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腮腺肿瘤的MSCT诊断及误诊范文

腮腺肿瘤的MSCT诊断及误诊范文

时间:2022-10-31 04:11:20

腮腺肿瘤的MSCT诊断及误诊

腮腺肿瘤种类繁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准确定位及判定良恶性对治疗和预后尤为重要。穿刺活检虽为术前诊断金标准,但受肿瘤位置及取材限制,且易引起种植播散。CT可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周围结构、淋巴结及骨质情况,对临床诊断及指导手术均有重要价值。但因腮腺肿瘤病理分型复杂,部分影像表现可不典型或互有重叠,术前误诊仍时有发生。现搜集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7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3例腮腺肿瘤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以期提高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0月-2017年2月在本院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其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8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0-79岁。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现耳后包块,个别伴疼痛及张口受限,时间3个月4年不等。

1.2检查方法

采用Toshibaaquilion64排螺旋CT扫描,常规横断面扫描,扫描范围自下颌骨下缘至耳屏上缘,以1.25mm的层厚连续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300mA,所有患者均采用双期扫描,分别在注射后25s、60s行动脉期,静脉期扫描。增强扫描时,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优维显(30mgI/mL)70~80mL,速率3.5mL/s。

1.3图像分析

所有图像均由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并达成一致意见,分析内容包括病灶分布部位、数量、形态、大小、密度、边缘情况、囊变坏死或钙化、强化程度、邻近结构侵犯、淋巴结转移及骨质破坏。平扫密度高于正常腮腺实质定为高密度,反之为低密度;强化程度以增强后CT值增加<20Hu为轻度强化,介于20~40Hu为中等强化,>40Hu为明显强化。淋巴结转移以单个淋巴结短径≥1.0cm、或多个淋巴结融合且出现坏死,则认为存在淋巴结转移。

2结果

2.1病理

83例中良性61例、占73.5%:良性混合瘤38例,腺淋巴瘤16例,基底细胞腺瘤3例,良性肌上皮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恶性22例、占26.5%:粘液表皮样癌11例、腺样囊性癌5例、腮腺鳞癌2例、基底细胞癌2例、涎腺导管癌1例、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2.2部位、数目

单侧82例,双侧1例,多发病灶2例。1例腺淋巴瘤为双侧多发病灶,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单侧多发病灶,其余均为单发病灶。良性肿瘤44例位于浅叶、占72.1%(44/61),12例位于深浅叶交界,4例位于深叶,1例混合瘤位于浅叶表面与皮肤间。恶性肿瘤11例位于深叶、占50%(11/22),2例位于浅叶,5例跨叶,4例呈弥漫浸润生长。

2.3CT表现

良性肿瘤51例边缘清楚光整,9例边缘毛糙。恶性肿瘤18例呈不规则分叶状肿块,4例呈弥漫浸润改变,5例边界毛糙不清,3例边界清楚,6例伴周围浸润改变,3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良性肿瘤密度多呈高密度、大部分密度较均匀,其中7例腺淋巴瘤平扫呈等低密度;8例混合瘤和5例腺淋巴瘤见囊变,3例混合瘤和1例海绵状血管瘤可见钙化。增强扫描混合瘤缓慢渐进性强化(图1-8),腺淋巴瘤早期明显强化(图9-11),基底细胞腺瘤持续性明显强化,部分可见裂隙状低密度影(图12-14),良性肌上皮瘤渐进性明显强化(图15-17),血管瘤缓升持续性强化、部分可见点条状血管影。恶性肿瘤密度多不均匀,渐进性或不均匀延迟强化,5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鳞癌出现大片坏死。

2.4CT误诊

1例混合瘤位于腮腺浅叶表面与皮肤间,增强扫描明显延迟强化,部分CT值达201Hu,边缘见迂曲小血管影(图4-8),术前误诊为血管瘤。2例腺淋巴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术前误诊为混合瘤,患者均为中年女性,且发生在浅叶前上部,平扫均可见斑点状钙化、增强缓慢中度强化。1例良性肌上皮瘤(图15-17)误诊为混合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位于深叶且边缘毛糙,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1例粘液表皮样癌(图18-20)、1例基底细胞癌及1例涎腺导管癌均因肿块位于浅叶、边界清楚,且<2.5cm,密度及强化尚均匀而误判为良性肿瘤。

3讨论

3.1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腮腺为最大的涎腺,位置表浅。腮腺肿瘤若为恶性或侵犯面神经而出现症状时,较易被临床发现。但大部分腮腺肿瘤为良性,生长缓慢,常为无意中发现。且腮腺肿瘤种类繁杂,临床缺乏典型症状,其良恶性鉴别常困扰临床、却又对治疗与预后至关重要。MSCT因腮腺富含脂肪组织,与周围组织有着良好的密度差且可双侧对比,对腮腺肿瘤有着极佳的显示,已成该疾病的首选检查手段。

3.1.1良性腮腺肿瘤:腮腺肿瘤约75%~80%为良性肿瘤[1-2],且以混合瘤和腺淋巴瘤最多见。本组研究中良性肿瘤占73.5%,其中混合瘤和腺淋巴瘤又分别占62.3%和26.2%,与文献报道吻合。解剖上腮腺以面神经和下颌后静脉为界分为浅叶和深叶。面神经在CT图像上难以显示,故CT上常以下颌后静脉作为浅深叶分界的解剖学标志[3]。本研究亦采用此标志。良性肿瘤多位于腮腺浅叶,且多数边缘光滑清晰。混合瘤,亦称多形性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40岁左右最多见,肿瘤具有完整包膜,组织结构具多形性,由腺上皮组成的腺管、肌上皮形成的瘤细胞团、粘液组织、软骨或骨样组织等构成。生长缓慢,常表现为局部无痛性肿块,若突然生长加快或出现疼痛应考虑恶变倾向。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少数可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多位于浅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密度不均匀者常与肿瘤内含软骨及粘液软骨样区有关,可见囊变及钙化。增强动脉期肿瘤常轻度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呈缓慢渐进性强化,或与肿瘤细胞之间血管数量较少有关[4]。腺淋巴瘤,又称淋巴乳头状瘤、Warthin瘤。好发于有嗜烟史的老年男性,可实性或囊实性,腮腺浅叶后下极为其好发部位,与腮腺内淋巴结的分布有关。约5%病例可双侧腮腺先后或同时发生[5]。CT表现为边缘清楚,平扫较腮腺实质呈高密度,可见多发小囊变,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减低,邝平定等认为,腺淋巴瘤周围可见包绕血管及血管贴边征,可视为其特征性的CT表现[6]。基底细胞腺瘤,较少见,占腮腺肿瘤1%~7%,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7],有文献报道本病可为实性或囊实性,实性者明显强化,内可见裂隙或小片状低密度影,系肿瘤血供丰富、且包膜的胶原纤维组织深入肿瘤内部所致[8]。海绵状血管瘤,发生于腮腺者少见,边缘清楚、可呈分叶状,平扫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显著持续性强化。肌上皮瘤,少见,约占涎腺肿瘤的1%~1.5%[9],绝大部分由上皮细胞组成,影像表现无特异性[10],可侵袭性生长,部分可恶变为肌上皮癌。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别,青壮年多见。曾被认为是混合瘤的一个亚型。影像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缺乏特异性。此外,腮腺良性肿瘤尚有脂肪瘤、血管内皮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更为少见。脂肪瘤诊断较容易,血管内皮瘤表现为与血管强化程度相仿的边清肿块,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具有纤维类肿瘤的一般表现。

3.1.2腮腺恶性肿瘤:相对少见,但种类繁多,以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多见,本组分别占50%(11/22)和22.7%(5/22)。病程短、进展快,部分可为某些良性肿瘤短期内突然增大恶变所致。CT表现缺乏特异性,且相互间鉴别困难,但具有恶性肿瘤的一般特点。

作者:李高峰;黄学武;黄耀华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腮腺肿瘤的MSCT诊断及误诊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lcwzwzzz/72284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