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

预防医学论文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中医药类专业学生普遍对预防医学课程不够重视,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产生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预防医学课程为非主干课程,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作用和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医生能治病、治好病即可,而疾病的预防与医生无关。

2.教学内容与中医、中药专业脱节中医药类院校预防医学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卫生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三部分,此类内容与中医或中药专业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与中医、中药专业之间往往是脱节的。其原因:一是预防医学教材内容与中医、中药的联系很少;二是中医药院校的预防医学教师绝大多数是毕业于西医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对中医、中药不甚了解,没有系统的学过中医、中药,如果进入中医药院校后不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不关心中医、中药的发展,教学活动自然与中医、中药内容脱节。

3.理论与实际不能紧密联系预防医学本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实践教学,很多内容就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而我校预防医学教研室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实验室,而是借用其它教研室的实验室,因而不能有效、系统的开展相关实验课,只能开展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活动,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不能主动参与,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的对策与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强调预防医学学科在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如2003年曾经威胁全球的“非典”,如果没有预防医学的防控措施,就有可能成演变为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性事件,从使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重视起来。此外,要强调社会医学的实用性,使学生充分认识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在就业方面,除了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外,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急需大量预防医学专业人才。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2.寻找预防医学课程和中医药专业结合的切入点在讲到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时,可以引入中医“人与日月相应,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等理论。另外,针对当前很多年轻人晚睡晚起的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引用《黄帝内经》中“亥时养生,三焦通则百病不生”的观点,说明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不顺应自然规律的表现,应该遵守“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自然规律。预防医学理论和中医学思想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分体现预防医学思想的精髓。

3.提高案例问题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的比重当前社会,由于法制观念落后,消费保护者自我意识较差等因素,使各种公共卫生问题层出不穷,如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大头娃娃事件、毒酱油事件以及频发的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等,我们可以从网络、报刊和杂志上选取一些生动的图片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同时,提出相关的专业问题,从而引入预防医学课程中相关的知识点。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让教师制定教学内容,学生首先以小组形式进行资料收集,课件制作,然后随机抽取学生代表,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投入更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微课作为一种典型的泛在式网络学习资源形式,以其短而精的授课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关注。同时,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卫生体制的不断完善,预防医学在我国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对兼备疾病和健康整体思维、防治结合的全科医学人才也迫切需要。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绝对不宜轻视,所以我们只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探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预防医学的整体教学质量。然而,预防医学与其他相关医学学科的脱节,教学方法落后、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绩难以提高,而微课改变了传统预防医学的学习模式,为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微课

预防医学是由环境与职业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预防医学和医学统计学三大部分共同构成的一门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由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组成,二者相辅相成,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补充。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宜轻视,只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探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预防医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现代医学的重点已经开始由以疾病为主转向以健康为主,工作的重心也逐渐向医疗、保健、预防、康复靠拢,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这种形势下,社会更加迫切地需要大批同时兼备疾病和健康理念,能融会贯通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学科知识的全科型医学人才。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宜轻视,只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探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预防医学的整体教学质量。而传统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医学的新进程和新标准,因此,通过进行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来培养更多符合医学发展要求的综合性素质的人才,是当今时代下的必要之举。

二、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具体方法

1.明确教学目的以及更新教学观念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加强实验教学环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设计思路、分析数据及独立思考能力。教学观念应从传统的实验教学到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的实验教学,教学目的应该要更加明确,为今后的医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优化、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与工作岗位相结合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教学过程中,应该用最新的案例且应与生活或工作密切相关,如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因此达到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目的。

3.更新适合学生的实验教学模式

首先,采用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课堂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压抑了课堂的活跃氛围。因此,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我们提倡微课的应用,微课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视频加上音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微课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微课的含义以及制作流程

所谓“微课”,就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比如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精简教学的一种授课方式,具有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视频为微课的主要载体,主要记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中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录制视频阶段、添加素材阶段、编辑阶段、美化阶段、生产视频、保存文件七个流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适合于个性化、深度学习的学习者,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更有利于于移动学习时代的背景下知识的传播。简而言之,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作为一种典型的泛在式网络学习资源形式,以其短而精的授课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微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微课在新一代的教学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微课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精简精巧。因为微课主要是针对几个知识点或者是对几个概念进行的教学,它的时间一般控制在五到八分钟,最长不宜超过十分钟,那么微课的内容划分得精细、语言表述得简洁明了就成了基本的要求,即通过精简清晰概括的文字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内容,掌握知识点。除了精简之外,微课的设计还应做到精巧,毫无疑问,精巧的视频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具体生动。每一次的微课不仅要有导入,还需要高潮和结论,除了需要具体的教学内容外,还应做到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微课中的具体内容往往会采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将一些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实践,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微课的传达表述形式也需要做到灵便,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制作一些视频画面的设计,层层推进、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将教学的内容贯穿融合于具体生动的微课之中。

四、微课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备不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础环节,更是必备环节。结合具体的教学工作,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的计划确定下来之后,那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随之了然。此时,教师便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来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而制作出相应的微课精美视频。课前准备不仅是老师需要做的工作,还是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做了充足的课前准备和分析工作,学生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中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和理解学习,而教师同样也能从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种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领悟程度。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优化改进教学方案,更有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难点的问题来做出详明的解答。

2.课堂教学

整个教学环节的焦点落在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所遇到的不懂的疑难问题收集起来,再在教学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先前所收集的疑难问题。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学习内容的适应性以及教学本身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所能运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情景这一环节的设计。整个教学的过程应遵循“导入、讲解、总结”的普遍原则。

3.课后思考及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进行思考并改进,还可以登录课后互动平台来进行反馈教学,进而完善微课教学。另一方面,学生也有机会再次观看微课,来温习所学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对于课堂上未能理解的内容进行再次的思考与推敲,完成课后拓展练习题,以此来巩固所学的内容,及时掌握知识点。其次,课后习题应少而精,并且要与上、下知识点连贯,方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来进行和反概括和思考,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进一步做好微课的完善改进工作。五、结束语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基础学科的实验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微课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从出现到应用,就以其趣味性、简洁性等一些优点受到了教师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将微课应用于高校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案、丰富备课资料,而且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五、结语

综合而言,把新型教学方式———微课深入到课堂,应用于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改革中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微课建设能够深化学生们对预防医学重要性的认知,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辅相成,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预防医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社会和各医疗机构供应合格的预防医学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光武,余跃生,林先燕.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5,28(2).

[2]史莹.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J].医药前沿,2015,5(11).

[3]林溪.高职教学改革中微课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5,(11).

[4]雷云龙,张莹,张春冬,朱慧芳,李轶,卜友泉.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3).

[5]邓宇,何坪,刘峰.重庆某专科医学学校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4,(34):188-190.

[6]魏芳.新公共卫生形势下预防医学课程内容与教学管理改革分析[J].右江医学,2014,(06):743-744.

作者:杨渊 瞿湘园 易宗娓 单位:湖南医药学院检验医学院

第二篇:军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提要: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军事预防医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军事预防医学各专业实验内容、综合实验、综合演习、社会实践活动、模拟网络训练教学等环节进行优化改革,构建全新的立体式、多形式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军事预防医学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军队卫生;军事医学;预防医学/教育;教育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军事预防医学是以部队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特殊的武器、环境、营养、劳动作业和其他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部队人员造成的伤害及其防护,预防与控制伤病的发生与流行,维护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工作效能的科学[1]。长期以来,在军事预防医学教学工作中一直采用单学科实验室教学和以独立的专业学科组织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组建综合学科群加强跨学科教学,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今军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因此,设置综合性、启发性、验证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和系统性、实用性的教学内容[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沟通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桥梁,通过构建“基本技能-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一体化、多层次、研究型、开放式的军事预防医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3-5]。

1紧扣军事预防医学专业特色,打牢基本技能,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以预防医学基础实验为出发点,兼顾预防医学和军事医学,突出军事预防医学特色,紧紧围绕军队流行病学、“三防医学”(防原医学、防化医学、防生物危害医学)和军队卫生学,有机整合军事作业环境下卫生防疫、作业能力和特种武器损伤等有关内容,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录像、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实验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军事预防医学的理念,如通过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埃博拉、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三聚氰胺事件、抗震救灾等),结合实验课内容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军事预防医学防治方法和实验技术,增强学生对预防医学实验内容的兴趣。根据当前食品安全事件多发和本院承担的军人健康标准制定的实际情况,更新实验内容。这样做既突出了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了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强化,满足了为军队培养军事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精选原有的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和自主性实验,让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设计,围绕生活环境、食物、军事作业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按照科研的步骤引导其选题及实施,激发其创造性学习的意识,从而培养其科研能力。

2突出军事预防医学专业特色,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2.1加强军事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改革,培养综合实验能力

军事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是对军队流行病学、“三防医学”和军队卫生学实验教学整合融通及合理衔接所构筑的多学科综合培养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和横向思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6-8]。本校经过近年来军事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了军事预防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体系,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打破学科界限,跨学科设计实验,整合优化实验模块,统筹安排,做到优势互补、相互渗透与衔接,更加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删减了预防医学各专业综合实验内容,将其列入专业实验课内容,构建实验内容四大模块: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野外驻训卫生防疫保障、部队平时卫生监督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开展讨论,组织实施、教师讲评,提高了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分析检测能力、公共卫生现场工作能力(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等)和社会工作能力(组织、协调、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2深化军事医学综合演练教学改革,培养实战能力

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牵引,以学生第一任职需求为目标,加强军事医学综合演练教学改革,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将演练的教学目的定位在:军事医学综合演习是贴近实战的样板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三防医学”和卫生防疫所面临的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方式和过程。在近年来演练教学中,针对卫生防疫、“三防医学”和反恐行动的密切联系,协调相关组织单位,加大了军事预防医学在演练中的比重。随着演练任务的变化,本校对教学安排进行了相应调整:

(1)及时更新演练教学内容。除针对经典核化生武器损伤的教学外针对特种环境作战核化生武器染毒区伤员抢救的特点,结合实验室科学研究新成果和新进展,设计出复合致伤因素所致的多种伤类和不同伤情,让学生掌握单一致伤及特种环境下核化生复合伤的救治方法。

(2)强化了装备教学。近年来先后将总部配发的“三防”和卫生防疫装备和实验室购置和自研的仪器设备投入到军事医学卫勤演练中,使学生及时了解我军现有装备的性能,提高了演习的模拟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效果和野战装备使用能力。

(3)提出了军事演练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将演练中有关军事预防医学的教学分为军事行动卫生防疫,核化生武器袭击的应急处置,救护所毒剂伤室、洗消室的组建和医学任务,核化生武器染毒区伤员抢救等模块。

(4)加强毒剂伤室、洗消室在提高战斗力中的作用。强调毒剂伤室、洗消室的“三防医学”工作要紧密与临床医学工作结合,提高救治效果,培养实战能力。

2.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针对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缺乏的特点,先后组织学生到防化连、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地参观见习。聘请当地教师现场授课,不但加深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拓展了视野,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校先后组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以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涵盖了“三防医学”、军队卫生学和社会医学等学科。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以学生为主题,走进社区,走进实验室,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将专业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生的特点与优势,锻炼了学生团队的协作能力。今后这些实践训练活动将被纳入专业的实践课程中,并建立实践训练基地,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深化创新教学改革。

3突出教学手段改革和网络信息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为主动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需求,符合部队卫生工作岗位任职要求,本校大力加强了学科网站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网络化、模拟化和仿真教学研究,陆续编制并完善了一批网络版多媒体教材、模拟仿真教学训练系统和网络课程,开展虚拟网络教学和自学,较好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强化了学生的实战技能。与传统教学比较,虚拟网络仿真教学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多样化及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等显著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本校先后完善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Ⅰ》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Ⅱ》、《网络模拟训练系统》等教学训练软件。先后组织学生依托计算机模拟训练教室开展模拟仿真教学,在行军途中通过化学沾染区、西北战区有害动植物识别、卫生监督、驻地卫生流行病学调查、驻地水源卫生侦察、驻地食品卫生检查、核爆现场医疗救治、洗消站训练等模块的模拟训练,学生对部队平时和战时情况卫生防疫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拓展了专业技能。利用自编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开展突发化学事件的应急处置训练,培养了学生组织指挥、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以满足高素质军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9-10]。经过近年来近2000余人次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等内容的立体式、多形式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和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军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登高,石元刚.军事预防医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2]王朝旭,闻颖,解微.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3):308-309.

[3]李兴国,顾东晓,任元璞,等.教学设计与氛围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147-151.

[4]刘咏梅,祝钧,戴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2-14.

[5]吴志东,陈锐.军事预防医学学科的探索与展望[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6):558-559.

[6]王华,孟斌,杨震,等.卫生队长任职需求与军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59-60.

[7]黄陈平,叶晓蕾,刘佳明,等.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58-60.

[8]刘亚丰.学研结合的主动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4):111-115.

[9]薛红丽,李志强,许飞华,等.创新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和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65-66.

[10]刘雨果,张贺,梁海荣,等.预防医学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242.

作者:赵吉清 霍佳丽 梁馨予 徐辉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

第三篇:预防医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

本文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大专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组,学生操作考核优秀率显著大于“传统模式”教学组(P﹤0.05)。学生普遍认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操作水平。

关键词:

预防医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是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融为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验(训)场所,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替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实中有理,理中有实,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大专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2013级临床医学系随机抽取2个班,共123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人(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组),对照组62人(传统教学方法组);两组学生在年龄、理论基础课成绩等影响因子方面均衡。

2、研究设计

我们以预防医学中“水源卫生调查、饮水消毒、余氯测定”的一次课为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首先,制订课程标准,确定“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内容和所需课时,从而保证项目工作的系统开展;本次实验项目分三大模块,即:现场调查、现场操作、实验室测定,用三大模块分解、演示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有序进行,并与理论紧密结合。首先,将学生带到实习现场,讲解当地水源卫生状况,演示井水量计算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老师讲解完毕后,立即指导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操作,实施与教学有关的示教、分组计算、讨论、分析等;比如在井水量计算时,2名同学一组,项目分工,分别进行井深、水面直径、水深项目的测量、计算等;实验组学生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后,分别考核学生理解能力、计算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课后进行效果评价。

3、效果的评价

两班学生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为百分制,成绩达到90分为优秀,80分为良好,高于60分为及格,低于60分为差,同时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根据考核结果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来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4、统计学处理

对收集获得的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处理,比较两组学生学习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采用χ2检验),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教学效果评价

1、两组学生实验技能成绩比较

统计两组学生实验技能考核后成绩为优、良、及格、差的学生人数及所占比例,比较学生实践技能成绩的优秀率。结果实验组学生61名,实践考核成绩达到优良,优秀率为85.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比较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比较。结果实验组61名,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达95%;对照组的满意率达80.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预防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临床大专学生,不仅要掌握疾病的治疗,更要具有社区保健技能、公共卫生防护技能等。因此,培养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有较多的弊端。在预防医学课程改革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有效地避免了理论和技能的脱节,使模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在实施教学中,以团队合作,师生互动为前提,以“化整为零、各个突破”为手段,使“理-实”融为一体,营造了互相激励,愉快学习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人人提高,整体进步的效果。虽然,预防医学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明显,取得了教学和社会卫生服务双丰收的效果,但目前仍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还需要行政沟通和群众的积极配合及一定的人力、物力、经济支持。如何在预防医学课程改革中做到有计划,长期、系统、全面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顾学萁.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景学安.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作者:寇红英 单位:陕西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

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应加强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现有预防医学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手法单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卫生要求。对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进行教学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缩减卫生学内容,突出三级预防、大卫生观,强调健康促进,强调预防医学“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的宗旨;二是改革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法,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同时增加直观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三是改革考核方法,除了传统笔试,应增加见习和暑期实践考核内容,综合考核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四是应在临床医学生毕业实习中安排预防医学实践环节,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预防与治疗的知识与技能,适应“六位一体”岗位能力需求。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作为一名医学生,除了要成为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医生外,预防医学也是其应该掌握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要求,医生应该具备卫生保健提供者、医疗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卫生领导者、服务管理者五方面的能力。进入21世纪,医学模式转向了“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疾病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了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威胁也日益严重,我国的卫生服务越来越强调预防,强调临床与预防的结合。基层医疗对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学好预防医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然而,我国多数临床医务工作者所表现出来的预防意识淡薄,给我们医学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思考。传统的临床专业医学生培养片面强调临床技能,忽视了预防综合技能的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必须加强,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卫生挑战。

一、现有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一)惯有临床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临床医生思维方式多为针对微观个体患者的思维方式,临床医学的教学重在个体患者,重在诊疗技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片面地认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是最关键的,因此非常注重临床技能的学习和实践,难以理解基层医生“六位一体”这些较为宏观的综合职能如何实现及其有何社会意义,难以树立大卫生观和宏观意识,这使得学生不能适应基层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

(二)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手段单一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校没有预防专业,临床、护理专业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预防医学教学内容过于老化,几十年来几乎固定不变,教学主要是课堂理论讲授,没有安排实践,这很难让学生理解预防医学的实际工作内容,学生普遍对预防医学的教学不感兴趣,认为难度太大又无用,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只是为了学分,学习都为应付考试。我们针对目前预防医学教学效果,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在校生进行了调查,其中,认为预防医学教学对工作有作用的学生占31.42%,认为作用较小的学生占44.67%,认为没有用的学生达到了23.91%。

(三)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未能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水平

我校的预防医学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平时作业、考勤等成绩占30分,期末终结性考试占70分。学生靠考前突击背书就可以完成考试,“混个及格分”就行,这样不能体现教学水平,也不能考核学生适应岗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二、预防医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深化预防医学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对预防医学教学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课程内容改革

在现行的高职高专预防医学教材中,卫生学内容仍然占很大比重。然而,公共卫生方面的很多内容只适合于具体的公共卫生从业者,比如具体检测技能等,对临床工作而言,没有实际意义。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的教学内容对今后的医务工作更有帮助。我校临床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多在乡镇卫生院工作,针对乡镇卫生院主要工作内容,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应以传染病控制,慢性非传性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为主,这样才能形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才符合“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的宗旨。在教材选择上,应选择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而编写的特色教材,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开发的方式,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家共同编写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实践教材,依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编写典型案例分析,注重培养临床专业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学科上的特点,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包含多个内容,比如环境卫生、营养卫生、职业卫生、健康教育与促进、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这些内容复杂抽象,有一定难度。现行预防医学教学方法多为单纯的讲授,在学习中学生感到枯燥,有厌学情绪。在教学中,我们可就环境污染、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热点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和视频,首先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再按照事件背景描述和处理过程,讲授事件相关基本理论,就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判断分析和处理措施、应对办法的过程进行教学。这样既达到了提高课堂理论讲授效率的目的,又使得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现场实战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对于比较抽象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教学,则可采用直接在计算机上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边讲边练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能立刻实践并理解应用教材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很快就能掌握基本的流行病学、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并能结合实际采用合适的方法,能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三)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预防医学笔试的办法已被证明并不能有效地考核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我们改传统的理论笔试为“理论+实践考核”的方式,理论笔试仅占考试成绩的40%,增加了预防医学见习考核和暑期社会实践考核。见习在正常教学中安排一定课时,主要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参观,让学生了解基层实际工作内容,要求学生以见习报告的形式反馈基层工作中预防医学相关工作内容及涉及的预防医学相关理论知识,见习报告分数占总成绩的30%。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暑期均需进行社会实践,由学校统一开具介绍信,学生自行联系实践单位,一般均为生源所在地县(区)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借助暑期实践的机会,我们布置学生完成预防医学暑期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控制、疫情报告与应急处理、计划免疫、妇女儿童保健管理、慢性病的社区预防控制措施、社区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方法及建立情况等内容,让学生上交暑期实践报告,暑期实践报告的分数占总成绩的30%。考核方式的改革,一方面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对基层医生“六位一体”这些较为宏观的综合职能如何实现及其有何社会意义有了较为实际的了解,并对今后的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有了具体的理解和准备。

(四)毕业实习改革

既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只有临床实习环节,没有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这些内容的实习。我校对临床专业毕业实习环节进行了改革,在毕业实习中安排了两周的预防医学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工作内容,进一步培养适应“六位一体”卫生人才岗位需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施寿康.“预防医学”是培养全科医师的一门必修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5(1):25.

[2]黄永昌.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第三次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1(4):5.

[3]孙宝志.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及其借鉴[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5):1-4.

[4]周中.加强预防战略意识,促进非预防专业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1992(6):15.

[5]李宁秀,何挺蔚,刘朝杰,等.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3):159-160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教学时数少,学生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

高职高专的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在对各专业教学时数进行安排时,通常会因为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等原因,使得教学课时偏重于临床学科,忽视了对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开设。大多数学校在临床学科专业中并没有对预防医学课程进行开设,即使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的专业,其学时也仅为38~96学时。紧凑的学时与繁重的教学任务产生矛盾,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预防医学的相关学科知识面广阔,并且教学内容较多,在学时方面不能给予相应保障的情况下,预防医学的教学实践就无法得到深入,许多重要内容无法得到相应的强调,并且重点很难突出。因此学生对预防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并且很难形成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完整的知识体系。

1.2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许多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教学方法中,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教学内容的展示也大都是教材内容,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而且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内容无法深入人心。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的统计学联系或者是职业病和食物中毒等案例的相关分析,其他的重点实践课程因为学时和设施条件的限制,无法取得相应的开展,并且因实践课较少,无法让学生对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

2高职高专预防医学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转变

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应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提高到战略高度,并在教学目标中树立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将预防医学的战略思想贯穿在医学教育之中,并且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预防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加以分析,体现出群体、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体观念,从而实现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统一的教学体系,以此来改变学生对预防医学的原有思想观念,并通过加大宣传,使得学生对预防医学的相关课程有充分的重视,加强学习积极性。

2.2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合理安排

对高职高专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对教学时数进行合理安排,并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优化教学内容,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树立起与自身专业相符合的预防观念,并对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点重点讲解,而对教材中相关的基础知识或重叠部分章节进行简要介绍,以此来转变学生对预防医学枯燥、乏味的印象。

2.3加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在预防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比如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充分发挥,让学生在自学中得到相关知识,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从而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相关题材以及国内外预防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将这些内容充实进教学实践之中,让原本的教材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从而加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并且还可以对学生在课余时间浏览相关网站的做法进行鼓励,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此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能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领悟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以此提高高职高专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

3结语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基本要求》,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沟通技能,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与研究;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所必须具备60种核心能力。从《医学教育全球最基本要求》和全国医学院校的卓越医师培养模式来看,与传统医学生培养目标相比,卓越医师的培养更强调和注重人文素质。鉴于在卓越医师培养中,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人文教育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预防医学的教学更应发挥学科人文科学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

2将预防医学教育融入临床教学过程

2.1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国际趋势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五星级医生(医疗保健提供者、保健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康倡导者和健康资源管理者)的概念。医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治疗者,而是一个针对全人群的健康服务者。传统的培养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五星级医生。因此,预防医学的教育在医师培养中承担了更大的任务。从国际来看,预防医学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美国,预防医学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社区保健、预防医疗、统计学、营养学、社会医学、家庭医学,并组织学生进行基层社区保健实习和门诊保健见习。在俄罗斯,预防医学也为必修课,定为国家考试科目,其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卫生(医院规划、卫生技术设备要求、放射防护、微小气候、照明、噪音、医院设计、劳动卫生、营养卫生、课间实习),并规定临床实习时每个学生必须在疾病控制中心实习一个月。在日本,文部省规定预防医学为社会保健课程,另外由教师制定课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德国,预防医学包括统计学、卫生学、劳动卫生学、社会医学、公共卫生事业课。在英国,公共卫生课也称社区医学,十分重视用流行病学方法来研究基础保健问题。

2.2结合卓越医师培养目标,将预防医学融入临床医学教学中

2.2.1预防医学理论与临床医学各学科融合渗透预防医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卓越医师,预防医学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服务。因此,预防医学的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弥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裂痕,将预防医学理论渗透到临床各学科,提高卓越医师的思考能力与逻辑能力。如将营养与食品卫生理论渗透到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将环境与健康理论、行为医学理论渗透到病因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将流行病学理论和概率观点,渗透到疾病的病因探索、诊断与治疗中;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理论与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控制结合起来。

2.2.2预防医学实践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卓越医师的岗位适应力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卓越医师有广阔的视野、深厚的知识底蕴与突出的实践能力。卓越医师培养过程中的临床实践,固然能够提高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但对于卓越医师来说,尚不能满足由于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对健康服务提出新的需求。加强卓越医师的预防医学实践必不可少,我国控制2003年SARS和2009年H1N1流感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表明:一个优秀的卓越医师必须具备能防、能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医学实践主要内容包含社区预防、保健、免疫接种、疾病统计、疾病监测、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在临床实践中,不仅要体现预防医学的实践内容,而且要将预防医学的实践场所从疾病控制中心,逐渐扩展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临床场所中,与卓越医师的岗位衔接起来,增强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

2.2.3培养卓越医师的科研思维与探索能力创新与探索精神是卓越医师的重要素质之一,对卓越医师而言,传统培养方法缺少相应的训练。预防医学学科中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卫生统计学等学科对培养卓越医师的科研思维和探索精神有重要作用[5]。预防医学的教学中应适当加强这些课程的学习,以适应医学生将来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需要,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临床工作的诊疗水平。突出循证医学的地位,培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2.2.4培养卓越医师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医学的目标和任务决定了卓越医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技术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法治精神和职业素养。因此,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卫生法律、法规的知识,让学生尽早产生法律意识,明白医学的法治精神;除此之外,应让学生尽早地参与社区实践、社区活动,体验和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广泛与社会人群交流,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训练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其职业素质。

3编写用于卓越医师培养的预防医学教材

卓越医师的培养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全国尚无统一的模式与教材。现阶段我国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材,主要是国家规划教材,经过多年实践与数次修订,内容选择和安排有很大的改进。但笔者认为尚不能完全适应卓越医师的培养,尤其是目前我国卓越医师培养方案均采用模块式教学,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全部分解到各个教学模块中,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融合在一起,极大地限制了预防医学的教学设计,因此如何设计和编写用于卓越医师培养的预防医学教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综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涉及理论、知识、技能和科研设计等内容,要全面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达到卓越医师的培养目标,必须综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现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C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和团队导向学习法(TBL)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基础理论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环境与健康、卫生法律法规可采用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CBL);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可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流行病学可采用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和团队导向学习法(TBL),鼓励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课题的设计、调查。此外,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采用以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过程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过程评价采取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结果质量及时予以评分的方式进行。过程评价成绩与最终卷面成绩一起进行学生成绩的综合评定。

5注重教师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1.1文化差异影响东西方学生数学成绩梁贯成参与第三次TIMSS时,任香港课题组长.在测评中,东亚学生成绩明显高于欧美学生,而这些国家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文化背景对学生成绩有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为此他进行一系列比较研究,探求内在联系.2001年他对北京、香港、伦敦数学教师教学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除性别、资历、年龄因素外,仍存在明显差异,他猜想原因可能来自文化差异[1].而这个关键因素,以前往往被人忽视.后来通过比较发现,东亚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认为教师首先是所教知识的专家,教师对学生成绩期望值很高.东亚教师数学知识比较丰富,善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传授大量新知识,内容复杂且较深,讲述了大量证明,利于学生从本质上掌握数学.东亚教师强调传授知识和获取知识过程并重,认同理解和背诵同等重要[2].因此受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数学教师能力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之一.2006年在他主持的ICMI第13次专项研究-《不同文化传统下的数学教育》中指出,学生学习态度、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数学自我概念、经济条件、教育投入、教育资源对学生成绩影响不显著.东亚各国集权式教育体系、课程资源也不能合理解释学生成绩差异,东亚学生用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和西方学生差别不大,包括课外时间和作业.东亚学生在TIMSS等一系列国际数学测试中成绩优异,与教师态度与品质、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相关,东亚学生谦虚好学、个人努力、大量练习下的理解是保证成绩优异的直接原因,而这些因素都与儒家文化息息相关[3].他在研究中国传统数学观和教育观时发现,中国人重视教育,相信个人努力就会成功[4].这促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动机,在学习上刻苦和坚忍不拔,深深影响着数学学习.2010年他利用TIMSS2003中8年级数据研究表明,以快乐为导向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动机共同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并对东亚和欧美发达国家作对比研究.儒家文化促进了东亚学生以结果为导向学习动机的变化,利于两种学习动机协同,使他们的数学成绩优于西方学生[5].上述研究表明,文化差异影响数学教师教学态度,进而影响教师能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习动机发生积极改变,使得东亚学生成绩明显优于西方学生.为分析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他实施了一系列跨文化国际比较研究,增进了东西方数学教育理解和交流.

1.2文化差异影响东西方数学教学与学习为深入了解东亚数学教育理论、其特点及潜在的文化价值,他对东西方数学教育作全面比较.他发现东亚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儒家文化,东西方数学教育特征各不相同[6]:(1)东亚重视学习内容,西方重视学习过程(2)东亚认为理解和记忆同等重要,西方认为记忆是机械学习,提倡有意义学习(3)东亚提倡努力学习,西方提倡快乐学习(4)东亚各国认为考试等外部动机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而西方认为只有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才利于学生学习(5)东亚重视社会导向,提倡大班化教学,而西方重视个人导向,提倡个性化学习(6)东亚教师是知识丰富的学者,而西方教师重视教学方法运用.教学上,东亚普遍教师主导课堂,强调概念和技能教学,课堂容量大,教师按照一定程序教学[7].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保证了有意义教学的实施.他认为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可以实现互补,不能简单认为东亚数学教学就是机械的.学习上,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考试竞争压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学生相信个人努力的信念,永不满足的学习欲望,成为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得东亚学生数学学习普遍比较刻苦[8].学生认为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并不轻松,不认可“享受学习过程”[9],把学习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他将西方提倡的“愉快学习”与东亚提倡的“刻苦学习”进行比较,认为东西方教育者对于学习本身的理解不同.两种文化对促进在学习中产生快乐的理解、快乐的时机、快乐和满足的层次不同.西方教育学者认为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学习应该是愉快学习,而东方教育学者认为学习应该与艰苦劳动相伴,只有艰苦劳动有结果才有真正快乐和满足[6].西方愉快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东方以教师和知识为中心,要考虑到文化价值差异.他后来提出“延后快乐”的主张,强调“愉快学习”应建立于刻苦学习获得成果后,而不是单纯上课开心.东西方数学教学和学习都受潜在文化影响,文化差异是数学教育差异的重要因素,这为东西方数学教育相互借鉴学习提供了参考依据.任何教学和学习模式差异都以文化和长期建立的显性或隐性教育范式为基础.接受外来模式要看其潜在价值是否与本民族文化兼容,应该借鉴其优点和长处,还要保留自己的优势.东亚数学教学和学习模式不能“全盘西化”,西方也不能照抄东方模式.

1.3文化差异影响数学教学、课程、教师教育改革对香港的数学教学改革,2005年他根据研究结果发现,香港数学教学内容远比其他国家深,课堂教学比较连贯且通过推理和论证得到数学结果,与其他国家学生相比学习更加投入.因此虽然华人数学教育饱受批评但学生成绩优异,改革要继承优点并克服不足,而不是盲目追赶世界教育改革潮流,改革要符合自己的文化传统,还要使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2012年他在比较德国和香港数学课程时发现,文化背景以复杂和间接的方式影响课程实施.他后来指出,美国部分州觉得新加坡数学教育很好,便直接引进新加坡数学教科书,但是结果并不好,他曾经说过“我和很多美国学者讲他们这样是没用的,因为你可以进口新加坡教科书,但你不可以进口新加坡文化”,新加坡教科书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根植于新加坡文化.他指出西方数学教育理念的确有先进之处,但必须谨慎引入,并批评以前的教改没有分析自身传统文化优势.他在比较中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数学教科书时指出,东方教科书按照知识逻辑传授内容,西方重视学生个性和学习情境.东方教科书内容选择注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西方内容选择在于发展学生个性.数学教科书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不同.他提出数学教科书改革中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于数学教师教育,他尤其注重专家教师培养.他提出儒学影响下的专家教师应具有很深的数学、教学、学生知识,很强的教学能力、鲜明的个性、终身学习的能力,还要具有勤奋工作和充满责任心等优良品质.专家教师能胜任教育研究、教师培养、学者、考试专家、学生和教师表率多种角色.他指出东亚尤其是中国,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利用观察榜样教师课堂教学等方法直接有效,这说明专家教师的定义和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他还指出专家教师培养放在一个体系中,而不是仅仅注重知识、技巧、技能,受教师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影响,是个长期过程.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数学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飞速发展,政策制定者们尤其需要选择适合国情的数学教育改革模式.梁贯成提出用文化差异观点看待数学教育改革,为改革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任何数学教育改革要考虑到它们存在的文化基础和历史背景,立足本国实际,甄别吸收他国数学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改革经验,制定适合国情改革政策,促进数学教育改革健康发展.

2文化差异下数学教育比较的意义

梁贯成教授提出用文化差异的观点进行东西方数学教育比较,并实施了10多年相关研究.其理论和研究计划有深度、新颖、可持续性,影响到对东西方数学教学、课程、教师教育等差异的认识,促进了东西方数学教育交流,适应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数学教育发展需要.(1)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传统教育思想受到一定冲击,但是各国文化、宗教价值观、社会历史背景、未来发展目标,都决定着数学教育各自特征.文化差异下数学教育比较研究,促使改革政策制定者重视这种差异,正确认识这些传统但有效的数学教育体系.(2)各国要提高数学教育质量,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学习别人长处,如美国引进新加坡数学教科书,而亚洲很多国家正在模仿美国数学教材的形式,形成很多研究课题.但是这些学习与借鉴并没有显示出哪种方法更适合本国.文化差异下数学教育比较研究,帮助人们全面了解不同文化传统下数学教学和学习,及数学教学、课程、教师教育特征,对不同文化传统下数学教育体系优点进行深入研究.(3)文化差异下数学教育比较研究,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传统下的信仰和价值观、历史、社会结构、社会需求,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数学教学和学习模式、数学课程和评价体系.理解不同文化传统下教师信念和价值观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学生信念如何影响数学学习.利于发展全球教育合作.(4)20世纪末,东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引擎.欧美历来把发展教育作为提高其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东亚学生在TIMSS中的优异成绩引起他们极大兴趣,为此加大对东西方数学教育比较研究投入,以深入理解东亚数学学习,重塑本国数学教育.文化差异下数学教育比较研究,适应了政治发展需要.文化差异下数学教育比较研究,对数学教学、学习、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有现实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数学教学和学习各层面.对传统数学教学和学习方式进行反思,用新眼光看待日常数学教学实践,更好理解各自传统.还可共享数学教育科研成果,促进实现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共同目标.

3国际影响及评价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1.“诗学”一词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基本蕴含及演变“诗学”一词的最早使用,一般说来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诗学》的原文为Aristo-telousperiPoiētikēs,即“亚里士多德的诗学”。Poiētikē意为“制作的技艺”,等于poiētikētekhnē,因此亚氏的“诗学”一词实包含了两个关键词:“诗”(poiētikē)和“技艺”(tekhnē)。poiētikē从动词poiein(制作)派生而来,故诗人是“制作者”(poiētēs),诗则是“制成品”(poiēma)。tekhnē来自印欧语的词干tekhe-,原意为“木制品”或“木工”。它是一个笼统的术语,既指技术和技艺,也指艺术和工艺,而古希腊人没有把这两种含义严格区分开来。在希腊人看来,诗人做诗,就像鞋匠做鞋一样,都是靠自己的技艺“制作”社会需要的东西;称呼“写诗”,他们不用graphein(“写”、“书写”),而用poiein。⑥在柏拉图以前,诗和诗人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按照维科的看法,人类的历史愈往上走愈充满“诗性的智慧”。⑦诗人作为“通神者”,又往往将先知、祭司、甚至王者的“身份”集于一身,而荷马经常用“神一样的”(theos)一词来称赞诗人。诗人虽说也是凡人,但是他们受到了神(缪斯)的特别眷顾和宠爱,写作诗歌是一种神赋的才能。至于诗人的地位之所以如此崇高,实则与诗的实际功效密切相关;正如中国的先秦时代一样,早期希腊人也主要是从诗的作用方面来了解诗并借此对诗和诗人进行不同的定位和评价。到了公元前5世纪,荷马和赫西俄德因其诗歌的多重功用而被普遍尊为希腊民族的教师。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由于柏拉图(也许还包括苏格拉底)等人的见解,⑧诗和诗人的地位开始下降了。柏拉图一方面秉承了前人早已提出的诗歌神赋论、模仿论,另一方面又在神赋论、模仿论之中注入了和前人全然不同的内容。简而言之:在神赋论中,柏拉图通过诗人代神立言的“迷狂说”,剥夺了诗人的理性地位;在模仿论中,他凭借“原型”论的独特学说,仅赋予诗歌以“影子之影子”(“与真理隔了三层”)的虚妄性质。在柏拉图看来,诗不仅本身远离“真理”,而且还因其常常具有“败坏人性中之理性判断能力”以及“迎合人性中之低劣欲望”的恶劣作用而妨碍人们通向“真理”。以此之故,他坚持要为“理想国”的青少年教育重新编定诗歌教材,删除史诗中不敬神的诗句,同时也坚持要把“说谎话的”诗人赶出“理想国”。⑨亚里士多德未曾营造过“理想国”,所以也无需将被放逐的诗人请回来。然而,他对诗和诗人的看法的确与柏拉图截然不同。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他拥有一个与柏拉图很不一样的哲学立场。在此,他指责Eidos只是一个空洞的名相,用Ousia(Being)取代其位置;后者作为万物之各是其所是的“本体”(按:也可译为“本质”,这里是取亚氏后期且更加重视的用法),已不是绝然凌驾于可见事物之上或之外的单独存在物了,而是恰好相反,它就寄寓于可见的具体事物之中(亚氏早期思想中的第一本体[ousia]就是个别事物)。亚氏“本体论”所蕴含的一个重大发现便是“共性”(种、属)作为“本体”(第二本体)在本源性和始基性方面要次于同样作为“本体”的个别事物(第一本体、主词),而且,“共性”就寄寓在“个别”之中。⑩这一思想直接催生了下述诗学论断:“诗”作为“个别”,既可以蕴含着、也能够揭示出作为“实体”或“本质”的“一般”。这可说正是亚氏申言“诗”高于“历史”的哲学基点,同时,他也是基于此,把诗表现“可然”或“必然”事物的“理性”能力归还给了诗人。“诗”作为“技艺”主要源自人獉的天性,神赋论以及与之相应的“迷狂说”在《诗学》中完全隐退。与“诗艺”切身相关的天性包括“摹仿”(mimēsis)和音调感(harmoniaormelodia)、节奏感(rhuthmos);在此类天性的表现或抒发之中,人们能够得到“快感”。柏拉图曾指出,“歌曲”(melos)由词(logos)、和声与节奏组成。瑏瑡此处的“歌曲”大致相当于“抒情诗”的一种,而《诗学》对抒情诗始终是不大在意的。故在上述两种天性方面,亚氏尤重模仿,而对音调与节奏则甚少讨论。《诗学》以戏剧为主要的“诗”的“基型”,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有关“诗”本身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其内涵绝不仅限于如何做诗的“创作论”。同时,它的重要性也不仅体现在它对这些问题的实际解答,还恰恰体现在这些问题本身及其所蕴含的予以多重解答或重新思考的可能。和亚氏的其他著作一样,《诗学》长时间被搁置在地窖,后辗转、流传于少数人之间,因此它在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早期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贺拉斯很可能未曾读过《诗学》。虽然《诗艺》(此处之“诗”仍然是以戏剧为基型)的确在某些重要的观点上与《诗学》相一致,但这种一致是贺拉斯间接地得自于他人的。

罗马时代的艺术趣味十分繁杂,但缺乏哲学思辨。无论是贺拉斯还是西塞罗、昆提连、普卢塔克,其“诗论”思想均缺少深刻的哲学思考或逻辑背景。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公元3世纪的普罗提诺。普氏一方面向上衔接了古希腊的思辨传统,同时又把这一传统(主要是柏拉图的思想)带进了新的时代———中世纪。中世纪的“诗学”思想可以区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诗学”基本上是以基督教的极端形态复述了柏拉图的文学观念:除了《圣经》“文学”和赞美诗,世俗的文学几乎就是鄙俗欲望和淫荡诱惑的代名词,是不配在基督教的“理想国”里留驻的。在早期基督教思想家看来,“诗”,特别是“戏剧”,是“弄虚作假”的“伪造物”,而上帝绝不喜欢任何虚假。德尔图良(Tertullian,约160-约220)对戏剧的指控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上帝的眼中,一切伪造都是不正当的。伪造声音、性别和年龄的人,伪造爱、恨、叹息和眼泪的人,都无法得到上帝的赞许,因为上帝判定一切伪善都是有罪的。上帝的法规宣判,男子穿女子的衣服是应该诅咒的;那么,上帝如何审判扮演女子角色的男演员呢?”瑏瑣在这样的时代,当然不会产生专门讨论文学现象及其规则的诗学或诗艺著作。不过,对世俗文学持憎恶、拒斥的态度,不等于完全否认中世纪也有其文学观或诗学思想。姑且不说公元1世纪犹太人斐洛(PhiloJudaeus,约公元前20—公元50)通过寓意解经(Allegory)所生发的“文论”见解。即使是坚持以宗教宰制文学的圣奥古斯丁、波爱修、圣伯尔纳,他们的著作中同样蕴含了不少独特的“诗学”思想。而从12世纪开始的中世纪后期,一方面由于世俗精神日益侵入宗教领域,另一方面由于阿拉伯和亚里士多德之影响的推动,探讨写“诗”之“技艺”的“诗学”或“诗艺”著述不断涌现,蔚然成风。瑏瑤按照一般的看法,近代意义上的“小说”在15世纪便已产生了,然而对于它的理论总结却一直没能包含于“诗学”之中。在“文学”的理论方面,仍然是以“诗”(启蒙时代以后,“抒情诗”已挤入最重要的文类之列)的研究为正宗。同时,18世纪“美学”在德国兴起,标志着哲学向感性领域的“入侵”。“美学”把一向属于诗学核心领地的“文学”本质、规律以及“形式”要素攫为己有,而使“诗学”沦为狭义的“诗歌”分类学。这一状况直到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思潮出现后,才算有了根本的改变。这一改变其实应该追溯到索绪尔,在其划时代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做出了全新的定位,并以几组具有二元对立性质的功能关系对语言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诠释。其中,与本文题旨最为相关的一组关系便是关于符号之纵向聚合(paradigmatic)和横向组合(syn-tagmatic)的划分;“形式主义者”雅克布森把它们分别和两种基本的文学修辞手法———隐喻和转喻对应了起来,从而促成了语言学向诗学的转化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此外,索绪尔的共时语言观还直接造成了俄国形式主义的“形式主义文学观”。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才具备了诞生的可能。而索绪尔关于“听觉形式的能指是于时间之中展现出来”的理论(即符号、句子和话语首先是叙事性的),则强有力地推动了形式主义者(包括后来的结构主义者和解构主义者)对叙事性文学(民间故事、小说等)的关注。瑏瑥这些新的方式不仅仅对“诗”才有效,而是可应用于一切“文学(语言的艺术)”门类,所以此种“诗学”实为广义之文学理论的代名词。正因此,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伊始,“小说诗学”、“戏剧诗学”、“电影诗学”等用法才大量地涌现了出来。综上所述,西方古典文化中的“诗学”一词,主要指“诗”(史诗、酒神颂、戏剧、韵文体的寓言等)之创作技艺及原理功能研究;20世纪以后,由于“形式主义”文论家的努力,它才被用于指称广义的文学理论,即对一切语言艺术的理论总结和研究。

2.“诗学”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基本蕴含及现代转换在古代中国,“诗学”一词主要有两重含义:一是专指《诗经》研究,二是泛指一般诗歌的创作技巧和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诗经》早在先秦时期便被称为“五经”之一,西汉以来则成为官学,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资源,故《诗经》研究的“诗学”实属经学,与《易经》学、《尚书》学、《春秋》学、“三礼”学等并行于世。《诗经》学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研究历史十分悠久,但是“诗学”一词的直接使用可能迟至唐代才开始流行。瑏瑦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李行修撰有《请置诗学博士书》的奏章,认为《诗经》具有“端本”、“垂化”、“兼听”、“兴古”之四重功用,故宜再置诗学博士以为当世立教。此后,专指《诗经》研究的“诗学”一词经常出现于文人笔下。“诗学”的第二重含义则较晚出现。该含义“诗学”的最早记载出自晚唐诗人郑谷所作《中年》一诗,内有“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一句。这里的“诗学”是指一般的诗歌创作技巧,与《诗经》学的内容全然不同。唐代开始以诗取士,诗歌创作的地位自然跟着提高了;故不只“诗格”、“诗式”、“诗法”之类关于诗歌创作技巧和诗歌自身特征的著作大量出现,而且这一风气还直接催生了“诗学”一词。宋代之后,此词开始流行,并在使用频率上远远超过了第一重含义。检索《四库全书总目》等资料,可以发现元明时期还产生了不少题名“诗学”的著作,如较早的有元代“四大家”之一范椁的《诗学禁脔》(1卷),而同为“四大家”之一的杨载则在其《诗法家数》(1卷)中列有“诗学正源”一条。明代有黄溥的《诗学权舆》(22卷)、溥南金的《诗学正宗》(16卷)、周鸣的《诗学梯航》(1卷),等等。明人晁瑮所编的《宝文堂书目》、徐惟所编的《红雨楼书目》、赵用贤所编的《赵定宇书目》中,也都收录了不少题名“诗学”的著述。总括而言,第二重含义的“诗学”一词包含了下述几层意思:一是指一段时期内诗歌创作的总称。如毋逢辰于大德十年所撰《王荆公集序》说“诗学盛于唐,理学盛于宋”,大诗人元好问多次指出“贞祐南渡后,诗学大行”瑏瑧、“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瑏瑨等等。又如,清代鲁九皋著《诗学源流考》,所论自战国至晚明的诗学变迁,其实正是历代诗歌的源流变迁。而上述“诗学”一概都是此意。二是指诗歌的创作实践与技巧。如南宋蔡梦弼著《杜工部草堂诗笺》称杜甫诗为“五百年”之“诗学宗师”,清人毕沅《杜诗镜铨序》评价杜甫诗“集诗学之大成,其诗不可学,亦不可注”,指的便是这层意思。这也是历代文人所云“学诗”之“学”的主要内涵。三是指对诗歌自身的理论研究。正如“诗格”、“诗式”、“诗法”之类的著述,“诗学”的这层含义的主旨本为探讨诗歌的创作问题,但在发掘主旨的同时也涉及了诗歌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故只是附带谈到的“一部分”。《诗经》学的对象当然是《诗经》,而一般意义上的“诗学”的对象也是一般意义上的“诗”。明确地说,就是指文人所创作的五七言诗体,即它并未把赋、词、曲等其他韵文形式包括在内。20世纪以来,由于西学大量涌入,尽管有些学者仍然是在传统意义上使用“诗学”一词(如黄节于1922年出版的《诗学》一书,其所指与鲁九皋《诗学源流考》一脉相承,也是叙述历代诗歌的创作演变),但是多数人在使用此词时已注入了新的内涵。如杨鸿烈的《中国诗学大纲》(商务印书馆1928年出版),内容包括中国诗的定义、起源、分类、结构要素、作法、功能、演进等方面。另如,江恒源的《中国诗学大纲》(大东书局1928年)、范况的《中国诗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其内容则包括了诗歌的体制、作法、基本理论等方面。这些著作均含有较自觉的理论意识。此后中间经过大约40年的停顿,自1970年代开始,“诗学”著作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先是台湾学者的著作,如黄永武的《中国诗学》(巨流出版社1976年)、程兆熊的《中国诗学》(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接着是大陆学者的更多著作,如陈良运的《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王先霈的《中国诗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余荩的《中国诗学简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等等。与传统“诗学”著作主要强调诗歌的创作与技巧不同,上述著作所注重的都在诗歌的理论方面。

有学者提出,这一内涵只是“诗学”的一部分内容,“中国诗学”应包括诗学文献学、诗歌原理、诗歌史、诗学史和中外诗学比较五个方面的内容。瑏瑩很显然,这里的“诗学”还只限于“诗”的体裁,未曾包含小说、戏剧等,故仍属狭义的诗学范围。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用“诗学”来指称广义的文学(语言艺术)理论,从而达成其蕴含的现代转换,这是在比较文学学科进入中国文化语境之后才发生的。3.作为“文学理论”的诗学及其在中西文化系统中的“知识”定性与定位以诗学来指代“文学理论”,很显然是近代便已发端、而后日益得到强化与普及的“知识”西方化的一个结果。毋庸置疑,现代中国的知识体系,其分类、定性以及架构的方式完全由西方提供。这一局面,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够做的,便是努力争取在西方的构架视域下重释古代的传统,使之在追求分界明晰精确之现代知识的洗礼中得到新的展现———也许这是更加醒豁的展现。那么,何谓广义的诗学呢?就其字面含义来说,可以界定为“关于一个文化系统里面的诗性言说之研究”。“诗性的言说及其研究”就是诗学在文化系统中的基本“知识”定位。但若要进一步追寻“何谓诗性的言说”(如九缪斯的各自属性,实与诗性的功用相关),则必须弄清楚诗学的“他者”。按照西方的经验,这个“他者”就是“哲学”。“哲学”的内核是什么?就是概念的思维以及由概念关系组成的各种命题世界。诗学的边界,即由此一“他者”划定。瑐瑠以下试从与“哲学”的诸重差异来寻求“诗学”的边界:其一,哲学思维追求普遍性(要求摆脱具体性和个殊性),是概念的思维;而诗学的对象是个殊性的事物(主要内涵是鲜明生动的语言形象及其独特个性化的呈现方式),故诗学作为“理论”具有显而易见的双重性与中介性:一方面要求使用概念来追寻普遍共性(摆脱个殊性),另一方面思维的对象恰恰就是个殊性。所以,诗学是一种具有诗性内涵的概念化思维。其二,哲学的思维由“灵魂”中的理性部分来掌管,思考的对象则是“实体界”(概念、范畴、命题构成的抽象世界、“真实界”);“诗人”的领地被划定在“与真理隔了两层”的感性领域(经验世界),变化不居,长期被哲学排除在对象之外。“诗人”说话,无法自作主宰(自主是理性的特权),他们必须被夺走了理智才能够代神说话(柏拉图);而亚氏重新给予诗人的理智也只能限于用韵律、节奏或形象去“摹仿”必然或可然的事件(action),而非用概念来揭示事物的因果关联。总体而论,“诗人”要服从“哲学家”的管教。其三,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因果关系(就古希腊而言,尤其是指基于几何学的因果推理关系);而诗性思维是类比关系。前者是线性的时间先后关系;后者是共时的空间并存关系,依赖想象、联想、隐喻、形象、幻象、虚构或比兴等方式将构成世界的诸因素联结成一整体。

其四,哲学的核心(理想)是求“真知”的认识论。“真知识”是清楚明晰的,不容含混与争议,所以哲学的思维首重“界定”:在求知之前,必先划定边界(定位)、确定对象与范围。诗学的核心是“求美”(延伸地说,亦可以“美”求“善”),它的“对象”往往是鲜活灵动的生命整体,彼此之间难以进行部分与整体的范围分割;一旦予以切割(如用显微镜透析树之叶片),则从显微镜所获取之叶片的“知识”与作为树之整体的“美”之间势必丧失原有的生命关联(不再构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其五,哲学的言说以概念和命题为枢纽,因果推导或辩证思维是其展开的主要动力,所以,即使是对话体或诗体的哲学,其形式特征与语言策略也与“诗学”有鲜明差异。相比之下,“诗”(广义)的语言策略更加偏重形象思维或直观领悟,以富有节奏感、韵律感、色彩感的语言来“观物取象”是“诗人”的独特天赋。很显然,上述归纳奠基于哲学与诗学的对抗关系(这一关系在西方的文化与思想演变脉络中起伏穿插,从未真正消停过)。瑐瑡应该指明的是,中国古代没有西方式的“哲学”,在中国的传统中也找不出“文学”或“文论”的对抗性的“他者”———既不是“哲学”,也不是其他的什么“学”。如最具有文学性的《诗经》长期就是经学———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哲学”,而最具艺术性的音乐和舞蹈则与礼仪同构成为礼乐制度的重要内容。先秦乃贵族宗法社会,宗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集体的我”),宗族之内等级森严,需要最严格、最繁复的礼制才能维持其秩序,但在知识领域却未曾建构出上下高低有别的层序系统。作为“知识形态”的王官之“四教”或“六教”,其内容各异,相互补充,彼此没有高下之别。

诸子之术兴,始有严整精密的体系之言,其中各自皆有总持全局的纲领与枢纽(如儒家之仁义、道家之自然、墨家之义利),但此纲领与枢纽之体(总德)并非超绝于众德之上,而自成一孤悬纯粹之“一”(如前述西方文化之元素、原子、原型等等)。相反,即凡即圣、体用合一、道器不离、通变相随,是先秦学术与思想的共同仪轨(将两者关系处置得恰到好处,便是时中);总德与众德之间,也是类似的关系。故先秦时期诸子之相互争讧,往往只辩其是否整全(合乎天道)与偏曲(偏离天道),而不论其知识性质(思维层次)之高下优劣。与此相应,中国的“诗学”与“哲学”(“文”/“道”)关系,虽然亦有以道立文、道“干”文“支”之序次(原道、宗经、征圣以及“文以载道”、“依经立义”诸命题皆缘于斯),但是两者之间并无思维品格上的优劣之辨,相反,中国古人常常追求两者间彼此浑融合一。这种合一就是文与道的整全,否则就是偏曲(“文人”之所以被赋予贬义,就是指处于有“文”而无“道”的偏曲状态)。从文道合一的角度,我们甚至可以断言,中国的“哲学”同时也是“诗学”的,道家如此,儒家如此,其他诸家也都是如此。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还怎样让中西诗学之间展开有效的对话?还是只能听凭双方独自显现、各说各话?如前所述,以西释中是我们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宿命。可以说,如何应对西方与传统,是中国文化现代转换的一体两面:中西文化互为“他者”的相互否定与相互肯定,能够推进并促成中国文化的重新建构。诗学亦然,因为诗学与文化本来就盘根错节、相互交缠。因此,倘要使用西方“诗学”观———借助哲学的“他者”所建构的广义文学观———来重叙中国古代诗学,就需要把古代知识系统的构成要素、性质功能以及结构关系做全盘的重整与重释。

二、比较诗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反思

诗学层面的中西比较由来已久,但学科意义上的比较与建构应该始于现代。瑐瑣自王国维以来,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艰苦探索已经缔结出丰硕成果:钱钟书的《管锥编》以及一系列论文,整体而言依然是后辈鲜能抵达的高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专题性更强的著述相继问世,则将诗学比较往深处做了较为显著的推进,代表性成果如《中西比较诗学》(曹顺庆著,1988年初版)、《比较诗学体系》(黄药眠、童庆炳主编,1991年初版)、《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杨乃乔著,1998年初版)、《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余虹著,1999年初版)、《比较诗学导论》(陈跃红著,2004年初版)等,至今仍然富有启迪性。王国维所做的尝试最近受到罗钢一连串的质疑与重估,但笔者以为王氏在本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特别是,他把美学与文艺理论置放在与哲学、伦理学的相互关系中定位、了解,使得“通西洋之哲学”与“伦理学”成为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王国维根据康德、叔本华以及尼采的学说来建立了解此三者关系的知识架构,即在哲学、伦理、美学三大领域之下确立:理性、悟性(今通译“知性”)、感性三种能力,超验、经验两重世界,抽象(先天而普遍)、具体的认知“形式”,直观、概念的知识类别,主观、客观的事物性质等知识层级。美学在此构架中处于连接哲学与伦理学的中介位置。也就是说,美学(含文艺理论)的性质兼具认知的普遍性与实践的特殊性,美同时具有认知(真)与实践(善)的功用。对于美学的这种认识与定位,在比较哲学、比较诗学的具体展开中特别重要,因为它能够作为一种学术参照清楚地反衬出中国美学(含文艺理论)在中国固有知识体系中的不同定位、性质和内涵。

笔者认为,从构成文化系统之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入手,确定诗学在系统中的性质与定位,进一步探讨其在起源、方法、功能、目标以及种类等诸方面的内容和特征,这种“知识论”的进路是今日中西比较诗学方法论建构的一个堪称上佳的路径。换言之,今日的比较诗学研究以及方法论的建构,更应该沿着王国维开拓的道路向前推进。受各种限制,本文尚无力依循上述思路进行系统性的尝试,下面仅就方法论建构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第一,要明白“诗学”在中西文化整体中的定位及其性质、功能以及与其他要素的结构关系。如前所述,中西文化在上述诸方面是有根本性差别的,若以关键的学派、关键的概念与命题为个案,是可以就这些差别进行整体的概括和论述的。但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每个具体的诗学问题还会因人、派别、时空的不同而产生或隐或显的差异,这就要求对于每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必须将此问题在严格的限定之后置于生发与演替的脉络之中进行。第二,要对相关概念做出辨析。所谓“相关概念”,主要是指两种情况:其一,学者用以诠释本国诗学或文学现象的他国的概念,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等;其二,学者从不同诗学系统中截取过来作为比较对象的概念,如“雄浑”与“崇高”、“纤丽”与“优美”、“道”与“逻各斯”,等等。中国学界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比较”工作不能说一无是处,但是诠释中的错位、误读、甚至歪曲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而其原因,主要在于未展开深入的辨析,在未对研究对象的真正含义具有真切到位的理解之前便展开贸然的“比较”。有的研究者不通外文、不读原著,就敢于进行长篇大论的“比较”,这无疑加剧了错误理解的泛滥。仅就学界较为热门的话题“道与逻各斯”而论,从钱钟书起,中国不少学者便对两者之“惊人相似”表示了浓厚兴趣。但是,“常(原理)、道(言说)”之“道”果真是“逻各斯”的核心蕴含吗?赫拉克利特与海德格尔果真是西方“逻各斯”的真正代言者吗?“逻各斯”与“einai/eidos/ousia”瑐瑥是何关系?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方言。山东省高密市位于胶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结合部,高密方言属于现代汉语官话方言中的胶辽官话,在胶辽官话中属于青州片[4],高密方言的独特语言特点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均有所体现。本研究以《高方言志》[5]作为高密方言词汇选取标准。《高密方言志》按照志书的编排体例,列出了语音、词汇、句法规律,共计6673条词条,20余句式,以天文、地理、时令等类别进行排列。本研究使用穷尽法逐一检索词条,根据词汇和句式的分类及意义,将第一次检索的结果进行甄别,剔除与其他方言语义重叠的检索项,最后,将甄别结果在英译本中找出对应译文。词汇按照释义、词性、译文、频率等进行编排,句法按照“句型+例句”进行编辑。《红高粱家族》方言语料库包括词汇和句式两个部分,包括25个词汇和5个句子。词汇中包含名词12个,动词6个,副词4个,形容词3个。名词以普通名词为主,其次是时间名词、专有名词和处所名词。动词全部为行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分别以状态形容词和情态副词为主。语料库共包含5个句式,分别是“形+补+宾”(例:痛煞了俺武大了),“形+‘着呢’”(例:那人蜿蜒着呢),可能补语“上来了”句式(高密方言可用“上来了”做补语,大致表示“觉得还可以”,例:也不知道他吃上来了不?),“‘伴’+形”(例:他不伴我高),“‘好一顿’+动词”(例:却招来了胶高大队的三支花机关枪好一顿扫射),“动词+不出(个)好+动词”(例:奶奶说好话也听不出个好听来)。

二、《红高粱家族》方言英译本语言学分析

语言学维度的分析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分析。在语音层面,《红高粱家族》方言中很多语音变化语素具有不可译性。“汉语本身是表意型的语言,所以社会变体并不表现在音形上,而主要在词汇上体现。”[6]《红高粱家族》中的语音变异如果使用英语中的方言变体来翻译将很难替代高密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独特性。词汇翻译可从语义和词义外延着手,句子翻译从句法的规则和表达两方面展开研究。分析《红高粱家族》英译本时,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不同表达形式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表达能力,都有彼此相通或相似的语言功能。“简而言之,翻译既然有文体的差异,就有各自标准的差异。文艺作品的翻译力求‘神似’以及‘化境’,着力于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品位。”

(一)词汇分析例1“蛤蟆嘴下那块浅黄色的皮肤不安地咕嘟着。”Itsbackcoveredwithuglybean-sizedwarts,theyellowishskinbeneathitsmouthpoppinginandout.“咕嘟”一词在《高密方言志》中的释义为:(1)撅嘴;(2)液体沸腾或涌出。根据上下文,“母亲”在危急情况下抱着高烧的弟弟等待求救,“母亲看到井底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小汪绿幽幽的脏水,那里很凹,比她坐着的地方更加黑暗。”对井底的描写为信息传递提供了情景,构建了“环境衬托人物”这一框架。对蛤蟆进行的细致描写为了渲染环境的尴尬,从声音感知和画面感两方面衬托母亲心中的恐惧。译文使用“itsmouthpopping”表达了“咕嘟”的含义,“inandout”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再现了原文中蛤蟆的生动形态。但是并未体现出环境的危急与人物的不安。对于这里的处理可以适当添加形容不安状态的副词,例如“anxiously”或者“upset”,将井底蛤蟆拟人化,能使“咕嘟”一词的外延体现得更加充分。

(二)句法分析高密方言的句法也别具特点,其短语和句式在结构、意义和用法上与普通话明显不同。例如:例2心中虽有千般滋味却说不出个甜酸苦辣,肚里纵有万种狐疑也弄不出个子丑寅卯。奶奶说好话也听不出个好听来。Eventhoughtheyhadabellyfulofmisgivings,intime,oneafteranother.Theycouldnotmakeanytroubles.Grandmasaysthattheycouldnotrecognizetheconnotationofwhatshesaid.这个句式归纳成表达式应为:“V不出好V来”(特定否定意义的固定结构)。重点在于同一个动词重复两遍来强调特殊的否定,译文“Grandmasaysthattheycouldnotrecognizetheconnotationofwhatshesaid.”句法结构并没把“听”的概念重复两遍,在句法结构上无法完全体现句式的否定意味。该句式语法意义:(1)用于表示因能力、水平等比较差,导致“V不好,不会V”的意思,暗含信不过或看不起的意味。强调动作主体的能力水平;(2)用于表示因行为、做法不妥,导致“V不出好结果”的意思,暗含批评或责备的意味;(3)用于表示因受水平、经验、条件等的限制,而“感觉不出好V”的意思。这时“V不出好V”是对“好V”感觉的否定,强调的是动作主题对事物本身性质的感知,不含贬义色彩。例2属于第三种语意,“奶奶”认为他们不懂别人话语中的善意,没有辨识她所说的是好话与否。这里,不如译为“couldnot”,不如译为“areunableto”更恰当,内涵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就算是好听的话你也听不懂/就算是好听的话你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对照英译原句,发现否定程度和内涵表达都“打了折扣”。译文在语法功能上是准确的,因为“theycouldnotrecognizetheconnotationofwhatshesaid.”一句中,“couldnotrecognizetheconnotationofwhatshesaid”是充当了谓语的成分。但是鉴于句式中前后两个“V”是同一个词语,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最好也能够使用同一个英语动词来表示,比如“hear”和“ear”。

三、方言特色词及句法翻译的文化缺失

葛浩文作为著名汉学家,虽然在译前准备充分,但难免出现词汇和句法的缺失,这一方面是因为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文化意象归化和异化中选择了归化补偿的策略,从而造成了高密文化在传递过程中的缺失。“源语文本的作用在于提供信息,形成构筑目的语文本信息的起点”[8]。没有源语文本就不会有翻译过程,反过来讲,译文的缺失,很大程度是因为脱离了原文基础。从词汇层面来看,例如,“那人蜿蜒着呢。”被译为“Heisunreasonable.”“蜿蜒”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曲折延伸。在高密方言中其语音和含义都发生了改变,读音变成了轻声,含义引申为形容人的性格曲折不直接、抬杠不讲理。此处译为“unreasonable”语气较轻且语义欠准确,除了描述人物不讲理之外,“蜿蜒”一词还体现了性格的阴暗和令人厌恶。从句法层面来看,“形容词+‘着呢’”是程度补语,表示强调“形容词”位置的词语。普通话句式中与之相类的句型是:“太+形容词+了”。但是英译本中并没有体现修饰形容词程度的副词,就会造成目的语读者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理解不充分。再如,“左腿棒硬右腿软弱,蹦跶进场子。”译为“hisleftleghard,hisrightlegrubbery.”“棒硬”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坚硬。在高密方言中“棒”字的读音变成了一声,词义引申为:因为肿胀而变得僵硬。“棒硬”一词在这里表身体状况不佳,而不是“hard”表示“坚硬有力而非僵硬”的意思。从句法层面来看,“那人蜿蜒着呢。”一例中,“形容词+‘着呢’”是程度补语,表示强调“形容词”位置的词语。普通话句式中与之相类的句型是:“太+形容词+了”。但是英译本中并没有体现修饰形容词程度的副词,就会造成目的语读者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理解不充分。再例如,“……也不知道他吃上来了不?”译为“…Iwonderhowhefeltthinkingofit.”该句子结构为“可能补语‘上来了’”,“吃上来了不”在高密方言中意即“吃着还可以吧?”同时也表达了关心询问的语气。但是译者仅仅译作我想要知道他觉得狗肉如何,并没有体现原文中所暗含的“我”很关心他是不是爱吃的感情,造成了方言句式在翻译时语义的缺失和主人公感情传达的不充分。

四、结语

预防医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茶文学;翻译与评论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而西方国家却只经历了五六百年的沧桑,因此也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中西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随着中国茶文学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茶文学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能更好地让西方国家了解中国茶文学,降低和了解中西方生活习惯及文化内涵的差异是当务之急。若要在世界对我国茶文学进行传播和推广,则要通过高效的翻译。

1中西方文化差异下中国茶文学翻译

1.1中西方语言表达差异

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等各种因素,中西方差异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习惯,更体现在语言表达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思维体系和语言表达的不同也直接决定了中西方茶文学的差异。在英文单词中一个“茶”字的寓意就包含了许多与茶有关的事物。而中国汉字中可以用许多词来表达不同产地茶叶及不同味道的茶叶,例如红茶、绿茶、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等各种茶的名字。在西方国家的所有词汇中,许多词都可以用来表达不同意思。除此之外,西方国家句子的结构与中国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只是语言结构在翻译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看到中西方文化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中国在翻译英语时要注意到西方人的语言习惯,西方在翻译时也要注意到中国文化的特点。

1.2中西方礼仪及行为习惯的差异

谈到中西方的行为礼仪差异不得不谈谈中西方家庭观念和人际关系的不同,在中国,家庭亲情非常重要,孩子一定要对父母孝顺,和兄弟姐妹相处要和谐,不能闹矛盾,亲人之间感情非常浓厚。相反,在西方国家父母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去根据自己的想法决定自己的事情,亲情也随之淡化。在思想方面,中国崇尚儒家道家等学派,中国以“仁义礼智信”为生活行为标准,人情味更加浓重。相反,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崇尚人人平等,在做决定时从不掺杂人情,即便是亲情也不能打破公平公正原则,这些大大小小的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对各种事务翻译的准确性,尤其在对各国文化方面的翻译在理解时有着一定影响。

1.3中西方宗教信仰风俗法制的不同对翻译影响

中西方对宗教以及生活风俗也有着不同的选择。中国一般不崇尚宗教或信奉佛教,而西方大多国家都信奉基督教。在风俗上,中国更倾向于较为张扬的做事风格,而西方国家更倾向于浪漫的做事风格。这些宗教信仰和风俗不同程度地决定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同时在翻译时也存在着各种差异。另外,对于不同宗教风俗,中西方国家也有着不同信奉标准,中国善于运用法律去维护国家公民安全,而西方国家则准许公民拥有枪支去维护自身利益,中国对人民的行为活动更局限,西方则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给了公民足够的自由。种种风俗及法制的不同,影响着中西方人民的生活习惯及思想意识,从而使不同文化翻译过程出现落差。归根结底,翻译间接地影响着中西方文明交流。

2中西方文化差异下茶文学翻译问题

2.1中西文化不同造成翻译的差距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不同文化习俗,不同教育制度,不同行为习惯,都关乎着翻译的准确性。西方国家的一些词汇代表多种含义,而中国在进行翻译时往往只注意到一种意思,无疑就和人家的本意相分离,同时,对于中国的许多字,西方国家也难以分辨清楚,由于发音的问题导致翻译错误的也不在少数。当然对于茶文学,翻译的发音并不足以造成理解层面的问题,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国茶文学在西方的翻译已经偏离了其本身内涵与价值。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西方的茶文学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文明的一大特色。

2.2翻译人员的素养问题中西方的不同

文化致使翻译人员在翻译时常常会出现诸多误差,这些误差小致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大致国家之间出现纠纷。看来翻译官是最难做的职业之一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在翻译茶文化时,若是翻译人员不懂得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很容易就翻译出一篇失败的文章。就像在翻译时的语气把握一样,同是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气说出的效果完全不同。中西方茶文学的翻译不仅联系到语言本身的差异,更与中西方文化思想行为习惯的不同有关。这些差异也就决定了在做翻译时对翻译员的文学素养及知识的考验。由此可见,要想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一个有文学素养,有知识的翻译员是完美地翻译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前提条件。

2.3中西方翻译问题对国家交流文学的影响

中国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在不同层面导致了中西方思想行为习惯的不同,思想行为习惯的不同也注定了中西方语言文字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的曲解,从而改变了语言本身的味道。中西方的隔阂也随着翻译问题的增加日益剧增,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交流问题,要根据国家国情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来对不同语言进行合理翻译,以便西方国家能对中国茶文学进行透彻的理解,中西交流才能更加紧密。

3中西方茶文学翻译评论

3.1中西翻译差异下茶文学的不同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茶文学是世界各国茶文学的起源之地,但由于中西方地理位置,生活环境,行为习惯,思想政治等各种差异,西方的茶文学和中国的茶文学大不相同。这些不同具体表现在喝茶时的礼仪,喝茶的方式以及通过喝茶所体现的精神境界。茶的起源在中国,但却被西方人所重视,如今的中国饮茶风渐渐淡了下来,由于工作的忙碌,中国人喝茶时往往是白开水,如家中有客人或在重要场合才会将茶奉上餐桌,而西方国家常常会在下午空闲时间喝杯下午茶,一是在工作完成后闲暇时间放松自己,二是在经历了长时间工作后要补充足够的精力以便投入接下来的各种事宜。对于喝茶的方式技巧,由于翻译及文化的不同,西方国家更喜欢味道较为浓重的茶,而中国更倾向于喝茉莉花茶这样口味较淡的茶。在喝茶的方式上由于中西方翻译文化的差异,西方国家不仅注重敬茶礼仪,更注重服装的正式。这些都是中西方翻译差距下茶文化的截然不同。

3.2中西文化差异下翻译茶文学的评论

如今时代各国对于茶文学的翻译已出现巨大不同,如果各国对此现象仍不采取措施,中西方茶文学将会越走越远。对于当今不同国家茶文学的问题,要想实现世界文明的统一,就要从翻译开始。要做到世界翻译文学的统一,首先要保证大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熟知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以便大学生能够熟练应用不同国家文化的内涵,充分了解各国茶文学的精髓。要加强翻译的规范性,增强翻译的标准性。让不同国家的茶文学能够被完整地翻译出来,让世界各国相互学习交流,让茶文学在世界多元化的今天能够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

3.3茶文学在中西方翻译下的交流融合

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学的始祖,有着丰厚的茶文学知识,而在经过西方国家文化的过滤,茶文学在西方有着自己的特色。而今随着中西方交流日渐频繁,茶文学也应得到统一,中国有浓厚的茶文学历史,西方有西方的浪漫主义特色,将中西方的茶文学精髓相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茶文学将在中西方未来的合作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西方文明的交汇不仅依赖于文化的融合,更取决于中西两方语言翻译的准确性,确保了语言翻译的准确性,茶文学才能在世界交流中发挥最大的优势。

4结语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思想行为习惯及价值观的不同不仅影响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更影响着中国与西方国家文明交流与融合。中国茶文学体现着中国人民对儒家学派所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推崇,西方国家茶文学也体现着西方国家自由浪漫主义特色。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更是对不同文化的交流。在翻译时最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对方文化背景,降低不同文化间隔阂,翻译才能更加有效,才能将文章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形象地表达出来。茶文学作为世界人民所崇尚的主流,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及世界多元化的统一,应用精准的翻译对不同国家茶文学进行解释,使中西方文学更趋于统一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易顶强,艾超.中西方宪法文化价值观差异比较以及近现代中国的立宪为视角[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3):54-56.

[2]刘建芳,王春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10(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