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法治宣传教育改革范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法治宣传教育改革范文

时间:2022-09-11 09:29:43

马克思主义哲学法治宣传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两次安排学哲学。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结合工作实践,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改革发展。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现阶段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论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基本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认识现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思想认识更好地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把握发展规律,明确任务要求,掌握工作主动权。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法治宣传教育要实现新发展,首先必须认清形势,科学定位,明确方向。当前,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是新形势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形势,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社会整体处于改革攻坚克难的推进期。构建新的“中高速”增长平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落实“以人为本”的本原追求,保障让人民群众得到可持续的实惠,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迫切需要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服务、保障作用。新阶段新形势赋予法治宣传教育新的使命。法治宣传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基础工程的作用,担负起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重任,在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中打头阵、当先锋,努力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了努力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法治宣传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理解、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新阶段的重点工作,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不断提高工作成效。要呼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收入合理分配、分享发展成果的期盼,聚焦民生、社会和生态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推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民生难点、热点问题。

三是新时代提供了改革发展的新条件。纵观当代中国,信息技术、科技手段应用普及,大数据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活与思考的基本方式,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型支柱产业异军突起,“互联网+”更是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些新变化为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载体、新平台、新模式、新手段。尤其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推动文化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大格局进一步构建,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具体到山东而言,随着深入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陆续建设,为法治文化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孕育了新的发展业态。

四是法治宣传教育积累了丰厚的发展基础。今天是昨日的接力传承,既有的成绩是继续前行的基石阶梯。法治宣传教育开展30年来,在培育全民法治信仰,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法治宣传教育适应全面依法治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始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由偏重法律常识普及教育向注重提高法治观念、培育法治精神转变,由单纯的宣传教育向侧重法治实践转变,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实施向全社会参与、全民参加转变,由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全方位法治化建设转变,为推进法治成为国家共同信仰和治国理政基本方式,作了重要准备。

二、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

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今天实践的特点,决定了今天理论的特点。为此,我们要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善于摆脱惯性思维、传统认识的束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打开新局面。当前,应重点围绕工作标准、价值取向和创新发展,强化以下三种理念:第一,山东走在前列,法治宣传教育必然走在前列。走在前列,是山东省落实党中央、的殷切期望和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战略定位,是统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战略目标体系。将这一战略目标落到实处,必须做到改革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都要力争上游,走到前列。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手段、发展途径上实现全面而重大的转变,做到发展思路着眼“走在前列”来谋划,发展布局围绕“走在前列”来展开,发展举措针对“走在前列”来制定,发展成果用“走在前列”来衡量,把全系统奋勇争先的力量凝聚到一起,汇聚起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的强大动力,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各项工作中力争最上游、争当排头兵。

在过去的30年法治宣传教育进程中,山东探索了许多好的做法,在全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为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对照“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还需要站在前列看自己,提升发展标杆、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自我加压,实现新一轮“凤凰涅槃”。第二,人民是主人,权利须优先。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人民权利优先,尊重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民权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特征和根本目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通篇贯穿着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洋溢着人民权利优先的精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必须坚持把维护、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绝不可“只见物不见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一要义就是把法律交给人民,始终坚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群众中寻求破解难题的钥匙,使法治意识、法治信仰、法治精神成为现代公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第三,文化是创新之根,交融是深化之源。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强调“唯改革创新者胜”。没有文化的萌动,就不会有创新的启动;没有文化的交融,就不会有发展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治本之举。法治和德治,是两种治国理政文化的交汇,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更有利于德法互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凸显了法治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引领。因此,站在文化的高度,我们就会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举措的逻辑关系,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创新的自主性,开辟发展的新境界。

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促进各项工作改革发展协调推进

发展、全面、系统和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把这一观点运用于实践,需要我们在强化理念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一般的关系,采取正确灵活的工作方法,做到改革和发展相促进、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当前,应注重从三个角度下功夫、做文章:

一是自觉符合。要坚持正确价值取向,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符合党和政府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期盼,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做到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首先,要集中力量完成事关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任务。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制定出台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其次,要认真做好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坚持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开展好“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的各项要求,编制好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在完成全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山东省还重点部署开展了“法治护航?畅行齐鲁”、“关注安全生产?共筑平安社会”、“厚道鲁商?食安山东”、“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家园”、“远离?健康生活”等十项辅助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的载体,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二是注重吻合。要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加强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准症结、提出对策,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跟上改革节奏,合乎社会节拍,充满时代气息,更好地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日前,山东省立足本省实际,研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加强全省普法讲师团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符合中央要求、切合山东省情的具体落实措施,得到省委领导同志充分肯定,成为山东省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的亮点。下一步,加大对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变化的研究力度,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标准和评估体系,推出山东标准,创制山东动作,使工作更加吻合时展。

三是加强整合。要坚持责任担当,强化合作就是资源、就是战斗力的意识,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围绕力量整合、内容融合、方法糅合,加强沟通协调,凝聚各方共识,汇聚社会力量,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项措施一项措施地落实,保障每一项改革发展措施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首先,要抓好力量整合。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是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共同参与、齐抓共管、互相支持、综合施策。具体到山东省,省委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重要举措分工方案中,明确法治宣传教育牵头和参加的任务分别有7项和5项。这些任务既涉及社会其他部门单位,又牵涉司法行政系统内部相关处室机构。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持内外有别,区分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动承揽牵头责任,积极认领参加责任,做好统筹协调,有效推进改革发展。前不久,省普法办积极主动协调,组织指导省级媒体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每月突出一个重点面向社会进行普法,有效推动了媒体公益普法社会责任的落实,得到各界广泛好评。下一步,适时组织召开法治创建工作现场会,指导各地开展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和民主法治村(社区)等创建活动;抓紧制定研究出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指导性意见,推动建立“以案释法”制度,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与立法、司法、执法等法治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释放各类法治实践的宣传教育功效。

其次,要抓好内容融合。深刻把握文化相融共生共赢的特点,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教育的融合对接点,充分发挥文化的辐射功能,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吸引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山东省首批命名的57个全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和52个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集中分布在司法行政、法院、检察院、工商、税务、食品药检、黄河河务、教育、党校等系统行业。烟台市积极探索开展“法德共进”活动,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上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得到省委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中央主流媒体的关注。下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总结、深化和推广烟台“法德共进”经验,形成法德相融的法治宣传教育山东模式。组织召开全省法治文化建设座谈会,充分发挥山东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独特优势,进一步调动金盾文化、红盾文化及审判文化、检察文化、廉政文化的积极性,推动形成“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部门有特点、行业有亮点”的山东法治文化格局。

再次,要抓好方法糅合。加强对时代特征、宣传重点、受众特点、信息传播手段和规律的研究,借助网络信息、大数据等技术,为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化发展创设新载体、搭建新平台、提供新方法,不断提升新的时代条件下各项工作的科技含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发建设网上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好网上网下两个基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把握人民调解的法治本质,依托新媒体探索电视调解、网络调解等新型调解方法,不断提升人民调解的“以案释法”效能,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马灵喜 单位: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

被举报文档标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法治宣传教育改革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mkszylw/67868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