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

浅谈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2-07-10 09:52:28

浅谈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专业质量新标准的推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日益成为焦点。专业质量新标准下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体系构建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难题,并由此导致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陷入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混乱、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师资培训缺乏等诸多问题,最后给出相应的完善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专业质量新标准;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和社会治理的日益复杂化,这对人才素养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制定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新国标”的实质是为各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质量标准体系。专业质量新标准为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可忽视的新挑战。地方院校如何应对专业质量新标准下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通过解读“新国标”有关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有关内容,试图揭示专业质量新标准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质量新标准下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完善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本文的实践材料来自广西C学院,主要通过访谈、文献、座谈等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C学院是一所“区市共建、以市管为主”的地方院校,并于2007年开设行政管理专业,至2018年已有近700名毕业生,目前在校本科生230余人。该校2007年设立行政管理室,现有专任教师8人,与该市的区政府、社区、事业单位共建了10余个教学与科研实习基地。

一、专业质量新标准下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难点:

基于对“新国标”的解读“新国标”中的《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虽然没有就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给出具体的国家标准,但是从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规范、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质量保障体系等八个方面的规定,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指导。结合“新国标”和当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四个要素是专业质量标准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必须着重突破的难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是核心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素质的规定性,它受到社会对人才类别、规格的需要与学生基础条件以及全面发展要求的共同制约,是培养模式中的决定性要素。人才培养需要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而展开,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知识、能力、技能、素养、就业去向等方面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质量提出了一般性标准,同时还提出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以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定位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而地方院校如何以国家标准为指导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则是核心问题。

(二)课程体系是基本载体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课程体系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而展开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载体。根据《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类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等部分构成。地方院校如何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从以上四类课程来确定具体的课程内容,则是其中的难点。

(三)实践体系是支撑实践体系是人才目标得以实现和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根据《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体系主要由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实验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四个部分有机构成。如何设计科学的、可操作的、可行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实践体系则是地方院校所必须应对的难题。

(四)师资队伍是保障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积极的要素,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学缘结构、教育背景、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地方院校是否有能力根据国家标准配备相应的师资队伍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顺利的重要保证。

二、专业质量标准下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根据对专业质量新标准的解读,本文试图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践体系和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来揭示专业质量标准下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从教育部关于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可知,该专业培养的是宽泛的“多面管理人才”。很多地方院校在这一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了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这些学校的培养目标普遍具有同质化、宽泛、笼统的特点。例如,C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文化修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人事、行政部门从事行政、调研、公共服务、公关宣传与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C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地位不清晰,没有体现出该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放四海而皆准,移植到任何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适用。

(二)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混乱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很多地方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混乱,这些课程犹如公共管理类五个本科专业的“大杂烩”,缺乏紧密的联系,很难有机地形成一个专业课程体系。例如,C学院的课程体系是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选修课有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和全院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课程是由专业主干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组成,具体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社会保障学、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战略管理、市政学、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公共财政学、比较公务员制度、公共伦理学等课程。从这些课程,我们不难发现公共管理类的其他四个本科专业课程的“身影”。既有属于“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又有涉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还有“城市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并且专业课程的方向和重点不明确,使得行政管理专业成了“万金油”专业。

(三)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从教育部关于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可知,该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教学的重点应是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目前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普遍设置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如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或者实践教学制度不完善等,导致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空有虚名,流于形式。例如,C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由集中实践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组成。集中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毕业和就业教育、社会实践、课程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实验实训教学具体是指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将实验实训教学手段渗透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是实践教学的重点。例如,《管理文秘与应用写作》这门课程总共是51个学时,其中34个学时是理论教学,17个学时是实训教学。目前C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虽然有3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但基本上是用于学生的毕业实习,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差无异。

(四)师资的专业培训缺乏教师是促进专业发展的直接和主体力量。目前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同,有行政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教师专业背景的多元化,既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还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从而推动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但是,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很多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教师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还是“一头雾水”。例如,C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6名专任教师中,有2名具有博士学位,他们的博士专业分别是企业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另外4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有2名教师的硕士专业是行政管理专业,1名教师是社会保障专业,1名教师是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据C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的一名教师介绍,他是从2011年9月起开始担任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至今已经工作六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他参加过教师资格教育培训、教师岗前培训、教师网络课程培训、教学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和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培训,唯独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和发展的培训一次也没有。他解释说,不是不愿意参加,而是没有条件和机会。例如,教师岗前培训中没有关于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内容;缺乏与其他高校教师进行专业交流等。

三、完善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行政管理专业在中国还属于新兴的、发展中的专业。加强这一专业特别是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现代化行政管理人才,有利于推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发展。解决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一)设置具有“地方院校”属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关人才培养活动的目标,是学校通过对自身发展情况的认知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了解,确定了内在能力水平与外在社会需求,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使命与愿景,而设计出的一种有关学生成长的合理性且理想化的未来图景。据此,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在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设置。除了具有专业性之外,还应有“地方院校”的属性,也就是专业的具体方向,以体现专业的特色,来解决目前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同质化、宽泛、笼统的问题。具体来说,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具备“学校”个性和“地方”个性。一是具有“学校”个性。指的是要重视并理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依托,所以应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设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个性。二是具有“地方”个性。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具体到地方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符合“地方”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目前一些地方院校专业课程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进行设置的,课程之间的紧密性不足,方向和重点不突出,使得专业课程比较混乱。为此,应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一是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工作方针。应改变目前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以本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使专业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二是改革专业课程的分类,设置课程模块,突出专业方向。将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主要是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来说,设置六门专业必修课比较合适,并从大一开始,每学期开设一门专业必修课。而专业选修课应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模块的分类,一般分为3~4个模块。例如,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为四个模块:体育理论模块、公共行政模块、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模块、城市与土地资源管理模块。另外,在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时,还应注意体现和突出行政管理专业的方向。可以将其中一个模块设置为专业方向的课程,并且为限定选修课。例如,行政管理专业的方向是体育事业管理,那么专业选修课程的其中一个模块应是体育理论方面的课程,以体现其专业特色。

(三)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自从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普遍设置了实践教学,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初步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但是目前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使得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应从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方法、教师队伍、条件和监控等方面来健全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开展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以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一是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主体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视性,并自觉积极投入其中。二是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重点推行问题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方法。三是加快实践教学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挂职锻炼、顶岗、科研合作、校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活动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四是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地方院校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各项制度,切实保证和规范实践教学的开展;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并确保落实到位;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机制。五是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实践教学督导队伍,进行实践教学质量督查、评价和信息反馈;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改革“理论+实践”和“实践”形式专业课程的考核,将实践成绩纳入总评成绩中。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培训目前地方院校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主要是教学业务能力方面的培训,而关于专业教育和发展的培训比较缺乏。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都离不开教师这一主体。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培训非常重要和必要,这有利于增强教师对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能自觉地转化为实践行动来促进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首先,应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增加“专业教育”这一环节,由本院校的师资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状况等内容,使新入职的教师对行政管理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加强高校教师职后的专业培训。高校教师职后专业培训是整个专业培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为此,应建立高校教师“常态化”专业培训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并落实高校教师职后专业培训经费的投入,这是加强高校教师职后专业培训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将专业培训工作作为对地方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计算工作量,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定期召开专业培训工作的经验交流会、座谈研讨会等,及时总结推广专业培训工作的成果,研究推进专业培训工作的思路举措。

【参考文献】

[1]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4):110-117.

[2]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4.

[3]岑乾明,宋卫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兼论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特色突破路径[J].前沿,2010(11):179.

[4]王严淞.论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高教研究,2016(8):13-14.

作者:奉海春 田钰燕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谈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gsglzylw/73690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