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流动人口生活状况研究2篇范文

流动人口生活状况研究2篇范文

时间:2022-04-03 11:23:53

流动人口生活状况研究2篇

第一篇

一、青山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状况的突出问题剖析

(一)生活状况的突出问题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都市社会中,作为民族文化的携带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好坏是影响该群体社会融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对城市的发展、民族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总的来说,目前青山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状况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住房问题亟待解决青山区是一个外来流动人口集中地,城区改造前,大多数前来务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散居在城中村内,分布在各类市场群落中,住房多为工厂厂房或是廉价的出租屋。然而随着城区改造的逐渐深入,城中村地区都被规划到城市改造的范围之内,这些原本集中生活在城中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将面临着严峻的住房问题。大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滞留时间不断延长,居住半年以上的比重逐年上升,急需大量的廉租房安置。然而武汉廉租房不断减少、旧房不断拆迁,让这一群体只能不断地在各个城中村之间来回搬迁。案例一:金××,男,满族,50岁,河北人,来武汉已有15年,下岗工人,现在在建筑工地工作。棉厂倒闭后,他在私人家具厂打了几年零工,转而开始在建筑工地工作直至现在。自从工厂倒闭,不得不从原来的职工区搬出,十几年来他就一直在余家头租房住。前些年,由于余家头改造,他家也不得不搬迁,几经辗转,搬到了现在的东方红村。武汉市的租金越来越高,便宜出租房越来越少,就连东方红村现在也面临拆迁。对他而言,住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工作时间长、环境艰苦虽然在武汉青山区就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分布范围较广,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餐饮、个体经营、建筑制造等行业,大多从事小商品买卖或简单的体力劳动。总的来说,该群体的工作时间较长,尤其是餐饮业,一般拉面馆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在酒店或者是土菜馆里的服务员轻松一点,但也需要工作8—10个小时。于此同时,该群体的工作环境条件也很艰苦,经常在高温下工作。案例二:M是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他每天早上从九点出摊,晚上十一二点收摊,要在高温下工作一天。武汉素来以炎热著称,笔者调查的时候刚好是在“三伏天”里,在36度的高温下,烤羊肉串的年轻小伙儿阿M,依然在炭火旁边不停地翻烤着羊肉串。像他这样的新疆小伙子在武汉街头随处可见,语言上的障碍、文化知识水平的偏低让该群体在武汉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简单体力劳动,有的需要常年在室外工作,有的是每天在餐馆里工作12个小时以上,其文化生活相当匮乏,生活现状令人堪忧。

3、社会保障明显缺乏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参保率偏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笔者选择的调查点大多是在青山片区内的“棚户区”,这一地区不仅外迁人口集中,也是发展的滞后区,因而社会保障问题也十分突出。该区生活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虽然在工厂里也享有劳动保险和少许员工福利,但是都是非常基本而且资金数额小的保障项目,与同区的城市户口市民相比,社会保障尤其是医疗保险方面仍差距悬殊。通常有了小病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土方法先应付,严重点才会去药店购药或去小诊所看病就医。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工作与居住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往往是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染群体,这类群体会更加需要城市的医疗保险。

4、教育问题不容忽视目前青山片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超龄入学、经常转学、学习成绩较差等。调查发现,现就读的小学生中仍然有部分儿童是在超出法定年龄1-2岁以后开始上学。这些超龄入学的儿童,有的是因为父母工作的变动、学习成绩差而复读小学一年级,有的是因为父母对教育的不重视或家庭经济条件原因错过了最佳上学年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教育十分重要,父母工作的经常性变动、居住地点的变更是导致现在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位土家族阿妈就和笔者谈了她的切身体会。案例三:“小W(注:小W是大妈的大孙子)四、五岁就来这里勒,他的阿爸阿妈带他在这过了‘年把子’(注:一两年的意思),我和老伴儿还她亲家带着小娃儿(大妈的小孙女)也来了。开始在汉口那边儿住,后来搞拆房就搬嘞,这两年搬了不晓得几多次、大人倒是过的去,就是娃儿苦,上学每次在班上总是插进去读的!小W转了好几个学校,这对小W的学习成绩造成很大影响,成绩波动非常大。

5、人际交往圈有限且内外分明尽管近年来进入青山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人数逐年增加,民族成分多种多样,然而族群之间的交流却并未因民族成分、人口数量的增多而更为频繁。相反,来自同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倾向于聚居在一起,不论是工作还是居住,该群体都更倾向于与地缘关系联系密切的圈内人打交道。同时,个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引发的冲突与群体事件影响波及太大,在很多人心中已形成“暴力、不讲理”的刻板印象,大部分居民会理所当然地把这一刻板印象加在所有与其打交道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身上,这样就极容易让城市居民对该群体产生一种抗拒感。城市居民的不理解与冷漠让该群体自我孤立问题更为严重。笔者从青山区一位房东口中了解到了以下情况。案例四:房东M在青翠园有一栋五层的单间出租楼房,均出租给外来挣钱的打工族,其中有两层租给新疆人居住。由于语言不通,交流很少,房东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来历。房租一般300块一间,可以住好几个人。房东M谈到,他们每个月交房租倒是蛮爽快,也蛮客气。然而,同一楼栋的其他租客却十分排斥和恐惧,都过来询问他们(新疆人)的情况,房东迫于这些压力,就只好就把他们介绍到其他的地方去。少数民族流动人往圈的局限,城市融入的不理想并不仅仅是自身的原因,也与当地人对他们的态度、接纳程度密切相关。正是自身内因与社会环境外因的作用下才让该群体一直处于城市的边缘化地带。

(二)导致生活状况的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城市高门槛的户籍迁入政策近几年国内在区域人口流动上呈现的特点是自主化和自由式的,并且随着城市收容制度的撤销,大批人员涌入了城市。但是,作为外来人口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身份是尴尬的。他们直接投身于城市的发展建设,生活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然而,在城市户籍的大册子中,难有他们的一席之地,随之而来的,还远不止这些。大部分人居住地经常迁移、不固定,生命安全与健康没有保障,子女高考前需要返籍考试(目前正在解决),社会福利边缘化等,这些都是由于高门槛的户籍制度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2、流动人口知识水平的局限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自于偏、远、经济条件落后的民族地区,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发展相对滞缓的状态,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不足,可接受的文化知识十分有限。同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家乡环境的濡化作用十分明显,他们所习得的生活常识,观念习惯以及社会规范等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相比之下,城市发展迅速,工业化、现代化、市民化伴随城市化发展,它既让人们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也要求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用阿历克斯•英格尔斯(AlexInkeles)的话来说,人需要实现现代化,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然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之中,由于原本知识水平有限,所持观念固化,力量弱小,他们在新环境中,处于不利的被动位置,难以保障自身的权益,甚至是反映自身的需求。

3、不同文化传统的冲突存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所在的地区通常都是以汉族聚居为主,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大分散、小聚居”其中。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生活习惯、语言沟通、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上难免会产生误解,甚至是发生冲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给城市的不仅是建设的力量贡献,更有一种文化的迁移,有学者将他们称之为“文化移民”。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在家乡环境中成功实现基本社会化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进入城市环境中不得不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原有文化与新环境的冲突总是难免的。这种文化冲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一种认同感的失调,具体表现为该群体对城市生活认同的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对“内外群体”(由美国社会学家WilliamGrahamSumner提出)的活动界限区分分明,这极为不利于该群体适应与融入城市生活,会对群体间的交流互动产生显著的影响。有学者指出,这种内外群体的区分,一方面会让城市人对流动人口群体产生偏见,还会使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不认同,从而没有归属感,这是十分不利于该群体的社会融入。

二、关于改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状况的建议

要改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生活状况,解决其在城市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不仅城市管理者要投入大量工作,这还应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自身的努力。

(一)完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宣传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建设总是处于领跑位置,文化、制度的建设则相对滞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城市接纳度、知识水平以及文化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使其面临着各项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法律保障,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制度化、法律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相关部门在立法过程中,可对《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进行适当修订,增加有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劳动、教育、宗教、社会保障等方面权益的内容以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细则,并将其与原有的相关医疗、养老等法规政策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包括网络、电视广播公开、社区宣传活动、亲自上门宣传等,以强有力的形式主动积极把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到位,让流动少数民族人口了解国家的政策。

(二)城市民族工作部门职能

改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生活条件,法律的立法保障与宣传是基础,有关职能部门对政策地有效执行与积极作为是关键。在城市民族工作中,应以城市民委为主体,联合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在一定的城市社区范围内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登记站,主要登记现有人口与新增人口的详细信息,便于后期展开工作;第二,主动联系,在民主自愿的前提下确立小范围的负责人,作为代表反馈信息;第三,上门走访,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真实生活;第四,及时解决反馈回来的工作、生活困难问题,跟进管理工作,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到城市民族工作的关怀对象中来,实现该群体同等的权利,将完善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的社会保障体制工作纳入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中来。

(三)发挥社会机构作用、扩大公共服务范围

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着不断被社会边缘化的趋势,城市社会不是孤立的实体存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存与发展与城市社会紧密相关。在改善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现状问题上,也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扩大公共服务范围。

1、建立集中的劳动培训机构,提供劳务咨询服务。此类机构可以采用收取适度合理费用的形式,展开培训活动。第一,培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存的“一技之长”,请专业的人员教授学员短期可以学会的手艺;第二,组织大量的劳务工作事项的讲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沟通的有效性,尤其是对于汉语尚不熟练的人员更要细心指导;第三,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制定渐进式推动培训成员上岗计划,使得接受培训的人员寻找到合适满意的岗位。

2、构建免费法律咨询资助平台。法律知识的缺乏,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面临各种突出问题,有重大影响,因而构建一个免费共享的法律咨询平台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鼓励倡导民间法律中心推行免费法律知识进社区的活动,形成固定的法律咨询站,与政府的职能部门共同推进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到网络信息平台的影响,相比之下,网络免费法律资助信息平台更为便利和自由,适用于年轻一代。在这个平台中,凡是有法律援助的需要,如经济纠纷、劳务合同、法律解释等可以免费给出法律建议和帮助。

3、建设民族文化传播长廊。文化传统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尊重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文化传统习俗与宗教信仰以及其自主意愿是前提,并且还要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精神需求,注重在文化层面的主动交流,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一方面,邀请在地理位置上相对较近的散居各民族流动群体,尤其是老人定期聚集在一个区域,鼓励采用包括讲述、表演、展示等方式来展示各自民族的文化,还可以建设一个文化长廊,整体上介绍各个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举行小型的特色活动,尽最大可能减小文化差异带来的交往阻力,以构建一种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城市中的互动交流环境。城市管理者,除了建立社会就业咨询机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以及推动文化交流之外,也要多开展一些促进大家交流了解的活动,搭建一些平台,如“心理咨询平台”,缓解一些人员在城市中的心理适应压力、“婚配服务中心”,促进青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交往,满足其成立家庭的需要等等[6],丰富大家的城市生活。

(四)改变固化观念,实现真诚服务与发展共享

城市市民在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交往中,要消除排外心理与偏见,生活在同一所城市,也必然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城市市民要以一种平等、开放接纳、学习交流以及共同进步的心态,面对日益增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要积极了解其生活,而不是冷漠,主动适当地邀请他们参与到城市的环境当中,帮助其在城市的生活。无论城市在改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上投入多少工作,最终,是要落实到这一群体生活的实处,因而少数民族流动群体自身在适应和改善城市生活方面也要做出努力,积极参与,在外部条件得以改善的情况下,逐渐消除自身与城市形成的隔绝,学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反映需要,维护自身权利,利用社会提供的机会和条件完善自己,转变原来固化的观念,将自己视为城市的一份子、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城市建设服务当中,与其他群体一起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作者:邱婷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第二篇

一、温州流动人口现状

(一)流动人口规模和地区分布

1.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见表1),2010年温州流动人口共有323.84万人(含市内跨镇(街)流动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5.50%,即全市三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该比例高出全省平均值近14个百分点。在323.84万的流动人口中,市外流动人口284.22万人,省外流动人口272.45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市外流动人口增长较快,由2000年的135.47万增长到2010年的284.22万人,十年间增长148.75万人,年均增长7.69%,其中省外流动人口增长明显,增加170.33万人。(1)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市区,“五普”与“六普”流动人口在市区的聚集率分别达到54.72%与56.06%。市区具备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以及服务业,而这正是吸纳劳动力的极佳载体。(2)流动人口聚集地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成正相关关系。从表2所示的内容看,流动人口较为集聚的地区正是经济总量比较靠前的地区,例如市区三个区和乐清瑞安两市,集聚了超过85%的流动人口,反观经济总量较为靠后的地区,诸如泰顺、文成等地区的流动人口则相对较少,这也说明流动人口主要向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比较多的地区迁移。(3)各县(市、区)流动人口的数量均增长较快。与“五普”相比,十年间,除文成、泰顺两县之外,其余县市区的流动人口数量均呈现成倍增长态势,其中龙湾区流动人口增长最多,增长了约3.3倍,增长幅度最小的文成县,也有近40%的增长。

(二)来源地构成

从省外流动人口的来源看(见表3),省外流入流动人口来源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但以西南省份和中部省份为主。这与全国流动人口的流出趋势是相符的。2010年,流入温州人口居前5位的省份为:江西、贵州、安徽、湖北和四川省,这五省流入温州的人口占其它省外流入温州人口总和的69.73%,加上河南、湖南、重庆、福建和云南等五省(市)的外来人口,所占比例总和94.88%。

(三)流动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1.性别构成从市外流动人口中,男性为158.71万人,男性所占比例为55.84%,女性为125.51万人,占比44.16%,性别比为126.45,性别比超过本市常住人口的110.93,这与温州较为发达的制造业是密切相关的。2.年龄结构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特征(见表4):15–44岁的青壮年人口为228.62万人,占全部市外流动人口的80.44%,该比重远远高出全市该年龄段常住人口所占比重的23个百分点。而15岁以下人口以及45岁以上人口分别仅占9.23%与10.33%,与全市常住人口同年龄段人口占比相比,分别低5个与18个百分点。在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在流动人口中的比重较高,占比为90.44%。

(四)流动人口文化素质结构

1.温州流动人口的文化主要以初中为主,以来自省外15周岁以上人口为例:在全部247.37万的动人口中,具备初中学历的流动人口为154.26万人,占全部15周岁省外流动人口的62.36%,其次小学和高中文化程度,比例分别为22.90%和10.11%。而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不足2.5%(见表5)。可见,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结构较不合理。同时,经测算⑥,省外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61年,说明流动人口只是接受基本文化知识教育的普通劳动力,只能适应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普通劳动的需求,这与温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趋势是不相符合的。同时,这些普通工人也缺乏专门技能的教育及培训以及再就业技能的培训。2.流动人口受教育年限高于常住人口的受教育年限。通过对常住人口中15周岁及以上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常住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也是以初中为主,但初中学历程度仅占常住人口的40.64%,该比例较流动人口的初中学历人口比例低了约20%。但在高学历人口方面,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8.32%,该比例为流动人口的三倍,据测算,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1年,低于流动人口的8.61年。3.女性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略低于男性流动人口。在省外15周岁及以上流动人口从业人员中,男性流动人口1381099人,女性流动人口1092643人。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中,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所占比例,男性具有一定的学历优势,占比较女性流动人口高出4.25个百分点。初中学历人数占比,男性比女性高出5.81个百分点。而在小学学历以及未上过学的人口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则较高,高出男性7.67个百分点,而女性流动人口中未上过学的比例仍然高于男性,高出2.39个百分点(见表6)。

二、流动人口问卷调查分析

(一)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1.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共计335份。在流动人口中,男性有236人,女性为99人,分别占70.45%和29.88%;年龄结构中,呈现年轻化的特征,被调查者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6-35岁,共229人,占受访流动人口的比重为68.36%;区域结构中,市内流动人口为16人,省内流动人口12人,而省外流动人口为301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89.85%(见表7)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在335份问卷中,拥有初中以下,高中、中专或中技、大专或本科,研究生等学历的人数分别为:226、83、25、1人,其中初中以下学历占全部流动人口的比例为67.46%,而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仅为26人,占比为7.76%,不到十分之一,这与“六普”的宏观数据相吻合,可见温州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参见图1)2.就业状况被调查的流动人口中,其中有317人处于就业状态,4人处于失业状态,5人操持家务未就业,流动人口就业率达94.63%。在流动就业人口中,其中,210人为工人或普通员工,50人处在管理岗位上,43人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同时11人自己创业当老板,温州私营企业成为吸纳流动人口就业的主力军,共吸引222人就业,占全部就业流动人口的70.03%。调查显示(见表8),流动人口较多从事的职业是“生产、运输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业工作人员”,这三类职业分别占全部调查流动人口的41.01%、23.97%和19.56%。还有6.94%流动人口从事“商业工作人员”,3.79%的人从事“办事员和有关人员”,2.52%流动劳动力的职业是“无固定职业”,仅有0.60%的流动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流动劳动力中无一人的职业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在就业收入方面,在就业流动人口中(见表9),25人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116人月收入处在1500–2000元这一区间,月收入在3000-5000元区间的有51人,而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则有27人,而2012年同期温州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36812元,若折算成月收入为3068元,流动人口收入与之相比的话,可以说66.25%的就业流动人口的收入是低于温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水平的。流动人口较低的收入水平也可以流动人口本身所具备的专业职称或职业技能反应出来:在被调查的流动人口中,197人不具有任何职称或技能证书,具有初级专技或初级工人员为31人,中级工或中级专技为47人,具有高级技工以上证书的人员有47人,其中2人持有高级技师证(见表10),从中不难看出,他们从事的工作岗位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岗位,这也与就业流动人口的职业结构相适应。3.社会保障及福利在社会保险方面,其中,92人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参加全部5大社保险种的人数仅为63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8.81%;工伤保险方面,163人参加了工伤保险,参保率为48.66%;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53人、148人、89人和67人,上述险种参保率均未达到50%,尤其是失业保险,参保率为26.57%,失业保险作为保障流动人口失业期间的基本保障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住房福利方面,仅有21人,单位为其缴纳住房公积金,占比仅为6.26%;在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福利方面,子女在温州本地就学的则有170人,占生育人数的68.00%。在这170名子女中,其中99名就读公办学校,18人就读民办学校,49人就读民工子弟学校,公办学校的就学率达到58.24%。在学习培训福利方面,244位受访流动人口表示,他们从未在温州当地接受过企业、行业协会或人社局组织的任何就业培训,同时有82人有参加过当地组织的就业培训,参加过培训的人数占全部流动人口的24.48%,不到三分之一,这一比重是比较低的。4.生活娱乐情况在住房方面,在被调查流动人口中,已购住房的人数为14人,单独租房或与他人合租的人数为124人,居住在单位提供宿舍的人数则达到了189人,这一人数占全部流动人口的比重为56.42%,同时流动人口中无一人享受到政府廉租房的福利。在娱乐方面,在他们居住房屋里,生活电器普及率比较高,尤其是彩电和电脑,普及率分别达到83.28%和42.99%,冰箱、洗衣机等生活电器普及率也维持在30%左右。在业余休闲活动上,看电视、逛街或找朋友玩、读书成为流动人口最喜欢的三种业余休闲活动,比例分别达到66.87%、37.01%和29.25%。5.社会融合情况在被调查的流动人口中,当被问到“您参与社区活动情况怎样(如参与社区管理、义工、募捐及社区娱乐活动等)?”时,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从未参加过”,人数达到184人,偶尔参加的为133人,经常参加的仅有11人。同样地,当被问到“您认为目前自己的身份是什么”时,认为自己是“新温州人”的人数为94人,不到三分之一,而认为自己是“打工者”的则有236人,比例高达70.45%,说明流动人口自我身份认同较低;同时,40.90%的受访流动人口希望当地政府在孩子入托和入学问题上提供帮助,32.84%的人希望政府提供社会保险方面的服务,32.24%的人则希望政府多多提供就业机会、用工信息或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但仅有9.25%的人能在解决本地户口问题提供帮助,不难看出,流动人口比较注重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温州流动人口群体特征分析

1.受教育程度偏低,就业稳定性较差不论从宏观数据分析还是从调查问卷分析,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具体表现在,在流动人口中,超过80%的人是初中以下的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流动人口比例不足10%,流动人口学历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从宏观数据看,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61年,仅为初中学历水平。从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和服务业人员所占的比重之和为60.57%,行业部门主要集中在较为低端的制造业和传统的服务行业;由于受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限制,流动人口就业稳定程度较低,在调查就业流动人口中,换过2次以上工作的流动人口占57.73%,流动人口较为频繁的转换职业,难以形成较为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2.培训学习机会少,劳动技能较低调查发现,以流动人口就业培训为例,高达72.84%的流动人口在温州当地没有受到就业相关的培训,说明流动人口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政府部门和劳动力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32.24%的流动人口也将“希望本地政府向流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用工信息和就业培训”列入最希望本地政府提供的三项服务(帮助)之一。一方面,流动人口本身较低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缺乏足够的培训学习、继续教育提升自身技能的机会,导致了流动人口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或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数较少,58.81%的流动人口不具备任何专业技术职称或技能等级证书,高级技工及以上的流动人口数为23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比重为6.87%,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则为0。加上,社会对流动人口培训学习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加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使得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3.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社会保障水平低以就业公共服务为例,在被调查的流动人口中,仅有2人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找到工作的,而大多数流动人口是通过自己、家人亲戚朋友找到的工作,通过这一途径找到工作的流动人口为234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69.85%,说明政府部门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缺位现象,难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覆盖。同时,温州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27.46%的流动人口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五大险种的参保率均为过半,社会保险参保率明显偏低;尤其工伤保险方面,仅有48.66%的人员参加了工伤保险,远未达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全部参保的要求;在住房保障方面,仅有6.26%的流动人口单位为其缴纳住房公积金,流动人口在享受住房保障福利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综上所述,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4.自我认同感差,社会融合程度低问卷分析结果显示,从经济收入上看,66.25%的流动人口收入处于城镇人均月收入水平之下,同时,因为身份的差异带来的福利差异,使流动人口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高达70.45%的流动人口认为自己是城市里的“打工者”,难以给他们一个“家”的感觉。流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偏低、高达85.97%的流动人口来自欠发达省份的农村,这两个基本因素决定了流动人口较低的经济地位,他们在经济收入、职业声望、就业层次、职业技能等方面与户籍人口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我国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户籍制度这一天然屏障又使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户籍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些因素都在不断拉大两者之间的距离,加大了流动人口融入难度。

三、流动人口与产业转型关系研究

(一)流动人口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

1.流动人口通过就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演进我国流动人口中,超过80%的流动人口属于经济型人口,即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就业人员,所以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结构的变化都将直接决定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在产业转型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变化将对产业结构演进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经济的高增长率不是靠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长取得的,而是靠劳动和资本投入质量的不断提高所取得的。因此,大量文化程度和技能结构较差的流动人口只能停留在低端产业,无法满足高端产业的要求,势必制约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阻碍因素。2.产业结构演进“倒逼”流动人口素质结构的优化以技术进步为基本路径的产业演进方式,要求高素质劳动力与先进生产方式相结合,因此,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偏低的流动人口将被排挤出就业市场。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会将低素质劳动力挡在就业大门之外。因此,产业结构演进一方面排挤出大量低素质的流动人口,另一方面又导致大量流动人口结构性失业的局面,近年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这一规律的最好注解。最后,劳动者为了在这种就业竞争中获得就业机会,就必须努力提升个人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这种“倒逼方式”将促使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流动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2002年以来,温州三产结构虽由2003年的5.2:54.0:40.8调整为2011年3.2:51.5:45.3,但产业结构调整不大,第二产业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动力,产业结构渐趋于固化,产业“低小散”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343家,但高技术产业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6家和127家,占比非常低。同时,诸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信息技术产业等新兴高端产业,温州基本与之无缘。再者,2011年温州产业产值前六位的产业,与十年前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排名座次发生些许变化,可见温州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温州的产业现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吸纳了大量的低素质流动人口就业,因此温州产业的“低小散”格局决定流动就业人口的低素质、低技能化现状。近年来,温州产业空心化严重,大多企业脱离实体经济,究其原因很重要一点就是产业升级压力倒逼,现有传统产业行业利润趋薄,产业人才匮乏,产品研发与创新跟不上,企业发展难以为继,企业才转向“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说明产业的发展必须有相匹配的产业人才作为支撑,尤其是现代高端产业的发展缺乏高端人力资本要素的支撑。

众所周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供给不足、技工短缺以及高素质人才不足将成为普遍现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缺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客观上将会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东莞和温州两个在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城市,却在经济转型中走出不一样的路子,2007年来东莞在广东省“双转移”战略的引领下,坚持打造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吸引高端劳动力就业,并且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对东莞外来就业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帮助流动就业人口适应产业转型需求,并以此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东莞流动人口均受教育年限为10.10年,高出温州1.49年,相应地,温州三产结构为3.1:50.5:46.4,东莞则为0.4:46.9:52.7,东莞已经初具现代产业雏形。东莞发展经验表明,流动人口素质结构的优化(见表11),将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⑦。上述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口结构,同样地人口结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因此,温州的经济转型发展对流动就业人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他们的受教育结构和技能结构,将对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决定性影响。

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一)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水平

在流动人口中,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占比达8成左右,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很难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对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但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只能通过实施流动人口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在短期内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积极搭建流动人口继续教育平台,企业和政府部门要为流动人口继续教育创造条件;企业加大对员工职业技能教育投入,这一“短平快”的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为产业转型发展培养所需的产业工人;要发挥企业对在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主体作用,建立企业培训的激励机制,为在流动人口培训方面做的较好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政策。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流动人口结构

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发挥产业结构的“自动筛选”功能,将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素质较高的流动人口吸引到就业队伍中来,将那些不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素质技能水平较低的流动人口,自动排挤出就业队伍,强化产业结构蓄水池的作用,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流动人口加大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可以鼓励符合温州产业发展的外来人口来温州就业、创业,这将有助于降低流动人口(农民工)市民化的过渡成本,为温州经济转型打造一支稳定的产业人才队伍。

(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促使流动人口安居乐业

人口流动已由单个劳动力流动转向家庭成员共同迁移,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稳定性得到增强。流动人口由早期较多对劳动就业及相关维权的为主的需求转向子女教育、社保、住房、就业培训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从问卷中流动人口迫切希望政府提供的服务内容可以得到验证。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流动人口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就业培训机会、企业用工信息,政府廉租房福利等方面,流动人口都处在弱势地位。因此,要加大流动人口的公共用品供给,建立保障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常住人口均等化。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流动人口参保率不高,很大原因上归咎于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继续探索流动人口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办法,使流动人口可以自由选择参保的地区,消除流动人口的参保顾虑;要加强对企业缴纳社会保险工作的监管,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要求,切实提高流动人口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改变部分流动人口对社会保险存在的认识误区,使他们了解参保的好处,提高他们的参保热情;同时还应出台流动人口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安置等方面的政策,降低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的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在城市安居乐业。

(四)提高身份认同度,加快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搭建平台,提高流动人口社会参与度。

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和鼓励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活动,增进他们与户籍人口的了解和情感交流;保障流动人口平等享有参加社团组织、选举活动、社区管理、社区娱乐生活等权利,搭建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管理的对话平台,拓宽他们事关他们切身利益表达和诉求的渠道。建立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强经济融合。流动人口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的限制,他们的工资水平不高,这也导致了他们职业转换频繁。因此,要增强他们的收入预期,建立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只有稳定的收入增长才能带来就业以及生活的稳定,提高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入。加强文化引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当地的风俗人群和价值观念,帮助流动人口尽快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同时要消除在生活习惯、劳动就业上的歧视观念,善待流动人口,做到与流动人口和睦、友好相处,不断提升流动人口自我身份认同,帮助其尽快融入这座城市。

作者:陈忠谊单位: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流动人口生活状况研究2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rkxlw/64165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