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

协同创新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1、文化产业科技融合度低文化产业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与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科技的改革不仅推动着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当前,以网络信息和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文化创新丰富、竞争力强的新兴文化产业,就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在不断强劲的政策推动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动漫游戏、电子出版、数字媒体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数字文化产业相继兴起,并逐渐起到了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但与传统文化产业相比,我国的数字文化产业比重偏低,而且缺乏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以美国好莱坞的影片与我国商业影片对比为例,两者在主题内容上和人物情感表现方面不相上下,甚至我国的影片在细节内容上的表达还优于好莱坞影片,但好莱坞的影片票房却远远超于我国,其关键问题在于高科技的运用不仅将观众带入影片中,而且还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单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单一逐渐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但效果不明显。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样都是高风险产业,在其产业成长的前期主要是成本的投入,其收益主要来自后期的文化项目的衍生收益,这种收益极其不稳定,因此很难合理地评估文化产业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同时,文化产业的资产形态和结构与其他产业也不同,文化产业拥有的主要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而较少拥有可以用来向银行进行抵押的固定资产。在当前文化产业融资配套体系不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的情况下,尽管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仍将许多信贷资金阻止在门外。文化产业缺少银行等各类融资渠道的信贷支持,只能从国家财政进行融资,融资渠道单一。

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在科技领域,协同创新使得科技领域的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合理配置。在教育领域,英美一流大学重视教育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引领功能远远高于教育的学术影响力。在文化领域,世界闻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如好莱坞电影、巴黎的时尚设计、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游戏等等都是协同创新模式的典范。协同创新已成为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传统文化产业一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随着高新技术的产生和高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已逐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传统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式微。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文化产业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艺术养分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大大增强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符合当前文化消费需求和代表未来文化消费倾向的新兴文化业态,如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因此,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不仅加速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更创造出了许多新兴文化业态,推动着文化产业快速、高效地发展。当前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是融资难问题。虽然近年我国采取过一定的措施,但效果仍不明显。

因此,采取一系列手段促进文化与资本的融合是突破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之一。文化产业是“内容+载体”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渗透性强、产业链条长等特点,与当代科技和较多产业存在极强的耦合关系,具有融合发展的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因此,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科技与创意的融合和文化与资本的融合,同时还要实现文化与旅游嫁接,文化创意与经济的对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创新,延伸拓展文化创意产业链,提高文化附加值,衍生开发与创造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要实现各种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同时也应实现产学研等各种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目的在于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相互合作,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入手,凝聚各种力量,实现创新要素的最大组合。因此,任何文化行业的发展都不应偏离协同合作的道路,不能孤军奋战。从国际趋势来看,当前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是当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世界闻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如好莱坞电影,巴黎的时尚设计,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游戏等等都是协同创新模式的典范。中国的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要“走出去”,走向世界,与国际市场接轨,必须走协同创新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各方力量,着力打造中国的国际知名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最终赢得国际市场。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路径分析

1、改革管理体制机制,为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在长期行政主导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中,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条块分割现象明显。广电、新闻、信息、文化等各行业之间以及中央、省、地、县等各地区之间壁垒严重,各行业各地区自我封闭,独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首先要求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机制,突破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是“一家主管”,而是融合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多个部门协同管理。应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产业的财税、金融、用地等政策的扶持力度,积极完善企业孵化、公共技术支撑、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功能。同时,还应积极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协调机制和渠道,打破地区或行业壁垒,引导区域内外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创新要素的融合整合,并积极引导建立区域内各种专业协作组织,协调解决跨区域产业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技术、经济、财务和法律问题,从而多维度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文化产业协同创新。

2、加快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夯实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的基础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的大进步和大发展,技术的改革,都无一例外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产品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科技不仅丰富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增强了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必须加快我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为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打下牢固基础。首先,应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现代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文化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围绕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和企业集团,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其次,加快建立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针对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应集中各方力量加强研究开发,形成我们的技术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1.1企业对协同创新认识不足,基础薄弱一些生产企业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方面,但很少关注物流方式的合理性。规模较小的企业无力规划自己的电商物流体系,发展基本依靠第三方物流提供支持。规模较大的企业逐渐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但通过协同创新产生价值尚需时日。目前,企业创新物流体系投入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设施和装备标准化滞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较少,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应用范围有限,企业之间的物流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处于小、多、散、弱的状况,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全过程的管理,物流速度慢、成本高,影响效率。宁波政府、电商物流企业、电商集聚园区相关部门要提高对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1.2政府对协同创新服务不够到位,政策法规尚不健全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电商物流这一块也是瓶颈,大多依靠购买服务,但国际物流配送仍非常不方便,导致跨境业务发展缓慢。宁波在对电商与物流行业的政策支持上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电商物流行业。如当前电商物流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准入服务监管体系、信用体系统计监测体系产业投融资机制亟待建立;物流供应链协同融资服务等环节缺少相应的法规规范标准;电商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落后;在维护电子商务交易秩序,防范电子支付风险和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未形成有效的企业与个人信用监督约束机制。2.3电子商务物流创新人才短缺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现代物流业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创新相伴而行的。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近几年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到2010年需求量为34万人。人才的短缺主要是相应的培养体系不够成熟和不够健全,宁波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从电商技术人才培养转变为电商营销人才的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普遍面向港口服务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供应链管理。既懂电商又懂物流运作的复合人才培养体系并未建立,所以电商物流人才十分缺乏。

2“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功能

以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为主体。宁波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是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中的主导群体,其发展水平决定着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的水平,两者运行发展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紧密的业务联系,两者的协同创新必须要在现有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发展层次上实现对接协同,从而促进宁波电商物流的快速、协调、创新发展。科研创新机构、创新人才和创新政策咨询为辅助的组织要素模块。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体系要在协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须配套相应的创新要素。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机构为电商物流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电商物流创新提供人才基础,有效务实的创新政策为电商物流创新提供政策保障。三者协同形成有效的创新合力。技术、管理、服务三协同创新模块。宁波电子商务协同创新须紧紧围绕技术、管理、服务三个方向,电子商务物流技术的创新为企业硬实力的提升提供支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创新为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支持,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创新为企业业务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协同创新提升宁波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资源投入模块与创新资源产出模块。创新资源的投入与创新资源的产出可以有效评估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体系的效率,在较少的投入条件下实现较高的产出表明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能力强。因此,量化地分析创新资源投入模块与创新资源产出模块可以有效实现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并反馈体系,不断改进体系架构。

3推动宁波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做好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集聚规划指导,完善宁波电子商务城服务配套一方面提高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快电商物流联动集聚:宁波政府、电商物流企业、电商集聚园区相关部门要提高对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的重要性认识;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而现代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革命,高速发达的电商平台、高效运转的物流体系和高度灵敏的产业供给协同共进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宁波应顺势而动,把握“电商换市”的制高点,谋划和推进电子商务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实现产城联动集群式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科学制订电子商务物流集聚规划,完善宁波电子商务城服务配套:根据宁波电子商务发展态势,整体布局电子商务运营商、供应商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产业链各环节,由宁波发改局服务业可协同宁波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会同电商物流企业专家、行业专家,科学制订宁波电子商务物流集聚规划。

3.2借电子商务城建设契机优化协同创新的模式,加强产业链间的配套协调一方面借助宁波建设电子商务城的契机,选择合适的电商协同创新模式。紧紧围绕宁波电子商务城建设配套政策,以及宁波物流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水平,科学定位,合理评价,结合电商物流协同创新模式的理论指导,同时借鉴其它同类城市的电子商务园区协同创新模式,邀请国内外电商物流专家把脉问诊,选择适合宁波自身特点的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模式。另一方面加快电商物流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增强带动效应。从宁波现有优势产业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如宁波服装产业、小家电产业、进口红酒产业以及未来建设梅山保税港区打造的进口奢侈品业,加强这些产业与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在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加快宁波传统产业的“电商换市”转型升级建设步伐。利用宁波港口外贸产业优势,试水跨境电商,可组织开展“跨境电商”的可行性论证、政策论证、电商企业需求、电商市场需求等方面调研,探索适合宁波的“跨境电商”的电商物流协同创新模式。

3.3加大对电商物流创新经费等的投入,促进电子商务物流创新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加大电商物流行业的创新研究经费投入,降低企业创新风险。由市贸易局牵头,依托在甬高校在电商领域的专长特点,共同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宁波市电子商务研究院,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研究院的研究创新水平。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新型行业风险大、市场不稳定等特点,政府部门可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或提供研发融资平台降低企业创新风险,特别是加大对电商物流企业的创新经费投入,与宁波市创业基金等建立渠道,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形式,促进电商物流模式的开发创新。另一方面加大电商物流方面的专利申请,提升电商物流创新水平。鼓励电子商务物流的创新产出与成果申报,组织专业机构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专业申请培训,促进更多的电商物流方面的创新成果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电子商务物流创新的产学研转化机制,建立电商研究院与电商企业间的产学研平台与制度,通过电商物流间创新成果的流通共享,提升电商物流整体创新水平。

3.4整合电商物流业务流程和创新综合服务模式,提供优质及个性化服务一方面加快电商物流流程创新,整体服务模式更新。由政府搭桥,邀请国内外电子商务物流方面的专家对宁波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授课,提供先进企业的电商物流流程设计思路和方法,以及其以电子商务为服务对象的物流服务模式的更新和改进,通过学习与交流,加快宁波电子商务物流的流程更新和再造,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完善物流的配套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以网络客户为导向,提供优质及个性化的电商物流服务。企业要准确定位电商物流的服务客户对象,清晰区别其与传统客户的差异,以及明确网络客户对物流的高标准。政府应鼓励宁波电商物流企业提升服务意识,可以通过每年设置宁波电商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奖的方式,奖励高服务质量的电商物流企业,促进企业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3.5创新管理技术手段,提高协同管理水平一方面以供应链为视角进行协同管理,加强管理的协同性。将电子商务物流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纳入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将其视为企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实体生产供应商、网络客户间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协同创新,加速供应链各主体间的信息流通和创新成果流通,提升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另一方面重视技术方法的应用,提升电商物流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协同度。电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与标准化直接影响电商物流的运作效率。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大在物流集疏运体系、信息网络等方面投入资金,以保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电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作为电商物流企业,要加强ERP、RFID、GPS等先进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电商物流企业间的协同运作效率。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对协同创新概念进行了简单分析,针对我国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从构建协同创新诚信教育平台、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协同创新

诚信这个古老的话题,当下仍面临着新的跳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社会上一些缺乏诚信的现象,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不免受到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出现。目前高校通过各途径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但实际效果不理想。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其道德水准和品德素质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开展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诚信观,构建未来诚信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协同创新概述

创新一词最早由奥地利经济学家雄彼德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包括开发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或者控制原料或者半成品一种新的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他当时提出这五个新,都属于创新。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普里高金的耗散结构理论启发下提出来用以反映复杂系统的各要素或子系统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将协同定义为“各类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结果整个系统形成一些微观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结构和特征”。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是“实现创新的组织方式”———通过加强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内外部的沟通、交流、合作,构建其有序架构,更为高效地实现创新。1992年10月,总书记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创新”问题。尔后,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11年4月24日,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从而在我国欣起全民创新的高潮。

2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一直很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建立了一支能力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目前仍停留在理论探讨中,与现实结合并不紧密,其实效性不佳。

2.1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仍停留在诚信理论的原理分析上,与当下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并不紧密,不能很好回答现实中实际问题。如“老实人吃亏,老实人上当,老实人无用”,还有社会上出现的“讲大话办成了大事,讲假话谋到职位、造假发了财,失信骗取到钱”等与我们提倡的诚实做人相对立、相矛盾的现象,以及客观现实中出面的反面例子、消极素材对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学生更愿意相信客观现实。这些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如何紧密联系实际,回答社会上的这些现实问题,提高诚信教育的可操作性。

2.2重说理,轻管理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人才群体,仍有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出现。如考试舞弊、求职作假、拖欠国家助学贷款、评优评奖学金拉选票、申报贫困补助弄虚作假,甚至出现校园偷盗同学钱物等犯罪行为。更可怕的是周围的一些同学对这种现象表示默认,并不觉得羞耻。这就要求我国高职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在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典型案例时,还要对大学生出现的诚信缺失的现象跟踪教育,严加管理,约束学生中不诚信的行为。

2.3重形式,轻效果

目前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两课”教育,表现为老师在课堂对诚信认识的“灌”,不问条件、不管对象、不讲实效,从而出现“你讲你的,我做我的”,“我讲你听、我讲你做、我令你止”,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目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环境和特点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传统的诚信教育方法已显老化、单一,必须与时俱进,添加新的元素和内容,才能具有很好的实效性。

3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3.1构建协同创新诚信教育平台

在当今信息时代,处在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已不是封闭、孤立的个体,当代大学生不断与社会进行着信息交流。社会上出现的许多负面效应,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思想已经渗透到我们的高校校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产生着强大冲出,严重恶化了当前高校诚信教育的社会环境。因此,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形成,不能仅靠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应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构建家庭———学校———企业———社会诚信教育体系,形成以学校诚信教育为核心,家庭、企业、社会紧密结合、互相支持的诚信教育体系,协同创新诚信教育平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3.2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以协同论、创新系统理论、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构建诚信教育内容体系,运用现代高科技领域的新成果、新成就创新诚信教育的方法。结合社会经济的形式,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等方面,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增强诚信教育的多样性和实效性。以典型事件、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如结合当前出现的地沟油、假奶粉、毒大蒜等丑闻,融于诚信教学内容并进行分析人无诚信,必将付出巨大代价。如以“曾子杀猪”为例教育学生言而有信,必将为后人敬仰。

3.3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

充分发挥学校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诚信教育的内在联系,将诚信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深度结合起来。如在讲授道德时用鲜活的现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是每个人的一种需要,在讲授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理论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发展的基石,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是以信为本的,诚信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专业课教学中,如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和财务增设金融信用、信用管理和法规等“信用教育”的内容。要通过校报、广播、橱窗等校内媒体的正面宣传,传递正能量,营造浓厚的“重诚信、守诚信”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势,利用微博、微信、QQ等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立体式的诚信教育;要广泛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精品活动,设立“诚信月”,营造浓厚的校园诚信环境,让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是做人之本,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校园风气,从而内化学生,让学生实现诚信品质升华。

参考文献:

1蔡斌.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53~54

2田鑫鑫.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刘阳.浅谈国内外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315~316

4吴佳怡.新时期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王茂莉.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协同创新的探索及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6):66~68

6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07):14~16

作者:谭银元 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协同创新探析

摘要:

教务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能够衡量一个高职院校的教学秩序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如何协同好高职院校各个方面的创新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的意义重大。在实施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化的管理体系,才能使整个高职院校的管理达到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

教务管理;协同创新;高职院校

教务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教学工作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更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并且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最大限度的为教学工作服务,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帮助高职院校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服务。

一、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协同创新的内涵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进步,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需要不断的提高,因此,协同创新思路成为当今教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核心的思路,协同创新这一理论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思路,其特点是参与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与学校的各个进行多方位交流和多样化协作。教务管理工作如何进一步提高,我们如何做好管理工作,如何协同好与学校其他方面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改进。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尚未成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来逐步的完善,教务管理工作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因此,建设高标准的高职院校需要不断的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与教务管理工作协同作用,以创新概念作为提升的突破口,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制度的优势,积极在学校内部开展协同创新,使院校教务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研究工作进行同步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协同创新的意义阐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效在学术研究、人才供给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之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因为高职院校是社会发展和企业成长的主要人才供给基地,在过去的几十年之中,我国高职院校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而在我国经济转型的今天,高职院校的作用同样也是极为关键。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在学科方面的优势,深度的建立与科研所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协同创新基础,为企业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以企业发展的促进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而谈到创新,众所周知,任何一所高职院校的创新绝不是其某一个部门或者是某一个专业所能独立完成的工作,首先需要从体制上做出改变,将高职院校之中的各个部门协同起来,发挥各个部门在创新过程中的有机力量,整合教育资源,调动创新积极性,从而实现整个院校在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方面根本性的改变。教务管理作为高职院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在院校教学质量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以及整体竞争实力提高方面有着十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应该本着协同管理的管理理念,合理配备教育资源,将教务处与二级院系的教学管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教务处为核心建立高职院校统一的教学组织和指挥系统,发挥各级院系在教育资源和教学管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稳步提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几个显著的问题,第一是教务工作较为繁重,日常工作节奏紧凑,但是普遍配备的人员经验明显不足,而且工作过程中明显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第二就是很多教务工作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缺乏实践性考虑,而且工作的要求不够具体,使得教务管理工作缺乏指导性。第三就是高职院校普遍对于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教务管理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有待于加强。因此在协同管理的理念之下,高职院校应该有效的制定各项教务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每项管理工作都能够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并且要制定有关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审核和修订制度,确定审核和修订工作的各项基本内容,包括时间、参与人员等等,同时也要加强对于教务管理工作的他人监督工作,整合高职院校之中各个子系统之中的管理力量,严格依照协同理念办事,发挥各个部门对于教务管理工作积极作用。

三、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优化教务管理水平的策略

探索教务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总协调和总调度,教务管理工作要将学校决策层所作出的指导性的决策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工作计划,协调各个部门参与完成。这就决定了教务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复杂性和连续性,很多工作都是在重复的状态之下进行,这就极容易导致教务管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之中出现惰性,在思想上产生松动。而教务管理工作同时又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如果教务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耐心,则很容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之中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整体教学工作出现偏差。因此在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之中要引入协同管理理念,既有效的整合校园之中的各项管理资源,同时又发挥他人监督的有效作用,全方位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加强制度的建设

任何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教务管理工作同样也是如此,首先要在规章制度方面进行完善,制定出既满足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又满足各个部门考核评定要求的管理制度,让每一项的教务管理工作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其次要将教务工作分成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并且将两种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之中,教务管理工作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涉及到的部门也非常多,所以教务管理的内容也就非常的繁杂,而面对这种繁杂的管理工作如果单纯的依靠制度管理这种静态的管理方式则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为毕竟教务管理工作所面对的是教师和学生,如果单纯的依靠制度进行管理,则很难处理一些实际发生的管理问题。因此为了有效的运用协同管理理念实施管理就应该有效的将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以制度管理这种静态管理模式为根本实施人性化和针对性强的动态管理,调动校园各个部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激发各个部门在教学管理主观能动性,减少教务管理部门教学管理的压力,提高整体的实效性。

2.加强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虽然教务管理工作并不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耐心,并且要具备很丰富的知识和和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必然涉及到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因为教务管理工作虽然能够依托于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是毕竟教务管理工作面对的是教师和学生,管理的对象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因此教务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对于整体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要加强教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让教务管理人员能够既具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同时又能够对于日常管理工作能够端正思想态度,认真负责的处理枯燥和繁杂的工作,做到事无巨细均能认真对待,面对复杂的管理工作时能够耐心应对,而面对简单问题的时候又能够认真处理。其次也要不断的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自我要求和自身修养,因为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本身就是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表率,如果教师不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在面对管理对象的时候,学生又如何能够按照管理要求来要求自己。因此只有高尚的人格和完善的自我修养才能够真正的做好教务管理工作。

四、结语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是决定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性工作,而作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力量,高职院校在面对经济转型的时候也要从自身做出调整,以协同管理理念为依托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在协同管理理念之下,教务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整合校园之中各个部门的管理资源,调动校园各子系统的管理能动性,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并不断的加强对于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为做好教务管理工作做出根本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照云,朱晓刚.深化师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行业高校协同创新战略——基于江西财经大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3(2):10-14.

[2]唐芳,龙建佑,曹利.高职院校教务处协同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2).

作者:陈少娜 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协同创新问题分析

摘要:

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实现转型升级,谋划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面临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创新主体缺乏联动、行业企业参与程度不足、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通过抓准问题、理清目标思路、重塑体制机制、构建组织平台等方式,推动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问题;路径

高校协同创新是学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指引下,结合自身特点和办学优势,积极联系区域内其他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以及国境外相关机构,互补协作,以实现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创新性活动。①可以说,开展协同创新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也为高职院校实现转型升级,谋划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困境

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情况看来,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基础还比较差,有效促进政校企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开放、紧密、高效的协作格局还没有形成,高职院校在协同创新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高

职院校协同创新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更需要有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但是,目前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外部软环境优化得还不够好,也还没有成立能有效促进协同创新的多方协调机构,造成高职院校在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过程中缺少支持和引导,很多协同创新项目难以得到协调和落实,行业、企业利益得不到保障,难以组成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方面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办学存在多部门管理现象,缺乏科学监管和考核约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发展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些情况都需要政府尽快成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制度,加强监管。

(二)创新主体缺乏联动

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顺畅运作的关键在于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相互沟通协作的程度。目前,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创新主体比较分散,各组织之间缺少联动,资源信息共享不畅,导致资源重复投入和跨组织间的资源获取困难,重复研发现象严重,难以集聚优势专业、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科研项目,长期的系统合作和联合攻关不能有效开展,表现出创新规模小、缺乏辐射和示范效应等特征。此外,由于各组织薪酬体制、管理体制、考核机制的不同,人员成果共享、交流困难,难以在同一领域内形成精英团队,阻碍了协同创新的水平和层次的提高。

(三)行业企业参与程度不足

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二者是共生共荣的,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行业企业的发展;行业企业的发展又会促进对人才的需求,发哺高职教育的发展。但是,目前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在协同创新方面主要体现为:第一,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在组织目标、利益追求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不一致,又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大部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还没有形成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的机制,协同创新联盟无法建立,难以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第二,合作的深度不够。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存在错位发展,一方面企业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变现为毕业生就业难,这就表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两者协调融合的深度不够,不能实现无缝对接。第三,合作缺乏可持续性。目前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由于很多院校协同创新管理制度不完善,合作双方缺乏合同保护意识,当出现利益分配不公、信息沟通不畅时,容易出现冲突,合作的持续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也阻碍了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首先,从组织管理上来看,很多院校体制机制不健全,没有出台支持协同创新的制度文件,也没有成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不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过分重视论文和科研项目的数量,对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关注不够,学校在成果转化权益分配方面的政策不完善,导致教师对理论研究兴趣远远大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兴趣,参与行业企业科研开发的动力不足。其次,从运行机制上来看,很多院校教学体系落后,专业体系封闭,课程、资源、学生的渗透和共育有待加强,跟不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展协同创新的少,独自为战的多,很多全校性的创新规划得不到有效的落实。第三,从硬件条件上来看,限于财力或领导重视不够,高职院校对公共平台、共享资源等方面的建设投入不足,共享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有待建立。

二、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路径

(一)理清协同创新的目标思路

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要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技术的革新要求相适应,要主动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这一核心任务,以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协同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让人才结构与区域产业无缝对接。

(二)重塑高职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1.优化协同创新政策。政府要尽快制定和出台有关政策,加强顶层设计,认真做好区域协同创新的规划、组织、培育和保障工作。如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对协同创新的各类项目建设在规划、用地、财税、技术改造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和保障;要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人才、设备、资金、平台等各类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政策协同保障体系;要深化职业教育机制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资源配置、科研组织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建立并形成更加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等等。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内部要创新体制机制,一方面积极推行学分制和选课制,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课,培育学生不同的专业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促进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搭建跨院系、跨专业的研究中心、实训中心、教学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平台,组织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师生组成研究小组和学习小组,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为学生提供跨专业的教育培养,打牢创新所需要的知识结构。高职院校外部要探索校校、校所、校企、校地间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整合不同创新主体的专家、技术、设备等资源,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

3.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开展协同创新的多方主体要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和以创新贡献和服务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形成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评聘和组织创新机制。②高职院校要出台相关制度,加大企业技术人员、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力度,建设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资源库,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间的人员交流,形成多元、融合、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和专兼职教师组成团队为行业企业开展项目研发的新型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专兼职教师队伍。

4.营造协同创新环境。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包括政府的政策导向、鼓励创新的社会舆论氛围、开拓创新的教风学风、协同创新的教师队伍等等,这对学校协同创新育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要做到:一是政府要成立多方联合的专门机构,服务和支持师生开展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的组织效应。二是要加强典型宣传,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利用网络、媒体等各种宣传方式,积极宣传协同创新的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产生示范效应。三是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及活动,对具有市场前景的获奖项目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在校师生积极参加,通过比赛和活动不断丰富协同创新知识,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三)成立协同创新联盟

高职协同创新联盟是指“由政府及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的产学研合作共同体”③。联盟要正确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围绕建设目标,引导联盟成员建立紧密的协同发展关系,有效实现联盟各成员多元、多向、集群式协同创新。联盟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各成员共享联盟内的各类资源,避免成员在软硬件资源建设、科研等方面的短期行为和分散重复建设,提升协同创新质量和效益。协同创新联盟要建立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负责宏观决策和管理,牵头制定《章程》以及实效性强的工作方案和制度,明确联盟的性质和任务,确定联盟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在牵头单位建立秘书处,全面负责日常事务的协调和组织;成立管理工作委员会等专门机构,负责落实具体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进展,研究重点工作任务,促进成员间的沟通联系;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适时对联盟运行情况开展评估,形成工作绩效报告,加强事中事后管理,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和协作效益。联盟要引导高职院校主动参与企业成员的协同创新工作,推进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对接,建立与企业合作举办专业、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就业的长效机制,根据企业成员的需求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还要引导高职院校。

紧密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实际需求,选择明确的协同创新方向,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研究和开发;建立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机制,实现资源和成果共建共享,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扩散。企业要联合联盟内高职院校共建科研应用开发中心、教学企业和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和发挥高职院校专业学科优势,组建“双师型”专业教师、行业领军人物、企业技术骨干的联合科研团队,共同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并要积极选派学生参与产品的开发设计与生产。行业协会成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预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中长期发展供需数据,为制定人才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引导人才流向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高健,周志刚.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2):54-58.

[2]鲍桂楠.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院产教融合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61-62.

[3]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3.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1.1科研管理理念的挑战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通常只是在扮演“二传手”、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协同创新工作探究陈斌(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7)“中转站”的角色,从而导致院系科研管理工作缺乏目标导向、无章可循等诸多问题,在科研管理中严重缺乏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院系的科研管理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作为校级科研管理部门在院系中“联络人”的角色存在,其科研管理定位不明确,从而导致其缺少服务创新和主动管理意识、管理目标仅仅局限于完成上传下达工作,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满足院系广大科研工作者对科研渠道等方面的要求。

1.2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挑战目前,国内高校校级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由于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都较为完备,且能够紧跟国家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而高校院系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处于未更新状态,甚至可以说在科研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因而,面临着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完备并突破现有的院系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挑战

1.3资源投入保障的挑战资源投入保障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高校院系科研管理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国内高校院系基本上没有科研管理专项经费,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其次,高校院系科研管理人力的投入不足,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者是高校最了解、最贴近学校科研一线工作的人,更应该承担寻找市场信息以及可供知识转化机会等工作,而现状却是院系承担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往往只有一个,同时还需要承担其它非科研管理工作;最后,是院系可投入科研资源不足,往往学校的科研资源都掌握在校级机关手上,院系无可用资源来推动内部科研工作。

1.4管理文化和人员素质的挑战由于高校院系中普遍存在对科研管理工作不支持,不反对的激励不足的管理文化,从而导致院系科研管理人员选择谨言慎行,牢牢遵循院系领导意志行事,不偏不倚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对额外的、有风险的拓展、创新管理工作,总是尽量避免。协同创新也对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院系科研管理人员除了具备主动服务等基本素质外,还对院系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对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

2.1紧跟协调创新的步伐,创新科研管理理念面向协同创新,树立以创新服务为核心,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服务理念,准确定位高校院系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以提供全方位、优质的综合性服务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开展科研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创新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建立一套高校院系层面适应协同创新完善、高效地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一条高校院系、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强强联手、深度融合,具有特色的直通车式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

2.2建立协同高效的高校院系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根据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和科研管理制度以及院系学科发展规划,结合院系自身发展状况和资源配置情况,建立完善院系科研发展规划和科研管理办法,让院系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将学科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科研发展规划相结合,建立学科带头人、院系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科研项目申报中的指导和咨询作用,对重点重大项目的申报进行决策、论证和协调,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加强学科团队、科研人才队伍和科研基地的培育工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一套科研目标、学科目标和个人目标三者协调一致的体制机制。

2.3加强投入、形成学校和院系协同管理的新模式学校和院系应加强院系科研管理工作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为实现学校和院系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时序化、信息化的管理协同提供必要保障。明确校院(系)二级管理责任制,给予院系科研管理部门参与或部分主导资源配置权力,最大限度发挥院系科研管理部门的主动性,协调调动院系各类型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实现院系内部不同学术群体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跨学科、跨院系的协同创新,最终形成一套以学校科研管理为宏观主导、院系科研管理为活跃基本单元、以大跨度协同创新为目标、以科研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学校院系科研协同管理的新模式。

2.4重视院系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员管理水平重视和加强高校院系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需,也是提升高校科研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重视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性工作能力,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有计划、系统性的科技管理培训,在提升内部管理服务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的对外拓展和协调能力,以适应协同创新的需要。实行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针对管好管坏一个样的现状,尽量缩小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地位及待遇上的差距,引入合理的竞争和流动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实现合理的流动,淘汰缺乏责任心、办事推诿拖沓的人员,形成一套合理的奖惩体制来推动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

3.结语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和建设过程,着力优化药学专业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点做实两项“工程”:①全面推进本科生“质量工程”。计划每年从本科生中招收50名左右优质生源进入协同创新平台学习,实施“卓越药师培养计划”。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积极实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培养模式。②积极实施研究生“创新工程”,着力调整和优化药学专业各方向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③推进精英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和建设过程中,按照本科、硕士、和博士一体化的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药学实践和药事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及沟通能力,全面推进精英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3]。

2协同各高校的相关专业,优化药学专业课程设置

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和创建以来致力于优化各协同高校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使之更具有开放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断增加协同单位和南华大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资源共享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同时,南华大学大力加强和协同高校共同进行课程和教材建设,构建面向药学专业科学前沿需求的跨学科课程体系。①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目标,科学设置课程总量,并注重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和自主实践课程课时的合理分配。课程设置时体现融合性和科学性。②加大面向科学前沿的学科交叉课程,由专业学位委员会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课程设置中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突出个性化培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创新潜质和实践能力。③课程设置中加大实验课程比重,强化动手能力培养。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验平台和科研资源,建立自主型、开放式和探索性的实验课程体系,夯实科研基础,加强科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④课程设置强化自主实践环节,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环节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可自选科研课题,自主提交科学研究计划,书写提议、管理研究计划、分析数据、口头和书面表述研究结果[4]。

3扩大药学专业招录层次,深化导师联合培养体系

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和创建后不断提高药学专业学生招录层次。协同中心逐步启动并开展了拔尖研究生工作的录取,主要从药学、化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专业中招生,增设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联读生两种类型,并实行南华大学与协同高校间跨校和双(多)导师联合培养。在药学专业本科生中进一步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在研究生培养模式过程中也开展了合作导师培养模式。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推广和实施研究生合作导师培养模式,合作导师来自校内跨学科合作导师、协同企业机构合作导师、协同高校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导师以及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导师。在实施过程中,合作导师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加强研究生导师学术水平,推动科研平台搭建,全面提升学科综合力量[5]。

4整合创新资源,促进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中心在教学科研基地、创新平台、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创新要素方面加强整合,促进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南华大学分别与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签订了有关人才培养、招生就业、教学实习、师资聘任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协议;成立了多个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初步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基地网络。南华大学及各协同单位在分子靶标新药研究领域达成了300余台仪器设备共享共用的协议。其中建成有药物基因组(蛋白质组)学实验室、血管生物学实验室、细胞信号转导实验室、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实验室、天然药物开发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药物分子结构模拟计算机工作站等七个科学研究专业实验室,聚集了馆藏图书1,500余万册,电子图书约1,000万册;另外,共享的数据库约8个,其中中文数据库有维普、万方和知网等,外文数据库有Springlink、ElsevierSci-encedirect等。南华大学与协同单位达成了“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共识。针对学生培养与科研前沿结合不够紧密和科研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充分利用各协同单位及参与单位的生源、师资、国际合作、实验条件和教学试点等优势,采用自主招生、学分互认和研究生导师轮转等协同方式,充分弥补南华大学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资源分隔的缺陷,让各协同单位最优秀的科学家参与教学,让最拔尖的学生在科研中成长,从而形成“寓教于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能力。

5校企联合基地建设,提升药学专业人才素质教育

以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出发点,联合具有优质资源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大力促进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与科技、生产相结合[6]。实习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校企联合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建立高质量、稳定的校企联合基地为学生迅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7]。目前已与协同单位湖南恒生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恒生制药长沙研究院”及“恒生制药中药产业现代化基地”,紧密结合分子靶标新药研究的需要,重点加强了新药构效改造、规模化制备、质量控制与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此外,南华大学于2006年和2008年分别与湖南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作,建立了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与紫光古汉集团衡阳制药有限公司与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2个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通过与知名企业联合基地建设,逐步提高南华大学药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企业中的实践紧密结合,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提升师资力量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长期科技规划;自主创新;战略;全球化;科技发展

1中长期科技规划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乃至国防发展的主导力量。全球化导致资本、知识、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与配置日益普遍,国家之间的竞争演变成科研与创新能力的竞争,通过科学技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不断强调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在航空、核能、汽车、微电子、软件等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领域进行超前部署,长期保持领先地位[1]。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通过大规模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经济建设成绩斐然。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经济发展依赖国外技术的问题日益突出,显现国外品牌和技术主导的格局,国际竞争中也面临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反倾销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技术出口的控制。资源、环境和技术的瓶颈制约,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同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论文、专利等数量指标不断提升。但是,具有“显示度”的研究成果不尽如人意。人才的质量提高落后于数量增长,大批高质量的人才滞留国外,老龄化也影响到人才队伍。科学共同体内部治理尤其是绩效评价体系的问题突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组织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期让建国以来编制科技规划的实践、尤其是实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形成的“举国体制”在21世纪再塑辉煌。《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其中自主创新是基点,标志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从着重跟踪模仿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国家创新能力。《规划纲要》提出了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定量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规划纲要》根据中国科技发展立足于国情和需求的原则,确定战略重点领域。在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信息和新材料,生物,空天和海洋等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在11个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重点发展有关、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重点,进一步选择了任务明确、有可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68项优先主题进行重点安排。16个重大专项的设立既是《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在新时期沿用“举国体制”模式的一次实践,旨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围绕国家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并填补国家战略空白。《规划纲要》还重点安排了8个技术领域的27项前沿技术,18个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实施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鉴于科技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制度基础,《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规划纲要》还把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支撑点。

2中长期科技规划实施进展评估

为了配合《规划纲要》的落实,国家推出了相关的配套政策与实施细则,调整了国家科技计划的设置与管理模式,实施了相关的科技体制改革,启动了部级的高层次人才计划,并从法律上确立了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战略。国务院的配套政策和相关部位出台的实施细则,体现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战略的特点,从投入、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保护知识产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政策,体现了科技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教育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综合性、系统性与协同性。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新时期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目标、方针和战略,强化了激励自主创新战略的措施,为《规划纲要》的落实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科技体制改革是《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规划纲要》实施的重要制度基础和保障。2012年7月初,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同时,在原来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议相关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有关重大问题。国家科技计划从体系设置、计划衔接、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调整,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3]。2006年1月,为配合《规划纲要》的实施,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调整为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两类。基本计划由国家财政提供稳定而持续的支持,包括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原科技攻关计划)、新增设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共四个主体计划,辅以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则是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方向,支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聚焦重大战略产品的核心、共性和关键技术。然而,受政府机构职能划分和部门利益的影响,国家科技计划的上述分工并没有完全解决不同类型计划之间以及跨部门协调和资源配置问题。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项目之间需要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存在不少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从32个方面进一步提出了143条改革措施。2016年7月开始中央财政科研资金管理的整体改革:将原来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整合成立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加强和规范了中央财政科研资金的管理。1978-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生超过400万人,其中半数以上选择回国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长江学者计划”“百人计划”,尤其是“”为代表,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项目,以待遇、资源、荣誉和事业吸引海外知名教授、关键技术领军人才和高技术公司的管理人员回国服务。为了激励本土人才,从2012年8月开始,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亦称“”)。“”和“”都是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的部级人才工程。这两个工程的协同推进,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凝聚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推动《规划纲要》预期目标的实现和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2013年,国家组织开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以《规划纲要》目标和任务部署为主线,对《规划纲要》整体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对战略目标的阶段性实现程度进行了全面评价。该报告总结了《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中国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政策环境优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中国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和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多项有关重大政策措施与科技任务部署的建议。《规划纲要》设定的研究开发投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以及国际论文与专利等定量目标已提前或基本完成。2006-2016年,中国的研发强度从1.39%增加到2.11%,虽然与2.5%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已经超过了创新型国家的门槛值(2%)。2016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2%,与2003年的40.9%相比有了显著提高,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达到60%。2020年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中国在欧洲专利局、日本专利局、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三方同族专利(triadicpatentfamilies)数量从2005年的519件增长到了2015年的2889件,从世界第13位提高到第4位,完成了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根据科学引文数据库(SCI),中国的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量自2006年以来一路攀升,从世界第13位升至第2位,圆满完成了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

3中长期科技规划实施及自主创新战略的挑战

在实施《规划纲要》及自主创新战略的过程中,中国的科技创新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做好相应的体制和发展战略的调整。第一,强化政府在科技系统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协调作用[4]。第二,创新驱动发展仍然要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第三,处理好从“跟跑”到“并跑”和“领跑”过程中的机制转换[5]。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已经处于“跟跑”“并跑”“领跑”并存阶段。三个阶段的路径不同,适用的战略、政策也有很大差异。第四,做好自主创新战略与国际化之间的政策协调。自主创新战略的出台以全球化为背景,但是,自主创新不等于闭关自守,与外界隔绝;过于强调自主创新而忽略了创新的最终目的,有可能造成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其着眼点,在于通过提升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借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以提高国家整体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实施,正是在国家层面上通过科技规划这一传统的政策工具,切实落实自主创新战略的有效手段。《规划纲要》目标明确,配套政策具有突破性,实施细则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形势变化和新出现的问题,国家相应调整了科技体制和科技计划体系。随着《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逐步得以实现,《规划纲要》将成为继《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之后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又一座丰碑。

参考文献:

[1]徐冠华.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5,(10):1-7.

[2]万钢.中国科技改革开放30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李哲.从“大胆吸收”到“创新驱动”:中国科技政策的演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第7篇

1.1教学与科研第三军医大学开展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的时间不长,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覆盖知识面宽,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不能完全满足医院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教学方法传统,偏重于灌输式的教学,研讨课的开设比例较低,难以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已从国内外知名大学特聘了几名专家和教授,招聘了多名博士毕业生,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但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较多,同时精通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知识的教师较少,部分教师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对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和热情。相对于理工院校,第三军医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科研方面与医学结合较紧密,医学大背景深厚,能从临床中发现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课题,但工程力量相对薄弱,科研投入不足。科研目前还处于引进、消化、跟踪较多而创新性研究较少,同时理论方法等应用基础研究较多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研究较少。虽然近年来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总体而言,科研整体能力和水平有限,科研项目申请的命中率较低,科研经费不足,投入产出效能低,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有限,对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缺乏耐性。有些教师对科研急功近利,认为对本科生精力投入多但科研产出少,不具备科研培养的价值。

1.2学生方面第三军医大学学生的整体素质良好、基础扎实。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沉浸于考上大学的喜悦之中,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由于习惯了中国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且缺乏针对新生的研究型课程设置,很多新生还在沿用高中的学习方式,机械呆板地学习,一切学习以考试为导向,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此时如果再加上教学方法不当,很多新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由于是军队院校,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录取名额受限,很多学生即使非常优秀也不能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本科生毕业后将会统一参加学校的分配。随着目前我国就业难度的加大和军队分配形式的日益严峻,很多毕业生可能被分配至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工作,于是部分成绩较差的高年级本科生在学习方面的信心动摇,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极强的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无用,从而破罐子破摔,在学生中间产生不良影响,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部分成绩较好的高年级学生为了实现保送研究生的目的,更加注重考试成绩,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参加科研实践活动,从而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阻碍了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1.3体制方面第三军医大学近年来也开始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开始试行导师制,具体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针对低年级本科生,侧重于任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员为导师;第二阶段针对高年级本科生,侧重于任命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员为导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导师则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即鼓励学员自主开展科研试验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研室科研工作等。试行导师制规定了导师每月指导学生的最低次数,对的学生和导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未达标的导师和学生实施相应惩罚。目前,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试行导师制已经初具规模,但还不够完善,在第一阶段培养方案中没有针对教学的具体措施,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一阶段的导师制形同虚设,导致学生的科研能力并未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第二阶段培养方案中,导师将引导学生参与教研室科研工作,由于没有具体规范措施,可能有些导师会倾向于让学生做重复性的简单工作,从而导致学生对科研的整体流程不熟悉。另外,目前没有建立起专门面向本科生的科研专项资金,可能会导致科研进展缓慢。为了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12年7月,第三军医大学与重庆大学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自联合学院成立以来,两校共同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瞄准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实质性推进生物材料与创伤修复等5个研究中心建设进程[4]。

2加强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2.1构建校园文化现在的本科生大都是90后,他们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当今社会环境浮躁,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多元化,过分强化名利,而大学的人文环境应该培养出有思想、有学问、有高尚道德情操、有科研创新能力、有责任感的公民。第三军医大学更是肩负着培养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的使命,因此要特别加强对本科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探究科学的兴趣。教育和引导全体学员铸牢军魂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对党忠诚、爱兵为民、品德高尚、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红色军医,着力用好驻地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必要在本科生中强调并非考上研究生就能确保获得较好的工作,而应注重自身人文素养、交流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因为现代社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用人单位更多考虑的是应聘者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研究生们找工作同样面临较大的压力,只有具备更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另外,浓厚的学术氛围对学生们科研兴趣和科研素养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适当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科研文化活动。学生通过听取不同研究领域学者讲述各自的研究思路与成果,体会他们探求未知的执着和收获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研究作风,提升科学素养;学生通过参加科研文化活动,如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创新论坛等,可以活跃其思维,激发创新火花,开动脑筋、发挥才智、挖掘创新潜能。

2.2从教学入手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师通过讲课、传授知识的途径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将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等方法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在课堂上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尽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建立年级研讨班,由个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按课题类型分小组;学生可选择相关课程听课,可采取各种方式独立学习、进行社会调研等,学期末交出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课外查找资料以及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并给出成绩,对研讨课和选修课程记学分。研讨课的教师应尽量选定为教授,这样可为本科生提供多与教授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学术魅力,初步了解科研的含义以及对某一专题进行重点研究和探索的基本方法,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是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而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本科生通过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可以初步了解科研活动的实施过程,学生一般能够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查阅资料、分步实施研究内容,但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总结分析能力,教师应该在研究设计工作和论文撰写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独立完成的机会,传授更多的科研方法。

2.3完善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由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适应时展的需求,积极主动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为了能够准确衡量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的培养水平,对于本科生导师制,应建立完善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给出量化指标,定期定量检测。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融入评价体系,提高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设立相应的科研学分,学生只有获得规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并对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生给予相应物质和精神奖励。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除了教师个人科研成果的评定外,应将对学生科研的贡献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学校和学院应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促使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和个人在大学设立资助机会,形成多途径、多形式支持学生科研发展的格局,加大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资金支持,建立起专门面向本科生的科研专项资金,以使更多学生获得独立科研课题的机会。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测绘工程;培养体系;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济大学于1932年成立高等测量系,专业办学历史已经超过84年,2012年同济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正式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构建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体系过程中,吸取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改变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线条式的教学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基础,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为保障,创建以递进式高水平课程群为课堂教学链,以规模化实习基地、教学实验平台和创新研发基地等为创新实践链,以高频次参加国内测绘技能比赛、大学生测绘科技创新论文竞赛等为交流合作链的立体化、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培养体系的理念

遵循宽口径、大专业、多方向、强适应的原则和厚基础、宽知识、高素质、强能力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结合同济大学的实际情况,以学科优势为依托,以3S技术为主线,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稳定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探索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根据这一理念,确定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国家未来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地面与卫星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应用与服务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经过工程师业务的基本训练,能胜任国家基础测绘、运载工具导航、城市和工程建设测绘、国土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遥感技术应用、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和资源与环境研究等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领导意识、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在构建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体系时,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并处理好以下关系:1)在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适应性的思想;2)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3)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4)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5)在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兼顾个人拓展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6)在本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上,树立本科教育要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

2构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师资队伍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11人,讲师10人,助理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人,硕士学位的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1人。其中国家学者1人,国家杰出科学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青年2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全国首批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以及其他人才计划支持10余人次,全职外籍教授1名。9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有出国学习、进修和合作科研的经历,70%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学缘背景,9名教师通过国家考试成为全国注册测绘师,从而构建了一支适合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的师资队伍。学校和学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发挥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①明确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要求;②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确保教学运行和教学基本建设的需要;③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④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投入机制;⑤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⑥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⑦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⑧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⑨加强学风建设,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工作评估,完善和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3强化校企合作

学院先后与上海市测绘院、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总院、浙江农林大学、井冈山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京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市测绘院、上海南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在这些单位共建了测量实习基地,逐步将学生的实践教学引入到校企共建的实习基地去进行。在强化校企合作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包括:①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制定,逐步完善校企双方“四个共同”机制,即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设置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工作;②在江西吉安市井冈山大学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实习基地,满足测绘工程专业进行等高线地形图测量实习的要求;③与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满足测绘工程专业开展工程测量、GPS控制测量实习、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等实践环节的需求;④有计划地聘请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制定培养方案、革新教学方法、开设联合课程、指导企业实践等教学环节;⑤测绘工程专业的全部学生都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三周的毕业实习;⑥利用校企合作基地,企业根据实际工程应用提出课题,导师审核后确认课题,双方导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逾50%的学生参与校企联合毕业设计。

4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在深化教学改革方面,以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以及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推进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深入实施,着重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课程建设内涵,开展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扩大学生国际视野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围绕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和国际化等方面先后开展的教改项目达30项,项目情况见表1。在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的同时,不断地将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促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5拓宽国际视野

持续推动和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保持现有国际合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强化与德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测绘优势高校的合作,积极筹建国际、境外联合实验室及高水平合作平台。继续筹办各类国际会议,实施以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与讲座等多形式的国际引智计划,建设汇聚世界一流专家的协同创新团队。大力支持教师出访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暑期学校、双学位和联合培养等多方式国际交流中学生参与率。在提升国际视野中采取的措施包括:①针对本科生开设4门全英文课程,按照培养方案每位学生至少选学2门全英文课程;②2011年以来,从德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引进了6位青年教师;③每年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暑期学校,第一年在香港理工大学,第二年在同济大学,如此循环;④每年举办前往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访学的暑期学校,学员以本科生为主;⑤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院讲课与讲学;⑥鼓励学生前往国外进行一学期的短期交流。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必须采取“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多样化、递进式的培养模式;以工程教育为导向,构建适应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的师资队伍;强化校企合作,逐步完善校企双方“四个共同”的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持续推动和深化国际交流,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6结束语

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课堂学校社会的一个完整培养链条,这不仅带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同时也有来自社会的认可和问题的驱动引导。同济大学作为首批开始实践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的大学,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构建的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视野的多位一体培养目标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在这一框架下培养的学生逐渐在测绘行业多类型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本文所讨论的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的理念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宁津生,王正涛.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测绘科学技术新进展[J].测绘科学,2010,35(5):510

[2]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等.数字地形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3]顾孝烈,鲍峰,程效军.测量学[M].5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