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贫困地区机构养老服务初探范文

贫困地区机构养老服务初探范文

时间:2022-08-29 03:54:54

贫困地区机构养老服务初探

自1999年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中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巨大,且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剧发展,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对长期护理照料需求旺盛,养老压力巨大。目前中国的养老问题是农村比城市严峻,而贫困地区又比富裕地区严,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养老问题就是最为严峻。因此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包括少数地区在内的老年人长期照护的问题,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是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海南少数贫困县———A县的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的调查,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资源,推动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机构养老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机构养老体系的建设。

一、A县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海南省A县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农业县。此县黎族占总人口55.7%,且位于海南中西部,地势陡峻,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境内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经济落后,是部级贫困县。在我国,农村敬老院是机构照顾最基本、最普遍、覆盖范围最广的场所,大量的农村孤寡老人及城镇“三无”老人就是在此接受照顾。A县农村敬老院发展养老服务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且发展缓慢,直到2009年国家提出“优先发展养老事业”的战略决策后,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

(一)A县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现状

A县共有五保供养对象509人,其中集中供养43人,分散供养466人,因此,此县结合实际情况建设了敬老院,截止2013年,A县共有9家敬老院,投入使用的有4家,正在改建的1家,正在建设中的有1家,闲置的3家。其中,2家敬老院闲置的原因是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太低无人应聘,剩下的一家则由于设施简陋、年久失修、服务功能单一、供养条件落后而停止使用。目前A县可利用的床位共计有238张床位,预计将来有350张床位,集中供养率将达65%。截止2013年5月底,A县农村敬老院共投入688万元,占地27亩,建筑面积达4123平方米。各农村敬老院采用机构化管理,有公共饭堂,有一间娱乐室,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农村敬老院院长由乡镇民政助理员兼任。每家敬老院均有2名工作人员,最年轻的为26岁,最年长的为51岁,平均年龄为36岁。均为黎族,会讲黎语。工作人员是乡镇聘用的合同工,月薪在1200元以下。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敬老院的卫生和为老人提供煮饭、洗衣等一些基本的生活照顾服务。A县各农村敬老院入住老人均为黎族,语言为黎语,平均年龄约为73岁,67%的老人健康状况良好,28%的老人健康状况较差,17%的老人不能自理,35%的老人还有亲属。各农村敬老院院民入住敬老院后,接受敬老院的统一管理。敬老院出于老人的安全考虑,要求老人统一到敬老院的公共食堂就餐,不允许个人开伙;老人不得随意外出,外出需登记或者需要有工作人员陪同。新建的敬老院窗明几净、宽敞明亮,但是没有任何装扮的敬老院缺乏温暖,让人感觉像宾馆。院内的土地利用率低,绿化少,敬老院显得很是空旷。

(二)A县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1、A县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根据对A县农村敬老院的现状的调查了解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目前A县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低下,敬老院入住率低、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整个大众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目前A县已入住的敬老院床位共有182张,但是仅有43人入住,入住率仅为23%。A县可使用的敬老院共有7家,平均每家敬老院仅仅入住6人。建好的敬老院邀请老人入住老人却不愿意,为此A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和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甚至挨家挨户走访老人,试图说服老人入住,但是效果甚微,这让他们很是费解。

2、A县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通过对当地的调查了解,我们认为导致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服务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1)黎族养老文化的影响。A县是黎族自治县,黎族老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从已入住的敬老院院民来看,全部都是黎族老人。但是,入住敬老院大都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黎族人有恋乡守土的习惯,他们大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外地生活,当然他们养老也是选择在家,即使五保老人也不愿去敬老院养老。在今天,黎族农村老年人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黎族人崇尚自由,亲近自然,愿意受约束,因此,他们对敬老院这种统一严格的管理极不喜欢,如果不是特别的原因他们不愿意去敬老院。(2)部分孤寡老人长期独居导致其生活习惯和心理不愿意与他人共处一室。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孤寡老人常年独居生活,住敬老院参与群居生活难免产生排斥、害怕、不习惯等心理反应。再者,部分老人有一些不良习惯在敬老院中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入住敬老院,他们会被要求改变不良习惯。例如,黎族拥有历史悠久的酒文化,酒文化氛围浓厚,大部分黎族老人都喜爱喝酒。而敬老院出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考虑,都会对老人的饮酒习惯加以约束。(3)配套设施不完善根据调查了解,A县已投入使用的农村敬老院中,仅有的基础设施就是公共食堂和电视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可供老人娱乐消遣的设施。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资金不足,因此出现敬老院建了但是却没有资金进行进一步的建设。(4)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低下,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A县农村敬老院主要由县民政局负责建设,而管理则由敬老院所在的乡镇负责。各乡镇大多采用自我管理服务模式,以最低的成本维系农村敬老院的正常运行。农村敬老院的院长由民政助理员兼职,而民政助理员日常行政业务繁重,几乎没有什么时间、精力管理敬老院。服务人员的聘用大多为当地农民,平均年龄为36岁,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月薪在1200元以下。管理服务人员共有9人,入住老人为43人,平均每个人要负责5个老人,他们要负责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如煮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工作任务较重。

二、引入老年社会工作,积极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敬老院的养老服务

所谓老年社人工作,就是“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具体来说老年社会工作介入海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的途径如下。

(一)宏观层面介入

1.社会工作倡导者的角色倡导、推动政府建立和健全农村敬老院的政策支持体系。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好倡导者的角色,首先要保证倡导的内容正确传递。在此,社工的倡导对象是政府,倡导的内容必须符合政府的政治需求和文化特点,倡导成功需要文化和政治智慧。其次,社工要运用正确的倡导途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选择正确的倡导代言人,如社会名流、人大委员、政协委员、专业权威、知名教授等。二是制定正确的游说或劝说方案,对即将使用的讯息、表达方式、情境处理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充分利用媒体。媒体不但可以传递倡导信息,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媒体引发社会各界对农村敬老院的关注,引起政府的重视,进而推动政府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村敬老院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加大对农村敬老院发展的支持力度。

2.经纪人和管理者角色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好经纪人和管理者的角色,扩大农村敬老院资金来源。管理者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作为管理者去组织协调农村敬老院的各项管理和服务。传统的保证农村敬老院老人的“吃穿住”的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管理方法才、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才是促进敬老院发展的有效方法。社工要充分利用农村敬老院的有限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搭配,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例如,社工可以充分运用农村敬老院的土地,动员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和院民发展院办经济。通过发展院办经济,提高农村敬老院的“造血”、自给能力。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扩展农村敬老院的服务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向社会上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有偿入住,或者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可以开展有偿入户服务,帮助提高入住率的同时还增加了农村敬老院的经济收入。

3.宣传者角色根据A县的调查结果显示,导致农村敬老院入住率低的很重要一个原始是因为黎族人民根深蒂固的陈旧养老观念。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好宣传者的角色,倡导独立养老的理念,鼓励老年人培养独立的习惯,在思想上、精神上不依赖子女,在行动上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来完成各项活动。社工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广播、农村图书室、农村公告宣传栏等传播方式向村民介绍农村敬老院相关信息、申请方式、养老服务,同时可以通过举办慈善晚会、文娱晚会、座谈会以及养老讲座等形式宣传独立养老观念,帮助减轻子女负担的同时也收获敬老院良好照顾以及安逸的老年生活,以此逐渐淡化人们传统的家庭养老思想,使老人乐于入住敬老院、享受敬老院老年生活。

4.组织协调者角色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们的志愿服务意识不高,志愿服务发展滞后。虽然有青年志愿者协会,但是它是由地方团委成立并指导的,大部分只是一个摆设,并为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和地方团委协调合作,由团委牵头,同时加强与政府各部门、各事业单位、学校、企业的合作,组建一支素质较高的志愿者队伍。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应不断地宣传志愿服务意识,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通过组织协调志愿者活动既可以活跃农村敬老院气氛、减轻敬老院工作人员一部分负担,也可以促进社会人士奉献精神的培养,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实现双赢。

5.教育培训者角色农村敬老院的管理服务人员由于资金条件有限,招募的服务人员、志愿者专业水平不高、服务不到位,需要社会工作者扮演教育培训者的角色,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包括老年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老年人护理知识、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培训。二是志愿服务意识培训,主要包括培训志愿者的自我认知,志愿者的价值观以及团队意识,建立一个稳定、团结、合作、高素质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二)微观层面: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介入主要是对案主的服务

1.老年个案工作介入案例1:笔者在走访A县一家敬老院时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刘姓老人入住敬老院后,整天郁郁寡欢,枯坐在自己的房门口,也不与人交流。笔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与老人交谈,交谈中发现老人对于自己的家念念不忘。因此,寻问老人是否希望回自己的家看看,此时老人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一些,随后慢慢地点点头。之后,笔者与敬老院工作人员沟通,希望工作人员可以抽空陪老人回家探望。同时,也希望工作人员今后多鼓励老人与其他老人交流,以尽快帮助老人适应敬老院生活。此后,笔者再去敬老院探望老人时了解到,老人之后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回过三次家,回去的间隔一次比一次长,之后老人与敬老院的其他老人熟悉后,逐渐习惯敬老院生活,就不会再想回去自己的家了。

2.老年小组工作介入老年小组工作是通过组织老人参加各种活动小组,提高老人的活动水平,建立老人间的彼此互助和支持网络,以帮助他们摆脱孤独、寂寞,增强生活自信和走上积极老化的路径。案例2:A县一家农村敬老院中,入住了四名男性、三名女性,健康状况均为良好,平均年龄为71岁,是A县农村敬老院中平均年龄最小、老人整体健康状况最好的。然而,敬老院工作人员发现,由于老人都是黎族,黎族浓郁的饮酒文化使得这7个老人都爱喝酒。平时老人们没什么事就喜欢聚在一起喝酒,有时甚至一个人对着剩菜喝酒,常常喝到醉醺醺的状态,酒品不好的老人甚至发酒疯。为了保证敬老院的入住环境,为了老人日后的身体健康,敬老院工作人员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开展了酒文化学习小组。通过酒文化学习小组,帮助老人学习如何品酒,正确认识酒的益处和坏处,并学会如何把握喝酒的尺度、如何控制自己过多饮酒的欲望。酒文化学习小组的开展,既尊重了老人们黎族的传统酒文化,同时也帮助老人更好地认识酒文化,并且学会把握饮酒的尺度,防止过多饮酒给老人的身体带来伤害。针对黎族老人有爱饮酒的习惯,可以开展减少饮酒小组,以此来改善老人因饮酒引起的疾病状况,促进老人身体恢复健康。

3.老年社区工作老年社区工作是指以具体的社区为载体,通过组织社区老年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中的老年人问题,从而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要。案例3:A县每年都要在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时举办庆祝活动,社会工作者可以邀请敬老院的老人参加,观看歌舞表演,到“三月三”美食一条街品尝黎族传统美食等等,让老人也感受到本民族节日的气氛,让老人回忆自己年轻时的风采。以此打破敬老院老人相对隔绝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有融入社会的感觉。针对农村敬老院建筑内部的装修过于简陋、色彩单调以及敬老院大片土地闲置的现状,社会工作者在植树节或者学雷锋活动日等节假日期间,联系志愿者队伍,让志愿者队伍与敬老院工作人员及老人一起对农村敬老院建筑内部以及老人的房间进行装扮;开垦敬老院的荒地,种上老人喜爱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

三、结论

海南岛作为全国著名的养老圣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养老资源。不断提高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是推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手段。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将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敬老院资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以及整个海南的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芝兰 单位:琼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贫困地区机构养老服务初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ylfwlw/67827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