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类行政管控才能培育方式探新范文

民族类行政管控才能培育方式探新范文

时间:2022-05-15 11:43:53

民族类行政管控才能培育方式探新

行政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发端于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本质上是利用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来处理公共事务。自从19世纪末威尔逊发表《行政之研究》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行政管理的研究及其成果非常丰富,欧美国家的大学早在20世纪初就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目前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仅仅靠大学四年的理论知识学习是非常不够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产业、技术不断涌现,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从而也带来新的公共事务,给各级政府的管理也带来新的挑战,相应地给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也提供了契机。但是,我国民族类院校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政府管理的新挑战和民族事务的复杂性来建设行政管理专业。

由于受地理位置、办学思路和教育体制等主、客观因素所限,民族类院校的生源主要是少数民族或者来自民族地区,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办学条件、学生素质等暂时还不能和国内一流大学相比,社会的影响力较小。与此同时,广大的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行政管理类专门人才总体素质较低,特别是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山区及偏远地区行政管理专门人才更是奇缺,远远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是,民族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没有严格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比如结合丰富的少数民族文献、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和民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等等,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一般是盲目攀比或照搬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还没有确立自己的特色。培养的毕业生并没有面向山区、边疆、草原和林区等少数民族地区,更没有培养当地县乡、城市社区和街道、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国的教育体制过于僵化和民族问题比较敏感,民族类院校作为政府的附属物,没有办学自主权,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不能根据社会发展形势而灵活地调整;二是很多民族类院校的管理者缺乏世界眼光、创新能力和责任感,只满足于职务的升迁和资源的获取,而不关心学生的前途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

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践。从现实状况来看,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而且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交通条件不够发达,导致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较弱、教育水平较低,因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自然较低。但是国家明确规定,在民族类院校的招生总量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不能低于60%。为此,学校在很多民族地区都是降分录取学生,甚至为了照顾某一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的学生,还办有预科学院。那么,落实这一政策的结果之一就是民族类院校中的学生受教育水平差异较大。

不同民族的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了解程度、对自己发展的要求程度、兴趣都不同。民族类院校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行政管理专业每个年级大概有120人,每门课程都是这么多人同时上课,教师只好按照统一的教材和内容上课,不可能针对不同爱好、不同教育基础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讲授,导致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特长,应该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果就是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和自己的优势认识不清,只会被动接受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只好随波逐流,知识面很广,但没有一技之长。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会考其他学校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或者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而没有服务于民族地区。

(二)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由于发展历史较短,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基本上是照搬其他院校的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由于受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改革路径的影响,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一直都离不开政治科学的影响,使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浓厚的政治学色彩。但是,现实的国情又不能为学生的所学提供真正的实践空间,其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无一例外地包括基本理论、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中国的传统管理以及当前政府管理的种种腐败现象,等等,导致学生对行政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普遍认为枯燥的理论对于将来的就业没有任何用处,盲目地崇拜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至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产生厌恶和悲观的情绪。而教学则一直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教师依然在大课堂上从头至尾地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由于行政管理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很抽象的,而教师和学生都缺乏真正的社会锻炼,更是缺乏行政管理的实践。因此,课堂上教师的纯理论讲授根本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会引发学生对教师的不良看法,认为教师没有真才实学,只会“忽悠”或者讲故事。

由于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方面知识,能为少数民族服务的专门人才,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专业知识的传授必须要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或其他操作性的手段帮助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但是,民族类院校的考核机制依然采用传统的开卷或闭卷考试,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好机械地背诵基本理论知识。为了减少这种痛苦,很多学生考试作弊,引起了很大的不公平和学生思想的混乱,反而失去了行政管理中最起码的公平和正义,让教师和学校在赤裸裸的现实利益面前无所适从。在这种简单、机械的培养模式下,学生不可能从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更不可能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政治觉悟。

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正在进行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对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需求很大。民族类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应该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结合我国的国情,探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进而促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广大的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政府管理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利于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生活习惯、价值观等原因,更愿意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因此,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盲目攀比或照搬一流大学的模式是不合适的,应该结合自身的“民族性”特色,比如60%以上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大部分民族院校直接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和习俗、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中的特殊地位等,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行政管理专业,服务地区应面向山区、边疆、草原和林区等少数民族地区,着重培养当地县乡、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定位在既能掌握深厚的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又能适应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习俗,并具备较强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民族地区发展所需要的工作。既可以避免在大城市中与名牌高校学生的残酷竞争,又可以满足这些地区对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改革教学内容

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关系极为密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民族类院校要不断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专业课程设置的动态性能促进学生知识的不断更新,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并在竞争中凸显优势。一般说来,民族类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经费不足、学科发展不完善、专业水平不高,与其他传统名牌高校相比,竞争力较弱。因此,应结合民族院校的特色,在教授必要的主干课程之外,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设置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地理、边境贸易发展等具有明显民族地区特色的专业课程。这些特色课程的开设能够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的各种资源,也容易形成专业优势。在促进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和提高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知名度的同时,还能够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行政管理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还要特别加强信息处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等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努力培养应用型的管理人才。

(三)改革教学方法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结合民族类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行政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大部分来自国内的名牌院校,往往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但是缺乏在民族地区的实践工作经验,对民族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体会不深,因此在教学中难免出现视野狭窄、内容枯燥、理论空洞的现象。因此,民族类院校首先要制订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同时,也应该采取特殊政策,采用灵活机制,聘请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官员做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讲学,使之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师生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学校要制定灵活的政策和安排专门的经费,根据需要选送一部分教师到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升教师对民族地区情况的认识,了解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从而不断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此外,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班(每班不超过30人)授课、采取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讨论法等,要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加强方法的讲授,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首先,学校要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还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分,明确实践课最低课时要求和实践的质量要求。其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行政管理学会等相关协会,让学生开阔视野,深入了解社会的焦点问题,参与各种实证性行政管理课题的研究。教师要结合自己所教的课程,带领学生到相关的政府部门了解实际情况,开展交流活动和实际调查研究。再次,在民族地区建立行政管理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有计划、有目的地派遣学生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实习,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民族地区的政策并与所学理论相结合,有效展开实际工作。

综上所述,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质和我国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要求,充分发挥各民族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的民族事业和社会管理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作者:钞鹏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民族类行政管控才能培育方式探新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xzgllw/61891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