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肩袖损伤磁共振成像检查值比较范文

肩袖损伤磁共振成像检查值比较范文

时间:2022-01-07 05:40:12

肩袖损伤磁共振成像检查值比较

肩袖是一个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组成的肌腱环,从上、后、前面围绕着肩关节,维持着肩关节的稳定,肩袖撕裂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磁共振成像(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方位进行成像观察,准确率高,是目前诊断肩袖损伤的常用方法,能够根据患者肌腱在水肿、充血等方面以不同信号呈现其病理改变[1],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在肩袖损伤中显示出突出优势已逐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肯定,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肌腱附着处的骨质撕脱情况,对于肌腱完全撕裂也可提示。本文通过对2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对比分析,为临床全面正确诊断肩袖损伤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诊断肩袖损伤的患者30例,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5~63岁,平均49岁;患者均有外伤史;所有患者均行肩关节MRI检查及MSCT重建检查。

1.2肩关节MRI检查:采用日立0.4TMR成像仪,用表面线圈,患者仰卧,上臂呈中立位,常规扫描,T1WI(TR/TE=620/15),T2WI(TR/TE-3400/126),STIR(TR/TE=4400/20),扫描层厚4mm,间距5mm。全部病例均作倾斜冠状位(平行于冈上肌)T1Wl、T2Wl和STIR,其定位线和患者冈上肌平行,范围自喙状突尖至肩胛冈后面。轴位和倾斜矢状位(垂直于冈上肌)T1WI、T2WI。轴位定位线与患者肩胛盂垂直,其范围自肩峰上缘至肩胛盂的下缘。斜矢状位定位线和患者冈上肌垂直,范围自肱骨头外侧至肩关节窝。肩袖损伤分为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影像显示患者T2WI及STIR为高信号,且贯穿冈上肌腱的全层,表示为肩袖完全撕裂;患者T2WI、STIR有高信号,表现在冈上肌腱的同侧面,信号未贯穿全层表示为肩袖部分撕裂[2]。撕脱骨折表现为韧带附着处骨质STIR片状高信号,但小的骨折片显示不佳。

1.3肩关节MSCT重建检查:采用西门子6排CT,仰卧,前臂中立位,扫描范围从肩锁关节上缘开始,下界至盂肱关节下缘。扫描参数:120kV,200mA,螺距0.8,扫描层厚1.25mm,重建增量为1mm。完成轴位扫描后,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对所获得的轴位图像数据行多平面重建(MPR)处理。全部病例均作倾斜冠状位(平行于冈上肌)层厚4mm,间隔5mm,轴位和倾斜矢状位(垂直于冈上肌)MPR重建,位置与层厚及间隔均与MRI相同。撕脱骨折表现为韧带附着处骨质缺损,骨片分离,肩袖走行迂曲或明显增粗时提示肩袖损伤。

2结果

2.1肩关节MRI与肩关节MSCT重建扫描对肩袖全层撕裂的显示结果:MRI显示肩袖全层撕裂6例,表现为T2WI相冈上肌肌腱内信号增高,连续性中断,肌腱增粗;STIR相冈上肌肌腱内信号增高并贯穿肌腱全层。T1WI的斜矢状位上显示肩峰—三角肌下滑囊脂肪层消失。MSCT重建表现为肌腱增粗,密度不均,边界模糊。

2.2肩关节MRI与肩关节MSCT重建扫描对肩袖部分撕裂的显示结果:MRI显示肩袖部分撕裂24例,表现为T2WI灶性的,未贯穿全层但达冈上肌腱的关节面或滑囊面的高信号影。STIR上表现为灶性的,未贯穿全层但达冈上肌腱的关节面或滑囊面的高信号影,外形基本正常。MSCT重建表现为肌腱正常或略增粗。

2.3合并撕脱骨折的显示结果:合并撕脱骨折3例,MRI显示肌腱附着处骨质T1WI片状低信号,T2WI等或不均高信号,STIR见片状高信号,肌腱损伤部分迂曲。MSCT重建扫描见肌腱附着处骨质缺损,小骨片分离,肌腱增粗。

3讨论

肩袖由一组具有相似功能的肌群共同组成,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它们起于肩胛骨,附着于肱骨头周围。4块肌肉的肌腱部分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在肩关节运动中起支持和稳定肩关节的作用。肩袖作为肩关节软组织中最重要的结构,其损伤会出现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时影响肩关节活动。肩袖撕裂最为常见,以冈上肌的撕裂为主,分为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2种类型[3]。肩袖损伤包括急性损伤和慢性积累性损伤两类。急性损伤青壮年常见,多发生于意外事故或体育运动中,肩袖急性损伤通常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形成,急性渗出诱发急性炎症,进而产生刺激使得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感是该疾病的病理变化[4],可伴有骨折。慢性积累性损伤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创伤与撞击加速了肩袖退化和促成了断裂的发生。在肌腱退化基础上,轻微的损伤或积累性损伤同样可以导致肌腱断裂。肩袖损伤表现为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肌腱等包绕肱骨头的袖套样结构被部分及完全破坏,可分为横形、垂直形、撕裂伴回缩、巨大撕裂以及涉及二头肌区的前份撕裂等5型。肩袖撕裂部位按发生频率次序先后排列为:单纯冈上肌腱、冈上肌加冈下肌、冈上肌与肩胛下肌之间、冈上和冈下及小圆肌腱完全撕裂。肩袖撕裂最常发生在冈上肌腱缺血危险区,即离止点约1cm处。MRI是目前临床常用诊断肩袖损伤的检查方法,对肩袖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较准确判断肩袖撕裂的部位、大小、范围和程度,合理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肩袖撕裂后的MRI表现主要为肩袖形态、信号异常及滑囊周围脂肪层的改变,运用MRI对肩袖损伤进行诊断时首先需要明确肩袖撕裂是部分撕裂还是全层撕裂。肩袖部分撕裂时在MRI平扫上表现为灶性的,未贯穿全层但达冈上肌腱的关节面或滑囊面的高信号影。肩袖完全撕裂可以表现为肌腱连续性中断,部分缺如,STIR相冈上肌肌腱内信号增高并贯穿肌腱全层。STIR序列对于肩袖显示具有明显优势。其他表现还有关节积液、周围脂肪带消失,甚至慢性时可出现肌肉和脂肪萎缩。肩袖损伤MRI检查,T1WI对解剖结构显示清楚,T2WI可以显示病灶部位及其大小,STIR抑制了脂肪成分、突出了水信号的特点,使其对病灶显示更加敏感,但其对解剖结构的显示分辨力较T1WI稍差。联合应用STIR技术能明显提高对肌腱微小异常信号改变的检出能力,可以准确判断肩袖损伤的程度、大小、范围及伴发的合并征象,明显提高了肩袖撕裂的检出能力,优于单纯T1WI和T2WI扫描。MSCT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为无间断的容积扫描,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查,采集到大量横断面原始数据,后处理功能强大,对骨骼显示好,并能任意角度观察,对于复杂结构显示更好[5],MSCT轴位和MPR图像均准确显示骨折线以及骨碎片的移位和关节对合关系。MPR重建图像对于撕脱骨折显示清晰,尤其骨片的形态和大小及移位情况显示清晰,优于MRI,但对肩袖损伤情况显示较差,以下情况可提示肩袖损伤:肌腱增粗,密度不均,边界模糊等。总之对于肩袖损伤患者,MRI检查观察肩袖情况优势明显,MSCT检查MPR重建图像观察肩峰形态及撕脱骨折情况优势明显,两者价值不同,但联合应用可以全面反应肩关节损伤情况,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更准确依据,使患者获得及时正确的处理。

参考文献

[1]周山,黄文亮,王斌,等.肩袖损伤的MRI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10):931-934.

[2]王建新,阿不都乃比•阿不都尔依木,麦麦提吐尔洪•艾尼瓦尔,等.肩袖损伤3种关节影像诊断比较[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7,21(4):381-384.

[3]邹家基,张竞成,邹子仪,等.MR影像诊断肩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5,(6):368-369.

[4]于建秀,陈香卫,林明强.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8):1511-1513.

[5]江凯,叶如卿,王蓼,等.MSCT与MRI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5,3(5):800-803

作者:胡涞锁 王效岗 詹艳红 张瑞禄 麻存柱 单位:太原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肩袖损伤磁共振成像检查值比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cgzcxzz/72583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