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英美文学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1)文学鉴赏能力。文学鉴赏是基于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的一种审美活动。文本理解是鉴赏的前提,鉴赏是理解的必然要求。学习英美文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阶段,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在英美文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主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敦促学生广泛阅读,广闻博见,在此基础上摄取录制。二是要勤于思考,充分想象。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经历想象创造的过程。最后一点是学生要对作品产生真实感悟。读者只有和作者心息相通,才能唤起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将读书升华为灵魂之间的交流,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2)审美能力。文学作品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三大功能。在英美文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文本为中心。无论文本难易与否,都要要求学生坚持读下去,不能半途而废。“两个基本点”即在“一个中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作品形式上基本的艺术美以及内容上的基本的自然美、社会美以及生活美等。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皆为英美名家的杰作,教师应教会学生去发现、模仿文本中的音韵美、修辞美、文体美以及文本意外的思想美、生活美等。总之,“美”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文学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英美文学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对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认识能力,更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得英美文学课程担负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

3)研究能力。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可谓相依为命。文学作品一旦问世,文学研究便随即产生。因此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师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之外,还应注重培养其从事一般文学研究的能力。郑秀恋、吴俊等人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选英美文学的人数最多,分别占30%、39.75%。这表明,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大类,英美文学研究因容易获取研究资料和研究切入点而备受学生青睐。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加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其研究能力。在注重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研究能力时,首先,告诉学生要注意点面结合。也就是说,做学问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系统地掌握文学史,又要深入研究一两名作家,发展自己的专长。其次,要注重培养其批判精神。学术问题允许有不同意见,学生不必完全接受教师或者其他学者的见解,要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质疑,但不同的看法必须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第三,注意学习经典作家和批评家对英美文学作家作品的论述。这是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极好途径。此外,还要“勤练”,指要求学生必须经常写作小论文,持之以恒,以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写作论文水平。

二、注重文史结合,中西结合,内外结合以及详略结合,即“四个结合”。

1)文史结合。由“文史不分家”可见文学与历史关系紧密。按当今的学科分类,文学和史学,共同构成了人文科学的主体。英美文学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宗教色彩。因此,把英美文学作品欣赏与英美文学史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在美国,文学专业的学生进校不久就得修各历时一年的英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这两门课不仅有框架,而且有纵向线索。它们帮助学生通晓两国文学的起源、发展、交际和互动,同时也为他们选修以后按时段、区域、文类和流派开设的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课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开设《英美文学史》,教师也应注重文史结合,相互穿插渗透,这是实现《大纲》规定的目标的必由之路。

2)中西结合。《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毋庸置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外语热”浪潮的扑面而来,我国在与外国相互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加强的同时,民族文化主体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现在的挑战就是:在今天的中国,懂得自己民族文化精髓的认识越来越少了。我们怎样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既汲取对方的营养,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文化,维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立性?”不难想象,一个具有深厚本族文化底蕴的人一定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文化主体性和归属感也更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却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人是非常危险而可悲的。笔者曾就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问题做过一项试验。结果显示,多年的英语学习已造成学生中国文化常识严重缺失,英语专业学生“去中国文化”的趋势日益凸显。这是一个十分令人堪忧的现象。

3)内外结合。根据《大纲》规定,英美文学在高年级开设。但当前许多高校都将大四学年用于毕业论文写作或者实习。这种安排导致专业知识课程的课时被人为压缩。因此,英美文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对于需要在课堂上处理的材料,教师要敦促学生自觉补充相关背景知识以补充理解文本所需的语境和作者的共有知识。课外阅读方面,要求每人每学期都要在老师指导下读一本英国小说,阅读过程中要摘记小说的要点,读后要撰写英文评论。对那些意义重大,但课堂上没有时间处理的重要作家作品,也要通过撰写英文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分析以及作品评价等措施进行监督,促使其课外进行广泛阅读。

4)详略结合。英美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内容必须有所取舍。取舍可依照厚今薄古和精中取精两个原则进行。厚今薄古。之所以要采取厚今薄古,一则因为“今”的东西离现实生活更近,书中所述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二则因为“今”的均采用现代标准英语写成,利于学生阅读,理解和模仿。再则学生们对古典文学越来越意兴阑珊,研读文本的能力每况愈下。教师为迎合这种趋势,也常常“薄古厚今”了。精中取精。客观地讲,凡选入文学教材的皆为精品,要再次遴选很难割舍。但是课时所限,必须精中取精,做到有主有次,有线有面有点。“主”即主要内容,“次”即次要内容。“线”是串连整个教学内容的线索,即文学史的发展脉络;“面”是各个时期文学发展一般情况,包括文学发展的历史条件,主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作品等;“点”指的是重点分析的作家作品。必须抓“主”带“次”,以“线”为纲,抓“点”带“面”。

三、结语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英美文学有着相似的地方。美国文学的特点的形成过程中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较深。最初的美国文学一直是以模仿英国文学为主的,随着美国的独立和美国人的意识的转变,美国文学已经脱离出英国文学成为独立的文学分支。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出现,美国的文学也越来越繁荣,甚至可以和英国分庭抗礼,成为真正独立的文学。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美国文学也具有类似的忒单,但是美国文学更加注重对自由的表达,同时更加具有浪漫主义思想。

2、文化差异对评论英美文学的影响

正如莎士比亚所讲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接受到的教育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在评论文学作品时的感想也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讲,不同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评论英国文学概括的来讲就是在反叛和继承中挣扎;第二方面,美国文学和文学评论的产生时间相差不多,因而,评论美国文学时要先探讨有关的文学起源问题;第三方面,英美文化评论之间的差距。

英国文学评论的特点和莎士比亚描写的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类似,英国的文学评论自十七八实际开始就具有神秘的色彩。无论是神秘的宗教色彩还是现代化个性的文学评论概念等都表明了英国文学不断在突破和继承传统的文学评论理念。客观来讲,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英国文学的评论没能实现其应有的作用。但是,无论从结构主义还是新历史主义的文学理论中都能看到英国文学思想的痕迹。因而,从英国文学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英国文学评论是从荒诞与绝望中反思,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来理解英国文化。由于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评论的出现时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无法从美国的文学进程中来把握文化差异对评论文学作品的影响。然而,随着美国的崛起,美国文学这颗陌生的种子在不断成长,虽然美国文学中有英国文学的影子,但是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学体系。

我们通常把英美文学放在一起评价。在不断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文学的评论模式和理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尤其是和美国文学比较之后,英国文学显得更加纯正。但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犹豫不决的性格特点使得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被美国迎头赶上甚至远远超过。对于读者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的精神源泉,然而,很多情况下,却使我们在求新追变的层面上陷入困境。和英国相比,美国是开放的,是没有历史负担的,这种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使得美国可以充分的将各个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收为己用。

3、结语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传统学科,英美文学的教学在近二十年来受到了严重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功利性心理加重,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等不能带来直接实用价值的人文学科的兴趣大大减少。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升级使得知识性、信息性内容的获取更加方便容易,大学公开课、精品课程视频等网络教育平台的大量涌出也极大地挑战了教师作为知识主要来源的传统教育观。英美文学课,尤其是文学史课上的很多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僵化无趣,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也无法吸引学生。这就导致了在文学课上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出勤率低、上课积极性差、平时不学习、考前猛突击的现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更不利于学生对于英美文学的正确认识,不利于实现英美文学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等重要课程目标。因此,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此外,正如黄源深教授早在1998年所指出的,我国外语专业的师生普遍存在“思辨缺失症”的问题,其表现症状为“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不善于说理和辩驳,口头和书面表达直接受到影响,论辩时不免居于下风,写文章断难出现佳作。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思辨能力,遇到科研中和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时,往往难以通过分析、比较、综合,作出判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去解决问题”(黄源深1998,1)。笔者也曾经在九十年代末和一位美籍外教探讨这一问题,他对此的描述更加精辟形象,他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属于“嘴巴漂亮,头脑空空”(beautifulmouths,emptybrains)。也就是说,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都很标准漂亮,堪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但是他们却很难对一个问题发表有深度的见解,缺乏独立的、有创意的想法。从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这一现象仍然存在。正如黄源深教授在2010年再次撰文时所说,11年过去了,“思辨缺失症”“依然困扰着今天的外语师生,情况似乎并没有多大改观”(黄源深11)。

究其原因,非母语环境下外语学习的内在规律和外语教学的传统模式负有主要责任。学习过程中强调机械记忆吸纳、反复模仿操练,教学中注重准确性高于创造性、流畅性高于内容的丰富性、逻辑性、思辨性,教学模式上强调教师中心、注入式教学为主、学生课堂参与环节薄弱等等,使得学习者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思辨能力得不到激发和锻炼,逐渐形成思维的惰性,也就难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创新的能力。因此,无论从英语专业的整体发展来看,还是从英美文学学科现状而言,都面临着改革的迫切性。而“思辨缺失症”普遍存在的现状更使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应该说,作为知识型专业课程,英美文学不存在要求学生反复机械记忆和模仿操练的问题,其课程的内在特性——审美性、个体感受性、评析性——强调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如果能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式,英美文学课程应该可以成为培养、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阵地。

二、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可行性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无论英国文学还是美国文学,在其发展历史的长河中都孕育出浓厚的批判性传统。这一方面表现在文学家们对社会现实、陈规旧俗的批判,也体现在不同时代的作家之间的传承与批判。例如,在英国文学史上,约翰逊博士写给切斯特菲尔德伯爵的那封著名的书信就颇具批判性特质。信里言辞犀利、不卑不亢,是一位清贫学者敢于傲视权贵、发出独立之声的代表。在美国文学中,马克•吐温则对自己少年时代崇拜的文坛前辈库柏发难,指出在《杀鹿将》中,库柏破了主导浪漫主义小说的19条戒律中的18条。虽然言语中不乏调侃之意,但也传达了年轻作家挑战权威的勇气[1]。再以美国文学为例,19世纪上半叶在新英格兰地区发起的超验主义运动即是一场关于批判传统宗教信仰、反对照搬欧洲传统、呼唤文化革新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旗手爱默生直陈美国文化界当时的因循守旧之弊,说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怀旧的时代。它建造父辈的坟墓。它书写传记、历史和评论。先人们面对面地观察上帝和自然,而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到这些。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自己去洞悉自己和宇宙之间本来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自己的诗篇,有自己体会到的哲学,而不仅仅是历史上留下的?为什么我们没有我们自己创造的宗教和历史?”(《自然》3-4)他强烈反对“在历史的枯骨堆里摸索,穿着前辈已经退色的衣物参加化装舞会”的做法,大声呼吁美国人面对新世界,书写自己的诗篇,描绘“新的土地、新的人、新的思想”。在著名的《论自立》中,他特别强调自信内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他说:“天才就是: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对你合适的东西对一切人都适用。”又说,“想成为真正的人的,必不随波逐流”(爱默生19,21)。这些思想为美国摆脱对欧洲和英国的文化依赖,实现精神独立和文化独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讲解这段历史、把这样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无疑会对他们认识自信的重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讲解、强调这样的批判性精神,展示文学通过批判现实、反思传统所能带来的社会革新和进步,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让学生意识到文学的伟大力量,使他们更加热爱这一学科。二是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批判性思维也贯穿始终。首先,每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都是对已有理论的一种修正或颠覆。比如,解构主义消解了结构主义对语言内部规律的过分强调,新历史主义则对新批评将文本视为封闭自足的艺术品的偏执加以修正。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等则批判了文学批评中对女性、弱势群体、少数族裔、自然等的主题的偏见和忽略,是文学研究对现实世界的反哺。此外,文学批评强调文本细读、澄清意义、推理预测、理性分析、逻辑论证、评估判断、得出结论等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适当地增加对文本的批评研究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有脾益。

此外,文学不是数学,文学解析不是解答方程式。对文本解读的答案并非唯一,大多数情况下是开放性的,允许解读的多样性。这为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拓展了空间。与此同时,以其作为文化载体的丰富内容、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文学更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所要求的情感特质,即思想开明,心态公正,诚实对待个人偏见,乐于寻求证据,尽可能全面充分地了解,谨慎判断,关注他人的观点及其理由,愿意接受不同意见和修正信念。从这一意义上讲,学习文学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三、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结合以上讨论,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英美文学课程可以成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阵地。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改革。

第一,文学史与选读相结合,识记性内容与思辨性内容相结合。大体而言,文学史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很多时候需要死记硬背,单纯讲授历史背景、作家生平、写作风格等内容难免显得枯燥单调,而且达不到理想效果。如果在讲史的同时增加相应的文本选读,学生会更感兴趣。而且阅读文本会让学生对文学流派、文学术语以及作家的创作风格、主题思想等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更容易形成深刻理解。笔者不赞同取消文学史的做法,因为英美文学对我们而言是舶来品,我们需要一个有意识地学习、形成系统知识结构的过程,尽管这种系统性并非面面俱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学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充分地理解具体的作家、作品。但是,文学史知识的传授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也可以增加思辨性内容。比如,讲课时注意文学发展不同阶段的相互对比、照应,后期作家与文学前辈的互动关系,文学主题的历时性流变等等,这样,即使以教师讲解为主,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样的内容是在教师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对课本内容的照本宣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第二,引进文学批评理论。虽然我国的教学大纲不要求在本科阶段教授文学理论,但在解读文本时适当增加文学批评理论会使英美文学课程更具挑战性,在感悟性理解的基础上增添理性思维。正如前文所讲,文学批评理论所强调的分析、理解、论证、判断、结论等过程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内容。通过教会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发现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进行条分缕析、抽丝拨茧般的解析,再佐以旁证,展开逻辑论证,最后得出自圆其说的结论,学生不仅仅可以领略文字的魅力,而且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便是通过文学研究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最有效方法。除了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解析文本,还可通过课后作业或学期论文的形式,由学生独立进行文本研究,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可谓一石多鸟。

第三,灵活设计学生参与环节。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课堂参与可有多种方法,可以通过问答法让学生回答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汇报、戏剧表演等。鉴于文学史内容很多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查找,我们可以每单元安排学生对作家生平、时代背景、文学流派等客观性较强、属于识记性知识的内容作课堂汇报。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学生需要学会查阅资料、甄选资料、组织资料、设计编辑课件、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口头汇报。这一过程涉及多种思维能力,可使学生多方受益。根据作品改编的戏剧表演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参与方式。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挑选作品、剧本改编、角色安排、背记台词、彩排表演、互相点评等工作,整个过程既有趣又有意义。另外,还可以举行专题讨论会(seminar)。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指定题目,由1-2名学生以主旨发言的形式抛出话题,引导讨论,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表想法。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英美文学课程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很普遍。从有效教学的观点加以考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的认知态度出现偏差和学习参与度低。近年来,由于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学生的学习逐渐转向实用性或功利性较强的课程,如翻译、ESP等方面。不少学生自入学之际就关注就业问题,专业课程的学习功利化明显,而对文学这种对于就业没有明显作用的课程兴趣锐减,他们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各种考证、考级的学习中。随着考研的升温,大批学生又加入到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去,其中,除了部分报考英美文学专业方向的学生,或在考研时必须要涉及到英美文学方面的学生外,很少有人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英美文学。学生对该课程学习越来越被动,他们已经失去了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对他们来说,该课程的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无意义的负担。这些学生中流传着“英美文学无用论”的观点。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厌学思想严重,课堂活动参与度低,参与面小,品质不高。从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来看,课后阅读表现出平面化、肤浅化的特点,阅读数量越来越少,深度越来越浅,功利化越来越明显。

学生认知态度所出现的偏差与学习参与度低,显然难以实现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因为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通过阅读和作品分析,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文化的了解。《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开列了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117部(篇),其中,英国文学部分有49位作家,54部作品,美国文学部分有42位作家,46部作品[6]28-32。然而,笔者曾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同学阅读量非常小,个别学生甚至到大三还没有完整地阅读一本英美文学原著。这种对英美文学所持有的态度和阅读量,是根本实现不了教学目标的。这种弊端早就有研究者指出:“离开文学的英语学习路线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为主导的路线,是近视而无远见的路线,是抄近路而反绕远的路线。”

从师资方面来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缺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自身的语言能力弱,文学理论知识欠缺,文本细读能力弱,不注重教学设计,很少考虑内容分量是否适当的问题,教学手段陈旧、滞后,不能充分利用好现代教学手段和课堂外海量的学习资源,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是对作品本身涉及的内涵不能充分挖掘,文本分析不透彻,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单调呆板,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难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人文素质,其教学目标达成度也就可想而知。对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业务素质。从课程设置来看,目前许多高校英美文学方面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尽合理之处。依照“大纲”的要求,英美文学的授课内容可包括:1)文学导论;2)英国文学概况;3)美国文学概况;4)文学批评[6]26。而实际上,不少高校并没有充分和合理地开设这些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显得单一,多数院校仅开设了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选读,而“文学导论”或“文学批评”方面的课程只能是忍痛割爱了。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课时量不足,缺乏相关的教师,根据授课老师的专业兴趣开设等。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开设“文学导论”、“文学批评入门”、“英美小说选读”“英语诗歌欣赏”等选修课加以弥补,也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予以解决。

与课程设置问题紧密相关的是课时问题。目前,我国的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本科一般都在三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课,时间为一年,每周两课时。但是,由于目前实际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读两个方面,每周两课时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再按照“大纲”的要求,将课程全部开设,则课时更为紧张。程爱民等人的调研报告认为,在所参加调查的院校中,“50%的教师认为课时不够用,并建议每周的课时由2节增至4节,总学分增为10学分左右”[8]。为此,必须要适当增加课时量,以满足英美文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影响英美文学课程有效性的因素远不止上述所谈到的几点。例如,像部分教材陈旧、有些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师资缺乏等因素也都存在。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叠加,造成了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好。

提高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自己面对教学目标、学情实际、教材内容做出选择。针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要想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英美文学课程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应要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的目标定位是英美文学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有效教学的角度看,教学目标对有效教学具有约束性意义。衡量一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指标应该是该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果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则可以视为有效教学;如果仅是部分或没有达到这一目标,应该视为低效的、无效的教学,甚至是负效的教学。“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始终把握这一目标,及时反思教学活动与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的达成度。否则,教学活动就会偏离这一目标,甚至失误。教学目标体系包括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大纲”只是规定了英美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将以上目标分解、细化到每节课中,构成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这里,尤其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设计,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实施教学行为时,围绕既定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综合考虑多种教学变量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反思性实践,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要强化教学的反思意识,增强主体意识、经验意识和创造精神。通过不断的反思、创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会呈螺旋式的上升趋势。随着自己的经验、智慧的增加,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增强。如在讲授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时,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演化沿革,主要流派作家的创造特征和作品的意义,发掘代表作家的作品在内容、意义上的认知价值和艺术价值。像学习弗吉尼亚•伍尔芙的《黛洛维夫人》时,教师必须把握该小说的意识流特质,并进行重点分析,围绕这种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解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完成这位作家作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延伸阅读、观看电影、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以加深理解,或作进一步研究,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细化后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及时地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2以学生为本是英美文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哲学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说,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因为“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9]。在教学策略选择上,必须以学生为本位。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那样,教师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0]。事实上,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指标。这种发展应该是协调性的、整合性的,它体现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不同维度。这是有效教学的内涵所在。大学中各种专业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某类人”,而英美文学作为一门具体的课程,有着特定的目标定位。在上述不同层次的目标中,最高层次是让学生通过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达到审美人生,进而去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张扬人文主义精神。因此,必须从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文学的作用。

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多元主体互动影响的过程。教学有效性是该过程的一个结果。有效程度可分为不同层次,可以高效、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教学有效性实现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它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成正比。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其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乃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英美文学基础知识的获得、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了解都需要积极的参与,而在这种参与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不断地得到提高。同时,在参与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在一定的情感态度支配下进行的,随着参与程度的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也会有更深的把握与感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教师课堂教学获得有效性的基本保障。而事实是,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学策略的运用上等原因,使得学生难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尤其是那种注入式、满堂灌的四段论教学方法或将文学视为泛读课的教学方法,学生是难以在情感上认同。另外,学生本身对英美文学在认知上的偏差,几种因素所产生的波浪效应,使得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由此看来,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整合教学内容是英美文学课程有效教学的价值选择

英语专业学生重视功利性和实用性课程的学习理念,再加上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繁多,总课时量不足等客观原因,目前,高校中该课程教学有效性不足的现象比较突出。教师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塑文学课堂的魅力,优化课堂结构,从教学内容上吸引学生,从教法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第一,追求教学内容的“博”与“精”。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时代的发展来安排教学内容是每位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容量问题。由于英美文学课时有限,教师要在精选授课内容、设计基本框架上下足工夫,同时,还应该适当拓展和加深,使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收获。对于英美文学课程而言,教学的内容既来源于教材,又必须高于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忠实于教材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教材进行拓展、深化。由于文学作品本身的包容性,举凡各种学科都可以在文学中有不同的体现,因此,要适当注重从跨学科的角度植入相关内容,并适当结合具体作品引入比较文学的分析视角,让学生跳出就文本而解读文本的窠臼,能够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域去感受和体验文学的丰富性、审美性,了解文学文本所蕴藉的人文内涵,增强文化意识。如在分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可以对该剧从人物、主题、情节、语言等角度进行文本细读,还可以从心理分析、原型批评、文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不同的视角进行文学批评,也可以从宗教、历史、心理学、电影艺术等跨学科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去分析《哈姆雷特》在中国的译介、改编演出以及接受情况,就会给学生更深广的认识。再比如,在学习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作品时,可以在对课本所选的诗歌文本进行细读之后,进一步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角度来分析惠特曼的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举出郭沫若、闻一多、艾青、蒲风等众多现代诗人都深受惠特曼的熏陶的例证。

第二,依据教材内容构建专题。目前,讲授英美文学主要采取作品选读与文学史分开,或将两者合并的两种方式,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蕴涵的文学史和作品的问题,以文学发展史、流派演变史和作家的创作实践为要素,构建若干教学模块群,注重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增强教学选题内容的吸引力。在构筑教学专题时,应该充分注意专题的独立性,突出主题,把不同时期的作家依照一定的主题进行整合,比起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讲授效果要大不相同。以“美国文学与诺贝文学奖”等为例。1930年,辛克莱•路易斯以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此奖的美国作家[11]。这意味着独立的美国文学开始得到欧洲的认可与接受,美国文学被看作是英国文学附庸的时代不复存在,美国文学从此跨入一个新的时期。从1930-1993年,先后有9位美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分别是尤金•奥尼尔(1936)、赛珍珠(1938)、威廉•福克纳(1949)、厄纳斯特•海明威(1954)、约翰•斯坦贝克(1962)、索尔•贝娄(1976)、艾萨克•辛格(1978)、约瑟夫•布罗茨基(1987)和托妮•莫里森(1993)。虽然这些作家不能代表美国文学20世纪时期的全部文学成就,但这一作家群体中的多数是在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界受到重视的作家,从教材的编写可窥一斑。像陶洁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就入选了福克纳、海明威、尤金•奥尼尔、索尔•贝娄和托妮•莫里森五人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这些获奖作家作为一个群体,打破原有教材的体例束缚,集中讲授,抓住每个作家及入选课本的代表作进行讲授,重点分析其获奖作品的内容及艺术建树。

比如,在讲解福克纳时,可以把关注点放在他的艺术成就上,分析他是如何创造性地将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对小说创作进行许多大胆而成功的试验,如何运用“时序颠倒”、“神话结构”、“多角度叙述”和意识流手法等现代派技巧来描绘200多年来美国南方社会的沧桑变迁,表现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中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另外,针对当代英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发展态势,教师应该关注学术前沿,了解动态,调整专题内容,将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这就避免了现在许多教材中古典作家偏多,现当代作家偏少;文学作品选读偏多,文学理论偏少;文学史和作品选读分割的问题。

4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实现英美文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力度的逐渐加大,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而现实是,不少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讲解作家时,主要涉及到作家生平、思想特点、创作手法和创作作品等问题;讲解具体作品时,往往从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谈起。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僵化、陈旧的方法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实现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手段必须实行多元化。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提升科研水平,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改善知识结构,尤其是要改变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要结合文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适度、适量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能扩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解决目前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目前,各版本的英美文学教材都节选了大量英美经典小说,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如《简•爱》、《呼啸山庄》、《白鲸》、《永别了,武器》等已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课堂上,教师有选择地播放经典作品所对应的影像资料,实现文学与电影的共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其审美能力,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获得新知。以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为例[13]。教材上所选为小说中的第一、二章。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教学可分以下步骤进行:1)让学生欣赏基于教材内容的《傲慢与偏见》电影片段;2)讨论小说文本与影片中的内容的异同;3)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解决相关问题;4)从小说场景、情节、人物关系、主题、叙事视角等方面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5)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整部小说,观看整部电影,撰写读书报告,或研究小论文。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但力戒照本宣科、照屏宣读,要做课件的主人,控制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在思考中随着教师的节奏步步深入,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女权主义乌托邦对文学的影响

乌托邦思想与女权主义思想有着共同的目标—重构人类文化。在运用女权主义思想或者乌托邦思想进行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二者的共同策略就是把颠覆父权社会与重构人类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国学者指出:“乌托邦主义所倡导的重构人类文化正是女权主义写作的目标”。传统的乌托邦作品只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反映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因为真正的两性平等在历史上从未存在和实现过。

女权主义者就在作品中构建一个没有性别压迫,甚至是两性平等的社会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反映女权主义思想,展现乌托邦精神,关注女性和人类未来。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把女权主义思想与乌托邦精神结合起来,以唤起被压抑的集体记忆,致力于新的社会文化建构,讨论主体性、女性属性、身体欲望和个体差异,借助想象在作品中营造着女性和人类的精神家园,对父权社会进行全面的抵制和颠覆。

20世纪80年代,“女权主义乌托邦”一词出现后,女权主义乌托邦的观点被众多的文学批评家引用和发挥,而且成为女权主义文学评论和乌托邦文学的又一个重要的切入点。20世纪后半叶,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和反乌托邦小说再度兴盛,小说创作从以男权文化的现实主义批判转向了对女权文化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的展望。即他们在承袭西方主流乌托邦小说模式的同时,融入鲜明的女性主题。女权主义者设想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美好世界,表现出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这种超现实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女权主义乌托邦在中国

1989年弗朗西斯•巴特库斯基(FrancesBartkowski)在《女权主义乌托邦》(FeministUtopias)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女权主义乌托邦”一词。目前国内对女权主义乌托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对女权乌托邦理论的译本和研究专著,只有少量的对西方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的研究专著和相关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我国学者对女权主义文学整体的全面了解和把握,然而国外对女权主义乌托邦文学的研究是空前繁荣。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全新的角度—女权主义乌托邦思想,对一些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

在19世纪以前,在早期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乌托邦作品都出自男性作家之手。尽管如此,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女权主义乌托邦的存在。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在《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我国学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作为一部经典的作品,《威尼斯商人》的思想内涵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阐释。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虚构了一处地图上不存在的类似于女权主义乌托邦式的小岛:贝尔蒙特岛。岛上的鲍西娅就像女王一样,独自掌管着一个城堡。这个宁静、祥和的小岛与威尼斯的以金钱为主导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鲍西娅的父亲在去世之前就已经规定了她选择丈夫的方式,但是她以自己的方式掌握自己的命运,成功选择了最佳的伴侣—巴萨尼奥。

贝尔蒙特岛就是一个拥有这独特女性文化的乌托邦社会。莱曼•弗兰克•鲍姆(LymanFrankBaum)的代表作《绿野仙踪》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国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多是从叙事角度、人物分析角度等角度阐释和评论该作品的。对于这部小说体现的女权主义乌托邦思想,评论界的研究甚少。鲍姆通过美丽的童话故事为世人创造了一个永恒的、神奇的奥兹仙境。奥兹国中只有女性掌握着强大的力量—邪恶的东西方女巫和善良的南北方女巫,甚至是主人公多萝茜,这个天真的小女孩都能排除万难,掌控一切。鲍姆通过想象在作品中勾画出理想的女性社会和人类的精神家园,以此展现女权主义乌托邦社会中女性寻求自我实现、平等和差异以及社会和谐。

研究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的基本思路

(一)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代表了每个时代女性的愿望,表达了对既定两性秩序的批判和否定,是对一种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的追求。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两性的存在,一方面是重新界定女性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否定等级和特权制度。AnneK.Mellor在OnFeministUtopia一文就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的价值意蕴、发展过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把女权主义乌托邦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男性消失的女权主义乌托邦社会,第二种是雌雄同体的女权主义乌托邦社会,第三种是两性共存且平等的女权主义乌托邦社会。

《她乡》是一个全部由女性组成的、以孩子为中心的乌托邦社会,具有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化,男性消失的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男人的世界,而是男性的存在只是被用来突出女性的中心姿态,是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家为取代男权统治所提出的一种模式。娥秀拉•勒瑰恩(UrsulaLeGuin)的《黑暗的左手》(TheLeftHandofDarkness)被评论家喻为在雌雄同体的世界里寻找性别平等的女权主义乌托邦之作。摆脱了性别差异,也摆脱了人类二元对立思想的束缚。娥秀拉•勒瑰恩的《被放逐者》(TheDispos-sessed)和玛吉•皮尔西的《时间边缘的女人》是最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勾勒出了一个两性共存且无性别差异的理想社会,达到两性的和谐相处。

(二)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中的生态关怀

20世纪以来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表现出对这一主题的深切关注,它们将妇女解放与生态问题联系起来,将互爱和互惠作为核心价值,运用各种方式去探索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科技与生态的和谐关系。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科技与生态的平衡。随着生态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也讨论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在《黑暗的左手》中人类发展科技是有着一定的限度和前提的,科技的应用应该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格辛星人的高科技主要用于抵御寒冷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的科技发展进程缓慢。例如,在地球上需要3年就能开发出的科技成果,在寒冬星上,人类则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1.1语言环境欠佳,学习氛围不浓

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尤其是母语之外的语言学习,其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将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成自发的语言习惯,因此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氛围。而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往往局限在课堂上,甚至存在课堂教学仅仅为“汉译英”或针对英语等级考试进行“应试教学”的现象,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导致他们英语语言能力难以提高,更阻碍了他们英语思维的形成。

1.2师资力量薄弱,需进一步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但由于地域文化、专业素养、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执教能力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通常来说,要想做好英语教学工作,不仅要求老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运用自如的语言能力、驾轻就熟的教学技巧,更要密切关注世界各国的文化变迁和语言教学的最新动态,不断吸收国外语言教学的先进理念,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此外,教师还要提高自身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善于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近年来,高校引进师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反映出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1.3教学手段落后,需不断改进创新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非常明确:培养学生将学到的英语基础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不断提高英语交流的实用能力。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法比较单一,且多重视书面语言教学而忽视口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往往学的是“哑巴英语”,无法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已经远远落后,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地域差异,各高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和丰富教学手段任重而道远。

1.4片面强调英语重要性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国人英语交流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作为大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其重要性是无容置疑的,但是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片面强调英语的重要性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压力。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过分夸大英语的重要性,甚至让学生产生学不好英语将来就无所作为的思想,会给学生增添无谓的心理负担,使之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英语教学的效果则无从谈起。

2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的背景

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通常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形式出现。文学作品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瑰宝,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笔者发现,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而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分享优秀作品带来的愉悦体验,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为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基于此,英美文学教学应运而生。

3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教学正好顺应了这一要求。

3.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执教水平

英美文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原著的鉴赏,了解作家的创作倾向、语言技巧、写作手法,以提高阅读、写作等实际运用能力。对教师来说,带领学生对这些语言技巧、写作手法进行探讨,也是一种学习、提高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更好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

3.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文学修养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接触到的英美文学往往是一些片段或精华部分,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教学,让学生通过对一部优秀作品的整体认知,感受国外的文化气息,增进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3.3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语言,或形象、或抽象、或严肃、或诙谐、或通俗、或深刻地展现出作者对人生、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和态度,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可以说每一篇优秀作品都是一份精神大餐,每一部优秀作品都是一场精神盛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教学,让学生徜徉在优秀文学的海洋,接受优秀文学的熏陶,感受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的愉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4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

4.1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行性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英语教育从中小学开始就要与国际接轨,在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改变我国英语教育中学生不能用英语交流、看不懂英文原著等状况。这就给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政策依据。随着学生英语基础的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重点,可以从原有的基础知识教学逐渐向素质教学方向转变,力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加之,高校引进师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在不断提升,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师资为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4.2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思路

教学改革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而不是全盘否定,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教学也不是将原有的教学模式全部逆转。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础英语教学与文学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英美文学教学的引入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拓展,有利于学生丰富和巩固原有的知识体系,更加深刻地感知外国文化底蕴,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

4.3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的实现途径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将这种认识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具体的教改实践全过程中。其次,要改变教学活动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而英美文学教学的引入,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老师则以“导师”的角色,与学生一起探讨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思路、语言技巧、写作手法等,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比如,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时期的作品,英国的文学作品注重的是社会问题,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希望在精神领域探索实现理想的途径,法国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则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再者,英美文学教学一定要强调阅读的整体性,防止“管中窥豹式”的鉴赏,破坏作品的整体性,造成学生掌握知识碎片化,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4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教学的具体方法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第7篇

从学生初、高中学过的外国名著的英文原版入手,实现从已知文学作品阅读到未知文学作品欣赏

除上面提到的欧•亨利的作品《最后一片叶子》作为阅读课文之外,学生初、高中时阅读、欣赏了翻译成汉语的多部英美文学名著,如美国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作品《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真实地再现了她受教于莎利文老师的情景,故事感人至深,也可引入她的传记体小说《我的生活》或《海伦•凯勒自传》,这些书都以翔实的笔触描写了一个盲聋人的奋斗历程。这个继续引入她的散文《给我三天光明》,学生朗读这篇文章可感受到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从而更加珍惜时间,珍惜自己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教师还可把学生学过的另一篇课文《麦琪的礼物》英语原版引入课堂,这是欧•亨利的另一篇代表作。爱情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初中课文选用《泰坦尼克号》(节选)电影脚本,教师选择这部分的英语版,让学生了解电影脚本的特点,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原版英语电影片段,鼓励学生课后观看整部英文电影。也可欣赏这两年红极一时的另一部立体电影《阿凡达》,同时提醒学生感受卡梅隆导演独具匠心的编排和他那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文学作品分为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中学期间,学生欣赏了翻译过来的莎士比亚戏剧,如课文选取了《威尼斯商人》中最精彩的一场戏,由于莎翁作品年代久远、难度较大,可欣赏小小精彩片段;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篇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学生朗诵英语演讲词更能感受英语语言排比句式在演讲中所发挥的感召力和修辞在语言中的独特艺术魅力。如《综合教程》(全新版)每一个单元课文A后有一首短诗,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诗歌的一般特点,可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同时也可欣赏雪莱的翻译诗《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中的佳句:“如果冬天已到,难道春天还用久等?”教师也可以引入更多的名段,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从国内外新闻、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的文学作品

入手,以逐步实现个性化阅读随着科技发展,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从大学英语学习开始,教师就可把英语新闻做成课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手机浏览中国日报网络版(ChinaDaily)和等的英语新闻,从中了解已熟知的国内外大事。随着英语词汇量的增加和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学生会体验英语阅读的成效与快乐,自己会寻找英语课外读物,如《今日中国》、《英语世界》、《大学英语》等。教师可向学生引荐与学生成长经历相似题材的作家的作品,如特别提及美国当代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她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她的许多作品都是以高等学府这块圣地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她2002年的长篇小说《带你去那里》就以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手法描写了自己由童年、青少年到成人成长过程中,在寻求亲情、友情、爱情旅途中内心的苦闷、抗争、醒悟、重生,从肉体到精神的探索之路。

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英语经典名著,如《简•爱》、《傲慢与偏见》、《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英美文学阅读形式非常灵活,可以是电子阅读或纸质阅读;有时间可以多读几页,没时间可以少读几页;可以在茶余饭后、课前、课后、睡前、醒来后;可以坐着、躺着;速度可快可慢,可以细细品味,几天读一本,可以一目十行,一眼带过,一天一本。可以这样说,一部小说其实就是用英语建构的一个“虚拟世界”,“走进一部英文小说,你实际上就已经‘生活’在一个‘英语世界’里”。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鲜活的语言环境中唤起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巩固与记忆,感受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运用,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无形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玩味作者巧妙的选词,欣赏作者驾驭语言的技巧,思考作品所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历史、文化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等。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第8篇

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属于高年级开设课程,根据相关规定、英语教学规律和学生基础,该课程以《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名称分别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根据调研和分析,生源和教学总体呈现以下状况:

(一)学生基础薄弱。2012年,笔者对凯里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学生进校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以英语专业(旅游方向)学生为例,该班共有48名学生,其中外省籍学生3人,贵州省非黔东南籍学生8人,黔东南籍学生37人,全班平均高考英语成绩为88分,最高分为132分,最低分为36分,可见,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总体相当薄弱。

(二)教学时数不足。根据规定,文科专业的总学分数控制在165学分以内,计划学时控制在3140学时以内,扣除通时教育课程、生涯教育课程、特色教育课程、集中实践环节、教师教育课程、创新素质与综合能力、课程实践实验等,专业课的计划学时只有1536学时,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课程设计和安排方面不得不最大化考虑基础课程的利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最大化弥补学生英语基础的“先天不足”,每周学时为2学时,总学时为72学时。而英美文学信息量和阅读量较大,72学时不能很好顾及作品的研读,更多的是涵盖了其中的基本知识、流派、著名作家等,颇有文学史的教学形式。

(三)图书资料缺乏。近年来,由于办学需要,凯里学院大量购入图书,社会各界也大量捐赠图书,学校的图书总量上了新台阶。但是,在外文图书方面,仍然显得数量不足,特别是原版图书较少,还不能完全解决学生阅读原著的需求。(四)学生兴趣不浓。从教师反映的情况以及在学生中的调查结果分析,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个人爱好等因素,大部分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不浓,导致学生在文学作品欣赏、文学现象探索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平时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文学作品阅读量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在英美文学课程方面花时间,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急功近利的心理非常明显。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介入,主要强调对文字处理、视频处理、音频处理和网络资源的引入,文字、图片、电影、歌曲、音频等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的应用,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取舍等方面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2]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改变观念,创新实践。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导致外语教学活动与传统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面对新技术和新要求,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在原来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调整,在教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顺应教育发展需求,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学教学内涵要求。

(二)拓展资源,提高能力。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主要是课本和教师的教案,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这一模式受到了彻底的颠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得到无限的拓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学文本以及相关的分析材料等。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在英美文学领域中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文学课程,无论涉及文学概论、文学作品赏析、文学史等,信息量都非常大,在传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是长篇大论地解读文本,或者没完没了地书写板书,教学内容取舍较多。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教师能在课前准备好课件,在课堂上自如地加以利用,节约了书写板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立体生动,艺术性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效果,使教学过程更具艺术性和可欣赏性,能最大化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图片、电影、视频、音频、文字、特殊文学文本结构展示等加大了英美文学教学的艺术性。

(五)易于理解,增强感知。鉴于在语言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中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大大得到加强,具象形式一改传统教学中的抽象形式,对文学作品本身和背景知识的理解难度大大降低,增强了学生对文学现象的感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对英美文学教学的消极影响

有人说,现代信息技术是双刃剑。在语言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无疑也存在着消极的因素,如果应用不当,势必引起不利的影响,值得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注意。

(一)丧失阅读,流于形式。如前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英美文学传统教学模式被颠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得到无限的拓展。也就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导致学生不在热衷于原著文本的阅读和研究,容易造成学生按图索骥,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直接在网络资源中寻找答案,流于形式,囫囵吞枣,对文学作品和背景知识一知半解,甚至形成理解误区。

(二)艺术再造,作品失真。在现代社会中,网络资源中的文学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是当下得到普遍认可和接收的事实,例如,小说被拍成电影,诗歌变成歌曲,散文变成音频作品,形成了文学作品欣赏中的“快餐文化”,但是,当传统文学作品被打上现代技术的烙印后,往往发生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再创造,从标题到故事情节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文学作品内涵抑或思想性失真。

(三)注重情节,文学性弱。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图片、电影、视频、音频、文字处理等手段加大了英美文学教学的艺术性,但从另一个方面分析,在艺术性的增加的同时,文学课程本身应有的文学性大打折扣,因为“视频/音频快餐”能促进眼球和大脑的极度闪烁,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作品情节和片段,忽视了通过利用优秀作家作品分析进行人性教化和道德教育,因此,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在文学性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为缺乏文学性的文学课程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四)思维肤浅,理性误差。谷启楠认为,“影视作品注重视觉效果,一般比较肤浅,过于直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信息而不愿意进行深入的思考,满足于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而不愿认真研读原著”[3]。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在促进学生开展批判性思考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学生不愿意在文字之间寻找意义,更愿意在“视频/音频快餐”中寻找一种视觉上的快感,导致对于作家和作品缺乏深层次的理性认识。

(五)缺少互动,兴趣渐失。人们经常提到“粉笔+本书”是传统教学的代名词,在现代信息条件下,“课件+鼠标”却成为了有些课堂教学的代名词。有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能看见教师的面部表情,学生的信息接收率可高达90%。反之,信息的接收率甚至小于20%,在现代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多媒体设备后面“埋头苦干”,部分学生要么做自己的事,要么表情木讷地听讲,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久而久之,学生会发现教学索然无味,学习兴趣下降在所难免。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