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主义内涵研究范文

马克思主义内涵研究范文

时间:2022-03-27 04:21:51

马克思主义内涵研究

摘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正是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中,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刻研究。本文通过对其形成脉络、基本内涵的把握,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逻辑前提、基本态度和实现手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进行深刻剖析,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本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要想对其进行科学把握,必须对其内涵有一个基本把握,即要厘清其基本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更要对其实质进行深刻剖析。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过程

1.1早期萌芽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使近代中国人民生活于战争的水深火热中,生活苦不堪言。社会各阶层的仁人志士互相奔走于救国的历史征程中,然而他们并未从中国当时的实际出发,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进行实践指导。通过中国革命的不断摸索,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使中国革命开始走上正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进入萌芽时期。

1.2初步形成

就曾指出社会主义要想实现,就必须将其理想置于中国的大环境之中,之后翟秋白对此也进行了相应补充。在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现象时,在其著作《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这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尚未正式提出。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民族危亡,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的基本现状,开始提出了中国化的主张。20世纪40年代,张申府主张对科学的推广要进行中国化。后艾思奇在《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一文中明确提出:“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2]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国化的提出主要是出于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

1.3最终形成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强调要以民族的形式予以实现。1941年刘少奇指出要正视中国特殊的国情,避免理论条框的简单照搬,必须与当下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党的七大会议上,他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也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方法来解决现代中国革命中的各种问题———其中有许多是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从来没有提出与解决过的问题。”[3]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就在于要把握中国实际,而这一实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在现实的发展中不断变化,而不同的时代又赋予了其不同的特征,因此其内涵也要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是历史与逻辑发展下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国化的结果必然是时代化、大众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

2.1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这是指要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下时展的基本背景相联系,要体现当下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其本质上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因而也必然是为解决时代新问题而存在的。这就要求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科学把握时,必须与国际化的时代背景相融合,洞悉时展的基本规律,紧跟时展的步伐,吸收时代的新鲜血液,解答时代的难题,这才应该是时代化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曾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

2.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即要使马克思主义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受众群体的理解。这就需要研究者将重点要放在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理解和接受的科学理论。通过实践主体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动力,并内化为其基本信念并付诸行动,转化为能够创造物质财富的不竭动力,这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的应有之义。

2.3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是在民族解放的伟业中的产生和发展的,其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得其精华补其灵气,因而必然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秉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的概念下,不断解读并应对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以民族特有的形式和内容予以体现,这才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实践中相统一,在统一中辩证否定的实践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把实践的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回归到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历史过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过程,最主要的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问题,而内涵解读能更加地明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能够切实有效地运用到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激发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3.1逻辑前提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本质上是通过信仰、道德、价值观等表现出来的,其中信仰就是重要的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联合体的信仰。[5]这一信仰的最终目的必然是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的无尚坚信,其实质就在于是对马恩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的认可。近代中国革命用无数先烈的鲜血为我们呈现了历史是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统一的基本趋势,曲折的奋斗历程并没有动摇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反而激励着他们不断奋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逆境中生存,冲破了敌人层层的围追堵截,最终取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逻辑前提,正是依靠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铸就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使共产党人经受住了最终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抒写着本民族的奋斗史,回答着社会主义的多个难题,不断进行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2基本态度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进行基本把握时,必须科学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克服教条地照本宣科,同时,必须要以求真务实、解放思想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不断地丰富。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用实际为我们做出了指导。马克思主张将正确的理论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条件进行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恩格斯则强调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必须是一切革命战略能够得以始终如一地贯彻的必要指导,而其作用的体现则离不开当时所处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诚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实践,科学把握中国国情,突破主观偏见的束缚,切实做到求真务实,解放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以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立足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坚定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反对本本主义,从而推进了一系列关键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3实现手段

立足实践,与时俱进“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不仅客观世界只有通过实践以及认识活动才能转化为主观世界,而且主观世界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客观世界。”[7]立足实践,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下的主要实现手段,它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的检验中丰富并完善其传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来源,更是其继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其主体在实践的检验中创新性地发展。然而,理论的正确与否最终是要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才能得以检验,这一过程并不是单一的条条框框,它是处于一种开放兼容的发展环境中,因而必须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立足中国社会的实际,关注国际和国内社会发展的基本动态,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的正确领悟,需要依赖其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更需要其在对建设和改革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深刻解读。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2]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87.

[3]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9-32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5]秦宁波.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科学内涵[J].清江论坛,2014(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7]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5

[8]胡振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科学内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

作者:吴国庆 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马克思主义内涵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mkszylw/73113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