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方例释阐释的方法与特色范文

经方例释阐释的方法与特色范文

时间:2022-07-28 03:43:40

经方例释阐释的方法与特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第六期

1《经方例释》阐释古方的方法

《伤寒杂病论》文辞简约且旨趣甚深,组方精妙而法度严明,再加上成书年代较早,表述方式、用药习惯等方面更是给后人理解、应用经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莫枚士具有良好的训诂学、文字学等国学功底,凭借这一优势再加上作者严谨的治学,使其在经方阐释上颇多建树。

1.1比较经方方药,推导新知莫枚士在研究经方时,注意从蛛丝马迹之中推导张仲景用药原意。他常常应用比较的方法,从中找出方与方之间的异同点,即相同之处往往是一般性的用药规律,相异之处则能反映某方的特异性。如其在认真对比枳实芍药散和枳术汤的药物组成及处方功效后,指出二方均应用枳实以消痞,枳实芍药散中配伍芍药走血分故治血痞,枳术汤中配伍白术走气分故消水痞,两者相较功效甚明。再如通过分析理中汤或然证的药物加减运用规律发现,虽然方中人参、白术均为比较重要的药物,但其或然证中有3种情况下去掉白术,而人参从来都予以保留,因此得出人参是本方君药的结论。通过前后比较的方法还可以帮助校勘,宋本《伤寒杂病论》与《金匮玉函经》中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均未载黄芩。莫枚士在比较几个泻心汤的组成后指出,其他名为“泻心汤”者均有黄芩,《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中也有黄芩,因此本方之中也应该有黄芩一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玉函经》可能是将其脱漏掉了。

1.2上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以经释论《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渊薮,后世医家无不奉为圭皋。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也提及“撰用《素问》、《九卷》”。因此莫枚士在对经方进行解释时首选《内经》作为参考,并在所著《研经言》中云:“读仲景书,而穷源于《灵枢》、《素问》,人知之。”同时对于成无己极为推崇,在《经方例释》的许多方剂注释中首先援引《注解伤寒论》中的内容。众所周知,成无己是应用“以经解经”的代表人物,从中也可见莫枚士对《内经》之重视程度。对于成无己引述《内经》阙而未全的部分,特别是《金匮要略》处方的理解,莫枚士根据情况予以补充。如其在阐述吴茱萸汤的功效时引用《内经》“辛甘发散为阳”之语,认为吴茱萸汤辛甘相合为治疗呕吐和久寒的专方。再如在解释四逆散或然证中应用薤白治疗泄利下重时,引用《内经》“肺感于寒,微则为咳,甚则为泄利是也”加以说明。在阐释经方药物功效时,莫枚士更多地引用《神农本草经》的内容。这是因为《伤寒杂病论》在方药上多宗《本经》,并在《汤液经法》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汤液经法》后世已不可见,惟有《本经》在解释经方药物功效上最具有价值。如其通过引用《本经》对诃黎勒功效的描述“主冷气,心腹胀满,下食”,用以说明诃黎勒散治气痢的功效。还借助《本经》进行校勘,《宋本伤寒论》中赤石脂禹余粮丸的处方中禹余粮上有“太一”两字,《本经》上记载太一禹余粮与禹余粮俱为上品,且功效相近。惟有禹余粮性味甘寒,而太一禹余粮性味甘温,根据本方主治莫枚士认为以太一禹余粮为佳。

1.3下缘《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佐证引申莫枚士在其所著《研经言》中云:“读仲景书,当竟委于《千金》、《外台》,人不知”;陆懋修在为《经方例释》一书作序时亦云:“由今观之,成氏之注《伤寒》,穷源者也;先生之释方例,竟委者也。其有功于医学,一也。”可见,竟委于《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对经方进行佐证,对古方进行类比研究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成书于唐朝,收集了前人医著中的大量名方,这些方剂充分反映了汉唐时期中医治疗疾病的成就。然由于其遣方用药思路与后世方法差异较大,给后人理解应用造成了一定困难。莫枚士通过将《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诸方与经方进行比较,将相类似者附于经方之后。如此条分缕析阐明了其中的演变规律,既是对经方功效的佐证,又有助于后学对古方的理解。莫枚士将经方与《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互勘类比的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指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诸方师法经方,以利于对前者的理解。如《千金要方》用干姜为末,和童便服,治疗吐血不止,这是师法于柏叶汤;再如《外台秘要》引《小品方》当归汤,由干姜、人参、蜀椒3味药物组成,并指出其是由大建中汤化裁而来,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其方义。二是用后世方印证经方用药。如当归四逆汤中应用通草(即今之木通),他引用《外台秘要》治疗手足厥逆的通草汤(仅通草1味药)说明其通利血脉之效。三是引用后世方,通过与经方比较异同而进行发挥。如通过引用《外台秘要》许则仁所云:“干霍乱,以备急丸为主方,治以理中,必速其死”之语,从而推导出理中丸适用于表实里虚之霍乱;再如通过比较《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与《金匮要略》附方风引汤组成类似的方剂后指出,《千金要方•卷十四》中的紫石散,无论药物组成还是制法、服法均与本方相似,只是几味药物的剂量略有差异。而《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称作风引汤的处方与本方区别甚大,因此认为本方应称为紫石散或紫石汤。

1.4旁参诸家论述,阐发经义莫枚士读书颇丰,对于不同观点择善而从,各家之说多有选录。从《经方例释》所引用的书目来看,既有前世名家著作,如《肘后方》《太平圣惠方》《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又有比莫枚士稍长或同时代的医家言论,如文中常引用徐大椿、王孟英等人的学术观点。对于一些不是十分有名的医家观点,只要是见解独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就予以收录。如其在阐释三承气汤的异同时,引用年希尧的观点:大承气汤治疗痞满燥实四证,小承气汤治疗痞满、不治燥实,调胃承气汤治疗燥实、不治痞满。考年希尧乃是清雍正年间著名将领年羹尧之弟,并不从医,只是业余喜欢收集医方,著有《集验良方》一书,本不十分有名。然莫枚士不囿于其医名,对其观点予以收录,还指出“其说极精”,可见其兼容并蓄、惟学术是论的治学精神。在解释经方方名或考证经方药物时,他还常常运用训诂之学,引用先秦典籍及诸子百家之书。如栝楼薤白白酒汤中所用之白酒,后世医家一般施以米酒,他通过详考《说文解字》、《周礼》指出,此白酒当是酸浆水,非今世之白酒。

1.5躬亲实践名方,获得真知莫枚士在对勘鳖甲煎丸的服法时发现,《千金要方》中用法为“未食服”,与通行本“空心服”略有差异,其时莫枚士正好患有疟母之疾,需用鳖甲煎丸进行治疗,因此就服药方式进行了试验:先将鳖甲煎丸分早晨、中午、晚上临睡3次服用,每次服10粒。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早饭食后不消化,而午饭和晚饭不受影响。故莫枚士分析认为,临睡时所服之药停留于上焦,消耗阳气,日久阳虚故食谷不化;白天因为行动,药物直达下焦发挥作用,因此不影响脾胃功能。后将其改为仅早饭前及中午服用,上述副作用渐消。由此,莫枚士提出应将本方的服用方法明确改为“未食服”,即饭前服用,这也是根据医疗实践进行理校的典型实例。

2结语

莫枚士凭借自己广博的学问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运用多种方法对经方进行了阐释。归纳起来其特点大约有以下几点:一是所收处方较为全面,除《伤寒杂病论》中的常见处方之外,作者还阐述了较难理解的风引汤、侯氏黑散等附方,同时对于《金匮要略》后三卷的处方也予以类比解释;二是作者旁征博引,但不盲从。如上文所言,作者极其推崇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但对于成无己失误之处作者也提出自己的意见;三是充分利用校勘、训诂、文字学等多种方法,参考后世多家观点,结合实践综合阐释经方;四是通过比较经方与《外台秘要》《千金要方》诸方,从源到流,不但丰富了经方的内涵,而且可以窥探后世诸方的奥妙,无疑给后人提供了研究古方的密钥。

作者:申晓伟宗文静马明越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经方例释阐释的方法与特色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zgzyjcyxzz/65040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