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肠癌术后中医药辅助治疗综述范文

大肠癌术后中医药辅助治疗综述范文

时间:2022-10-18 04:22:09

大肠癌术后中医药辅助治疗综述

健脾和胃的常用方药有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四君子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党参、人参、山药、大枣、白术、黄精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阿胶、熟地黄、白芍等。清热解毒、除湿消瘤的中药有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猪苓等。秦金霞[5]研究发现,化疗后,大肠癌的证型主要是脾肾亏虚型、脾胃虚弱型,其次是气血两虚型、肝肾阴虚型,瘀毒内阻型和湿热蕴结型的比例有所下降。中药用扶正减毒汤(基本方黄芪、灵芝、党参、当归、白花蛇舌草等)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扶正减毒汤具有扶正祛邪、益气健脾、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大肠癌术后患者的化疗中应用扶正解毒汤调节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化疗起着减毒增效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药内服外用可以很好地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防治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大肠癌患者由于术前久病体虚,加之手术的损伤、麻醉、机械刺激、迷走神经抑制以及创面渗出、感染等诸多因素影响,使患者术后常出现停止排气排便、腹部胀满、肠鸣音减弱等胃肠功能恢复迟缓的症状,严重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或者粘连性肠梗阻。中医理论认为,手术破坏了气机的正常运行,气滞血瘀,肠腑气机运化失调,腑气下行不畅,致使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出现腹部疼痛、腹胀、排气、排便停止。

复方大承气汤具有通腑行气、活血化瘀、益气消食的功效,能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气,促进肠管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增进渗液吸收,防止肠道粘连和梗阻,促使患者术后尽早排气排便、进食,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临床实践证明大肠癌术后早期使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6]。大肠癌手术后采用放疗减低局部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减轻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7]。但放疗后的患者由于放射线的照射影响,膀胱尿路的组织细胞受损,血管和组织纤维化,导致膀胱充血、水肿、溃疡、坏死、出血等炎性浸润,引起放射性膀胱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和血尿[8]。直肠受放射线照射影响后,直肠黏膜、血管内膜受损,间质纤维化,从而引起放射性直肠炎出现腹泻、里急后重、血便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严重者甚至出现直肠梗阻,直肠阴道瘘等严重的并发症[9]。从中医学理论来认识,放射性直肠炎的病机是火热湿毒侵袭大肠,下注肛周,湿热瘀毒蕴结,气机阻滞,气血凝滞[10]。中药治以清热化湿,解毒化瘀,止血止泻,养血补血为法。常用药物有:白头翁、白花蛇舌草、薏苡仁、赤芍、红藤、败酱草、车前子、藿香、藕节炭、当归、川芎、泽泻、栀子等。中药外用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可采用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白芍、甘草、栀子、当归),水煎取汁150ml,每晚临睡前1次保留灌肠,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直肠炎局部,具有清热化湿、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促进肠黏膜组织修复的作用[11]。中医认为放射线为热毒,其病机为热灼膀胱脉络,耗气伤阴,湿热下注、损伤膀胱机能,气血运行失常,湿热蕴结。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症状[12]。中药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通淋、滋补肝肾等,方剂有四生丸、小蓟饮子、滋补肝肾汤等。

于祥征等[13]采用高温高压消毒的清热凉血汤(生地黄、小蓟、滑石、淡竹叶、炒蒲黄、藕节等)膀胱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的疗效。薛海鸥[14]运用参麦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时进行辅助疗效观察,认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辅以参麦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化疗引起的身体疲劳、乏力及白细胞下降、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同时有对抗骨髓抑制,提高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改善造血系统的功效,从而改善身体的各项机能。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肿瘤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近年来大肠癌综合治疗的效果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其中中医药辅助治疗在大肠癌术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15-20],中药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化疗、放疗毒副作用的功效。中医药配合西医治疗大肠癌协同效果明显,能增强治疗效果,减低毒性,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但是,目前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确切的疗效。有些临床医生不重视“辨证论治”的原则,忽视中药的毒副作用,导致出现同类药物数种并开、中药随意合用的不良现象,产生毒副作用,降低疗效,影响了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

作者:吴德坤黄新黄瑞诚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肠癌术后中医药辅助治疗综述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