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管理者素养与工商管理教程的研讨范文

管理者素养与工商管理教程的研讨范文

时间:2022-09-29 10:19:45

管理者素养与工商管理教程的研讨

一、管理者的团队合作精神

如果说利润来源于创新、风险与垄断,那么在风险一定而垄断力越来越薄弱的情况下,创新就成为一个企业利润的核心乃至唯一的来源。但企业家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通过其创新能力为企业获取这种熊彼特利润。现代企业对团队的依赖性,根源于两个事实。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大生产,即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实行有机的协作,劳动越来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生产者之间与生产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越来越强化。这样,任何一个生产者包括企业家都必须依赖稳定的或松散的团队力量才能完成生产。二是知识大爆炸。马克思(1844年)与恩格斯(1883年)提出,科学发展速度具有同人类积累的知识量成正比、同时间的指数函数成正比的“加速度规律”。而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技史家德里克•普赖斯通过实证构造了知识增长的数学模型,表明科学知识(文献)总量将随着时间的无限推移其增长率为无穷大,从而正式确立了“知识爆炸”理论。尽管人们已经发现,文献增长曲线的陡度已有缓和的趋势,知识爆炸理论也受到了质疑,但“知识大爆炸”一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以说明以下事实:知识在不断增长,知识的数量极其庞大,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全部触及的,亚里斯多德式的全能人才已经永远不可能存在。一个企业的全局性正常运作所牵涉的知识总量,也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够单独拥有的,而只能以团队的方式加以拥有。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团队生产完全可以实现与私人生产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只要满足某些条件,合作组织中成员的生产积极性可以高于私人生产中的雇员。但是,由于监督的不完备性与考核成本的高昂所导致的激励不足,团队生产往往又难以产生出较高的生产效率。不过,无论是团队合作的实现,还是团队合作效率的提升,其首要前提是团队成员必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或意识。而作为企业团队之核心要素的企业家和准企业家的团队合作精神,更是其中的前提之前提。

二、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类型

课堂教学模式是特指在课堂中实施的某种教学模式,是一套相对稳定的组织、设计和调控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总体上,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两大类型,即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包括讲授模式、直接教学模式、概念教学模式),和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包括合作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课堂讨论模式)。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将知识学习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处在被动消极的地位,教学手段相对简单和刻板。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缺乏变通,教学过程过分程式化,不能与学生的需求相呼应;只注重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技能、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教师急于和盘托出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引导;注重教学结果的标准化,忽视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师对于课程的掌控欲望过强,把学生的服从、所谓“配合”看成教学的条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互动的价值;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估单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简单的教和学生简单的学,而是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将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反对教师在课堂中掌握绝对的控制权,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角色更多样、作用更重要,因为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好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对学生的困难提供必要、及时、有效的帮助,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既指出不足,又鼓励其不断进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教师能够以组织者、管理者、控制者、观察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估者和排难者等身份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发挥各种角色的不同作用,引导学习者走向知识的彼岸。本科工商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基本上呈现为这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是管理者的两种核心素质要求,能否促成这两种素质的形成,就成为其课堂教学模式选择的基本标准。

三、以教师为中心的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我国的本科工商管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直接教学和概念教学为主要形式,其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形成知识系统。相对来说,在调动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个性和能力方面显得不足,这势必会影响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力。具体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大多工商管理课程都有完备的理论体系,高校中通常注重学理的教师往往比较强调传授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与理论性,而忽视了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性。尽管教师大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但由于教师大多缺乏相关的实践训练与经验,往往也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的讲授。加上高校教师的学术任务繁重,教学改革往往缺少一种外在的压力与动力。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往往感觉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相去甚远,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与时展的要求脱节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管理科学的理论和知识来源于管理实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管理的知识和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然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存在一些严重滞后于管理实践的情形,比如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甚至还存在一些反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知识。

(三)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新世纪的大学生呈现出跟以往学生不同的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如独立、自主等。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强的自主性,而不再仅仅满足于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迫切希望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在就业压力之下,其学习的目的性更为直接与短视,在获得专业学分后,更热衷于考取各种证书。但这种程式化的甚至官僚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教学方法单一通常的方式是“一本教材、一张嘴巴、一个PPT”贯穿整个课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授过多。其理想的状况是教师讲课条理清楚,概念表述准确,内容完整充实,PPT漂亮花哨,时间掌握精确,生动活泼更好。而学生则认真倾听记录,课后完成作业。

(五)缺乏互动这种教师为中心的听讲模式,不仅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而且学生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动。因为每一个学生通常都是孤立地听讲做笔记,学生之间的互动既无条件也没必要。这些问题,归总起来,集中体现于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方面的缺失。管理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学中紧跟时代的节拍以及对学生个性需求的满足、教学方法的多样变革,实际上都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的积累。如前所述,创新能力是对新知识的获取与运用的能力,而这种被动的听讲式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忽视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与熏陶。而学生之间互动的缺失,则又放弃了一个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机会。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欧美工商管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则沿用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传统。这种模式,有两个典型的基本特征,一是以案例研究为中心,二是以小组学习为载体。

(一)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可以分为诠释性研究与验证性研究。诠释性案例研究,是指运用概念与原理对某一案例的现象进行理性诠释,它属于研究性学习的范畴。验证性案例研究,是指运用某一案例的材料或数据对某一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它属于知识创造即研究的范畴。国外通行的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研究属于诠释性案例研究。从理论知识的运用来看,其案例研究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局部性案例研究,即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列举一些企业个案以说明某一个概念与原理,或让学生针对某一原理或某一些原理进行案例研究。一门课程拥有众多的概念与原理,因此也往往会采用多个比较典型的个案分别加以说明。即A理论用典型的甲个案加以诠释,B理论用典型的乙个案加以诠释,C理论用典型的丙个案加以诠释,以此类推。

这种诠释性个案研究,每一案例只对一门课程的理论体系中的部分概念与原理加以诠释,而某一概念与原理也只对某一研究对象(如企业或品牌)的局部现实或现象加以诠释。另一种是整体性案例研究,即用一个案例对一门课程的整个理论体系加以诠释,或用一门课程的所有理论对某一案例中所涉及的所有事实或现象加以理性诠释。如,以某品牌为研究对象,教师或学生运用品牌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全部基本概念与原理对该品牌现象与事实加以诠释。这种案例研究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的过程中使用的案例研究,它既可以使理论与实践实现较好的结合,也可以弥补教师在管理实践经验上的缺失。二是学生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案例研究,即以作业的形式,将理论运用于某一个实际案例加以剖析,这直接引导了学生对新知识获取与运用的兴趣与压力。

(二)小组学习

即让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合作完成案例研究。由于案例研究任务由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等系列工作组成,任务相当繁重,往往不是一个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了,因此对团队的依赖性由此产生。小组可以由学生自愿组建,也可以由教师随机组合。小组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共同学习与探讨。由此,由教师进行随机组合,从而锻炼学生的人际磨合能力,是最佳的选择。参与小组学习,学生有机会向组内的其它同学学习。接受特定学习任务的小组与接受特定管理任务的团队具有相似的模拟情境。所以参与小组学习,是练习并评价在管理团队中工作、管理、解决问题、作出战略策略决定的有效方式。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集中强调了对管理者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其中案例研究的目标是提升学生对新知识获取与运用的能力,而小组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团队学习,可以直接培养学生在未来管理实践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意识。

五、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作为企业家与企业家后备人才的广大管理者,其核心的素质要求包括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这两个方面。但是现有的教学实践表明,我国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培养管理者核心素质的要求,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我国管理者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而西方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研究与小组学习为典型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则在培养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也为我国工商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项。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院校与教师尝试了这种教学模式,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1)搭便车问题。即一个小组里,总会存在一些不愿为案例研究进行实质性付出的学生,一旦因为某种原因整个小组对这种行为加以纵容,这些学生就成为小组案例研究成果的搭便车者,而教师也很难掌控这种行径。(2)学生的抵触情绪与误解问题。中国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其文化传统上的必然性,而习惯于听讲模式的学生,往往会对案例研究方式比较抵触。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大量参与(主要是学生需要上讲台汇报演示其研究成果),学生也会理解为教师在课堂中地位与作用的降低,甚至认为这是教师的偷懒与不作为的表现。(3)对新手教师的挑战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能否得到切实的执行并切实地促成学生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与积累,关键在于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的能力。但让一个新手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也许会难度非常大。因为,一个新手教师通常很难对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从而在给学生进行案例研究示范时会缺乏底气,在对学生的案例研究结果进行点评时也往往会难以切中肯綮。此外,新手教师也往往缺乏课堂的必要的掌控能力。在传统的听讲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可以采纳照本宣科式的、填鸭式的方式进行授课。但在案例研究与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则从程式化参与的“演员”转变为柔性应变的“导演”,这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适当的培训,让新手教师尽快掌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4)其他一些问题。如这种教学模式在哲学基础、不同课程之间的适应性、教材选编、教学审美与教学伦理等方面与传统模式的异同以及在实践中的注意点等,都在教师当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惑,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澄清。本科是高等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基石。本科工商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未来管理者的团队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借鉴西方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形成有我国特色的、真正能促成管理者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是今后本科工商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

作者:周露阳李生校章丹单位:绍兴文理学院浙江财经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管理者素养与工商管理教程的研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gsgllw/62844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