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针刺配合药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探讨范文

针刺配合药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探讨范文

时间:2022-10-08 10:36:19

针刺配合药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药熨治疗,对照组口服乳癖消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块、疼痛和伴随症状评分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乳房的肿块、疼痛和伴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肿块、疼痛和伴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药熨治疗乳腺增生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关键词】乳腺纤维囊性病;针刺疗法;热敷;药熨疗法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30~50岁的女性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与现代女性职场压力大、晚婚晚育有关。乳腺增生病主要症状为乳房肿块、疼痛,多伴有月经不调、烦躁易怒、大便秘结等,给女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1]。西医治疗无明显优势,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方法众多,疗效肯定,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药熨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50例,并与单纯口服乳癖消片比较,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到鹿寨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乳腺增生病的女性患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年龄20~50岁,平均(35±6)岁;病程6个月至8年,平均(2.16±0.42)年。对照组年龄20~50岁,平均(35±7)岁;病程7个月至8年,平均(2.28±0.3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2]。

1.2.2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乳腺增生病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中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20~50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过敏体质者或对本课题研究外用药过敏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乳房局部良恶性肿瘤;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⑤精神疾病患者;⑥前胸部、乳房局部皮肤破溃的患者;⑦心脏装有起搏器的患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口服乳癖消片[国药准字Z21021823,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每次5~6片,每日3次。连续服用,直至痊愈。

2.2治疗组

采用针刺配合药熨治疗。针刺取天宗、膻中、阿是穴、合谷穴、肩井、T2-T5夹脊穴、屋翳、太冲、足三里。药熨治疗药物组成为玫瑰花15g,当归15g,蒲公英15g,威灵仙15g,王不留行15g,路路通15g,皂角刺15g,桃仁15g,红花15g,香附15g。将上述药物用打粉机打碎,装入自制的15cm×18cm的布袋里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装包备用,将药包放入特制的中药蒸汽机,淋入米酒适量,加热30min,然后取出药包,温度适宜时,敷在患者的患侧乳房,每次外敷30min。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

3.1.1乳房肿块评分

肿块硬度分为1~3级,分别计3分、6分和9分;肿块范围分为1~4级,分别计3分、6分、9分和12分;肿块直径分为1~3级,分别计3分、6分和9分。肿块硬度、肿块范围和肿块直径分数总和为肿块评分。

3.1.2乳房疼痛评分

乳房疼痛分0~4级,分别计6分、12分、18分、24分和30分。

3.1.3伴随症状评分

伴随症状包括情绪变化、月经异常、两胁胀满、腰膝酸软和瘀血症状,每个症状分为未变、改善和回复正常3个等级,分别计1~3分。3.2疗效标准根据治疗前后乳房肿块、疼痛及伴随症状评分的总积分来计算改善率,利用改善率对疗效进行判定[2]。改善率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改善率≥90%。显效:改善率为70%~89%。有效:改善率为30%~69%。无效:改善率<30%。

3.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治疗结果

3.4.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4.2两组治疗前后乳房肿块、疼痛和伴随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乳房肿块、疼痛和伴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乳房肿块、疼痛和伴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高,其中2%~3%的患者可最终发展为乳腺癌,严重的乳腺增生病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也容易复发。有学者[3]提出,乳腺增生病是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乳腺增生病在内外因的作用下,渐进性发展可能发展为乳腺癌,但是通过积极地治疗,如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精神开导等良性调节,可改变其病变的恶化,向良性方面发展,从而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因此,探索防治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广大女性患者生命健康的保驾护航有着重要的意义。查阅中医学相关古籍,未发现关于乳腺增生病的记载,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乳癖”的范畴。古代医家认为主要是由情志抑郁、饮食不节、过度劳累引起,情志抑郁会引起肝气不畅,气机失于条畅,郁堵于乳房,则局部经脉阻塞,气血失衡,出现气滞血瘀痰聚而发病。其病机之根本为冲任失调、肝郁肾虚;其发病之标为气滞血瘀痰聚,病属本虚标实,责之肝脾肾三脏[4]。中医烫熨疗法是用发热的容器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进行烫熨或滚动、摩擦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疗法[5],主要可以起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散结消肿祛瘀等作用,是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而总结出的行之有效治病方法。该疗法经验证,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费用低廉。《灵枢•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说明烫熨疗法可以温通经络。烫熨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作用,霍艳等[6]经临床证实中药穴位烫熨疗法可以有效减轻顺产后宫缩疼痛。陆桂生等[7]报道,腰腿痛疾病经配合外用中草药烫熨疗法,能显著提高其疗效。廖庆华等[8]治疗周围性面瘫,在针灸治疗的同时,予中药烫熨疗法及优质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课题经临床反复筛选外用药物,最终确定选取玫瑰花、当归、蒲公英、威灵仙、王不留行、路路通、皂角刺、桃仁、红花、香附等药。玫瑰花,《中华本草》记载其具有调经活血、行气解郁、疏肝活血、消肿散结等活性[9],尤其是其乙醇提取物用于治疗乳糜和乳癖(急性乳腺炎和乳腺结节)等[10]。经试验证实,玫瑰花总黄酮具有潜在的抗乳腺炎活性,对乳腺EMT发生的程度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11-12]。

当归可活血化瘀,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彭章晓[13]检索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得出,蒲公英在治疗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的复方中经常使用。《本草纲目》:“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路路通可通经通乳,香附可通络止痛,皂角刺可消肿托毒、排脓,桃仁、红花可活血化瘀,是临床上治疗乳腺增生的常用配伍中药[14-17]。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历史悠久,疗效显著[18-25]。从经脉循行上,足阳明胃经循行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于乳外侧,足少阴肾经、任脉行于乳内侧,冲脉散于胸中。屋翳和阿是穴为局部取穴,可通调乳房局部气血,天宗穴,正好为乳房后背投影区[26],同属于胸中之气街,根据气街理论,刺激天宗穴可以疏通乳房局部气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肩井是治疗乳腺疾病的经验穴位,合谷可调经气,膻中为上气海穴,《灵枢•根结》:“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说明针刺膻中穴可调厥阴;太冲为肝经原穴,刺之可疏肝解郁;合谷亦为大肠经原穴,手足阳明经本属同名经,足阳明胃经循行过乳房,刺合谷同样可以调足阳明经经气,调理乳房部位的气血。《外科发挥》[27]:“大抵乳房属阳明胃经。乳头属厥阴肝经”。刘齐[28]报道,针刺膻中、双侧足三里、双侧太冲治疗可能是通过调节乳腺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表达程度来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症目的。脊神经T2-T5有分支支配乳房,针刺T2-T5夹脊穴可调整乳腺的功能,平衡稳定机体的内环境,对维持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重要作用[29]。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配合药熨治疗乳腺增生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乳房肿块、疼痛和伴随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配合药熨治疗乳腺增生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操作简便,便于在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韦玲1,2,吕计宝3 单位:1.广西中医药大学,2.广西鹿寨县妇幼保健院,3.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明秀分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针刺配合药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zgyygyzz/72099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