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载体性范文

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载体性范文

时间:2022-12-08 10:06:45

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载体性

摘要:按照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指示精神,南京市公安机关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提出要深刻认识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形势变化和发展趋势,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思维和实践方向,深化构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的任务落实和项目建设,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的环境支撑和组织保障,取得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平安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社会管理实践思考

当前,世情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加紧迫。去年以来,南京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贯彻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指示精神,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拓展方法路径,着力解决社会管理中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不断提升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平安和谐的环境。

一、深刻认识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形势变化和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公共需求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南京市作为江苏省会城市、特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人财物流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公安社会管理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相伴而生,社会管理和社会治安形势呈现出“五新变化”。

(一)社会治安呈现新特点转型期是社会容易失序、人们心理容易失衡、犯罪活动趋于活跃的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流氓滋扰为主的案件,引发了全国严打整治部署;进入本世纪初人财物大流动,街面“两抢”案件高发;当前社会矛盾尖锐,个人极端暴力等案件陡增,治安形势总体较为严峻。去年全国连续发生了“3·23”南平持刀伤害小学生、“4·29”泰兴砍伤幼儿园儿童等个人极端犯罪。南京市也发生了“3·14”持爆炸物劫持人质、“5·25”尾随上车抢劫驾车人等大要案件。同时,全市有800余名可能肇事行凶的精神病人和扬言滋事的危险分子,还有不少不在视线的“隐形人物”、“小人物”,对这些人排摸不及时、管控不到位,就可能发生大事。

二)安全监管遇到新课题公共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百姓民生、事关城市形象。去年各地发生的一系列事故事件,特别是南京市栖霞“7·28”丙烯泄漏爆燃事故警示我们,平安是个“易碎品”,安全监管稍有疏忽,平安品牌一夜之间就可能化为乌有。南京市水电气重点单位、高层建筑、桥梁隧道众多,化工企业和危险品产销单位、危险品运输车面广量大,机动车、客运车、地铁发展迅速,在城市大建设、大开发的环境下,安全监管工作难度极大。

(三)法治环境发生新变化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法治建设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有的群众不断上访,为争得一分公平甚至比争得一分利益还执着。特别是近年来民间仇官、仇富、仇警心态加剧,一些不适应民主法治要求的执法方式、执法行为很容易引起民怨甚至激起民愤,成为群体性事件导火索。

(四)舆情导控出现新动向当前,社会信息传递和交流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越来越强,舆情进入传播活跃期。网络传媒的炒作行为、传统媒体的推动作用、新型媒介的迅猛发展显得更加突出,社会已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呈现出一人疾呼、万人参与、百万人关注的状态。去年南京市发生涉警舆情炒作15起,同比上升25%。

(五)危机管理面临新挑战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频发,给公安机关应急处置工作带来了新任务、新课题。公安机关一些领导干部和民警危机意识不强、应急反应不快、能力素质不高,带来了贻误战机之危、失去主动之险和难以应对之忧。因此,创新危机应对模式、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刻不容缓。

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思维和实践方向

面对经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南京市公安机关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具体表现,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在理念、目标、手段、途径等方面的实践方向,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安社会管理之路。

(一)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规律性,实现由标到本的转变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种科学实践,必须符合规律、体现规律。实践中,全市公安机关统筹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措施符合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持续性。始终坚持社会管理与发展大局、时代特征、人民需求以及警务变革相适应,把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置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中谋划和部署,把社会管理创新与警务工作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从重管理轻服务向管理服务并重转变,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二)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先进性,实现由浅到深的转变社会管理创新要在解决问题中体现先进性,围绕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工作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落实,打造一批真实、可靠、实用的项目品牌;要在确保平安中体现先进性,强力推进“大情报”系统建设,健全完善时空化巡防体系,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要在规范执法中体现先进性,勇当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头羊”;要在争先进位中体现先进性,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三)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整合性,实现由分到统的转变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格局的总要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涉及各方面,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整合资源,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社会化。重点加强司法、信访、城管、教育、卫生、水电气等部门协作,推进部门合作畅通化;打破警务壁垒,发挥整体作战效能,推进区域联动合成化;优化公安机关内部资源,推进全警协作一体化;发挥社会主体自身作用,运用市场手段,推进社会参与集约化。

(四)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载体性,实现由内到外的转变公安机关要把握群众需求,大力开展富有成效、群众喜闻乐见的创新活动。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扎实推进公安管理向网络延伸,做好网上服务、网上管控、网上宣传工作。要根据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分布,更加注重发挥平安互助会、网络安保协会等民间组织作用,打造社会管理创新特色项目。

(五)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规模性,实现由点到面的转变社会管理创新不仅要在打造品牌亮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有突破,更要在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形成好经验好做法,变“盆景”为“花园”。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培育一批不同地区、不同警种、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做到“点”上百花齐放、夯实规模基础;切实发挥业务部门牵头组织作用,认真研究本领域的社会管理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管理创新计划,做到“线”上齐头并进、增强规模效应;鼓励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整体策划、经营、推广,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做到“面”上聚焦攻坚、打造规模品牌。同时,深化理性思考,努力总结规律,并转化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做到整体机制推进、健全规模体系。

三、深化构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的任务落实和项目建设

机制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立足于构建现代公安社会管理体系,公安机关深入贯彻上级总体部署,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在机制变革中适应新形势,在模式优化中激发新活力,努力为全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和“青奥会”的举办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突出实践效能,创新实有人口管理机制首先,破解社区警务改革这个课题。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基础在社区、源头在社区。全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社区民警进社区任职,已有582名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委员,任职率达70%,使社区警务有效融入党务、政务、事务、家务。同时,围绕人口管理和信息采集两大重点,全面推进社区警务改革,打通社区警务与信息警务关联通道。特别是大力加强社区警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采集房屋外观图和平面图等信息录入地理信息平台,实施“绿、红、黄”分色管理,社区警务与信息警务的融合度进一步提升。其次,破解重点人员管控这个难点。依托“大情报”系统和警务工作“大平台”,确保全市重点人员全部在控。加强专业稳控力量建设,成立维稳处置专业队,通过属地控、途中截、堵、网上跟,及时劝返处置进京到沪非正常上访人员。再次,破解流动人口服务这个焦点。公安机关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站建设,推广安装人口信息采集终端,探索实行证件与小区门禁等功能集于一体的“一证通”、“一卡通”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高效采集和动态管理。第四,破解境外人员管理这个重点。围绕常住和流动境外人员,把日常服务管理责任落实到派出所和社区,在境外人员较多的社区和单位探索建立境外人员管理协会、服务站和志愿者队伍,并积极吸纳境外人员参与其中,积极构建覆盖入境、居留、出境全过程的动态综合管理体系。第五,破解社会组织管理这个热点。针对全市新社会组织,特别是从事过宗教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建立健全多部门信息交流通报和案件查处协作机制,及时掌握登记管理机关发现的异常情况,做到事前及时发现、事中有效控制、事后妥善处置。

(二)突出导控结合,创新虚拟社会管控机制虚拟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新领域,也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是必由之路。首先,着力提升网上动态管控效能。要重点推进管控阵地建设,深入摸排重点网络人群、网络推手和“意见领袖”情况,主动搜集掌握网站、上网场所、互联网服务单位等基本信息,切实掌握网民虚拟身份信息等情况,并逐步建立相关数据库,让匿名的网民在现实社会中“现身”,让虚拟的网络在信息管控下“落地”。其次,着力提升网上管理服务质效。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通了网上公安局,创建“网上公安局、公安分局、警务室三级服务平台,提供证件办理等11项功能和3278项场景式服务指南,公布法律法规和收费标准等事项306项1530条。市公安局网上公安局项目被公安部确定为2010年应用创新计划项目。同时,确立“网络问政”新理念,探索运用微博、QQ群等新载体,做到与网民群众联系沟通零距离。再次,着力提升网上打击防范水平。积极构建虚拟社会综合防控体系,进一步建好用好“平平安安”虚拟警务室、“平安祝福进万家”网上防范警示平台,严打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防形成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隐蔽性犯罪组织。第四,着力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强力推进“全警触网”,加强“红客”和网络发言人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在重点论坛站住脚、说上话、有影响的发帖“快”和“意见领袖”。依托驻媒体警务室,健全双边舆情联络员等制度机制,有效引导涉警舆情。

(三)突出严防严控,创新治安打防管控机制首先,严打机制由粗放型向精确型转变。打击犯罪工作坚持命案必破、黑恶必除、“两抢”必打,特别对黑恶势力做到有黑打黑、无黑除恶、无恶除邪,决不允许其落地生根。完善“大情报”、“大平台”关联共享的优势,健全以刑警为主、其他警种联动协作的多警种合成作战机制,深入挖掘、总结推广好用实用的小发明、小工具,提升打击犯罪效能。其次,防控体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全面深化时空化警务,加快建设完善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和虚拟社会防控网“六张网”,在2900余个居民小区高效整合22.6万名“红袖标”等群众力量开展群防群治,推广安装防爬刺、小电铃等技防小产品,实现立体化防控。再次,重点整治由突击型向长效型转变。加大重点地区治理力度,以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和暂住人口房屋出租户集中的复杂区域为重点,实行分级治理和综合治理,促进全市重点地区特别是市级重点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安全和谐。

(四)突出高效处置,创新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应急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公安机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进一步强化机制创新和措施完善,不断提升应急能力。首先,更加注重源头化解。坚持把安全稳定风险预防预警作为应急管理首要环节来抓,深化“大走访”、“大排查”、“大接访”活动,完善矛盾纠纷滚动排查、稳定风险评估、多元调解等机制,防止小矛盾酿成大事端、小隐患引发大事故。其次,更加注重扁平指挥。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整合应用GP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图像监控系统等资源,最大限度压缩指挥层级,实现5分钟处警、15分钟支援、全市半小时包围。完善特警跨区域、整建制调动作战机制,做到异地调动1小时内全部归建、2小时内全部准备完毕。再次,更加注重联动处置。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强化整体联动,实行大兵团作战。

按照城市应急中心、实践调度中心、情报信息中心和治安防控中枢“四位一体”要求,探索建立由公安、武警、解放军、民兵组成的8万人“四防”应急队伍,着力提高防汛抢险、防化救援、防暴处突、防范控制能力,确保高效处置。第四,更加注重基础保障。针对地铁反恐,深化人头圈、人群圈、图像圈、情报圈“四个圈”建设;针对反恐处突,推进重点反恐目标“三维”图像库建设;针对校园安全,深入推进“校园五进”措施;针对突发事件可能多点爆发的情况,做好处置预案、特警专业力量、应急专家库、防爆处突装备等准备,确保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五)突出惠及民生,创新社会公共服务机制服务发展是社会管理的本质要求,人民满意是检验社会管理的根本标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方法路径,让群众更多更直接地感受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成效。首先,着力服务经济发展第一要务。重点围绕企业经济活动安全,依托驻企业经侦服务工作站,创新民生领域和涉众涉稳型经济犯罪打防机制;围绕企业内部安全,建立重大工程项目警务服务队,强化企业内部安全防范检查指导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开辟企业外来人员办证、境外人员签证“绿色通道”,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其次,着力服务百姓民生第一需求。推进公安服务整合前移,增设出境证照受理点、社区交警服务超市,提供家门口式服务。全力破解城市行车难问题,完善智能交通诱导服务系统、潮汐式信号和微循环路网建设,治理拥堵点段。大力解决停车难矛盾,推进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建设,推行限时、限点、限车和“时空互换”停车管理模式,并科学调整停车管理格局,由治安部门统一负责停车管理工作,确保停车安全。再次,着力服务公共安全第一要求。在交通管理方面,全面推行时空化道路巡防机制,加强高速公路和郊县道路24小时巡逻,实行危险品车、黄标车GPS定位和电子标签管理、电子围栏管理,完成5条隧道10套卡口型电子警察的建设;在消防管理方面,全面推进“防火墙”工程,推广消防、治安“肩并肩、双走进”工作模式,强化高层建筑、地铁通道等特殊部位消防攻坚,着力提高除隐患、灭初火、严责任、抓处置水平;在危险品管理方面,在涉危单位安装“全球眼”监控系统,危险品运输车辆全部实现信息化平台监控,对生产、经营、运输活动实施全程掌控。第四,着力服务文明城市第一环境。城市文明是社会发展的软环境,也是社会管理的硬任务。全市公安机关抓住举办“青奥会”契机,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和城市环境提升市容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升人居质量目标,扎实推动城区街面社会治安、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一体化、网格化管理,完善城管段长责任制度,探索渣土车运输专业经营、“黑车”引导控制等管理路径,开展百里秦淮周边和水上环境整治,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四、深入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的环境支撑和组织保障

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抓好谋划设计、责任落实、制度保障、氛围营造、人才培育、队伍管理等各个环节。

(一)组织谋划高定位根据公安部、省公安厅统一部署,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平安建设的高度,把社会管理创新当作“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

(二)责任落实高效率社会管理创新能否取得实效,狠抓责任落实是关键。公安业务部门切实承担牵头带动责任,认真抓好规划实施、组织调度、指导协调、督导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基层单位更加注重创新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着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督导考核高要求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要素,逐项制定推进表,采用经常性巡查、专项检查、序时督查和驻点访查等办法,把握每个过程、环节,确保推进有力。同时,健全完善考核奖惩办法,鼓励全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四)创新环境高激励立足于创新制度设计,通过开辟网上交流专栏、设立“金点子”热线等形式,健全上下信息充分对接的扁平化创新组织架构,为创新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建立支持创新的动力机制,形成愿意创新、敢于创新、积极创新的良好氛围。致力于培植创新源泉,通过竞争式和主题式专项策划,鼓励民警围绕创新发展战略和规划,确立攻关课题或创新主题,形成特色创新文化。

(五)人才培养高标准人才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推动力。坚持把工作实绩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真正把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注重干部队伍梯次结构优化,重视年轻干部选拔培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干部人才储备力量。

(六)队伍管理高质量队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保证,社会管理工作要创新,队伍建设也要创新方法。公安机关要深入贯彻《廉政准则》和《纪律条令》,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问责规定等制度,健全完善惩防腐败体系,着力推进“行风建设示范窗口”、“文明窗口单位”等创建活动,加强窗口监督评价电子系统应用,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

被举报文档标题: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载体性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xzgllw/58487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