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我国马克思主义探析(4篇)范文

我国马克思主义探析(4篇)范文

时间:2022-06-08 05:07:00

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从哲学、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见解。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并与其中的领导权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从本质上讲是权力意志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属于价值认知领域。从价值认识的角度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哲学基础又必然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1]。深刻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认清基哲学基础,并与中国历史、中国问题、中国现实紧密联系,发现和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新理念与新文化。

一、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体的两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准则进行了明确,也从实践的角度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侧面。然而,结合当前人们的思想行为理念和价值追求,仅仅强调实践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让人们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这种理论内涵就是其所基于的哲学思想。只有深刻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科学的、必然的哲学思想,人们才能从内心增强认可度,从而将其融于内容,践行于行动。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主张以所谓的普世价值和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甚至在某一个时期还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和谐问题、公平问题、社会差距问题等,有的人又提出了传统文化本根理论,试图从传统哲学中寻求当代社会治理的药方。以上认识混杂于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使其一度变得混沌不清。应该说,有些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说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但其哲学基础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要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主动权和领导权,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阐释中国现象。当然,这种阐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吸收世界上先进的、科学的文明成果。当前,在众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中,有一种传统哲学论。许多人用中国传统哲学中遵循自然规律、强调天人和一等思想来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承性与哲学根源性。究竟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培养起来的哲学,还是用诞生于工业文明的哲学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问题,是权力意志层面的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对于权力意志评价的标准,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价值认识。认识主体在理论上的选择,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发主导权。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基础方面的主导权缺乏局面,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缺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既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又是中国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代表了中国的先进文化方向。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来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考察研究,明确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领导与规范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是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经历了中国特殊的历史变迁,使之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不能单纯地以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原理,而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视角,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的阐释。所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联系的研究,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基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解放运动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互相促进,不断产生着新的理论成果,又不断促成着新的改革开放成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开始,促成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试实市场经济的转变。实践中的新探索往往领先于相关理论。在此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争论与质疑。从理论发展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来看,解释这一问题面临着重重矛盾和困难。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始的十年,是我国全面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步。而这关键性的一步,又是当时的理论突破分不开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严重动荡,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所建立的资本主义体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由是,新自由主义更加活跃,全球化观念盛行。这对中国的理论界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引发了思想界的大讨论,主要观点一是进一步认可了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主张把市场经济体制从僵化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认可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二是认可全球化观念,中国经济发展应该加快融入全球化格局。这两种观念。

这两种观念在客观上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如过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过于注重经济增长等等,导致出现了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社会公平问题突出,以及食品安全、公共资源分配等问题。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对不正确的思想进行了纠正,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自由主义划清了界限。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问题,增强了科学发展观的可操作性,并对践行的结果进行了刚性约束。从哲学角度来看,实践是对世界的改造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明确,并非科学发展观的简单运用,而是将知与行更加紧密地进行结合,构建更加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体系,在更高水平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另外,党的十八大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以及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在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这里一方面强调对各种矛盾的调整,强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一方面也是中国在国际上的新定位、新形象。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一方面突出政府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对政府的行为与作用进行了约束,政府发挥作用体现于推动依法治国体系建设以及平衡发展,而非体现于对资源的直接掌控。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这是对个人行为的引导和规范。按照三个层面的定位以及其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这种体制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也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个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发展的土壤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概括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又批判了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也寄托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的要求。所以,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础之上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价值原则不会自发发挥作用,而必须经达社会文化的培育,从而把价值准则和伦理原则化为文化自觉。关于文化培育问题,关键是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按照当前主流的观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只有传承传统文化精萃,才能增强人们的认同度,所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培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也有的观点认为,要以现代文化的视角来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很多思想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但作用有限。认清两种观点,最重要的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与传统文化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既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性原理,也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一般”是“特色”的基础,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本质。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是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并对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结果,显然它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着质的不同。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的观点认为,传统文化并不是不变的遗产、遗物,而是传统精神与当代社会相结合的传承,是当前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文化是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桥梁和纽带。事实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被当作宝贵的遗产,虽然遭遇过劫难,但根脉未断,且被不断保护传承和发展,与现代社会文化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不断进行着更新,一是传统文化自身的更新;二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用先进文化改造传统的中国文化,使传统文华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使之成为新的时代精神。其中,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的民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深度契合的,党历届领导集体都将其落实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世界的科学实践中,他使之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这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过程之中,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融合与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也是现实需要。它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哲学伦理,提出了新的理念,也批判了错误的思想。从历史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与发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之一,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和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

[参考文献]

[1]步德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分析-从矛盾论哲学到和谐论哲学[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3):79-82.

[2]温小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伦理互通与哲学契合[J].理论月刊,2013(7):35-38.

作者:沈丹萍 单位: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考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科技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带来各种思潮的侵扰,所以当下要想推动社会前进,就必须找到一个正确且先进的思想来引领,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考势在必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考

近些年来,我国文化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个别人一定程度上在意识形态方面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位置。甚至还有的人觉得作为普通人,掌不掌握马克思主义都无关紧要,其意义所在仅限于专家学者的研究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人过分推崇西方社会的腐朽思想,过于看重个人得失。所以,当前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工作,意义重大。

一、必要性

通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我国要想在社会发展的大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导。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也只有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彻底解决。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我国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在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工作,使其更加趋于大众化,能够确保我国人民在思想上统一,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胜利作出贡献。因此,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讲,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对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讲,有利也有弊。好处在于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更大的平台,不利之处在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人们很难接受不同的事物,有的即使接受了通常也很难做好兼容并济。就拿思想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来讲,他们正处于对新事物、新思想好奇的阶段,如果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吸收大量大相径庭的文化思想,对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必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还会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施。怎样更好地处理近些年来社会多元化思潮带来的影响,是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然而,在具体的研究工作当中,由于一些研究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导致大量的研究成果没有深度,缺乏质量,这非常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施。另外,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工作方面也缺乏新意,很少能真正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途径

(一)结合民族性

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与其民族特性相符的哲学思想。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所以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工作实施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一定要结合我国各个民族的综合特性。和科学相比,哲学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而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各种哲学导向经过长期发展结合,形成现如今普世认可的人类哲学。而哲学之所以会有很多不同的导向,主要是因为其受到民族特性的影响,只有民族的变革才会推动哲学的进步。

(二)循序渐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在中国近代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切忌操之过急,要做到循序渐进。另外,在推进大众化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优先处理那些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再者,在进行大众化工作对象的选择上,要以青少年为主。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思想正处于活跃的时期,和成年人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创造力。所以,在青少年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政治课堂上适当灌输该思想,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培养专业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人才

现阶段,要想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工作,就必须培养和选拔这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唯有如此,方可保证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人才选拔的时候,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考核,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从事该研究工作的人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因此,要想做好大众化工作,就必须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总的来讲,自我国人民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来,它为我国近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长期实践,现如今更是和我国的民族特性相融合,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和我国积极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分不开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更应该做到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杜国辉.«大众哲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5(11):204-206.

[2]蒙云龙.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转识成智”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5):8-11.

作者:贾攀娜 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第三篇: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论成果

【摘要】作为党中央第五代领导核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节点,审时度势,科学观察国内外形势,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本文就十八大以来,发表的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围绕其讲话精神,品读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科学理论成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讲话精神

十八大胜利召开,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征程里程碑式的节点标志,是党的领导的新起点,昭示着我国民族振兴新的伟大征程已经起步。的系列讲话,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成为我国不断发展壮大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全党全社会共同深入研习的系列讲话精神并加以贯彻落实,可充分发挥团结各方力量的作用,有其现实必要性。其理论成果丰厚质实,需深入理解学习。

一、思想意识领域成果

1.对以往理论成果的坚持与创新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运用,是一直强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以及方法论的指导,正确运用规律,始终坚持以时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参考,依据时展动向,为方法论的实际运用提供理论支撑。

2.坚持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不是“主义”上的“特”,而是明确了自己独特的行动指南,找到了独特的实现途径,确保了与众不同的保障机制,是在发展道路和理论探索等方面体现出的特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发展成果也已经充分证实,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是实现我国振兴的必由之路。

3.思想宣传工作必须狠抓落实

党要领导好团结好全体人民,必须始终牢牢把握当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强调要不断强化并大力改进思想宣传工作,首先肯定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关乎党和国家以及民族发展的极端重要的工作,也肯定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成就与经验成果,系统阐释了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重要问题与重大挑战,明确指出了今后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道路。他还强调,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同时并举,还特别指出,处于当前媒介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应该严守思想舆论阵地,把好网络的大关,掌握话语权。

二、经济社会建设层面成果

1.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立足于国际发展态势提出,目前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而重要战略机遇期,应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成果与特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科学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与发展动力等方面的特点做了系统阐述,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机遇,强调经济发展要尊重经济规律,注重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做好经济转型,继续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而双向作用,明确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要坚持稳中求进,发展要求更注重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不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为指标,更注重实际增长。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目前不只是经济发展结构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完善,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已经或者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行为,都应该被杜绝,绝不以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要着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系统工程,着力建设美丽中国。

2.社会建设更加科学化化系统化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而提出的,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了明确方向,是实现两“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保障,还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法治建设力度的加强,是确保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的根本保障,而加强党的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力量。在讲话中将社会建设各方面的要求都做了科学阐释,为建设行为树立了应有的标杆与红线,是规范建设行为,促进社会建设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的纲领性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国家安全与根本利益方面新成果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因此治国强军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重视的关键,国家利益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首要争取和维护的,这两方面都关系到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发展。

1.国防军队建设不容忽视

立足于局势与发展大潮,回答了强军治军的必要性、目标以及路线规划,揭示了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军队建设的新要求,强调人民军队应该是听党指挥的,能打胜仗的,同时还要葆有优良的作风,这也是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目标,他特别强调了,最根本的就是要铸造听党指挥的神圣军魂,最硬性的要求就是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作风建设是保持军队质量的要求,因此要坚持从严治军。

2.维护自身利益,妥善处理国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是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稳定发展外部环境的重点。指出,中国要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在国际环境中保障自身发展环境,在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构建和谐大国关系,依靠自身力量为稳定国际局势,维护国际安全。

总结

的系列讲话,是对十八大精神的深层阐释与丰富,涵括了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意识形态领域,与生态文明相结合、适应新形势的社会经济建设,对国家核心利益与核心安全问题也做了重要阐释,是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部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与方法指导,是新一代党中央领导人的领导智慧的精髓。

参考文献:

[1]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论成果——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4-28.

[2]葛慧君.着力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凝聚思想共识——不断把系列重要讲话学习教育引向深入[J].求是,2016(2):24-25.

作者:刘欣欣

第四篇:中国梦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纵观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进程,其都是围绕实现中国梦这个总体实践目标展开的。从中国梦的视阈探赜马克思主义“三化”,有助于我们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即中国梦的实践空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立足点,中国梦的实践进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依据,中国梦实践主体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作为中国梦的主旨,是近代以来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追求的目标。历经无数次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从根本上指导我们进行社会实践。但马克思主义毕竟是西方的理论,是基于欧洲的实践土壤产生的。中国社会的实践土壤与欧洲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此外,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为我们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一般方法,但不可能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具体的方案。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之处。因此,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就面临一个重大的课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三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科学认识和揭示其中规律才能顺利实现其目标任务和价值追求。以中国梦为视阈探赜马克思主义“三化”,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和体悟马克思主义“三化”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一、中国梦的实践空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立足点

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活动。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人实现了自身的提升,从根本上把人和动物相区别。马克思说:“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自人通过实践把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后,实践便成为人的本质性活动,成为人们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食粮的根本手段。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实践,实践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时空内。同一个历史时代的人们,在不同的地域,其地理环境、人口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即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人们的实践背景、实践土壤、实践主题和实践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由此形成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国家和民族各具特色的实践空间。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实践活动总是在本国可能性的实践空间中展开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实践活动的空间不同,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理论也具有较大的差异。理论在本质上是人们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而言,处于不同实践空间的人们对本国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升,所形成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在欧洲的实践空间产生的,主要揭示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趋势。因最先产生于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社会,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产生于这一实践空间的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全世界不同实践空间的人们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毕竟产生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土壤上,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处于不同实践空间的其他国家和民族如果仅仅是把它照搬过来指导本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必然要碰得头破血流,直至失败。这一基本的铁律已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所证实。因此,处于不同实践空间的国家和民族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根据本国的实践特点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形成适合本国实践土壤的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从根本上指导本国的实践。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中经过对各种理论的反复鉴别后,最终作出的正确选择。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危机四伏,陷入了任人宰割的境地。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清王朝权贵无奈地哀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基本国情。此后,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成为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实践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这个根本任务,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挺身而出,站在时代的潮头,推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编织着各个阶级的民族复兴梦。封建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方略;资产阶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参照,设计了种种救亡图存的方案,试图通过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其他社会阶层中的一些爱国志士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救国主张,“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设想纷纷登场。这些设想和主张虽然都寄托了当时先进中国人的美好愿景和爱国情怀,但在实践中均以失败而告终。实践证明,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也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能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切不可机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来指导中国的实践,而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并以此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和实践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才能逐步实现。中国梦的每一次成就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息息相关的。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空间场域的转换。简单地说,就是要使产生于欧洲实践土壤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符合中国实践土壤的马克思主义,即立足于中国的实践空间,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实践任务,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国梦的实践空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立足点。纵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成功推进都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中国梦的实践这个空间场域展开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系统分析了20世纪上半叶这一历史阶段中国梦实践空间的基本特点: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分散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广泛存在,又遭受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国家四分五裂,民族备受凌辱,军阀混战不已,人民在苦难中挣扎。党根据这一时期中国梦实践空间的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指导,我们党制定了正确的革命战略和策略,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清醒地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政治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实践空间特点,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基本方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理论。新中国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圆满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总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梦这个实践空间场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思想。在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梦的首要实践目标———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二、中国梦的实践进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依据

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都有这个时代要解决的实践问题。每一代人只能提出和完成自己所处时代的任务,而不可能超越时代,完成本来不属于他们的任务。“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理论只有围绕问题不断进行创新,回应时代问题,才能彰显它的生命力。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不断以时代问题为中心,在解答时代问题、满足时代需要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实现中国梦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进程。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理论创新也不能停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者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梦的实践进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依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实践历史进程展开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质上就是以中国梦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问题为中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以创新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梦实践进程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开创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中国梦的实践进程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必然会出现老理论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对理论提出新的时代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补充。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

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实践任务实现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梦历史进程新的实践任务。怎样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心议题。在一个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实践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思考,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征程,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从战略高度设计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本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划了中国梦实践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中国梦之舟开始扬帆远航。因此,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规划了中国梦实践的新“三步走”战略,有力地解答了新世纪中国梦实践进程中的发展战略和党的建设等新课题。党的十六大后,以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梦的实践进程,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认识和探索,与时俱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形成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总体上达到小康,目前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展现了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蓬勃生机,又为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成为中国梦实践进程的关键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阶段,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国都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回答并加以解决。从国际上来看,世界格局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化日益深入,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仍然以“世界领导者”和国际秩序的捍卫者自居,在亚太实施“再平衡”战略,妄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引发中国周边形势的紧张。在国内,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同时,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社会公众收入分配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亟需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回应和解答。以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梦实践进程的全局出发,立足当前的实际,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中心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在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鲜明地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逐步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中国梦实践进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阶段性目标,形成了严密的理论逻辑体系。“四个全面”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回应了时代的呼唤,积极面对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它成功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功典范。

三、中国梦实践主体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必须充分发挥他们创造历史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梦的实践进程就是中国人民创造自己历史的过程。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必须以遵循真理尺度为前提,必须以科学理论指导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形成后,必须使其为群众掌握,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实践。如果一个科学理论形成后,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付诸于实践,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毫无意义。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就必须使它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必须依靠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梦实践主体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中国梦实践进程的历史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工作做得不好,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就难以掌握这个理论,实践就要遭受挫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比较顺利,人民大众比较全面、彻底地掌握了这个理论,实践就能够顺利开展,达到较好的效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虽然意识到向“工人阶级灌输阶级斗争精神”的重要性,提出了成立工会组织的“主要目的应为教育工人使其在实践中能够实现共产党的思想”,但由于革命斗争实践的严酷性,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革命实际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未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权一度被党内一些知识分子所垄断,普通党员和广大群众难以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导致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素养普遍不足。这也是20世纪30年代“左”倾错误在党内屡犯,但普通党员和群众却束手无策的重要原因。

由此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红军长征顺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历史时期,党得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党的主要领导人中,最早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是。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就号召全党开展一场深入持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竞赛。1942年又通过全党整风的方式在全社会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推进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面貌,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部署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一步要求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推进。在1963年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在的倡导下,全国开展了大规模工农兵学哲学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走出课堂,走出教研室和学术研究机关,深入到工厂、矿山、村庄、商店、兵营等各个角落。

虽然这种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方式在今天看来值得我们反思,但通过运动使广大工农兵群众第一次直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推进使得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被群众掌握后变成了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弱转强,在较短时间内夺取全国政权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掌握这个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新的要求。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推动了实践检验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并重新确立了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促进了全国人民思想的大解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根据当时中国梦实践的中心任务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再次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为加强全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从上到下,从党内到学术圈内,围绕实现中国梦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理论研讨。

为加强学习的现实针对性,通过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重大活动庆典等方式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本世纪初,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美德有机融合起来,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倡导全社会自觉践行这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八荣八耻”以其朴实、贴近群众的话语表达方式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党的十八大后,根据中国梦实践的最新进展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继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在2016年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中国梦”话语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它成功地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大众相结合的“切入点”,并以通俗、亲切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实现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孙红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05-05(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6]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张烁.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01).

[8]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0]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倪光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6-05-18(01).

作者:李旭华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我国马克思主义探析(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mkszylw/70478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