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祛风清热除湿法对皮肤病的作用范文

浅谈祛风清热除湿法对皮肤病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2-12-24 04:22:06

浅谈祛风清热除湿法对皮肤病的作用

摘要:作者通过在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的研究生学习及与科室王利兰、姜红伶两位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老师的学习,以及自己临床中的摸索,分享交流一下祛风、清热、除湿三法在常见皮肤病的治疗中的重要应用,希望在临床上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祛风;清热;除湿;皮肤病 

引言

中医皮肤科在皮肤病的治疗中有自己特色及优势。2008年笔者于北京中医院皮肤科攻读研究生,北京中医院皮肤科是中医皮肤科泰斗赵炳南老先生建立,在那里笔者接触并学习了中医皮肤科的基础知识,感受到了中医药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的特色及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以后的毕业工作奠定了基础。2011年笔者带着自己的所学来到通州区中医院皮肤科工作。在这里,真真正正开始了自己的临床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对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这里想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对大家,特别是刚刚步入临床的年轻中医师有所帮助。王利兰、姜红伶两名医师是皮肤科的两名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皮肤科几十年,扎根临床,有很多自己的很好的临床经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亦师亦友,平时教学及私下里,两位老师会给大家讲解及分享自己好的临床经验,使年轻医师更快进步。通过和两位老师的学习及自己在临床中的一些摸索,以下谈一谈祛风、清热、除湿法在常见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1 病因病机

首先谈一谈皮肤病的病因,皮肤病的病因很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外因、内因。外因主要是风、湿、热、虫、毒。其中风邪、湿邪、热邪是最重要的三方面[1]。风,许多皮肤病与风邪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单独直接致病,也可以与他邪合而致病。风邪致病有以下特点:发无定处,时起时消;剧烈瘙痒,皮肤干燥脱屑;多发于上部。临床上风邪常与他邪相兼为病,如风湿、风热、风寒[1]。湿,有内湿、外湿之分,皮肤病以外湿所致者居多,但有时外湿与内湿相合致病,湿邪侵入肌肤,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多发生疱疹、渗液、糜烂、瘙痒等。湿邪所致皮肤病,其皮肤损害以水疱为主,或为多形性,或皮肤糜烂,或浸淫四窜、滋水淋漓,常常病于下部,病程缠绵,难以速愈,愈后易发[1]。热,热为阳邪,火热同源,热为火之渐,热微则痒;火为热之甚,热盛则痛。外感热邪、或脏腑实热,蕴阻肌肤,不得外泄,熏蒸肌表,均可发生皮肤病。热邪致病,其皮肤损害以红斑、红肿、脓疱、糜烂为主,自觉瘙痒或疼痛[1]。风、湿、热三邪在皮肤病的发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皮肤病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原因所引起,常为数个以上的病因共同作用所致,因此在审因辨证时,要善于分析,如何去辨风、辨湿,辨热,风、湿、热在其中的侧重等,这些都关系着治法及用药,关系着治疗效果。

2 辨证思路

辨证是中医治病的最关键的一环,是处方的先决条件,有正确的辨证才能有正确的治疗。皮肤病的辨证,除了和内科辨证相同外,还有其独特的一点就是可用肉眼观察皮肤表面的变化,因此皮损辨证是皮肤病辨证特有的辨证方法,也是赵炳南老先生在《简明中医皮肤病学》中提到的非常重要的辨证方法。以下列举皮科最常见的几种皮损及其辨证思路。红斑,最为常见,压之褪色,多属气分有热,压之不褪色,多属血分有热。丘疹,红色丘疹,自觉灼热瘙痒,多属心火过盛,外感风邪。慢性苔藓性丘疹,多属脾虚湿盛。血痂性丘疹,多属血虚阴亏。水疱,红色小水疱多属湿热,大水泡多属湿毒或毒热,深在性水疱,多属脾虚蕴湿不化,或受寒湿所致。风团,游走不定,时隐时现属风邪,红色属热,色深红或上有血疱者属血热。色紫暗者为血瘀,色白者属风寒或血虚受风。鳞屑,干性鳞屑属风燥,油性鳞屑属湿热。糜烂渗出,多属湿热。结痂,皮损处渗液、滋水、渗血、或者脓液与脱落组织及药物混合干燥后形成,血痂为血热伤络,血溢所结;滋痂,为湿热所致;脓痂为热毒未清。抓痕多由风盛内热所致[2]。目前临床上皮肤科比较常见的服用中草药治疗的疾病包括皮炎和湿疹,荨麻疹类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这几类疾病,这些疾病的皮损表现多为以上列举风团、红斑、丘疹、水疱、抓痕、结痂、鳞屑这几种皮损,应用皮损辨证,简单直观,易于掌握。根据辨证综合分析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3 施治

用药最后谈一谈皮肤病的治疗,这里主要讲皮肤病的内治法。临床中最常用的就是祛风法,清热法,除湿法。因为皮肤病的发生不单单是一个病因所致,所以祛风法包括疏风清热,疏风散寒,祛风胜湿,驱风潜镇;清热法包括清热解毒及清热凉血法;除湿法包括清热利湿,健脾化湿,滋阴除湿。对于临床某位患者而言,首先根据患者的皮损表现,诊断为某个疾病。同时也是根据患者的皮损表现,原发皮损,红斑、丘疹、风团或是疱疹等,继发皮疹,鳞屑、抓痕、结痂、皲裂等特点来辨出中医之证。通过临床发现常见皮肤病的这些常见的皮损多辨证为风热,血热,湿热,风湿,顽湿,所以治疗上祛风,清热,除湿就贯穿于大多数皮肤病中,再根据个人皮损上表现的轻重不同,选择用药。临床上同一种疾病,因为皮损表现不完全一样,辨证不同,治疗就不相同。例如一位泛发性湿疹患者,躯干、四肢多发红色丘疹,大部分融合成片,水疱及渗出不明显,抓痕、血痂明显,根据他的皮损,发现湿邪不明显,主要以风邪及热邪为主,因此辨证主要考虑风热证。患者大片红斑、抓痕血痂明显,说明风热两邪中,热象更胜。因此在选用药物方面,清热凉血药物如生地、赤芍、丹皮,槐花等应该为主药,疏风清热药物如防风,荆芥,蝉蜕,白蒺藜,黄芩等在其次。而同样是泛发性湿疹患者,此患者躯干、四肢散在分布红色钱币大小斑片,渗出滋痂明显,红斑色淡。根据他的皮疹特点,发现他的湿和热明显,因此辨证主要考虑湿热证,其中尤以湿邪为主,因此在遣方用药上以清热除湿为法,除湿之品用量要重。应选用龙胆、苍术、白术、茵陈、黄连、黄柏、薏苡仁等。风、湿、热三邪在皮肤病的发病中最为重要,祛风、清热、除湿法在皮肤病的治疗中也尤为常用。临床大部分常见皮肤病,通过皮损表现的不同,辨证其有风、有热、还是有湿,风重,热重、还是湿重,通过这些权衡来遣方用药,临床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辨证需灵活,努力掌握皮损辨证的精髓,不能拘泥于课本所学。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对于年轻的中医皮肤科医生的临床辨证治疗给予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曰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第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42-147.

[2] 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80-81.

作者:安军艳 王利兰 姜红伶 单位: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谈祛风清热除湿法对皮肤病的作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zhpfkzz/72516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