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思考(8篇)范文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思考(8篇)范文

时间:2022-07-06 11:24:02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思考(8篇)

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化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了一系列的关于内部控制问题的迥异现状,工作人员对于自己所在的行政事业单位里面的各种管理事宜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他们在于各种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还不够高,内部的自我控制力上的举措还不够恰如其分,由于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漏洞,从而导致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不足,下面就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化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资源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究其本质,还是在于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够规范严格,相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上处于起步阶段,单位内部各部门都各自为政,经济业务、经济事项与财务脱节等很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亟需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自身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被接受主要就是认识问题,内部控制这个概念对于非财务人员来说,过于抽象、过于专业。大家都惧怕“控制”这两个字,怕其权力被束缚。一般来说,在令人们颇为羡慕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滋润土壤中,许多行政人员都工作激情高涨、对待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是会积极快乐的去完成,甚至是恰巧领导布置的任务是在自己所擅长的范围内,比如写作之类,他们可以洋洋洒洒的书写出来一整篇优秀的文章来,对于这样的工作专业能力他们的身上是存在的。但是,在一味的注重专业上面的技术修炼之外,他们忘记了行政事业单位中最为繁琐的管理层级的工作职责。仅仅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是不够的,还需要每一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身兼数职的同仁们努力夹紧管理人员方面的各项事物的弦。内部控制是全员的事,怎样提高全体工作人员自身对内部控制与监督的认同意识是能否有效进行内部控制的关键。

(二)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日趋完善的内部控制

制度内部控制是从源头上预防风险、防治腐败的有效手段,是对单位各项管理规定制度的整合,是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其作用机理就是“使其不能腐”。在行政事业单位里面,战斗在各个阶层的员工跟领导们需要有一种对单位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往大里面说是更像一个团队的向心力吧,他们都是一条心,把单位看作是我们自己的家,每一个人都像家里面的亲人一般,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后,我们更需要开启自身的潜能与智慧,让我们的职业技能更加专业化,工作效率更加高,各个部门的纪律与监管制度更加的完善,使单位内部的物质与精神双丰收,在物质劳动进行充分的调配后,我们的精神层面则更多的需要去用可行的制度跟守则进行约束,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预算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重点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规范,有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和标准缺失、弱化、模糊和缺乏体系化的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不到位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我们更需要坚持自己进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良好道德准则去鞭策。在完成各个领域里面的专业事宜时,我们则需要时刻按照“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而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样的做事态度与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让我们的各个员工在平时的工作计划与安排中就可以凸显出自己的认真做事态度,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行规范自己的行为,全力配合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定期的各项绩效评价,一边加强自我职业技能的提升,另一边完善职业道德建设,凡事做到“用心”二字,带着一颗赤诚之心去沉浸到我们的行政事业单位里面,把我们在各个方面的事宜做到完美,只有在各个部门的同心协力下,才会使得整个单位的经济状况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针对以上这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有的是出现在单位员工身上的问题,他们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需要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规范与约束。有的则是出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大环境下,所出现的单位内制度的缺失与不够完善所引起的。这两个问题一个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与管理层级的领导们所说的,因为管理的事情通常意义是“人”的事情,当一个团队中管理者没有完成好管理的责任,有失公允的去处理某些个别的事情时,这个团队里面是一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的。一些经济财务类的含糊不清的账目,或是哪天的工作疏忽而遗漏了哪些必要记载的账目等,都是我们的管理者所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如何把管理的工作做好,有时比做好技术工作要重要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是公共部门,掌握着巨大的公共权力,其工作人员面临着滥用职权的风险,正如阿克顿勋爵所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也曾说过:“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机制。”内部控制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权力制衡,让想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要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检测,让那些身处其中的各个部门的职业人进行自我的重新审视,特别是与经济财务之类联系比较紧密的部门,都需要不厌其烦的进行逐一检查跟考核,看看哪些员工的个人工作事宜做得比较到位,职业专业度比较高,还有他们的思想道德上对自我的工作态度进行一次自检,是否有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职业操守上面的准则进行实施的。这些都是我们的管理者需要进行考虑的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深远意义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一个国家需要制定法律来约束这个国家的公民的行为,辅助于道德的准绳来加以调配,让这个民族都是始终处在一种条理跟秩序化的社会中进行发展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被视为是一个小型的集体,它的里面拥有众多的来自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行为是否已经受到单位内部或外部各项规定的约束,该约束是否符合单位实际情况,是否可操作,如何使这些规定更加规范化、条理化,都是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在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梳理各重点领域的岗位职责和流程控制节点,可以规范各阶段的操作,进一步强化了制衡和监督机制,明确了流程上的关键控制点,并将控制措施配置于各个业务流程之中,可以较好地实现内控程序化和常态化,真正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也可以制约滥用公共权力,预防腐败的蔓延,是保护干部的有效工具。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可以防止公共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浪费和损失,从而保证公共资源分配和使用的公平公正,是单位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努力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为了更加优化未来我们各个员工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效率,在以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们重新拟定各项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后,我们的公司内部实现的又一次员工思想纪律的建设与完善,管理者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职业角色,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着被管理者在各个岗位上的勤勉工作,避免经济财务状况的各种失衡与溺水现象的出现,使得整个团队里面都有一阵清风徐来,未来的员工职业专业度更高,职业道德精神领域更加的充满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薄新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化实施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Z1).

[2]田祥宇,王鹏,唐大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会计研究,2013(09).

[3]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01).

[4]施巧灵.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1(16).

作者:唐亮 单位: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继企业内部控制开展后在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文件的标准下开展实施的。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于2016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含义为,单位从规范制度、制度的推行以及执行方面所进行的风险控制,其目的是稳定达到控制目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针对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和评价,其次是创建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结构,最后是针对当前的制度进行细致化处理,从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准,控制廉政风险。其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推进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于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在这一方面,主要是指单位的领导,尤其是最高领导者缺乏内控意识、甚至是对于内部控制的相关操作都不是很熟悉,缺少基础认知,无法认识到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性,对于其实际含义也不能够完整掌握。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监管每个人,每一个岗位,每个单位职责不一样,所需要监控内容也不一样但对于单位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有效的,必须遵守,没有特例。

(二)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

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针对行政经费的使用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标准。在这其中尤其是办公费和水电费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虽然一些单位已经推行了相应的经费使用规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存在着实报实销的情况。

(三)财务管理弱

化财务部门的具体工作过于单一化,对于业务控制方面的工作不甚了解,尤其是对于单位的重大决策的相关情况存在盲区,很难对单位整体实现有力的财务监督和掌控。另外一些财务部门还存在着无法针对账目进行按时进行检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的情况。

(四)岗位设计不够合理

出于一些因素,部分单位在进行人员与岗位的安排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实行会计托管的情况下,单位没有财务科,财务人员编制在办公室下,工作由办公室领导安排。在领导缺乏财务应有的知识下安排报账员从事工资制表、审核、发放等需要分离的岗位,有的领导只要关乎钱那就是财务的事情。具体的像是记账、保管、相关的业务决策等等都没有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常常出现出纳兼复核,采购人员同时还是保管人员这样的情况,各个管理人员无法形成相互的制约,因此会出现管理方面的缺口。

(五)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一方面,单位预算仅由报账人负责,而预算的制定在通常情况下要根据财政情况,财政收入以及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这样所作出的预算只是一个大体上的预算,对于每个项目的预算并没有进行细致化的确定,当然也不会细致到每一笔预算的完善制定。另一方面是刚性不足,预算制定的不够合理,常常出现追加预算的情况,这样一来预算就缺乏控制力。

二、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提高管理者的内控意思,规范内控行为人的意识

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行为,因此只有使管理者的意识提升,才能够在行动上针对内部进行合理的掌控。认识到位、导向到位、同时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实现内部控制。

(二)规范业务流程,完善制度建设

针对目前单位经费的管理制度,创建出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对于一些类似会计集中核算等管理方面的缺口,要及时的进行查缺补漏,完善相应的制度。同时要完善内部审计体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方面要即使的进行审查,同时做出有效的督察和审评。由于编制的因素,单位常常出现人员稀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注意不相容的岗位不能由同一人进行兼任,各个岗位之间要形成有效的制约。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是为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奠定好了基础。

(三)建立健全单位的预算管理控制体系

此外,预算在这其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业务的实施方面离不开预算的制定。所以单位也应该对这一方面重视起来。针对现有的预算体系进行完善。对于每个部门的预算要进行细致化的处理,并进行整体的汇总,最后由管理者进行审核。审核之后要严格的按照预算制定相应的工作,后期如果发生调整预算的情况也要严格的进行审查。对于大量的资金支付,要采用联签的方式,如果采用“一支笔”的形式难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作者:王萍 单位:海南省屯昌县人民法院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问题及策略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国有资产,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来说,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都存在问题,导致很大一部分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本文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有关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分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各项行政事业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实际的工作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固定资产构建配制不合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指的是单位占有的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超过相关标准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使用过程中原有物质形态基本保持不变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有着关键的意义,但现阶段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构建资金来源比较广泛,国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没有指定完善的配置标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普遍存在着购买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许多单位的固定资产采购都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问题,并没有完全按照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采购,暗箱操作、人情采购的现象十分常见。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利用财政预算内资金采购固定资产时,往往是采用化整为零的采购方式,这种情况下,许多单位的固定资产都超出了原有的配置标准。还有部分单位利用专项资金采购办公设备,将财政部门的“审批权”架空。这种情况之下,基本上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都超出了实际的需求,导致资源浪费。

2.固定资产账务管理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仅做经费支出账务处理,但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固定资产增加账务处理,使得账卡不符、账账不符等问题频繁出现。少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固定资产明细项目,从总账簿上看不出固定资产、活动资产的区别,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三账一卡”制度,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问题。少数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产盘点工作,导致少数素质不高的员工或者外部的人员私自使用单位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报废后,没有及时的按照规定的程序向财政部门及相关的主管部门报批,账务处理不及时,导致账目不清晰。

3.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单位内控对于规范管理层及员工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采购人员一人承担多种责任,同时负责资产的采购、验收、报销等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及制约。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明确划分自身的工作责任,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没有统筹协调,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强、控制效果不佳的现象,部分员工利用单位的管理漏洞谋取私利,严重危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构建购配置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行使的是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的职能,固定资产构建配置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建配置途径有调剂及购置两种。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方法中明确指出,财政部门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能够承担起制定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制标准及费用标准的任务,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能够对本地区的经济情况、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本地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构建购配置制度。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具体的工作之中,要能够承担起优化本部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建配置的责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建配置工作进行引导监督,避免各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盲目购置的问题,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要严格按照固定资产构建购配置制度进行,编制详细的固定资产购建计划,上报财政部门以及相关的主管部门,经过审批之后才能够纳入到单位的财政预算之中。事业单位采用非财政资金购置固定资产时,首先需要先报备主管部门审批,然后由政府的采购中心统一购置,主管部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定期将相关的财务情况上报给财政部门进行备案。

2.加强固定资产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履行财务管理的职责,确保本单位所有的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及时就新采购的固定资产以及单位内部已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核算,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固定资产的调拨、验收、入库等账务处理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固定进行,制定明确的固定资产明细账目,确保账面清楚,账目与实物相符、总账目与明细账相符,定期核查固定资产。

3.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要建立健全的自我约束机制,以及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强化会计监督工作,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权限及职责,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及工作责任划分岗位,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报销工作应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承担,保证不相容职务分离,避免出现交叉任职的不良现象。

4.强化财务以及管理队伍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单位领导必须要重视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积极的组织单位的财务人员参加与财务处理及财务管理有关的专业知识培训,财务人员要能够关注行业内有关的会计知识信息,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程序以及核算的方法,加强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所有的账目信息真实完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离职或者离岗之前,必须要对其掌握的固定资产的数目,完整性等进行核对,无误之后,才能够撤销固定资产使用卡片,将其保管的固定资产及时交回单位。核查时如果发现固定资产有非正常损坏或者出现缺失的现象,要按照单位的有关规定作出对应的赔偿,之后才能够离岗或离职。单位固定资产缺失量较大或者出现严重损坏时,事件情节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还需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换岗之前,也需要就其管理或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交接,交接时,不需要移动固定资产的存放位置,只需要变更资产卡片信息即可,新岗位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用移走。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利益,各级单位在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本文主要就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归纳,重点从五个方面就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分析,仅为相关人员的这部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财经界.2013(01).

[2]何伟.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费用定额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11).

[3]马联应.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3).

[4]王宇轩.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J].东岳论丛2013(04).

作者:邓志远 单位:广西柳州绿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而言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事业单位应充分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实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新常态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机制和工作思路,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保障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常态的含义和特征,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提升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常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1新常态的含义及特征

1.1新常态的含义

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增长速度应符合结构,应进一步优化,社会进入新常态就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已经或者是即将发生重大的转变。因此新常态增速下降了几个百分点,而且他也不会只是进行一两年的调整,因此如果无法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新趋势新动力的核心特征,就很难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求,进而难以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应符合新常态的要求。

1.2新常态的特征

新常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实现经济结构的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结构中农业以及制造业的比重逐步降低,并且服务业的占比不断提高,服务业逐步替代工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新常态下,不仅提高了需求结构当中的投资率,而且提高了消费率,消费已经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第三,提高了收入结构当中的居民收入比例。第四,新常态下将更加重视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基于此在新常态下进行了先进生产力的进一步扩大,并逐步放弃使用落后的生产力,不仅仅是促进了新的增长动力,而且还使得某些行业付出了一定代价。

2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想认识不深刻重视程度不足

新常态下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思想认识不够深刻,财务管理意识相对淡薄,某些领导重视的是单位绩效,因此对行政部门的工作重视程度较低而忽视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有甚者对于财务的法律法规,知知甚少甚至是并没有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因此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把财务管理工作单纯的作为各项工作的附属工作。甚至某些行政管理人员只是将财务管理人员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收付款人员,对于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没有进行高度重视。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政管理创新意识,并且没有进行先进的财务理论学习,财务预算业务能力较低,进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很难符合新常态下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

2.2财务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进而导致专项资金的供应范围较大,在省级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进行专项资金的划拨时,核对过程中经常出现资金和项目的脱节现象,进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科目均为专项经费,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导致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管理错综复杂,混乱现象严重,据相关研究显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账面余额占其流动资产的40%以上,而这中间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坏账或呆帐。

2.3预算管理控制不严

新常态下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控制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于预算的编制工作认识程度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只想着从财政拨款中要钱,而对于财务预算的编制以及评估工作重视程度不足,进而导致资金难以进行合理的分配,使财务预算管理混乱,在进行预算支出过程中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许多项目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除此之外,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所采用的编制方法不够科学,编制的时间过于紧凑,准备不够充分,进而导致预算编制的内容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有带进一步提升。第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健全费用支出审批制度,导致开支范围随意扩大,采用各类接口进行补贴或者是奖金的发放,并且随意进行资金使用用途的更改,进而导致专款不得专用等现象日益突出。

3新常态下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措施

3.1提升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新常态下想要真正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水平,首先应提升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环境,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加强财务管理意识,并且主动参与和学习财务相关知识,主动参加到各类培训活动当中,以提升自身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积极参加到相关管理工作当中。除此之外,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还应定期的进行财务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和业务处理能力,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并逐步建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在严格规范相关工作人员行为的同时,应积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更大程度上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职能。

3.2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预算的编制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想要切实提高预算编制水平,首先应保证预算编制时间的充足性,只有在充足的时间下,财务管理部门才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原则进行预算编制,并且对之前的预算经验进行充分总结,在年度收支需求的基础上,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而有效保障其执行效果,并且能够符合社会整体效益的发展需求,在满足单位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能够与国家的财力进行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而准确的预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方式来进行预算指标数的确定。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需求,因此应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科学的预算手段来进行分析和测算,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预算的细分处理,对于单位资金的使用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规划。除了进行支出总额的控制之外,还应加大对财务预算结构的控制力度,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利用水平。在全面考虑各类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预设编制,进而帮助事业单位做出正确决策。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透明度,从而加强预算监督。

4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应争做阳光下的单位,努力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接受大众的监督和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让社会大众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监督管理过程中,进而防止某些人员和单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进而有落实事业单位真正的服务职能,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并规定审计部门定期的对各部门财务收支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监督,并对各部门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清查核算,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改正,确保帐实相符,行政事业单位还应主动接受检查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相关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督管理,进而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满足新常态下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小娟.新常态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14).

[2]刘国辉.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6(03).

[3]樊颖丹.新常态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4).

[4]曲艺.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6(02).

[5]吕美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分析[J].财会学习,2016(11).

作者:耿薇 单位:包头市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监督站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及策略

摘要: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关内容,首先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关的政策要求,进而分析了目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就改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改进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政策要求

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要求。按照国家对于财务效能的相关管理规定,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政资金支出,需要进行客观公正、准确全面的评估决定,以便于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实际使用效果以及使用效率情况。财政预算公开制度要求。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按照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预算信息进行必要的公开,以保障群众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节约型财政建设。政府采购制度要求。重点是按照国家采购法的相关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行为进行规范,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行为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执行,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了更好地对国家财政资金进行统一监管,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入直接纳入国家财政专户,预算支出行为则主要通过国库支付中心进行划拨,通过这种方式,增强财政预算执行规范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弱化。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开展的基础。但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够完整而且缺乏统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控制管理弱化,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规范化水平不高,预算规划目标难以实现,造成了预算管理应有的规划约束作用难以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在事业单位的财务业务和会计核算等关键环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够重视,收支业务控制、资产管理、资金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关键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缺失,有的制度执行力度不足,不利于规范约束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性和效率的关键手段。但是目前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重视不够,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未能充分有效运用,内部财务会计信息难以实现及时的沟通共享,影响了财务管理效率。

三、改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应该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编报的有关要求,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的程序、标准,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提交的预算基础数据以及预算相关执行资料进行审定,形成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预算,并交由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批复,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水平。在预算管理中,应该将预算执行作为关键内容,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进行复核,确保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开支与预算存在较大差距的,应该及时进行偏差分析,找明原因,确保预算的有力执行。

(二)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方面,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方面的有关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采取国库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专人管理方式,并设置财政专项资金账和管理辅助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有关的收支业务进行管理。通过采取专款专用的方式,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每一项财政专项资金都能严格按照财政预算执行。同时,还应该重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管理和资金管理,重点确保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使用标准等方面的合法合规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水平。

(三)加大内部控制管理力度

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应该重点针对单位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制定经费管理制度、拨款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稽核制度,完善手续、健全制度、防范风险。内部控制管理中应该将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作为重点,重点是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尤其是内部财务会计处理中的账务处理和账务的复核应该岗位不兼容。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中,应该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复核、财务报告等方面的控制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关键是要确保各项原始凭证填制复核规定要求,特别是内容、项目统一齐全,资金拨付审批和经费支出手续要完备,真实有效,并定期核对账目,确保账账、账实相符,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业务真实合法、规范有效。

(四)加快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对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也非常有利。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方面,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整合的实时性,并尽可能的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政府采购、网上银行等直接连接,提高财务信息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同步性。另一方面,实现数据资源的内部共享共用,确保各种软件资源、财务信息数据的及时沟通,尽可能实现财务业务处理流程的线上办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此外,还应该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将财务会计业务各项流程、业务规范要求等,尤其是财务管理中的数据分析、跟踪对比、监控预警等功能纳入其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重点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为核心,加强“三公”经费控制,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强化内部监督以及会计控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卫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3

[2]关于新.《预算法》对政府采购工作影响的几点思考[J].中国政府采购,2014

[3]翟忻关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吉林农业,2010

作者:沈利 单位:山东省郯城县财政局

第六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思考

摘要: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不管是国家的发展环境以及相关政策都会快速发生变化,对国内的各个领域造成深远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行使职权的重要单位,同样受到国家发展环境与发展政策的影响,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管理工作,特别是需要完善财务管理并进行相应的创新工作,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适应新时期下的运行和发展的需要,并通过加强自身管理来提高工作能力,达到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目的。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由国家组建同时是我国重要的行政单位,在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服务人民群众方面贡献巨大,有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持续有效发展。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不断趋于复杂,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工作困难也不断增加,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自身管理来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效果。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必须实施更加有效的财务管理,根据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特点与相应需求,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研究并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工作,弥补过去存在的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内部资源的能力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行政单位,一般是由国家专门拨款并以此开展相应的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十分重要,也是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工作。现在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特别是对于会计预算核算以及财务审核等工作制度界定不明,单位的财务人员无法根据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资产分配和管理等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误差性并降低了有效性。近年来国家的发展形势和相应政策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相应变化的更新程度不足,导致单位整体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阶段,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和未来发展不利。

(二)财务预算实施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重视财务预算工作,并积极推行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工作来保证单位的相应资金和资产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预算工作的实施相对不足,由于单位对于财务预算的工作方法和具体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单位没有重视财务预算工作。部分单位开展了财务预算工作,但是没有根据单位具体的财务情况来开展,盲目设定预算目标同时在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科学性不足和实施不够彻底的问题,有时还存在当单位的财务情况与预算目标不相符时随便更改预算标准,使财务预算失去了意义。

(三)内控及监督开展不足

随着内部控制工作不断地被各行各业重视,行政事业单位也逐渐开始将内部控制工作应用到自身的财务管理当中,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的问题。由于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限制较少,所以主要是单位自主完成资金和资产的管理工作,通常只是利用内部控制工作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简单的限制。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重点不够明确,同时内控的工作制度不完善以及执行力度不足都导致内控工作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现在较为复杂的发展环境下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和工作能力,需要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才能保证单位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这需要对以往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除了涉及一般的财务工作以外,还需要明确财务预算制度与监督审计制度等与其他财务工作的联系,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要落实财务管理的责权,通过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来提升单位整体的财务管理意识,能够在单位的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等工作中自觉开展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优化财务预算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有效地利用财务预算工作规划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良好的财务预算可以帮助单位在发展环境快速变化的新时期减少财务风险并优化自身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工作时,需要覆盖单位各个部门的各项收支工作,通过对各部门过往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确定下一阶段单位的财务预算计划。在制定财务预算计划时需要认真参考单位自身的运行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科学而有序地编制预算计划,对下一阶段的单位工作项目以及预算资金、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等做出具体的规划。

(三)提高财务管理技术含量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创新工作,实质上是对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进行提升,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技术含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管理技术含量的提升工作,需要从培养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工作能力以及完善单位内的财务管理环境来实现。财务人员作为直接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自身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因此单位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工作,为财务人员提供最新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机会以及实践活动,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为财务人员设置相应的工作能力要求来促进财务人员主动学习和提升自己。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完善财务管理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化财务管理的软硬件设施,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整体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果和效率来应对日趋繁重复杂的财务管理任务。

(四)加强内控与监督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和监督工作存在开展不足的问题,是单位在未来完善自身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按照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下进行内控工作,对于单位的资金支出项目严格考察,通过控制工作降低单位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单位需要利用内部控制工作加强单位各部门的联系以及互相制约的作用,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更加透明公开。单位同样需要将内控工作与监督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必要的处罚措施来保证内控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并推动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合理有效地进行。

四、结束语

我国的发展政策每年都在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变好,这些都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更有效的工作来服务社会和人民。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总结自身财物管理工作的不足,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改革,实现进一步提高自身管理和工作质量的目标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翟小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9)

[2]孙佰兰.新预算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经界,2016(33)

[3]赵宇飞.大数据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

作者:魏伟 单位:济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第七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健全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使用,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文章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阐述,分析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体制建设;信息系统;预算管理;监督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国有资产大部分分布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关键领域,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大的作用。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职保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行政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二)摸清家底,掌握资产实态

2016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开展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短板即刻浮出水面,账实不符、瞒报虚报、职责不清等问题频出。以此次资产清查核实工作为契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助于找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漏洞”与“真空”,有助于全面摸清单位自身的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

(三)为管理决策和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国有资产因其资金来源的无偿性、使用目的的服务性,与其它资产相比,具有明显特殊性。通过分析国有资产的分类,可以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各行业的特点;通过汇总国有资产的配置需求、处置项目,可以明确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脉络;通过看清国有资产的结构,可以剖析行政事业各领域的界限布局。优化国有资产数据管理,将国有资产数字化,有目的的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探索出原本不是很明显的数据变化趋势,以此来优化管理决策,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奠定基础,提高工作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不清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认识不清是造成国有资产管理环节脱节、管理力度薄弱、管理程序冗杂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定义不清。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仅仅把固定资产等物资作为管理对象,而忽视对库存现金、债权、往来款项等财产的监管,致使造成管理“漏洞”。特别是长年的挂账资金,易出现国有资产损失,威胁国有资产安全。

2.意识片面。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人力多用在购置资金的申请和物资的使用方面,对于合理配置、日常维护、妥善处置等环节则疏于管理。因此,大大缩短了物资的使用寿命,阻碍了功能的发挥,进入了“买完就用,用完再买”的恶性循环。重钱轻物的思想意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重视不足。财政部2015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15]90号),2016年1月份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财资[2016]1号),紧接着7月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多项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可见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跟随中央步伐,各省、市也根据自身情况出台了相关制度、办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设。但是,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对此视若惘闻,对单位项目建设、预算执行等方面下重力气,时刻紧跟进度,但是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往往置于单位职能所承担的业务工作之后,只是在迎接检查时进行一个时点的管理,这就容易造成整个国有资产管理过程的疏漏。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重要的一年,经过发展,国有资产规模日益庞大、资产种类日趋繁杂,仅仅一个时点的重视远远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1.人员配备不足。从2016年的资产清查来看,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配备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有的是财务人员兼管,有的是行政后勤人员兼管。因此,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完全实现对资产的定期盘点,盘点的间断和滞后不能使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立刻显现,从而得不到及时反馈,进而造成处理问题的时间迟延,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2.资产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减少国有资产损失、防止资源浪费的第一道防线。资产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资产信息不对称。由于在日常工作中,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资产使用中出现的盘亏、盘盈、处置等问题,没有及时反映出来,造成信息不对称,主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各单位资产信息,不能真正起到督查的作用。虽然早在2009年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投入使用,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在要报送报表的一、两个月的时间里登录,完成报表任务后,相当于结束了全年的资产管理工作。仅反映在表面的数字,既不能说明资产的真实情况,也不能成为主管部门检查的可靠依据,如此敷衍了事的数据,一层层汇总起来,将产生巨大的差异,严重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的完整性、真实性。第二,真实资产信息与会计核算数据不对称。财务人员负责本单位的会计核算,有时不会及时掌握资产增减变动的信息,造成账务处理滞后。对于占有、使用无偿性的资产,没有在账面上反映,造成账务处理失真。对于没有使用政府预算资金购置的资产,往往游离于账外,形成账外资产。当财务人员同时负责资产管理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防范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3.历史遗留问题难处理。在2016年的资产清查中发现大多数的资产损失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比如某些投资行为,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取得的无偿性、资产的非经营性,且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本身缺乏投资管理经验,在投资之前,并没有像处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那般,对投资对象进行十分详尽的的资信调查、财务状况核实及经营前景分析。投资之后,由于负责人员更替、部门变动等因素,没有对投资对象的经营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以及时掌握其发展动向,随着时间流逝,慢慢转变成坏账,无法收回,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历史遗留问题是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断档吊链造成的,同时也是亟待解决、不能回避的难题,它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能力,而且也映射出国有资产管理中需要改进的方向。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

1.理论学习。各级主管部门应鼓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国有资产课题研究,开展理论思维,搞好研究设计。从中提高对国有资产的认知度,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方法的改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打破旧思想的禁锢,改变资产管理重钱轻物的局面,从而从源头加强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

2.制度学习。关于资产配置、清查、核实、处置、使用等方面,财政部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逐步建立健全了涵盖资产管理各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各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举行专项工作会议、集体研讨、组织培训等多形式,多元化的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多角度解析文件内容,把握国有资产管理发展脉搏,提高文件执行力。

(二)健全体制建设

1.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水平,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各行政事业单位需配备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人员,定期举办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大局观、法治观、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促进同行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2.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系统是单位管理好国有资产的一把利器。为摆脱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资产信息不对称的困境,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共享平台。为杜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填报报表走过场,应付检查的现象发生,在2017年的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添加了对登录次数的考核模块,主管部门可以以此明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各下级单位日常工作中的使用情况,从而加强了监督力度。并且,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单位按季度录入资产变动情况,已经禁止在年底一次录入所有资产的行为。因此,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率,这将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时时管理、事事管理的新模式,提高填报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度,将资产管理从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立足防范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3.加强绩效评价考核。将国有资产管理事项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当中,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度,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更有利于节约型政府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推进。牢固树立国有资产“科学、精细、高效”的管理理念,增加支出的公开性、透明性,在阳光下使用政府财政资金,时刻接受社会监督检查。

4.将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国有资产从“入”到“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资产管理系统应与预算、政府采购、决算、账务等系统进行有效衔接。通过结合预算系统,可以盘活存量资金,强化增量资金;通过结合政府采购系统,可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过程,防止人为恶意盗取国家财产的情况;通过结合决算系统,可以控制总量,科学调配资产;通过结合账务系统,可以解决资产信息与会计核算数据脱节的问题。资金是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资产包含资金,又不只于资金,我们应像重视资金一样重视资产,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资产,是之为国有资产管理进步的趋势。

(三)权责明确,监督到位

2016年资产清查后,历史遗留问题已箭在弦上,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迫在眉睫。行政事业单位应认真总结历史遗留问题形成原因,并建立起由单位负责人牵头,由资产、财务、人事、后勤等人员组成的工作机构以及内外协作、上下调节、左右配合的工作机制,以明确部门责任、人员责任,梳理管理思路,理清管理头绪,真正杜绝推诿事件的出现以及“前清后乱”和“清管两层皮”现象的发生。此外,严格的审查监督体系及追责制度,是权力运行公正严明的保障。我们要坚持事前监督、事后监督的纵向检查,同时把握资产审计、财务审核的横向监督,以对国家、社会负责的责任感、使命感铺开一张纵横交错的法网,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东升,刘俊峰,董理玲.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财政,2015(07).

[2]张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3(05).

[3]刘艳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探讨———基于公共财政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2(04).

[4]王海鹏.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制研究[J].经济导刊,2011(04).

作者:张晶婵 单位:山东美术馆

第八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含义的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内控缺乏体系化、内部控制手段落后等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达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经济社会逐渐朝着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发展,所以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存在内控意识缺乏、内控没有体系化、内部控制手段落后等现象,导致单位的内部控制效率低,不能满足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对管理的要求,因此要加强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的对象是单位的所有员工,管理者也不例外。内部控制的实施工具是规章制度,即单位通过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约束,提高管理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单位本身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借助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措施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动态过程。因此,内部控制对财务管理过程中防范各种风险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效率和效益的双提高。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只有具有良好的内控意识,内控制度才能完整、顺利地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对内部控制理解不透彻,不明白什么是内部控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而不是全单位全员参与的过程,这样在制定规章制度和措施的过程中就会偏离内部控制本质,有些人员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是一样,只是两种不同的名称而已,导致岗位间的相互制约不复存在,业务监督部门失去了实际作用。因此要加强内部控制的宣传教育,不能将内部控制作为简单的财务工作去对待。值得注意的是,内部控制不是一个任务,而是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的手段,不能将内部控制形式化,要正确用在单位的日常运行过程中。

(2)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鉴于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刚起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很少有单位已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设计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致使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有限。部分单位虽然能够制定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内控制度涉及的范围窄,不能涵盖所有人员和业务环节,仅局限于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会计核算等,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和监督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内控发挥作用有限。内部控制仍侧重于单纯的检查监督、时点检查等查错纠弊类检查,缺乏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流程规范进行监督的系统监督机制,内控管理各项职能还没有渗透到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全过程。

(3)内部控制管理手段落后。内部控制管理手段落后是行政事业单位最薄弱的环节,这导致内部控制的效果不明显。一是管理方式不科学。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上仍主要依靠各级管理人员的自身经验、员工的自律,内控管理手段落后,基本还停留在行政管理、手工操作上,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等各个环节上还不能做到定量分析,对风险的管理大多以事后补救为主,缺乏有效的事前防范及事中控制手段。二是内控管理的信息不能充分共享。为实现内控的目标,需要各部门密切沟通、配合,严格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但由于内控管理工作中信息传递手段滞后,使得内控管理的信息交流缺乏畅通的渠道,信息滞后严重,无法实现全面、准确、传输信息,难以共享相关内控管理的信息。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1)提升所有员工的内控意识。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根据制度进行防范、管控的过程,不仅涉及财务方面,还涉及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部门。因此单位全体员工应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为提升员工的内控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为员工安排讲座、宣传等活动,提高员工内部控制的意识和专业素养,增强内控意识,使得员工真正对内部控制工作树立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其次,将内控真正做到全员覆盖。不仅全员学习,而且风险点查找,制度修订全员参与,贯穿、覆盖各种经济事项。当员工真正理解内控后,才能自觉查找工作中的缺漏项,完善各项制度,自觉理解、遵守规章制度;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负责人身体力行,为职工做表率,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内控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2)对内部控制进行系统完善。做好内控管理工作体系框架工作。全体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关注内控工作的发展方向,积极拓展内控工作领域,在理念上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转变为注重过程、重在治本;在职能上从就事论事的单纯性检查转变为综合分析评价,逐步扩大内控管理内涵;在目标上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在内容上由财务收支检查转变为管理咨询与风险控制拓展;在方式上实现以事后监督为主转变为事前参与、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相结合,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控制;在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转变为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在效果上从追求单纯数字成果转变为追求内控综合效果。

(3)增强内控的执行能力。首先,要将每一个执行任务和目标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保证整体目标一致,各自分工明确。其次,在保证任务落实的同时,还要匹配相应的考核政策,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保证每个子任务执行效果的量化评估,奖惩分明,惩罚低效不负责任的部门或个人;对于保质保量高效完成任务的成员,也要执行相关的激励政策。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保证各种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再次,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对于执行情况做到全程透明,定期公开,让从上到下每一个人员都能切实地了解进度,掌握执行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相关人员应及时地进行协调和解决,以减少因个人职责不明确导致整体进度拖延的现象发生。最后,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技术,摒弃原有的手工管理、审批方式,减少人为操纵因素,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更为财务管理数据库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为财务管理人员分析数据提供完整的信息平台,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内部控制相关信息,进而保证财务与单位内部、外部相关部门之间有效沟通,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恒艳.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企业导报,2015(2).

[2].普穷.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西藏科技,2015(4).

[3].黄艳艳.探析事业单位管理管控的创新方案.财经界,2013(23).

作者:周馨 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思考(8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xzsylw/70528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