕业设计“十环过程管理办法”[8G9],对学生选题论证到成果的署名等均有具体规范,学生在严守规范、实事求是的前提下,自由开展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完善规范,使诚信培养落到实处.

2.3卓越计划,产学结合中国中央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决定,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培养出能够适应并支撑产业发展及有创新意识的工程人才.河海大学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实施点.这2个专业以工程实践为抓手,以校企联合、国际合作为平台,通过实施三段式工程能力培养,累计一年企业工程实践,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4年不断线的工程教育,培养学生“重基础、勤实践、勇创新、善协作”的工程素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和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河海大学的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了在企业工程中锻炼的良好条件[10],“卓越计划”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已取得了良好成效.

2.4放眼世界,重视前沿学术与科技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是没有国界的,高校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放眼世界.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引导下,改革开放30余年的大陆高等教育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如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均选拔优秀学生赴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法国杜埃矿业学院、美国北衣阿华大学、英国威尔士班戈大学等大学攻读学位,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美国北伊利诺伊等大学开展合作项目.同时还招收留学生,在留学生感受中国教育的同时,也为校内学生营造国际氛围.

2.5过程考核,及时总结过程考核和传统的竞争淘汰不同,更注重的是培养过程中个人对自身的约束和挑战[11].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过程,对每一过程的严格考核,能培养学生对完成实践任务的合理规划、快速实施、认真检查、及时总结的能力.我校声通“315”实践创新团队,每周坚持在项目组内、项目组群、全体团队3个层面进行考核,使个性问题、技术细节、共性问题在不同层面得到考核和解决.如全体团队60多名本科生每周日下午召开一周实践创新交流会,每个课题组交流一周的项目进展,对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及时与大家分享,对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提出来与大家研究.在学生热烈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每个项目组一周的进展情况作出点评,使学生的共性问题得到解决,同步获得进步[12].

3结语

实践创新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的大计,台湾地区部分学校的培养方法已广受认可,如文化的传承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大陆的高等教育中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良好的实效,通过比较研究、相互借鉴,能增进中国高等教育中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侯建国.感受台湾高等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1):78G80.

[2]闫一特.台湾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启示[J].大学:研究版,2015(2):37G44.

[3]黄春芳,李晓蕾.谈台湾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成就[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9):263.

[4]段德友,段勉亦.合作共赢: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思想战线,2010(增刊1):375G376.

[5]徐军伟.普及化阶段浙台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37G41.

[6]史秋衡,刘文华.台、港、澳私立高校评估与质量保障调研报告[J].大学教育科学,2005(3):82G86.

[7]秦圣阳.新时期加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80.

[8]朱昌平,朱陈松,路龙惠,等.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践“七环节”过程管理办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2):11G14.

[9]朱昌平,王瑞华,朱陈松,等.“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办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08G111.

[10]朱昌平,谢祖锋,黄波.香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对比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200G203.

[11]刘逸韬,朱昌平,陈娅珺,等.“英才计划”教学模式下通信工程英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172G176.

[12]陈秉岩,朱昌平,郑忠梅,等.团队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158G162.

作者:朱昌平 何海霞 朱金秀 高远 汤一彬 单鸣雷 单位:河海大学 物联网工程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考察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