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

运营管理论文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终端销售的供货管理规范性较弱,窜货问题日益严峻运营商终端销售的供货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终端窜货率呈逐月上升的趋势,某些省份的终端窜货率高达12%;供货时限不能严格遵守协议,尤其是热销机型,常常出现供货不足或断货的情况;由于退换货流程复杂,存在人为设置退换货障碍的现象,用户对此的投诉率居高不下。

1.2终端销售的营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目标客户需求与终端类型匹配性较弱目前单机销售补贴率较高,销量增加与终端补贴资源相对紧缩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终端销售缺乏与资费套餐、流量经营及增值业务的融合营销,深度运营不足:营销活动的终端换机用户价值贡献不高,营销活动的目标客户与终端类型的匹配存在较大的偏差,终端未能与业务联动,没有形成营销关联收入。

2运营商终端销售运营管理能力提升措施

针对运营商终端销售运营管理中存在的系统支撑能力不足、渠道覆盖效率低、供货管理不规范、营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有必要通过强化终端销售在流量经营、新业务营销及中高端客户保有中的作用,优化、规范终端销售流程、机制等提升终端销售的运营管理能力,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系统运营支撑、库存管理、渠道管理、营销管理、售后服务五个方面。

2.1构建省级统一的终端销售运营支撑系统,订单、物流、平台统一管理终端销售运营支撑系统建设方面,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1)建立基于BOSS的省级一体化营销系统,实现一体化的终端销售管理和终端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包括合约捆绑、客户订单管理、全网一体化营销、统一酬金结算;终端采购管理包括需求申请与汇总、订单创建与下发、终端库存管理、终端调拨等。通过一体化的营销系统,实现目标客户的选取、相应营销活动的自动匹配及宣传、订单处理与合约开通、厅店酬金结算的智能化管理;通过一体化的营销系统实现终端申购、订单生成、终端调拨的自主化管理(见图1)。(2)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省级终端销售管理系统,实现一体化的终端结算管理和配送管理,包括销售结算、到货结算、退货管理、价保管理、串号管理、终端分配、平台备货、配送查询等。将终端的供应和BOSS的销售贯穿起来,并通过和ERP等相关系统集成,实现终端厂商到销售的全流程的管理;将运营商的终端销售运营管理相关的各级部门、厂家、平台、社会渠道整合到系统中,使库存管理资源能够共享。依据终端串号资源与实物的一致性原则,对终端串号状态进行跟踪与稽核,确保帐实一致,同时将供货、调拨、退货控制点提到平台,对铺货量、到货地点等提前进行控制,确保终端供应的准确和及时(见图2)。(3)在省级层面建设统一的终端销售运营管理中心,直接支撑地市终端运营服务平台,承接地市的订单、采购、供货、配送等生产性需求。同时建设省级的统一物流系统,由省运营中心负责汇总地市各厅店的订单,完成采购调拨后直接配送至各地市的厅店,减少中间周转环节,提高终端物流效率。

2.2规范终端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流程,信息流与实物流准确匹配(1)规范终端的订单式采购流程,匹配信息流与实物流。终端串码是信息流与实物流匹配的核心和基础,作为终端信息的唯一标识。通过各个环节的多级串码验证,流转,形成定制终端、非定制终端的完整供应链条,同时利用条码、二维码等设备统一扫描串码,实现订单式采购流程(见图4)。(2)优化终端的库存流程,缩短终端的库存周转时间。调整物流配送流程,减少终端流转环节,将终端由供货商直接铺货到销售渠道,取消市、区县公司的流转环节;地市分公司集中化管理营业厅,区县不再进行终端库存管理;以不缺货为前提的最小库存量为目标,按月考核终端库存周转率,实时监控各营业厅的终端库存情况。对终端统一扫串、统一录串、统一汇总、统一核查,加强对终端库存的全过程管理。

2.3建立渠道分层分级管理制度,多种类型渠道协同提升终端销售规模运营商应建立渠道分层分级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类型渠道对终端类型的定位,实现渠道的终端类型区隔。(1)自有渠道聚焦于高端终端机型、明星机型,销售方式以合约捆绑方式为主。一是全力落实新型厅建设,县以上的自营厅全部改造为体验厅。二是连锁化运营,对市、县、乡镇三级改造的指定专营店实施分类分级管理,重点依据终端销量进行星等级划分;统一品牌形象、统一产品管理、统一供应链管理、统一信息系统、统一考核体系、统一服务标准。三是实施以自营为主、引商入柜为辅的厅店终端销售运营管理模式,每个地市的合作商家不少于两家,单厅合作商家不超过三家,营业厅内的终端专区由合作商家负责管理。四是集中管理,即自营厅由一个大后台营业中心直接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所有自营厅均要实现前台运营(包括选址、VI、销售、服务等)标准化及后台支撑(包括物流、资源、稽核、投诉等)集中化。(2)社会渠道着重于中低端机型、强化机型的多样性、丰富性,销售方式以补贴零售方式为主。重点工作一是打造社会渠道区域分销体系,每地市建设区域分销商3~5个,每县、区确保1~2个优质平台。二是建设连锁卖场,巩固核心卖场掌控,每地市建设1~3家4G连锁标准化卖场,实现渠道覆盖率及4G承载率100%;三是借力终端厂商的销售渠道,发展特色类型终端厂商直供渠道,如对OPPO、金立、步步高、朵唯等以广告投放的方式提升产品溢价,通过高额渠道酬金提升渠道积极性;四是与全国连锁的卖场建立渠道战略联盟,国美、苏宁、迪信通、乐语等自身门店形象较好,强化与这些渠道的长期捆绑;五是扶持零售店4G专区形象建设,以运营商为主导,整合终端厂商、商的资源共同建设4G终端销售专区。(3)电子渠道侧重于客户购买终端的便利性,以增强用户体验为主,加强线上线下的协同。重点工作一是电子渠道的成本优势转化为客户可感知的利益优势,以网上商城终端销量占比达到10%为基本目标,围绕购机体验优化和销售能力提升,加大资源投入;二是创新网络营销模式,以明星机型首发、专属机型等形式,短平快开展营销活动;三是加强线上线下协同,打造在线交易B2B平台,推进代客下单和目录营销,终端厂商/可以在线产品、订单处理、在线收款、在线发货,渠道商可以在线选择机型、下达订单、在线支付、物流监控,运营商可以在线服务考核、质量考核及激励兑现等;四是增强与京东、天猫、易购、亚马逊、一号店等大型电商的合作,以开店的方式进行互联网渠道的拓展。

2.4加强目标客户挖掘与细分,终端营销资源与目标客户、业务、终端类型精准有效匹配这方面运营商的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目标客户群与终端型号匹配模型,例如为年轻群体定制外观新颖时尚的手机,为商务人士定制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的手机,为老年人群、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定制简单实用的手机。(2)构建终端与业务内置匹配视图,标识终端品牌、价格、操作系统、屏幕尺寸、分辨率等信息,与业务的活跃度对应,动态调整终端的业务内置。(3)构建终端对标库,根据市场需求研究各终端的价格档位,终端类型与目标客户匹配;对在售终端和竞争对手同型号或同价位的终端进行政策、价格、配置等多个维度的动态对比。(4)加强终端市场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包括终端品牌竞争力、公开市场销量、集采市场销量、产品性价比、终端竞争环境、厂家市场投入等,为终端选型和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撑。(5)常态化开展终端营销活动,提前布局营销计划,实施全局性系统营销;梳理全年营销时节,达到持续性全年促销;细分目标市场特点,紧抓营销节点重点开展促销活动,提升营销效率,一般要求提前6个月进行规划、提前3个月进行活动策划、提前15~30天进行预热、100%准时上线,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

2.5优化终端售后网点布局及运营模式,搭建快速、多渠道的终端售后服务体系(1)完善终端销售售后网点布局,完成维修中心(市)、维修点(县)、接机点(镇)三级覆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三级售后网点布局根据业务量调整(2)优化终端售后运营模式,分地市运营,不同级别网点匹配不同运营模式,以售后平台运营为主,本地售后服务商为辅。(3)缩短终端的维修时长,提升维修响应速度,理顺维修中心—维修点—接机点之间的双向物流,实现当天配送、终端维修不出市,以及市/县区客户维修时长不得超过3天,乡镇客户不得超过5天。(4)建立终端售后的授权合营模式,吸纳优秀社会服务商参与终端售后服务,加强县级分公司售后接机点覆盖,完善细化接机点柜台、售后网点VI规范与服务规范,对售后服务按量核算维修补贴。

3结语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TRAX是负责德克萨斯州东北部鲍伊、卡斯、台达、富兰克林、霍普金斯、拉马尔、莫里斯、红河和提图斯等9个县的农村公交企业,服务区域与阿肯色、路易斯安那和俄克拉荷马三州接壤。TRAX是当地政府控股Ark-Tex集团的子公司。TRAX有总经理、运营总监、调度中心经理、机务经理等4名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和会计人员由Ark-Tex集团公司职员兼任。依托联邦政府实施“医疗补助计划”,TRAX公司于2006年成立,主要为周边9个县的农村居民提供需求响应公交服务。由于医疗保障运输服务取消,TRAX很快就失去了配套当地提供农村公交的资金来源,迫使TRAX为企业生存而变革。显然,失去原有医疗运输保障业务是推动企业革新的动力。基于经营理念转变,TRAX成功获得多个联邦公交管理局根据SAFETEA-LU法案设立的解决中低收入家庭成员通勤问题的JARC(jobaccessandreversecom-mute)计划和提高残疾人和无收入人群公交出行便捷性的NewFreedom计划资助。此外,TRAX还积极开通从德州帕里斯至芒特普莱森特的支线公交,以与灰狗公司的城际班线相衔接。通过业务拓展,TRAX结合当地地理位置和需求特征,提供着从常规公交到人性化公交的多种运输服务,在农村以需求响应形式开辟上下班通勤公交,在小城市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在其他客流较大地区开行固定路线公交。尽管最初从Pilgrim’sPride鸡肉加工厂和沃尔玛获得资助以保障企业的公交线路正常运营,但TRAX管理层意识到,尽管非传统型公交服务市场可以获得部分资助,但开展传统公交服务可以从政府及其他拨款单位获得更多支持。因此,管理层以积极创新的态度与得克萨斯州运输厅的合作,申请联邦及州的公交补贴构建通勤公交网络和为周边9县的残疾人提供需求响应服务的公交业务。TRAX还进一步与高校、社会保障机构和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TRAX与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其中不少大型企业(如沃尔玛、肉禽加工厂、社区大学、灰狗公司、人权组织以及特克萨卡纳班线运输公司等)。从原来的医疗运输保障提供商到农村公交经营者的转变,TRAX用了3年时间,不断拓展业务开行了高效率的班线服务,为当地社区提供了不同的运输解决方案。真正的创新是TRAX针对社区和乘客进行服务拓展,实施“公交车会议室”这一新措施。针对当地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公务会议召开不便的现状,TRAX为运营区域内各镇提供“公交车会议室”服务。即为根据参会者居住地分布开通专线运输服务,会议在公交车上召开,参会者就不需专门到指定会议地点集会,这一服务创新使得通常仅有2~3人参加的公务会议转变为最多有25人参会。此外,TRAX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拥有多功能辅助客运服务运营支持系统软件,能实现车辆自动定位,装备了移动数据计算机系统。TRAX还在新建成的公交运营与管理中心装备企业运营所需的大量新技术装备。

二、专业运输企业社会化转型

JAUNT是一家为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地区6个县提供农村公交服务的企业,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初主要提供基于社会福利保障的运输服务。到20世纪80年代初,JAUNT为60个社会福利机构服务,90%的运营资金来自社会福利保障这一专业化运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福利运输保障预算资金不断下降,大多数社会福利机构终止了与JAUNT的运输合同,原来由该领域资金支持下运输服务的乘客需要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出行。JAUNT不断寻找开拓新业务的机会,获得了从运营区域外到夏洛茨维尔的通勤公交合同,还在6个县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开通了沿交通走廊的定制公交,为境内一家滑雪胜地员工开行至夏洛茨维尔公交枢纽的穿梭公交,以及提供通勤公交、冬季流浪汉穿梭公交、夏洛茨维尔市区残疾人辅助公交等服务。此外,JAUNT与辖区内主要医疗机构、弗吉尼亚大学及夏洛茨维尔市公交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目前,保留的“医疗补助计划”相关的社会福利运输业务占JAUNT预算的10%。JAUNT有董事、副主任、业务经理、财务经理、安全和培训经理、社区关系经理等6个管理者,管理48辆运行车辆。不过,JAUNT仍努力完善社会福利运输保障,其业务经理兼职为社会福利机构提出通过资源整合来满足其高峰需求的定制化运输组织方案,推动不同社会福利机构之间的用车计划整合,帮助社会福利机构对运输安全、培训、保险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规划。定线定制服务是JAUNT农村公交运营管理创新之一,所开行的班次是基于乘客电话预定数量确定开行班次,乘客需要根据约定在指定的公交车站等候乘车。而且,JAUNT针对辖区内每个县的不同需求,制定了不同服务水平和运营成本相结合的多套公交运行方案,便于各县根据所要求的服务水平支付相应的运营补贴。JAUNT已融入当地的各类社会活动中,商、政及地方各界都给予了JAUNT很高的评价:运行高效、管理妥当、优质服务、驾驶员专业素质高、车辆技术状况好。

三、民营公交企业开拓新市场

爱达荷州财富谷公交TVT公司是一家民营非营利机构,成立于1992年。TVT由与当地诊所毗邻的海德斯达公司发起,成立时所在的南帕市有28000人,没有公共交通服务。目前,TVT现已发展为经营峡谷和奥怀希县的农村公交服务。到2000年联邦政府将南帕市和考德维尔市由农村划分为小城市时,TVT已在该县建立了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但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后TVT所在区域的业务归峡谷地区公共交通局管理,TVT失去了65%的资金来源。因此,TVT不得不转而经营爱达荷州西南部亚当斯、大峡谷、埃尔莫尔、宝石、帕耶特、奥怀希、山谷和华盛顿8个县的农村公交,开始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推广其服务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TVT拥有18辆公交车,包括驾驶员在内共有42名工作人员,其中,管理层包括执行董事、董事助理、财务、操作与安全经理和2名业务经理共5人。2010年TVT年客运量达到145914人•次。TVT下辖的山谷社区公交公司运营着15个通勤趟次及麦考尔市的市区线。TVT在爱达荷州帕耶特县和俄勒冈州马卢尔县经营斯内克河公交公司,还经营1条连接山居镇和山居空军基地的固定路线公交服务。此外,TVT为爱达荷县2区和俄勒冈州马卢尔县提供医疗保障计划的专业客运服务,该项服务占TVT公司总业务的12%。TVT为这些农村县的发育障碍者以及个人医疗旅行提供运输。TVT还将公交车租赁给8个县的多家老年公寓,由老年公寓运营调度这些车辆,但TVT会帮助这些老年公寓优化运输方案。TVT还为南帕市娱乐中心执行合同运输任务,每天接送学生。TVT最主要的革新是与辖区内有合作意向的社区一道组建咨询委员会,设计定制服务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运营方案,并将方案提交当地政府,政府采纳所提交的运营方案后TVT会先开展示范工程,政府不采纳时则最少将运营推迟6个月再议。而且,TVT推动了对当地旅馆开征床位税,并将税收用于公交补贴。鉴于辖区内旅游业发达,TVT很重要的业务就是开展旅游客运以及为景区工作人员提供通勤服务,其中,农村通勤服务是由2011年TVT将合乘中巴通勤服务作为新的运作模式而发展起来的。基于多年的良好合作,在联邦老年人及残疾人出行保障计划资助下,TVT为老年公寓提供专业运输服务将重新启动。此外,TVT计划将服务区域延伸到格兰吉维市寻求农村公交市场机遇,该城市尚无公交服务。

四、运营管理创新经验

1.积极开拓地方市场无论ACTR、TRAX、JAUNT和TVT都是美国专业运输服务提供者向农村公交企业转型的代表。这些企业转型中都能立足于服务当地社区开拓公交市场,通过不断创新改变当地政府及社区对发展农村公交的认识,也对当地居民出行产生了重要影响。ACTR成为当地优质公共服务提供商的代表,TRAX通过与社区大学、Lowe’s、沃尔玛和灰狗开展合作在当地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而JAUNT改变了当地公交面貌,使社区收益匪浅。

2.注重技术革新美国农村公交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注重科技投入,ACTR是第一个在佛蒙特州使用“谷歌公交”实现旅客信息化,也利用Facebook和Twitter并已开始注重“云计算”应用,成为农村公交企业利用科技提升服务的典范;TRAX、JAUNT和TVT均采用了辅助客运系统软件,配备了移动数据计算机并安装了车辆自动导航系统,使用先进技术在增加车辆的同时不需要增加调度管理人员,同时有利于提高乘客服务质量。

3.注重开展营销活动无论是非盈利组织、政府控股企业、专业运输公司或民营公交企业,均能够在转型农村公交企业的过程中积极开拓新业务和新合作伙伴。ACTR从一家非盈利组织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取得成功;政府背景的企业TRAX以联邦公交补贴服务为契机与当地不同机构合作拓展新业务,还尝试与当地出租车公司进行业务整合。

4.提供高效优质服务通过不断培训提升驾驶员专业水平、改善车辆技术状况以保证提供优质服务,是ACTR、TRAX、JAUNT和TVT等美国农村公交企业成功转型的根本保障。ACTR通过不断满足差异化需求,将服务范围拓展至周边县。TRAX构建了新的服务网络,提供定制化服务,针对需求详细规划。

5.多元化筹措资金美国农村公交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改变了原有单一资金来源,拥有多元化的融资资源,不依赖于任何一个资金源。ACTR、TRAX、JAUNT和TVT都是在充分争取联邦、州、地方等各级政府农村公交补贴政策之外,还与其他社会机构、学校、企业合作,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车辆的不安全因素1)车辆本身技术状况不良或安全装置失效。如制动失效、转向失控、电路老化或短路起火、发动机自燃、轮胎爆炸等。2)高速行驶的车辆本身就是危险源。因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意外阻挡能量会突然释放,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如果外界环境具备条件,则极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3)车辆本身或装载货物易燃易爆。如车辆自身的燃油、润滑油、橡胶管线、内装潢皮布塑料等;所载货物为危险品,如爆炸品、易燃气体、液体、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品、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物品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品及杂类危险物等;即使所载货物为普通货物,如面粉、煤炭、木材、棉花、日用品、农副产品、奶粉、化肥及农药、电子和工业机械等也具有可燃性。4)运输企业没有使用相应的专用车辆运输危险品,或运输危险品专用车辆的技术性能不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的等级要求。

1.2道路的不安全因素1)路面纵坡较大且坡长较长,路面摩擦力较小,路面突然出现障碍物或障碍物未及时清理。2)遇雨雪天气或隧道漏水,引起隧道路面湿滑、洞口路面结冰,摩擦力下降。3)隧道空间狭长,扑救路线单一,加上发生事故后极易造成混乱和交通拥堵,消防和救护车辆难以迅速到达现场;部分隧道内救护工具较少,或水消防失效、灭火器丢失,一旦发生火灾等灾难时,无法及时灭火救灾。

1.3不良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隧道本身的特殊性改变了车辆正常行使的环境,给驾驶员造成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行车的危险性增大。2)隧道空间狭小,通风不畅,温度上升快,隧道中经常通过运输化学物品和多种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许多有害气体若滞留在隧道内,包括煤炭粉末和运输的面粉、咖啡粉和奶粉等有机物粉末与隧道中灰尘混合后,遇到高温和明火,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3)隧道照明太亮或太暗,与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视觉需求不太吻合。4)某种原因引起的隧道内车速异常降低或堵车,极易诱发后续车辆的追尾,引发交通事故。

2优化隧道安全性设计和运营管理的建议

据有关资料统计[2],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要素的主体,占交通事故总数的95.30%,车辆的因素占交通事故总数的4.57%,道路因素占交通事故总数的0.13%。因此,强调运输安全,首先要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教育和对车辆进行检查,确保上路行驶的车辆和驾驶员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具备必需的驾驶和应急知识[3,4]。道路运输企业要真正承担起运输安全的主体责任,真正落实好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确保运输车辆及技术指标符合要求,驾驶员、押运员培训考核合格,具有应有的职业道德。为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运营的安全性,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2.1加强对驾驶员和车辆的管理1)隧道内及进口外1000m范围内最高车速限70km/h。2)隧道内禁止随意停车。如车辆发生机械故障不能移动时,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来车方向距事故车150m外放置警告标志牌,并报警请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处理。3)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遇紧急情况需要在隧道内停车时,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距事故车200m,100m,50m放置3块警告标志牌,同时报警请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处理。4)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应安装夜间红色示警灯、雾天示警灯、反光标识,随车配备所载危险品的灭火器具等应急处理器材。5)隧道内应保持车距,避免发生堵车现象。一旦出现行车缓慢、排队等候等交通拥堵现象,应报警请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及时疏导处理。6)道路危险品运输企业要对驾驶员和押运员等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每年进行1次职业道德、业务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考核,开展应急演练,熟悉所装运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置措施。7)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经过特长隧道时,应经过公安机关批准,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8)从事旅客运输的驾驶员和随车服务员,应熟悉隧道紧急救援逃生知识,在车辆通过隧道前向乘客讲解、演示发生紧急情况时的逃生预案,并在事故发生后组织乘客有序逃生。9)对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进行安全应急信誉考核,并对信誉等级低的企业增加一倍许可事项的检查频度。10)禁止任何形式的挂靠车辆从事危险品运输。11)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审核认证。

2.2优化隧道设计[5-8]1)隧道平面尽量采用直线或圆曲线线形,纵面尽量采用大于0.3%的小纵坡,中隧道纵坡不宜大于3%,长隧道纵坡不宜大于2.5%,特长隧道纵坡不宜大于2%或更小。2)隧道洞口内外各100m以内的平纵面线形应一致,洞内外线形应顺畅、连续,不得设S形曲线,纵坡尽量设置成单向纵坡,且洞内和洞口外100m范围内的平纵面线形指标应高于相邻路段的线形指标,洞内外环境差异尽量小,变化尽量平缓。3)隧道洞口处不得设置凹形竖曲线,避免积水、结冰等引起车辆侧滑。4)隧道路面应采用抗滑系数较高的抗滑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5)洞口两端应设亮度检测器,根据检测结果,计算机系统及时自动调整隧道进出口段照明亮度。6)应加强洞口外接近洞口段50m范围内遮光措施的设计,使驾驶员视觉逐渐适应洞内外亮度的变化。7)应强化隧道的监控、消防和救援设施设计,增设一定数量的警示标志,以吸引驾驶员集中注意力。

2.3加强隧道运营管理1)隧道管理养护单位应加强隧道路况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如路面积水、结冰、出现障碍物,消防及各种监控设施失效,洞内危险有害气体超标等。2)在特长隧道洞口附近建立消防救援应急中队,配备必要的交通和消防救援工具,一旦发生事故,及早将其控制并消灭在初始阶段。3)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依法加强对违法违规上路行驶的车辆和驾驶员进行巡检,发现违章及时处理,发现洞内堵车或行驶缓慢应及时疏导,并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4)公安机关应对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经过特长隧道时进行审核批准,指定车辆按规定的时间、路线、速度等要素通过特长隧道,并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同时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配备引导车辆,前后护送危险品车辆通过特长隧道。通过时间最好选择在凌晨1点~2点间交通量较小的时段。5)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运输企业和隧道养管单位的安全检查,一旦发现隐患,督促其及时整改。6)隧道出口外设置的各类车辆检查站点,宜距隧道出口4000m以外,最近不得小于1000m。

3结语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行业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出租汽车运力不足,一些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营运过程中选择性出车,如在交通高峰时不愿在芝罘区运营、拒载短途乘客、不经乘客同意私自拼客,加剧了“打的难”和“拒载”现象,影响了行业形象。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路段等候出租汽车时间长达约30分钟,遇到雨雪天气,甚至基本无车可打。“打车难”成为市区群众意见比较集中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非法营运查处难度大一是法律依据不足。自2008年大部制改革,国家将出租车行业管理职能划归交通运输部以来,国家及交通运输部、山东省均未有一部有关出租车管理的综合性法规,导致在出租车管理方面包括打击“黑出租”方面,缺少有效的法规支撑。二是执法人员数量太少。市运管处现有专职执法人员仅7人,无法对市区所有重点区域实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定点布控。由于缺少合法的强制手段,2012年至今,执法人员先后60余人次在执法过程中受伤,20余台次车辆被砸,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20余万元。三是执法协作合力不足。非法营运往往触犯多项法律法规,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单靠交通部门一己之力,难以有效打击非法营运行为。

(三)运营权垄断亟需打破出租汽车领域的配额制管理,形成了事实上的运营权垄断,这种配额制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了出租汽车行业畸形发展,问题积重难返。一方面,出租汽车数量长期不增加,形成并加剧了打车难,拒载、宰客现象时常发生,对出租汽车投诉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出租汽车司机工作辛苦,危险多发,但挣的钱大部分交了“份子钱”。导致这一群体收入水平不高,权益缺乏保障,不满情绪日益严重。政府部门——出租汽车公司(车主)——出租汽车司机三方构建的这种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体制,虽然方便了政府部门的监管,但在目前市场需求旺盛而牌照数量又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出租汽车公司(车主)、驾驶员之间双向选择权产生了严重不对称,无法形成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

二、解决烟台市出租汽车运营管理问题的建议

出租汽车是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线,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出租汽车作为城市交通的必要补充,直接影响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出租汽车作为部分基层群众谋生的手段,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一)立足当前,着手治标,为从根本上解决出租车管理问题创造条件1.通过建立出租汽车运力投放与市区面积、人口变动联动机制,完善运力投放制,科学调节出租汽车总量,使人均出租汽车保有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保证市民出行方便、快捷。同时,建立运力投放与出租车服务质量直接挂钩的考核评分机制,让经营优良的出租汽车运营主体获得更多扩大规模的机会。2.通过大力发展和优化城市公交优先战略,科学引导市民出行需求,使公共交通成为市民出行优选,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以缓解目前出租汽车运力严重不足导致的供给短缺问题。3.通过价格机制灵活调节市场供给和需求,切实增加出租汽车司机收入,提高出车积极性。从时间方面来看,为了弥补出租汽车因拥堵带来的较高时间成本,可在交通高峰时段收取打车拥堵费;从空间维度看,可将城市划分为拥堵区域和非拥堵区域,提高拥堵区域运行的出租汽车价格。4.通过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出租汽车司机的议价权利和谈判权利,使“份子钱”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5.通过充实交通部门执法队伍,整合社会执法力量,建立各执法单位整体联动协作机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并取缔各种非法营运行为,以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的营运秩序,确保百姓出行安全。

(二)放眼长远,着力治本,彻底解决出租车垄断经营活力不足的问题大禹治水,疏是最好的办法,堵是最低级的解决方式。降低份子钱、严厉打击黑车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应对办法,虽然暂时有效但效用有限,而且有可能为更大的社会危机埋下伏笔。所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更重要。我国《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市场能够自行调节的,不必设行政许可。出租汽车是最适合个体经营也是最容易市场调节的行业,市场完全能自行平衡供求关系,实现优胜劣汰。当出租汽车行业比较赚钱的时候,将会有更多的出租汽车想进来。而当进来的出租汽车越来越多时,导致的结果就是出租汽车行业越来越不赚钱了,此时,车主进入的意愿就会逐步降低,直至部分车主忍受不了过低的收入而逐步退出该领域。这样,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就会使出租汽车行业始终保持在一个供求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把出租汽车行业、数量配额全面还给市场,变配额制为注册登记制,是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改革的关键。政府管理的重心,应从准入管控转向运营管理,只要管理制度到位了,市民打车难问题、出租汽车非法营运问题、“份子钱”问题、专车服务问题等一系列矛盾都可迎刃而解。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深圳模式——政府多部门管理1.主要内容及特点。深圳市公租房运营管理主体涵盖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深圳市住宅租赁中心等政府部门或政府委托授权下的事业组织;其公租房保障范围确定较为合理,覆盖本地户籍的家庭、单身人员以及非本地户籍的家庭以及国内外引进人才;从监督管理机制来看,存在体制内部监督现象,缺失外部监督力量,主要由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进行自我检查、监督。2.存在的主要问题。(1)多头管理若协调不得当,则必然导致公租房审查程序冗繁。深圳模式下其程序审查需经过三层,面对住房需求迫切的中低收入人群,对本就稀缺的公租房资源,申请者需等待更长时间,政府管理效率有待提高。(2)就目前反馈的数据来看,深圳公租房租金设置不尽合理。对“夹心层”群体而言,公租房的吸引力正在于其优惠合理的租金设置,但因前期调研工作未落实到位,深圳公租房租金标准过高,出现保障对象弃租现象,公租房保障功能未能发挥。以2007年深圳市建设的2730套公租房为例,直到2010年末,才有894户入住,其入住率仅为32.75%,而2008年深圳福田区配租成功的300多套公租房在第一批租房两年租赁期满后,绝大多数租户不再选择续租。(3)房屋的配套建设、物业服务水平都无法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目前深圳市营造的公租房多为临时筹建,房屋质量、配套建设以及社区服务都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公租房社区在水电、防盗、电视网络等基本配套项目存在工作缺失现象,很多社区表现为公共居住环境差,租户满意度低。

(二)重庆模式——政府专门机构管理1.主要内容及特点。与深圳模式不同,重庆公租房运营管理由专设的公租房管理局专门负责,其职责涵盖公租房规划、房源储备、配租审核、监督管理等;保障对象十分广泛,无住房者以及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家庭皆可申请,保障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在主城区无住房的人几乎都可申请公租房;租金设置相对较为合理,大致为主城区同类型住房市场租金的60%,其标准设置以户型大小为参考;租赁期限设置较为合适,最短为一年,最长为五年,从承租人具体情况加以确定。2.存在的主要问题。(1)准入机制设置过低引致“挤出”效应。重庆模式下,保障对象范围设置很广,限制较少,容易导致部分亟待解决住房困难的群体无法享受政策的优惠。重庆的公租房社区主要位于二环附近,而重庆的二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由此租户居民的出行成本较高,合理优惠租金的优势被削弱。导致中低收入人群即使符合申请条件,亦不愿租住。(2)管理主体相对较为薄弱,监督管理工作滞后。设置专业的管理机构有助提升公租房运营效率,但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仅有45名工作人员,却需面对截至2014年初已经竣工的3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重庆对公租房建设运营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真正实施起来却存在困难,某些社区空置公租房违约事件仍然存在。面对巨量的公租房出现,如何对公租房住户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管,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需重点关注的问题。(3)重庆市公租房运营管理制度规定租户五年租期结束,可对承租房屋进行购买,从目前反馈的信息看,很大部分先期承租行为的目的皆为“购买”,其购置意愿较为强烈,若随后的公租房融资建设无法跟上步伐,则将有可能出现“无房可供”的尴尬情境。

(三)上海模式——市场化运营模式1.主要内容及特点。从运营管理主体来看,上海通过设置一批具有法人资格的公租房运营企业,在“全封闭”的模式下具体实施公租房市场化运作,其职能集中在房源供给、租赁管理、引导社会主体参与投资建设等;保障范围设置宽泛,不要求当地户籍,符合经常居住一年以上、有一年就业合同、住房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条件即可申请入住公租房;公租房的监督管理,主要由上海市、区两级制定规范化申请审核检查办法,以定期或随机的方式进行监督。2.存在的主要问题。(1)上海市在保障对象准入标准中,并未设置收入门槛,容易导致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与可供房源之间形成巨大落差,造成真正存在住房困难的群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2)对居住年限、工作稳定性、社会保险金缴纳等方面加以限制,可能会对很多底层外来务工人员产生“挤出”效应。这部分群体普遍存在未与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未办理社会保险等情况,由此无法申请公租房。这部分真正需要住房保障的群体被制度排斥于保障体系之外。(3)上海市取消了收入与财产的限制,住房面积的要求更是宽松至人均15平方米的条件,试想一户三口之家拥有上海市将近45平方米的产权房,依据目前上海市的房价行情,整套住房的价值将超过100万元,如果拿去置换,完全不存在住房困难的问题。而且拥有产权房的申请者,如果成功申请到公租房,极有可能将公租房或产权房对外出租,赚取租金,将产生很大的寻租空间。(4)监督管理机制不甚健全,尽管上海要求各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制定规范化检查办法,但具体执行效果不理想,过多集中于检查运营机构的申请审核状况,未运用多种手段实施动态监督管理,导致很多违约甚至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惩处。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公共住房管理模式的启示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都十分重视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住房保障的实现方式,并以法律权威为住房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依据。如美国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先后颁布《国家住房法》、《住房和社区发展法》、《国家经济房法》等法律,力图透过法律的强制力实现住房保障的目标。

(二)充分调动非营利性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力量通过对我国现行公租房运营管理模式的分析发现,不能仅靠政府责任强化这一手段,还应看到非营利组织的巨大潜力,应注意引导非营利性机构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减轻政府负担,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法国建立低租金住房联合会,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承担着法国相当部分的公共住房营建、投融资平台构建以及运营管理职责,而法国政府更多为其提供政策倾斜,提供补贴和优惠贷款等。

(三)运用多种手段实施动态管理美国和我国香港在动态管理手段实施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如美国的地方管理机构以5年为周期重新审查接受房屋补贴的低收入人群,若发现其不再符合政府规定的范围,则将取消其享受政府补贴的资格,不再帮助其解决住房问题。香港房委会也经常对公共住房申请资格标准进行审查,防止出现租金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脱节现象。

(四)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提高公共住房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完善的配套服务保障。新加坡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新加坡公共住房建设以方便居民出行为要旨,其主要在公交车站、地铁出口等附近营建,“组屋”住宅施行24小时紧急维修制度,为居民住户营造出安心、放心的居住环境。我国香港地区重视公屋建设与配套设施同步完成,并对学校、商场、文化娱乐项目等进行合理布局,尽量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三、公租房可持续运营管理发展建议

为解决现行公租房运营管理模式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运营方式,保证住房公平目标的实现,提出完善公租房可持续运营管理的建议。

(一)理清公租房参与主体角色,形成有效良性互动根据社会治理理论,政府并非社会管理的唯一有效主体,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职能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像公租房资源这样的准公共物品,政府应当以各种形式积极促进非营利性组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二)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公共住房建设、运营管理的完备很大程度仰赖住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在法制治理模式下,所有的参与主体都应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保障性住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都应通过多样的媒体宣传手段,在社会征求意见基础上,拟定意见稿,充分参考民意、反映民意,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公租房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准入机制从目前我国的公租房建设来看,房源数量有限,必须把好入口关,否则将导致高收入阶层的投机行为,损害公租房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准入机制的完善主要在准入与资格的审核上。1.设置合理的准入标准。公租房准入标准的设置与社会公众和承租人有着密切联系,应积极汇集民意民智,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准。关于申请对象身份的认定,户籍不应成为公租房申请的障碍,只要申请者对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其收入无法保证其租住到合适的市场化住房,就应保障他们的居住权。对于申请对象条件的限制,必须对财产设置严格要求,保障房体系内的群体必须为无法通过自身能力解决住房问题的人员,政府应科学、合理地综合考量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物价、房租水平等,合理地划分公租房收入线以及总资产量化标准。2.对申请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公租房的审核程序必须实现透明化、规范化,对申请条件进行严格审核,申请者家庭的收入来源多元化为审核工作带来很大麻烦。申请者财产和收入审查工作十分繁复,若仅靠政府进行审查,行政效率不高,且存在浪费行政资源现象,作为运行模式的重要参与者,非营利性组织可依靠其专业性、贴近基层、灵活性等优势在公租房准入程序审核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申请人的工作单位应提供初审意见,据此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复核,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任何参与主体都可行使其监督职能。其次,个人信用体系建立给公租房审核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将有效确保管理部门能够实时掌握保障对象的住房变动以及收入变化情况,目前上海市廉租房建设中采用的“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值得推广,政府部门之间应当构建信息交换平台,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共享。最后,可根据保障对象的表现,建立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与保障对象的银行贷款、保障房申请直接挂钩。

(四)合理设置租金标准政府、社会公众、承租人等参与主体应通过相互协商,确定公租房的租金标准,不应由政府或者产权者单方面确定。租金标准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承租人收入水平,制定合理的标准,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极端。美国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如地方立法确定租金控制水平,主要通过承租人投票表决,多数人认为租金过高,则可适当调整租金的标准。我国可根据治理机制,通过定期举办价格听证会,保证听证会程序的透明化、规范化,充分征求承租人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充分反映广泛参与主体的利益,避免出现“听而不证”的现象。

(五)重视并加强退出、监督管理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保障对公租房使用效率的有效监管。首先,应充分发挥非营利性组织的监管优势,非营利性组织作为贴近基层的民间团体,可与承租人之间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更容易获取其信赖,也更容易收集其所需数据。可以两年为周期定期检查承租人的收入变化、住房使用状况等,不定期抽查承租人的租赁行为是否规范,有无私自改变租赁用途现象存在。其次,应建立健全有效互动的社会监督机制,保证基本的监督渠道畅通。最后,应不断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加大惩处力度,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这些都需要参与主体的协调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此外,我国的公租房建设也应注重配套管理与服务的跟进,争取实现公租房建成后相关配套服务能马上运转,以吸引更多的“夹心层”群体申请入住。

四、结语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1经济指标多于质量指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从1989年我国启动医院评价体系以来,评价指标的发展变化从注重投入产出、强调医院综合竞争力到注重经营效果,强调经营效率。虽然现阶段运营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和构建开始逐步加入社会效益指标,如患者反馈、医疗服务辐射情况、医疗机构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医务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客观、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为了提高竞争力,参评医院往往把重点放在经济指标上,盲目扩张发展和创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的是双重补偿,即服务补偿为主,政府补偿为辅[2],政府补偿不能满足医院财政的收支平衡,只能增加患者费用;二是经济指标是政府部门考核公立医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公立医院往往曲解效率指标,忽略社会效益指标[3]。

1.2偏重结果考核,忽略考核意义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反应医院运营管理现状,以完善医院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满足居民基本健康服务需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作为政府部门管理的一种行政手段,其考核结果和医院的发展前景、院领导班子的晋升提拔和医院内部医务人员的奖金福利等直接挂钩。公立医院一直被视为事业单位,是政府机构的一种补充,管理程度与企业人事和成本管理相比,滞后10a以上。考核缺少有效的过程管理评价指标,且周期较长,导致公立医院过于偏重考核结果,使考核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管理运营,不利于医院管理的持续改进。

1.3网络化绩效评价方式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医院评审还处于单机辅助方式,即通过现场调查,获取医院绩效数据,利用计算机办公软件或专业统计软件,录入、计算、分析[4]。这种评审方式运行效率较低,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并且院方提供的是结果型数据,难以避免造假情况,信息采集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评审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较低。同时,反馈调节机制不健全,不利于政府对医疗资源的整体把握。

2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上述分析,本研究中基于第三方评价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一种系统管理工具,借助于信息化平台运行,动态、准确地对医院运行进行汇总、分析,对各级决策者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1研究方法通过国内外医院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现状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关键绩效指标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采用分区域、多指标综合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指标初选、关键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评分与评分标准制定。专家咨询:拟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每轮邀请专家15人以上,包括从事医院管理研究的卫生行政部门专家、医院主管绩效管理的专家、医院院长以及医院从事信息化研究的专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5a以上工作经验。第一轮专家咨询采用头脑风暴法,商讨评价指标体系的级别、指标设置、指标计算,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敏感性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定量评价,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现场打分。第二轮专家咨询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和重要性评价,从而为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2.2评价指标初设

2.2.1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框架本研究建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综合考评体系,指标体系覆盖全院岗位,包括医院、科室、岗位三级考核体系,实现医院的全方位、立体化、动态化和信息化整体考核。

2.2.2专家咨询的可靠性主要由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两个指标来考量。专家积极系数:即专家对该调查研究的关心、合作程度,用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来表示。专家权威程度:依据专家对指标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计算专家的权威程度。Cr=(Ca+Cs)/2(Cr表示指标的权威程度,Ca为指标的判断系数,Cs代表熟悉程度系数)。

2.2.3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初设采用优化后的平衡积分卡,从服务总量、服务质量、客户评价、管理效率和技术资源五个维度进行构建。初步考虑二级指标体系控制在20个左右,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初稿)(见表3)中列举了总共65个比较常用的指标体系,作为咨询专家增加、减少或者修改指标的参考。咨询专家根据自己的见解,对一级指标体系的构成、二级指标体系的构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其进行增加、减少或者修改。

2.3评价体系特点

2.3.1建立健全三级考核体系三级考核体系包括医院、科室、岗位。医院绩效考核有利于改变目前广泛存在的医院拼规模、拼设备弊端,改变医院过度医疗的导向;科室绩效考核可以建立科室间统一的管理标准,有利于解放科室主任的管理压力,让科主任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临床一线中去。岗位绩效考核建立起真正的多劳多得、按劳分配体系,激发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减少浪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2.3.2强调服务质量,尊重客户评价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引导公立医院的办医行为,真实反映院长的管理业绩,为构建医院明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打基础[5]。在市场化背景下,公立医院必须保持基本属性,回归公益性。平衡经济指标,突出医疗质量维度和客户评价维度指标和权重,从医疗服务供需双方角度进行评价,强化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客户评价不仅指患者评价,还包括医院员工的评价,医生满意度、员工满意度都可以反映医院工作条件和管理情况。

2.3.3基于第三方的评价模式由政府委托的第三方医疗评价机构根据国家政策并结合实际情况建设与设计完整的“医院运营管理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组织具体的评价工作,与政府建立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为医院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2.3.4信息化平台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计算机绩效运行软件中运行,与公立医院众多管理系统的功能统一化,使医院和医院之间、科室和科室之间、岗位和岗位之间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减少医院的投资,提高医院效率。与卫生主管部门联网运行,成为涵盖整个公立医院的整体运行体系,形成地区级,甚至是省级行政区域内医院的动态运行绩效考核,改变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真实表现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情况,有利于政府的宏观决策。

3小结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生产经营人员的目标以及责任情况,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减少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费用,进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运营效益。同时,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还有助于企业管理者科学制定财务管理决策。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跟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结合,同时在预案算管理体系中应当对各类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并及时向管理者传递必要的决策信息以便提高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从上面分析可以得出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企业财务预算跟企业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之间的协调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在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时应当紧密结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确保企业财务预算的目标定位在实现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在实践中,不少企业的预算管理都没有明确的整体战略指导,很容易使得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跟企业的预算管理之间不协调。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跟财务预算管理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不协调很容易使得企业的财务预算缺乏长效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其次,企业的预算反馈不够及时,对业务部门的经济活动难以掌控和指导。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对于企业来讲,财务预算管理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不能够准确预测出所有的市场变动,当市场发生重大的变动时很可能使得预算难以及时进行跟进和调整,很容易导致预算跟实际相脱离,进而也就失去了预算管理应有的控制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损害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再次,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监督管控机制。只有健全完善相关的监督管控机制,才能够确保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监督机制不健全很容易导致企业的资源分配发生偏差,资源配置出现扭曲,使得资源向着预算较为宽裕的部门流动。不仅如此,预算的宽余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业绩评价,出现不合理的预算指标,进而丧失了预算管理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措施

首先,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考评体系,逐步提升财务预算监督管理能力。在财务预算的考评体系建设上,传统的评价分析体系相对较为简单,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同时在方法以及指标上都难以准确反映出企业员工的努力程度,很容易导致人员积极性受到伤害,进而产生负面影响。企业管理者应当积极强化自身财务预算管理能力,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增收节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正是基于此,应当尽量避免原先的过于狭隘的评价分析体系,对财务预算的考评体系进行创新改进,准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推动评价的长期性,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结合企业管理实践,科学编制企业财务预算方案。企业管理者在进行预算编制管理时应当严格界定企业的基本支出以及企业的项目支出,并合理地对基本支出定额核定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企业预算资金再分配使用上更加公平、公正、透明。除了对企业的项目支出进行科学分类和排序之外,还需要对此进行严格的审核,以此来保证项目预算在编制过程中的前瞻性和计划性,促进企业项目预算跟单位发展规划之间紧密衔接。企业各个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还应当切实负责和组织编制本部门自身的相关预算方案,对预算内的各项业务进行审批,动态监测并及时反馈评价相关的预算执行情况,对于企业业务预算的执行偏差及时进行必要的分析,以此来强化企业日常管理的科学性。再次,建立并逐步完善考评体系,促进预算管理的贯彻执行。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在财务预算期末对于各个业务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考核分析。同时,在进行考核奖惩时还应当尽量避免编制先进预算部门完不成预算收到惩罚而编制保守预算部门完成预算而受到奖励的情况发生。以此可以在充分考虑预算跟实绩差异的方向以及大小,并结合各个业务部门预算编制的先进性等情况确定奖励方案的具体系数。对于预算编制难度较大的业务部门在设定奖励系数时可以适当提高,对于预算编制难度相对较小的部门在设定奖励系数时可以适当缩小一些,这样有助于促进企业各业务部门更为准确科学地编制财务预算方案。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政府对一地的旅游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同时也有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外宣传旅游资源、建立旅游品牌的责任,依托当地旅游局建立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微信公众平台应运而生。贵州省旅游局在微信用户激增之际,于2013年4月建立官方旅游微信平台,与其官方微博协力宣传贵州旅游资源并提供资讯信息。调研者于2014年3月1日至9月12日跟踪和观测贵州省旅游局微信平台的运行和内容情况,为了对其微信行为进行针对性比照,以观测期内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信息作为观测内容(期间包括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及中秋节四个小长假,便于将其在法定假日、公休日和工作日微信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对网络文本进行收集并整理。统计数据包括观测期间微信的数量、微信的内容归类及微信内容来源三方面,剖析贵州省旅游局微信平台的行为及特征。

(一)旅游微信公众平台数量统计调研者在2014年3月1日至9月12日对贵州省旅游局开设的微信公众平台内容进行文本收集和整理。在观测期内,共微信355条。为便于具体分析,以14天为一周期进行数据统计,区分公休日、工作日及法定假日,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可以发现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的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贵州省旅游局微信公众平台多在工作日微信,其比重占观测期内微信总数的94.6%;第二,工作日每天微信数量在1—5条之间,其中每天3条微信的时间居多,而在公休日和法定假日,极少微信。这一现象也与旅游局作为行政部门,其工作人员在公休日和法定假日不办公相符。从微信公众平台运行的角度探析工作日、公休日、法定假日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发现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受条件限制。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区别于微信私人账号,微信私人账号依托稳定的网络信号和智能手机就能进行信息的,而微信公众平台的行为受所使用的设备限制,其信息的需借助电脑、笔记本等设备来完成,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在休息日和法定假日无法使用工作电脑来完成信息。

(二)旅游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分析经过信息收集和整理,将贵州省旅游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将其分为5类:第一类贵州旅游文化、资源介绍,主要是旅游线路推荐;第二类为贵州各地资讯,主要是营销推广、促销优惠活动;第三类为咨询反馈,主要将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对贵州省旅游资源、旅游投诉、旅游线路等咨询中较集中和突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第四类为旅游小知识、便民服务信息;第五类为其他,不能归为前四类的均包含在此类中,包含对旅游行业和专家的访谈内容,旅游者在贵州旅游后的游记。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的数据可知,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的内容主要为第二类,即贵州省所辖市(自治州)、县的资讯以及优惠奖励活动介绍,所占比例约为观测期间微信总量的62.5%,数居于第二位的是第一类,即对贵州各地的旅游资源的图文推介以及经典旅游线路推荐,比重为18%。由于第三类咨询回复型微信是对一周内发生的游客咨询问题的集中反馈,因此,该类微信每周仅为一条,且通常在一周的最后工作日内。而第四类为旅游知识、便民信息,该类微信为旅游者出行提供便利。其他类是将不能包含到前四类的信息进行整理而得到的,内容不具有同一性特征,且数量较少。为了获得贵州省旅游局微信平台在法定假日信息和内容的情况,将观测期内涉及的“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四个小长假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如表3所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在法定假日的信息较少,其内容以旅游资讯类为主,自“五一”小长假假期开始,微信平台均会对假日期间旅游景区、饭店运行情况及旅游流量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阐述。调研者也对四个小长假前一周的旅游微信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假日前期的旅游微信并未因小长假将要到来有所调整,仍以新闻资讯类居多,旅游资源、景区、产品线路的推介较少且不具有吸引性,这不便于在假期前对旅游产品进行推广,推动潜在旅游者向现实旅游者转变。从观测数据可归纳出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内容的两个特点。第一,旅游微信的内容以图文相配的形式出现,但图片数量较少且图片价值和质量不高,仍以文字内容为主,而微信内容中出现大量的文字将会降低使用者的阅读兴趣和关注点,而减少文字,插入相关内容的图片不仅能吸引注意力,而且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对于贵州各地旅游资源以及经典线路的推荐,更需要注重图文结合的手法,增加图片资料的展示并配以简短、精炼的介绍,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第二,旅游微信内容的来源表现出原创性不强的特点,以新闻资讯为主,多是对各类报刊、网站信息内容的摘抄,其中以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新华网贵州频道、金黔在线、贵阳网为主要信息来源,而新闻资讯的特点是精简短小,注重阐述事实,而每日的微信内容均为新闻资讯时,则会让使用者产生疲惫感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这不利于迎合使用者的关注点。

(三)旅游微信公众平台的特征根据网络文本的整理和数据分析,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的内容和行为有如下几个特点。1.内容稳中求变,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创新性尝试如的咨询回复类微信,将一周内游客提问最多和最热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集中进行解答,而该类微信在2014年3月21日的微信平台内容中出现,且一直持续到观测期结束。而在五一假期、端午、中秋假期内的贵州省假期旅游业运行情况的简报也是不断创新的产物,其对贵州省在假期中出现的投诉、旅游景点提供服务质量的情况、饭店接待人数、假期旅游创收等情况进行了统计说明,但清明假期却未对假期内的旅游业运行情况进行通报。2.行为未形成规范性准则,随意性较大从微信内容来看,内容的选取不具有规范化,如咨询回复类微信,多出现在一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但也存在某些周次没有咨询回复类微信,这样不仅会增加旅游微信推送工作人员自身工作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规范有序的微信固定栏目,而且也会使微信使用者对旅游微信平台产生不规范、不专业的感觉。从微信的频率而言,在工作日旅游微信平台微信为1—5条左右,但也存在工作日未有微信信息推送或长时间段没有信息更新的情况。观测期内的2014年7月19日至2014年7月27日、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8日两个时间段没有任何微信内容更新,微信平台的工作人员也未在该时间段前或后对此阶段未有信息更新进行解释和说明,不能体现出微信的人文性和微信使用者的互动性。3.信息内容单调,时效性不强从观测数据可发现,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的信息以各地资讯为主,占总信息的62.5%,而资讯类信息的则需要讲求时效性,但因为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的微信工作多在工作日完成,很难达到及时性的要求,失去了原有信息的应有的阅读价值。除此之外,的内容中资源介绍及旅游咨询服务的较少,不仅不利于达到对旅游目的地宣传和旅游产品推广的作用,而且其与微信使用者的互动程度不高。

二、提高旅游微信平台运营管理效率的建议

(一)加大旅游微信管理力度,聘用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微信作为宣传贵州省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品牌的一个重要途径,需招聘专业人员对微信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从微信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旅游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不仅在工作日会利用零碎时间浏览微信内容,而且在公休日和法定假日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信息浏览和分享的情况更为普遍,若微信公众平台不能抓住和利用公休日和法定假日的时间进行宣传营销,将失去竞争优势,无法吸引和培育有价值的旅游消费群体。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利用率来看,到微信平台的内容需经过有效筛选,不仅要达到有目的传播信息的作用,而且能吸引微信使用者的注意力进而阅读信息,并在阅读后进行分享达到广泛传播的作用。因此要对微信平台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微信使用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抓住其关注点,选取具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微信使用者。

(二)扩大微信平台信息内容的广度,增加内容的原创性欠发达地区旅游微信平台的内容多摘抄自各大报纸以及门户网站,且多为新闻资讯类,新闻资讯的特点是简短精练,但资讯类的微信只描述发生的事实,趣味性不强,且文字比重大,不能凸现其目的地的旅游特色,微信使用者仅会对新闻进行浏览,不会深入阅读,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现有省内旅游市场的繁荣,而且也须进行毗邻省份客源市场的开发,而在进行省外旅游宣传时,需要进行旅游产品的推介,将特色的旅游资源以图文形式展现,让潜在旅游者了解欠发地区省份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建立起旅游形象,认知旅游品牌,才能在进行旅游决策时,选择和消费贵州旅游产品。增加原创性信息的创作,有利于有针对性、强目的性地向微信使用者传播旅游信息和旅游理念,形成自己的微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