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内热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范文

内热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范文

时间:2022-09-09 09:21:55

内热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内热针疗法配合蜂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1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其中1组采用蜂疗治疗为对照组,另1组采用内热针疗法配合蜂疗治疗为观察组,连续2个疗程,观察患者一般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指数为(0.74±0.25)、肿胀指数为(0.63±0.19)、疼痛指数为(0.88±0.26)、握力指数为(0.69±0.1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0.59±0.21)、(0.42±0.14)、(0.63±0.28)、(0.47±0.28)(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为96.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2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疗法配合蜂疗可有效改善RA寒湿痹阻型证候,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内热针疗法;蜂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系统性、反复发作性关节炎症为典型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是世界公认的一大难治性疾病,临床治疗尚无特效疗法,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常规西药的不良反应较大,关于蜂疗在RA中的应用已有多家报道,且获得较高的评价,但尚缺少内热针疗法配合蜂疗治疗RA的文献。本文旨在探讨内热针疗法配合蜂疗对RA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160例RA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1]及中医证候寒湿痹阻证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男39例,女41例,年龄(41.6±4.3)岁,病程(3.1±1.6)年,按分期标准:早期27例,中期53例;观察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40.1±5.7)岁,病程(4.6±3.9)年,按分期标准:早期32例,中期48例;排除蜂疗、内热针疗法禁忌证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活蜂直刺治疗,穴位常规消毒,先取1只蜜蜂进行蜂针皮试,留针5min拔出蜂螫刺,观察15min,患者无局部或全身反应,且局部红肿<5cm,则皮试为阴性,3d后可进行蜂针治疗,治疗开始时期为1~2只蜜蜂,1次2d,取蜂数目控制在2~3只,等至15~25d后,此时已过了蜂毒的过敏阶段,蜂针数目可逐步增加,1次可适当增加1~3只,2d/1次,3次/角,1个疗程30d,连续2个疗程。取穴方法:以痛为腧,并结合辨证取穴与循经取穴,涉及穴位:(1)肩部:肩髎穴、肩髃穴、臑俞穴;(2)腕部:阳池穴、阳溪穴、腕骨穴、外关穴;(3)肘部:合谷穴、尺泽穴、天井穴、曲池穴、外关穴;(4)背脊:水沟穴、腰阳关穴、身柱穴;(5)膝部:膝阳关穴、梁丘穴、阳陵泉穴、犊鼻穴;(6)踝部:昆仑穴、申脉穴、丘墟穴、照海穴。观察组患者:蜂疗同对照组,另配合内热针疗法,根据治疗需要选择体位,常规皮肤消毒,内热针经高压蒸汽消毒,操作者根据针刺的部位选取合适的内热针型号,针刺定点部位,垂直或斜刺进针,针与针分距离控制在1~2cm,确保直达肌膜附着的骨面,有强烈针感为宜,同时护士将针柄与加热端相连接,恒温加热内热针,酌情调节温度与时间,一般温度控制在38~42°,维持20min。针刺完毕后,移除加热端,操作者用无菌棉球按压针眼快速起针,嘱咐患者48h内要保持治疗部位干燥。每周治疗1次,连续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相关症状及体征,并用记分法的方式反映其程度,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相关症状体征指数[3];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方式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或完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小幅度在95%以上为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显著好转迹象,中医证候积分减小幅度70%~94%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好转迹象,中医证候积分减小30%~69%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好转迹象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小幅度低于30%为无效[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指数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皮疹5例,发热3例,恶心、腹胀不适6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例,5例,4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3讨论

RA归属于中医学痹证之范畴,多见于风寒湿型。现代医学认为RA是因关节滑膜炎的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种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典型表现是小关节炎呈慢性、对称性、反复发作性的节奏进行性加重,早期RA的症状为疼痛、肿胀及相关功能障碍,而发展到晚期则会引起各程度的强硬与畸形。RA为公认的一大难治性疾病,据报道,我国RA的发病率约0.4%,且目前还在持续上升[5]。抗风湿药、激素等西药的限制在于其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虽然近代中医在治疗RA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如雷公藤片、风痛片以及一些虫类药对RA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中药起效慢,部分疗效也并不尽人意。蜂毒疗法治疗RA可谓由来已久,蜂毒抗关节炎的强效作用已得到公认。蜂毒味芳香为透明液体,含有多种酶类、多肽类及脂类等物质,作用于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可发挥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目前已有多家报道证实了蜂毒疗法的有效性,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我国针刺治疗世代流传,并流传至世界各地,而内热针疗法在镇痛方面有显著的远期疗效。密集型排布的内热针疗法有助于缓解软组织疼痛,通过升高针体温度来改善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缓解无菌性炎症,可作为手术刀松解软组织消除无菌性炎症的代替之法,其疗效是一般药物治疗与物理疗法很难比拟的。蜂疗与内热针疗法配合治疗RA可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两种疗法的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内热针疗法配合蜂疗可有效改善RA寒湿痹阻型证候,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世云,李万瑶.蜂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4,6(31):1437-1438.

[2]刘晓琴.三伏温针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2,32(4):52-53.

[3]龚雁,王金胜,缪晓青,等.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J].中国蜂业中旬刊(学术),2013,64(Z2):44.

[4]邓鸣,张炜宁,唐新征.蜂针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HPA轴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1,7(1):17-18.

[5]赵明.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述评[J].河南中医,2011,7(9):761-762.

作者:康平利 单位:渭南市中医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内热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btyxyxb/69799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