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基层党建创新意见范文

基层党建创新意见范文

基层党建创新意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矗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任务来抓。新世纪新阶段,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任务,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一、充分认识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新的形势任务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执政使命赋予基层党组织新的职责和任务。要求基层党组织成为党执政和领导国家建设的组织基础,承担起巩固党的阶级基储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企业、城市街道社区、学校、机关等社会基层组织内部建立了新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利益实现途径多样化;基层党组织不再直接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和行政社会事务,不再直接包揽群众的生产活动和收益分配。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必须创新党的工作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结合方式、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结合方式,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才能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履行好党赋予的职责和任务。

2.适应新的形势任务推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多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有战斗力的,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特别是在重大政治事件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一大批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新方式和新途径,积累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经验。但是也要看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严峻的;伴随着改革进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也是复杂的、艰巨的。当前,全市基层党组织中还存在不少与新的形势任务和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党组织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式与社会基层组织中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群众利益需求不相适应,一些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与承担的职责任务和党员队伍的变化与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与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缺乏物质保障。这些问题,影响党组织有效履行领导核心、政治核心职能,影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加强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对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任务、工作方式、自身建设、工作条件等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3.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主题,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新的方式和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核心,从明确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推进创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4.主要任务

——明确新阶段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

——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适应基层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治理模式的变化,规范党组织与经济、行政、自治组织的工作程序,健全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党组织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培育各类服务组织,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建立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城市新建小区的党建工作。

——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建立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物质保障机制,保护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明确新阶段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

5.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

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地位不动摇,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充分履行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新的结合点和着力点,通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引导和激励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生活。

6.巩固发展党员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符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的组织文化和道德规范。

7.动员组织党员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基层组织各项事业的发展。确定符合群众共同利益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推动经济、文化、行政、社会等各项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激发劳动、知识、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创造活力的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提高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先进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成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8.领导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当家作主

按照“加强党的领导、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居民代表会、村民代表会的职能作用,保证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发挥企业职代会、学校教代会等组织的作用。健全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居务公开等制度,采取公示、述职、听证、评议等形式,组织群众参与和监督社会基层组织的工作和事务。

9.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任务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坚持“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领导或指导经济、行政、居民自治基层组织落实国家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依法维护公民在财产、就业、分配、教育、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群众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通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把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有机结合起来。

四、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

10.规范基层党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工作程序

具有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职能的农村、社区、学校、国有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和保证经济、行政和群众自治组织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统一,支持和保证各个组织依据法律和章程充分行使职权的基础上,对于需要共同负责、共同决策、共同实施的重要事项和工作,按照“统分结合、协调制约、运行有序、简便易行”的原则,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相衔接,由党组织牵头建立具体的工作规则和工作流程。党组织和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并依据有关的法律章程办理。

11.改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方式

——完善决策工作机制,使党组织的决策工作充分体现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基层党组织,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重大问题。决策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保证各种决策方案充分体现民意。发挥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的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决策方案的形成开展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群众意见,在党内形成决策建议方案,通过其他组织中的党员干部和民主协商机制,将党组织和群众的意见体现在决策方案中。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使党组织的干部、人才工作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具有干部、人才管理职责的党组织,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职责管理为中心,建立干部的评价和准入标准,扩大干部的民意基矗依据有关的法律和章程向经济社会组织推荐重要干部。把贯彻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其他组织的干部选举制度、人员选用制度衔接起来。努力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贴近改革和发展,贴近人民群众利益,采用易于群众接受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模范行动号召、影响、吸引群众。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

12.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民意调查制度。通过党员联系群众、座谈走访、信息采集、听证会、公示等形式,及时倾听群众的意见,准确掌握群众需求。建立民意反馈制度。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应当在本单位解决又能够解决的,要抓紧解决;对于需要上级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或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和协助上级解决;对群众不适当的要求或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领导和组织社会基层组织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和群体建立沟通协商渠道,通过民主协商和平等对话等形式,增进沟通与了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调处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13.创新服务组织和服务机制

培育服务组织,组织群众建立经济、文化、安保、家政、健康等方面的专业合作组织和专项互助组织,促进群众生产生活的组织化和社会化。开辟服务设施,运用政府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为群众学习、娱乐、健身服务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组织服务队伍,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利用各类人才资源,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建立以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志愿者、“义工”等各种服务队伍。创建服务载体,建设“党员服务站”、“创业示范基地”、“健康俱乐部”等服务项目。开展扶危济困,建立“爱心家园”、“互助协会”,帮助特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组织党员开展“一助一”、“献爱心”活动,逐步形成党组织扶危济困的长效机制。

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14.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党的组织生活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切实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广大党员成为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根本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坚持“两个务必”的先锋战士,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健全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民主生活和联系群众等方面的制度。推进党内生活制度化,坚持定期组织党员学习,过好组织生活。创新活动内容,做到主题明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加强活动载体建设,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原则上以属地为主,与行业管理相结合,在新建小区、建筑工地、摊群市尝社保所、商用楼宇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逐步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推进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探索党员队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党员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15.保障党员权利,扩大党内民主

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尊重党章规定的党员各项权利,建立党内情况向党员通报、重大决策征求党员意见制度,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动员和组织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坚持和健全党员大会、党代表大会制度,总结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建立党代表提案、回复、质询制度,加强代表同选举单位的联系,听取和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健全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开展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试点工作。建立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支部、下级党组织评议上级党组织的评议制度,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16.围绕党员需求,做好服务党员工作

建立经常性的了解党员学习、工作、生活情况的制度,通过谈心、走访、慰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为党员的学习、生产、生活和工作提供服务。建立党组织服务困难党员的制度和机制。对建国前入党的无固定收入的老党员建立生活补贴制度,对年老体弱的老党员建立定期慰问制度,协助下岗职工党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党员就业,切实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员之家”。

17.建设坚强有力、群众拥戴的高素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提高领导班子工作本领,通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健全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选配好主要负责人等措施,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把握全局、保证发展、协调利益、服务群众、依法办事和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鼓励、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党员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工作,具备条件的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党组织的领导成员。要选配好党支部书记,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通过比较系统的理论和知识学习,提高职业素质和领导能力,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创造幸福生活的带头人。

七、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

18.加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抓紧建立党组织;暂时不具备条件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采取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等方式开展党的工作。建立街道、乡镇为主,行业、部门协助的管理制度,除科技园区、开发区以外,“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行业管理部门做好配合、协助工作。建立由党委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统战、工会、共青团、工商、工商联、个体私营协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制度,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总结推广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

19.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隶属关系

改进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在坚持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基础上,按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党员从业状况,探索在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加强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坚持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党支部,探索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区建立党组织。理顺国有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党组织,由履行出资人职能的党组织管理;相互参股的国有企业党组织,由控股或相对控股的企业党组织负责管理;国有参股并参与管理的企业党组织,由投资的国有企业党组织负责管理;国有股份较孝不参与管理的企业党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

八、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条件

20.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舆论氛围

各级党组织都要培养树立一批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总结提炼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经验,运用典型经验引路、示范,推动工作。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组织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党内和全社会营造重视、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

21.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物质支持

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的经费保障机制。按党员年人均不低于100元核定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由基层党组织负责管理和使用。城市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活动经费由区(县)财政承担;国有企业、机关、学校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按原渠道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列入村级组织活动经费。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的具体管理办法另行规定。加大党费使用向基层倾斜的力度。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条件。与经济、行政、群众自治组织相结合,安排好党组织的办公场所和设施。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地通过开展区域性党建工作,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和辖区单位协商,通过建立市(村)民学校、社区党校等方式逐步解决;机关、学校、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场地由党组织和行政部门协商,在现有资源中调剂解决。党员人数较多的基层党组织,一般应配备专职党务干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其他组织要尊重、维护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职能或保证监督作用,支持配合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

22.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

广大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要满腔热忱地关心、支持、帮助基层干部做好工作。大规模培训基层干部。建立市委示范培训、各区县委和市委各部委重点培训、基层党委普遍培训的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统一培训教材,规范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解决好基层干部的工作待遇和生活保障问题,建立基层干部薪酬(补贴)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逐步建立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制定体检、休假、奖励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完善基层干部选拔方式和考核标准,建立选用、竞争和绩效考核机制。

九、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领导

23.制定实施意见,实行分类指导

市委各部委、市国资委党委和各区县委要根据市委的部署,结合本系统、本地区实际,分别就街道社区、农村、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新经济社会组织等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基层党建工作,制定具体落实的实施意见或工作方案。

24.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建工作的评价体系

市委各部委、市国资委党委和各区县委要根据本系统、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层党组织承担的任务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执政能力的要求,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研究制定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

25.明确工作责任,切实抓出成效

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普遍培训组织工作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总结、运用典型经验推动面上工作;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