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契合性范文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契合性范文

时间:2022-02-23 09:59:10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契合性

摘要: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存在的前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切的契合性。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是这种契合的光辉典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与社会主义相契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和创新路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引领着全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然而,马克思主义若要实现中国化,与中国现行的社会主义相契合,必然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汲取与创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智慧。运用唯物主义方法,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如何同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深刻融合在一起的,对我们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契合的历史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花,不是偶然的,它从下至上地促动了革命,革命的成功推动它从民间走向执政,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如果没有它与中国社会在历史性、政治性和道德观等方面的契合,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中国社会政治、传统文化于现生的一个基本的无法否认的事实。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没有理论思维,的确无法使自然界的两件事实联系起来,或者洞察二者之间的既有的联系。”我国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与伦理纲常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与马克思主义一样,我国很早之前就非常注重理论的现实意义,早已脱离了空谈理论,成语“纸上谈兵”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然而,理论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真正的实力,我国在清末受到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华文明惨遭蹂躏,这是中国之殇,是世界之殇,野蛮最终在文明面前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在战火中沉沦下去,中国人民开始了一条寻变之路,一批批青年用鲜血铺就了一条通往真理的道路,这条路就是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从文化的视角,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避免停滞不前、固步自封,必然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取得进步。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来,便开始与中国历史文化迅速的融合,然而快速的融合并不顺利,“它既要超越中国旧有文化的局限,又要植根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壤;既要满足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需求,又要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因此,只有当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一种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新文化,才能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救国的真理。”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相互影响和促进,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扬。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具体体现

1.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优良品质作为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短短八个字的校训,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进行了完美的概括。中华文明历经千百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包容力,就是因为一代代中国人秉承古人教训,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精髓,以包容心态对待新生事物。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就是典型例子。清军入关,并没有选择废农耕,而是重农耕,满族融入汉族地区的先进社会经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也证明了中华文明有着极其优秀的品质,无法被外界文化所消灭。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两句卦辞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成为共产党人领导我国人民向共产主义目标迈进的不竭动力。经历了改革开放,我们见证了我国是如何在以邓小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彻底地摆脱了贫困和愚昧的社会生产、生活状态。直到今天,我国生产力得到全面的释放,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着手处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矛盾,为实现后期更大的发展铺平道路。

2.一脉相承的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通过满足自身需要而实现自身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在马克思看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正是共产主义所实际内含的最高目的和终极价值。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取向。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发展了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社会主义,这种发展与我国传统文化“人本”思想相适应。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深刻总结和吸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把人的全面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作为四大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并没有走向衰亡,正是始终贯彻着这种“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本精神融入我国国情,西为中用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完善。我们坚信,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它宏伟的目标。

3.超越阶级的和合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不同的理念,也经历过不同民族的统一管理,但是,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消失,而是逐渐地发扬光大。这都归功于我国文化的包容性,它能够允许不同理念的存在,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将这种不同的理念进行融合,变为己用。这种“和合”的精神,不仅对我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世界各国应该也有着借鉴作用。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克服了千难万险,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和中国人民命运。邓小平说:“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忆往昔峥嵘岁月,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之初与中国文化在时空进行激烈的碰撞与融合,多年以后,这碰撞的火花在中国形成了燎原之势,并开出了鲜艳美丽的花朵。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成功运用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

4.自古以来的大一统思想大一统观念源远流长,高度统一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到近代依然得到许多思想者的强烈拥护,康有为的“大同世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都是这种大一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新中国成立后,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把统一中国看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邓小平说“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关于台湾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讲话,全力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强烈的国家统一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习惯,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是大众化,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需要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武器,与具有推动历史发展、民族凝聚、国家统一等作用的大一统思想,其核心之处是相同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从西方引进的新思想,能够在新中国传播开来,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让全党全民族奉为圭臬地贯彻并执行着,其内在的动因主要表现在两个需要上: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及其价值得以体现的需要,二是中国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影响

我国第一代领导人——作为唯物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充分利用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二次加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可以为中国所用的社会主义理论,这种理论在邓小平手下被运用的淋漓尽致,30余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就是最好的证明。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施拉姆曾在中国社科院一场报告中说到,同志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许全兴指出:“事实上,哲学思想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真正继承者和弘扬者,思想才是当代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思想将把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思想经过邓小平继承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凭空想象而来,而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中国哲学思想一贯强调实事求是,秉持注重实践的知行观。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传统辩证法中的矛盾思维和持中贵和思维,对传统知行观思想进行了发展创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自力更生是立国之本”等思想都是这种创新的生动体现。邓小平使用辩证的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合适的道路,那就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之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国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四、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青年学生最有生气、最肯学习,处于人生智力、体力和创造力的高峰,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孟子的“义”、晏子的“忠”、尾生的“信”等等,都为青年学生形成重理想、重道德、重气节、重修养、重诚信和培育刚正不阿的优良品格注入了充满人格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蔺相如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苏武“牧羊节不辱”等等,对于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操,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孔子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贾谊的“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斯”、唐太宗的“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等等,对于培养青年学生关心他人、胸怀天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都有重要启示意义。总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是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路径。只有植根于民族的土壤,汲取传统的养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深厚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当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公共必须课的高校还不多。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可以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创新。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总书记的这一号召,也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指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爱国爱民、胸怀天下、敦厚信实、勤劳勇敢、先义后利、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等等道德观念,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必须身体力行,不容稍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2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300.

[3]邹爱华,田子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启示.光明日报,2004-11-1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248.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62-63.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170.

[7]许全兴.与孔夫子[M].人民出版社,2003.251.

作者:谢伟光 单位:辽宁省鲁迅美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契合性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mkszylw/68760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