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民村转居后社会心理论文范文

农民村转居后社会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25 05:38:46

农民村转居后社会心理论文

一、农民“村转居”后的社会心理状态特征

(一)农民“村转居”后对城市及社区的认知农民“村转居”后,需要改变原有农村的生活方式,逐渐适应并习得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新居民对城市、社区及其设施、功能等有一定的了解,亦即获得对城市及社区的认知,具体包括对周围主要道路、医院、政府机关、社区居委会等的了解。综合来看,农民“村转居”后对城市及社区的认知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均值在1.0~1.6之间。①新居民对购物中心、医院、政府机关等的认知水平较高,但对物业部门、居委会地点、职能等认知水平偏低,尤其是对物业部门的了解程度仅停留在有点了解上。

(二)农民“村转居”后对城市及社区的情感体验对城市及社区的情感体验是农民“村转居”后能否顺利适应社区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并影响其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农民“村转居”后对城市及社区的情感体验主要可以根据其对现有居住社区的管理方式、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的满意度来衡量。结果显示,农民“村转居”后对城市及社区情感体验水平普遍不高,其均值集中在1.10-1.30之间,①尤其是对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的满意度只有1.15,说明农民“村转居”后虽然生活方式已经在形式上得到转变但并没有从情感上接纳这种生活方式。

(三)农民“村转居”后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农民“村转居”后其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以血缘、亲缘、宗缘为主的交往方式到以业缘为主的交往方式。农民“村转居”后认为自己与社区其他居民人际关系和谐的占37.4%,认为不和谐的占14.2%,其余认为关系一般。进一步分析农民“村转居”后的人际交往动机,发现36.3%的新居民愿意与社区其他居民交往,而10.1%表示不愿意,其余介于两者之间。总的来看,农民“村转居”后的交往动机不强。

(四)农民“村转居”后的休闲方式与娱乐活动农民“村转居”后其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其中也包括休闲方式与娱乐活动。只有28.8%的新居民认为住进社区后其娱乐活动增加了,而其余的认为没有变化,甚至还有18.4%的新居民认为比以前更无聊了。对这18.4%的新居民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主要特征为:一是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其中中年人占40%左右;二是文化程度较低,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62%;三是以前职业多为种地或打工,其中种地占41.6%,打工占26.1%;四是经济收入较低,其中征地前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60%,现在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77.4%。同农村相比,城市社区的休闲活动与娱乐设施更加丰富和完善,社区居委会也经常组织各种社区活动,但新居民认为,与农村相比其休闲娱乐方式基本没有变化。通过对农民“村转居”后参加秧歌队等的活动、参观城区公园、接受新知识等的调查显示,农民“村转居”后对新事物的感兴趣程度不高,均值在1.1~1.4之间,①且当问及如果你是一位老人是否有兴趣参加秧歌队等活动,其感兴趣程度仅为1.04,说明农民“村转居”后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普遍不高。

(五)农民“村转居”后的就业状况就业是农民“村转居”后适应新生活最为关键的一步。调查显示,33.2%的新居民满意现在的工作,而15.3%的新居民对现在的工作并不满意,其余的人认为一般,说明农民“村转居”后对现有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不高。部分农民“村转居”后认为自己只能种地。进一步地调查发现,农民“村转居”后就业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在于新居民就业信心不足,认为自己没有技能、不能胜任工作而找了不太理想的工作。38.5%的人认为自己除了种地还有做其他工作的能力,12.4%的人认为自己除了种地没有能力做其他工作,其余的人介于两者之间。对于不太满意的就业现状,有53.5%的新居民选择了继续工作,36.8%认为无所谓,说明虽然农民“村转居”后对工作现状不是很满意但还是会接受工作这种方式,但也有9.3%的新居民选择种地,说明存在“退缩”、“逃避”心理。

二、农民“村转居”后的社会心理问题

(一)农民“村转居”后缺乏市民角色认同农民村转居后的市民化过程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等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从心理层面上来看即农民对市民角色的认同。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蹲点访谈发现,农民“村转居”后并没有在心理上将自己当作一名市民,缺乏市民角色认同。农民“村转居”后对市民角色认同的缺乏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从行为上来看,农民“村转居”后还保留以前农村的各种生活方式和习惯。部分新居民习惯地把街道和小区内的道路当作自家的晒场和后院,在上面堆杂物、晒东西、泼污水;有的还搭建了洗衣台、晾衣架;有的甚至还把本是公共的花坛、草地当作自家的自留地,种上了蔬菜等等。从心理上来看,农民“村转居”后否认自己的市民身份并向往以前农村的生活。调查还显示,有15.2%的新居民认为自己还是农民,并有15.7%的新居民表示愿意回到农村,过以前的生活。

(二)部分农民“村转居”后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农民所带有的农耕意识与保守思想,使他们对许多新事物抱有排斥心理。调查中发现农民在“村转居”后心理开放程度不够,对城市生活中的按时上下班的工作制度、社区管理方式、休闲方式等都较难接受。首先,部分农民“村转居”后难以适应按时上下班的工作制度,在全国问卷调查中发现有15.3%的新居民明确表示对规定上下班时间的工作难以接受,39.2%认为一般,只有45.3%表示对这一制度可以接受;其次,农民“村转居”后难以适应社区的管理方式,突出表现在物业部门收取物业费这一问题上。蹲点访谈发现,新居民对物业部门收取物业管理费非常不解,有些拒绝缴纳,甚至与物业管理部门发生冲突;最后,部分新居民对具有市民性质的休闲方式采取回避或排斥的态度。在蹲点访谈中发现,新居民对参加社区组织的跳秧歌、扇子舞等兴趣不大,且有部分新居民对老年人参加这种活动表示不理解,甚至觉得是“丢面子”的事件。

(三)农民“村转居”后存在部分“弱势群体”在对农民“村转居”后的社会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时发现,其各维度得分都不高,并存在部分“弱势群体”,其主要特征为: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前职业为种地、经济收入较低。如在就业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有15.3%的新居民对现有的就业状况并不满意,对这15.3%的新居民进行分析,发现:中年人占43.3%;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60.2%;以前职业为种地的占39.9%,打工的占28.2%;征地前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72.1%,现在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55%。

(四)部分农民“村转居”后存在心理和行为问题农民在“村转居”过程中经历了心理上的“动荡期”,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需要发生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失衡的现象。农民“村转居”后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适应问题上,如出现失眠、抑郁、焦虑等症状,还存在部分新居民由于在人际交往上存在困难而尽量不接触周围的人和事,比较自闭。对于这些适应问题大部分新居民都能克服,但也存在部分新居民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又缺乏必要的心理调试技巧自身,而开始相信封建迷信,希望借助于此减轻身心上的痛苦。对于一些以前搞副业的新居民来说,“村转居”后其生活水平并没有实质性提高,甚至有些比以前更差了。因而,这部分群体对“村转居”这一过程本身存在敌对情绪,对居委会工作持反抗抵制态度,且普遍具有抱怨、抵触情绪,妨碍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等情况时有发生。

三、农民“村转居”后教育与心理引导对策

(一)增强农民“村转居”后对市民角色的认同感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增强农民“村转居”后的市民角色认同首先应加强对其市民化教育与引导。通过定期的宣传册、橱窗板报等形式对其进行市民概念、现代观念、文明准则和城市意识的教育,引导农民破除小富即安、封闭保守的思想,树立开放兼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次,可定期为“村转居”新居民提供义务服务,如周末志愿者活动,免费体检、心理咨询等,使其享受市民性质的社会福利服务,增强其被关注感;最后,可引进邻近城市社区的力量,通过相互合作,将城市社区的价值观、理念、市民意识渗透到新居民中。

(二)保障农民“村转居”后享有市民待遇农民“村转居”后存在不认为自己是市民、想要回到农村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是由于心理上缺乏市民认同感,还与农民“村转居”后没有充分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等同的待遇有关。因此,要完善农民“村转居”后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特别解决其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让农民“村转居”后真正享受到与市民等同的物质待遇,从而为其心理上的市民角色认同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还要创造一个接纳、包容的社会氛围,新居民相对于真正的城市居民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较低,容易受到歧视与排斥,不利于其融入城市生活。

(三)做好农民“村转居”后的就业服务工作首先,要完善就业服务设施,创造有利的就业机制和环境。社区基层要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的就业指导队伍,加强对农民“村转居”后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提高他们适应城市就业市场和市场就业的能力。让他们感到社区政府的关怀,从而增强就业信心。其次,拓展就业渠道,社区可以为新居民构造有效、畅通的信息服务网络,定期为新居民提供各种就业信息。也可鼓励新居民创业,为其创业提供各种方便服务。最后,利用社区资源,为农民“村转居”后提供各种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

(四)完善农民“村转居”后的心理咨询服务,重点加强“弱势群体”的教育引导与心理服务首先,根据农民“村转居”的不同阶段为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如农民在“村转居”的初期阶段主要面临的是适应问题,而随后可能会面临人际、就业、角色认同等问题。社区可以在不同阶段针对这些问题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讲座,普及一些心理调试的小技巧,也可通过宣传板报、科普小册子等形式使新居民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其次,将心理学运用于生活,以新居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如心理小游戏、心理剧、观看心理影片等方式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并内化各种心理知识。第三,社区引进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可兼职),也可与相关心理咨询中心合作,开展门诊心理咨询服务和上门心理咨询服务,为有心理咨询需求或存在心理问题的“村转居”新居民提供专业咨询服。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引导,如社区可以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为其提供各种实用、快捷的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自信心,并帮助其克服各种就业心理障碍。

作者:李然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民村转居后社会心理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shxllw/65669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