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心理服务流动儿童教育治理路径范文

社会心理服务流动儿童教育治理路径范文

时间:2022-07-02 03:46:56

社会心理服务流动儿童教育治理路径

[摘要]随着流动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多,其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教育层面集中在入学难、受教育过程和家庭教育质量等方面,在心理健康层面表现在社会适应性较差、孤独感程度较高等方面。因此,在流动儿童教育的治理方面,国家可借助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改善户籍和财政制度;教育者可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社会心理品质;家长要提升受教育水平。

[关键字]社会心理服务;流动儿童;教育治理

随着生产模式的转变和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生成特殊的亚人口类型即流动儿童。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流动儿童数量已占全国总儿童数量的1/8,约3581万人。而且,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递增,流动儿童的数量随之持续增加。作为一个可预见的人口事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流动儿童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其中,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影响和流动儿童的自身因素之外,还与解决问题的视角和站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立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通过翔实的调研和前人的数据总结,提出了流动儿童教育的新路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于革新流动儿童教育治理策略,保证流动人口的稳定与和谐,以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均有重大的意义

一、国内流动儿童研究梳理

笔者在CNKI数据库中以“流动儿童”为关键词检索近二十年的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样本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流动儿童研究已进入深化阶段,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围绕教育的相关问题,如入学难、受教育过程、异地高考、城乡融合等突出内容展开。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随着国务院首次提出“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政策,流动儿童的教育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大约十年间,流动儿童研究的相关文章大量涌现。《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出台后,研究者们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对流动儿童教育领域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挖掘研究。最初的研究围绕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展开,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关键词集中在“打工子弟学校”“公办学校”“学习适应性”和“教育均衡”等。之后的高频词汇开始转向“义务教育”“教育政策”“教育行政”和“政府职责”等,表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涉及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受益者三方构成的教育政策网络,产生的影响更复杂。同时,有的采用比较教育方法,对照国际中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为我国提出可借鉴的意见。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主要从社会认知、情绪和适应性等方面展开。研究者普遍认为流动儿童在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相对剥夺感、歧视知觉和身份认同方面的危机;孤独感程度较高、存在普遍的自卑心理;社会适应性和人际交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大多数调查结论显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呈现弱势,但部分研究者认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检出率低于全国常模,即支持国外研究者提出的“移民研究悖论”。近年的研究呈现精细化趋势,国内研究乐于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引导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抑郁、焦虑等与临床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相继出现。近年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没有大的突破,依旧采用测量法、测验法、访谈法、纵向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未来的研究将注重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借助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助力国内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并结合自身地域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预警方式和干预策略。

三、流动儿童教育治理的社会视角和心理策略

根据前文的论述,能归纳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和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往研究大多基于“去问题化”的角度,从政策、户籍、财政和家校合作等路径探索解决流动儿童教育治理的路径。这些均是教育内部的视角,将教育视为自我指涉的系统,当系统出现紊乱时,从系统内部寻求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然而,研究者还应注意社会视角,即教育外部视角,因为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还是其他系统尤其是社会系统的问题,这里谈到的社会视角主要表现为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所需要的社会性、心理性的服务与保障。

(一)调整户籍和财政管理制度,保障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由于我国采用“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系,教育资源的配置依据户籍地统计的适龄儿童数量,因此,户籍成为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首要因素。流动儿童来自原户籍所在地,这使他们无法被纳入地方财政统筹分配。从一定程度说,他们占用了流入地的教育资源。基于此,有研究者提出,应采用居住地管理制度取代户籍管理,加快户籍改革,实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口。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另一因素是财政制度。我国目前实行的“两为主”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使地方财政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导致流入地公立学校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表现出消极态度。由于教育经费按照户籍划拨,流入地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的教育费用以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虽然部分民办学校承担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但也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在于加大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公平对待各类民间资本办学;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建立流动儿童教育资产个人账户,即政府通过政策性激励措施鼓励流动人口家庭为子女的教育进行投资和积累。

(二)积极培育社会心理品质,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其社会文化适应性存在相关关系。流动儿童在自尊、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等维度与社会适应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品质是促进流动儿童适应所在区域并主动融入的内部动力。具有较强自尊水平和丰富心理资本的流动儿童,在新的环境更容易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能表现出顽强的毅力;目标定位清晰,对生活不轻易丧失热情,社会适应性更强,更能主动地融入新环境。自尊在心理资本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关系上发挥中介作用。这表明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其自尊水平,从而间接促进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提升。

(三)不断提升父母受教育水平,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儿童容易表现出更积极的心理品质,其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目标也更为坚定。原因在于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通过自身的良好习惯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从而起到“身教”的积极影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不仅与原有的学历和受教育经历有关,还与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不断学习和累积有关。许多成年人在完成学校教育后,终止了继续学习之路。然而,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完善。父母在自我成长中影响和教育子女。因此,无论是通过家长学校还是自学等方式,流动儿童父母都应注意不断提升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拓宽视野,发挥家长应有的作用。(四)促进公众觉知,鼓励获取心理服务社区可以开展以社会心理服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增进流动人口家庭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学校可以鼓励流动儿童勇敢诚实地表达不良心理状况,促使其及时采取行动并寻求帮助。社会要注重提高社会心理治疗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为目标人群提供有效干预,评估流动儿童行为,并提供免费预防性服务,支持教育机构与个人识别有心理疾病的流动儿童并帮助其就医。

参考文献:

[1]胡宁,方晓义,蔺秀云,等.北京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及对孤独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9(2).

[2]师保国,王芳,刘霞,等.国内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14(11).

[3]杨明.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对社会文化适应影响调查分析[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8(10).

作者:王晶 杨倩茜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社会心理服务流动儿童教育治理路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shxllw/73626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