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课程设置不够完善,难以适合社会发展需要。从全省体育学研究生的总体培养现状看,多数学校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科目设置、内容安排与本科阶段有大量的重复。虽然课程内容有所侧重,但授课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多数以“灌输—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课程与边缘交叉学科不能很好地结合,缺乏知识领域的前沿性和前瞻性。学生学术交流及社会实践机会少,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课程设置、内容安排、教师水平及授课效果比较满意的占19%,一般的占58%,有23%学生感觉不太满意,这样势必会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2.导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培养过程形式化。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导师队伍也随之扩展大,导致遴选导师标准降低,一部分不符合标准的教师进入导师队伍,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相对滞后,无法胜任导师工作;另有一部分导师身兼数职,行政和教学工作繁重,无法顾及学生;个别导师责任心不强,缺少学术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急功近利,敷衍了事,成了学生有名无实的导师。很多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师带徒”的模式,由于个人知识面单一、能力局限,限制了学生知识的拓宽和创新。学校对导师重使用,轻培养。调查结果显示:导师参加3次以上培训的占15.38%,1—2次培训占51.36%,有28%的导师没参加过培训。究其原因,50%的导师认为工作忙,学习培训较少,另一部分认为经费缺乏,培训作用不大,希望有关部门要积极为教师学习交流、培训创造有利的条件。

3.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控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黑龙江省体育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从招生、培养到毕业各个环节,缺乏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估和监控管理机制。学生考试仍然没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还处于“严进宽出”的状态,学生只要通过考试被录取,学习过程中修完规定的学科和学分,完成一篇不太差的论文基本上就能毕业,有一部分学生达不到研究生应有的水平。学校只注重入学考试,忽视培养过程和最终能力的考核,降低了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影响了全省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访谈中发现,学生的导师80%由学校统一选派,导师对学校的经费支持和报酬方面,10%的人表示满意,70%认为一般,20%表示不满意。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办学条件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二)黑龙经省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措施

1.严把招生关,优化生源质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把好入口质量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和不同专业的特点与要求,合理制订招生计划,确保招生数量与教育资源相匹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考生;完善现有的招生考试制度,加大复试和面试成绩的权重,考试内容应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给学校及导师更大的自主权,规定招收本校学生的比例,避免“近亲繁殖”,同时完善学校自我约束机制,强化政府、社会、学校对招生考试工作的监督。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重视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全省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原则,建立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课程知识能力结构,更新和拓展课程知识内容,注重发展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及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合理运用研究式、讨论式、专题讲座、网络指导等教学手段与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探索建立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加强教师的道德素质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富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其次,严格遴选导师的标准条件,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导师的积极性。积极推行“双向选择导师制”“导师组”等方式,完善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实现导师队伍多元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再次,加大导师培养力度,通过培养、外聘或联合培养等,重视导师业务进修和水平的提高,对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以不断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在介绍各种化学物证知识或者分析方法的时候,纯粹的理论讲解很难吸引法学专业学生的视线。化学理论结合具体案例的授课方式往往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例如,在介绍中子活化分析技术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引出放射性这一概念。近年来颇有影响力的放射α射线投毒案件便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化学概念的理想案例。根据化学知识的分类情况,我们可以将法庭化学授课过程中涉及的案例大致分为无机相关案例、有机相关案例以及分析相关案例等三类。每类的代表性案例及对应化学知识素材如表2所示。

2授课技巧

在法庭科学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注重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之外,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

第一,文字结合图示。标准的化学术语并不是法学专业研究生理解化学物证及法庭化学知识的最佳途径。与此同时,对于化学专业知识不规范的解读又显得非合时宜。因此,文字结合图示的讲解方式可以在实验室之外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对于化学物证及法庭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第二,认识实验课的必要性。一方面,法庭化学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们感受化学物证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于化学物证的感性认识。在日后司法实践过程中,他们能够在看到与化学物证相关的文字材料或图片材料的瞬间,立刻在脑海中构建出关于化学物证的生动形象的立体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化学物证对于司法审判的协助作用。

第三,注重化学物证提取环节。虽然外观检验的手段和实验方法较为简单,但是它所提供的价值却是不容小觑的。通过化学物证提取环节的学习,学生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以及显微镜观察两种途径,对送检样品的颜色、气味、性质、数量、酸碱性、灼烧反应等一系列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第四,规范而又通俗的语言技巧。法庭化学专业课程的授课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化学物证和分析方法。以显微分光光度法这一知识点的讲授为例,我们可以将其安排在显微镜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这两部分内容之后,从而帮助学生们感受到显微分光光度法是结合了二者的优势并且弥补了二者的不足的新方法。

第五,适应犯罪问题发展的动态需求。犯罪问题天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每段时期介入犯罪问题的各种化学证据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此学生们需要掌握化学证据外在变化背后的内在规律,例如相对于传统的纤维证据、油漆证据、橡胶证据以及塑料证据等讲授方式,以聚合物类化学物证的概念出发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运用此类证据的宗旨。

3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转化医学自提出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医学、社会和经济效益,国际上转化医学已取得的成果使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我国医学的发展要顺应时展的步伐,大力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策略。当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科研型和临床型。这两种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国医学专科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研究生素质的定向培养,尚不能满足转化医学理念的要求[5]。因此,转化医学理念对医学研究生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1转化医学理念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实施转化医学教育,理论联系实践,可以激发医学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研究生经过了五年本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经过了本科临床实习期的观摩,已构建其知识体系,对各种疾病也有初步的认识。在研究生阶段,强化他们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意识,倡导其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的诊疗为目标。医学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请教研究生导师。避免单纯以为目的,科研创新性差,成果应用前景渺茫的研究方向。这样的学习过程,能让他们逐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向,能激发其继续深造的欲望,从而明确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并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以及临床工作中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不断深入,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1.2转化医学理念可以培养团队精神一些重大疾病、多系统疾病从病因、机制、诊治到预防,涉及的因素众多,极其复杂,临床问题的解决靠单一专业学科医疗力量很难完成。这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基础、临床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通力合作、联合会诊,共同完成疾病的诊治。转化医学即倡导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的密切合作,由临床研究者对疾病的进程和特性进行观察,提出科学问题,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指导临床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用于疾病医疗的新工具,从而提高医疗总体水平。另外,医学实验技能课和动物实验课,也需要研究生们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研究生在接受转化医学教育的同时,就水到渠成地培养了这种互助、共进的团队精神。

1.3转化医学理念可以提升综合素质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转化医学理念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转化医学能力的医学精英,进而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促进医疗事业发展。在现今转化医学的时代,仅具有单方面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是远不够的,转化医学理念主张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既精于科学研究又精通临床技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敏锐发现临床中待解决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具有丰富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能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因此,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转化医学教育,可使其自身专业素质更加全面、系统,厚积薄发。

1.4转化医学理念为交流合作提供平台转化医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基础教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频繁的交叉对话,使双方均能不断熟悉对方语言,进而促使转化医学变成双向通道———从实验室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室,依此形成良性循环。转化医学教育无疑为研究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学科交叉的开放式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多学科介入机制以完成研究项目的跟踪、系列研究。藉此互动平台,医学研究生可以不断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个人的科研领导、科研协调的能力,建立联系网络,形成积极、和谐、互助的团队合作的局面,这也将最终促进其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

2推进转化医学教育理念的策略

对医学研究生加强转化医学理念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转化医学能力的医学精英,有利于提高我国当前整体医疗队伍的水平,有利于跟进国际医学发展的步伐。推进转化医学教育理念的广泛普及,需从政府、高校、医院、企业等各层面齐抓共管,打造出蔚然成风的蓬勃局面。宏观把握制定转化医学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联合医科、理科、工科等多方面的力量,组建跨学科多专业研究团队,搭建医学研究共用平台,建立促进转化激励引导机制,催生高层次研究成果,形成“产学研”一条龙发展模式[6]。以转化医学理念加强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包括如下策略:

2.1强化师资力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增选综合素质高、博学强识的授课教师,保证师资力量。为教师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可以在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院之间定期举办学术沙龙、会议、讨论会等,让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们增进沟通,取长补短,更新研究理念,拓宽研究思路,这样才能为更深入、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奠定厚实的师资基础。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如科研型的研究生可以选择临床医学的教师作为副导师,临床型的研究生可以选择基础医学的教师作为副导师。主导师和副导师联合为研究生制定个体化的培养计划,这样可使研究生们在基础和临床领域中得到全方位、深层次的指导和培养,有利于科研思维的拓展,有利于临床实际问题的科研化,能促进青年学子们的长足成长。

2.2优化课程体系转化医学的核心理念即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固有屏障,建立彼此间的紧密联合。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上,适当减少公共课学时,确立以基本知识、临床应用、实验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以疾病为基本元素讲授相关知识,围绕临床问题的各个方面(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展开启发式教学。重视综合性的系统生物学的教育,增进医学生对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之间的衔接融合的理解,在理论层面真正跟进转化医学的思维模式。实验课程应适当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开设,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培养其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另外,科研工具和方法学的教学亦是必不可少。良好的文献检索、文献综合能力,扎实的外语功底,医学统计学的熟练掌握和应用等,均有助于医学研究生合理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今后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知识储备。国内很多高校调整学科结构,目前增设了转化医学二级学科,这为医学成果的转化和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孵育基地。

2.3拓展实践应用目前医药行业在基础、临床、新药和器械研发等各个环节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基础研究人员不重视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临床医务人员不能跟进国内国际的前沿科学问题,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不能紧贴临床的实际需求,这样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实现转化医学理念,需要政府机构、医院、高校、高新科技企业等多方面力量来共同推进,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切实合作,才能形成“产学研”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启发其获得科研灵感,培养自己独特的科研兴趣和方向,并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努力践行。

3结语

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整个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关心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只是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讲给他们听,同时采取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老师在生活中贴近他们,让他们觉得你的很多想法和他们是非常一致的,这样他们才愿意听你的。我熟悉的导师使用的做法很多,不容易一言概之。举例说明:比如,下午两点走出办公室要去上课,看到研究生们正在吃苹果,他们可能会喊着一起吃,这时候如果教师说:“我要上课来不及,你们留一个给我,上面贴个标签,写上我的名字,防止别人偷吃。”虽然是玩笑,但是传达了一种信息:你愿意和他们毫无约束地交流。

二、关于学习

对于学习的内容应该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所以更多的是和他们交流学习的方法。佛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是奠基现代实验科学的经典之作,可以说很多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从中受益匪浅,因此,在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的时候应该特别强调这本著作的阅读与体会:归纳与总结、逻辑的递进等。道理虽然简单,但是给出的是我们学习所有知识的一般可行的方法。“学以致用”,这是一个以目的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学生有时会问:我有时候学是学了,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会没有,心中没有底。回答应该是你会用了没有?会用了就说明你学会了。举例说明:临床实验室诊断中经常使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物中微量组分的含量。什么叫学会了?就是有人拿来任意溶液要你测定其中某种物质的含量,你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行,什么时候要结果?话虽然很夸张,但是道理一点都不夸张。“因材施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教学法则,很多人都可以信口一说,但是这种教育法的关键是你要知道每个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材”,你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判断每个学生是什么样的“材”?我觉得这不是高校教师所能够做的,也不是他们应该做的,因为就连天下最负责孩子的父母也不能做到这一点,才出现了“代沟”的说法。坦率地讲,我不行,我觉得我们高等教育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的领域。给教师足够的教学自由度,让他们把自己最得意的人生与专业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出来让学生学习、判断与感悟,找到自己可以学习的哪怕一丁点儿榜样的东西,这也是我对孔夫子“有教无类”的另类理解。

三、关于科研

关注两个方面的培养:

1.科研的思路: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导师只讲清楚自己的课题与思路,鼓励学生不按图索骥,而是自己独立思考。因为经过多年的培养与训练,导师已经形成了模式化的思路,很容易让自己的研究思路局限在一定的角度。理想的学生培养方式可能是,想什么,乃至于做什么,都给予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度,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希望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诉求。

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起步较晚,在扩招阶段的英语教学条件并不完备,教学资源和师资存量不足,而研究生扩招和高校国际化发展对英语教学需求激增,行业和社会进步对国际化人才需求加大,研究生英语教学经历了“高投入、低效能”的补偿性发展,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总体仍偏低。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首先,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一成不变,较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需求而言已经滞后,至今实施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还是1992年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试行稿)》,[3]教学目标和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并且仍有应试的倾向;第二,教学内容单一,重词汇和语篇,轻语言技能训练,对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不足,另一方面,国外相关专业的英文教学资源、学术成果资源和英语国家文化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对提升专业研究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帮助不够,对英语文化教学不足;第三,对英语语言环境和教学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加上英语学时压缩,“中式”英语和“阅读强、读写弱”的现象仍然普遍;第四,传统教学方法忽略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研究生群体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少,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不接轨;第五,英语师资队伍发展缓慢,主要是具有国外学习背景的教师数量少和对外籍教师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随着转型期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英语教学也正视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专业英语教学、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积弊与不足。要实现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跨越式发展,既要从宏观层面对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科学规划,又要从可操作层面对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学因素做出积极调整。本文将针对后者提出建议:引进并充分利用优秀的外教师资,对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进行最直接的调整;加强对外教的教学、行政和外事管理,对外教智力、人力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以提升研究生英语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外教教学的优势

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引入外教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必要举措,也是提高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既有助于研究生提高跨文化、跨语际的语言交流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在国际学术交流场合中运用英语获取和传播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能力。外教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优势体现在:

1、外教在教学中引入多样化、开放式的英语教学法,注重实用性、交互性和教学效果。如使用“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全身浸入法”与“听说法”等传统英语教学法相配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机和积极性,打消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和应试心理,同时外教擅长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交互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影响积极。

2、外教侧重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不过分依赖课本,不过度讲解语法,而是广泛搜集语料和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力、思考力、辨析力、语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外教具有英语本土语言优势,能为学生带来真实的英语语境。外教突出的语言优势和语言素养,地道的语音语调,丰富的语料和灵活得体的语用表达,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参照标准,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技巧,对英语文化的敏感度作用明显,同时对培养英语思维模式、形成符合英语文化心理接受的表达方式很有启发。

4、外教具有英语本土文化优势。从自身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讲解英语国家文化历史、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社会风情和人文风貌等知识更真实客观、清楚翔实,能够把对西方文化的教学自然地贯穿到语言教学之中,充实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营造真实的西方文化氛围,避免出现中教讲解西方文化时讲不清、讲不透的尴尬。同时外教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展现出典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发挥作用。

5、外教在教学中对教师角色的理念不同于中教,在教学中不以“权威”自居,避免成为一味灌输书本知识的“演讲家”和“权威人士”,而是做搭建交流平台的组织者,做能力发展的引导者,营造平等氛围,富有亲和力地与学生交流,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6、除此以外,外教从事专业课教学对专业课程建设帮助更为直接,包括扩充教学资源,引进国外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拓展研究生在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视域,丰富研究手段,增强比较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创新意识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外教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外籍教师担任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固然优势突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给教学效果和各级管理带来消极影响,不加以重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研究生在英语课堂对外教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较低中西教育理念本质上的差异是问题的根源。西方教育注重全人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应用,而中国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学习者知识的积累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西方课堂注重师生间的平等自由和个人能力彰显,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动参与者,教师主要发挥引导、组织、启发和监督等作用,中国课堂则以教师为主,学者之词、权威之言不容置疑;西方的教学模式是开放型、多项互动式的,以交际活动为主,而中国的教学模式是封闭型、灌输式的,以演讲、记录、分析和阅读式的教学活动为主。[4]不同的教育理念造成了中西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以英语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学生积极主动、务实求效,表现欲和思辨能力强,而中国学生内敛被动,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容易在外教的课堂上三缄其口或躲闪回避,对西方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好适应。

2、外教对研究生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不足大多数外教开始教学前并不了解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等,而且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背景不得而知,通常都是按教学安排和已有教材(或是不使用固定教材)授课,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把握深浅不一,盲目教学的比重很大。如:有的外教仍会大量使用本科阶段交互性强的游戏和表演等活动来组织研究生英语教学,令学生们觉得备课不足,应付教学;而有的外教却在有心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学术能力时发现教学过程充满困难,原因是专业英语教学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缺失或不足,学生缺少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英文积累,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较差,当教学内容涉及到国外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范例时学生不能充分理解。

3、研究生对于外教课堂的多样性、互动型教学法调适度不理想外教常常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组织教学,通过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体验来丰富其学习经历。除了交际活动以外,还大量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从声、光、色、触等传播途径传递教学信息,要求学生眼、耳、脑、手、身等全方位地参与教学互动。学生往往觉得频繁起坐,不停走动,眼睛反复在师生间、生生间、教师与教材间以及屏幕与黑板间切换太影响专注力,抓不住交流互动和技能训练的重点。除此以外,以交际性为特点的外教课堂对于纠错问题的宽容使学生对于教师权威也有所质疑,这也影响着学生对外教教学的认可和接收。

4、外教和研究生对师生关系及课堂角色的观念不同外教往往希望通过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表达,再进一步培养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研究生习惯于在学习上被主导,面对民主氛围浓厚的外教课堂更是谦逊内敛,谨言慎行。

四、解决对策

在研究生英语教学转型期,有效利用外籍教师的智力和教育资源,提升研究生英语教育质量,是培养合格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外教人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需要从人本管理入手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结合来自高校教学部门、外事部门、人事部门、研究生院和后勤等相关部门的联动支持和政策保障;对外教智力和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需要从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科学规划与合理设置入手,优化外教资源配置,发挥外教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从招聘外籍教师入手,为外教师资队伍的建立打好基础聘用外教不是给研究生英语教学“装点门面”,而是要“人尽其才”。规范外教聘用制度和招聘渠道,严格把关选聘流程;加强对外籍教师教学资格的综合认定,慎重考核外教的综合素养和知识水平。另外,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对中教还是外教,教育管理都应本着人本管理与行政管理并行不悖的原则。我国高校的外籍教师往往流动性大,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疏于对人的本位关怀加剧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对外教的人文关怀才有利于保持外籍师资队伍的稳定。

2、加强对外籍教师的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外教的教学管理应该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实施,具体而言:在开展正式教学前,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针对外教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对外教进行教学前指导,使其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使其了解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便于参考适时、自然地引入开放性和多样性的西方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接收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与反馈及时跟进,外教与教学管理方,外教与学生加强交流与互动,根据发生的问题动态调整,探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估,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语

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医学的医学性和人文性都很强,诊治形形色色的疾病,需要有理科的实证精神,面对社会地位、心理状态、经济状况等方面千差万别的患者,又需要有文科的沟通能力和艺术修养。因此,医学研究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然而,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状况并不乐观,因缺乏沟通能力和表达不当而引发的医患纠纷屡见不鲜,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亟待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①思想认识偏差。人文素质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并不直接产生价值,医学研究生尚处于较低的社会阶层,受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更重视物质追求,讲实惠、求回报,重临床、轻基础,重眼前、轻长远,容易忽视人文素质修养。②生物医学模式制约。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处于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之下,这种医学模式本身对人文素质重视程度不高,其影响非常深远,大到教育体制、院校课程设置,小到个人兴趣爱好和时间精力的投入,难免受其影响,虽然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在理论上已被广泛接受,但真正完全建成这样的体系尚需时日。③学生知识结构局限。我国高中阶段就分文理科,医学院校从理科生中招生,学生重理轻文,人文素质基础薄弱。医学院校办学模式多为单科型医学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以医学学科为主,注重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能力的教育培训,人文社科课程少,重视程度低,不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与职业操守养成。

2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建议

2.1调整培养理念

现代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索和寻求真理,并不是简单传授已有知识,而是以探索知识、发展知识、生产知识等为基本内容。因此基于该培养理念,当代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知识,具备独立科研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此才能满足我国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和直接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复合应用型医疗人才的培养,才能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积极与世界水平接轨,紧跟并超过发达国家研究水平的国际化研究人才。

2.2改革教学模式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工作,是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针对我国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要调整以下几个方面:

2.2.1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医学研究前沿研究生要接受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所以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应经常更新,研究生教材应定期更换,遵循“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统编教材,优先选用优秀教材、精品教材,优先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的3个优先原则,严把教材选用关。同时,考虑到教材有相对滞后性的特点,在课堂上还可以参照最新文献,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检索了解最新科研动态,激励学生捕捉学科发展前沿信息。

2.2.2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研究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教学须区别于本科生,突出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研究生个性发展,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师生共同参与完成课程内容,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2.2.3创新考核方式,体现能力培养为导向研究生的课程考核方式应能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的教学理念。因此,对于课程的考核也应该采用多元考核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如于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可采用笔试、实验考试等相结合方法,通过笔试考察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通过实验考试考察实验操作步骤、观察和分析能力。研究性专题可以通过综述、小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可以据自己专业或研究方向,选择相关内容作一个小的综述,也可以进行相应的研究设计。通过差异化多层次的评判标准,兼顾学生能力个性方面的差异,创造一种自由开阔的学术氛围,拓展学生的视野,创造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3注重提高人文素质

为提高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可从以下几种途径着手:

2.3.1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坚持医学知识技能与人文知识修养并重,强调医学与人文结合,科学与艺术并举,注重培养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和学术道德,发扬和传承优秀医学文化。开设与医学工作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社会人文学科,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规等,开设临床科研面临的人性与伦理相关的专题,如克隆技术、基因治疗、转基因食品等。

2.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欲提高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必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人文学科较薄弱的医科院校,可送本校教师去进修人文专业,提高本校教师人文素养,也可请相关人文专业院校教授来本校开设人文课程,以提高医学院校人文学科的教学水平。另外,由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非常重要,在导师遴选过程中,也必须加强其对人文素质的考核,对于有学术不端或个人道德修养的导师应严格把关。

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目前,西藏地区开展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只有三所,分别是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和西藏藏医学院(其中西藏民族学院地理位置并不在西藏自治区内,而在陕西省咸阳市;西藏藏医学院虽然在区内,但每年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也只有二十人左右)。由于西藏自治区内只有西藏大学从2014年才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为西藏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通过图1可以看出三所学校近五年教育部下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数,西藏大学占西藏自治区总计划的60%左右。综观西藏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科特色发展,但授权点相对较少西藏高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99年(其中西藏藏医学院2004年招收研究生),起步较晚。目前,西藏大学有民族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和生态学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艺术、临床医学和建筑与土木工程4个专业学位。西藏民族学院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和中国史4个学术硕士一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西藏藏医学院只有1个民族医学(藏医专业)硕士专业。可以看出,相对于内地高校,整个西藏高校研究生的学科授权点严重不均衡。

(二)招生规模不断增长,总量仍然不足首先,总量不足体现在同周边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四省区相比,西藏高校近五年的总体计划数相对总量较少(见图2),同东部沿海发达省(市)更无法相比,这同研究生招生院校的数量和所在地理位置都有一定关系。其次,体现在具体招生院校的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通过近五年的报名数(见图3)和录取数可以看出,虽然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逐年增加,但总量相对较小,且最终录取人数与教育部下达计划招生数还存有差距。从2014年起,所有新入学研究生将实行收费制度,此措施必将影响部分考生对报考院校的选择,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因此放弃考研,无疑西藏高校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加大招生宣传,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总量是当前西藏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报考情况不理想,生源分布不均衡通过近五年的报名情况可以看出,虽然西藏高校研究生报名、录取总体人数不断增长,但增长率不高,同时也存在各种不均衡。首先,报考生源主要以西藏自治区内生源为主,区外报考的生源相对较少。其次,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录取人数占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人数较少,这与现在国家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的目标有所差距。最后,各专业报考也严重不均衡,报考考生主要集中在传统特色学科。以西藏大学为例,报名主要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历史(藏族历史)和行政管理三个专业,而理、工、医等其他专业报名人数较少,录取主要还以调剂生源为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这部分学科专业的发展,不利于学校整体学科建设。

(四)达到国家线人数较少,生源质量有待提高充足的生源是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前提,近五年第一志愿报考西藏高校研究生的人数与当年教育部下达西藏自治区的计划数相比平均为1.6:1,高校可选择生源的范围并不大,因此近五年区内高校整体录取人数都少于教育部下达计划数(见图4),其中第一志愿上国家线人数相对更少,录取的“211、985工程”学校人数占总录取人数的比例也较低,其中享受“双少线”参加复试和调剂复试的比例较高,通过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目前西藏高校研究生的生源质量还有待提高。

二、西藏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和改进措施

(一)多措并举,稳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充足的考生来源是做好硕士研究生选拔工作的前提,是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基本保障。1.明确招生对象,加强招生宣传推广西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同时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社会知名度相对不高,考生对于很多情况不了解,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校招生单位的宣传推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宣传手段上,一是要用传统的校园宣讲、面对面咨询解答等方式,主要针对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宣传工作,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院导师的积极作用;二是要结合当前“大数据”信息时代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方便考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最新的招生资讯;三是在教育部指定研究生报名网站、调剂网站以及国内较知名的考研网站做好宣传工作;四是要在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教育考试院网站等做好宣传;五是要结合“走出去”的宣传方式,研究生处和相关学院的老师到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周边高校进行宣讲,扩大宣传的力度和覆盖面。宣传内容和宣传策略上,就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培养环节、就业情况等考生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有区别地加以重点宣传,只有宣传工作有的放矢,才能起到吸引生源的作用。2.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扩大考生来源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国家给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很大的支持,制定了“双少”、“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照顾政策,在对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将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分数线按两类地区划分,西藏地区高校为二区,同样学科的分数线要比一区高校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西部高校的研究生生源。3.健全完善奖助体系,吸引优质生源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精神,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同时也规定了要完善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和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以减轻学生的收费带来的负担。从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入手,再到学校的助学金、困难补助金和其他奖助基金等,对所有研究生全覆盖,制定较高的奖助政策以吸引生源,同时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西藏地区高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对较高的奖助政策,保证研究生在校期间基本学习、科研、生活的需要。以西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为例,学校计划根据新生和老生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新生试行学业奖学金全覆盖,其中推荐免试和第一志愿报考并上国家线的硕士生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第一志愿报考并上“双少线”的硕士生享受二等学业奖学金;调剂生也可享受学业奖学金。第二学年及以后覆盖面为75%,一等学业奖学金原则上不超过30%;二等学业奖学金原则上不超过45%。既起到了激励作用,同时也势必会起到吸引生源的作用。

(二)完善选拔方式,不断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在具备充足的生源可供选拔的基础上,创新、优化选拔方式,是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根本途径。1.优化初试、复试选拔方式初试环节,大部分硕士研究生专业初试科目为政治、外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除国家统考和国家联考外,还涉及学校自命题科目,其中自命题科目应根据实际情况重点考察基础内容,同时扩大提高进入复试的比例;复试环节,根据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不同的培养目标,学校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筛选出合适的考生,其中学术型重点考察理论基础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重点考察专业能力和素养;调剂环节,要考虑到西藏地区生源少的实际情况,在国家线基础上,适当放宽调剂条件,增加复试成绩在总成绩的比重,真正筛选出符合各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2.充分利用“推免工作”新政策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是研究生多元招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由于推免生生源质量普遍较高,各高校对于推免生的争夺非常激烈。按照以往惯例,为了争取优秀生源,一些学校以“只能报考本校研究生”为条件,才给学生推免生资格。这意味着许多学生要想获得推免生资格,就只能选择“本校保研”。但从2014年起,教育部规定所有推免生均享有依据招生政策自主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专业的权利,所有推免生名额(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且实行推免生网上报名选择学校。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报考三所心仪的高校。这就为我们争取优秀生源开阔了道路,只要学校制定优惠合适的政策,就一定能吸引到高质量的考生。

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留学教育政策的紧缩抗战开始后,受国际环境影响和外汇匮乏制约,国民政府在留学教育方面采取的态度更为审慎。1938年6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制定了《限制留学暂行办法》,明确严格审批出国留学。例如,专科学校毕业者须继续研究或服务四年以上并著有成绩者方能出国,且研究科目一律以“军、工、理、医各科中有关军事国防,为目前急切需要者为限”[9]。在如此严苛条件限制下,留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当年出国者仅有92人。1939年4月,行政院直接出台《修正限制留学办法》,再次提高留学的门槛。该法规重申,公费生除军、工、理、医中急需各科外,“一律暂缓选派”,而“自费留学生除得有国外奖学金或其他外汇补助费,足以留学期间全部费用无须请购外汇者外,一律暂缓出国”[10]。1939、1940和1941年留学生人数分别降至65人、86人和57人。对出国留学的限制是根据战时形势和抗战需要而制定的一种不得已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少具有研究潜能的大学生出国深造的机会减少。抗战建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出国进修的途径受阻后,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将求学深造的目光转向国内大学研究所。“大学毕业生不能不以研究院为进学之阶,政府亦以研究院为培养专门人才之所”[11],这为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2.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1938年4月,《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规定,研究院所“为创造发明整理学术之机关,纯粹学术与应用学术之创造发明,应顾及国家需要,分别缓急先后”[12]。面对抗战的特殊环境,国民政府对研究院予以重新定位,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统一,强调适应社会现实需要。同时,该纲要还明确了各学科研究的重点及目标。“对文史哲艺,以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发扬,以立民族之自信”;“对自然科学,依据需要迎头赶上,以应国防与生产之需要”;“对社会科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求一切适合国情”。这些规定重新确定了抗战时期研究生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总指导方针,开启了研究生教育的新转变。随后,教育部鼓励各高校创办研究院所,恢复招收研究生。“拨给经费,就设备人才较优之国立大学,酌量增设各种研究所,同时并协助原有研究院所恢复招生。”[13]同时,政府还对继续深造的本科毕业生予以经济支持。1939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修正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新修订的规程针对抗战时期的实际,对战前颁布的《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进行了部分修正,使其成为指导战时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纲领。此次修订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将“研究生不得兼任校内职务”改为“研究生不得兼任校内职务,但助教不在此限”[14]。也就是说,它重在解决在校教师攻读研究生的问题,这既有利于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工学矛盾”,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师资质量,也有利于扩大研究生教育的生源。同时,为保证培养质量,教育部在《助教兼作研究生办法》中对助教研究生作出明确要求:(1)须经研究院所入学考试及格及各种学期学年考试;(2)研究期限须在三年以上;(3)应读学分及论文研究须与普通研究生同。[15]11月,教育部再次强调:“国立各大学原设有研究院所者,除令充实外,近并令人才设备较优之各校,增设研究所,由部酌给各校补助费用,统令于本年度开始招收新生”[16],继续支持各高校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的资金投入,为使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规定其主要用于各研究院所增添设备。“电机、机械、土木、矿冶、农林植物、土壤、化学、物理等学部每部补助3000元;中国文学、史学、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史地、经济、农艺等学部每部补助2000元。以上补助前一类16单位,后一类14单位,共补助费76000元。”[17]同时,教育部还规定:“为奖励研究所学生起见,每学部并由部给予研究生生活费5名,每名每年400元。学部之其他研究生,并令各校自行筹给津贴。”[18]1940年大后方物价飞涨,不仅对研究院所的正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到师生的基本生活,部分学生因经济困难不得不中途退学。为减少经济因素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国民政府提高了补助标准:“对于研究院所补助费,亦酌予提高,按学科性质每学部发给3万元或4万元,指定作充实设备主研究材料之用。对于研究生生活费亦予增加,定为每名每年1200元,以期增加学生,从事研究。”[19]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恢复与发展,与此相应的学位制度问题被提到议程,以为其实践提供制度上的依据和保障。1940年7月,作为抗战时期全国最高学术审议机关———学术审议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将“审核各研究院所研究生之学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暨博士学位候选人之资格事项”[20]作为重要职责之一,并制订了有关研究生学位授予的系列制度。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由各校集中到中央教育部,一改以往各校自行授予学位的混乱状况,这对统一培养标准、规范学位授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进一步鼓励国人对学位制度的重视,教育部“申明本国大学研究所之硕士学位资格,与国外大学学位相等;硕士论文由部统筹印刷,以提高本国硕士学位之地位”[21],希望通过提高硕士学位“含金量”,增强其吸引力,以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渐入佳境,教育部又对研究生教育学籍制度作出明确规定,“投考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应交验经教育部验印之大学或独立学院毕业证明书;研究生入学注册与本大学本科学生同;研究生在研究期内,不得转入其他研究院所,亦不得转移学部;研究生中途停止研究者,不给证明文件。”[22]从1943年度起,教育部颁布《非常时期国立中等以上学校及省私立专科以上学校规定公费生办法》,开始实施新的助学制度。其中对于“甲种公费生;免学膳食,并得分别补助其它费用”,而“国立大学或独立学院新旧研究生,一律比照甲种公费生办理”[23]。同时,除享受公费待遇外,成绩优异的研究生还可以获得津贴和奖学金。至此,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政策及管理举措基本定型,后来亦无大的变化。

二、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截至1936年年底,全国有11所大学设立了3个研究院、24个研究所,共39个学部(见表1),研究生数达到39人,这既是中国近代开始研究生教育以来培养人数最多的一年,也是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事业基础。抗战的全面爆发,使得渐进佳境的研究生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招生恢复到规模扩大,从专业发展到学科均衡,从培养方式转变到人才质量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恢复调整阶段(1937-1939年)日军入侵,使得高校都处于颠沛流离之中,研究生教育的正常发展进程受阻,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未能继续进行,招考中断,在读学生不得不中止学习或暂时休学。到1937年底,全国大学研究所减至18个,研究生数仅23人。内迁结束后,各高校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研究生教育被提到议事日程。尽管仍然面临着环境、设备、经费等重重困难,教育部及各高校仍然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教育部采取划拨经费等措施,鼓励人才和设备较好的国立大学适量增设研究所和学部,并恢复招生。各高校也积极谋划研究院所的恢复与重建。例如,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后即考虑规划研究院的成立问题。1938年年底,中央大学研究院正式挂牌。该校是战后率先恢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研究院下设理科、农科、法科、工科、师范5个研究所,共7个学部,由时任校长罗家伦兼任院长。随后,该校组织了23人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制定招考政策和录取标准,着手恢复招考工作。同年7月,新组建的西北联合大学奉教育部令开始筹备师范科研究所和医科研究所,以壮大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力量。至12月底,师范科研究所筹备完成并开始工作,李建勋任师范研究所主任。由于身处南部,抗战全面爆发初期,对中山大学的影响有限。一方面,研究院的师生们积极支持抗战。11月24日,研究生同学会就通电全国,号召大家起来一起对日作战,表示“同人等虽鲁钝,亦愿放弃研究室生活,肩枪荷弹,饮马‘云中’,为我父老兄弟诸姑姊妹作前驱也”[24]。另一方面,研究生培养正常进行。7月,文科研究生随导师赴云南、广西考察瑶族等的生活与文化。当月,学校还举行了首届12名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仪式。随后,该校还组织了1937年度的招生工作,9月1日至3日,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地同时开考。截止1938年年底,全国创建或恢复的大学研究所数达23个,已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但是,在校研究生数已由1936年的75人下降至1938年的13人,下降幅度达82.7%,研究生教育跌入低谷。虽然研究生教育恢复缓慢,但它使得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传统得以延续,为抗战期间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保留了元气,影响深远。

2.发展壮大阶段(1939-1942年)在一系列政策制度的调整和规范下,研究生教育开始步入正轨,发展加速。平津陷落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7月,西南联大举行会议,经议决“暂不举办研究院,由三校就现有教师设备并依分工合作原则酌行恢复研究所、部”[25]。北京大学率先颁布《国立北京大学研究院暂行办法》,恢复办理研究院,院长由校长蒋梦麟兼任。研究院下设理科、文科和法科研究所,各所主任由各学院院长兼任。随后,研究院相继颁布《国立北京大学研究院理科研究所暂行办法》、《国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复学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研究生复学工作。“凡本校文科研究所因故中止研究,或休学不满两年者,得依本办法请求复学。”[26]几乎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第24次校务会议通过了“关于续办研究院的决议”,随后公布了研究生复学名单。各高校所属研究院所还着手恢复招收新生工作。7月,《国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招考研究生办法》,使停顿两年之久的研究生招考工作再次步入正规。研究生招生的恢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申报》曾予报道:“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自‘七七事变’后,即行停顿,规定下年度起恢复工作,并开始招考研究生十名,科目分史学、语言学、中国文学、考古、人类学五部分,修业期限两年。”[27]8月25日,该报再次报道了北大文科研究所录取名单。北大文科研究所的恢复和招生,时任所长傅斯年事必躬亲,呕心沥血,几近焦头烂额。1940年8月14日,他给时任驻美大使的胡适去信时谈到:“北大文科研究所去年恢复,向中英庚款会捐了点小款,除教授兼导师外,请了向觉明(向达)作专任导师,邓广铭作助教,考了十个学生,皆极用功,有绝佳者,以学生论,前无如此之盛。汤公(用彤)公道尽职,指导有方;莘田(罗常培)大卖气力,知无不为,皆极可佩。此外如毅生(郑天挺)、公超、膺中(罗庸)皆热心……我自求此事,一年中为此进城不少,又由史语所借出一大批书,弄得史语所中颇有怨言:真不值得。8月,清华大学也公布了招考广告,招收研究生。9月22日,清华大学文、理科研究所招考录取名单张榜公布,共录取研究生7名。随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亦于1939年秋在重庆开始招收研究生。1939年秋,中央大学首次以研究院名义正式招生,并增设法、工、师范三科研究所。当年在校研究生达13人。同年8月,浙江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和理科研究所数学部正式成立,作为该校创办研究院的先导。9月,开始招收研究生,首批录取7人。武汉大学法科、工科研究所也在乐山、重庆两地招考研究生。中山大学也扩充研究生名额。为更好地指导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教育部明确地规定了设置研究所、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原则和途径:(1)充实原设学部:“原有研究所各学部切实办理,并增加补助费,并充实其设备及研究需要”;(2)增设必需之学部:“甚有需要之学科而国内无该项学部,或虽有该项学部而数量不敷者,就对于该科系有成绩之若干学校设置之”;(3)扶植优良之学校:“成绩优良之学校,准其增设学部,俾其研究所与大学本部互相配合,而收相得益彰之效”[29]。可见,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生教育发展政策与举措更加具体。截止1941年,全国已有36个研究所,64个学部(见表2)。与1937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倍和3倍。在校研究生数已达333人,是1937年的17倍。就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而论,研究生教育能取得如此迅速发展,这种速度无疑是惊人的,也实属不易!

3.巩固提升阶段(1942―1945年)1942年,研究生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教育部核准筹设研究学部之大学计有国立中央大学等10校,共13单位”[30],同济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医学院等都开始招收研究生,且医科研究所设置较多。经过几年的发展,综合实力较强的公私立大学都开始从事研究生的培养,全国已有20所高校建立起44个研究所,75个学部,在校研究生人数已有相当数量。若进一步扩张规模,必会受到师资、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随着抗战局势的转变,出国留学的限制也开始松动。针对这种状况,教育部及时调整政策,将稳定规模、提升质量作为此时研究生教育的重心。(1)集中人力物力,积极充实原有各研究院所;(2)已设置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学部,不再增设;(3)有特殊需要而尚未设置的学部,可斟酌实际情形,指定设备及师资优良的大学创设。可见,在前期积极恢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基础上,考虑到当时各方面条件,教育部已对研究院所及学部的设立相当谨慎,采取了“紧缩”的政策,以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例如,1942年底,浙江大学曾致函教育部,请求增设研究所及学部。教育部明确回复,全国各大学共有“研究学部七十五单位,且重要学部均已具备”,决定“不得增设任何研究学部”[31]。1943年前后,研究生教育达到巅峰(见表3),此后进入相对平稳阶段。1945年战争结束,全国研究所49个,学部90个,与1937年相比,分别增加了31个和67个;在校研究生人数连续三年突破400人的规模,呈现扩大趋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中央大学为例,研究院设7所23学部,1943至1945年分别招收研究生44、51和59名;1945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达116人,成为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高校。在私立大学方面,金陵大学形成“三所六部”的研究生培养格局,整体规模列私立大学首位,相较与许多公立大学亦不逊色。从1939至1946年,该校毕业研究生达61人。

三、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特色探析

我国研究生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30年代步入良性和规范化发展轨道。抗日战争时期,研究生教育不仅能连续发展,而且还能根据特殊的战争环境,结合高校所属地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提供了鲜活的历史借鉴。

1.呈现制度化的发展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年代,各高校克服重重困难,在招考、培养和授予学位三个环节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研究生教育,体现出制度化的发展特征。从招考上看,有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各大学研究院所根据《修正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的要求,对研究生报考资格、考试方式以及考试内容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以北京大学为例,其颁布的招考办法对招生名额、报考资格、考试程序、考试科目、修业期限、待遇、报考时间和考试时间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已具现代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雏形。此外,各研究所还对报考者的专业背景也做了要求。如金陵大学农科研究所农业经济学部要求报考者为农科或者经济学系、社会学系毕业生;农艺学部要求报考者为农学或生物学系毕业生;园艺学部要求报考者为农学毕业生。可见,这些规定对规范招考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各研究所招考都组织入学考试。考试科目通常由公共课和专业课所组成。公共课往往由学校统一命题,主要包括国文和外文两科。专业课则由各专业导师自主命题,主要考察学科基础知识。例如,北大、清华的数学专业入学考试是《分析数学》、《几何》、《高等代数》等,命题人分别是江泽涵、陈省身和华罗庚。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哲学部专业课是《逻辑》、《中国哲学史》和《外国哲学史》,命题人是金岳霖和冯友兰。金陵大学史学部的专业课包括《中国史(通史及断代史)》和《西洋史》两大核心部分。化学部则由《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4门课程组成。除笔试外,口试考核也是重要一环。例如,北大文科研究所由傅斯年、陈寅恪、姚从吾等组成口试考核组。任继愈是该所在抗战时期招收的首批研究生中的一位。他曾回忆到,当时史学组导师陈寅恪先生在昆明主持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口试……对文学、哲学、语言、文字、历史各专业考生耳提面命,环连线索、启发点拨,为甄选最优作用极大。获选者喜不自胜,落选者亦受益匪浅。从培养上看,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大多实行学分制,除助教研究生外,通常学习年限为两学年。第一学年的主要任务是课程学习。研究生围绕必修课、选修课和基础实习课进行学习,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其次是围绕着专题查阅资料、做读书笔记或是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以切实提升研究能力;最后在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第二学年主要是论文写作和审查。论文撰写完毕,还须送给校内外专家审阅。各学校还聘请各领域的校内外专家,举行学术讲座和讨论会,以扩大研究生的视野。同时,各导师还带领研究生参与到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中,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授予学位上看,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研究生就要准备硕士学位的考试。学校依法成立由该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考试委员会。随后,各高校要向教育部提交考试委员会名单及研究生的学籍档案等材料。审核通过,方可进行学位考试。硕士学位考试包括论文考试和学科考试。其中,论文考试成绩占60%、学科考试成绩占40%。考试通过后,该生可称为硕士学位候选人。学校再次将硕士学位考试委员会报告书、研究期满成绩表、考试试卷、论文等提交教育部审核。教育部审核通过后,方可授予学位。

2.体现时代特点,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抗战期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应用性色彩明显加剧。同时,抗战建国对高层次、紧缺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研究生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求,在研究所及学部设置上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从表4来看,抗战时期各科研究所的数量均有增加,但增长幅度则有差异。理、工、农、医等实科类研究所增长迅速,1935年仅7个,占研究所总量的47%;1941年有19个,占53%;1946年增至29个,占57%。尤其是医科研究所增幅最明显,1938年起仅有1个,而到1946年就有8个;工科研究所战前仅有北洋工学院、武汉大学设置的2个,到1946年则有7个。同时,文类研究所数量也在增加,但所占比例反而下降。1935年文、法、教育和商等研究所共有8个,占总量的53%;1941年有17个,占47%;1946年有22个,占43%。从学部来看,理科、医科研究所的学部数增长最多,商科、教育科研究所的学部数增长缓慢。抗战前,医科研究所学部数为“零”,排在末位。至1946年,医科研究所已设置13个学部,跻身于各科研究所学部数的前三位。同时,文科研究所在抗战期间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在抗战期间均创设了文科专业,使得文科研究生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究其原因,抗战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为凝聚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更为抗战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相关高校都非常重视文科研究所文史学科的建设及人才培养,促进了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