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案(6篇)范文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案(6篇)范文

时间:2022-09-11 09:47:28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案(6篇)

第一篇: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国家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作为国家机关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也在不断细化和完善。新的社会形式要求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而预算管理作为政务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打造服务型政府起到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大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预算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形成符合新要求的工作机制。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同时对改善预算管理途径进行探索,为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履职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

在传统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直沿袭政府收支计划的管理方式,在宏观调控下的预算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缺乏管理和监督的预算管理制度逐渐凸显弊端,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国家政务运行的要求。就行政事业单位自身职能而言,日常经营活动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作为国家机关的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有义务在最低成本下提供最大的社会服务,不断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当前,反腐败工作愈加严峻,国家大力推进以反腐倡廉为主要内容的政务改革工作,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则是关键环节,只有切实认识到预算管理的必要性,才能加大对预算管理的投入力度,在充分理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现有问题不断改善,这样才能发挥预算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政府公开、透明、高效。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形成了国家调配收支的传统管理模式,财政收支大多依靠国家调控,甚至认为预算管理根本无需可行,预算管理的专业性也就无从谈起了。随着大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预算管理理念仍然无法与当前经济形式相匹配,导致出现诸多问题,如:缺少专业人员负责预算工作、缺少相关的配套机制和运行体系、缺少对预算管理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等,这些因素导致预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自然也无法起到积极作用。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完善

由于对预算管理没有深入理解以及足够重视,自然也没有形成预算管理体系,加之没有专业人员负责预算管理工作,导致预算编制出现漏洞,也无法得到彻底落实。预算编制可以说是预算管理的关键部分,若没有专业人员的人力支持、完善体系的制度支持,就会造成预算管理缺乏合理性。而预算管理的贯彻落实则需要健全的监管体系,没有严格的考核体制,则会造成预算管理人员缺少学习培训,工作缺乏专业性,自然也无法实现预算管理预期效果。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强,资金运用不科学

预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营而言具有指导作用,如果预算编制出来却无法严格落实,那么将导致资金流出现问题,财务管理人员也无法准确把握资金往来情况。如果各个部门不能严格遵循预算来管理资金,将会出现资金使用混乱,实际账目和预算出入较大,甚至是出现预算超支问题,缺乏多元参与的监督体系,就会导致财务工作出现漏洞,资金管理就无法实现科学化、合理化使用。

二、新形势下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作为政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要不断转变预算管理观念,加大对预算管理的投入。首先,要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预算制度对于财务合理运转的重要意义。预算管理是实现资金有效管理、财务战略平衡的重要手段。其次,要形成专业队伍,要设定专职专岗,聘请专业人员从事预算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强化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预算工作能力,使预算工作人员能够在全面掌握预算知识的基础上实施预算管理。最后,要优化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要符合本单位实际,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经费、业务要求等因素,要将历史数据与未来预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现代化预算分析方法,实现预算管理的合理化。

(二)改革编制方法,完善考核制度

制度是实施落实的基础,为了不断推进预算管理趋于合理化,首先就需要完善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让预算工作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实现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其次,合理的编制方法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科学编制预算,才能确保预算内容符合单位发展实际,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还包括对预算进行科学评估,不断加大考核力度,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感,通过监督管理实现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

(三)强化部门交流,科学使用资金

预算管理并非只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这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研究分析职能,收集相关数据,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所以要加强全体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才能高度配合,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法。预算一旦编制完成就不能随意更改,在落实过程中需要强化各部门沟通交流,互相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符合预算方案,要不断细化预算管理工作。

三、结语

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是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新形势下做好财政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国家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严格财政监督,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就目前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使各环节有机衔接,管理方法科学有效,才能切实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确保经济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美玲.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探究[J].经贸实践,2017,(06):206.

[2]徐玲.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7,(04):44-45.

[3]赵华忠.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7,(01):237-238.

作者:韩瑞 单位: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合理工作激励机制对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作用越来越大,越发成为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超过90%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布在县级及以下单位,直接对接广大基层百姓,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国家政令实施效果。就三明市尤溪县现状看,当下县级及以下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激励机制在薪酬、晋升及培训等层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行政效率。因此,针对县级及以下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激励机制探讨有利于改进激励办法,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力助推政府职能更快更好地向服务型转变。

一、行政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现状

(一)薪酬激励

尤溪县行政、事业单位薪酬结构主要由职务(岗位)工资、基本(薪级)工资、工作(岗位)津贴、生活补贴及年终(绩效)奖金等几部分组成,从当前的薪酬组成上看,实际发放手中的薪酬差距最小的是职务工资,以公务员为例,正科级干部职务工资比副科级高135元左右,副科级比科员高100元左右,同为科级的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干部每月职务工资相差仅35元左右;工资结构中差异较大的是级别工资,本文仅以一档级别工资为例,尤溪县办事员约为810~851元,科员约为899~954元,乡科级副职约为1089~1171元,乡科级正职约为1263~1365元,乡科级正职一般高于办事员达80%;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方面的差别也不大,以20年工龄新晋升干部为例,从科员晋升副科、从副科晋升正科的工作津贴提高均为70元左右、生活补贴提高均为170元左右,不同级别间差额不大且变化基本一致。由此看出,正科级员干部虽然承担较大的工作责任和压力,但在工资结构、薪酬总量与科员级员工的待遇相比并没有较大差别,激励效果不太明显。

(二)晋升激励

目前,尤溪县入职机关事业单位采取国家规定的考试录用制度,入职后晋升采用竞争上岗和职称聘任制度,但在实施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才干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碌碌无为、得过且过;付出与回报不成比,有些干部兢兢业业,却一辈子都只聘任最低岗位职称,这些损害了基层工作人员努力向上发展的积极性,导致优秀人才埋没、行政资源浪费情况。晋升激励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工作职责、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不明确,执行中存在随意性,在人事任免时没有严格落实和执行相关规定,对职工绩效考核和晋升考核也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性约束,形成一些不应存在的岗位差异和晋升不公平;另一方面,岗位的固化导致部分岗位的职务只上不下,没有形成考核中的灵活制度,导致部分岗位因编制问题或人员身份限制无法吸引优秀人才,有的科员在固定岗位上一干一辈子,形成了工作中的疲劳厌倦,不利于工作质量提升。

(三)培训激励

职业培训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能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执行中还存在机制不完善、发展滞后等问题,具体表现在:首先,培训机制尚不完善,虽然县、乡对干部提出了定期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和学习培训任务,开展集中学习培训计划,但对不同岗位的培训形式大同小异,缺乏特殊岗位的针对性,尤其是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没有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进行分门别类教育培训,在理论与实践联系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培训观念相对滞后。近年,县里虽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工作人员每周至少一次学习计划,并由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学习内容与过程,但不少岗位往往因任务重、压力大、责任大或是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而忽视教育培训和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形式大于内容,没能真正达到培训目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薪酬体制固化

行政事业单位员工薪酬体制固化问题在县级单位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国家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薪酬结构存在的难题,对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通过完善生活补贴、工资津贴等内容对行政事业单位员工薪酬进行了补充,但一方面,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酬劳主要由职称决定,存在部分工作年限较长但没有获得相应职称的工作人员无法享受薪酬待遇提升的喜悦;另一方面,同级的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责任差别大但薪酬差别不大,不利于激发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与庸政懒政的工作表现之间的差别无法体现在薪酬激励上。需要指出的是,该县事业单位在年终奖金的发放形式上,仍采取了全员平均形式,对于贡献大、工龄长、职称或职务高的干部职工没有形成差额激励,严重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晋升激励手段不完善

实行职务职级并行政策后,公务员(含参公)队伍待遇改善了,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办法仍无改变,尤其从个人长远规划发展角度看,更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晋升激励机制。具体说来,首先,基层工作岗位编制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岗位存在人员长期固定无交流的现象,导致了惰性心理的养成,工作缺乏创新和主动性;其次,一些单位人多事少,且责任分配不平衡、不合理,造成人浮于事,互相推诿等情况,极容消磨干部积极进取的激情,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再次,由于对员工晋升中的惩罚激励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导致日常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员工的工作贡献与回报比例失衡,容易造成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另外,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因受身份限制,晋升渠道狭小甚至基本无望,缺少针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的科学考评制度。实际存在能者不能获得更高、更大的发展机会。

(三)培训激励需要加强

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激励机制需要结合薪酬激励和晋升激励进行深层次性的开展和强化。从具体实践上看,培训学习及专业技术提升能有效地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完善培训激励尤为重要。但由于事业单位在进行激励机制建设时,常常把重心放在搞好单位发展便于领导“以政绩升迁”,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员工的需求和利益,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清晰的计划,对单位文化和领导班子的“既分工又合作”的氛围营造得不够,单位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干部缺乏奋发有为的外部环境,集体归属感不强。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薪酬激励制度

尤溪县当前的薪酬激励制度建设应从提高公平感入手,根据财政收入情况、CPI等物价水平状况,逐步将上级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专项工作奖金项目一一落实,并适时提高职务工资标准和岗位工资水平,将工资收入与岗位承担职责、工作强度难度等相匹配,体现薪酬内部公平,这样有助于稳定行政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吸引、发展、保留、激励志愿服务于基层的优秀党政骨干人才和专业人才。同时,在薪酬激励制度上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薪酬和奖金的发放根据工龄、贡献和工作责任进行差额激励,有效地体现多劳多得的薪酬激励机制。

(二)改革晋升激励制度

对于结构不优的问题,应大胆提拔中青年干部,在进行班子调整时,结合乡镇、单位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业务性骨干与作风硬朗、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如,规划、国土、园林、财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适当向基层倾斜。同时,加大乡镇干部选拔力度,应优先提拔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这样有利于给基层干部吃“定心丸”“打腰提气”,有助于让基层干部获得更多的“改革红利”,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匀出更多精力到人民群众服务,实现自我价值。另外,还要进一步打破身份限制和壁垒,拓宽事业人员职务晋升渠道,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完善培训激励办法

要将学习即进步、培训即发展的理念牢牢植入人心,坚持开展思想政治和重要会议、文件学习教育,围绕基层工作重心,有计划地开展新农村建设、信访稳定、旅游开发、土地管理、村级财务管理、计生工作、村干部队伍建设、干部廉政教育等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火防汛、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等培训,将单位事业的发展同干部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相同步,把短期专业培训和长期业务培训相结合,使全体干部都能及时随着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更新知识结构,激活干事创业的信心、能力和激情。

参考文献

[1]王云.试论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构建[J].人民论坛,2013(05):40-41.

[2]张城成.我国基层公务员管理的激励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1-4.

[3]托娅.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01):108.

[4]赵萍,夏家凤,丁本金.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01):108.

[5]陈琦琦.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02):14.

[6]李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3):157.

作者:魏成川 单位:尤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的多层次人员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担负任务的日趋繁重,其人员结构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对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为例,从人力资源管理压力主要来源、人员管理层次等几方面研讨多层次人员管理对于缓解管理压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次;人员结构;比例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非盈利,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行使国家管理职能的单位。随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样化。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历来是工作高效率的典范,机关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五加二"、"白加黑"都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压力巨大的准确表述;工作量大,人员不够用是深圳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的普遍情况。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技术执法单位聘用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构,以协助完成巨量的工作任务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必须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实行多层次的管理来缓解人员管理压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压力主要来源

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起步,一边充当着改革开放各种先行先试的排头兵,是各种改革的试验田,一边又一步跨入国际大都市的行列。如此大的担当和步伐,必然形成社会管理部门巨大的工作量,进而分解和细化到每一个下属的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多年来"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政府机构改革,行政事业编制控制越来越严,形成编制逐年减少,工作量逐年增加的局面。一段时间以来,深圳的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沿用本市户籍人口为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定额的基数,而深圳外来人口数庞大,且逐年递增,常住人口往往是户籍人口的多倍,所以管理压力立现。同时,大量的外聘人员形成了单位复杂的人事结构。

二、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层次

(一)在编人员管理(第一层次)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管理有法可依,细节有据可查,国家和地区制定的人事管理制度思路清晰、细节明确。不逾规矩,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的管理要求、也是最终要求。这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个层级。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是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的管理机构,是国家权利的体现者。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有一套成熟可行的管理体系,这就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基础的管理体系。虽然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改革一直处于进行时,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给我国前半段的行政事业单位人事改革进行了集大成的总结。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改革继续在深化,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作为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基本法的地位不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5年4月27日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任职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于级别、录用、考核等作了详细的说明。所以,对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管理所应做的就是照章办事,不逾规、不逾矩,一切均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条规执行单位的人员录用、考核、培训、薪酬福利、退休等等。不能擅自发挥影响国家管理的大局。

(二)编制外聘用人员管理(第二层次)

随着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逐渐收紧,编制的固定性和管理任务的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应对的一个问题,就深圳市而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机关逐年减少行政事业管理的范围,把若干非社会管理核心的单位改制为企业,同时对留存在体制内的管理机构人员编制也采取严控的办法,在这样编制严控的大局下,用增加编制来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用工矛盾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的压力来源于深圳历史遗留问题,深圳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定员多年沿用的是深圳户籍人口的计算方法。由于深圳经济特区的特殊情况导致户籍和非户籍人口的比差非常大,往往是1:4或1:5左右,也就是说,深圳行政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是缺口比较大的,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运行效率高过很多私人企业。因此,为了缓解深圳行政事业单位的用人问题,大量的非编制内技术人员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协助开展技术执法工作。为了留住这些人才,深圳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编制外聘用人员进行了一定的分层管理,没有在聘用人员时一味求高或一味求低,而是明确对引进人才分层管理的原则,高有高的待遇,低有低的维护。用真诚的原则为每一个聘用人员设计上升通道,让他们对单位有归属感,保证业务队伍的稳定以确保行政管理的顺利实施。具体做法:1.资质较高的优秀外聘人员对于外聘人员中有工作经验、有技术专长、学历高、从业资格水平高的优秀人员,在薪资不足的情况下给予这部分人以足够的其他待遇以补偿,如培训、优先考虑参加本单位公务员考试、转正等让这部分人员稳定下来,专心做事,同时不在工程的灰色地带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事,保证廉洁,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2.普通外聘人员普通外聘人员主要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是单位基层人员的重要补充。这部分人刚走出校门,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熟悉行业规范,只能做基本的、辅助性的工作,本身流动性不强。对他们主要注重培养,在正常的管理之下以老带新,经2-3年培养,熟悉行业规范后,他们会成为单位工作的基础力量。单位在有限的薪资管理下,也为他们提供经常性的技术培训,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和积累自身价值,让他们觉得在工作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能长时间在工作岗位上奉献,同时能逐渐成长为更高级别的人才,在行业内获得更好的发展前途。编制外聘用人员在经过多年的工作后,全方位掌握了工作规范、技术。基本上都能成为单位的老员工,对单位的业务热情程度不输在编员工,他们是单位工作人员的稳定补充部分,基本的稳定度在90%以上,少见主动辞职离岗的。

(三)人才服务机构的支持(第三层次)

行政事业单位采取在人才服务公司寻求服务,向人才服务公司间接聘用人才的办法来应对人员的突发性需求。这一部分人员的管理方式有异于直接聘用,他们不与本单位直接签聘用合同,而是与人才服务公司订立合同,社会医疗保险等也是放在人才服务公司。用人单位只需与人才服务公司订立整体的用人合同即可,且中途发现不合用人员,还可以退换。这样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压力较小。同时这一部分人员的灵活性较强,新开工项目多,可多聘,项目少则可少聘,不聘,是单位基层员工的很好的补充。对于这一部分员工,单位应也本着真诚对待的原则,给予适当的培训,争取长用,即在这一部分人员中发现人才,争取由短聘转为长聘,让他们有归属感,对工作更具热情。实际上,这一部份员工在上岗后也能很快地融入单位,积极工作,不少人因工作表现优良转为单位直接聘用,可以争取到更好的职业前途。在与人才服务公司的往来中,应注重原则,保证基本的用人准则,要择优录用,不要一拥而上。同时应注重合约条款的订立,以免产生不必要麻烦。

(四)寻求业务外包解决其他用人局限(第四个层级)行政事业单位业务量的增加,一些非核心的业务用外包的方式来解决,把基础工作打包给专业咨询公司,以利于工作任务完成。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人才的借用,只是方法更为简单。在外包中要讲择优原则,需认真核实承包机构的从业时间、从业资格、业务能力和行业口碑,查询具体业务上有权签字人的真实资格和服务单位,防止假的职业资格和假借他人资格的情况出现,同时认真复核外包业务的结果,适当按比例抽检、审核验证。

三、提高技术性执法行政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比例和结构

与此同时,还必须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技术性执法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优化,主要就是要提高技术性执法行政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比例和结构。由于历史原因,单位的后勤行政人员在在编人员中占比过高,为保证单位技术人员的占比逐年增加,在固定编制下,首先对应退的后勤人员及时办理退休,空出编制来让技术人员入编,同时不再继续新增后勤、行政人员入编。这样可保证在编人员中技术人员占比达到合理比例(技术人员占比至少70%),保证单位技术执法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直接聘用人员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借人力资源服务公司间接聘用人员管理、借业务外包利用社会机构人力资源。这是应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用人机制的改革而催生出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层级。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只有有效地采用多层级的人力资源聘用管理方法才能应对日益增长社会管理需求,执行好社会管理任务、充当好社会管理的角色。

反之,则不可能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民生,进而有可能造成不好的政治影响。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必须面对形势、理清思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管控和要求下,在管理好单位在编人员的基础上,在单位编制管理的约束下,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所需其他人员的聘用和管理工作。多层次、高效、节俭地做好人才的挖掘、稳定、培养、使用和约束、激励、发展工作;同时又采用多种方法灵活地利用社会机构人才,避免单位包袱过重、财政压力过大等困扰。多层级的人力资源管理,带给行政事业单位的是源源不断的人才和随之而来的业务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赖照容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常见问题及策略

摘要: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的高效运行,如管理制度缺陷、内控制度不完善以及信息报告缺少真实性等。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效率提供些许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问题;对策

会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行政事业单位也在逐渐完善会计管理体系。而如何使会计人员发挥真正的价值和作用,则是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现状分析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和管理意识,认为会计工作只不过是提供报表和数据,对于会计管理机制建设并不重视,导致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数据信息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由于内部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违法乱纪、滥用职权行为频发。例如,会计报表中的资金明细不清,财务信息准确率差,如果会计人员在记账过程中仅凭数据进行业务统计,会导致账目内容不完整,账目数据前后不符。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偏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较低的原因之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下,法律知识严重缺乏,在外界的压力以及金钱的诱惑下做出违法乱纪行为,损害国家和单位的利益。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并不按照会计岗位的配置要求合理分配人员,甚至聘用一些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由于会计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正规培训,不能较好地适应岗位需要,降低工作标准,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不能满足会计岗位需要。另外,财务人员不仅需要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更要熟悉新会计制度下各科目的设置及结算方式,使得业务操作和处理符合新会计准则。

(3)行政事业单位报表设计存在弊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多数以会计报表作为现金收入和支出的具体说明,这种记录方式不仅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同时也极容易造成预算数据与真实数据间的偏差。如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使用为基础所编制的会计报表,包括此期间所涉及的事业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等都会做出相应的资金流入和支出明细,虽然这种编制非常重要,原理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看似平衡,实际上缺乏科学性,严重影响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专项资金管理也较为薄弱。国家扶持资金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弊端,如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将国家扶持资金专款专用,常会出现挪用公款的现象,管理松懈。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效策略

(1)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完善和健全会计管理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配套措施,做好各项法律法规的解读,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出现违规现象。此外,还应加大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加强会计人员法律观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和修整,并严格依法处理违法乱纪行为,从而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2)加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部门要设立监督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开展监督工作,并不定时的检查财会部门日常工作,包括对税务、报表等要逐一审核。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内控监督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严格规范财会人员的工作行为,一旦查出违法乱纪行为,必须落实惩处措施,以杜绝腐败贪污现象产生。

(3)优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及内容。现金流量表可以及时反映一段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支出情况,主要分为业务活动现金收支、筹资活动收支以及投资活动收支三大部分,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收入类与支出类项目,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突出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类要素。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队伍建设。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推进和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因此必须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规范会计工作基础。首先,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其次,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专业技术考试,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同时做好培训工作;最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尚,净化行业内不良风气;同时,对财务会计工作岗位进行精细化管理,从会计工作本身入手,进行以工作模式、工作结果为标准的岗位精细化管理,使会计工作远离系统化、流程性的工作模式,并进行不同目的的会计信息整理和分析。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改善的积极作用

首先,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单位领导及上级政府能够根据会计信息对单位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及管理;其次,能够更好地使公众根据会计信息的披露了解和理解国家基础服务单位工作情况,对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无论是会计工作人员还是单位其他岗位工作人员,都必须重视自身职业发展,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正能量,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规范会计人员工作行为。行政事业单位以《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主要法律依据,促使会计人员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并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实施监督和检查,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以及责任感,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参考文献

[1].张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8).

[2].余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经营管理者,2012(04).

[3].刘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11(06).

[4].张潇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技术与市场,2015(9).

作者:谭燕燕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会计核算在我国公共财政体系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料。但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文章在阐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更好的发展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对策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有了新的要求,更为细致准确的财务数据对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但在现阶段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并且不断改善,以保证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有效更完善的数据信息。

一、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滞后

行政事业单位相比于其他私人企业来讲,财务人员的竞争压力相对比较低,一些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长期处于最初的阶段,没有专业知识不断学习的意识。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有了更细致,更新的要求,但是现有老化的会计队伍只能完成基本的会计工作,更细致的工作却不能与时俱进的完成,导致数据不完整或准确性不够,从而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和完整。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因为工作性质的问题,承揽着许多种类繁多的工作,同时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因此每年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才能维持其运作,因为管理等原因,费用支出超出预算的现象经常发生,甚至有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出现犯罪行为。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需要对大量费用原始凭证进行审核,但是当前原始票据的管理十分不利,漏填、错填、乱填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与事实不符,或者不及时上报的问题。这些现状都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准确性和时效性都大打折扣。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体制问题的因素,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对会计核算和资金的把控相对较弱。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没有一整套严谨细致的会计核算制度,或者现有的制度有许多陈旧或者难于执行的漏洞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改进。这些制度缺陷使很对行政单位的财务资金利用率相对较低,虚假报账,现金挪用,坏账等现象不能被及时发现,铺张浪费现象不能得到控制,这些直接导致国家经济财产的损失。进而使会计核算的数据失真,导致恶性循环。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数据分析

缺乏时效性,透明化随着近些年会计制度的改革,大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通过专业的财务系统进行会计核算,这些财务系统基本可以对会计数据进行归类汇总,对企业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大多行政事业单位对这一模块的应用不是很到位,大多属于只看到结果,对本可以预先分析或者改善的问题却没有事前的控制和把握。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公共资金等的使用情况缺乏细致的信息透明化,缺乏社会和国家的监督,加大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

1.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定时“充电”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会计核算的质量。专业水平高的会计人员对会计的法律法规更加熟悉,对专业的认知和道德自律意识有更高的理解,对各项核算数据的处理有更清晰的分析和处理方法,从而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游刃有余。而低水平的会计人员缺乏这种总体的把握,致使工作效率不高,责任心不够,数据统计不准确,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影响整个会计核算的质量。因而,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必须的“充电”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种充电,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讨论和创新,从业人员可以及时的学习会计核算的最新政策法规,与时俱进,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责任心,并及时发现现有工作漏洞,并积极的完善。另外,这种“充电”也可以使的培训人员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2.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管理体系,加强岗位职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行业要求,制定一套自上而下完整可行的会计核算管理体系,细化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互相监督。首先,一套好的的会计核算管理体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制度决定着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的执行力,直接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核算与管理的监督。这种系统的体系可以合理的优化和整合了资源,统一规范会计核算标准,及时发现闲置资源并有效利用,并且有利于上级单位对统一决策的制定。细化各岗位职责和权限,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并对权利做出制约,从而杜绝工作拖拉和贪污挪用等违法行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3.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公开化和时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在本单位和社会进行及时有效的公开化,吸取各方的监督和意见。在自身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公开可以通过适当开放企业的财务软件权限进行公开。现阶段各单位基本都已经实行会计电算化,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要加强对软件各模块的使用和学习,对降低繁杂的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和减少工作量有很大帮助。这种信息化数据通过整合,各财务软件的模块可以对不同的人群起到不同的作用。对领导来讲,可以通过数据系统的数据分析,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对其他部门来讲,可以对各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并提出有意义的建议,从而提高自己的有效利用减少浪费。这种优势的前提是会计核算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会计管理系统,提高系统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因为不同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其涉及的工作范围更加广泛,工作内容更加多样化。因此,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数据的准确对国家的决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加强各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化公开化,时效性,才能有效的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韦汝宜.试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4):133-135.

[2]张春艳.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2):200-201.

作者:赵靖霞 单位:渑池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六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网络管理系统维护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也被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之中。基于这一情况,行政事业代为想要获取更大的进步,能够迎合时代的发展,就需要朝着网路管理的方向不断前进。所以,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网络管理系统的维护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今后行政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网络管理;系统维护

一直以来,行政职业单位的信息化发展都是社会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基础。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将办公环境不断信息化,但是也需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管理符合时展的要求。

1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重点

虽然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了网络管理系统,但是想要做好维护却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具体的维护过程中,还需要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维护体系工作基础加以完善,并且通过高效的网络管理团队,才能够满足网络管理系统本身的稳定运行要求,这样才能够确保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得以完善,同时还可以在事业单位中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的作用。另外,在开展系统维护的时候,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对于系统的升级工作都是不能忽视的重点,只有在工作之中以预防性的维护理念作为其引导,才能够更好的完善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只有将这一部分问题全部加以预防,定期性的开展系统维护,才能保证系统本身的稳定运行。当然,事业单位的数据与信息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做好严密的保护。在网络管理系统建立的同时,注重信息与数据的安全性,做好数据备份与网关等工作,才能有效的防范数据被泄露。

2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维护的制约因素

2.1技术因素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时间较短,所以对于网络技术的重视度还不够,在管理与维护之中常常会遇到技术难题。所以,在计算机的网络管理与维护之中需要指派专业人员来进行,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维护人员仅仅是利用基础的计算机管理知识与故障排除的经验来进行维护,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有限,并且专业化程度不够,技术人才的短缺,最终影响技术经验的真假故障。如防入侵技术过于薄弱,内网IP冲突等,都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维护带来了影响。

2.2管理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会涉及到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以及相对应业务的发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就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受制于内部环境发展。事业单位领导重视程度、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单位的管理机制等都会直接影响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实际效率。

3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维护

3.1以预防性维护理论为指导

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不断发展,使得预防性维护理论已经成为网络系统维护的主要方向,这样可以满足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帮助其提升使用效率。在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维护之中,需要积极引入预防性的维护理论,通过提前预防,实现系统使用高效率,系统运行稳定的要求。按照这一理论,现代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维护需要做好杀毒软件与补丁的升级,这样才能提升单机的防御能力。同时,注意对内部网络系统的维护,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内网IP冲突等问题的出现。针对计算机使用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网络管理维护部门,还需要做好人员的培训,这样才能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另外,通过预防性理论的应用,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故障的出现,为行政事业单位创建一个便捷的、高效的、稳定的网络应用环境。

3.2注重网线的维护

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之中包含了各种网线,可以满足单机计算机之间的互联,同时,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线路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使用寿命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计算机连接线路的维护问题。在线路维护中,双绞线等网络线路的维护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在连接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网络线路直接暴露在外界,由于各种外界因素,会威胁外露的双绞线,甚至出现断路故障。如,因为前期整体的规划不够合理,导致线路直接暴露在地面,这样就会直接影响线路的安全性,另外,在日常的清理中,也会对网络线路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合理的规划网络管理系统,做好系统布局,尽可能减少外露网线,将其固定在墙角等安全位置,才能满足网络线路的安全性要求。

3.3防范计算机病毒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做好计算机网络的日常漏洞检测、修补以及补丁升级等工作。作为维护管理人员,还应该拥有良好的病毒防范意识,能够对服务器是否存在病毒进行定期的检测,一旦发现病毒,必须第一时间将其处理。在日常操作中,最好是选择国家所认可的正版杀毒软件来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查杀,同时,及时更新软件版本,也是病毒防范的一大措施。如果没有负责人的许可,不得随意在服务器上安装新软件,就算是需要安装,也应该先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只有在确认无误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后续的操作。对于远程传输的程序与数据,也需要确定没有病毒之后方可使用。另外,服务器之中的各种账号与密码,都必须严格保护;针对网络数据流,做好实时监控。

3.4利用技术确保网络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在面对各式各样的网络安全风险时,还需要对信息网络的自动化需求加以考虑,同时考虑其中关键性的设备与措施,具体包含:

(1)促使Internet与内部局域网之间的互联,同时做好物理上的隔离处理。

(2)对于信息的外网边和内网边都应该完成对IPS的部署,同时还应该设置好防火墙,做好Internet安全风险的有效防范。

(3)在服务器之中需要划分出独立的网络区域,并且在内部局域网之中科学的规划VLAN,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访问控制措施来做好逻辑隔离,这样能够对内部攻击进行合理的防范与处理。

(4)完善网络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漏洞扫描的部署工作,同时监控整体的网络运行,这样在面对安全事件的时候,需要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4结论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的行政办公之中,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因为故障而对日常的工作带来影响,所以,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就需要针对日常的情况,做好针对性的维护处理,这样才是满足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应用安全的保障性条件。

参考文献

[1]潘媛.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问题初探[J].信息化建设,2016(02):46.

[2]孙和庆.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和管理技术[J].硅谷,2013(20):104-105.

[3]张学军.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的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1):397.

作者:叶信跃 单位:浙江省兰溪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被举报文档标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案(6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xzsylw/7068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