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区教育局年度工作意见3篇范文

区教育局年度工作意见3篇范文

时间:2022-02-09 11:31:27

区教育局年度工作意见3篇

第一篇

2012-2013学年度是我区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关键学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以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校舍安全工程、高效课堂建设和优质师资队伍打造四大重点工作为支点,全面优化管理举措,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一、确立优先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

1.顺应形势,有序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随着我区社会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教育布局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顺应形势,有序调整。一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要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准确预测我区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做好《关于全区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的意见》的完善工作,引领学前教育多元办学、健康发展;小学教育均匀布点、均衡发展;初中教育适度集中、全面发展;高中教育突出重点、优质发展;职业教育注重专业、特色发展。二要有序推进定点学校建设。要根据新的定点学校建设要求,进一步挖掘潜力,优化管理,提升学校建设档次。易地新建的学校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协助规划好校园,管理好工程质量,督促好工程进度,争取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校址搬迁的学校要充分考虑搬迁校址对学校运转带来的各方面影响,通过多方面努力实现平稳过渡。三要妥善安排学校撤并的后续工作。要加强对教师有序流动的引导,拓宽教师转岗途径,妥善安置好富余教职员工。校舍、设备、货币资金及土地使用权要通过教育系统内部调剂使用、整体出售、土地资源置换等形式,进一步盘活,避免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要通过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师资流动,增强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味,彰显教育优先发展的新形象。

2.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今年年底,我区即将迎来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验收,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对照创建标准,紧紧咬住既定工作目标,进一步挖掘工作潜力,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年底之前完成各项区域教育现代化工作任务。一要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要严格按照“保质量、保工期、保廉洁”的要求,全程关注工程建设,把好工程质量关;全面强化校园管理,确保施工期间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施工安全;配合有关部门督促工程进度,按时序进度完成工程建设。要积极与各镇政府部门沟通,抓紧时间启动学校操场建设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二要大力推进幼儿园创建。进一步发挥以点带面推进机制和以奖代补激励政策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创建积极性,推进学前教育创优。加强对各镇区幼儿园现代化创建的指导,确保到今年年底区内省优质园占有率达到60%以上,省合格园达到100%。同时,切实推进清理整顿无证办园(班)工作,为幼教事业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三要积极筹备创建迎验工作。深入开展教育现代化创建学习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宣传氛围,利用创建契机,规范学校管理,提升管理层次;认真开展查漏补缺,全方位地做好各种资料的准备工作,培训好考察工作服务人员,认真配合专家组开展考察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

3.明确要求,积极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和国务院、省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会议精神,我区90%的校舍需要加固或重建。区政府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我们教育系统来说,既是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确保长治久安的一次重大机遇,也是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重要契机。校安办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主动调研、主动沟通、主动汇报,积极推进校舍安全各项工程的实施。对加固的建筑,要按照重点设防类要求和加固技术标准,采取加固措施;对新建(包括迁建、拆除重建)的校舍,要坚决执行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设计规范,确保校舍安全工程质量。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重大意义,积极配合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组织好施工、管理等各项工作。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力争用3年乃至更短的时间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各项工作任务。

二、落实优质发展策略,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1.与时俱进,抓实学校德育工作。新的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进一步落实德育首位的地位,创新德育载体,不断提升新形势下我区的德育工作水平。一要正确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要充分认识社会发展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各种影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积极推进第七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探索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有利因素,强化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根据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特点,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学生健全的心理人格。二要积极创新各种德育载体。要摈弃死揪蛮干的学科教学模式,准确把握学科知识和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将德育工作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在校时间,通过广播操、集会等各种校园活动,借助校园电视、广播、展板等各种校园媒体,依托校园景点、绿化主题、教室布置等各种校园环境元素,潜移默化地实现积极的德育影响;积极研究团队组织的教育特点,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利用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力量,开展好学生德育。三要充分发挥家校协同教育作用。要建好、管好、用好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通过家访、电话、短信以及发放校刊校报等形式,切实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进校园、评教育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主动与各级关工委联系,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好乡土教育活动;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要联合社区、街道、居委会等部门,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

2.转变观念,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教学工作是教育的中心工作。一把手校长要关注教学、研究教学,在教学质量建设方面,进一步引领全体教师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符合学校学情的高效课堂建设路径。一要改进优秀课评价标准。确立“老师讲得好未必就是好,学生学得好才是真的好”的课堂教学价值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帮助学生的心智在课堂上充分舒展、自由生长,帮助学生实现潜在学习能力的开发。二要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进一步反思传统课堂中学生精力流失现象和非教育性的活动损耗,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要通过借鉴和创新,改变“一言堂”式的讲解,圈养式的管制,让课堂成为探索和启蒙的园地,而不是宣传和灌输的平台;成为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的场所,而不是最高指示和强迫命令的渠道;成为丰富认知、体验多元的实验场,而不是统一答案、钳制思想的宣教厅。努力让学生的课堂生活充满情感的体验、兴奋的探索、激烈的争论和高效的建构。三要优化学习活动结构。要将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从狭义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着眼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力的保持、学习状态的激励,着眼预习方法的指导、自学能力的培养、质疑问难习惯的养成,着眼作业态度的端正、作业能力的提升、作业反思的强化,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改革和重组活动结构,优化学生整个的学习活动过程,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各校级领导要亲自进课堂,亲自上课,深度融入课程改革潮流。教育局将适时进行校长上课情况抽查。本学年,将组织校长优课评比,召开高效课堂建设推进会,不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走向深入。

3.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艺卫教育和校园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课堂建设的有力补充。一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切实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行动”,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有序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及时上报有关数据,通过健康测试推进学校体育;二要积极组织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过程、有结果、有特色;开展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断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全体学生和谐发展。三要积极开展中小学校园科技教育活动。启动全区“首届中小学生科技节”,通过举办科技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普展览参观、科普读物阅读、科技小发明竞赛、科技小论文评比等各种科技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三、创新师资培管模式,全面提高队伍素质

1.强化师德,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深入宣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书记提出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精神,继续推进“师德双心”工程。以“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师德论坛、师德征文等形式,认真开展“区师德建设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师德典型的先进模范事迹,着力塑造新时期教师的良好社会形象。进一步完善师德监督机制和网络,严格处理师德失范行为。认真落实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师德建设“八不”要求,完善师德考评办法,进行师德专项考核,建立师德考核档案。坚持教师晋职晋级、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2.深化改革,均衡教师资源配置。适时开展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研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的宏观调控力度,为实施教师队伍的均衡化配置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政策优势,根据全区教师分布情况,合理地开展教师调配交流工作;结合布局调整和学校撤并,统一安排教师分流,科学配置学校师资;通过任(挂)职锻炼、对流支援等形式,为农村学校、边远学校注入新生力量;以绩效工资改革为杠杆,进一步消除城乡教师收入差距,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全区中小学师资配备的平衡。根据省、市、区人社部门的统一要求,积极稳妥地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好全区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3.优化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制定《区名校长培养管理意见》,采取层次推进,塔型发展培养模式,对接一流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促进校长队伍素质提升。充分发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网络教育平台的作用,及时获取最新学习资源,紧跟最新学习动态,不断提升管理理念,优化管理行为。进一步优化校长例会制度,适时开展各种管理沙龙活动,为校长提供多样化的交流提升平台。加大对特级教师和区级以上优秀教师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发挥特级教师在本区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领军作用,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特色团队。制定并试行《中青年高级教师履职考核与管理办法》。实行优秀教师分类沙龙活动,提高沙龙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启动青年教师行动计划。明确成长目标,行动原则及区、校两级责任分工和量化考核的管理办法,将名师培养工作向前延伸。将新教师岗位培训和“青蓝工程”有机地纳入青年教师行动计划中。通过新一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评选,树立榜样,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力促职教提档升级

1.紧贴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区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力度,大量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一要加强市场调研。通过调研准确把握我区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主动与地方主导产业接轨。二要升级专业设置。紧密结合我区家纺、船舶、机械、新型农业等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加快专业改造,实现专业提升。三要加大课改力度。探索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试行半工半读、跨地域学习、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职业教育培养、培训新模式。四要深化校企合作改革。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实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实训教程按照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设计,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继续实行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职业学校与区经济部门、重点企业互派管理人员。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运作深度熔接。

2.立足校情,优化职教学校管理。结合我区职业教育办学的实际情况,围绕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在全区职业学校教师中间开展爱岗敬业专题讨论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职业学校教师,认清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将职教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追求。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制度,为教师岗位成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做到人尽其才,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生德育载体和德育课程,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学生中间推进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宣传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宣传社会对职教毕业人才的需求,宣传职教毕业生在不同岗位上创业、成才的故事,教育学生自尊自强,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力争成为专业能手,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体面地学习、体面地生活、体面地找到工作,让职教毕业生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拥有职业的尊严,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3.瞄准发展,提升职教建设档次。紧紧抓住撤市设区和江海联动开发,产业跨越升级的新机遇,站在更高层面上规划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需求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办学机制。省中专要在成功创建省重点建设职业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向国家重点建设职业学校的创建目标冲刺;农综技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冲刺省重点建设职业教育中心目标。继续优化镇区成人教育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龙头作用,加强镇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构建社区教育培训网络,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农科教结合,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认真贯彻市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社区实践教育活动。

五、探索优效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教育形象

1.改进管理,提高教育管理成效。结合学校布局调整的实际、学校服务半径的变化、教师流动的常态化、绩效工资的实施以及社会对学校的新要求,不断探索适应学校校情的新型管理模式。一要着力探索学校内部管理的动车组模式。学校规模的扩大对原有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改革新要求,仅仅依靠校长发挥火车头的作用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管理要求。要探索激发学校各部门、各条块工作积极性的管理机制,使各部门各条块既有独立动力,又能高度协同,不断减少学校运作的内部损耗,提高发展效率。二要着力建设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更广领域、更深层面的教师流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主流舆论导向和教师主体价值观的引领,用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先进工作文化,影响和带动新流入的教职工。校长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在思想上、业务上帮助教师找到自身定位,投身事业追求,让拖沓、懒散、推诿、骄傲自大、得过且过、斤斤计较等各种陈腐陋习失去市场,进一步塑造我区教师整体文化形象。今年教师节,局副科长以上干部将深入到有关学校,参加学校教师座谈会,进一步听取来自一线的意见和建议。三要着力推进“创特升格”活动。要深刻认识高位均衡基础上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继续深入推进“创特升格”。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学校要进一步丰富办学内涵,巩固和发展学校特色建设成果;还没有创建为特色学校的,要积极挖掘、精心培植、逐步积蓄力量,争取在新一轮评估中,以更高标准、更优形象跻身特色学校行列。本学年开展第二批“区特色学校”评选活动。四要着力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要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的紧急通知》要求,落实主要领导是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制度,重点做好学校“五防”措施落实、接送车辆安全、消防安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以及学校周边治安整治等工作,切实维护好校园的平安稳定。

2.强化规范,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省中小学管理规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控制学生课外作业总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将“五严”禁令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助推器,深入探索“五严”禁令下减负增效的学校教育教学新模式。延伸人大代表评议教育工作的规范效应,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不断完善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廉政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的民主监督职能,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防止权力过于集中。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后勤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食堂、小卖部要坚持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认真做好各类信访件、举报电话的受理处置工作,实时关注“公众监督网”的各种咨询、投诉、意见和建议,做到100%答复,24小时内答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家教、体罚、变相体罚等师德失范行为,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3.加强宣传,强化家校社会沟通。精心策划新一轮的百名机关干部进校园、千名教师进家庭、万名家长评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优化学校与社会、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继续办好《大众·教育周刊》、区教育局网站、《教育》内刊、《教育现代化创建》简报等各层面的媒体,以不同的形式加强教育宣传,争取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长》、《教育》等媒体通联站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各类教育媒体的沟通与联系,深入开展教育宣传“422”工程。组织专家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进行专题策划、提升和包装;组织有关媒体对条件成熟的学校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力促更高层面、更广范围的宣传效果,进一步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在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一如既往地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工会工作;一如既往地抓好关工委、老干部、共青团、少先队、红会、统战、知识分子、计划生育、民调、保密、档案等工作;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全区环境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确保取得新成绩。

第二篇

2012-2013学年度是我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全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创建,推进教育强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紧紧抓住重点工程建设、学校文化建设、高效课堂建设和优质师资队伍建设四大重点工作,深化改革,优化管理,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一、抓实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学校布局调整

1.大力推进校安工程建设。主动与住建、财政、审计、国土、规划等部门衔接,加快校安工程建设进度。认真做好已建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有关学校要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一步完善项目档案资料,做好校级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及时向区校安办移交项目档案资料。进一步完善校舍安全档案和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做到档案收集与工程建设同步。认真做好在建项目质量管理,把好技术关、施工关、验收关和综合监管关,确保加固改造一栋,安全使用一栋。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全面落实各方责任,切实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施工区和教学区要严格分开,施工现场实施封闭管理。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妥善解决施工和教学的矛盾。

2.稳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根据区政府《关于全区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的意见》的既定部署,新一轮布局调整工作已经在暑假期间基本完成,全区有7所学校(教学点)撤并。各接收学校要认真做好接收工作。被撤并学校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可移动资产,能够利用的要尽量接收利用。要切实加强新入校的师生的入学教育,用新学校的新文化、新校风引导和教育新师生,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和融入新的校园生活,防止出现小帮派、小团体现象。被撤并的学校师生要主动适应新环境,以新的精神面貌开始新的工作学习。生源逐步减少,即将进入撤并程序的学校要认真做好师生的稳定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推动校舍及土地使用权的整体出售和资源置换,进一步盘活资产,避免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3.加快推进合格学校建设。省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中,对我区14所定点学校占地面积、操场面积不达标提出了整改要求。针对这一情况,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制定和落实“一校一策”的建设方案,力争定点学校建设早日达标。异地新建的学校要抓紧质量监督和时序进度两大重点,积极做好各项服务,配合好施工进度,加快学校建设。验收通过的合格学校要优化各种教育教学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大力开展现代教育装备的应用培训活动,以活动促应用,让所有的教师都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装备。开展对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专项督导,进一步提高我区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致力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内涵管理层次

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坚持“源于文化、指向文化、浸润文化、彰显文化、折射文化”的原则,深入推进“创特升格”主题活动。组织学校文化建设论坛,深入探讨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和策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已经明确文化建设方向的学校,要进一步集聚各种资源要素,引领课程建设,构建各种活动载体,促进学校文化个性成长。本学年将评选第三批“区特色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相对落后的学校要积极挖掘资源,创造条件,推进特色建设进度,力争形成自己的办学个性。大力推进教育宣传“422”工程的实施,办好《教育》内刊,用好《大众·教育周刊》,与市、省、部级各类媒体加强沟通和联系,抓住师德典型、文化特色、管理经验等宣传重点,提高教育宣传质量,助推学校文化建设。本学年将编辑《教育宣传专辑》,各校要树立教育宣传的质量意识,不断促进教育宣传与学校建设的互动,用高质量的宣传促进高质量的学校建设。

2.提高学生德育实效。将学校德育活动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架构,用文化的力量,激发学习动力,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素养。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探索学校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学生德育机制,努力构建适应地方经济、文化等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活动性”和“地方性”德育课程。强化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继续办好“学校德育及班主任工作创新通讯沙龙”,健全班主任工作交流机制,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队组织的作用,实现学校文化建设载体的多样化,提高群团队活动的文化含量,推动群团队活动的特色化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强化硬件投入,优化软件管理,发挥区青少年宫的引领作用和辐射功能,推动乡村少年宫建设,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乡村少年宫日常活动机制。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积极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开展科学读书会、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展评,科普专题网站建设等活动,进一步活跃校园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热情。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开展环境教育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加大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力度,积极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创新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倡导形式多样的学生课间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确保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推动毽球运动项目的开展,营造浓烈的体育锻炼氛围,努力使毽球项目成为我区特色体育运动项目。推进体育艺术“2+1”工程示范校创建活动,做到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举办好独唱、独奏、独舞比赛,组织区中小学美术书法作品展评,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好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特色文化节活动,通过比赛、展评、专题节日等活动,带动全区体育、艺术、科技教育活动提档升级。

三、优化教学业务管理,增强质量兴教实力

1.优化教学管理机制。深入推进教学“协作发展”工程。制订《教学协作区管理意见》,开展协作区工作研讨交流活动,评选优秀教学协作区。启动学科类教学协作机制建设,将艺术、体育、科学等小学科教学纳入协作区管理框架,提高特色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的档次。将高中教学工作纳入协作区管理框架,落实四星级高中、三星级高中协作区牵头学校,优化高中学科全区集体备课,强化高中教学质量调控力度,不断提高高中教学质量。实行局领导、教研员联系、蹲点学校的制度,促进局机关、教研室与学校的沟通和联系。局领导、教研员要深入到学校一线,沉入到备课、听课、评课、作业检查等各个环节之中,不断加强调研、激励和指导,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学校的管理潜力。

2.改进教学业务研究。研究制定各科教师基本功训练范围和要求,以学校为单位,分项开展教师基本功过关活动和比赛活动,以片为单位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基本功预赛,教研室牵头组织全区学科教师基本功比赛。开展《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专题学习活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与学科教学、考试的关系,透彻理解学科要求,提高日常教学的指向性。开展《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测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依托四星级高中、省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和省优质幼儿园等学校,利用名优教师,整合信息资源,加强校本培训基地建设,形成校本培训的新架构,适时开展教师解题能力达标考核活动。

3.抓实教学过程管理。以“学的课堂”建设为核心,深入推进和不断提高“课堂诊断”校本行动的常规化和有效性,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创新集体备课形式,合理安排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为集体备课提供更多的资料保障,充分发挥群体智慧,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严肃上课、办公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像研究备课上课一样研究作业设计和作业布置,做到目的明确,训练梯度适当,符合学科特点和训练需求,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开展作业批改督查活动,杜绝无效作业和低效作业,杜绝有布置无批改,或者不及时批改的现象,让每一次作业充分发挥训练作用。优化各类考试管理,提高检测试卷的命题质量,严格监考、阅卷纪律,提高各类检测的信度。将试卷分析和考后指导细化到每一道习题,每一个学生。做到既能提高检测效率,又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四、完善师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教育素养

1.创新师德教育机制。深入宣传贯彻国家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切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开展“争做‘五带头’教师”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活动载体,通过读书活动、征文演讲、师德沙龙等形式,引导广大教职工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师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适时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组织拍摄师德典型宣传视频,大力宣传身边的师德典型,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继续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党员示范岗”活动,引导党员教职工、青年教职工、妇女教职工争做贡献,争当先进。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深化教育人事改革。加强对全区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的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教师队伍的均衡化配置。根据省、市、区人社部门的统一要求,适时启动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不仅面广量大,而且涉及到广大中小学校的切身利益,因此,各学校(单位)要科学安排、审慎操作、稳步推进,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快全区教育系统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监督、激励和约束,进一步完善学校领导干部聘任制度,逐步健全学校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考核评价机制。

3.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认真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国、全省、市相关培训活动,扎实开展好校本培训和区级培训,大力推进全员培训工作。指导中小学校做好全员性校本研修的管理考核工作。2011年下半年,将对全区中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书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并适时开展“区校本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评选活动。继续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远程教育、集中培训、任(挂)职锻炼、对流支援等形式,不断扩大农村教师培训规模和项目。做好教师自考工作,不断发掘教师自考工作新的增长点,探索教师自考与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抓好教师学历提升工作,启动新一轮中小学学历提升考核工作。创新“名师之路”教育科研沙龙的管理,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档次,更好地发挥其引领全区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促进更多的名优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加大全区名师培养工作力度。

五、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协调各类教育发展

1.力促学前教育发展。落实《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加大幼儿园的投入,推动省市优质园创建,稳步实施幼儿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快各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进度,缓解城区、开发区幼儿入园难的矛盾。发挥实验幼儿园、幼儿园等省示范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化对农村幼儿园的工作指导,继续实施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推动省优质园的创建。加大幼儿教师培训力度,有计划,分批次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保教人员业务素质。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杜绝小学化倾向,构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的一日活动课程。规范学前教育办园管理,会同各镇依法引导合法办园,对不具备基本办园条件的无证幼儿园,依法予以取缔。

2.推动职业教育升级。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广泛开展职业学校技能训练活动,着力提升师生技能水平。重视和加强职教教师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教师的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教学水平。明确专业教师考工考级要求,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开展职业教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助推职教教师专业成长。大力实施内部管理改革。中专调整内设机构,精简管理人员,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活动。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力争新创1-2个省级实训基地,中专争创部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3.探索成人教育转型。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两后双百”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创业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和农村基层党员培训,确保全区农村各类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50%以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科普教育活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强化各种规章制度建设,加强成人教育中心校内部管理,优化各项日常工作,迎接省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复查。构建适合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特点的办学特色,积极创建省、市重点成人教育中心校,省、市级社区教育中心和省、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力争新创市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4个,省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2个。

六、强化教育服务意识,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1.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强化责任落实、预防教育、指导巡查、执纪查案,维护党纪政纪严肃性。全面梳理对学校的监督内容和重点,进一步规范招生招师、人事调配、职称评定、教育收费、财务后勤、师德师风等工作。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教辅材料征订、治理各种违规办班,定期公布教育收费信访信息,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高压态势,巩固规范收费治理成果。将制止在职教师违规家教和校长的绩效工资挂钩,推行廉洁从教公开承诺制度,严肃查究违规家教。工程建设和公有资金采购项目全部按照招投标有关规定参与有形市场招投标,做到程序规范,操作透明。严禁把食堂盈利用于发放教师津贴、补贴、奖金和作为学校乱开支的“小金库”。发挥学校工会作用,加强学校民主管理,有序推进学校设立监督委员会,并正常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学校权力运行机制,促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百千万”工程的沟通、交流和宣传功能,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以镇区为单位,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开展学校层面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促进学校行风建设。加强与督导室的沟通与联系,推动“督导室牵头,责任区分工负责,专兼职督学积极参与,督导评估无缝隙覆盖”的督导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通过对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任中和离任审计,规范学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防止“屡审屡犯”现象的发生。

2.全面优化学校后勤服务。学校后勤服务要坚持为师生学习生活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宗旨,凸显“公益性”,促进学校后勤管理“由创收向育人转变,由经营向服务转变”。抓好学生食堂的伙食管理和成本核算,严格食堂成本开支范围,堵塞管理漏洞,节能降耗,降低伙食成本。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加强对学校超市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其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配齐、配好实验教师、图书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让专业人员都能熟练地管理、维护好各类专用教室、图书资料和现代教育设备,杜绝因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造成安全事故或损失。开展学校财务管理监察等形式,对学校财务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开展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预算,不断完善和规范学校财务管理,依法全面落实教师各项待遇。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继续巩固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成果,全面推进全国基金项目学校预防疟疾工作;加强学校校医及保健老师队伍建设,做好我区创建全国药品示范区中学校药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

3.切实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在全面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学校校情,进一步细化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与保安公司的沟通和交流,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学校保安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专职保安人员的业务素质。尤其要强化民办幼儿园专职校园保安的配备与培训,确保幼儿安全。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针对校园内各种易发事故,开展专题整治活动。切实做好学校饮食卫生工作,建立落实好食堂和小卖部的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进货索证关、环境卫生关、餐饮用具消毒关、食品保管贮存关、从业人员体检关,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杜绝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认真做好校车申报检验,配合交警部门做好校车驾驶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配合文化、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强化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依法取缔各种非法摊点,维护正常的学校秩序;强化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严防交通事故。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定期开展各种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要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城市创优,乡镇达标”的启动工作,组织参加市“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开展好第14届推普周活动。启动教育系统“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助学体系,保障困难群体均等就学机会。一如既往地抓好教育系统综合治理、红会、统战、知识分子、老干部、计划生育、民调、保密、档案等工作,确保取得新成绩。

第三篇

2012-2013学年度是我区教育落实市、区教育发展改革中长期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规范管理、深化改革,促进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一年,全区教育系统要进一步树立文化发展学校的理念,抓实各项管理措施,全面提高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全市教育发展水平。

一、优化教育理念,发展学校文化

1.确立文化发展理念。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创新发展、个性发展、优质发展的重要抓手。各校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文化发展学校的理念,引领学校学校抓住发展机遇,突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索学校建设新路。要将成功的办学经验提升为具有指导意义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指导学校走高品位发展之路;要用文化发展的策略超越“死揪蛮干”的管理套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效;要组织教职工进一步认真学习学校文化发展的总纲,帮助教师自觉投身于学校文化发展熔炉,提高教师建设学校文化的自觉性;要与地方文化、社区资源紧密结合,让学校的发展融入到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中,凸显学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堡垒作用。

2.打造文化发展载体。载体是学校文化有形化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学校各方面资源,开展学校文化载体建设:深入研究国家课程的隐形文化资源,开发更高质量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发挥课程的文化载体作用,张扬学校文化;设计和建设好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校园环境,利用环境载体,展现学校文化;用学校文化理念改进进校、离校、上课、下课、排队、升旗、集会等日常校园活动,折射校园文化;优化学生社团建设,利用各种活动课程,提升学校文化;全面提升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园网等校园媒体的作用,宣传学校文化。通过创新文化载体,多角度、多层面打造生动活泼、立体多维的校园文化。

3.形成文化发展品牌。将“创特升格”活动推进到学校文化发展的新高度,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凸显特色文化品味。要从相对单一的特色项目建设、学校特色建设,逐步向学校整体文化提升方向变轨,着力培养学校教师和学生特有的文化气质。有意识地设计和利用好标志性事件、标志性节日、标志性建筑,彰显学校文化特征。大力开展教育宣传,积极与本地媒体合作,为学校文化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宣传支撑;积极开拓新的、更高层面的媒体合作渠道,在更广范围内开展特色文化交流、协作,提高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优化管理举措,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质量立校意识。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第一生命线的意识,全面抓实教学质量管理。强化校长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将教学质量提升这一总体目标,分解为更具有操作性的部门工作指标,分层落实,分段实施,优化过程管理手段,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优化管理,强化调控,促进学校内部各种质量管理元素的协调运作。各学科组、年级组要根据教学质量提升的总目标,带领所有教师强化争先创优意识,全面创新教学活动设计,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学科教学质量。

2.抓实日常教学管理。坚持以教学“六认真”总体要求为规范,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的实效,提高日常工作水平。全面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局机关、教研室、督导组、学校各管理部门都要进一步细化推门听课的工作机制,深入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一步完善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抽测制度——提高各种抽测、检测的组织水平,认真开展质量分析和调控指导,抽测、检测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教研员、学校领导听课以后要做好随堂检测,以检测反馈情况科学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局机关、督导组要优化和改进教学巡查工作,进一步体现随机抽校、抽班、抽学生的原则,检查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抽查以后,要即时与学校、教师进行抽查情况反馈,帮助学校、教师分析问题所在、指导改进举措。各校要以局机关、督导组组织的各种抽查、抽测活动为推力,指导教师切实将教学计划细化到每一天,保证“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要认真组织好教师备课活动,提高备课活动的实际效益。组织好每月一次的纠错再练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补差培优,将工作策略细化到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发挥潜力,提高学习效率。

3.落实动态质量跟踪。学校教学质量有其连续性和动态变化的规律。区教研室要构建严密的质量监控网络,从总体上把握全区各中小学、各年级段、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情况,分析质量发展整体走势,及时分析学校质量管理问题,帮助学校捕捉管理关键点,指导改进管理策略。各学校要建立对教师学科教学质量的动态跟踪机制,帮助教师分析教学实绩,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探索动态质量管理中的调控策略,发现问题苗头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学校教学质量考核情况将与学校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挂钩,与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挂钩,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挂钩机制,形成全员抓教育教学质量的舆论导向。

三、优化师德师能,加强队伍建设

1.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开展“践行师德创佳绩、立足岗位争优秀”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全区教师在践行师德上做表率、当楷模。一是表彰先进,树立师德师风新形象。组织评选“践行师德”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市与区两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班集体,大力宣传爱岗奉献、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严格遵守师德规范,进一步树立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的师德师风新形象。二是组织交流,切实增强教师岗位责任意识。组织名优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汇报课,让广大教师体验不同学校的教学生活,感悟不同岗位教师的奉献精神,切实增强岗位责任意识,努力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教育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活动。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学习教育育人楷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的决定》,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吉林先进事迹。开展感动教育人物群体评选、城乡教师168手牵手活动,加强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

2.优化业务技能培训。要完善区、片、镇、校四级培训管理网络,结合各学科特点,开展教师业务技能全员培训。要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更丰富的培训资源、培训渠道,部级、省级、市级、区级“四级”骨干教师培训要进一步向农村学校倾斜。充分利用教学协作区机制的培训功能,在协作中共同研究、相互借鉴、协同发展;组织“做思想者”主题系列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读专业书,通过读书活动开阔教师文化视野,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举行“新思想、新课堂”专题会课,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农村学校教师在会课中一显身手,通过会课锻炼教师、提升教师;职业中学要根据学校特点,深入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做好暑期教师网络培训的总结工作,开展作业交流、话题研讨、优课展示等形式,延伸暑期教师全员培训的时空,优化培训效果。创造条件,争取送更多的教师出国参加培训。

3.放大名师资源优势。推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行动”,将新教师岗位培训和“青蓝工程”纳入青年教师行动计划中,将“名师”培养工作向前延伸,为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搭建平台。开展“教育名家名师大讲坛”,拉近一线教师与全国知名教师、一流教育专家之间的距离,营造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举办面向全区的“体味人生、感悟成长”专题教育叙事报告会,宣传身边的名师成长经验,提高全区教师培训的层次。开展“名师带教”工作,用好名师工作室,发挥名优教师教育智慧、教学水平的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开展名师公益助学活动,进一步扩大名师在教育系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四、优化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1.创新学生德育形式。深刻认识学生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测评体系》为指针,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者队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与考核。切实提高各类德育课程、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实施质量,利用好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德育阵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共青团、少先队要积极开展形式生动的团队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充分利用关工委的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学雷锋争三好”和“文明伴我行”两大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关工委工作的常态化建设,继续做好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青少年的关爱工作。

2.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艺术和体育、校本等课程。落实省“五严”规定,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认真组织好大课间体育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保质保量抓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提升阳光体育活动效果。鼓励教师开拓科技教育新领域,推动校园科技教育活动走向常态化,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绿色学校”创建为抓手,在学校课程的各个环节有机渗透低碳生活理念,倡导绿色生活。以第1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大赛。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创建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

3.协调各类教育发展。落实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加大省优质幼儿园建设力度,不断强化学前教育科研,改善办园条件,改进学前教育管理,提升全区整体办园水平。主动对接大市职业教育发展大框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结合经济发展特点,紧跟用人单位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办学方向,增强职业学校招生吸引力。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采取有力措施提升镇社区教育中心学校服务镇区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规范办学、安全办学。

五、优化外部环境,推进行风建设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各校校长和单位负责人要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增强抓管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化岗位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和道德操守教育,继续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学习贯彻;在教师中深入开展道德诚信、廉洁从教和行风纪律教育,扎实推进两大体系建设。深化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创建廉洁文化示范系统。注重发挥学校监督委员会的日常监督作用,健全基层学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2.落实纠风治乱工作。坚决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曝光典型案件,严肃追究当事学校和相关人员的纪律责任,始终保持治理工作的高压态势。以规范教辅征订发行、停办幼儿兴趣班、禁止教师推荐教辅等为重点,加强收费专项检查,深入治理有偿家教。重点抓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切实解决当前师德突出问题的有关规定》、《市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准则》及《关于严肃处理在职教师违规家教、校外兼职(课)责任人员的意见》的再学习再宣传,深入治理发生在食堂后勤领域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进一步规范食堂伙食价格,进一步加强食堂采购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堂财务管理。加强专项检查,加大查纠力度,严防套用侵占学生伙食费、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发生。

3.推进民主评议活动。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学校活动,通过民主评议,开展监督,发现问题,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民主评议,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学校重大工程建设做到决策科学,操作规范,确保公开透明。有关项目在组织招标活动前,必须将招标文件送纪委、监察室预审。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办法。全面梳理对学校(单位)的监督内容和重点,进一步强化对招生招师、人事调配、职称评定、教育收费、财务后勤、师德师风等工作环节的监督,提升监督工作水平,促进监督工作取得新突破。及时、客观、准确地各种正面渠道的网络信息,控制和引导舆论导向,应对各种网络舆情。以网络舆情为镜,深入基层调研、检查,及时化解矛盾,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

六、优化办学条件,整合各类资源。

1.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加快推进银河新区初中、城东新区初中、高新区金桥小学的规划、论证和建筑设计工作,力争尽早进入施工阶段,加快推进先锋镇、刘桥镇、兴仁镇异地新建学校的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缓解相关镇区招生压力,进一步满足老百姓的教育需求。中专要参照一期拆迁模式,实施二期拆迁,并启动实训大楼建设。已撤并的学校要进一步做好师生分流的后续工作,处理好学校设施设备等资产的移交,最大限度避免资源浪费。各学校图书馆、档案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学校各馆室要根据规范管理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让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发挥应有作用。教研室要进一步提高假期网络电视辅导课程的质量,做好录制、编辑和播放工作,探索利用网络平台,让优质课程的受益面更广。

2.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紧紧抓住既定的时间节点,配合各镇、各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保证公办幼儿园建设顺利推进,确保到年底之前按时完成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为明年建设“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打下基础。认真做好部分校舍安全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确保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做好已竣工验收项目决算审计工作,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进一步完善项目档案资料,及时录入校舍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竣工验收后一个月内,所有档案资料要向区校安办档案室移交。做好2012年校安工程重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确保10月份全面开工。

3.优化学校后勤管理。根据管理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学校水电管网要有专人负责,做到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及时处置。食堂小卖部要坚持微利经营的原则,切实做好食品卫生工作,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要与保安公司联手,对学校保安定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要积极开展各种安全教育,进行各类安全疏散演习,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配合公安部门抓好校车管理,教育学生不乘坐非法运营、没有安全保障的车辆。要与当地政府、社区紧密结合切实做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为师生创造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

此外,还要一如既往地做好普法工作,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助学体系,保障困难群体均等就学机会。一如既往地抓好教育系统综合治理、红会、统战、知识分子、老干部、计划生育、民调、保密、档案等工作,确保取得新成绩。

十二五期间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跨越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改革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开阔发展视野,提升发展平台,主动服务社会,主动融入教育发展大格局,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我去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被举报文档标题:区教育局年度工作意见3篇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